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K变换在隧道反射地震预报波场分离中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王朝令 刘争平 +1 位作者 黄云艳 黄显彬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1-76,82,共7页
基于二维有限元数值方法,模拟复杂条件下隧道内的地震全波波场,分析隧道地震超前预报中反射记录的多方向和多波反射波特征,证实分离前方有效反射波和其他方向的干扰反射波,以及有效反射波的P波、S波分离在预报准确性中的重要性。基... 基于二维有限元数值方法,模拟复杂条件下隧道内的地震全波波场,分析隧道地震超前预报中反射记录的多方向和多波反射波特征,证实分离前方有效反射波和其他方向的干扰反射波,以及有效反射波的P波、S波分离在预报准确性中的重要性。基于多个数值模型,研究了F—K变换进行波场分离的有效性和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在隧道前方反射层倾向与隧道轴线交角变化较大范围内(90°~45°),F—K变换都可以有效分离多方向和多波反射事件,提取主要来自掌子面前方的有效反射波剖面。来自隧道顶、底的缓倾界面的具有双曲时距曲线特征的干扰波和S波的高视速度会对P波的波场分离产生较大干扰;而由于S波的低速和强能量特征,其波场分离受具有双曲时距曲线特征的干扰波的视速度影响较小,且不受P波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地震超前预报 波场分离 F—k变换 数值模拟 双曲时距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波变换域K-L变换及其去噪效果分析 被引量:20
2
作者 彭才 朱仕军 +3 位作者 孙建库 汤淼 夏凌 黄东山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7年第2期112-114,共3页
K-L变换利用相邻地震道的相关性来去除随机噪声,但对于倾斜和弯曲同相轴反射去噪效果不佳。采用改进的时变倾角扫描叠加K-L变换能够较好地去除随机噪声,但由于在时间域进行,没有考虑有效信号和随机噪声在频率域的特点,高频有效信号易受... K-L变换利用相邻地震道的相关性来去除随机噪声,但对于倾斜和弯曲同相轴反射去噪效果不佳。采用改进的时变倾角扫描叠加K-L变换能够较好地去除随机噪声,但由于在时间域进行,没有考虑有效信号和随机噪声在频率域的特点,高频有效信号易受压制。小波变换具有较强的时频分析能力,在小波变换域进行K-L变换,可以实现分时分频K-L变换去噪。介绍了小波变换域K-L变换压制随机噪声的基本原理,即先将地震信号进行小波分解形成分时分频的小波包剖面,然后用K-L变换对小波包剖面进行去噪,再将去噪后的小波包剖面重构回地震剖面,从而达到消除随机噪声的目的。理论模型计算和实际资料处理表明,小波变换域K-L变换去噪方法在有效去除随机噪声的同时能够保护高频有效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L变换 小波变换 随机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L变换的污秽绝缘子红外图像特征提取方法 被引量:10
3
作者 何洪英 姚建刚 +2 位作者 罗滇生 蒋正龙 张建波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7期76-80,共5页
利用K-L变换降低污秽绝缘子红外图像特征维数,得到3个独立主分量特征,该3维主分量包含了各原始特征分量的信息。通过主分量累积贡献率的大小,选取了原始污秽特征数据协方差矩阵的3个最大特征值对应的3维特征矢量构成正交变换阵,用于主... 利用K-L变换降低污秽绝缘子红外图像特征维数,得到3个独立主分量特征,该3维主分量包含了各原始特征分量的信息。通过主分量累积贡献率的大小,选取了原始污秽特征数据协方差矩阵的3个最大特征值对应的3维特征矢量构成正交变换阵,用于主分量特征提取。通过正交变换阵中各系数的大小,研究了各原始特征分量在各主分量特征中所占的比例。为比较K-L变换前后数据类间距离的变化,绘制了K-L变换前后特征数据分布的3维立体图。实验结果证明K-L变换在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有信息的同时,降低了原始污秽特征数据的维数,减少了计算量,加大了数据的类间距离,提高了污秽数据分类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秽绝缘子 红外图像特征 k—L变换 特征提取 主分量 主分量贡献率 类间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L变换的支持向量机在汽轮机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8
4
作者 张超 韩璞 唐贵基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8-150,共3页
支持向量机应用于故障诊断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在支持向量机算法的基础上,以汽轮机故障为例,引入了K-L变换对故障特征进行提取。结果表明,经K-L变换后的支持向量机算法能够保证故障信息的完整性,有效识别临界故障状态,提高了故障的分类... 支持向量机应用于故障诊断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在支持向量机算法的基础上,以汽轮机故障为例,引入了K-L变换对故障特征进行提取。结果表明,经K-L变换后的支持向量机算法能够保证故障信息的完整性,有效识别临界故障状态,提高了故障的分类精度,扩展了支持向量机的应用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持向量机 k—L变换 特征提取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L变换在AVO交会图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朱秋影 刘洪林 +2 位作者 吴清岭 李艳玲 张学娟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95-298,302,共5页
