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3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urcumin up-regulates B K channel by inhibition of protein degradation and activation of an ERK1/2 signaling pathway
1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B11期104-104,共1页
Aim Large conductance Ca2^+ -activated potassium channel (BK) , expressed in the distal nephron, me- diates potassium secretion. Loss-of-function of renal BK channel is closely related with aldosteronism resulting ... Aim Large conductance Ca2^+ -activated potassium channel (BK) , expressed in the distal nephron, me- diates potassium secretion. Loss-of-function of renal BK channel is closely related with aldosteronism resulting from renal potassium retention and hyperkalemia. Natural products affecting BK functions are still scarce, especially ac- tivators. Here, the pharmacolog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curcumin, one of the compounds isolated from the herb Cur- cuma longa. , on B K channels have been investigated. Methods B K currents were recorded by whole-cell patch- clamp, mRNA expressions of BK were measured by 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 The surface and total protein ex- pressions of B K were assessed by surface biotinylation and Western blot. Functional study was performed on aortic rings. Results Curcumin potently increased B K currents in transfected HEK293 cells as well as the current densi- ty in A7r5 cells ( endogenous expressed BK ( α + β1) channels) with ECs0 - (6.76 ± 2.24) μmol · L^-1 and (7.19 ± 0.07) μmol · L^-1, respectively. Curcumin up-regulated B K protein abundance without affecting its mR- NA expression in A7r5 cells. Surface expression and half-life of B K channels were increased by curcumin in HEK293 cells, which were abolished by MG-132, a proteasome inhibitor. Simultaneously, ERK 1/2 phosphoryla- tion was also increased by curcumin. U0126, an inhibitor of ERK, attenuate the curcumin-induced up-regulation of BK protein level. Curcumin-induced relaxation in isolated rat aortic rings was significantly attenuated by paxilline, a BK channel specific blocker. Conclusion Curcumin increased BK currents and protein abundance by inhibiting proteasomal degradation and activating ERK signaling pathway.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curcumin is a potential BK channel activator and provide novel insight into its complicated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and mechanis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RCUMIN BK channel protein degradation ER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大节竹K^+通道蛋白β亚基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澍 芮蕊 +2 位作者 陈戈岩 纪微 樊国盛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5-19,共5页
