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K-means聚类粒子群算法的海洋结构迭代型损伤识别方法
1
作者 周旭涛 赵海旭 +2 位作者 蒋玉峰 王树青 刘雨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4-147,共14页
为了解决传统智能优化算法在结构损伤识别中易陷入局部最优解,导致损伤识别时误判单元较多且识别精度较差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迭代型结构损伤识别方法。该方法创新性地引入了基于K-means聚类的新型粒子群算法,以加快算法收敛和避免陷... 为了解决传统智能优化算法在结构损伤识别中易陷入局部最优解,导致损伤识别时误判单元较多且识别精度较差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迭代型结构损伤识别方法。该方法创新性地引入了基于K-means聚类的新型粒子群算法,以加快算法收敛和避免陷入局部最优解,同时,采用迭代思想对传统损伤识别方法进行改进,将损伤识别结果进行迭代更新,以获得准确的损伤位置及损伤程度。以某三腿海上风机结构为例:首先,探讨了非迭代型方法在无噪声和有噪声污染时的结构损伤识别效果;其次,分析所提出的迭代型方法在无噪声和有噪声污染两种情况下的结构损伤识别效果;然后,探究了所提出方法的收敛性及稳定性;最后,采用物理模型试验对提出的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迭代型聚类粒子群算法相比传统结构损伤识别方法可获得更准确的损伤位置及损伤程度,并展现出良好的噪声鲁棒性,且算法迭代次数少,识别效果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means粒子群算法 损伤识别 海上风机结构 迭代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嵌套K-means聚类的任意形状波束子阵划分方法
2
作者 张清河 李宇航 +1 位作者 沈钊阳 文方青 《电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9-127,共9页
传统相控阵由于其高昂成本的限制,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广泛应用需求,而基于稀疏阵、子阵等技术的非传统相控阵技术则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如何有效地划分子阵,以及如何优化子阵的计算过程,是提高计算效率和性能的关键问题.本文提... 传统相控阵由于其高昂成本的限制,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广泛应用需求,而基于稀疏阵、子阵等技术的非传统相控阵技术则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如何有效地划分子阵,以及如何优化子阵的计算过程,是提高计算效率和性能的关键问题.本文提出一种融合群智能优化算法及聚类技术的嵌套迭代优化方法来解决任意形状波束子阵划分问题.该方法包含内、外两个嵌套循环迭代优化过程:(i)外循环采用群智能优化方法来实现用户定义任意方向图下的参考阵列,并利用谢昆诺夫多项式和基本代数理论分析得到多组不同的阵列单元复激励(由阵因子多项式分布在非谢昆诺夫单位圆上的根所决定);(ii)内循环基于激励匹配策略,专注于通过K-means聚类方法实现阵列天线的最优子阵布局及相应的子阵复激励系数,并最终产生一个逼近参考阵列的波束方向图.通过与传统K-means聚类方法、粒子群优化方法在方向图逼近、激励匹配误差、模式匹配误差、阵列性能参数及计算效率等方面的比较,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意形状波束阵列 子阵划分 嵌套k-means 激励匹配策略 群智能优化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卷绕机装配车间的无线信号聚类分层定位方法
3
作者 丁司懿 童辉辉 +1 位作者 毛新华 张洁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12-222,共11页
为解决卷绕机装配车间这种复杂环境中难以高效准确定位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无线网络(WiFi)的分层定位方法。通过分析装配车间无线网络环境的特点及其特定的定位需求,并结合卷绕机装配车间内的无线网络定位的特点,开发了一种结合XGBoost分... 为解决卷绕机装配车间这种复杂环境中难以高效准确定位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无线网络(WiFi)的分层定位方法。通过分析装配车间无线网络环境的特点及其特定的定位需求,并结合卷绕机装配车间内的无线网络定位的特点,开发了一种结合XGBoost分类模型算法、K-means聚类算法和加权K最近邻(WKNN)算法的无线网络分层定位方法。同时,依据装配车间的特点与需求对定位区域进行有效划分并初步构建指纹库,根据装配车间内WiFi信号的特点,使用K-means聚类算法分割并更新指纹库;然后利用XGBoost分类模型算法确定子区域实现粗定位,再用WKNN算法精确定位。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定位精度上比传统WKNN算法提高了143.82%,平均定位时间减少了约20%;这些改进有效提升了卷绕机装配车间中无线网络定位的准确性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绕机装配车间 无线网络 分层定位方法 XGBoost分模型 k-means算法 加权K最近邻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d树的k-means聚类方法 被引量:5
4
作者 孙总参 陶兰 +1 位作者 齐建东 王保迎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2004年第11期2054-2057,共4页
