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k阶Poisson相依驱动随机系数混合算子整数值自回归模型
1
作者 刘秀芳 张晓磊 王德辉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66-877,共12页
采用k阶Poisson相依驱动随机系数混合算子整数值自回归模型分析具有变量字符元素计数特征的数据,给出该模型的统计性质和参数的条件极大似然估计,并证明估计量的渐近正态性.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随着样本容量的增加,参数估计逐渐收敛于真实... 采用k阶Poisson相依驱动随机系数混合算子整数值自回归模型分析具有变量字符元素计数特征的数据,给出该模型的统计性质和参数的条件极大似然估计,并证明估计量的渐近正态性.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随着样本容量的增加,参数估计逐渐收敛于真实值.实际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阶自回归模型 Po-DDRCMTINAR(k)模型 混合稀疏算子 条件极大似然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n(G)模型的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换流阀可靠性建模与冗余性分析 被引量:38
2
作者 丁明 王京景 宋倩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1期32-36,41,共6页
采用电压源型换流器以及脉宽调制技术的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具有功率控制灵活、可向有源和无源网络输电、产生的谐波含量小等优点。文章主要对柔性直流输电换流器的换流阀进行可靠性建模与分析。首先介绍换流阀及其控制、冷却和保护系统的... 采用电压源型换流器以及脉宽调制技术的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具有功率控制灵活、可向有源和无源网络输电、产生的谐波含量小等优点。文章主要对柔性直流输电换流器的换流阀进行可靠性建模与分析。首先介绍换流阀及其控制、冷却和保护系统的内部结构和功能。然后基于k/n(G)模型,以ABB公司StakPakIGBT换流阀为例,建立换流阀模块及其次级子模块的可靠性数学模型。通过计算,得到不同电压等级和不同冗余下的换流阀可靠性指标,最后选择合理的冗余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直流输电(VSC—HVDC)换流阀 k/n(G)模型 冗余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k)模型的任务可调度性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宾雪莲 杨玉海 +1 位作者 宾亚 金士尧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81-183,共3页
(m,k)模型是降低系统负载的一种有效方法。EDF 算法由于其灵活性和自适应性而得到广泛应用。针对EDF 算法,首先研究并给出了基于(m,k)模型的任务集可调度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然后给出了基于(m,k)模型的任务最大响应时间的一种新的计... (m,k)模型是降低系统负载的一种有效方法。EDF 算法由于其灵活性和自适应性而得到广泛应用。针对EDF 算法,首先研究并给出了基于(m,k)模型的任务集可调度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然后给出了基于(m,k)模型的任务最大响应时间的一种新的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 (m k)模型 EDF 最大响应时间 可调度性分析 模型 EDF算法 有效方法 自适应性 充分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色 GM(1,1,k,k^(2)) 模型背景值及时间响应函数优化 被引量:4
4
作者 孔新海 陈佳佳 赵勇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09-113,共5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带有时间幂次项的灰色GM(1,1,k,k^(2))模型,给出了其灰微分方程和白化微分方程基本形式。基于最小二乘法获得了该模型参数估计值,并推导了该模型时间响应函数。鉴于GM(1,1,k,k^(2))模型灰微分方程与白化微分方程之间...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带有时间幂次项的灰色GM(1,1,k,k^(2))模型,给出了其灰微分方程和白化微分方程基本形式。基于最小二乘法获得了该模型参数估计值,并推导了该模型时间响应函数。鉴于GM(1,1,k,k^(2))模型灰微分方程与白化微分方程之间存在跳跃关系,首先对灰微分方程的背景值进行了优化,并推导了优化后的背景值计算公式。为了克服初始值的影响,根据误差平方和最小,进一步优化了GM(1,1,k,k^(2))模型时间响应函数。最后,该优化后的GM(1,1,k,k^(2))模型被应用于软土地基沉降预测,获得了较好的模拟预测效果,说明模型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GM(1 1 k k 2)模型 背景值 时间响应函数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n(G)模型的MMC系统可靠性建模与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郑文迪 许启东 +3 位作者 邵振国 周腾龙 李怡馨 曾祥勇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08-116,共9页
针对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的可靠性分析通常忽略控制模块与子模块间的相关性,首先基于子模块拓扑分析,建立单个子模块与控制模块的可靠性模型;然后考虑MMC同一桥臂各子模块以及控制模块使用寿命之间的... 针对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的可靠性分析通常忽略控制模块与子模块间的相关性,首先基于子模块拓扑分析,建立单个子模块与控制模块的可靠性模型;然后考虑MMC同一桥臂各子模块以及控制模块使用寿命之间的相互影响,依据Copula理论多变量联合概率分布函数构造方法,选取符合特殊应用场景下的Copula函数;其次考虑所有模块间相关性前提并结合k/n(G)模型建立MMC可靠性分析模型;最后以上海南汇柔性直流输电示范工程为例分析了运行年数、相关程度、必备子模块数量及冗余子模块数量不同情况下MMC可靠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满足MMC可靠性评估要求,可为MMC拓扑设计和冗余配置提供必要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COPULA理论 相关性 k/n(G)模型 可靠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变换技术和无偏NGM(1,1,k)模型的电力负荷预测 被引量:2