用RACE法从中华大节竹幼苗中克隆了K+通道蛋白β亚基,命名为KIB1(基因登录号:JX900132)。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全长1 211 bp,开放读码框为987 bp,编码329个氨基酸多肽。经氨基酸同源性和聚类分析证实,KIB1与拟南芥(KAB1)和水稻(KOB1)钾... 用RACE法从中华大节竹幼苗中克隆了K+通道蛋白β亚基,命名为KIB1(基因登录号:JX900132)。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全长1 211 bp,开放读码框为987 bp,编码329个氨基酸多肽。经氨基酸同源性和聚类分析证实,KIB1与拟南芥(KAB1)和水稻(KOB1)钾离子通道蛋白的序列同源性较高,其同源性分别为85.06%和82.32%。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该蛋白主要存在于线粒体中(8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大节竹 K+通道蛋白β亚基 克隆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拉霉素治疗炎症性肠炎的作用及潜在机制 被引量:1
3
作者 陈佳琪 毛旭文 +3 位作者 黄永兴 谭翔天 古丽若依·帕尔哈提 程路峰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25-1134,共10页
目的探究克拉霉素通过抑制结肠上皮细胞中Kv1.3通道蛋白治疗炎症性肠炎(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的机制。方法体内实验利用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慢性IBD大鼠模型,克拉霉素干预,观察各组大鼠体征并计算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 目的探究克拉霉素通过抑制结肠上皮细胞中Kv1.3通道蛋白治疗炎症性肠炎(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的机制。方法体内实验利用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慢性IBD大鼠模型,克拉霉素干预,观察各组大鼠体征并计算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结肠黏膜损伤(CMDI)评分;RT-qPCR法检测大鼠结肠组织中相关细胞因子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大鼠外周血及结肠组织的免疫细胞相对比例。体外实验构建脂多糖(LPS)诱导结肠上皮细胞(NCM460)炎症模型,明确克拉霉素对Kv1.3通道蛋白的抑制作用。结果体内实验:与模型组比较,克拉霉素干预组体质量下降程度减轻(P<0.01)、DAI评分明显下降(P<0.01);结肠长度增长、质量减轻、CMDI评分下降(P<0.05);结肠组织中TNF-α、IL-1β、IL-6等水平明显降低(P<0.01);外周血及结肠部位的辅助性T淋巴细胞(Th)、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自然杀伤细胞(NK)、B淋巴细胞(B)、树突状细胞(DC)比例明显减少(P<0.05);克拉霉素降低结肠组织中Kv1.3通道蛋白的表达(P<0.05)。体外实验:与模型组相比,克拉霉素组明显促进NCM460细胞增殖(P<0.01);同时明显降低细胞TNF-α、IL-6水平(P<0.05);克拉霉素降低NCM460细胞中Kv1.3通道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克拉霉素可能通过抑制Kv1.3通道蛋白的表达来发挥免疫调节作用,减轻机体炎症,发挥治疗IBD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拉霉素 炎症性肠炎 免疫细胞 炎症细胞因子 结肠上皮细胞 Kv1.3通道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钾(K^+)离子通道的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程钰宏 赵瑞雪 董宽虎 《山西农业科学》 2008年第2期3-7,共5页
钾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具有许多重要的作用,钾离子通道是植物吸收钾离子的重要途径之一,根据结构和功能的不同钾离子通道可分为Shaker家族通道、KCO通道、其他通道。对上述植物钾离子通道蛋白的生化特性以及结构功能及相关基因研究的... 钾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具有许多重要的作用,钾离子通道是植物吸收钾离子的重要途径之一,根据结构和功能的不同钾离子通道可分为Shaker家族通道、KCO通道、其他通道。对上述植物钾离子通道蛋白的生化特性以及结构功能及相关基因研究的进展进行了详细的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离子 通道蛋白 转运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遗传学工具在学习记忆中的应用研究
5
作者 郑益坤 郑婕 胡国鹏 《合成生物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7-104,共18页
光遗传学是一种结合光学和遗传学的新型细胞生物学工具。通过引入光激活通道(光敏感蛋白基因)到特定的神经元群体,光遗传学能够以毫秒级精度对这些神经元进行非侵入性光学控制。这一技术的进步为研究学习和记忆的神经生物学基础提供了... 光遗传学是一种结合光学和遗传学的新型细胞生物学工具。通过引入光激活通道(光敏感蛋白基因)到特定的神经元群体,光遗传学能够以毫秒级精度对这些神经元进行非侵入性光学控制。这一技术的进步为研究学习和记忆的神经生物学基础提供了强大支持。通过在活体动物中精确操控神经元活动,研究人员可以更详细地分析神经网络的功能,探索学习和记忆过程中的分子、细胞和神经回路机制。光遗传学不仅揭示了突触可塑性在记忆形成中的关键作用,还通过特定波长的光激活或抑制神经元,实现记忆的生成、消除和恢复。本文综述了光遗传学工具在学习和记忆研究中的应用,包括不同波长光照对受体的影响、光学刺激对记忆的激活和抑制,以及基于光遗传学的神经功能增强研究方法。然而,在光遗传学的应用过程中仍存在一些挑战,例如开发安全且高效的基因传递载体、优化光敏蛋白的性能、探索其在临床环境中转化的可行性等。