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JAK2-STAT3信号通路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肺组织中表达与外周炎性因子的相关性 被引量:6
1
作者 沈银峰 金文银 +1 位作者 张霞 陈乾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26期17-21,共5页
目的探讨JAK2-STAT3信号通路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肺组织中表达与外周炎性因子的相关性。方法将5月龄雄性Wistar大鼠24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SAP组、SAP+R组、SAP+S组、SAP+R+S组和假手术组(SO组),每组48只。各组动物于造模后3、6... 目的探讨JAK2-STAT3信号通路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肺组织中表达与外周炎性因子的相关性。方法将5月龄雄性Wistar大鼠24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SAP组、SAP+R组、SAP+S组、SAP+R+S组和假手术组(SO组),每组48只。各组动物于造模后3、6、12、18 h取腹主动脉血和肺组织,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检测肺组织中JAK2 mRNA、STAT3 m RNA、p-JAK2蛋白、p-STAT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造模后3、6、12、18 h,五组血清IL-6和IL-10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SO组的血清IL-10水平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SAP组、SAP+R组、SAP+S组及SAP+R+S组的血清IL-6和IL-10水平从造模后3 h开始逐渐升高,造模后12 h达到峰值,随后降低,组内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造模后3、6、12、18 h,五组肺组织JAK2 m RNA、STAT3 mRNA和p-JAK2、p-STAT3蛋白表达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五组的肺组织JAK2 mRNA、STAT3 m RNA和p-JAK2、p-STAT3蛋白表达水平从造模后3 h开始逐渐升高,造模后12 h达到峰值,随后降低,组内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SAP病程中,肺JAK2/STAT3通路活化可能与全身炎性反应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janus激酶2-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信号通路 肺组织 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草素抑制STAT_3信号通路对人绒毛膜癌JEG-3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王慧智 李会影 +1 位作者 徐清雨 马志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6年第4期420-424,共5页
目的:观察紫草素抑制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_3)信号通路对人绒毛膜癌JEG-3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探讨其抗绒毛膜癌的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JEG-3细胞,加入0.2、0.4μg·mL^(-1)紫草素作为实验组,阴性对照组加入等体积... 目的:观察紫草素抑制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_3)信号通路对人绒毛膜癌JEG-3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探讨其抗绒毛膜癌的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JEG-3细胞,加入0.2、0.4μg·mL^(-1)紫草素作为实验组,阴性对照组加入等体积0.1%二甲基亚砜,甲氨蝶呤组(MTX组)作为阳性对照组加入2μg·mL^(-1)MTX。采用划痕修复实验、Transwell小室体外侵袭实验,观察紫草素对JEG-3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分析STAT_3和酪氨酸磷酸化STAT_3(p-STAT_3)阳性细胞的表达。进一步采用Real-Time PCR分析STAT_3mRNA和pSTAT_3mRNA的表达。结果:紫草素可显著抑制JEG-3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P<0.05或P<0.01),降低STAT_3和pSTAT_3阳性细胞的表达以及STAT_3mRNA和p-STAT_3mRNA的表达(P<0.05或P<0.01)。结论:紫草素能明显抑制JEG-3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抑制STAT_3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草素 迁移 侵袭 信号传导转录激活因子-3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肾组织JNK/ATF-2信号通路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3
作者 宋年华 李丹 徐岩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6期9-11,共3页
目的探讨JNK/ATF-2信号通路在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中的作用。方法将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和缺血再灌注组(IR组),每组30只。IR组制备IR模型。各组分别于再灌注0、10、30 min及1、24 h各处死6只大鼠,取其肾组织... 目的探讨JNK/ATF-2信号通路在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中的作用。方法将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和缺血再灌注组(IR组),每组30只。IR组制备IR模型。各组分别于再灌注0、10、30 min及1、24 h各处死6只大鼠,取其肾组织,采用免疫组化及RT-PCR法检测不同时间点肾小管上皮细胞JNK、ATF-2磷酸化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结果 IR组JNK、ATF-2 mRNA及蛋白表达早期即有增加,再灌注30min出现高峰,再灌注1 h表达略减弱,24 h仍有高表达,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肾脏缺血再灌注后JNK/ATF-2信号通路在肾小管上皮细胞表达明显上调,抑制其表达可减轻肾脏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 缺血再灌注损伤 C-JUN氨基末端激酶 转录激活因子-2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内SHP2通过抑制STAT3-TGFβ通路进而减轻PD-L1表达