在直接k-means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k-d树的聚类方法。通过把所有的对象组织在一棵k-d树中,可以高效地发现给定原型的所有最近邻对象。利用的主要思想是:在根结点,所有的聚类中心(或称为候选原型)都是所有对象的最近邻候选集... 在直接k-means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k-d树的聚类方法。通过把所有的对象组织在一棵k-d树中,可以高效地发现给定原型的所有最近邻对象。利用的主要思想是:在根结点,所有的聚类中心(或称为候选原型)都是所有对象的最近邻候选集合,对于根结点的子结点,通过简单几何约束来剪枝该候选集,这种方法可以被递归使用。使用基于k-d树的方法可以使直接k-means算法的总体性能提高一到两个数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D树 k-means算法 候选集 k-means 对象组 结点 递归 根结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means聚类方法的早期聚落规模等级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闫丽洁 张嫣文 +3 位作者 鲁鹏 陈盼盼 张莉 王霞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6-180,共5页
选择聚落面积、文化层厚度、重要遗物、重要遗迹四大影响聚落规模等级的因子作为参评因子,通过数据预处理、数据归一化操作,利用K-means聚类方法对华夏文明核心区——环嵩山地区在裴李岗、仰韶、龙山、夏商4个时期的聚落规模等级进行划... 选择聚落面积、文化层厚度、重要遗物、重要遗迹四大影响聚落规模等级的因子作为参评因子,通过数据预处理、数据归一化操作,利用K-means聚类方法对华夏文明核心区——环嵩山地区在裴李岗、仰韶、龙山、夏商4个时期的聚落规模等级进行划分。结果表明:(1)不同时期一级聚落的面积越来越大,在每个文化时期聚落中所占的比例却是越来越小。(2)各个文化时期的聚落数量有明显的等级分布特点,呈金字塔型层级结构,等级越高数量越少,等级越低数量越多。(3)裴李岗时期聚落等级规模之间的差异不明显。仰韶时期,聚落规模等级开始出现,龙山时期聚落规模等级进一步分化,夏商时期聚落规模等级最终形成。K-means聚类方法是早期聚落规模等级划分的科学有效的定量方法,可为区域文明化进程及聚落分布形态、聚落功能等问题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 规模等级 k-means方法 环嵩山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means聚类与RBFNN的点云DEM构建方法 被引量:5
6
作者 赵庆展 李沛婷 +1 位作者 马永建 田文忠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08-214,共7页
因无人机机载激光雷达(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LiDAR)数据具有离散性,在生成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时需选择有效插值方法。以荒漠植被区为研究背景,使用零均值标准化方法归一化点云回波强度,利用肘方法确定... 因无人机机载激光雷达(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LiDAR)数据具有离散性,在生成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时需选择有效插值方法。以荒漠植被区为研究背景,使用零均值标准化方法归一化点云回波强度,利用肘方法确定最佳聚类数目,采用K-means方法对点云强度值聚类得到地面点云。在此基础上,采用克里金(Kriging)方法插值抽稀率为20%和80%的地面点云数据,且将点云高程作为变量,建立RBF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并通过线性回归检验方法对模型进行精度分析,采用Delaunay三角网内插生成高精度DEM。结果表明:采用K-means方法实现最佳聚类数目为4的聚类,得到地面点云48722个,在点云较优抽稀率20%的情况下,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Radical basis function neural network,RBFNN)训练时间为56s,点云高程预测的决定系数R2为0.887,均方根误差RMSE为0.168m。说明使用RBFNN对K-means聚类滤波得到的地面点云进行高程预测效果较好,可为基于点云构建高精度DEM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机载激光雷达 数字高程模型 方法 k-means 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 线性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means聚类方法在黑龙江省低山丘陵区坡耕地类型区划分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吕志学 孙雪文 刘凤飞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5年第1期124-127,共4页
[目的]探索K-means聚类方法在黑龙江省坡耕地类型区划分上应用的可行性,为各市(县)坡耕地水土保持规划和治理提供依据。[方法]利用K-means聚类方法对黑龙江省70个低山丘陵区市(县)进行科学区划。[结果]低山区市(县)共21个,丘陵区县市共4... [目的]探索K-means聚类方法在黑龙江省坡耕地类型区划分上应用的可行性,为各市(县)坡耕地水土保持规划和治理提供依据。[方法]利用K-means聚类方法对黑龙江省70个低山丘陵区市(县)进行科学区划。[结果]低山区市(县)共21个,丘陵区县市共49个。[结论]所选16个分类指标的显著性均小于0.05,证明分类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means方法 低山丘陵区 坡耕地 型区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means聚类方法和Ⅰ Index聚类有效性检验指标的岩体结构面自动分组及应用 被引量:7
