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下的阶段式康复护理在半月板损伤患者中的应用
1
作者 林琳 纪惠丹 明慧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5年第1期101-104,共4页
目的探析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下阶段式康复护理在半月板损伤患者中的实施效果和价值。方法本研究纳入2022年6月至2023年10月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60例半月板损伤患者,按时间段分组方法将纳入样本分入2组,均为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 目的探析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下阶段式康复护理在半月板损伤患者中的实施效果和价值。方法本研究纳入2022年6月至2023年10月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60例半月板损伤患者,按时间段分组方法将纳入样本分入2组,均为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下的阶段式康复护理,比较2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恢复情况、疼痛程度和膝关节功能。结果观察组在干预期间感染、尿潴留等并发症的总发生率(2.50%)较对照组(11.25%)更低(P<0.05)。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排便、首次下床活动及住院的用时均少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12 h、术后24 h和术后48 h,2组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较术前1 h有所降低,且观察组均较同期对照组更低,均可见统计学差异(P均<0.05)。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2组的膝关节活动度、Lysholm评分均较术前1 d有所增加,且观察组均较同期对照组更佳,均可见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下的阶段式康复护理对半月板损伤手术患者并发症减少、术后恢复时间缩短、疼痛程度减轻以及膝关节功能提升均可产生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月板损伤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 阶段式康复护理 疼痛程度 膝关节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维度护理在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
作者 李姝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2期105-107,共3页
目的:分析多维度护理在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1年1月—2024年4月于南京市红十字医院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31,实施多维度护理)和对照组(n=31,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目的:分析多维度护理在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1年1月—2024年4月于南京市红十字医院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31,实施多维度护理)和对照组(n=31,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疼痛、关节畸形评分下降,日常活动与步态、关节活动评分升高,且观察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健康状态、身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健康评分及总分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态度、健康宣教、心理护理、护理操作、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多维度护理应用效果较好,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 多维度护理 并发症 髋关节功能 生活质量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EARNS模式的康复训练联合疼痛管理对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3
作者 马亚文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第3期526-529,共4页
目的 探讨基于LEARNS模式的康复训练联合疼痛管理对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将河南省中医院2021年10月至2023年9月接受术后常规康复训练联合疼痛管理的46例髋关节置换患者纳入对照组,同期接受基于LEARNS模式的... 目的 探讨基于LEARNS模式的康复训练联合疼痛管理对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将河南省中医院2021年10月至2023年9月接受术后常规康复训练联合疼痛管理的46例髋关节置换患者纳入对照组,同期接受基于LEARNS模式的康复训练联合疼痛管理的46例髋关节置换患者纳入研究组。比较两组疼痛程度[采用数字等级评分法(NRS)评估]、锻炼依从性、自我管理能力[采用成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量表(AHSMSRS)评估]、髋关节功能[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系统(HHS)评估]。结果 干预后各时点两组NRS评分逐渐下降,且研究组干预后各时点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整体锻炼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AHSMSRS、HH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LEARNS模式的康复训练联合疼痛管理可缓解髋关节置换患者疼痛,提高术后康复锻炼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力,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 LEARNS模式 疼痛管理 髋关节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适护理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应用效果分析
4
作者 王惠青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23期98-100,共3页
目的:探究舒适护理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6月于泰安市中医医院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给予舒适护理。比较两组... 目的:探究舒适护理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6月于泰安市中医医院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给予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疼痛情况、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负面情绪。结果:术后4 h,两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术后护理时间的增加,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呈不同程度降低,术后1 d、3 d、5 d,两组VAS评分低于术后4 h,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膝关节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负面情绪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护理前,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能够缓解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疼痛感,改善膝关节功能及患者的生活习惯,对提升患者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适护理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 疼痛 膝关节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股骨颈骨折围手术期精准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何莹莹 陈进芬 +4 位作者 张小丽 景作磊 李桂焕 蔡琼珠 张斌 《现代医院》 2024年第2期325-328,共4页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过程中采取精准护理方案的效果及应用意义。方法选择2022年5月—2023年5月因老年股骨颈骨折入院治疗的颈中型骨折、头下型骨折、基底型骨折患者共70例为对象,根据患者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过程中采取精准护理方案的效果及应用意义。