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9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valuation on the Joint Action Between Chlorsulfuron and Haloxyfop-R by Bioassay
1
作者 WANG Ping,SU Shao quan (Pesticide & Weed Research Lab.,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Harbin 150030,PRC)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01年第2期81-85,共5页
The joint action between chlorsulfuron and haloxyfop R was evaluated by bioassay with wheat and corn,respectivly.The dose response curve derived from wheat bioassay showed that the inhibition of haloxyfop R to whea... The joint action between chlorsulfuron and haloxyfop R was evaluated by bioassay with wheat and corn,respectivly.The dose response curve derived from wheat bioassay showed that the inhibition of haloxyfop R to wheat root growth wasn't affected by the increasing rate of chlorsulfuron.It indicated that chlorsulfuron had no antagonism to haloxyfop R.Meanwhile,the variation analysis of corn bioassay indicated that these two herbicides had joint action on inhibition to corn primary root growth.The joint action was evaluated as additive action by using Isobole Method.So chlorsulfuron and haloxyfop R could be used as tank mix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oint action CHLORSULFURON haloxyfop R BIOASSA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和冰载荷联合作用下舷侧极限承载能力研究
2
作者 张健 朱馨晔 +1 位作者 刘俊杰 姬贺港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5-21,共7页
极区船舶与海冰发生挤压碰撞时常伴随着极地低温,考虑极地低温与冰载荷联合作用时对船舶舷侧极限承载能力的影响。首先,采用VOF(Volume of Fluid)模型研究在仅受环境温度影响下船舶舷侧垂向温度分布,水线至二甲板处受环境温度与海水温... 极区船舶与海冰发生挤压碰撞时常伴随着极地低温,考虑极地低温与冰载荷联合作用时对船舶舷侧极限承载能力的影响。首先,采用VOF(Volume of Fluid)模型研究在仅受环境温度影响下船舶舷侧垂向温度分布,水线至二甲板处受环境温度与海水温度的影响产生明显的温度梯度,以此时的温度应力为基础,在船舶舷侧上施加冰载荷,细化冰载荷加载区域网格,通过两倍斜率法确定舷侧的极限承载能力,环境温度越低,其极限承载能力越小。改变冰载荷施加位置,对比有无强构件支撑时其极限承载能力的大小,结果表明强构件支撑能有效提高船体的极限承载能力。研究成果可为极区船舶结构强度校核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地船舶 温度场 联合作用 冰载荷 极限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与波浪联合作用下重力式沉箱码头动力响应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王腾基 苏雷 +2 位作者 周林禄 韩子非 凌贤长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8-106,共9页