6
作者 程哲 韩庆庆 +1 位作者 马奎 陈鹏宇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93-195,共3页
针对电力负荷数据以近似非齐次指数规律增长时采用GM(1,1)及其各类改进模型模拟误差较大问题,基于无偏NGM(1,1,k)模型的建模机理,采用函数变换方法作为数据变换技术处理负荷数据,并以预测精度作为数据变换技术优选条件。实例应用结果表... 针对电力负荷数据以近似非齐次指数规律增长时采用GM(1,1)及其各类改进模型模拟误差较大问题,基于无偏NGM(1,1,k)模型的建模机理,采用函数变换方法作为数据变换技术处理负荷数据,并以预测精度作为数据变换技术优选条件。实例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负荷预测 NGM((1 1 k)模型 数据变换技术 预测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等间距NGM(1,1,k)模型的改进算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张锴 王成勇 贺丽娟 《工程数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38-154,共17页
针对观测数据的非等间距性以及NGM (1, 1, k)模型建立的不足,本文构建了灰作用量优化的非等间距NGM (1, 1, k)模型.基于数值积分原理,推导出模型背景值改进算法的非等间距Simpson数值积分公式.然后利用原始数据序列的观测值与模拟值的... 针对观测数据的非等间距性以及NGM (1, 1, k)模型建立的不足,本文构建了灰作用量优化的非等间距NGM (1, 1, k)模型.基于数值积分原理,推导出模型背景值改进算法的非等间距Simpson数值积分公式.然后利用原始数据序列的观测值与模拟值的相对误差平方和最小为目标,构建新的效用函数作为求解新模型的时间响应函数中的最优常数表达式,从而形成了完整的非等间距NGM (1, 1, k)模型的改进算法.最后,通过两个算例验证了所提出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表明了优化模型可以有效地提高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等间距序列 NGM (1 1 k)模型 背景值 时间响应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似非齐次指数递增序列的IANGM(1,1,k)模型构造 被引量:2
8
作者 陈静 陈友军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24-27,共4页
针对具有近似非齐次指数规律的递增序列,文章提出利用原始序列与其对应的一次累减生成序列来构建更符合近似非齐次指数规律的新模型IANGM(1,1,k),模型中白化方程的解恰能表示为关于原始序列的时间响应式,使得模型不再需要累减还原过程... 针对具有近似非齐次指数规律的递增序列,文章提出利用原始序列与其对应的一次累减生成序列来构建更符合近似非齐次指数规律的新模型IANGM(1,1,k),模型中白化方程的解恰能表示为关于原始序列的时间响应式,使得模型不再需要累减还原过程就能直接进行模拟和预测,简化了建模过程,并从理论上证明了IANGM(1,1,k)模型中的累减生成序列是非负的近似非齐次指数序列,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新模型具有较高的模拟预测精度及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似非齐次指数 递增序列 一次累减 IANGM(1 1 k)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似非齐次指数序列的非等间距IANGM(1,1,k)模型构造 被引量:2
9
作者 陈静 陈友军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6-21,共6页
针对近似非齐次指数的非等间距数据序列在建模过程中存在灰色微分方程和白化微分方程不匹配、建模后需要对白化微分方程解的时间响应式作累减还原问题,提出利用原始序列与其对应的1-IAGO构建灰色微分方程和白化微分方程相匹配的IANGM(1,... 针对近似非齐次指数的非等间距数据序列在建模过程中存在灰色微分方程和白化微分方程不匹配、建模后需要对白化微分方程解的时间响应式作累减还原问题,提出利用原始序列与其对应的1-IAGO构建灰色微分方程和白化微分方程相匹配的IANGM(1,1,k)模型新方法,该方法利用模型白化微分方程得到的时间响应函数是关于原始序列的表达式,无需累减还原就可以直接进行模拟预测。通过实例验证了新方法对递增和递减的近似非齐次指数的非等间距序列均具有非常好的模拟和短期预测效果,新方法进一步拓宽了灰色预测模型的适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等间距 IANGM(1 1 k)模型 近似非齐次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化方程优化和新信息的一类灰色模型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健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308-1311,共4页
针对灰色系统理论中灰色预测模型预测方面,传统模型仅限于对近似齐次指数规律序列进行建模的不足,对原始序列为近似非齐次指数规律的情形,得到一类灰色NGM(1,1,K)模型,通过对NGM(1,1,K)模型中的白化方程进行优化的方法,同时利用灰色系... 针对灰色系统理论中灰色预测模型预测方面,传统模型仅限于对近似齐次指数规律序列进行建模的不足,对原始序列为近似非齐次指数规律的情形,得到一类灰色NGM(1,1,K)模型,通过对NGM(1,1,K)模型中的白化方程进行优化的方法,同时利用灰色系统的新信息原理优化时间响应函数,建立了一种改进的灰色NGM(1,1,K)预测模型.实例结果表明,该改进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和拟合精度,推广了灰色预测模型的适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系统 NGM(1 1 k)模型 白化方程 新信息原理 时间响应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周期时间序列的灰色预测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9
11
作者 张国政 申君歌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4-19,共6页
