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74篇文章
< 1 2 1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tailed string stability analysis for bi-directional optimal velocity model 被引量:1
1
作者 郑亮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4期1563-1573,共11页
The class of bi-directional optimal velocity models can describe the bi-directional looking effect that usually exists in the reality and is even enhanc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nected vehicle technologies. It... The class of bi-directional optimal velocity models can describe the bi-directional looking effect that usually exists in the reality and is even enhanc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nected vehicle technologies. Its combined string stability condition can be obtained through the method of the ring-road based string stability analysis. However, the partial string stability about traffic fluctuation propagated backward or forward was neglected, which will be analyzed in detail in this work by the method of transfer function and its H∞ norm from the viewpoint of control theory. Then, through comparing the conditions of combined and partial string stabilities, their relationships can make traffic flow be divided into three distinguishable regions, displaying various combined and partial string stability performance. Finally, the numerical experiments verify the theoretical results and find that the final displaying string stability or instability performance results from the accumulated and offset effects of traffic fluctuations propagated from different direc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ffic flow string stability optimal velocity model linearized stability theory transfer fun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起重机温度自补偿恒速落幅控制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增光 冯珂 +3 位作者 岳大灵 魏列江 苏利强 高宏飞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8-117,共10页
针对起重机落幅负载压力变化和油温干扰因素引起的落幅速度不均衡与操控困难问题,提出一种具有温度自补偿机制的恒速落幅控制方案,实现宽温域工况下的恒速落幅控制。通过分析起重机恒速落幅原理及变幅平衡阀流量特性,确定了变幅平衡阀... 针对起重机落幅负载压力变化和油温干扰因素引起的落幅速度不均衡与操控困难问题,提出一种具有温度自补偿机制的恒速落幅控制方案,实现宽温域工况下的恒速落幅控制。通过分析起重机恒速落幅原理及变幅平衡阀流量特性,确定了变幅平衡阀流量与落幅角度相匹配的控制方法;利用AMESim软件获取的变幅平衡阀先导-流量-压差特性数据,构建了落幅控制器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25、45、65℃三种油温的恒速落幅系统仿真,并结合实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案在宽温域工况下的恒速落幅角速度与设定信号的平均误差小于5%,可有效克服油温干扰,实现起重机的自动恒速落幅控制,为起重机控制系统优化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重机 恒速落幅 温度补偿 变幅平衡阀 流量匹配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击信号时频特征对泥石流成灾参数的响应规律
3
作者 张磊 张少杰 +1 位作者 杨红娟 杨超平 《自然灾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0-118,共9页
泥石流密度和流速等成灾参数与泥石流的冲击破坏能力直接相关,影响着泥石流冲击力信号的时频特性,是防灾结构工程设计的重要依据。故而分析总结泥石流冲击信号时频特征对泥石流密度、流速等成灾参数的响应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 泥石流密度和流速等成灾参数与泥石流的冲击破坏能力直接相关,影响着泥石流冲击力信号的时频特性,是防灾结构工程设计的重要依据。故而分析总结泥石流冲击信号时频特征对泥石流密度、流速等成灾参数的响应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研究成果可为反演泥石流成灾参数提供理论基础,并为泥石流的结构工程设计提供支撑。本研究以室内水槽实验为基础,设计了基于光纤布拉格光栅(Fiber Bragg Grating,FBG)的悬臂梁式测量系统,并利用该系统收集不同高程位置的泥石流冲击信号。水槽实验分析结果表明:冲击信号振幅与泥石流断面最大流速(表面流速)间呈二次函数映射关系(变系数);当泥石流密度增加,泥石流冲击信号频谱能量整体向低频频段转移;悬臂梁式测量系统中FBG布设高度增加,则所得到的冲击信号特征频率的功率密度线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力 冲击信号 时频特征 光纤布拉格光栅 断面最大流速(表面流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流速小型潮流能水轮机导流罩性能分析
4
作者 谭俊哲 郎咸鹏 +2 位作者 袁鹏 司先才 杜修茂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7-95,共9页
针对海洋仪器自供电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带有紧凑型导流罩的小型潮流能水轮机。该水轮机旨在低流速下提高潮流能利用效率,具备制造方便、施工简单以及便携性良好等特点。为了深入研究导流罩的水动力性能,本文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 针对海洋仪器自供电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带有紧凑型导流罩的小型潮流能水轮机。该水轮机旨在低流速下提高潮流能利用效率,具备制造方便、施工简单以及便携性良好等特点。为了深入研究导流罩的水动力性能,本文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方法,通过与公开发表的文献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精度和数值仿真方法的可靠性。在研究过程中,通过分析不同型式的导流罩,对导流罩的聚流效果进行仿真分析,选取了摆线型尾缘式导流罩作为优化方案。研究结果显示,加装导流罩可以使内部流场的流速提升约1.9倍,水轮机的最大获能系数提升约33%,水轮机叶尖与导流罩喉部之间的间隙为0.05D时获能系数达到最高。对导流罩尾缘形状参数进行研究发现,合适的尾缘高度以及尾缘倾角可以进一步增强导流罩对水轮机的获能效果。因此,本研究对小型潮流能水轮机的导流罩设计研究提供了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流能水轮机 紧凑型导流罩 计算流体动力学 低流速 水动力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空气液逆向两相流动下气泡变形及运移特征
5
作者 尹邦堂 丁天宝 +4 位作者 王树龙 王志远 孙宝江 张伟 张绪亮 《石油勘探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9-430,共12页