针对当前重力式沉箱码头研究仅考虑地震或波浪单独作用而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的问题,基于开源数值计算平台OpenSees,构建了重力式沉箱码头有限元模型,进行了地震与波浪联合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分析,并讨论了地震与相位差对沉箱位移的影响。结... 针对当前重力式沉箱码头研究仅考虑地震或波浪单独作用而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的问题,基于开源数值计算平台OpenSees,构建了重力式沉箱码头有限元模型,进行了地震与波浪联合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分析,并讨论了地震与相位差对沉箱位移的影响。结果表明:仅地震作用沉箱出现了明显的水平和竖向位移,而地震与波浪联合作用会显著影响沉箱位移的大小,具体情况与地震和波浪之间相位差有关,在最不利和最有利相位差条件下,沉箱最大水平位移相较于仅地震作用分别增大37.1%和减小26.9%。因此,在沉箱码头的动力响应分析及抗震设计时,需考虑地震与波浪联合作用下的不利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式沉箱码头 地震与波浪联合作用 有限元模拟 动力响应 相位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行动情境对个体时间知觉的影响
4
作者 汪俊 郑峥 《心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70-1186,共17页
以往研究大多从个体水平上探究时间知觉偏差来源,但鲜有研究关注社会情境下的时间知觉偏差机制。本研究结合联合行动情景和时间二分任务范式,系统探究了联合行动情境对个体时间知觉的影响机制。实验1发现,相对于单人情境,联合情境下个... 以往研究大多从个体水平上探究时间知觉偏差来源,但鲜有研究关注社会情境下的时间知觉偏差机制。本研究结合联合行动情景和时间二分任务范式,系统探究了联合行动情境对个体时间知觉的影响机制。实验1发现,相对于单人情境,联合情境下个体长时距的主观相等点向同伴短时距任务区间显著偏移(即主观相等点下降),且时间知觉敏感性显著下降。实验2通过操纵信念激发共同表征,并通过同伴不在场削弱社会促进强度。结果显示,相较于单人情境,个体在信念情景下表现出与联合情境类似的主观相等点偏移,但时间知觉敏感性无显著变化。实验3中通过操纵同伴的任务目标为非时间估计任务来削弱共同表征的影响,同时通过操纵同伴在场激发社会促进。结果显示,相较于单人情境,个体的时间知觉敏感性显著下降,但主观相等点无显著偏移。综上,联合行动情境中个体通过共同表征机制表征同伴的时距任务信息,从而导致时间估计发生偏移;而当他人在场竞争注意资源时,个体时间知觉敏感性会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知觉 联合行动 共同表征 社会促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潮汐因素的运营期过江盾构隧道接缝渗漏机理分析
5
作者 王钰轲 宋龙飞 +1 位作者 薛玉洁 钟燕辉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9-237,共9页
研究潮汐因素影响下隧道接缝渗漏机理,为运营期过江盾构隧道在不同季节的养护和病害精细化识别提供依据。依托南京定淮门过江盾构隧道工程,选取工程中的两个典型断面建立数值模型,通过嵌入自主开发的考虑流固耦合的水位变动程序,实现了... 研究潮汐因素影响下隧道接缝渗漏机理,为运营期过江盾构隧道在不同季节的养护和病害精细化识别提供依据。依托南京定淮门过江盾构隧道工程,选取工程中的两个典型断面建立数值模型,通过嵌入自主开发的考虑流固耦合的水位变动程序,实现了潮汐作用的模拟;该程序弥补了以往研究中仅从力学角度模拟潮汐作用的不足。通过将模拟数据与工程监测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笔者建立模型的可靠性;运用该模型分析汛期潮汐(FST)、枯水期潮汐(DST)作用下隧道接缝渗漏的渗流场响应和地层响应。相较于不透水地层,透水地层中接缝孔压受潮汐水位波动的影响更加显著。在渗透系数较高的地层中,接缝孔压在渗漏发生的全过程随潮汐作用瞬时波动。在渗透系数较低的地层中,接缝孔压在渗漏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才开始呈现随潮汐水位波动的趋势。不同工况下,考虑潮汐因素后断面1的最大地表沉降减小了0.0009~0.0023 mm。渗透系数不同的地层中,潮汐因素对接缝孔压的影响规律不同。在隧道接缝渗漏发生的短时间内,潮汐因素对隧道地层沉降的影响可以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汐作用 运营期 过江盾构隧道 接缝渗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康复护理的效果研究
6
作者 何叶 马芳芳 +2 位作者 吴楠 付静 余旻虹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80-684,共5页
目的 :分析基于健康行动过程取向理论的康复护理在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期提升患者康复效率。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7月至2024年2月于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行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的15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 目的 :分析基于健康行动过程取向理论的康复护理在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期提升患者康复效率。