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讨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系统的优化中,一个显著挑战在于其信号检测性能的相对不足。同时,针对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索引调制(Deep Neural Network Based Index Modulation,DNN-IM)检测算法...在探讨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系统的优化中,一个显著挑战在于其信号检测性能的相对不足。同时,针对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索引调制(Deep Neural Network Based Index Modulation,DNN-IM)检测算法,普遍存在着误码率及损失值偏高的问题。为了弥补上述难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多层感知机(Multilayer Perceptron,MLP)的索引调制检测算法,即MLP-IM算法。该算法采用融合两个连接层与一个输出层的架构设计,通过挑选的激活函数实现对OFDM索引调制系统中数据比特的精准还原。首先将OFDM索引调制系统的基础理论巧妙应用于数据的预处理阶段,随后利用仿真数据集对ML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离线训练,确保模型的稳健性与准确性。在检测阶段,通过MLP-IM检测算法实现了对OFDM索引调制系统的高效检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MLP-IM算法在误码率控制和损失值两个方面的性能表现与最大似然检测算法相媲美,甚至在某些场景下超越了现有DNN-IM算法的性能,其性能改善幅度在0.2~6 dB的区间内。展开更多
现有的索引选择方法存在诸多局限性.首先,大多数方法考虑场景较为单一,不能针对特定数据模态选择合适的索引结构,进而无法有效应对海量多模态数据;其次,现有方法未考虑索引选择时索引构建的代价,无法有效应对动态的工作负载.针对上述问...现有的索引选择方法存在诸多局限性.首先,大多数方法考虑场景较为单一,不能针对特定数据模态选择合适的索引结构,进而无法有效应对海量多模态数据;其次,现有方法未考虑索引选择时索引构建的代价,无法有效应对动态的工作负载.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面向多模态数据的智能高效索引选择模型APE-X DQN(Distributed prioritized experience replay in deep Q-network),称为AP-IS(APE-X DQN for index selection).AP-IS设计了新型索引集编码和SQL语句编码方法,该方法使AP-IS在感知多模态数据的同时兼顾索引结构本身的特性,极大地降低了索引的存储代价.APIS集成新型索引效益评估方法,在优化强化学习奖励机制的同时,监控数据库工作负载的执行状态,保证动态工作负载下AP-IS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优化效果.在真实多模态数据集上进行大量实验,验证了AP-IS在工作负载的延迟、存储代价和训练效率等方面的性能,结果均明显优于最新索引选择方法.展开更多
近年来,基于位置服务的技术迅猛发展,产生了海量的路网轨迹数据。而路径范围查询作为一种路网轨迹查询类型,是支持其他查询类型的基础。为了实现对海量路网轨迹数据的高效索引,同时提供精确的路径范围查询服务,提出了一种基于道格拉斯-...近年来,基于位置服务的技术迅猛发展,产生了海量的路网轨迹数据。而路径范围查询作为一种路网轨迹查询类型,是支持其他查询类型的基础。为了实现对海量路网轨迹数据的高效索引,同时提供精确的路径范围查询服务,提出了一种基于道格拉斯-普克算法的学习型索引结构(Douglas-Peuker Based Learned Index Structure,DPLI)。首先将轨迹数据分为多个轨迹段,然后取轨迹段中的点作为轨迹数据的表征,利用映射函数将其映射为一维映射值序列,而后根据键值数量将其划分为多个数据分片。在分片内将首尾数据组成一条线段,然后计算其余数据点距离线段的拟合误差,将超过误差阈值的数据点作为新的线段端点,递归分割原有的直线段,直到所有数据点的拟合误差小于阈值,从而拟合分段线性函数。采用多个路网数据和轨迹数据进行了充分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索引方法相比,DPLI具有更快的构建效率和磁盘访问效率;与学习索引方法相比,DPLI保持了构建效率的优势,并且达到了100%查询召回率。展开更多
文摘在探讨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系统的优化中,一个显著挑战在于其信号检测性能的相对不足。同时,针对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索引调制(Deep Neural Network Based Index Modulation,DNN-IM)检测算法,普遍存在着误码率及损失值偏高的问题。为了弥补上述难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多层感知机(Multilayer Perceptron,MLP)的索引调制检测算法,即MLP-IM算法。该算法采用融合两个连接层与一个输出层的架构设计,通过挑选的激活函数实现对OFDM索引调制系统中数据比特的精准还原。首先将OFDM索引调制系统的基础理论巧妙应用于数据的预处理阶段,随后利用仿真数据集对ML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离线训练,确保模型的稳健性与准确性。在检测阶段,通过MLP-IM检测算法实现了对OFDM索引调制系统的高效检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MLP-IM算法在误码率控制和损失值两个方面的性能表现与最大似然检测算法相媲美,甚至在某些场景下超越了现有DNN-IM算法的性能,其性能改善幅度在0.2~6 dB的区间内。
文摘现有的索引选择方法存在诸多局限性.首先,大多数方法考虑场景较为单一,不能针对特定数据模态选择合适的索引结构,进而无法有效应对海量多模态数据;其次,现有方法未考虑索引选择时索引构建的代价,无法有效应对动态的工作负载.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面向多模态数据的智能高效索引选择模型APE-X DQN(Distributed prioritized experience replay in deep Q-network),称为AP-IS(APE-X DQN for index selection).AP-IS设计了新型索引集编码和SQL语句编码方法,该方法使AP-IS在感知多模态数据的同时兼顾索引结构本身的特性,极大地降低了索引的存储代价.APIS集成新型索引效益评估方法,在优化强化学习奖励机制的同时,监控数据库工作负载的执行状态,保证动态工作负载下AP-IS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优化效果.在真实多模态数据集上进行大量实验,验证了AP-IS在工作负载的延迟、存储代价和训练效率等方面的性能,结果均明显优于最新索引选择方法.
文摘近年来,基于位置服务的技术迅猛发展,产生了海量的路网轨迹数据。而路径范围查询作为一种路网轨迹查询类型,是支持其他查询类型的基础。为了实现对海量路网轨迹数据的高效索引,同时提供精确的路径范围查询服务,提出了一种基于道格拉斯-普克算法的学习型索引结构(Douglas-Peuker Based Learned Index Structure,DPLI)。首先将轨迹数据分为多个轨迹段,然后取轨迹段中的点作为轨迹数据的表征,利用映射函数将其映射为一维映射值序列,而后根据键值数量将其划分为多个数据分片。在分片内将首尾数据组成一条线段,然后计算其余数据点距离线段的拟合误差,将超过误差阈值的数据点作为新的线段端点,递归分割原有的直线段,直到所有数据点的拟合误差小于阈值,从而拟合分段线性函数。采用多个路网数据和轨迹数据进行了充分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索引方法相比,DPLI具有更快的构建效率和磁盘访问效率;与学习索引方法相比,DPLI保持了构建效率的优势,并且达到了100%查询召回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