针对压回法压井过程中气液逆向两相流动规律复杂、气泡运移速度难以预测的问题,开展不同工况下环空中气液逆向流动气泡运移实验,揭示井筒倾角、液相性质及逆流液速对气泡变形、气泡运移轨迹及速度的影响规律,建立气泡运移速度预测模型... 针对压回法压井过程中气液逆向两相流动规律复杂、气泡运移速度难以预测的问题,开展不同工况下环空中气液逆向流动气泡运移实验,揭示井筒倾角、液相性质及逆流液速对气泡变形、气泡运移轨迹及速度的影响规律,建立气泡运移速度预测模型。研究表明,气泡在逆流中主要表现出孤立气泡自由上升及多气泡相互作用上升两种运移方式;气泡在逆流下的运移轨迹为“S”形,随着逆流液速增大气泡横向摆动加剧,井筒倾角、液相密度、液相黏度增大都会使气泡运移轨迹逐渐趋向于直线;气泡上升过程中整体呈现为椭球形,井筒倾角对气泡变形程度的影响不大,随着液相黏度及密度增大气泡纵横比减小;随着井筒倾角增大气泡运移速度逐渐减小,随着液相黏度增大气泡运移速度减小,随着液相密度增大气泡运移速度略微增大。建立的气泡运移速度预测模型预测误差在±15%以内,适用条件较为宽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回法压井 气液逆向流动 气泡纵横比 气泡运移轨迹 气泡运移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恒速剪切下砂岩粗糙结构面的力学行为及嗣后渗流特性
6
作者 蔚立元 武东阳 +2 位作者 苏海健 袁紫宸 鞠明和 《爆炸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2-108,共17页
为了探究岩石粗糙结构面的动态剪切力学响应以及损伤结构面的渗流特性:首先,采用动态恒速剪切系统对砂岩粗糙结构面开展不同剪切速率条件下的剪切力学试验,分析了剪切速率以及结构面粗糙度系数对峰值抗剪强度以及滑移特征的影响;随后,... 为了探究岩石粗糙结构面的动态剪切力学响应以及损伤结构面的渗流特性:首先,采用动态恒速剪切系统对砂岩粗糙结构面开展不同剪切速率条件下的剪切力学试验,分析了剪切速率以及结构面粗糙度系数对峰值抗剪强度以及滑移特征的影响;随后,利用三维扫描技术获得动态剪切前后粗糙结构面的损伤特征,并开展不同围压条件下的损伤结构面渗流试验,探究动态剪切作用后损伤结构面的嗣后渗流特性。动态剪切试验结果表明,砂岩结构面的动态峰值抗剪强度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而降低,而剪切速率对剪切刚度的影响规律不明显。随着剪切速率由50 mm/s增加至210 mm/s,粗糙度系数为12.43的砂岩结构面峰值抗剪强度由8.49 MPa下降至6.88 MPa。此外,在相同剪切速度条件下,砂岩结构面的动态峰值抗剪强度随着结构面粗糙度的增加而增大。损伤砂岩结构面高程分布频率均随着剪切速度的增加而下降。相同粗糙度条件下,结构面损伤程度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总体呈上升趋势,导致裂隙开度降低,进而影响结构面的渗透性能。渗流试验结果表明,动态剪切作用后的损伤砂岩结构面水力梯度和体积流量关系符合Forchheimer方程。此外,在相同的围压条件下,损伤结构面的渗透系数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而降低,而随着粗糙度系数的增加而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恒速剪切 砂岩粗糙结构面 剪切速率 峰值抗剪强度 损伤特征 渗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式上行管内正四面体颗粒群的运动分布特性
7
作者 彭德其 周靖强 +5 位作者 冯源 黄治中 谭卓伟 唐明成 彭建国 陈莹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0-138,共9页
液固两相流技术广泛应用于换热器的强化传热设计,其关键在于引导低体积分数颗粒运动至壁面以扰动并破坏附近的热边界层,进而实现强化传热效果。颗粒的运动行为是深入解析传热强化机理的关键因素,其中非球形颗粒因其形状的各向异性而具... 液固两相流技术广泛应用于换热器的强化传热设计,其关键在于引导低体积分数颗粒运动至壁面以扰动并破坏附近的热边界层,进而实现强化传热效果。颗粒的运动行为是深入解析传热强化机理的关键因素,其中非球形颗粒因其形状的各向异性而具有更佳的扰动效果以及更为复杂的运动行为。