解决这些问题对于光遗传学的进一步发展至关重要。未来,随着光遗传学工具的持续优化和跨学科技术的融合应用,这项技术有望在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增强认知功能与成瘾研究等领域提供新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遗传学 光敏感蛋白质 记忆 离子通道 神经可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通道在Jurkat细胞调节性体积减小中的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付红焱 赵鸿玲 +6 位作者 冯娟 鲁红 宋德懋 汤富磊 郑锴炘 梁晓莹 范少光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3年第5期499-502,共4页
目的 :研究K+ 通道在Jurkat细胞调节性体积减小 (RVD)中的作用。方法 :调节细胞外不同离子浓度 ,用细胞成像系统测定Jurkat细胞 (人T淋巴细胞肿瘤细胞株 )在不同渗透压时细胞容积的变化。结果 :细胞培养液中缺少Ca2 + ,或细胞培养液中的... 目的 :研究K+ 通道在Jurkat细胞调节性体积减小 (RVD)中的作用。方法 :调节细胞外不同离子浓度 ,用细胞成像系统测定Jurkat细胞 (人T淋巴细胞肿瘤细胞株 )在不同渗透压时细胞容积的变化。结果 :细胞培养液中缺少Ca2 + ,或细胞培养液中的K+ 浓度升高 ,或使用Ca2 + 敏感的K+ 通道 (KCa)阻断剂均可抑制Jurkat细胞的RVD ;应激免疫抑制蛋白 (ISPS)具有抑制Jurkat细胞RVD的作用。结论 :Jurkat细胞中KCa通道是RVD不可缺少的因素。ISPS对免疫功能抑制作用的机理之一 ,可能是抑制了T淋巴细胞上的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URKAT细胞 调节性体积减小 离子通道 免疫抑制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点叉尾鮰ZBTB38的原核表达、多克隆抗体制备及应用
7
作者 张世勇 刘洪岩 +3 位作者 钟立强 赵彦华 王明华 陈校辉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54-661,共8页
为获得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ZBTB38的多克隆抗体,并研究其在性腺中的表达情况,将斑点叉尾鮰zbtb38基因部分序列经密码子优化后连接至pET32a(+)载体,构建重组质粒pET32a(+)-zbtb38,再转入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感受态细... 为获得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ZBTB38的多克隆抗体,并研究其在性腺中的表达情况,将斑点叉尾鮰zbtb38基因部分序列经密码子优化后连接至pET32a(+)载体,构建重组质粒pET32a(+)-zbtb38,再转入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感受态细胞BL21(DE3)中诱导表达,通过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等技术进行鉴定。用纯化后的重组蛋白制备兔抗斑点叉尾鮰ZBTB38多克隆抗体,通过酶联免疫吸附(ELISA)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抗体效价及其特异性,最后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ZBTB38在性腺中的表达情况,并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对检测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制备的兔抗斑点叉尾鮰ZBTB38多克隆抗体效价可达1:(5.12×10^(5)),能够特异性识别斑点叉尾鮰性腺组织中表达的ZBTB38蛋白,其中精巢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卵巢,Western blot与qRT-PCR检测结果较为一致。综上所述,研究成功制备了斑点叉尾鮰ZBTB38的多克隆抗体,为下一步深入研究斑点叉尾鮰zbtb38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叉尾鮰 锌指蛋白 原核表达 多克隆抗体 性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筇竹钾离子通道QtSKOR1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陈叶丹 赵小艳 +2 位作者 黑晶莹 王澍 芮蕊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72-581,共10页
【目的】外向整流型钾离子通道SKOR(Stelar K+outward rectifier)家族是参与植物钾离子转运和分配的重要通道,且K+在植物生理过程和响应非生物胁迫中有决定性作用。旨在研究外向整流型钾离子通道SKOR在富含钾元素的筇竹(Qiongzhuea tumi... 【目的】外向整流型钾离子通道SKOR(Stelar K+outward rectifier)家族是参与植物钾离子转运和分配的重要通道,且K+在植物生理过程和响应非生物胁迫中有决定性作用。旨在研究外向整流型钾离子通道SKOR在富含钾元素的筇竹(Qiongzhuea tumidinoda)发育及受到盐胁迫过程中的功能。【方法】利用RACE技术从筇竹的幼苗中获得SKOR基因并命名为QtSKOR1(基因号:MT078984),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分析及表达特征分析。【结果】QtSKOR1基因开放阅读框(1923 bp)编码了641个氨基酸。QtSKOR1蛋白存在环核苷酸(cNMP)和锚蛋白重复结构域(ANK)属于Shake亚家族,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57.27 kD,理论等电点为4.94,含有3个跨膜区但不存在信号肽,属于疏水性蛋白。