AVO属性交会图分析是进行AVO解释的最有效手段之一,但是由于AVO属性参数之间具有统计相关性,因此利用AVO属性交会得到的解释结果有不确定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对原交会图的属性空间进行K-L变换,再利用新空间的交会图来辅助识... AVO属性交会图分析是进行AVO解释的最有效手段之一,但是由于AVO属性参数之间具有统计相关性,因此利用AVO属性交会得到的解释结果有不确定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对原交会图的属性空间进行K-L变换,再利用新空间的交会图来辅助识别交会异常。文中简要地介绍了离散K-L变换基本原理及实现步骤,并应用该方法对实际资料进行了AVO属性交会图分析,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VO交会图 离散k—L变换 AVO属性 截距 梯度 AVO异常 背景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变换的K-L变换去噪应用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吴彦华 钟子发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45-748,757,共5页
在通信对抗电台指纹特征识别研究中,需要多个不同的传感器来采集数据。经多路传感器系统所采集到的原始信号数据,各传感器通道的有效信号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而随机噪声之间不具有相关性,K-L变换对不同通道间不相关随机噪声的去除具... 在通信对抗电台指纹特征识别研究中,需要多个不同的传感器来采集数据。经多路传感器系统所采集到的原始信号数据,各传感器通道的有效信号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而随机噪声之间不具有相关性,K-L变换对不同通道间不相关随机噪声的去除具有比较大的优势。原始信号中可能含有多个频率,实现对各个频率成分分别去噪具有重要意义。用基于小波变换的K-L变换去噪方法进行电台指纹特征识别的应用。仿真结果显示对各频率分量基于小波变换的K-L变换去噪能够较好的实现信噪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L变换 小波变换 去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K—L变换提高地震记录的信噪比 被引量:6
7
作者 周洁玲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2003年第3期5-7,11,共4页
介绍了K—L变换的基本数学原理 ,在此基础上着重阐述了K—L变换压制噪声 ,提高地震记录信噪比的理论依据 ,并给出了一些理论模型进行了试算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 :K—L变换去噪的效果与地震记录上同相轴的空间相关程度及所选取的特征值... 介绍了K—L变换的基本数学原理 ,在此基础上着重阐述了K—L变换压制噪声 ,提高地震记录信噪比的理论依据 ,并给出了一些理论模型进行了试算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 :K—L变换去噪的效果与地震记录上同相轴的空间相关程度及所选取的特征值的个数有关 ,对于同相轴空间相关程度较好的记录 ,只要将特征值个数选取在其曲线拐点处进行变换便可达到目的 ;反之 ,需选取的特征值个数不易准确确定 ,从而影响去噪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L变换 信噪比 同相轴 特征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arhunen Loeve变换用于光学相关识别旋转目标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李英华 郭正红 +1 位作者 冯亮 樊宏杰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50-753,共4页
提出利用Karhunen Loeve变换(K-L变换)识别旋转畸变目标的方法.利用K-L变换法对不同旋转目标进行处理得到不同特征值,取前两个最大的特征值所对应的特征向量分别进行滤波器编码,把得到的匹配滤波器分别加载到VLC相关器上进行光路识别.... 提出利用Karhunen Loeve变换(K-L变换)识别旋转畸变目标的方法.利用K-L变换法对不同旋转目标进行处理得到不同特征值,取前两个最大的特征值所对应的特征向量分别进行滤波器编码,把得到的匹配滤波器分别加载到VLC相关器上进行光路识别.针对两个滤波器产生的相关峰值曲线波动性较大的缺点,采用线性叠加法进行改进.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使峰值的波动性得到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关识别 k—L变换 特征值 特征向量 相关峰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L变换在BP网络初始权值优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存根 陈增辉 周东辉 《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103-105,共3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神经网络初始权值的优化方法,该方法首先对样本做K-L变换,将所得到的变换矩阵作为BP网络输入层到隐层的初始权值,然后开始BP算法对多层感知器的训练学习,以缩短样本学习时间.最后分别选取线性可分的样本和非线性可分的样... 提出了一种新的神经网络初始权值的优化方法,该方法首先对样本做K-L变换,将所得到的变换矩阵作为BP网络输入层到隐层的初始权值,然后开始BP算法对多层感知器的训练学习,以缩短样本学习时间.最后分别选取线性可分的样本和非线性可分的样本在MATLAB中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证明,该权值优化方法是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L变换 BP网络 权值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特征脸分析和小波变换相结合的人脸识别方法 被引量:11