该文以正四面体颗粒群为研究对象,为分析其在立式上行管内液固两相流中的运动分布规律,基于CFD-DEM(计算流体动力学−离散单元模型)耦合方法模拟研究颗粒进口体积分数(1%、2%、3%、4%、5%)和液相进口流速(1.0、1.2、1.5、1.8、2.0 m/s)对管内颗粒群平均速度和颗粒群相对体积分数分布的影响,并通过PIV(粒子图像测速技术)实验验证数值模拟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在研究参数范围内,颗粒群平均速度沿轴向波动,波动幅度随进口流速的增大而加剧,沿径向由中心至管壁递减,分布随流体轴向的充分发展而越发集中;颗粒群相对体积分数沿径向遵循管中心区域和近壁面较高、过渡区域较低的双峰规律;颗粒进口体积分数为1%、液相进口流速为2.0 m/s时,管壁附近的颗粒体积分数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固两相流 正四面体颗粒 运动特性 速度分布 体积分数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流非恒定性对丁坝周围三维流速影响数值模拟研究
8
作者 喻涛 肖朝龙 +2 位作者 温致宇 李顺超 何熙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1-205,共5页
丁坝是山区河流航道整治最常用的整治建筑物,其稳定性关乎航道整治效果。天然河道水流多为非恒定流,对丁坝周围三维流速分布及其稳定性影响较大。通过分析实测洪水资料提出了表征水流非恒定特性的3个参数即洪峰流量、洪峰次数及洪水持... 丁坝是山区河流航道整治最常用的整治建筑物,其稳定性关乎航道整治效果。天然河道水流多为非恒定流,对丁坝周围三维流速分布及其稳定性影响较大。通过分析实测洪水资料提出了表征水流非恒定特性的3个参数即洪峰流量、洪峰次数及洪水持续时间。采用三维水流数学模型研究了水流非恒定性对丁坝三维流速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坝头处纵向流速会在洪峰出现之前达到峰值,不与流量过程呈时间对应关系,且持续时间的增加会使得该点纵向流速逐渐减小;在洪峰大小一致,洪峰次数增多时,首次洪峰对坝头的冲击最为强烈,最易造成坝头失稳;洪峰流量对丁坝稳定性影响最大,洪水持续时间次之,洪峰次数影响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恒定流 丁坝 三维流速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面扩散角对侧式进/出水口水力特性的影响
9
作者 高学平 罗畅 +1 位作者 刘殷竹 朱洪涛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共7页
为探究平面扩散角的最佳取值范围,依托某抽水蓄能电站侧式进/出水口,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不同平面扩散角条件下的进/出水口水力特性,分析了平面扩散角对进/出水口拦污栅断面流速分布、孔口流量分配、水头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平... 为探究平面扩散角的最佳取值范围,依托某抽水蓄能电站侧式进/出水口,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不同平面扩散角条件下的进/出水口水力特性,分析了平面扩散角对进/出水口拦污栅断面流速分布、孔口流量分配、水头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平面扩散角自25°增大至45°的过程中,出流工况拦污栅断面流速不均匀系数逐渐减小,孔口流量分配不均匀程度和水头损失逐渐增大;进流工况拦污栅断面流速分布、孔口流量分配和水头损失基本无变化。综合考虑进/出水口的各项水力指标,在拦污栅断面平均流速满足设计要求的情况下,得出平面扩散角的最佳取值范围为30°~40°,与现行规范相比该范围更为精确,且与矩形渐扩管阻力系数最小的扩散角取值范围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蓄能电站 侧式进/出水口 平面扩散角 拦污栅断面流速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设倾斜侧板的新型人工鱼礁体流场效应研究
10
作者 于定勇 陈雅林 +1 位作者 李忠勤 李玉峰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55-68,共14页