亚细胞定位分析表明QtSKOR1蛋白主要定位于线粒体(30.4%)和细胞质(26.1%)中。同源分析和进化分析显示,QtSKOR1与二穗短柄草(Brachypodium distachyum)和玉米(Zea mays)的同源性较高,分别为89.06%和87.91%。qPCR结果显示,QtSKOR1基因在筇竹所有组织中均有表达,且表达量从高到低依次为叶、根、茎、笋。与对照相比,随着钾胁迫时间的增加,QtSKOR1的表达量在根中显著增加,而在茎叶中显著降低。随着钠胁迫时间的增加,QtSKOR1的表达量在根茎叶中均呈下降趋势。【结论】QtSKOR1基因属于Shake亚家族,均参与了筇竹各个组织特别是叶的钾运输。同时,在钾胁迫下QtSKOR1基因在根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筇竹 K^(+)通道蛋白 QtSKOR1基因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籽蛋白替代鱼粉对斑点叉尾鮰生长性能、饲料利用和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何明 贠彪 +1 位作者 钱雪桥 解绶启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2-68,共7页
试验旨在研究棉籽蛋白替代鱼粉对斑点叉尾鮰生长性能、饲料利用率和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设计鱼粉含量为100 g/kg的基础饲料,用棉籽蛋白分别替代基础饲料中0、20%、40%、60%、80%和100%的鱼粉配制成6组等蛋白饲料(D1、D2、D3、D4、D5组... 试验旨在研究棉籽蛋白替代鱼粉对斑点叉尾鮰生长性能、饲料利用率和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设计鱼粉含量为100 g/kg的基础饲料,用棉籽蛋白分别替代基础饲料中0、20%、40%、60%、80%和100%的鱼粉配制成6组等蛋白饲料(D1、D2、D3、D4、D5组和D6组),饲养初始平均体重为(171±1)g的斑点叉尾鮰67 d。结果表明:与D1组相比,D5组和D6组的末均重和增重率显著降低,饲料系数显著增加(P<0.05);D3组、D5组和D6组的肝体比显著低于D1组(P<0.05);D6组肌肉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D1组(P<0.05);各组斑点叉尾鮰存活率、肥满度、脏体比和肌肉的水分、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当棉籽蛋白100%替代鱼粉比例时,饲料的干物质表观消化率和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显著下降(P<0.05),各组之间的脂肪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差异(P>0.05);在肠道组织学中,棉籽蛋白替代鱼粉对肠道的绒毛高度和肌层厚度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在鱼粉含量为100 g/kg的基础饲料中,棉籽蛋白可以有效替代60%的鱼粉不会影响斑点叉尾鮰的生长性能、饲料利用和肠道组织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叉尾鮰 棉籽蛋白 鱼粉替代 生长性能 肠道组织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KC-P2X3信号通路观察电针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小鼠神经修复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立 程仕萍 +4 位作者 易惺钱 周平生 刘静 陶添明 陈丽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78-1182,1188,共6页
目的:基于蛋白激酶C(PKC)-配体门控型非选择性离子通道3(P2X3)信号通路观察电针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小鼠神经修复的作用机制。方法:48只小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与电针组,每组12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小鼠构建坐骨神经慢性限... 目的:基于蛋白激酶C(PKC)-配体门控型非选择性离子通道3(P2X3)信号通路观察电针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小鼠神经修复的作用机制。方法:48只小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与电针组,每组12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小鼠构建坐骨神经慢性限制性损伤(CCI)模型。术后第8天针刺组与电针组接受针刺与电针干预,连续7 d。于术前、术后3 d、5 d、7 d、10 d、12 d、14 d对各组进行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WT)与热刺激缩足反射潜伏期(TWL)测试。术后15 d处死所有小鼠,HE染色观察坐骨神经组织形态,ELISA检测脊髓组织IL-1β、TNF-α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脊髓组织PKC、P2X3水平,免疫荧光检测脊髓神经元PKC、P2X3表达情况。结果:假手术组神经元细胞大小不一,细胞膜完整,细胞质呈细小颗粒状,细胞核大而圆,核仁居中清晰可见;模型组可见萎缩的神经元,有髓神经纤维紊乱,轴突肿胀,神经元间形成间隙;与模型组相比,针刺组、电针组萎缩神经元数量减少(P<0.05),有髓神经纤维排布情况改善,电针组较针刺组改善更为明显。