为解决非线性时间序列的预测问题,文章构建了多周期灰色预测模型,该模型针对时间序列中同时存在趋势性和多周期性的特征,首先对序列分解,然后利用灰色预测模型拟合趋势性,利用傅里叶级数拟合多周期性,并利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对序列中... 为解决非线性时间序列的预测问题,文章构建了多周期灰色预测模型,该模型针对时间序列中同时存在趋势性和多周期性的特征,首先对序列分解,然后利用灰色预测模型拟合趋势性,利用傅里叶级数拟合多周期性,并利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对序列中的随机残差项进行修正,以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最后将模型应用于河南农业旱灾灾情预测,通过与灰色预测模型和ARMA模型的预测结果对比分析,证明了所构建的模型拟合精度较高,可以解决多周期时间序列的预测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序列 多周期 MPNGM(1 1 k)模型 傅里叶级数 旱灾损失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结构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60
12
作者 王秀丽 郭静丽 +2 位作者 庞辉 王碧阳 蔡婷婷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908-1914,共7页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中的关键设施,其可靠性关系到整个输电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该文基于拓扑分析,综合考虑子模块、控制保护系统及阀冷系统等部件,建立了详细的MMC可靠性模型,并...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中的关键设施,其可靠性关系到整个输电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该文基于拓扑分析,综合考虑子模块、控制保护系统及阀冷系统等部件,建立了详细的MMC可靠性模型,并利用k/n(G)模型和伽玛(Gamma)分布分别构建MMC在两种备用策略下的可靠度函数。基于所建立的可靠性模型,定量分析了元件冗余及其冗余度、子模块备用策略对MMC可靠性的影响,分析结果可为MMC拓扑设计和备用安排提供必要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n(G)模型 可靠性评估 备用策略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柔性直流输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iffServ的星上交换设计与仿真 被引量:2
13
作者 宋莉 刘爱军 马刈非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397-1402,1422,共7页
星上交换的设计在满足对综合业务QoS支持的同时,还需要考虑到星上实现复杂度和系统资源的限制。为此,基于DiffServ的思想,将(m,k)模型应用于地面业务到卫星业务的QoS映射,并通过双漏桶模型在业务增长时对星上数据进行有选择的控制,从而... 星上交换的设计在满足对综合业务QoS支持的同时,还需要考虑到星上实现复杂度和系统资源的限制。为此,基于DiffServ的思想,将(m,k)模型应用于地面业务到卫星业务的QoS映射,并通过双漏桶模型在业务增长时对星上数据进行有选择的控制,从而建立了一个实现复杂度低且可以有效保证综合业务QoS的星上交换框架。系统建模仿真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案在节省星上缓存资源的同时提高了系统性能,对业务的突发具有较好的平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通信 星上交换 区分服务 (m k)模型 漏桶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导数优化的一类灰色预测直接建模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健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56-559,共4页
针对原始序列为近似非齐次指数规律,利用直接建模思想,得到NGM(1,1,K)模型的直接形式;以模型的白化方程为基础,运用梯形公式优化灰导数,改进了时间响应函数,从而对NGM(1,1,K)直接模型进行了改进.应用实例表明:该改进模型可以有效提高模... 针对原始序列为近似非齐次指数规律,利用直接建模思想,得到NGM(1,1,K)模型的直接形式;以模型的白化方程为基础,运用梯形公式优化灰导数,改进了时间响应函数,从而对NGM(1,1,K)直接模型进行了改进.应用实例表明:该改进模型可以有效提高模型精度,也拓宽了灰色预测模型的使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系统 直接NGM(1 1 k)模型 近似非齐次指数 白化方程 梯形公式 灰导数 时间响应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考虑实时约束的数据流卸载技术
15
作者 王洪亚 覃志东 +3 位作者 李柏岩 丛静 王志军 杜明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931-1936,共6页
在数据流管理系统中,流数据的高到达速率和迸发性等特点会引起系统过载,为此人们提出了各种卸载技术来缓解过载问题.目前几乎所有的卸载技术都使用随机丢弃数据的方法,由于随机丢弃数据策略对数据丢弃过程没有任何控制,这对某些考虑实... 在数据流管理系统中,流数据的高到达速率和迸发性等特点会引起系统过载,为此人们提出了各种卸载技术来缓解过载问题.目前几乎所有的卸载技术都使用随机丢弃数据的方法,由于随机丢弃数据策略对数据丢弃过程没有任何控制,这对某些考虑实时约束的数据流管理系统是不适合的.本文认为更为精确的卸载模型,比如文中使用的(m,k)截止期模型,更适合于一类重要的实时数据流事件检测应用.基于(m,k)截止期模型,提出一种新的策略SOSA,该策略一方面提供了可证明的卸载能力,同时也保证了系统的时间约束.为验证SOSA的有效性,设计了一种新的数据流调度算法SOSA-DBP.理论分析与模拟实验证明了SOSA-DBP比现有的算法有更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流处理 卸载技术 实时调度 (m k)模型 过载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备体系多阶段任务可靠性高效解析算法 被引量:4
16
作者 钟季龙 郭基联 +1 位作者 王卓健 邵帅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32-238,共7页
体系作战任务可靠性的实时评估是未来作战的必然要求。为了实时计算装备体系多阶段任务可靠性,基于k/n(G)表决模型,设计了一种考虑冗余的可靠度高效解析算法。在体系结构分析及任务概述基础上,建立了冗余故障树以及由冗余故障树转化的... 体系作战任务可靠性的实时评估是未来作战的必然要求。为了实时计算装备体系多阶段任务可靠性,基于k/n(G)表决模型,设计了一种考虑冗余的可靠度高效解析算法。在体系结构分析及任务概述基础上,建立了冗余故障树以及由冗余故障树转化的二元决策图(binary decision diagram,BDD)模型。针对传统可靠性解析计算算法复杂度高的问题,本文利用递归算法改进了k/n(G)表决模型的计算过程,提高了计算效率。以航空装备体系远程目标打击任务为例,数值计算表明,本文的改进解析算法有效得出了体系多阶段任务可靠度计算结果,且相比传统算法运算效率得到显著提高,有利于应用到体系作战任务可靠度实时计算评估,指导任务统筹和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阶段任务系统 装备体系 k/n(G)模型 高效解析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权法优化组合的PSO-SVR-NGM边坡位移预测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晴文 裴华富 +1 位作者 宋怀博 朱鸿鹄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49-958,共10页