为更有效地改善和提升人工鱼礁的结构性能,本文提出了一种增设倾斜侧板的新型人工鱼礁体结构。本研究基于雷诺平均纳维-斯托克斯(Reynolds-averaged Navier-Stokes,RANS)方程和可实现的k-ε湍流模型,研究了该新型人工鱼礁体在4种来流速... 为更有效地改善和提升人工鱼礁的结构性能,本文提出了一种增设倾斜侧板的新型人工鱼礁体结构。本研究基于雷诺平均纳维-斯托克斯(Reynolds-averaged Navier-Stokes,RANS)方程和可实现的k-ε湍流模型,研究了该新型人工鱼礁体在4种来流速度(0.5、0.6、0.7和0.8 m/s)和6种迎流角度(0°、15°、30°、45°、60°和75°)下的流场效应,还计算了礁体在波浪作用下的受力和抗滑移安全系数,并对比了有无增设倾斜侧板的礁体周围流场变化情况。利用声学多普勒流速仪(Acoustic Doppler velocimeter,ADV)实测了迎流角度为0°时,不同来流速度下人工鱼礁体前、后共8个测点的流速,并将其与数值模拟结果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的流速值与实验模拟结果吻合较好,这说明数值模拟方法可行,结果可靠;在来流速度为0.8 m/s且增设倾斜侧板的新型人工鱼礁体的迎流角度为0°时,生成的上升流相对体积和背涡流相对体积比未增设倾斜侧板的人工鱼礁体分别提升了4.51和9.54倍;在一定范围内,单个礁体的上升流和背涡流相对体积随着来流速度的增大而增大,且当迎流角度为45°布设时,礁体流场效应最佳;当迎流角度为75°时,礁体所受最大波浪力最小,稳定性最优。该研究结果为人工鱼礁体结构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鱼礁 来流速度 迎流角度 流场效应 数值模拟 稳定性 上升流 背涡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层高温高压储层加重瓜尔胶压裂液的摩阻特性
11
作者 张景臣 庞娟 +5 位作者 翟怀建 郭晓东 邱士鑫 张凤娟 张成生 石磊 《油田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2-226,253,共6页
针对深层油气储层因高温低渗、闭合应力高引发的地面泵注施工压力高、排量受限等工程难题,文章自主设计搭建了高流速全尺寸摩阻测试装置,并以无机盐与有机盐复合加重的瓜尔胶压裂液体系为研究对象,系统探究了不同加重剂类型与浓度对压... 针对深层油气储层因高温低渗、闭合应力高引发的地面泵注施工压力高、排量受限等工程难题,文章自主设计搭建了高流速全尺寸摩阻测试装置,并以无机盐与有机盐复合加重的瓜尔胶压裂液体系为研究对象,系统探究了不同加重剂类型与浓度对压裂液摩阻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加重盐水的摩阻随盐浓度升高及流速增加呈显著上升趋势,且无机盐体系的流速敏感性显著高于有机盐体系;瓜尔胶基液在低加重(密度1.20~1.35 g/cm^(3))条件下,因离子抑制效应导致摩阻降低,而在高加重(密度≥1.40 g/cm^(3))时,由于离子强度与交联网络位阻的协同作用,摩阻呈现反转上升现象。在交联动力学层面,有机盐加重体系在低浓度下可加速交联反应并提升摩阻,而高浓度环境因pH值调控作用抑制交联进程,延缓摩阻增长速率。冻胶摩阻特性受加重剂浓度阈值调控显著,有机盐体系在密度为1.40 g/cm^(3)时,因流型转变致使摩阻增幅趋缓。本研究成果可为深层油气藏压裂液体系的耐盐加重设计与低摩阻工程优化提供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重胍胶压裂液 管道摩阻 摩阻测试装置 高速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压侧管对渠道分水区水力特性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贾晓萌 吕谋超 +1 位作者 王莹莹 张文正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0-79,共10页
渠道分水区水流流态复杂,易对分流量与泥沙淤积产生影响。因地形、来流量等因素的变化,分水侧管常出现无压状况。为探究无压侧管对渠道分水区水力特性的影响,采用物理模型试验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无压侧管在不同充满度下的主渠分... 渠道分水区水流流态复杂,易对分流量与泥沙淤积产生影响。因地形、来流量等因素的变化,分水侧管常出现无压状况。为探究无压侧管对渠道分水区水力特性的影响,采用物理模型试验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无压侧管在不同充满度下的主渠分水区三维流速、紊动强度、分水宽度、分流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自渠底至水面,纵向、横向、垂向流速均呈现出逐渐增大的变化趋势。自分水口上游至下游,纵向平均流速逐渐降低,横向、垂向平均流速先升高后降低;纵向、横向、垂向紊动强度先升高后降低,且在正对管道入口区域紊动强度较大。随着管道充满度的增大,主渠各断面纵向平均流速与紊动强度、垂向平均流速降低,横向平均流速与紊动强度、垂向紊动强度升高。分水宽度随着充满度的增大而增大,当充满度小于0.5时,分水宽度自水面向下逐渐减小,当充满度大于0.5时,分水宽度自水面向下先增大后减小。当主渠流量一定时,分流比随充满度的增大而增大;当充满度一定时,随着主渠流量的增大,分流比减小。研究成果可为田间渠管引水工程设计与维护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 管道 渠道 无压 三维流速 分水宽度 分流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沉水植被斑块明渠水流流速衰减区长度研究