4
作者 李帅 石玉 +2 位作者 王常昊 艾冬梅 张卜瑗 《解剖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398-403,463,共7页
目的:探究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内含Src同源2结构域蛋白酪氨酸磷酸酶(SHP2)对胃癌内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人单核/巨噬细胞THP-1细胞、人胃癌细胞系SGC-7901细胞培养后,THP-1细胞诱导分化为巨噬细胞,采用... 目的:探究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内含Src同源2结构域蛋白酪氨酸磷酸酶(SHP2)对胃癌内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人单核/巨噬细胞THP-1细胞、人胃癌细胞系SGC-7901细胞培养后,THP-1细胞诱导分化为巨噬细胞,采用慢病毒感染的方法构建稳定敲低和过表达SHP2基因的THP-1细胞,与SGC-7901细胞非接触式共培养,将其分为对照(NC)组和SHP2-shRNA组、NC组和SHP2-mimic组、Stattic(STAT3抑制剂)+NC组和Stattic+SHP2-shRNA组。利用超速离心法提取THP-1细胞上清液外泌体,免疫印迹检测THP-1细胞中STAT3-TGFβ通路相关蛋白及外泌体CD9和TGFβ蛋白表达情况,免疫印迹检测SGC-7901细胞STAT3-TGFβ通路相关蛋白及PD-L1、p-STAT3、IL-10、PTEN和p-PI3K蛋白表达情况,CCK-8检测SGC-7901细胞增殖活性,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结果:THP-1细胞中,SHP2-shRNA组SHP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NC组,p-STAT3、IL-10和TGFβ及外泌体中CD9和TGFβ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NC组;SHP2-mimic组SHP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NC组,p-STAT3、IL-10和TGFβ及外泌体中CD9和TGFβ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NC组。共培养的SGC-7901细胞中,SHP2-shRNA组SHP2和PTE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NC组,p-STAT3、TGFβ、PD-L1和p-PI3K蛋白表达水平及细胞增殖活性、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高于NC组;Stattic干预后,SHP2蛋白表达水平未被影响,PTEN蛋白表达水平增加,p-STAT3、TGFβ、PD-L1和p-PI3K蛋白表达水平及细胞增殖活性、迁移和侵袭能力降低,Stattic+NC组和Stattic+SHP2-shRNA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肿瘤相关巨噬细胞SHP2通过抑制胃癌细胞内STAT3-TGFβ通路活性抑制PD-L1和p-PI3K表达,进而抑制胃癌细胞增殖活性及迁移和侵袭能力,从而延缓胃癌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含Src同源2结构域蛋白酪氨酸磷酸酶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转化生长因子β信号通路 胃癌 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 肿瘤微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艽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JAK2/STAT3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9
5
作者 杨琳 林万程 邓龙飞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6年第6期848-852,共5页
目的:研究秦艽醇提物抑制佐剂性关节炎(adjuvantinduced arthritis,AA)大鼠及阻断Janus激酶2-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JAK2/STAT3)信号通路的可能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8只。除正常组外,采用弗氏完全佐剂诱导A... 目的:研究秦艽醇提物抑制佐剂性关节炎(adjuvantinduced arthritis,AA)大鼠及阻断Janus激酶2-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JAK2/STAT3)信号通路的可能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8只。除正常组外,采用弗氏完全佐剂诱导AA大鼠模型。致炎第12天后,各组给予相应药物,每日1次,连续16d,处死,对大鼠体质量进行监测,并对大鼠进行关节评分;HE染色,对固定部位踝关节进行病理学观察;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测SD大鼠血清中IL-6、IL-10和TNF-α的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磷酸化JAK2(p-JAK2)、磷酸化STAT3(p-STAT3)的相对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秦艽醇提物(2.5、5、10g/kg)组不仅可减轻大鼠关节病理损伤程度,减少血管翳生成,减轻组织增生,还可明显抑制p-JAK2、p-STAT3蛋白的相对表达。结论:秦艽醇提物对AA大鼠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可能通过抑制JAK2及STAT3过度激活磷酸化,即抑制p-JAK2、p-STAT3蛋白相对表达水平,进而阻断JAK2/STAT3信号转导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艽 佐剂性关节炎 janus激酶2-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AK2/STAT4信号通路在运动所致大鼠Th1/Th2失衡中的作用 被引量:3
6
作者 赵广高 苏全生 +2 位作者 周石 苏利强 张玮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39-144,共6页