8
作者 王俊智 杜朋召 牛兆轩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09-113,120,共6页
岩体结构面产状数据的统计分组是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工作中基础但十分重要的环节。常用的倾向、走向玫瑰花图和极点等密度图人为主观因素大,需借助合适的数学手段对结构面产状数据进行客观划分。基于Kmeans聚类方法和Ⅰ Index聚类有效... 岩体结构面产状数据的统计分组是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工作中基础但十分重要的环节。常用的倾向、走向玫瑰花图和极点等密度图人为主观因素大,需借助合适的数学手段对结构面产状数据进行客观划分。基于Kmeans聚类方法和Ⅰ Index聚类有效性检验指标,提出了一种岩体结构面自动分组方法,并开发了岩体结构面自动分组程序RDAP。通过与经典文献进行对比,验证了所提分组方法的可靠性。最后,以某工程为例,使用RDAP对实测涌水裂隙资料进行了预处理,初步计算了灌浆钻孔的最佳方位,为工程涌水的防治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体结构面 自动分组 k-means方法 IIndex有效性检验指标 RDAP 灌浆钻孔 最佳方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means聚类的调查问卷动态赋权统计方法 被引量:5
9
作者 李晓英 周大涛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80-83,共4页
为了保证调查问卷统计结果的可靠性,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K—means聚类算法的动态赋权统计方法。该方法在保证调查问卷效度和信度的基础上,分层次编制调查问卷问题量表;通过K—means聚类算法演绎不同层次下样本数据的归类分布情况,结合类... 为了保证调查问卷统计结果的可靠性,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K—means聚类算法的动态赋权统计方法。该方法在保证调查问卷效度和信度的基础上,分层次编制调查问卷问题量表;通过K—means聚类算法演绎不同层次下样本数据的归类分布情况,结合类容量大小确定样本的动态权重系数,进一步地赋权计算综合结果。将该方法应用于某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满意度的调查实践,结果表明:动态赋权统计方法能够客观、真实地表征主体人对客体物的认知差异水平,其调查统计结果在有效性、可靠性等方面优于平均赋权算法,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查问卷 统计方法 动态赋权 k-means 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糙核k-means聚类算法 被引量:15
10
作者 周涛 张艳宁 +2 位作者 袁和金 陆惠玲 邓方安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921-925,共5页
通过研究核聚类算法,以及粗糙集,提出了一个新的用于聚类分析的粗糙核聚类方法。通过mercer核映射把输入空间中的样本映射到Hilbert空间,使样本空间中没有显现的特征在特征空间中突现出来,在这种样本差异加大的基础上,结合粗糙集的思想... 通过研究核聚类算法,以及粗糙集,提出了一个新的用于聚类分析的粗糙核聚类方法。通过mercer核映射把输入空间中的样本映射到Hilbert空间,使样本空间中没有显现的特征在特征空间中突现出来,在这种样本差异加大的基础上,结合粗糙集的思想,把样本分别划到相应聚类中心的上、下近似中,上、下近似中的样本按照一定的比例来共同决定新的聚类中心。这样不但聚类精度大大提高,而且算法收敛速度也较快。仿真实验的结果表明该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法 算法 k-means 粗糙集 粗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免疫规划的K-means聚类算法 被引量:81
11
作者 行小帅 潘进 焦李成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05-610,共6页
在分析K means聚类算法的优越性和存在不足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新的聚类算法———基于免疫规划的K means聚类算法 .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 ,该算法不仅有效地克服了传统的K means聚类算法易陷入局部极小值的缺点 ,而且明显地避免了... 在分析K means聚类算法的优越性和存在不足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新的聚类算法———基于免疫规划的K means聚类算法 .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 ,该算法不仅有效地克服了传统的K means聚类算法易陷入局部极小值的缺点 ,而且明显地避免了对初始化选值敏感性的问题 ,同时也有较快的收敛速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means算法 免疫规划 数据挖掘 知识发现 学习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means和逻辑回归混合策略的不平衡类学习方法 被引量:7
12