10
作者 陈粟 倪林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75-77,81,共4页
提出一种特征脸分析和小波变换相结合的人脸识别方法(Eigenface+wavelettransform),利用小波变换对人脸图像进行分解,然后对低频分量和中频平均分量分别运用特征脸分析构造"特征子空间",并做空间投影分别求得两个分量的相似... 提出一种特征脸分析和小波变换相结合的人脸识别方法(Eigenface+wavelettransform),利用小波变换对人脸图像进行分解,然后对低频分量和中频平均分量分别运用特征脸分析构造"特征子空间",并做空间投影分别求得两个分量的相似度矩阵,最后使用它们的加权矩阵来判决识别。该方法综合利用了特征脸分析高效、准确的优点和小波变换多分辨率、多尺度的特点,合理使用两次加权增加了结果的可信度,实验表明它既能大量减少计算量,又具有更高的识别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变换 k—L变换 特征脸 相似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Котелъников变换在作环索线中的应用
11
作者 谭振武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4年第4期81-84,共4页
本文对Котелъниковe变换的基本作图和将环索线变换成圆作了较详细的论述,并给出了实现变换的机构。
关键词 环索线 机构 k变换 机械制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面金属膜片波导滤波器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7
12
作者 马敏 黄健 +1 位作者 喻志远 甘体国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3-76,共4页
本文利用等效电路的方法求得E面全金属膜片波导滤波器的初始尺寸值 ,经过对此滤波器的特性的分析结果与设计要求的比较对滤波器的尺寸加以调整 ,从而准确、快捷地完成滤波器的综合 ,对于E面金属膜片滤波器的工程设计有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 波导滤波器 E面金属膜片 k变换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特征融合的图像匹配模式 被引量:31
13
作者 彭真明 张启衡 +1 位作者 魏宇星 张覃平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81-285,共5页
 常规图像匹配模式主要利用了像素的灰度信息和形状信息,而弱小目标检测与跟踪过程中,这两种信息都缺乏明显特征,难于满足高精度、稳定跟踪的要求。提出一种新的匹配模式,即从图像数据里提取包括灰度、形状在内的多种特征信息。寻找一...  常规图像匹配模式主要利用了像素的灰度信息和形状信息,而弱小目标检测与跟踪过程中,这两种信息都缺乏明显特征,难于满足高精度、稳定跟踪的要求。提出一种新的匹配模式,即从图像数据里提取包括灰度、形状在内的多种特征信息。寻找一种简单有效的信息融合手段,进而获取一种综合特征,利用"综合特征"进行相似度量来确定目标的最佳定位。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多特征融合 k—L变换 图像匹配 弱目标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AdaBoost-SVM的流量分类方法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震 汪斌强 +1 位作者 梁宁宁 程国振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481-1485,共5页
针对传统分类方法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AdaBoost-SVM的流量方法。该方法利用K-L变换从大量冗余流量特征中遴选出少量本征特征,有效降低了算法的处理复杂度;应用AdaBoost机制将一次分类过程等分成若干层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弱分类器,使得... 针对传统分类方法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AdaBoost-SVM的流量方法。该方法利用K-L变换从大量冗余流量特征中遴选出少量本征特征,有效降低了算法的处理复杂度;应用AdaBoost机制将一次分类过程等分成若干层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弱分类器,使得分类方法简单、易于实现;通过分层组合和迭代权重的方法聚焦在困难分类的数据样本上,提高了分类器的准确性能。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在降低计算复杂度的同时,Ada-Boost-SVM算法的准确性能够达到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量分类 k—L变换 支持向量机 ADABOOST 弱分类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谱磨粒特征参数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钟新辉 费逸伟 +1 位作者 李华强 姜旭峰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08-110,共3页