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7月至2024年2月于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行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的15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两组各7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为期3个月的基于健康行动过程取向理论的康复护理。分别在干预前、干预3个月和6个月时应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改良Barthel日常生活能力指数量表、肩关节疼痛与功能障碍指数对两组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干预3个月、6个月后,干预组患者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分别为(29.01±4.16)分和(36.01±1.96)分,均高于对照组的(26.93±3.30)分和(28.14±4.14)分;干预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得分分别为(79.54±6.60)分和(97.43±1.91)分,均高于对照组的(65.42±9.20)分和(84.52±6.07)分;干预组患者的肩关节疼痛与功能障碍指数总分分别为(39.91±3.58)分和4.00(0,14.00)分,均低于对照组的(70.13±15.98)分和(43.30±10.2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健康行动过程取向理论的康复护理能够提高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的自我效能,有助于恢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护理 健康行动过程取向理论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 自我效能 肩关节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冰风联合作用下重覆冰二分裂导线脱冰不平衡张力研究
7
作者 张跃龙 郭勇 +1 位作者 楼文娟 顾逸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32-40,共9页
重覆冰区多分裂导线可能出现多股分裂子导线裹冰黏合为整体的现象,这种恶劣覆冰使得导线受风面积显著增加和气动外形劣化。因此,多分裂导线整体式裹冰形态在脱冰跳跃过程中可能产生较为显著的风偏效应。开展了整体式裹冰与子导线独立裹... 重覆冰区多分裂导线可能出现多股分裂子导线裹冰黏合为整体的现象,这种恶劣覆冰使得导线受风面积显著增加和气动外形劣化。因此,多分裂导线整体式裹冰形态在脱冰跳跃过程中可能产生较为显著的风偏效应。开展了整体式裹冰与子导线独立裹冰两种类型的重覆冰输电线路气动力特性风洞试验。基于非线性有限元法模拟了冰风联合作用下重覆冰二分裂导线脱冰跳跃动力响应,在数值仿真中综合考虑了顺风向、垂风向风荷载的耦合影响,流固耦合作用产生的显著气动阻尼效应以及脱冰瞬间导线气动外形和气动力系数变化引起的风载突变。分析了覆冰类型、风攻角和风速对导线脱冰不平衡张力、跳跃高度和绝缘子串轴力的影响规律,提出了最大不平衡张力的简化计算公式。研究表明:重覆冰二分裂导线脱冰过程中的最大不平衡张力约为覆冰静态不平衡张力的1.65倍;风的作用可能引起重覆冰二分裂导线脱冰最大不平衡张力和跳跃高度分别约29%、16%的增幅,而其对绝缘子串轴力的影响可以忽略。该研究可以为重覆冰区输电线路设计及现行规范修改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整体式裹冰 风洞试验 冰风联合作用 不平衡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污染联合防治行动的治理成效分析
8
作者 陈璐 王英成 《南开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49-268,共20页
为了加强对京津冀地区空气污染的防治,2017年以来,北京、天津及周边26个城市联合发起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本文基于121个中国北方集中供暖城市2014—2019年空气污染监测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模型评估了联合防治行动对“2+26”城市秋冬季节空... 为了加强对京津冀地区空气污染的防治,2017年以来,北京、天津及周边26个城市联合发起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本文基于121个中国北方集中供暖城市2014—2019年空气污染监测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模型评估了联合防治行动对“2+26”城市秋冬季节空气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相对于其他北方供暖城市,联合防治行动使“2+26”城市秋冬季节AQI指数和PM2.5浓度分别下降了17.08与15.14μg/m3。这种污染治理效应不仅具有长效性,而且不以其他时期的报复性污染为代价。