方法选择2022年5月—2023年5月因老年股骨颈骨折入院治疗的颈中型骨折、头下型骨折、基底型骨折患者共70例为对象,根据患者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均行手术方案,围手术期,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精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并发症情况、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预后。结果护理干预后,两组心理状况评分均较干预前低(P<0.05),且观察组心理状态评估得分较对照组低,心理状态更好(P<0.05);观察组术后发生并发症例数明显较对照组例数少(P<0.05);观察组髋关节功能恢复程度评分较对照组评分高(P<0.05);两组出院3个月时的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出院时,股骨头坏死评分低于出院时,且观察组生活自理能力评分较对照组评分高,股骨头坏死评分低于对照组,即观察组预后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实施精准护理干预对改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预后、提高老年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有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功能 预后效果 股骨颈骨折 手术 精准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手术治疗髋部骨折的疗效及对患者髋关节功能、骨代谢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杜尧 徐杨俊 +1 位作者 李悦 范步新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79-82,共4页
目的 比较不同手术治疗髋部骨折的疗效及对患者髋关节功能、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8例髋部骨折患者分为内固定组和置换组,各54例。内固定组以股骨近端髓内钉-螺旋刀片内固定治疗,置换组予以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2... 目的 比较不同手术治疗髋部骨折的疗效及对患者髋关节功能、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8例髋部骨折患者分为内固定组和置换组,各54例。内固定组以股骨近端髓内钉-螺旋刀片内固定治疗,置换组予以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2组术后均随访6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本体感觉平衡功能相关指标、骨代谢指标、髋关节功能、并发症。结果 术后6个月,置换组优良率高于内固定组(P <0.05);与术前比较,术后6个月2组血清骨钙素(BGP)、甲状旁腺激素(PTH)、骨碱性磷酸酶(BALP)水平、Harris髋部评分、髋部功能恢复量表(FRS)评分升高,置换组高于内固定组(P <0.05);2组Berg平衡量表评分升高,但置换组Berg平衡量表评分低于内固定组(P <0.05);置换组骨密度升高,且高于内固定组(P <0.05);随访期间,置换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内固定组(P <0.05)。结论 股骨近端髓内钉-螺旋刀片内固定可改善髋部骨折患者平衡能力,但人工关节置换术可有效改善患者骨代谢指标,促进其髋关节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疗效相对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部骨折 股骨近端髓内钉 螺旋刀片 内固定 人工关节置换术 髋关节功能 骨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性化坐卧式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对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皇甫家铭 黄玉杰 +1 位作者 柳雨 田科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2期319-323,共5页
目的探究个性化坐卧式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对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THA)后训练依从性、髋关节功能及肌力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6月医院收治的96例老年THA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常规组接受常规康复训练,研究组于常规... 目的探究个性化坐卧式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对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THA)后训练依从性、髋关节功能及肌力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6月医院收治的96例老年THA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常规组接受常规康复训练,研究组于常规组基础上接受个性化坐卧式下肢康复训练。比较两组训练依从率,干预前后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HSS)、膝关节屈伸肌群峰力矩及生活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评分),观察两组康复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依从率高于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干预4周后HSS各维度评分及WHOQOL-BREF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干预4周后伸膝肌群、屈膝肌群峰力矩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个性化坐卧式下肢康复训练机器可有效提高老年THA后患者康复训练依从性,增强膝关节屈伸肌群肌力,改善髋关节功能,并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机器人 坐卧式康复训练 训练依从性 髋关节功能 肌力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入路髋关节置换术在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被引量:1
8
作者 郭强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8期3380-3383,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入路髋关节置换术在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安阳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职工总医院骨科108例股骨颈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两组均接受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术... 目的比较不同入路髋关节置换术在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安阳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职工总医院骨科108例股骨颈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两组均接受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术中采用传统切口后外侧入路,观察组术中采用改良小切口入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下地时间);比较两组术前、术后5 d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比较两组术前、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统计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围手术期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5 d,两组VA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更低(P<0.05);术后6个月,两组髋关节Harris评分均较术前升高,且观察组更高(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对于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股骨颈骨折患者,改良小切口入路较传统切口后外侧入路在减少手术创伤、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术后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更具优势,可加快患者髋关节功能康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髋关节置换术 传统切口后外侧入路 改良小切口入路 髋关节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士主导的骨折联络服务在老年髋部骨折救治绿色通道中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月 葛婧池 华莉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2期152-155,共4页