与相同时间点的假手术组相比,术后3 d、5 d、7 d、10 d、12 d、14 d模型组、针刺组、电针组患侧后肢的MWT、TWL值明显下降(P<0.05),IL-1β、TNF-α、PKC、P2X3表达量、PKC、P2X3阳性细胞数、平均光密度值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术后10 d、12 d、14 d针刺组、电针组MWT、TWL值明显上升(P<0.05),IL-1β、TNF-α、PKC、P2X3表达量、PKC、P2X3阳性细胞数、平均光密度值降低(P<0.05);与针刺组相比,术后10 d、12 d、14 d电针组MWT、TWL值升高(P<0.05),IL-1β、TNF-α、PKC、P2X3表达量、PKC、P2X3阳性细胞数、平均光密度值降低(P<0.05)。结论:电针可能减轻CCI模型小鼠神经炎症反应,降低PKC、P2X3表达水平,改善坐骨神经细胞形态与有髓神经纤维排布情况,缩小神经元间间隙,提升MWT、TWL值,缓解神经病理性疼痛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C 配体门控型非选择性离子通道3 电针 神经病理性疼痛 脊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解棉籽蛋白替代鱼粉及添加单宁酸对斑点叉尾鮰生长性能和肠道健康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何明 贠彪 +2 位作者 钱雪桥 肖伟伟 解绶启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3-101,共9页
试验研究了酶解棉籽蛋白替代鱼粉及添加单宁酸对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生长性能和肠道健康的影响。设计鱼粉含量为10%的基础饲料,用酶解棉籽蛋白分别替代基础饲料中33.3%、66.6%和100%的鱼粉,并在100%替代组的基础上添加0.5 g... 试验研究了酶解棉籽蛋白替代鱼粉及添加单宁酸对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生长性能和肠道健康的影响。设计鱼粉含量为10%的基础饲料,用酶解棉籽蛋白分别替代基础饲料中33.3%、66.6%和100%的鱼粉,并在100%替代组的基础上添加0.5 g/kg和1 g/kg的单宁酸,配制成6组等蛋白饲料(D1、D2、D3、D4、D5组和D6组),饲养初始平均体重为(172.6±1.6)g的斑点叉尾鮰67 d。结果表明:D4、D5和D6组的末体重和增重率较D1组显著下降(P<0.05),D4和D6组的饵料系数较D1组显著增加(P<0.05)。各组斑点叉尾鮰存活率、肥满度、肝体比、脏体比和肌肉常规成分组成均无显著差异(P>0.05)。斑点叉尾鮰后肠肠道微生物群落的优势菌群包括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ot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梭杆菌门(Fusobacteria)。对比不同处理组发现,D4组的拟杆菌门相对丰度显著低于D5组(P<0.05),D4组的变形菌门相对丰度显著高于D1、D2和D5组(P<0.05)。各组斑点叉尾鮰肠道的组织结构和微生物多样性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在鱼粉含量为10%的基础饲料中,酶解棉籽蛋白可以有效替代66.6%的鱼粉而不会对斑点叉尾鮰的生长性能和肠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0.5 g/kg单宁酸能有效改善无鱼粉组斑点叉尾鮰的肠道微生物群落组成,但对生长性能没有提升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叉尾鮰 酶解棉籽蛋白 鱼粉替代 生长性能 肠道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牡荆水提物对蓖麻油腹泻小鼠的治疗作用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唐兴刚 罗胜军 +5 位作者 袁明贵 田雅 舒柄垚 杨希 李跃龙 向蓉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99-808,共10页
[目的]研究牡荆水提物对蓖麻油致小鼠腹泻的治疗作用,评价牡荆提取物的抗腹泻功效,为开发新型天然药物或植物提取物饲料添加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48只18~22 g SPF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模型组、洛哌丁胺组及牡荆水提物... [目的]研究牡荆水提物对蓖麻油致小鼠腹泻的治疗作用,评价牡荆提取物的抗腹泻功效,为开发新型天然药物或植物提取物饲料添加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48只18~22 g SPF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模型组、洛哌丁胺组及牡荆水提物高、中、低剂量组,每组8只,雌雄各半。牡荆水提物高、中、低剂量组小鼠灌胃16、8、4 g/kg BW牡荆水提物,对照组和模型组小鼠灌胃等剂量的生理盐水,洛哌丁胺组小鼠灌胃5 mg/kg BW洛哌丁胺,连续灌胃5 d。第5天给药后0.5 h,模型组、洛哌丁胺组及牡荆水提物高、中、低剂量组小鼠灌胃0.5 mL蓖麻油灌胃造模,对照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造模后的小鼠单笼单只饲喂。连续4 h观察小鼠腹泻情况,4 h后小鼠采血并断颈处死,每组随机取4只小鼠的肝脏、小肠各两份,一份制作组织切片;另一份用以提取RNA,检测空肠通道蛋白和肝脏急性期蛋白mRNA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小鼠腹泻评分和腹泻指数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说明蓖麻油腹泻模型造模成功。与模型组相比,洛哌丁胺组和牡荆水提物高剂量组小鼠腹泻评分和腹泻指数均极显著或显著降低(P<0.01;P<0.05);牡荆水提物高剂量组小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IL-10含量均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P<0.01)。