作者 邬长安 郑桂荣 +1 位作者 孙艳歌 郭华平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119-2124,共6页
不平衡类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表现为一个类的实例数明显多于另一个类的实例数,其类分布不平衡这一特征导致了传统的分类方法不能很好地处理该类问题.本文将k-means和逻辑回归模型相结合,提出一种叫做ILKL(Imbalanced Learning bas... 不平衡类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表现为一个类的实例数明显多于另一个类的实例数,其类分布不平衡这一特征导致了传统的分类方法不能很好地处理该类问题.本文将k-means和逻辑回归模型相结合,提出一种叫做ILKL(Imbalanced Learning based on K-means and Logistic Regression)的算法处理不平衡类问题.首先,ILKL使用聚簇方法将多数类划分成一个个子簇,以重新平衡数据集,然后在相对的平衡的数据集上学习逻辑回归模型.UCI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显示,与传统方法相比,本文方法在召回率、g-mean和f-measure等指标上表现出更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平衡 k-means 逻辑回归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SOM和K-means的文档聚类算法 被引量:16
13
作者 杨占华 杨燕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3-74,79,共3页
提出了一种把自组织特征映射SOM和K-means算法结合的聚类组合算法。先用SOM对文档聚类,然后以SOM的输出权值初始化K-means的聚类中心,再用K-means算法对文档聚类。实验结果表明,该聚类组合算法能改进文档聚类的性能。
关键词 自组织特征映射 k-means 组合方法 文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means聚类的数字半色调算法 被引量:2
14
作者 何自芬 詹肇麟 张印辉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07-309,共3页
数字半色调是在二值设备或多色二值设备上实现图像再现的一门技术,提出将K-means聚类法应用在数字半色调技术中。算法中应用人类视觉系统模型(HVS)和印刷模型最大限度减少原始灰度连续调图像和半色调图像之间的视觉误差;利用K-means聚... 数字半色调是在二值设备或多色二值设备上实现图像再现的一门技术,提出将K-means聚类法应用在数字半色调技术中。算法中应用人类视觉系统模型(HVS)和印刷模型最大限度减少原始灰度连续调图像和半色调图像之间的视觉误差;利用K-means聚类法将灰度图像划分成聚类分区,在每个聚类分区应用最小平方法(least-squares)最小化二值半色调图像和原始灰度级图像之间的平方误差,所构造的半色调算法与基于模型的最小平方法(LSMB)算法相比,随着聚类分区的增加,图像平滑且边缘清晰度增加,尤其是在图像细节部位。与LSMB算法比较,该算法的均方误差值有所降低,而权重信噪比和峰值信噪比提高了0.2~2 dB,模拟实验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半色调 k-means 视觉模型 基于模型的最小平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干与地面点云分类K-means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真 汪沛 张青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1-46,共6页
随着激光雷达的发展,树木点云数据的获取更加简便、准确。为了实现树木点云的树干与地面分类,对K-means方法进行改进,通过计算高度和强度直方图确定k值和初始聚类中心点,用高度距离做聚类分析,实现单株树木原始三维点云数据聚类。结果表... 随着激光雷达的发展,树木点云数据的获取更加简便、准确。为了实现树木点云的树干与地面分类,对K-means方法进行改进,通过计算高度和强度直方图确定k值和初始聚类中心点,用高度距离做聚类分析,实现单株树木原始三维点云数据聚类。结果表明:采用MATLAB对香椿树的31 394个点云数据和油松树的14 260个点云数据,分别进行了直方图处理和不同距离的目标函数做聚类分析的试验,得到树木点云数据的分类结果,并与DBSCAN算法和传统K-means算法结果对比分析,说明改进K-means方法,能够使得树干与地面更好的分离,提高了效率;采用改进的K-means方法对12颗树木点云进行应用分析,验证了方法的普适性,最终分类结果达到了树干与地面分离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激光扫描 树木点云 k-means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萤火虫算法与 K-means 算法结合的 配电网负荷聚类特性分析 被引量:15
16
作者 王继东 顾志成 +2 位作者 葛磊蛟 赵长伟 贾东强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7-147,共11页