目的 探讨护士主导的骨折联络服务在老年髋部骨折救治绿色通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江苏省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治疗的82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实施骨科... 目的 探讨护士主导的骨折联络服务在老年髋部骨折救治绿色通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江苏省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治疗的82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实施骨科常规救治流程,观察组实施护士主导的骨折联络服务。比较两组就诊、术后转归、髋关节功能恢复、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入院-手术间隔时间短于对照组,脆性骨折评估正确率、术后1周内康复出院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出院时,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士主导的骨折联络服务可缩短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手术等待时间,促进术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降低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主导的骨折联络服务 老年 髋部骨折 髋关节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效激励理论的早期康复训练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效果及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林艳 杨利强 沈霞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8期1532-1536,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时效激励理论的早期康复训练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HA)患者康复效果及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信阳市中心医院2020年4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128例老年HA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时效激励组,各64例。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时效激... 目的探讨基于时效激励理论的早期康复训练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HA)患者康复效果及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信阳市中心医院2020年4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128例老年HA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时效激励组,各64例。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时效激励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基于时效激励理论的早期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术后恢复进程、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康复锻炼依从性、健康行为、自护能力、知识知晓率、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时效激励组切口愈合、下床活动及出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时效激励组Harris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时效激励组康复锻炼依从性优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时效激励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HPLPⅡ)、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时效激励组知识知晓率、满意度均高于常规组(P<0.05);时效激励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基于时效激励理论的早期康复训练能提升HA患者的疾病知识知晓率及康复锻炼依从性,有利于促使患者产生健康行为、提高自护能力,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进而加快患者康复进程,还可进一步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 时效激励理论 早期康复训练 髋关节功能 康复进程 康复锻炼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组合微创半髋置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效果观察
11
作者 李印鹏 王寅 +2 位作者 郝明 曹斌 李熙明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17期56-62,共7页
目的探究新型组合微创半髋置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02例,采用1∶1∶1配对原则分为3组各34例,其中行新型组合微创半髋置换术患者... 目的探究新型组合微创半髋置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02例,采用1∶1∶1配对原则分为3组各34例,其中行新型组合微创半髋置换术患者作为微创组、行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关节置换组、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患者作为内固定组。比较3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前后应激反应指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Harris评分,以及术后12个月髋关节恢复优良率、再入院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微创组和内固定组手术时间、切口总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较关节置换组缩短或减少(P<0.05)。术后1 d及术后3 d,微创组、内固定组ACTH、NE、肾上腺素水平低于关节置换组(P<0.05)。术后6个月及术后12个月,3组Harris髋关节功能量表疼痛、功能、关节活动度、肢体畸形评分比较:微创组>内固定组>关节置换组(P<0.05)。术后12个月,3组髋关节恢复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内固定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再入院率均低于关节置换组(P<0.05,P<0.01)。结论相较于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新型组合微创半髋置换术与PFNA内固定术能优化手术流程、提高手术安全性、降低再入院风险,并可减轻应激反应、促进骨折愈合,且前者改善髋关节功能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骨质疏松症 老年人 人工关节置换术 微创半髋置换术 内固定术 髋关节功能 手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丽玲 双峰 +5 位作者 闫红莲 韩露 赵岚 杨迪 彭祥 翁土军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1期15-19,共5页