肝脏组织病理结果显示,牡荆水提物高、中、低剂量组小鼠肝索结构清晰,肝细胞排列紧密,仅少量肝细胞轻度肿胀,并伴少量炎性细胞浸润。肠道组织病理结果显示,牡荆水提物高、中、低剂量组小鼠空肠黏膜层、肌层、浆膜层均清晰可见,黏膜层绒毛上皮内见大量空泡,但均未见明显坏死或炎症反应。与模型组相比,牡荆水提物高剂量组小鼠空肠中NHE8、NHE3、AQP3、AQP4表达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NHE2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急性期蛋白TRF和CRP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牡荆水提物对蓖麻油导致的小鼠腹泻模型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对肝脏和小肠黏膜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其降低血清中IL-6、IL-10含量,以及在一定程度上降低NHE2表达、抑制TRF和CRP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荆水提物 腹泻 炎症因子 通道蛋白 急性期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敲除TRPC1基因抑制心肌纤维化发生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猛珣 陈天苗 +4 位作者 童全秀 王艳 侯勇 张现格 王联发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06-811,共6页
目的研究瞬时受体电位通道-1(TRPC1)对心肌梗死小鼠心肌纤维化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野生型小鼠与TRPC1^(-/-)小鼠各20只,分为4组,野生对照组(WT对照组):只穿线,不结扎;野生实验组(WT实验组),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并缝合;TRPC1^(-/-... 目的研究瞬时受体电位通道-1(TRPC1)对心肌梗死小鼠心肌纤维化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野生型小鼠与TRPC1^(-/-)小鼠各20只,分为4组,野生对照组(WT对照组):只穿线,不结扎;野生实验组(WT实验组),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并缝合;TRPC1^(-/-)对照组,只穿线,不结扎;TRPC1^(-/-)实验组,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并缝合。每组各10只。处死后分离得到左心室组织。使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免疫蛋白印记(Westernblot)方法检测并比较四组小鼠心肌组织中TRPC1 mRNA和蛋白表达,以及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磷酸化糖原合成酶激酶3β(p-GSK3β)、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包括ERK1和ERK2、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蛋白表达的差异。结果RT-PCR检测和Westernblot检测表明:WT实验组TRPC1 mRNA和蛋白均较WT对照组表达量增多(P<0.05),p-AKT、p-GSK-3β、p-ERK蛋白表达量明显减低(P<0.05);TRPC1^(-/-)实验组TRPC1 mRNA表达量和蛋白均较WT实验组降低(P<0.05),p-AKT、p-GSK-3β、p-ERK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多(P<0.01)。WT实验组与WT对照组相比,WT实验组的Collagen-1、α-SMA表达明显增加(P<0.01);WT对照组与TRPC1^(-/-)对照组相比,WT对照组的Collagen-1、α-SMA表达明显增加(P<0.01);TRPC1^(-/-)对照组与TRPC1^(-/-)实验组相比,TRPC1^(-/-)实验组Collagen-1表达量增加(P<0.01);WT实验组与TRPC1^(-/-)实验组相比,WT实验组的Collagen-1、α-SMA表达明显增加(P<0.01)。结论心肌梗死后加重心肌纤维化(MF),敲除TRPC1基因后显著抑制了MF的发生,其可能是通过Akt/GSK3β及ERK信号通路起到抑制MF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时受体电位通道 心肌梗死 基因敲除 心肌纤维化 蛋白激酶B 糖原合成酶激酶3Β 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膜蛋白16A及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狄鹏飞 陈思予 +2 位作者 杨鸿鸣 肖庆桓 雒舒雅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68-472,共5页
跨膜蛋白16A(TMEM16A)是一种具有电压依赖性的钙激活氯离子通道,广泛表达于癌细胞中。在多种癌症中,TMEM16A不仅可以调控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还与癌症治疗的预后相关。近年来,TMEM16A以及TMEM16A抑制剂在癌症领域的相关研究不断... 跨膜蛋白16A(TMEM16A)是一种具有电压依赖性的钙激活氯离子通道,广泛表达于癌细胞中。在多种癌症中,TMEM16A不仅可以调控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还与癌症治疗的预后相关。近年来,TMEM16A以及TMEM16A抑制剂在癌症领域的相关研究不断深入。本文总结了近10年来的相关研究,旨在为今后TMEM16A抑制剂在癌症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提供新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膜蛋白16A 钙激活氯离子通道 抑制剂 癌症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槲皮素改善高糖损伤大鼠冠脉肌原性反应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侯晓敏 张明升 +2 位作者 赵良渊 齐鼎铭 秦小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801-1805,共5页