异质性分析表明,治理成效对于供暖季、高污染城市和邻近首都城市更为显著。机制分析表明,联合防治行动通过提高对污染企业的治理力度、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减少第二产业占比及提升绿色创新水平,从而减少了大气污染。本文进一步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对大气污染联合防治行动的健康效应进行检验,研究发现,联合防治行动使“2+26”城市居民,尤其是中老年居民的呼吸系统发病率显著下降。本文以“煤改气”“煤改电”的补贴和联合防治对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为成本,以居民医疗费用支出的减少为收益,研究发现,联合防治行动的收益远大于成本。上述发现对全面、科学地评估联合防治行动的有效性,以及精准把握政策实施的发力点和重点推进的区域提供了经验证据和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26”城市 联合防治行动 空气污染 健康 成本收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NN-LSTM在多模态人体动作识别中的应用研究
9
作者 王童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78-82,共5页
针对环境中存在多种类物体,且光照条件、遮挡情况等可能影响动作识别效果的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CNN-LSTM的多模态人体动作识别方法。采集人体运动时深度图像数据、合加速度两种可以体现人体动作的多模态行为数据,输入CNN模型,经卷积... 针对环境中存在多种类物体,且光照条件、遮挡情况等可能影响动作识别效果的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CNN-LSTM的多模态人体动作识别方法。采集人体运动时深度图像数据、合加速度两种可以体现人体动作的多模态行为数据,输入CNN模型,经卷积、降采样等处理,提取人体运动深度图像的骨骼关节特征图、合加速度方差特征图,作为人体动作多模态特征样本,输入LSTM模型,结合人体动作的时域性,学习当前多模态特征样本与动作类型之间的仿射变换关系,在全部时间步中,收集LSTM模型输出门输出的动作分类结果,引入投票决策方法,将出现次数最多的分类结果作为多模态人体动作识别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正常光照、弱光环境中均可准确识别多种人体动作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NN-LSTM 多模态人体动作 类型识别 Kinect传感器 骨骼关节 惯性传感器 合加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联合DQN的定向能系统火力智能决策建模仿真方法
10
作者 屈长虹 王俊杰 +3 位作者 王坤 崔清勇 陈蒋洋 王鑫鹏 《系统仿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56-1265,共10页
针对利用定向能系统反无人机集群作战中如何兼容多种部署方案动态解决火力智能决策的问题,建立了一个深度强化学习模型,并针对该模型多智能体状态和动作空间维度高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联合深度Q网络(DQN)的定向能系统火力智能决策建... 针对利用定向能系统反无人机集群作战中如何兼容多种部署方案动态解决火力智能决策的问题,建立了一个深度强化学习模型,并针对该模型多智能体状态和动作空间维度高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联合深度Q网络(DQN)的定向能系统火力智能决策建模仿真方法。以定向能系统的状态、无人机集群的状态和定向能系统部署区域的状态构造状态空间,利用联合机制共享各个装备的状态信息以及同类型装备的网络参数,设计威胁评估机制提高泛化性,并建立动作屏蔽机制屏蔽无效动作,有效解决了多智能体因状态和动作维度灾难引起的训练发散、收敛缓慢等问题,提高基于联合DQN网络学习效率和泛化性。根据仿真实验结果,该方法优于传统基于规则的方法,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实用性,为兼容多种部署方案的定向能系统反无人机集群火力智能决策提供一个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能系统 反无人机集群 深度Q网络 联合机制 威胁评估机制 动作屏蔽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建行动导向下美丽乡村联创联建的规划设计方法探索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晨 刘冰洁 +2 位作者 张轶佳 刘竹阳 陈智杰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0-56,共7页