目的探讨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21年10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八医院骨科收治的366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197例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联合组)采用多学科... 目的探讨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21年10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八医院骨科收治的366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197例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联合组)采用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进行治疗。多学科诊疗计划由骨科医生、内科医生、麻醉师、康复理疗师和营养师共同制订。169例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传统组)采用单一骨科为主的传统治疗模式。比较两组骨折类型、入路、假体类型、术前Harris评分、年龄和性别差异。比较两组患者术前等待时间、手术时间、术后第一次下床活动时间。比较两组术后1、3、6个月早期并发症发生率、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和Barthel评分。结果联合组术前等待时间、手术时间和术后第一次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传统组(P<0.05)。联合组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组(P<0.05)。联合组术后1、3、6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和Barthel评分高于传统组(P<0.05)。结论对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进行多学科治疗,不仅可以加快术前检查的效率,减少术前不必要的等待时间,还可以缩短手术时间,缩短术后下床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疗模式 多学科诊疗 髋关节置换 老年患者 髋关节功能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位管理在老年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手术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许晨 刘亚绍 《护士进修杂志》 2024年第3期303-307,共5页
目的 探讨体位管理在老年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10月-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手术患者9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为48例,观察组为49例。对照组手术体位行仰卧单... 目的 探讨体位管理在老年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10月-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手术患者9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为48例,观察组为49例。对照组手术体位行仰卧单腿截石位,观察组手术体位行仰卧“剪刀”位。比较2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骨折愈合时间、骨折复位质量、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切口长度、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骨折复位质量总优良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2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时髋关节功能恢复各项评分及总分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观察组患者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手术中应用仰卧“剪刀”体位并结合护理人员针对性的术前情绪管理、深呼吸训练、咳嗽训练、卧床排便,术中体位摆放,术后功能锻炼可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及术中透视次数,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 体位管理 髋关节功能 并发症 骨科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标准化康复锻炼促进髋关节置换术后恢复的效果研究
14
作者 闫莉芳 《中国标准化》 2024年第6期325-328,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标准化康复锻炼应用于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患者中的效果。方法:以舟曲县人民医院自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的82例髋关节置换术病人为研究对象,以抽签法均分为两组,每组各41例。参照组采取常规康复,实验组采取早期标准化康复锻炼... 目的:探讨早期标准化康复锻炼应用于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患者中的效果。方法:以舟曲县人民医院自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的82例髋关节置换术病人为研究对象,以抽签法均分为两组,每组各41例。参照组采取常规康复,实验组采取早期标准化康复锻炼,观察两组康复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术后髋关节功能分值比参照组高,生活质量、Barthel指数、平衡能力优于参照组,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比参照组低,P<0.05。结论:早期标准化康复锻炼可提高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其髋关节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 早期标准化康复锻炼 并发症 髋关节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TS理念护理干预对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15
作者 周玉香 周晓慧 袁迂 《宜春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78-82,共5页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护理干预对髋关节置换术(THA)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2月宜春市第二人民医院骨外科行THA的患者5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26例。观察组实施基于FTS理念的护理干预,对照组实...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护理干预对髋关节置换术(THA)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2月宜春市第二人民医院骨外科行THA的患者5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26例。观察组实施基于FTS理念的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两组均持续干预6个月。对比两组术后康复、关节功能、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首次下床及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护理后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Harris)中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护理后健康调查量表(SF 36)中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7.69%)低于对照组(30.7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FTS理念护理干预能够缩短THA患者术后康复时间,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升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 FTS理念 术后康复 生活质量 髖关节功能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手术室风险护理策略的构建及应用效果评价
16
作者 袁晴 曹雪英 王艳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4年第10期17-20,共4页
目的构建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手术室风险护理策略,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1月于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9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以简单随机抽样法分别纳入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2组均接受常规围... 目的构建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手术室风险护理策略,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1月于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9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以简单随机抽样法分别纳入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2组均接受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建立并应用手术室风险护理策略,对比2组的临床干预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更短(P均<0.05),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更早(P均<0.05),术中出血量更少(P<0.05),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P<0.05),护理总满意率更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术后7 d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更低(P<0.05),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和Barthel指数均更高(P均<0.05);与术前1 d相比,2组在术后7 d的VAS评分、Harris评分和Barthel指数均更优(P均<0.05)。