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九龙江流域重金属分布来源及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73
1
作者 张莉 祁士华 +5 位作者 瞿程凯 刘红霞 陈文文 李丰 胡婷 黄焕芳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133-2139,共7页
为研究九龙江流域水体重金属污染水平,在其主要干流及支流采集27个表层水样,分析了Zn、Cu、As、Cr、Pb、Ni和Cd共7种重金属的含量及空间分布特征,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分析重金属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并采用美国环保局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 为研究九龙江流域水体重金属污染水平,在其主要干流及支流采集27个表层水样,分析了Zn、Cu、As、Cr、Pb、Ni和Cd共7种重金属的含量及空间分布特征,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分析重金属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并采用美国环保局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其所引起的健康风险作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流域水体中Zn的平均浓度最高,为154.893μg/L;As超过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超标率为14.81%,超标区域集中位于九龙江下游及河口区.因子分析表明,As、Cr、Cu和Ni的来源主要受各种人为活动影响,Cd、Pb和Zn的来源与成土母质、地球化学作用和农业生产活动有密切的关系.健康风险评价表明,化学致癌物对人体健康危害的个人年均风险远远超过非致癌物的年风险,儿童比成人更易于受到重金属污染的威胁.致癌物Cr和As的个人年均风险值都大于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5.0×10-5a-1,其中Cr〉As;非致癌有毒化学物质通过饮水途径所引起的健康危害的个人年均风险大小为Cu〉Pb〉Zn〉Ni,四者风险水平在10-9∽10-10a-1之间,均低于ICRP标准4∽5个数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龙江流域 重金属 空间分布 因子分析 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龙江近岸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评价及来源解析 被引量:43
2
作者 林承奇 胡恭任 +2 位作者 于瑞莲 杨秋丽 余伟河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218-1225,共8页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原子荧光光谱法(AFS)和原子吸收光谱法(AAS)分析测定了九龙江39个近岸表层沉积物中26种重金属的含量,运用地质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重金属污染特征及潜在生态风险,并运用多元统计方...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原子荧光光谱法(AFS)和原子吸收光谱法(AAS)分析测定了九龙江39个近岸表层沉积物中26种重金属的含量,运用地质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重金属污染特征及潜在生态风险,并运用多元统计方法进行源解析.研究结果表明:各金属在九龙江不同区域(北溪、西溪和河口)分布存在差异,其中Mn、Zn、Cd、Mo、Sb、Cs、Y、Th和U元素的高含量出现在北溪和西溪,Fe、Ni、Cr、V、Co、Sc、Li、Rb、Sr、Tl和Ga元素的高含量出现在河口区域.大部分金属已存在一定程度的富集.地质累积指数法表明Cd的污染程度最高,10.3%的采样点达严重污染.10种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程度顺序为Cd>Hg>Cu>Pb>Ni>Co>Cr>Mn>Zn>V,Cd和Hg对综合潜在生态风险的贡献最大,分别为78.1%和12.1%.多元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九龙江近岸表层沉积物中,Fe、Mn、Zn、Pb、Cu、Cr、Cd、Hg、Mo、Sb和Bi元素主要来源于农业生产活动和采矿活动;Ni、Co、Sc、Li、Rb、Sr、Be、Ga和Tl元素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燃烧释放;Ba、Y、V、Th、U和Cs元素主要来源于流域花岗岩等岩石风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龙江 沉积物 重金属 污染特征 源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龙江河口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评价及来源 被引量:38
3