13
作者 张维乐 吴时强 +3 位作者 吴修锋 薛万云 高昂 於思瀚 《水资源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9-227,共9页
通过水槽试验,研究了不同高径比、植被体积分数及淹没度影响下的沉水植被斑块沿程流速分布特性,得到了流速衰减区长度变化规律;通过特征值近似方法得到了流速衰减区长度预测公式。结果表明:沉水植被斑块流速衰减区长度分别与体积分数和... 通过水槽试验,研究了不同高径比、植被体积分数及淹没度影响下的沉水植被斑块沿程流速分布特性,得到了流速衰减区长度变化规律;通过特征值近似方法得到了流速衰减区长度预测公式。结果表明:沉水植被斑块流速衰减区长度分别与体积分数和淹没度呈负相关关系,在高度相同的情况下,与斑块宽度呈正相关关系;提出了沉水植被斑块流动影响下的三维流阻因子,对于高流阻斑块,流速衰减区长度由斑块宽度和高度共同决定,对于低流阻斑块,流速衰减区长度由斑块单位迎流面积决定;提出了流速衰减区长度预测公式,该公式预测精度较高,在测量平均不确定性度为5.5%的情况下,平均相对误差为1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水植被斑块 流速衰减区长度 流速 阻力系数 粒子图像测速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漂浮植被作用下河道水流流速沿程变化研究
14
作者 单钰淇 桂子钦 +2 位作者 曹辉 任玉峰 刘超 《工程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28,共8页
漂浮植被常见于明渠河道水面。漂浮植被可改变河道水流流速,影响植被吸收营养物效率。本文将漂浮植被作用下的明渠河道沿垂向划分为漂浮植被区和无植被区。在植被阻力作用下,水流进入漂浮植被区后不断调整,流速不断降低,直至水流充分发... 漂浮植被常见于明渠河道水面。漂浮植被可改变河道水流流速,影响植被吸收营养物效率。本文将漂浮植被作用下的明渠河道沿垂向划分为漂浮植被区和无植被区。在植被阻力作用下,水流进入漂浮植被区后不断调整,流速不断降低,直至水流充分发展后,水流流速稳定不变。将漂浮植被区的水流调整长度定义为漂浮植被前端至水流充分发展处的长度。基于指数衰减函数,建立了漂浮植被区水流流速沿程分布预测方法;在此基础上,联立水流连续方程,提出了漂浮植被下方无植被区的水流流速沿程分布预测方法。所提计算模型结构简单、易于应用,所有输入参数可由水流和植被条件确定。采用已有的试验资料检验计算模型,发现本文模型能够准确预测漂浮植被区和无植被区的流速沿程分布。研究可为河道水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漂浮植被 流速分布 预测模型 营养物去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退化程度刺槐人工林树干液流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15
作者 马军 韩磊 +4 位作者 柳利利 王娜娜 马云蕾 马世杰 王苑 《水土保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9-278,共10页
[目的]研究不同退化程度人工林树干液流特征及其对环境因子响应的差异性,有助于揭示林木退化机制,从而为区域人工林结构调整与经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宁夏河东地区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于2023年5—10月... [目的]研究不同退化程度人工林树干液流特征及其对环境因子响应的差异性,有助于揭示林木退化机制,从而为区域人工林结构调整与经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宁夏河东地区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于2023年5—10月利用TDP热扩散茎流计测定不同退化程度刺槐的树干液流速率,同时监测环境变量,研究未退化刺槐人工林(NDPP)、中度退化刺槐人工林(MDPP)、重度退化刺槐人工林(HDPP)的树干液流速率与环境变量的响应关系。[结果] 1)NDPP日均液流速率为2.32 cm/h,MDPP为0.84 cm/h,HDPP为0.45 cm/h。