结论此次研究构建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手术室风险护理策略能够优化手术进程、促进术后恢复,且有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促进患者术后疼痛、髋关节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的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手术室风险护理 髋关节功能 生活自理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髋关节置换术后院外功能康复训练指导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黄金怀 彭新静 +2 位作者 高竹英 谢艳红 蓝丽萍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800-802,共3页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院外功能康复训练指导效果。方法选择60例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康复指导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给予出院指导;指导组除出院指导外,术后1-6个月每月给予院外指导功能康复训练一次,术后3个月、6个月对两...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院外功能康复训练指导效果。方法选择60例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康复指导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给予出院指导;指导组除出院指导外,术后1-6个月每月给予院外指导功能康复训练一次,术后3个月、6个月对两组病人功能康复情况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指导组经过院外功能康复训练指导,术后3个月、6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进行院外功能康复训练指导,有利于髋关节早日恢复良好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置换术 髋关节 康复护理 关节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髋关节置换的康复护理 被引量:110
18
作者 葛智纯 王慧玲 +1 位作者 刘若群 付艳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513-514,共2页
作者对 12 6例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病人实施康复护理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主要措施为 :1 心理康复指导 ;2 术前康复训练 :体位指导、引体向上运动、床上排便、下肢肌锻炼方法、关节活动训练、正确使用拐杖 ;3 术后康复护理 :床上功能... 作者对 12 6例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病人实施康复护理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主要措施为 :1 心理康复指导 ;2 术前康复训练 :体位指导、引体向上运动、床上排便、下肢肌锻炼方法、关节活动训练、正确使用拐杖 ;3 术后康复护理 :床上功能锻炼、离床功能锻炼、处理能力训练 ;4 出院前指导 :自行上、下床及体位、肌肉和关节活动训练、负重、日常活动。作者认为 :正确的康复护理是全髋关节置换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指导患者术后早期活动、早期离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 康复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提高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被引量:33
19
作者 单娟 尤春芳 +1 位作者 沈玉芳 许方蕾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7年第12期59-61,76,共4页
目的观察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对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便利抽样法选取同济医院骨科一病区关节外科收治的50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依照手术的先后顺序按单数和双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 目的观察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对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便利抽样法选取同济医院骨科一病区关节外科收治的50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依照手术的先后顺序按单数和双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躯体疾病护理和护理指导。观察组患者在实施常规躯体疾病护理和护理指导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包括认知干预、行为干预、心理干预、社会支持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功能锻炼的依从性。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比较,观察组患者功能锻炼的频次依从率及强度依从率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对提高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有明显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性护理干预 高膝关节置换术 功能锻炼 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音疗法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治疗依从性、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7
20
作者 田琳 要丹丹 +4 位作者 李红岩 崔霞 李志新 刘莉红 王倩倩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34期173-176,共4页
目的探讨中医“五音疗法”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治疗依从性、关节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9月~2018年6月在河北省保定市第一中医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五音疗法组和常规护理组,各44例;常... 目的探讨中医“五音疗法”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治疗依从性、关节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9月~2018年6月在河北省保定市第一中医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五音疗法组和常规护理组,各44例;常规护理组出院后给予常规康复护理,五音疗法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辅以中医“五音疗法”促进康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髋关节功能、生活质量及负性情绪[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情况。结果五音疗法组在坚持规律锻炼、合理运动方面评分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出院6个月后五音疗法组在疼痛、功能、关节活动度方面评分及总分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出院6个月后五音疗法组在疼痛、精力、睡眠、活动、情感反应、社交活动方面评分高于常规护理组,且HAMA及HAMD评分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五音疗法”能够有效提高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治疗依从性,有助于促进关节功能恢复,提升生活质量和减轻负性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音疗法 髋关节置换术 关节功能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