基于边坡监测数据建立数学模型,是边坡变形和稳定性分析的重要方法。但是单一预测模型的形式和应用范围具有一定的确定性,不同模型对数据的利用程度也有所差别,往往不能充分运用已知信息,导致模型精度不高,适用性不强。针对单一预测模... 基于边坡监测数据建立数学模型,是边坡变形和稳定性分析的重要方法。但是单一预测模型的形式和应用范围具有一定的确定性,不同模型对数据的利用程度也有所差别,往往不能充分运用已知信息,导致模型精度不高,适用性不强。针对单一预测模型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熵权法的PSO-SVR-NGM优化组合模型。该模型结合高精度变权缓冲NGM(1,1,k,c)模型和PSO-SVR模型,能够减小单一预测模型的误差,大幅度提高预测精度。首先通过引入变权缓冲算子λ和背景值权重系数η、κ改进无偏NGM(1,1,k,c)模型,构建新的3参数变权缓冲NGM(1,1,k,c)模型。结合最大灰色关联度和最小平均相对拟合误差重新构造粒子群算法的适应度函数,利用改进的粒子群算法对提出的变权缓冲模型进行搜索寻优,确定最佳的参数组合。然后通过熵权法对改进的变权缓冲NGM(1,1,k,c)模型和PSO-SVR模型进行赋权建立优化组合模型。最后,将该组合模型应用于3个不同变形特征的边坡工程中,并与其他单一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单一模型,本文所提出的组合模型的拟合和预测误差较小,与原始位移数据的相关性较好,能够更真实地反映边坡变形规律,具有较强的工程适应性。同时组合模型的提出与发展也促进了单一模型的优化改进,为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提供了良好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权缓冲算子 变权缓冲NGM(1 1 k c)模型 粒子群优化 支持向量机 熵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analysis of solid-liquid two-phase threedimensional unsteady flow in centrifugal slurry pump 被引量:17
18
作者 吴波 汪西力 +1 位作者 LIU Hui 徐海良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8期3008-3016,共9页
Based on RNG k-ε turbulence model and sliding grid technique, solid-liquid two-phase three-dimensional(3-D) unsteady turbulence of full passage in slurry pump was simulated by means of Fluent software. The effects of... Based on RNG k-ε turbulence model and sliding grid technique, solid-liquid two-phase three-dimensional(3-D) unsteady turbulence of full passage in slurry pump was simulated by means of Fluent software. The effects of unsteady flow characteristics on solid-liquid two-phase flow and pump performance were researched under design condi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clocking effect has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flow in pump, and the fluctuation of flow velocity and pressure is obvious, particularly near the volute tongue, at the position of small sections of volute and within diffuser. Clocking effect has a more influence on liquid-phase than on solid-phase, and the wake-jet structure of relative velocity of solid-phase is less obvious than liquid-phase near the volute tongue and the impeller passage outlet. The fluctuation of relative velocity of solid-phase flow is 7.6% smaller than liquid-phase flow at the impeller outlet on circular path. Head and radial forces of the impeller are 8.1% and 85.7% of fluctuation,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further research for turbulence, improving efficient, reducing the hydraulic losses and wear. Finally, field tests were carried out to verify the operation and wear of slurry pum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urry pump solid-liquid two-phase flow unsteady flow 3-D full passage numerical simu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simulation of gas-liquid two phases flow in 320 m^3 air-blowing mechanical flotation cell using different turbulence models 被引量:4
19
作者 沈政昌 陈建华 +2 位作者 张谌虎 廖幸锦 李玉琼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6期2385-2392,共8页