2)随着退化程度加剧,刺槐液流速率对大气温度和饱和水气压亏缺的响应阈值提高,对太阳辐射的响应阈值减小。不同退化程度刺槐液流速率对大气温度变化响应的临界阈值分别为29.6、30.3、32.7℃,对饱和水汽压差响应的临界阈值分别为1.14、1.93、2.39 kPa,对太阳辐射响应的临界阈值分别为428、314、222 W/m^(2)。3)刺槐液流速率随着土壤水分体积分数的下降而显著下降,随着退化程度加剧,液流速率对土壤水分体积分数变化的敏感性降低。4)环境变量对不同退化程度刺槐液流速率的贡献不同,随着林地刺槐退化程度加剧,太阳辐射、饱和水汽压亏缺和土壤水分对液流速率影响的总效应减小。[结论]对于出现退化的刺槐林地,通过适当疏伐来降低林分蒸腾,改善根际土壤水分环境,提高林木对干旱环境响应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流速率 环境因子 响应阈值 退化 刺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水条件下三维岩质滑坡涌浪爬高规律研究
16
作者 王梅力 田野 +1 位作者 王平义 杨胜发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119,共9页
借助动水条件下弯道浅水区三维散体岩质滑坡涌浪模型试验系统,研究水流动力影响下滑坡涌浪爬高的基本规律和最大爬高的确定方法。根据物理模型试验观测资料,计算得到爬高特征值;分析了水流流速、河道水深、滑坡方量、滑坡倾角对爬高的影... 借助动水条件下弯道浅水区三维散体岩质滑坡涌浪模型试验系统,研究水流动力影响下滑坡涌浪爬高的基本规律和最大爬高的确定方法。根据物理模型试验观测资料,计算得到爬高特征值;分析了水流流速、河道水深、滑坡方量、滑坡倾角对爬高的影响;通过多元非线性回归分析和最小二乘法分析,分别得到动水条件下三维涌浪沿对岸和同岸的爬高衰减公式,并与静水条件下散体岩质滑坡涌浪爬高衰减公式进行对比;采用无量纲及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给出动水条件下涌浪最大爬高计算式,并将计算结果与长江新滩滑坡涌浪实测资料进行对比验证,二者较为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涌浪 水流流速 涌浪爬高 最大爬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速对鱼类的影响及其在循环水养殖中的应用
17
作者 朱庭耀 李冬春 +5 位作者 向坤 梁超 朋泽群 赵建 郭建林 叶章颖 《水生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9-219,共11页
流速是循环水养殖中重要的环境因子。流速影响水体的动力,有助于冲刷和清洗水体中的废物,从而减少污染物浓度,改善养殖水环境。流速刺激鱼类的游泳行为,激发它们的活动性和游动欲望,对消化和新陈代谢产生显著影响,进而影响鱼类的成活率... 流速是循环水养殖中重要的环境因子。流速影响水体的动力,有助于冲刷和清洗水体中的废物,从而减少污染物浓度,改善养殖水环境。流速刺激鱼类的游泳行为,激发它们的活动性和游动欲望,对消化和新陈代谢产生显著影响,进而影响鱼类的成活率。此外,流速对鱼类的生长发育、体型特征、心血管功能、免疫力和肉质都有重要作用,目前已得到广泛研究,并在实际生产中得到应用。因此,文章综述了流速对养殖水质、养殖鱼类的游泳行为、生长生理及肌肉品质的影响。同时,针对当前循环水养殖中流速调控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流速智能调控的应对措施,旨在为循环水养殖中流速的调控提供理论参考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速 循环水 水质 生长生理 肌肉品质 智能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速-水温对草鱼生殖洄游的交互作用
18
作者 闫肖瑶 杨泽凡 +2 位作者 曾庆慧 唐家璇 胡鹏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38-246,共9页