作者 王帅 胡恭任 +2 位作者 于瑞莲 余伟河 周楚凡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110-1118,共9页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了九龙江河口表层沉积物中24种重金属的质量分数,并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该水域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沉积物中重金属质量分数为...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了九龙江河口表层沉积物中24种重金属的质量分数,并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该水域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沉积物中重金属质量分数为w(Fe)>w(Ti)>w(Mn)>w(Ba)>w(Zn)>w(Sc)>w(Co)>w(Rb)>w(Y)>w(Ni)>w(Cr)>w(Pb)>w(Cu)>w(Th)>w(Sr)>w(V)>w(Li)>w(U)>w(Cs)>w(Bi)>w(Cd)>w(Sb)>w(Mo)>w(Hg),其中w(Cd)、w(Sc)、w(Bi)、w(Co)、w(Ni)、w(Zn)、w(Hg)和w(Cu)远高于背景值,说明九龙江河口表层沉积物中上述元素已存在一定程度的富集.九龙江河口表层沉积物中Cd的Igeo(地累积指数)最高,属于偏重度污染;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顺序为Cd>Hg>Co>Ni>Cu>Zn>Pb>Cr>Mn>V,其中Cd的潜在生态危害属极强水平,Hg属较强水平.多元统计分析(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该河口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来源主要有农业生产活动与自然源的复合污染、燃煤污染和采矿污染,其贡献率分别为48.81%、21.51%和13.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龙江河口 表层沉积物 重金属 污染评价 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龙江河口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评价 被引量:16
4
作者 林彩 林辉 +3 位作者 陈金民 陈维芬 林力斌 暨卫东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1-17,共7页
选择九龙江河口水域的沉积物为对象,以地质累计指数法、生态危害指数法对该水域沉积物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及潜在生态危害进行评价,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其可能的来源。地质累积指数结果表明,九龙江河口水域沉积物中Zn、Cr均属无污染,大... 选择九龙江河口水域的沉积物为对象,以地质累计指数法、生态危害指数法对该水域沉积物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及潜在生态危害进行评价,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其可能的来源。地质累积指数结果表明,九龙江河口水域沉积物中Zn、Cr均属无污染,大部分站位的Cu、Pb、Hg、As为无污染或轻度污染,大部分站位的Cd则为轻度或中度污染;生态危害指数结果表明,九龙江河口水域沉积物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顺序为Cd>Hg>As>Pb>Cu>Cr>Zn;总体上九龙江河口水域的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属于中等生态危害;该水域重金属可能来源于有机质的降解以及工业排污和生活污水对沉积物的污染,其中前者为主要的可能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龙江河口水域 沉积物 重金属 污染评价 污染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龙江河口上游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赋存形态及生态风险 被引量:15
5
作者 于瑞莲 余伟河 +2 位作者 胡恭任 何海星 林承奇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321-2328,共8页
分析了九龙江河口上游表层沉积物中9种重金属元素(Zn、Ni、Fe、Mn、Pb、Cu、Cr、Cd、Hg)的含量,结果显示,Cd、Hg、Pb、Zn、Cu、Ni在所有采样点的含量均超过中国浅海沉积物背景值,表明研究区沉积物中上述元素已有不同程度的富集.采用改进... 分析了九龙江河口上游表层沉积物中9种重金属元素(Zn、Ni、Fe、Mn、Pb、Cu、Cr、Cd、Hg)的含量,结果显示,Cd、Hg、Pb、Zn、Cu、Ni在所有采样点的含量均超过中国浅海沉积物背景值,表明研究区沉积物中上述元素已有不同程度的富集.采用改进的BCR四步连续提取法对沉积物中Zn、Ni、Fe、Mn、Pb、Cu、Cr进行形态分析,结果表明,Mn主要以弱酸溶态存在,Pb主要以可还原态存在,其余元素主要以残渣态存在;各元素可提取态占总量的比例顺序为Mn(81.3%)>Pb(64.9%)>Zn(49.5%)>Cu(48.4%)>Cr(47.7%)>Ni(33.5%)>Fe(26.5%).潜在生态危害指数表明,研究区沉积物已受到多种重金属的严重综合污染;Cd潜在生态危害程度极强,Hg潜在生态危害程度很强,其余元素潜在生态危害程度轻微;从多元素生态风险指数来看,九龙江河口上游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的综合潜在生态风险程度极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龙江河口上游 表层沉积物 重金属 赋存形态 生态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龙江河口湾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分布及其潜在生态风险 被引量:11
6
作者 柳浩然 雷怀彦 +2 位作者 王蒙光 官宝聪 林炳煌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56-460,共5页
