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栽培和野生大豆农艺品质性状与SSR标记的关联分析 I.群体结构及关联标记 被引量:102
1
作者 文自翔 赵团结 +4 位作者 郑永战 刘顺湖 王春娥 王芳 盖钧镒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169-1178,共10页
关联作图是一种利用连锁不平衡(linkage disequilibrium,LD)检测自然群体中基因位点及其等位变异的方法。利用60个SSR标记,对全国大豆地方品种群体(393份代表性材料)和野生大豆群体(196份代表性材料)的基因组变异进行扫描,分析两类群体... 关联作图是一种利用连锁不平衡(linkage disequilibrium,LD)检测自然群体中基因位点及其等位变异的方法。利用60个SSR标记,对全国大豆地方品种群体(393份代表性材料)和野生大豆群体(196份代表性材料)的基因组变异进行扫描,分析两类群体的连锁不平衡位点、群体结构,并采用TASSEL软件的GLM(general linear model)方法对16个农艺、品质性状观测值进行标记与性状的关联分析。结果表明:(1)在公共图谱上不论共线性的或是非共线性的SSR位点组合都有一定程度的LD,说明历史上发生过连锁群间的重组;栽培群体的连锁不平衡成对位点数较野生群体多,但野生群体位点间连锁不平衡程度高,随距离的衰减慢。(2)群体SSR数据遗传结构分析发现,栽培群体和野生群体分别由9和4个亚群体组成,亚群的划分与群体地理生态类型相关联,证实地理生态类型划分有其遗传基础。(3)栽培群体中累计有27个位点与性状相关;野生大豆种质中累计有34个位点与性状相关。部分标记在两类群体中都表现与同一性状关联,检出的位点有一致性,也有互补性;一些标记同时与2个或多个性状相关联,可能是性状相关乃至一因多效的遗传基础;关联位点中累计有24位点(次)与遗传群体连锁分析定位的QTL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大豆[Glycine max(L.)Merr.] 野生大豆(Glycine SOJA sieb.et zucc.) SSR 群体结构 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府谷自然保护区杜松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动态 被引量:10
2
作者 褚胜利 李登武 李景侠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4期34-37,共4页
采用方差/均值比率法和5个聚集度指标研究了陕西府谷自然保护区杜松(Juniperus rigida Sieb.etZucc.)种群15个样地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动态特征。结果表明,杜松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为聚集分布,其v/m值、负二项参数、聚块性指数、丛生指数、... 采用方差/均值比率法和5个聚集度指标研究了陕西府谷自然保护区杜松(Juniperus rigida Sieb.etZucc.)种群15个样地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动态特征。结果表明,杜松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为聚集分布,其v/m值、负二项参数、聚块性指数、丛生指数、平均拥挤度和Morisita指数分别为1.98、1.84、1.54、0.98、2.79和1.54。随着径级的增大,聚块性指数逐渐减小,种群的聚集程度也减小,Ⅶ级大树呈随机分布,该种群表现出明显的扩散趋势。调查发现,人为干扰对杜松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松种群 府谷自然保护区 空间分布格局 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赤松种群的个体生长规律 被引量:6
3
作者 张伟 赵善伦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期29-34,共6页
利用Logistic增长模型对山东赤松 (PinusdensifloraSieb .etZucc .)种群个体生长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赤松个体生长密切符合Logistic方程 ;人工林个体生长好于天然次生林 ;人工林与次生林个体生长规律一致 ;树高成熟龄和连年... 利用Logistic增长模型对山东赤松 (PinusdensifloraSieb .etZucc .)种群个体生长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赤松个体生长密切符合Logistic方程 ;人工林个体生长好于天然次生林 ;人工林与次生林个体生长规律一致 ;树高成熟龄和连年生长量最大时年龄出现最早 ,胸径成熟龄和连年生长量最大时年龄出现较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 赤松 种群 个体生长规律 LOGISTIC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赤松种群的数量动态 被引量:6
4
作者 张伟 赵善伦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3期41-45,共5页
通过静态生命表分析赤松 (PinusdensifloraSieb .etZucc .)种群的生命结构与数量动态。结果表明 ,赤松种群具有不同年龄等级结构 ,死亡高峰出现在 5~ 15年 ,此时正是幼龄期向成年期的过渡阶段 ,度过此阶段的赤松个体大多能达到生理寿... 通过静态生命表分析赤松 (PinusdensifloraSieb .etZucc .)种群的生命结构与数量动态。结果表明 ,赤松种群具有不同年龄等级结构 ,死亡高峰出现在 5~ 15年 ,此时正是幼龄期向成年期的过渡阶段 ,度过此阶段的赤松个体大多能达到生理寿命。由此看出 ,赤松种群静态生命表能较精确地反映赤松种群的数量动态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松 种群 静态生命表 数量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类一新变型及一些新组合 被引量:1
5
作者 易同培 李本祥 +1 位作者 杨林 唐森强 《四川林业科技》 2015年第2期24-26,共3页
本文报道了禾本科竹亚科箣竹属硬头黄竹一新变型——黄条硬头黄竹Bambusa rigida Keng et Keng f.f.luteolo-striata Yiet L.Yang。本变型秆节间绿色间有淡黄色纵条纹,与原变型有明显区别。同时还报道了刚竹属的一些新组合。
关键词 黄条硬头黄竹 新变型 刚竹属 新组合 竹亚科(禾本科)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