伴随着浙江省乡村发展愿景从“千万工程”到“美丽乡村”再到共同富裕的纵深推进,以单个行政村为单元的美丽乡村创建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新的发展诉求。基于自然资源禀赋或基础设施地理空间连续性的美丽乡村联创联建工作,是破解各行政村独... 伴随着浙江省乡村发展愿景从“千万工程”到“美丽乡村”再到共同富裕的纵深推进,以单个行政村为单元的美丽乡村创建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新的发展诉求。基于自然资源禀赋或基础设施地理空间连续性的美丽乡村联创联建工作,是破解各行政村独立发展的多重瓶颈的创新性尝试。针对具有明确的目标、资金、时间约束的美丽乡村创建行动,基于“产业-空间协同发展”的总体思路,试图探讨一种面向美丽乡村联创联建的规划设计方法,即“二阶三心法”。这一方法从乡村地区的存量资源切入,旨在系统性、创造性地回应创建行动目标,开展面向产业-空间复合型目标的空间规划干预:一是基于“土地矛盾最小化原则”进行空间节点设计,二是基于“空间投入-融合效益最大化原则”形成特色主线,三是基于“优先塑造-示范带动原则”打造示范样板。进一步的,结合湖州市道场乡菰城片区规划设计工作,探讨了该方法在产业策划和空间设计层面落地应用的关键问题和解决策略,为中国先发地区美丽乡村联创联建的规划设计工作提供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创建行动 美丽乡村 联创联建 存量资源 村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CFF-Net:基于人体骨骼点的双流跨级特征融合动作识别网络 被引量:2
12
作者 余翔 连世龙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81-88,共8页
在基于骨骼的动作识别任务中,骨骼点特征对于动作识别来说至关重要。针对现有方法存在输入特征不足、特征融合策略粗糙、参数量大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人体骨骼点的双流跨级特征融合网络。首先,针对特征输入,用欧氏距离骨架特征(EDSF)和... 在基于骨骼的动作识别任务中,骨骼点特征对于动作识别来说至关重要。针对现有方法存在输入特征不足、特征融合策略粗糙、参数量大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人体骨骼点的双流跨级特征融合网络。首先,针对特征输入,用欧氏距离骨架特征(EDSF)和余弦角度骨架特征(CASF)两种局部关节特征来表征人体骨骼序列,帮助网络识别不同体态和体态相似的人体动作;其次,考虑到部分动作类别的运动轨迹与全局运动的相关性,引入全局运动特征(GMF)弥补局部关节特征在此类动作上识别精度不足的问题;此外,为了加强不同特征之间的信息交互,提出一种跨级特征融合模块(CLFF),对不同特征层、不同属性的动作特征进行特征互补,丰富了网络的特征形式;最后,网络采用一维卷积(Conv1D)进行搭建,减轻了模型的计算负担。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在JHMDB身体动作数据集上获得了84.1%的识别准确率,在SHREC手势动作数据集上分别获得了97.4%(粗糙数据集)和95%(精确数据集)的识别准确率,取得了与先进方法相当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作识别 骨架特征 运动轨迹 局部关节特征 全局运动特征 跨级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风-浪联合传播数值模拟及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邓年春 张志豪 +2 位作者 韦承勋 余松泽 王文静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9141-9151,共11页
海洋风、浪往往同时传播,同步传播过程中风、浪之间具有显著的相互耦合作用。针对海洋脉动风和随机波浪同步传播的数值仿真需求,基于程序开发平台MATLAB和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软件平台Fluent,提出了一种... 海洋风、浪往往同时传播,同步传播过程中风、浪之间具有显著的相互耦合作用。针对海洋脉动风和随机波浪同步传播的数值仿真需求,基于程序开发平台MATLAB和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软件平台Fluent,提出了一种随机风场和随机波浪联合传播数值模拟方法,基于该数值方法构建了随机风-浪联合传播数值水槽,并对该数值水槽单独随机风、单独随机波浪以及随机风-浪联合传播的数值模拟效果进行了试算和验证分析。结果显示该水槽数值模拟脉动风速与对应理论计算风速相吻合,水槽数值模拟随机波浪与对应理论计算随机波浪相吻合,水槽风-浪联合数值模拟显示了风、浪之间显著耦合作用效应。建立的随机风-浪联合数值水槽在随机风和随机波浪同步传播的数值仿真上具备可靠性及可应用性。研究内容为海上风、浪环境要素耦合效应研究及海洋工程结构风-浪联合作用相关研究提供了平台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动风 随机波浪 风-浪联合 数值水槽 耦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ARγ基因在骨关节炎中作用机制及其关键信号通路作用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张建 王冬 +3 位作者 齐天天 吴凉彬 杨琪 于斐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5-152,共8页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中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慢性退行性疾病,可导致患者关节疼痛、畸形和功能障碍,给患者及家庭造成痛苦。