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从《晋辟雍碑》看晋武帝立嗣
被引量:6
- 1
-
-
作者
方韬
-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
出处
《贵州文史丛刊》
CSSCI
2011年第4期1-5,共5页
-
文摘
晋武帝立嗣是事关西晋政权存亡的重大问题。而《晋辟雍碑》为探究该问题提供了新材料。将碑文与史籍相互比证,可知皇太子司马衷莅临辟雍观礼虽不合古制,但此举却是晋武帝提升太子在士林声誉的重要措施。陪同太子辟雍观礼的贾充、司马攸、杨珧分别代表着功臣、宗室、外戚三派政治力量,是咸宁二年后晋武帝对西晋政局改组后的集体亮相。晋武帝这一系列举措都是为确保太子司马衷顺利继位而展开的。
-
关键词
晋辟雍碑
立嗣
晋武帝
皇太子
-
Keywords
jin biyongbei
succession
jin Wu di
Sima Zhong
-
分类号
K237.1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译者主体性及主体间性在金隄译《尤利西斯》中的体现
被引量:1
- 2
-
-
作者
王振平
杨娇娇
-
机构
天津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
出处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84-89,共6页
-
文摘
在《尤利西斯》翻译中,金隄作为翻译主体之一,不但充分发挥了译者的主观能动性,还尽可能照顾到了作者、读者、赞助人等翻译主体。其等效翻译理论为译者协调主体间的关系、发挥主观能动性提供了理论支持。《尤利西斯》的翻译是文学翻译中主体性和主体间性共同发挥作用的典范。
-
关键词
译者主体性
主体间性
金隄
《尤利西斯》
等效翻译理论
-
Keywords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inter-subjectivity
jin di
Ulysses
translation theory of equivalent effect
-
分类号
H315.9
[语言文字—英语]
-
-
题名金隄等效翻译理论的衍变研究
被引量:3
- 3
-
-
作者
贺桂华
-
机构
怀化学院外国语学院
-
出处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22年第3期28-38,112,共12页
-
基金
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一般课题“翻译家金隄研究”(521)
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项目“金隄等效翻译理论研究”(20B462)
湖南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翻译工作坊’教学模式在地方本科院校英语专业翻译人才培养中的应用研究”(18660)。
-
文摘
文章从历时角度梳理了金隄等效翻译理论的发展过程,以求动态把握该理论自身思想的衍变。该理论的衍变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前的尝试与摸索阶段,20世纪80-90年代的吸收与融合阶段,2000年以后的超越与创新阶段。对该理论发展历程的动态分析,印证了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互补互促的关系,有助于当下译界认识到“翻译思想与翻译理论如同火花与火炬,前者为随意零散如星的感性认识,后者为成片如柱的系统思想体系”。
-
关键词
金隄
等效翻译理论
尝试与摸索阶段
吸收与融合阶段
超越与创新阶段
-
Keywords
jin di
equivalent effect translation theory
the trial and exploration stage
the absorption and integration stage
the transcendence and innovation stage
-
分类号
H059
[语言文字—语言学]
-
-
题名《金史·地理志》抉原
被引量:2
- 4
-
-
作者
张良
-
机构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
出处
《历史地理研究》
CSSCI
2021年第4期94-103,155,156,共12页
-
文摘
《金史·地理志》的编纂并无国史旧文可资参考,元初由王鹗奠定规模,至元末修史终有所成。志文大致以辽、宋旧疆为界,材料来源犁然可分。具体来说,契丹地面以陈大任《辽史·地理志》为底本略加删削,北宋旧境则依据政和重修《九域志》确立规模,又参核宋朝国史略作补苴。其本朝建制沿革则杂抄《大定职方志》《正隆郡志》一类文献而成。
-
关键词
《金史·地理志》
文献来源
编纂过程
-
Keywords
jin Shi di Li Zhi
literature sources
codification process
-
分类号
K928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