运用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仪对九龙江河口湾表层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元素(Cu、Pb、Zn、Mn、Cr、Ni、Co、V)含量进行了分析测定,进一步采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ERI)对该水域重金属元素的生态风险进行评价预测,以讨论九龙江河口湾水域的重金属... 运用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仪对九龙江河口湾表层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元素(Cu、Pb、Zn、Mn、Cr、Ni、Co、V)含量进行了分析测定,进一步采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ERI)对该水域重金属元素的生态风险进行评价预测,以讨论九龙江河口湾水域的重金属分布特征,揭示其元素赋存沉积物的来源,阐明该水域重金属元素的潜在生态风险,为该水域的生态监测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九龙江河口湾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表现为明显的陆相性,说明其物源主要来自于九龙江径流,Cu元素的细粒富集效应明显的比陆源输入的影响大;同时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九龙江河口湾水域为轻微生态风险,重金属污染的风险系数较小,该水域重金属元素的污染风险系数大小顺序为:Pb>Cu>Ni>Co>Zn>V>Mn>C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表层沉积物 潜在生态风险 九龙江河口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菜园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及其风险评价 被引量:11
7
作者 张直 曹英兰 +1 位作者 蔡超 黄志勇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9-133,共5页
采集了九龙江河口区54份菜园表层土壤样品,测定了土壤样品中Pb、Cd、Cr、Cu、Zn、Ni、As和Hg的质量比,利用MAPGIS软件绘制土壤重金属质量比的空间分布图,并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质量比进行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九龙江河... 采集了九龙江河口区54份菜园表层土壤样品,测定了土壤样品中Pb、Cd、Cr、Cu、Zn、Ni、As和Hg的质量比,利用MAPGIS软件绘制土壤重金属质量比的空间分布图,并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质量比进行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九龙江河口区菜园土壤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主要污染元素为Pb和Hg。各重金属元素的空间分布呈现以河口沿岸为中心向周边扩散的现象,其中Zn、As、Cr、Pb、Hg、Ni在九龙江的南岸区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富集。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Cd和Hg存在较强的潜在生态危害,尤其在九龙江河口沿岸的中、上游区域菜园土壤具有较强潜在生态风险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学 菜园土壤 九龙江 重金属 空间分布 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邻近城市土壤重金属对九龙江口沉积土壤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乔胜英 杨军华 +1 位作者 鲍征宇 韩吟文 《海洋地质动态》 2004年第12期9-13,共5页
在研究建立于漳州地区生态地球化学调查基础上,对河口湾沉积物的重金属与人口高度集中的城市地区土壤重金属的分布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了人为活动对河口的影响,结果表明,城区与河口湾表层样品都含有相对区域基准值较高的Hg、Cd,而且Hg... 在研究建立于漳州地区生态地球化学调查基础上,对河口湾沉积物的重金属与人口高度集中的城市地区土壤重金属的分布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了人为活动对河口的影响,结果表明,城区与河口湾表层样品都含有相对区域基准值较高的Hg、Cd,而且Hg富集系数要远高于Cd的富集系数。分析两种元素来源与迁移方式可知,Hg由于可通过气态形式迁移而对河口影响更大。城区与河口湾样品的重金属进行聚类分析与主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城区土壤的As、Zn、Mo、Ni、Cr和Mn主要来自基岩来源。Pb、Se、Cd可以作为人为污染的指示元素,Hg、Sn显示与其他元素具有相对独立的行为。河口湾的元素组合与城区重金属基本相似,但Pb、Cu、Se、Mo、Cd显示出两种因素都有较大影响,可以指示人为影响与基岩源的双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漳州城区土壤 重金属 九龙江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九龙江流域水稻土重金属污染评价及生态风险 被引量:9
9
作者 王燕云 林承奇 +3 位作者 黄华斌 胡恭任 郝春莉 陈枫桦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800-2808,共9页