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是近年...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中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慢性退行性疾病,可导致患者关节疼痛、畸形和功能障碍,给患者及家庭造成痛苦。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配体依赖的转录调节因子,可调控脂肪和糖类代谢、炎症及免疫进程。研究显示,PPARγ基因对OA软骨退变、滑膜炎症、脂肪病变起重要作用,并可通过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Wnt、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等信号通路影响OA进展。本文就PPARγ基因通过关节相关组织及关键信号通路调控OA病变的作用及机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ARΓ基因 骨关节炎 关节组织 信号通路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传感约束下三维运动图像连带动作高质量仿真
15
作者 杨伟华 高杰 马朝圣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10-1215,共6页
因非刚体三维运动图像在成像过程中,传感器区域的随机性对动作限制大、操作复杂,导致动作虚拟精度较低、图像质量差。为此,提出了多传感约束下三维运动图像连带动作高质量仿真。根据多传感器受重力加速度以及地磁场的作用,求解传感器从... 因非刚体三维运动图像在成像过程中,传感器区域的随机性对动作限制大、操作复杂,导致动作虚拟精度较低、图像质量差。为此,提出了多传感约束下三维运动图像连带动作高质量仿真。根据多传感器受重力加速度以及地磁场的作用,求解传感器从原始状态到运动当前状态的角度变化。根据变化数值对图像进行去噪,提取连带动作特征。在Vicon系统中计算连带动作空间位置,捕捉连带动作变换轨迹,将运动轨迹结果输入PAR系统,完成连带动作虚拟成像。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图像去噪效果较好,传感器响应时间始终低于0.52 s,传感器响应速度较快,连带动作轨迹误差始终低于0.045,动作虚拟仿真精度较高,能够有效提高三维运动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传感器 连带动作高质量仿真 Vicon系统 三维运动图像 动作虚拟 图像去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双流视觉Transformer的行为识别模型 被引量:2
16
作者 雷永升 丁锰 +3 位作者 沈尧 李居昊 赵东越 陈福仕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29-235,共7页
针对现有行为识别方法中抗背景干扰能力差和准确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双流视觉Transformer行为识别模型。该模型采用分段采样的方法来增加模型对长时序列数据的处理能力;在网络头部嵌入无参数的注意力模块,在降低动作背景干扰的... 针对现有行为识别方法中抗背景干扰能力差和准确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双流视觉Transformer行为识别模型。该模型采用分段采样的方法来增加模型对长时序列数据的处理能力;在网络头部嵌入无参数的注意力模块,在降低动作背景干扰的同时,增强了模型的特征表示能力;在网络尾部嵌入时间注意力模块,通过融合时域高语义信息来充分提取时序特征。文中提出了一种新的联合损失函数,旨在增大类间差异并减少类内差异;采用决策融合层以充分利用光流与RGB流特征。针对上述改进模型,在基准数据集UCF101和HMDB51上进行消融及对比实验,消融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相比时间分段网络在两个数据集上的准确率分别提高了3.48%和7.76%,优于目前的主流算法,具有较好的识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识别 视觉Transformer SimAM无参注意力 时间注意力 联合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法的谐波作用对电缆及其接头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黄艺英 曾江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2-58,共7页