目的:通过大鼠冠状动脉(coronary artery,CA)张力测定和全细胞膜片钳记录CA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的电压门控性钾通道(voltage-gated K^+channel,Kv)电流,研究槲皮素改善高糖损伤大鼠CA肌原性反应的机制。... 目的:通过大鼠冠状动脉(coronary artery,CA)张力测定和全细胞膜片钳记录CA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的电压门控性钾通道(voltage-gated K^+channel,Kv)电流,研究槲皮素改善高糖损伤大鼠CA肌原性反应的机制。方法:从正常SD大鼠急性分离得到CA环,然后分成6组:(1)正常对照组;(2)高糖组;(3)高糖+低剂量(3μmol/L)槲皮素组;(4)高糖+中剂量(10μmol/L)槲皮素组;(5)高糖+高剂量(30μmol/L)槲皮素组;(6)高糖+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抑制剂C6303+高剂量槲皮素组。利用血管张力测定,检测CA环对血管收缩剂(60 mmol/L KCl和0.1 mmol/L U46619)的反应,并将CA环用60 mmol/L KCl预收缩后,用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10^(-9)~10^(-5)mol/L)进行舒张,计算ACh引起CA环张力下降幅度与预先收缩的百分比。急性分离得到大鼠CA的VSMC,然后记录Kv电流。结果:与正常対照组相比,高糖组CA环对60mmol/L KCl和0.1 mmol/L U46619的反应明显升高;中、高剂量槲皮素的干预可以使高糖所致CA环对血管收缩剂的反应降低,孵育PKC特异性抑制剂C6303可减弱槲皮素的作用。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糖组大鼠离体CA环对ACh的舒张幅度明显减弱。槲皮素的干预可以改善高糖孵育的大鼠离体CA环对ACh的舒张反应,C6303可以减弱槲皮素的作用。高糖孵育明显抑制CA VSMC的Kv电流,槲皮素干预可以减弱高糖对CA VSMC Kv电流的影响,孵育C6303可减弱槲皮素的作用。结论:槲皮素对高糖损伤大鼠CA肌原性反应具有保护作用,该作用与增大VSMC的Kv电流和激活PKC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冠状动脉 高糖 电压门控性钾通道 蛋白激酶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激酶C在心肌预适应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8
16
作者 张海霞 杜冠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76-379,共4页
心肌预适应后 ,内源性物质释放 ,分别作用于心肌中与G蛋白耦联的相应受体 ,蛋白激酶C激活并转位至细胞膜及细胞骨架 ,并可通过线粒体KATP通道、MAPK等通路引发心肌保护作用。在不同的动物中 ,分别发现不同的蛋白激酶C亚型激活转位。目... 心肌预适应后 ,内源性物质释放 ,分别作用于心肌中与G蛋白耦联的相应受体 ,蛋白激酶C激活并转位至细胞膜及细胞骨架 ,并可通过线粒体KATP通道、MAPK等通路引发心肌保护作用。在不同的动物中 ,分别发现不同的蛋白激酶C亚型激活转位。目前公认 :在参与心肌预适应过程的多种因素中 ,PKC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预适应 蛋白激酶C 钙离子 腺苷 KATP通道 丝裂素原激活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碘化N-正丁基氟哌啶醇对豚鼠心房肌细胞乙酰胆碱敏感性钾通道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冰 石刚刚 +1 位作者 高分飞 Lutz Pott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44-550,共7页
目的研究碘化N正丁基氟哌啶醇(F2)对豚鼠心房肌细胞乙酰胆碱敏感性钾通道(KACh)的影响,探讨其对KACh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方法,测定F2对原代培养的豚鼠心房肌细胞乙酰胆碱敏感性钾电流IK(ACh)的影响。结果细胞外给予F2... 目的研究碘化N正丁基氟哌啶醇(F2)对豚鼠心房肌细胞乙酰胆碱敏感性钾通道(KACh)的影响,探讨其对KACh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方法,测定F2对原代培养的豚鼠心房肌细胞乙酰胆碱敏感性钾电流IK(ACh)的影响。结果细胞外给予F2对豚鼠心房肌细胞IK(ACh)呈可逆性、浓度依赖性的阻断作用。细胞内添入抗水解的GTP类似物GTPγS后,结果同前。细胞内给予50μmol·L-1F2对IK(ACh)无作用。结论F2是豚鼠心房肌细胞KACh的一种快速通道阻断剂,发挥作用部位在细胞膜外侧,作用位点在钾通道本身,与乙酰胆碱受体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化N-正丁基氟哌啶醇 心房肌细胞 乙酰胆碱敏感性钾通道(KACh) 膜片钳全细胞记录 G蛋白激活钾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蛋白耦联的内向整流型钾通道4基因多态性与新疆维吾尔族人群血脂异常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8