探究不同水温、流速组合条件下草鱼洄游行为差异,为水利水电工程生态调度及河流生态修复提供基础理论和数据支持。以180尾2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为试验对象,开展了6个水温梯度、2个流速梯度组合条件下鱼类洄游行为的对比试验... 探究不同水温、流速组合条件下草鱼洄游行为差异,为水利水电工程生态调度及河流生态修复提供基础理论和数据支持。以180尾2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为试验对象,开展了6个水温梯度、2个流速梯度组合条件下鱼类洄游行为的对比试验,分析水温、流速及其交互作用对鱼类生殖洄游的影响机制。试验结果表明:水温、流速及其交互作用对草鱼上溯洄游均有显著性影响(P<0.05);在不同流速条件下,有效刺激鱼类洄游的最低水温不同,高流速(0.6m/s)时为14℃,低流速(0.3 m/s)时为18℃;在14~18℃水温区间,提升流速可有效缓解水温降低对草鱼生殖洄游的不利影响,在此水温区间内,流速对上溯成功率的贡献度为91.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温 流速 洄游 交互作用 草鱼生殖洄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道自清淤水流流场及清淤特性数值模拟分析
19
作者 李桐 张欣 +6 位作者 陈昱霖 董磊 陈曜辉 宁凯扬 钱尚拓 冯建刚 徐辉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9-98,共10页
为解决城市排水管道的泥沙淤积问题,设计了一种闸门配合流槽的管道水力自清淤结构,并对不同坡度和初始进流水位的清淤过程水力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开始清淤时管道进口的流槽切应力和垂线平均流速分别可达清淤结束时的16倍和1... 为解决城市排水管道的泥沙淤积问题,设计了一种闸门配合流槽的管道水力自清淤结构,并对不同坡度和初始进流水位的清淤过程水力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开始清淤时管道进口的流槽切应力和垂线平均流速分别可达清淤结束时的16倍和1.55倍;当冲刷波运动至管道末端,管道进口的流槽切应力和垂线平均流速最大可达管道末端的5倍和2倍,管道上游的清淤效果更强;清淤过程中,流槽内水流的最大切应力和最大垂线平均流速分别可达平台上的104倍和1.45倍,流槽清淤效果明显优于平台;管道坡度越大、初始进流水位越高,冲刷波切应力、垂线平均流速越大,最大分别可达156Pa和3.6m/s,管道清淤效果越好;清淤过程冲刷波流速和切应力显著大于泥沙的理论扬动流速和临界切应力,证明了该水力自清淤结构清淤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排水管道 水力自清淤 切应力 垂线平均流速 扬动流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速对不同群体数量花鲈幼鱼游泳行为的影响
20
作者 郑纪昌 颜寒 +3 位作者 姜燕 徐永江 崔爱君 马斌 《南方水产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4-52,共9页
为研究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对流速的行为适应特征,采用泳道流速仪测定了不同数量(1、2、4、6、8尾)花鲈幼鱼在多种流速(0.5、1.0、1.5、2.0、2.5、3.0、3.5、4.0、4.5、5.0 BL·s^(−1),BL为体长)下的游泳行为。结果显示,当... 为研究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对流速的行为适应特征,采用泳道流速仪测定了不同数量(1、2、4、6、8尾)花鲈幼鱼在多种流速(0.5、1.0、1.5、2.0、2.5、3.0、3.5、4.0、4.5、5.0 BL·s^(−1),BL为体长)下的游泳行为。结果显示,当流速达到4.5 BL·s^(−1)时,各组群体运动速度(Group movement speed,Gc)均显著低于单尾鱼游泳速度(p<0.05)。随着流速增加,反映鱼群凝聚力的个体间距离(Inter-individual distance,IID)在各组均呈先降低后上升的趋势,并在流速达到3.5~4.5 BL·s^(−1)时出现最低值,且最低值对应的流速随着群体数量的增加而增大。反映鱼群协调性的游泳速度同步性(Swimming speed synchrony,Sv)与IID呈相反的变化趋势,且Sv峰值对应的流速也随着群体数量的增加而增大。当流速达到1.0 BL·s^(−1)时,单尾鱼摆尾频率(Tail beat frequency,TBF)均显著高于相同流速下的其他各组(p<0.05)。随着流速的增加,花鲈钻石型排布模式所占比例先下降后上升,方阵型模式所占比例则呈相反的变化趋势,但在各实验组中,不同流速下的花鲈均以钻石型排布模式为主。综上所述,随着流速的增加,花鲈群体的凝聚力和协调性均先升高后降低,群体数量的扩大有利于提高花鲈鱼群凝聚力和协调性,并且花鲈主要采用钻石型排布模式来降低游泳能量消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鲈 流速 群体数量 游泳行为 能量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