现有关于电缆及其接头温度的研究大多按照基波情况考虑,大量非线性负载的使用使输电线路中的谐波含量显著增加,谐波对电缆及其接头附加损耗与温升的影响不容忽视。文中以64/110 kV单芯电缆及预制式电缆接头为例,建立了电缆及其接头的有... 现有关于电缆及其接头温度的研究大多按照基波情况考虑,大量非线性负载的使用使输电线路中的谐波含量显著增加,谐波对电缆及其接头附加损耗与温升的影响不容忽视。文中以64/110 kV单芯电缆及预制式电缆接头为例,建立了电缆及其接头的有限元仿真模型,基于电磁-热耦合法,分析了谐波含量与谐波次数对电缆及其接头的影响,并引入等效电流因数,实现多次谐波共存环境下对电缆发热损耗及温度的快速计算。仿真结果表明:谐波含量与谐波次数均会影响电缆的损耗及温度,谐波可能导致电缆接头在压接钳处形成过热点,加速绝缘老化;引入等效电流因数法在估算多次谐波共存环境下的电缆温度具有较高精度。该研究对谐波环境下电缆及其接头的设计、运行温度预测及热老化寿命评估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缆 电缆接头 谐波作用 有限元分析 损耗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表面微纳结构的胶接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徐喻琼 郑黔松 +1 位作者 杨奇彪 钟紫珊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24,共14页
胶接具有独特的性能而被广泛关注,但在实际应用中往往由于界面结合强度不足而导致接头在服役过程中过早失效。激光表面处理是一种能够有效提高胶接接头表面性能的方法,通过激光表面处理会使黏接材料表面形成不同的表面微纳结构,从而改... 胶接具有独特的性能而被广泛关注,但在实际应用中往往由于界面结合强度不足而导致接头在服役过程中过早失效。激光表面处理是一种能够有效提高胶接接头表面性能的方法,通过激光表面处理会使黏接材料表面形成不同的表面微纳结构,从而改善接头的性能。首先介绍了激光表面处理原理及激光器分类,对比了不同激光器的优缺点及加工质量特性,分析了激光加工参数对接头强度的影响。其次从激光加工不同表面微纳结构入手,阐述了不同表面微纳结构的加工方式,分析了不同表面微纳结构对不同材料接头强度的影响。此外,针对不同的表面微纳结构,其结构参数有所不同,导致接头表面化学成分和润湿性能也有所不同,使得接头强度有所差异,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微纳结构参数对接头强度的影响及原因。同时,胶层间的作用机制与接头强度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研究表明,不同的表面微纳结构对胶层的作用机制具有明显的不同,归纳总结发现,经激光表面处理形成表面微纳结构后接头表面粗糙度、化学性质、润湿性能及胶层间裂纹的扩展对接头强度的提升具有一定作用。最后,对激光表面处理微纳结构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表面处理 胶接 微纳结构 接头强度 表面性能 作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骨架关键关节构建时空金字塔模型的人体行为识别 被引量:1
19
作者 司宇航 周天彤 冯珂垚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3-160,共8页
针对当前骨骼数据信噪比低及特征信息不足的问题,提出人体关键关节构建时空金字塔模型的动作识别方法。该算法利用人体骨架关键关节构建空间域金字塔特征,保留骨架铰链系统的空间结构;利用多层级叠加协方差,构建时序金字塔特征,解决需... 针对当前骨骼数据信噪比低及特征信息不足的问题,提出人体关键关节构建时空金字塔模型的动作识别方法。该算法利用人体骨架关键关节构建空间域金字塔特征,保留骨架铰链系统的空间结构;利用多层级叠加协方差,构建时序金字塔特征,解决需要预处理视频序列长度的问题。在MSR-Action3D和UTKinect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准确率高、实时性好,可广泛应用于行为识别的各个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行为识别 3D骨骼数据 时空金字塔模型 关键关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破片随机分布的夹层板受爆响应数值研究
20
作者 刘楚豪 刘昆 +2 位作者 王加夏 杨俊杰 路越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5-11,共7页
为研究空爆载荷下冲击波与随机分布破片联合作用下夹层板毁伤特性问题,基于模拟的随机破片场实现了冲击波与破片联合作用下的夹层板结构响应分析。使用LS-DYNA有限元软件,以折叠式金属夹层板为研究对象,根据炸药药量及外壳厚度生成面积... 为研究空爆载荷下冲击波与随机分布破片联合作用下夹层板毁伤特性问题,基于模拟的随机破片场实现了冲击波与破片联合作用下的夹层板结构响应分析。使用LS-DYNA有限元软件,以折叠式金属夹层板为研究对象,根据炸药药量及外壳厚度生成面积分布满足概率函数要求的破片场,在验证仿真方法有效性的前提下,开展系列仿真分析金属夹层板结构损伤情况。结果表明,在同密集度不同分布随机破片工况下,夹层板损伤模式相近。不同密集度情况下,随着破片密集度的上升,夹层板整体破口面积减小,吸能效果下降。该研究成果对船舶结构抗爆设计及相关规范的制定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作用 破片随机分布 夹层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