为研究九龙江流域水稻土中重金属污染及生态风险,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和原子荧光光谱法(AFS)分析测定了九龙江流域农田土壤中22种重金属的含量.运用地质累积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和次生相与原生相分布比值法评价... 为研究九龙江流域水稻土中重金属污染及生态风险,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和原子荧光光谱法(AFS)分析测定了九龙江流域农田土壤中22种重金属的含量.运用地质累积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和次生相与原生相分布比值法评价重金属污染特征及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九龙江流域水稻土中除Ni和Mo元素外,其余重金属的总平均含量均超过福建省土壤元素背景值.Cd、Pb、Mn、Hg和Cu的生物有效态含量较高,分别占总量的66.86%、59.20%、55.90%、53.73%和52.18%,说明这些元素较易迁移且对农作物具有较高潜在生物毒性.结合3种评价方法结果表明,九龙江流域水稻土已受到Cd的中度污染和Hg、Pb、Sr、As、Co、Zn、Cu、Mn、Se的轻度污染.水稻土中重金属存在较高的综合潜在生态风险,其中Cd为高潜在生态风险,Hg为较高潜在生态风险,两者对综合潜在生态风险的贡献率分别为57.0%和25.1%.Cd和Hg,应作为九龙江流域水稻土质量评价的重点关注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土 重金属 污染评价 生物有效性 九龙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龙江口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的污染特征与来源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李青生 王翠 +2 位作者 蒋金龙 黄金良 吴耀建 《海洋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2-43,共12页
为了解九龙江口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的污染特征,作者于2013年9月在九龙江口进行了表层沉积物采样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沉积物中Cu、Pb、Zn和Cd的空间分布较为相似,高值区均分布在南溪入海口和海门岛下游海域,Cr含量的高值区也分布在南溪入海... 为了解九龙江口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的污染特征,作者于2013年9月在九龙江口进行了表层沉积物采样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沉积物中Cu、Pb、Zn和Cd的空间分布较为相似,高值区均分布在南溪入海口和海门岛下游海域,Cr含量的高值区也分布在南溪入海口附近。聚类分析将采样点位分为4类:第一类主要分布在河口区外侧,沉积物中油类含量较高;第二类主要分布在南溪出海口,硫化物、Zn和Cr的含量较高;第三类分布在河口区中北部,污染物含量处于中等水平;第四类主要分布在海门岛下游海域,硫化物、TOC、Cu、Pb和Zn含量较高。地质累积系数评价显示:Hg、Cu、Pb、Zn、Cr、As处于未污染到轻度污染水平,Cd为轻度污染到重度污染水平;Zn、Cr、Cd的Igeo指数相对较高,第二类和第四类站位的Igeo指数相对较高。相关分析表明,硫化物与Cu、Zn、Cd正相关性较高,Cu与Zn、Cd、Cr正相关性较高,Pb与Zn、Cd正相关性较高,Zn与Cd、Cr正相关性较高。主成分分析表明,河口沉积物重金属主要有以下几个可能来源:流域和河口的工农业活动和采矿活动、流域水土流失、流域自然风化。针对河口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流域-河口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需采取以下措施:工业污染的控制、农业污染控制、养殖污染的控制、植树造林与河岸带绿化和矿山生态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表层沉积物 污染特征 来源分析 九龙江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龙江流域稻米重金属生物可给性及食用健康风险 被引量:6
11
作者 胡宇楠 林承奇 黄华斌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211-2220,共10页
为研究九龙江流域稻米中重金属的生物可给性及其食用健康风险,运用生理原理提取法(PBET)分析了稻米中模拟胃阶段和肠阶段可提取的重金属含量。运用基于生物可给性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评估重金属对人体的致癌风险和非致癌风险。结果表明,... 为研究九龙江流域稻米中重金属的生物可给性及其食用健康风险,运用生理原理提取法(PBET)分析了稻米中模拟胃阶段和肠阶段可提取的重金属含量。运用基于生物可给性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评估重金属对人体的致癌风险和非致癌风险。结果表明,九龙江流域稻米中不同重金属的生物可给性差异较大。稻米中Ni、Zn、Cd和Pb在胃阶段的平均生物可给性高于肠阶段;而稻米中Cr、Cu、As和Hg在胃阶段的平均生物可给性低于肠阶段。稻米重金属在胃阶段和肠阶段均对人体存在非致癌风险和致癌风险,其中非致癌风险主要由As和Cd贡献;致癌风险主要由Cd和Ni贡献。稻米重金属对儿童的非致癌风险高于成人,而致癌风险低于成人。稻米重金属在胃阶段的非致癌风险低于肠阶段,而致癌风险高于肠阶段。稻米重金属的健康风险在九龙江流域的中上游区域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生物可给性 稻米 健康风险 九龙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龙江流域土壤-蔬菜系统中重金属的迁移、分布、积累 被引量:5
12
作者 连玉武 卢昌义 +1 位作者 曾文彬 段鹏程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959-965,共7页
研究了九龙江下游地区7种重金属元素(Zn、Cd、Cr、Mn、Pb、Ni、Cu)在土壤-蔬菜系统中的分布、积累规律,土壤污染指数,土壤和蔬菜的Cd/Zn比值,蔬菜对重金属元素的吸收率、富集率.结果表明该区土壤中Cu、Z... 研究了九龙江下游地区7种重金属元素(Zn、Cd、Cr、Mn、Pb、Ni、Cu)在土壤-蔬菜系统中的分布、积累规律,土壤污染指数,土壤和蔬菜的Cd/Zn比值,蔬菜对重金属元素的吸收率、富集率.结果表明该区土壤中Cu、Zn、Cd三种元素污染较严重,多个样点的土壤污染指数大于1,而元素Pb仅两个样点的污染指数接近于1,区内样点的Cd/Zn值均小于1%,Cd在蔬菜体内积累未达到危害程度,蔬菜对重金属元素吸收率、富集率随不同样点而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蔬菜系统 重金属 土壤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