作者 邵丹 李南方 +1 位作者 胡燕荣 张德莲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11-617,共7页
目的研究G蛋白耦联的内向整流型钾通道4(GIRK4)基因多态性与新疆维吾尔族血脂异常的相关性。方法采用TaqmanPCR方法,对GIRK4基因rs2604204、rs4937391、rs6590357、rs11221497多态性在维吾尔族自然人群中进行基因分型,按常规方法测定血... 目的研究G蛋白耦联的内向整流型钾通道4(GIRK4)基因多态性与新疆维吾尔族血脂异常的相关性。方法采用TaqmanPCR方法,对GIRK4基因rs2604204、rs4937391、rs6590357、rs11221497多态性在维吾尔族自然人群中进行基因分型,按常规方法测定血脂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50岁以下人群中,三酰甘油异常组和正常组rs6590357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总胆固醇异常组和正常组rs11221497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校正性别、肥胖等因素后,50岁以下人群中rs6590357位点与TG异常、rs11221497位点与TC异常仍然为阳性关联。rs6590357位点CT+TT基因型组中TG水平明显高于CC组(P=0.014),rs11221497位点CC基因型组中TC水平明显高于CG+GG组(P=0.006)。对其进行单体型分析后发现,H3单体型频率在TG异常组与正常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结论 GIRK4基因rs11221497和rs6590357位点多态性可能与新疆维吾尔族血脂异常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异常 维吾尔族 G蛋白耦联的内向整流型钾通道4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蛋白激活的内向整流型钾通道4基因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康永安 胡燕荣 李南方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26-430,共5页
G蛋白激活的内向整流型钾通道4(GIRK4)是G蛋白偶联内向整流型钾通道家族成员之一,由KCNJ5编码,广泛分布于哺乳动物心、脑等组织器官。近年研究发现,GIRK4基因异常表达与心房纤颤相关,而且可能与肥胖、代谢综合征等众多其他临床疾病的发... G蛋白激活的内向整流型钾通道4(GIRK4)是G蛋白偶联内向整流型钾通道家族成员之一,由KCNJ5编码,广泛分布于哺乳动物心、脑等组织器官。近年研究发现,GIRK4基因异常表达与心房纤颤相关,而且可能与肥胖、代谢综合征等众多其他临床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阐明GIRK4基因在临床疾病中的病理生理机制对探讨一些临床疾病新的诊治思路具有重要的开拓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蛋白激活的内向整流型钾通道4 基因 钾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toK_(ATP)-PKC通路对人体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电压门控钾通道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汪涛 张珍祥 徐永健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65-570,F0002,共7页
目的以人体肺动脉平滑肌细胞(HPASMCs)为研究对象,研究线粒体膜上ATP敏感的钾通道(MitoKATP)对HPASMCs膜电位及电压门控钾通道(KV1.5)表达的影响,以及蛋白激酶C(PKC)在其信号转导中的可能作用。方法从人正常肺组织分离出HPASMCs进行培... 目的以人体肺动脉平滑肌细胞(HPASMCs)为研究对象,研究线粒体膜上ATP敏感的钾通道(MitoKATP)对HPASMCs膜电位及电压门控钾通道(KV1.5)表达的影响,以及蛋白激酶C(PKC)在其信号转导中的可能作用。方法从人正常肺组织分离出HPASMCs进行培养。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ΔΨm),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细胞膜电流变化,Western blot检测KV1.5蛋白和PKC-α的表达情况。结果①Diazoxide组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KC-α的表达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强(P<0.05);这种作用可被5-羟基癸酸盐(5-HD)的作用所逆转;单独应用5-HD,平滑肌细胞PKC-α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②Diazoxide作用24h可明显抑制Kv电流以及下调Kv1.5蛋白的表达(P<0.05);佛波酯(PMA)作用24h也可明显抑制Kv电流以及下调Kv1.5蛋白的表达(P<0.05),而加入R0-31-8220可以逆转PMA的这一作用;Diazoxide和PMA同时应用较其中之一单独应用对人肺动脉平滑肌细胞Kv电流和Kv1.5表达有更加明显的抑制作用(均P<0.05);Diazoxide与R0-31-8220同时应用则部分逆转了Diazoxide对肺动脉平滑肌细胞Kv电流和Kv1.5表达的抑制(均P<0.05)。结论MitoKATP的开放和ΔΨm的增加可抑制Kv通道的活性和表达,可能参与并影响了肺动脉高压的发生发展,PKC在其中可能起介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平滑肌细胞 蛋白激酶C 电压门控钾通道 线粒体膜上ATP敏感的钾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