According to the recently developed single-trough floating machine with the world's largest volume(inflatable mechanical agitation flotation machine with volume of 320 m3) in China, the gas-fluid two-phase flow in... According to the recently developed single-trough floating machine with the world's largest volume(inflatable mechanical agitation flotation machine with volume of 320 m3) in China, the gas-fluid two-phase flow in flotation cell was simulated using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method. It is shown that hexahedral mesh scheme is more suitable for the complex structure of the flotation cell than tetrahedral mesh scheme, and a mesh quality ranging from 0.7 to 1.0 is obtained. Comparative studies of the standard k-ε, k-ω and realizable k-ε turbulence models were carried out. It is indicated that the standard k-ε turbulence model could give a result relatively close to the practice and the liquid phase flow field is well characterized. In addition, two obvious recirculation zones are formed in the mixing zones, and the pressure on the rotor and stator is well characterized. Furthermore, the simulation results using improved standard k-ε turbulence model show that surface tension coefficient of 0.072, drag model of Grace and coefficient of 4, and lift coefficient of 0.001 can be achieved. The research results suggest that gas-fluid two-phase flow in large flotation cell can be well simulated using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 simulation flotation cell gas-liquid two-phases flow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 of pumping chamber on performance of non-overload centrifugal pump 被引量:2
20
作者 谷云庆 牟介刚 +5 位作者 代东顺 郑水华 吴登昊 蒋兰芳 施瀚昱 WANG Eva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8期2989-2997,共9页
In order to specif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n-overloaded centrifugal pumps, the IH100-65-200 pump was chosen as the model pump. Different calculation models for centrifugal pumps were established under different pumpi... In order to specif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n-overloaded centrifugal pumps, the IH100-65-200 pump was chosen as the model pump. Different calculation models for centrifugal pumps were established under different pumping chamber sectional parameters. In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he centrifugal pumps flow field, the shaft power, head, efficiency, and the changes of the internal flow field under different sectional areas and sectional shapes were studied with the RNG k-ε turbulence model,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pumping chamber se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on-overloaded centrifugal pumps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sectional areas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non-overload characteristics of centrifugal pumps. The shaft power and head of centrifugal pump are increasing with a lager sectional area, by which the gradient of head curves decreases. The efficiency is improved under a large flow rate condition, but the head and the efficiency are reduced at a small flow rate. It is also observed that the sectional shapes have less influence on the shaft power, the hydraulic performance and flow field characteristics of a centrifugal pum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ntrifugal pumps sectional area sectional shape non-overload characteristics numerical simu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