为了便于对磨粒进行分类,务必要建立最优特征参数体系,目前有4种可行方法,分别对它们进行了探讨,归纳了其优缺点。
关键词 磨粒 k—L变换 粗糙集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决策树分类的张北土壤盐碱化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丽娜 程晓 +2 位作者 伍吉仓 彭广亮 姚焕炯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5期12103-12104,共2页
利用2001年ETM遥感数据,采用SAVI、NDWI、BRIGHT以及纹理等指数,使用决策树分类的方法对研究区进行了盐碱化信息提取,根据实际情况,分为重度盐碱、轻度盐碱、水体、植被和裸地等5个类别,有效地提取了实验区的盐碱地信息。
关键词 土壤盐碱化 决策树 SVAI NDWI k—T变换 纹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证据融合方法及在目标跟踪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曹洁 李晓瑶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91-896,共6页
为了有效融合高度冲突的证据,本文在余弦相似度和K-L距离基础上提出一种证据自适应融合方法.首先联合余弦距离和经典冲突系数定义了一种新的证据冲突衡量标准;然后利用K-L距离获得待组合证据的权重,提出一种基于序贯式的证据组合方法.... 为了有效融合高度冲突的证据,本文在余弦相似度和K-L距离基础上提出一种证据自适应融合方法.首先联合余弦距离和经典冲突系数定义了一种新的证据冲突衡量标准;然后利用K-L距离获得待组合证据的权重,提出一种基于序贯式的证据组合方法.而后考虑到Dempster组合规则可以有效融合低冲突证据,为使新的组合方法和Dempster组合规则发挥各自的优势,提出了一种组合规则自适应切换的融合方法.最后基于AMI语料库对本文融合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传统的证据理论融合方法,本文方法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可满足视频跟踪的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视觉 DEMPSTER组合规则 多特征自适应融合 余弦距离 k—L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人脸识别的新方法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月龙 尹建芹 李金屏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4期315-317,共3页
针对人脸识别过程中出现的无法有效区分多姿态人脸的问题,引入了离散余弦变换(DCT)和K-L变换来减小不同姿态所造成的影响,考虑到K-L变换可以对图象进行压缩,用K-L变换来降低图象数据的维数,并利用主成分分析的思想,只取一部分特征向量... 针对人脸识别过程中出现的无法有效区分多姿态人脸的问题,引入了离散余弦变换(DCT)和K-L变换来减小不同姿态所造成的影响,考虑到K-L变换可以对图象进行压缩,用K-L变换来降低图象数据的维数,并利用主成分分析的思想,只取一部分特征向量来表示数据。通过径向基(RBF)函数神经网络来达到识别不同人脸的目的。RBF网络的训练采用粒子群算法(PSO)。经实验证明,此方法可以达到较高的识别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人脸识别 离散余弦(DCT)变换 k—L变换 径向基函数(RBF)网络 粒子群算法(PS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图像分割的改进FCM聚类算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曾伟 《电子测量技术》 2006年第5期46-48,共3页
介绍了一种先采用离散K-L变换对采得的图像滤波,然后采用二维向量小波对图像进行特征提取,最后利用改进的FCM结合的图像分割算法对图像进行分割的算法。文章首先阐述了对图像进行K-L变换的原理,再利用二维向量小波变换对其进行分析得出... 介绍了一种先采用离散K-L变换对采得的图像滤波,然后采用二维向量小波对图像进行特征提取,最后利用改进的FCM结合的图像分割算法对图像进行分割的算法。文章首先阐述了对图像进行K-L变换的原理,再利用二维向量小波变换对其进行分析得出图像特征,最后运用FCM算法的思想,对其进行改进方案,最后得出分割后的图像。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显著提高了分割速度和精度,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L变换 FCM算法 图像分割 聚类分析 小波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压缩与分支剪裁的网络异常检测算法
20
作者 贾伟峰 王勇 +1 位作者 张凤荔 童彬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137-139,共3页
提出一种改进的直推式网络异常检测算法,利用K-L变换降低计算欧氏距离特征向量的维数,采用分支限界树剪裁减少欧氏距离的计算次数。基于KDDCUP99数据集的实验验证了改进算法能提高网络异常检测的实时性,通过与基于单类支持向量机的异常... 提出一种改进的直推式网络异常检测算法,利用K-L变换降低计算欧氏距离特征向量的维数,采用分支限界树剪裁减少欧氏距离的计算次数。基于KDDCUP99数据集的实验验证了改进算法能提高网络异常检测的实时性,通过与基于单类支持向量机的异常检测算法的性能对比结果表明,改进算法在保证一定误报率的情况下具有较高的检测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安全 异常检测 k—L变换 分支限界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