负荷聚类特性分析是实现配电网的定制电力、高品质供电、高可靠性供电的重要基础.然而现有的Kmeans聚类分析方法,受限于数据样本集和聚类初始中心的选取等,会出现因初始中心不同造成聚类结果差异大的问题.为此,针对配电网负荷数据特点,... 负荷聚类特性分析是实现配电网的定制电力、高品质供电、高可靠性供电的重要基础.然而现有的Kmeans聚类分析方法,受限于数据样本集和聚类初始中心的选取等,会出现因初始中心不同造成聚类结果差异大的问题.为此,针对配电网负荷数据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改进萤火虫算法和K-means算法结合的配电网负荷聚类特性分析方法.利用萤火虫优化算法全局搜索能力强的优势,考虑类内相似度和类间差异度,寻优K-means算法初始中心,使聚类结果的聚类有效性指标取得最小值;进一步针对萤火虫算法在处理负荷数据时的弱点,通过密度法为萤火虫算法加入优秀初代个体,改进吸引公式以及个体间概率吸引移动的方式优化迭代过程中的个体移动方式,加快萤火虫算法前期收敛速度,并实现后期稳定收敛,算法更快地接近极值,计算速度更快.算例验证了本文所提算法的聚类有效性,并针对某配电台区电力负荷数据,寻得K-means算法最优初始中心,使得聚类结果的戴维森堡丁指标(Davies-Bouldin index,DBI)最小,负荷聚类结果类内差异小,类间差异大,最终聚类中心的特征代表性强,为负荷类型划分、聚类特性分析提供重要依据,为需求侧差异化电力服务定制奠定有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负荷 k-means 萤火虫算法 数据驱动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的K-means聚类算法人体体型分析研究
17
作者 郭敏 张欣 贺兴时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30-32,共3页
准确的人体体型分析结果是满足服装合体性要求的重要保证。在分析传统体型分析方法存在缺陷的基础上,提出利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K-means聚类分析方法对目标群体的人体体型特征进行分析,并对传统体型分析中特征变量的选择方法和聚类分析... 准确的人体体型分析结果是满足服装合体性要求的重要保证。在分析传统体型分析方法存在缺陷的基础上,提出利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K-means聚类分析方法对目标群体的人体体型特征进行分析,并对传统体型分析中特征变量的选择方法和聚类分析方法中的随机选取初始聚类中心的方法进行了改进,使体型分析的结果能够更准确地反映人体的体型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型分析 体型特征 分析方法 k-means 初始中心 算法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聚类初始化方法 被引量:5
18
作者 杨圣云 袁德辉 赖国明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50-52,共3页
K-means聚类算法会收敛到求解问题的多个局部最优解中的一个,而且它对初始条件十分敏感。给出了一种基于数据集的多个子集和山函数的初始条件方法,它可以较稳定地收敛到一个更好的局部最优解。此初始方法同时适用于原空间和核空间的K-me... K-means聚类算法会收敛到求解问题的多个局部最优解中的一个,而且它对初始条件十分敏感。给出了一种基于数据集的多个子集和山函数的初始条件方法,它可以较稳定地收敛到一个更好的局部最优解。此初始方法同时适用于原空间和核空间的K-means算法,相对作用于完整数据集的山函数方法,该方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都只有它的p2(p是采样率,p<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法 核函数 k-mean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对距离的改进粗K-means方法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明春 唐万生 +1 位作者 江琪 刘鑫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102-1105,共4页
对现有的两种基于绝对距离的粗K-means方法进行了讨论,指出了各自的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之上,讨论了用相对距离替代绝对距离的合理性,从而给出了基于相对距离的粗K-means方法。通过对随机数据、Iris数据和文本数据进行聚类效果比较,验证... 对现有的两种基于绝对距离的粗K-means方法进行了讨论,指出了各自的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之上,讨论了用相对距离替代绝对距离的合理性,从而给出了基于相对距离的粗K-means方法。通过对随机数据、Iris数据和文本数据进行聚类效果比较,验证了基于相对距离的粗K-means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糙集 k-means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图的聚类方法
20
作者 彭利红 廖波 刘昊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2期132-133,164,共3页
依据人类AD(Alzheimer's Disease)相关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图,利用基于算术平均最小值——AAMV(Arithmetic Average Minimum Value)的K-means聚类方法对蛋白质进行聚类并预测4个孤立蛋白质的功能。分析结果表明:所得结果与用Maryland... 依据人类AD(Alzheimer's Disease)相关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图,利用基于算术平均最小值——AAMV(Arithmetic Average Minimum Value)的K-means聚类方法对蛋白质进行聚类并预测4个孤立蛋白质的功能。分析结果表明:所得结果与用Maryland Bridge法及Korbel法所得结果非常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图 算术平均最小值 k-means方法 准则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