通过游泳训练诱发大鼠Th1/Th2失衡,观察和分析JAK2/STAT4通路及其上游因子在该失衡发展过程中的变化规律,探讨大运动量训练导致Th1/Th2失衡的分子机制。将清洁级16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C组)、游泳训练组(T组),每组根据取... 通过游泳训练诱发大鼠Th1/Th2失衡,观察和分析JAK2/STAT4通路及其上游因子在该失衡发展过程中的变化规律,探讨大运动量训练导致Th1/Th2失衡的分子机制。将清洁级16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C组)、游泳训练组(T组),每组根据取材时间不同又随机分为24 h组与7 d组。训练采用4周递增负荷游泳训练方法。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心脏血淋巴细胞pJAK2、pSTAT4、JAK2、STAT4的蛋白表达,ELISA法检测心脏血血浆IFN-γ、IL-4、IL-12值。结果发现:(1)T组大鼠血浆IFN-γ、IFN-γ/IL-4与IL-12(P<0.01)水平均显著低于C组(P<0.01)、(P<0.05)。C组与T组大鼠血浆IL-12与IFN-γ的质量浓度显著相关(P<0.01)。(2)T组大鼠血淋巴细胞pJAK2、pSTAT4蛋白表达均显著低于C组(P<0.05)、(P<0.01)。结果说明4周递增负荷训练可能通过减少IL-12的分泌,抑制JAK2/STAT4信号通路中关键因子JAK2、STAT4的磷酸化过程,降低Th1类细胞因子IFN-γ的合成,诱发Th1/Th2失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生理学 Th1 Th2平衡 janus激酶-2 信号传导转录激活因子-4 白细胞介素-12 γ-干扰素 白细胞介素-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晕清降压方介导JAK2/STAT3通路改善肥胖性高血压瘦素抵抗的实验研究
7
作者 张艺 王思雨 +2 位作者 杨晴 左丽婉 刘春华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11期2161-2169,共9页
目的探讨晕清降压方对痰瘀互结型肥胖性高血压模型大鼠降压减重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选取8只为正常对照组,其余大鼠采用小剂量链脲佐菌素+高盐高脂饲料喂养+慢性束缚应激构建痰瘀互结型肥胖性高血压模型,按随... 目的探讨晕清降压方对痰瘀互结型肥胖性高血压模型大鼠降压减重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选取8只为正常对照组,其余大鼠采用小剂量链脲佐菌素+高盐高脂饲料喂养+慢性束缚应激构建痰瘀互结型肥胖性高血压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造模成功的40只大鼠分为模型组、替米沙坦组、晕清降压方低、中、高剂量组,每组8只。晕清降压方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予晕清降压方10、20、40 g/(kg•d)灌胃;替米沙坦组予替米沙坦片3.5 mg/(kg•d)灌胃;正常对照组与模型组予蒸馏水10 mL/(kg•d)灌胃,每日1次,连续给药4周。测定各组血压、体质量;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瘦素(leptin,Lep)、血清血管紧张素II(angiotensinII,AngII)水平。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下丘脑组织磷酸化Janus激酶2(phosphorylated Janus kinase 2,p-JAK2)/Janus激酶2(Janus kinase 2,JAK2)、磷酸化细胞信号传导与转录活化因子3(phosphorylated signal transducers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 factor 3,p-STAT3)/细胞信号传导与转录活化因子3(signal transducers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 factor 3,STAT3)、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蛋白3(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ing 3,SOCS3)蛋白表达;实时PCR法检测下丘脑组织血管紧张素II受体(angiotensin type 1 receptor,AT1R)、瘦素受体(leptin receptor,LepR)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检测大鼠下丘脑LepR、AT1R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体质量、血压显著升高(P<0.05);血清Lep、AngII含量显著升高(P<0.05);Western Blot显示p-JAK2/JAK2、p-STAT3/STAT3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5),SOCS3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实时PCR与免疫组化均显示LepR的表达下降(P<0.05),AT1R表达升高(P<0.05)。(2)与模型组比较,替米沙坦组体质量、血压均降低(P<0.05),p-JAK2/JAK2、p-STAT3/STAT3、SOCS3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时PCR与免疫组化显示LepR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AT1R表达下降(P<0.05);晕清降压方低、中、高剂量组体质量、血压均降低(P<0.05),Lep、AngII血清含量水平降低(P<0.05);p-JAK2/JAK2、p-STAT3/STAT3蛋白表达升高,SOCS3蛋白表达下降(P<0.05);实时PCR与免疫组化显示LepR的表达升高(P<0.05),AT1R表达下降(P<0.05),且改善程度与中药浓度呈正相关。(3)与替米沙坦组比较,晕清降压方低、中、高剂量组体质量降低(P<0.05),晕清降压方高剂量组降压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晕清降压方低剂量组Lep升高(P<0.05),晕清降压方高剂量组Lep降低(P<0.05),晕清降压方中剂量组Lep无统计学差异(P>0.05);晕清降压方低、中剂量组AngII升高(P<0.05),晕清降压方高剂量组AngII无统计学差异(P>0.05)。Western Blot显示晕清降压方低、中、高剂量组p-JAK2/JAK2、p-STAT3/STAT3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SOCS3蛋白表达降低(P<0.05),实时PCR与免疫组化显示晕清降压方低、中、高剂量组LepR均升高(P<0.05),而晕清降压方高剂量组AT1R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晕清降压方可减轻痰瘀互结型肥胖性高血压模型大鼠体质量、降低血压,其机制可能通过调节JAK2/STAT3信号通路,与降低血管紧张素II水平、改善下丘脑瘦素抵抗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性高血压 晕清降压方 瘦素抵抗 janus激酶2/细胞信号传导转录活化因子3信号通路 痰瘀互结 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蛋白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T3信号通路在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向树突状细胞分化中的作用及机制探讨 被引量:2
8
作者 施引 朱肖肖 +8 位作者 张振 郭强 赵霖 魏然 孙琳琳 尹训强 张云虹 姜国胜 李霞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10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信号通路在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向树突状细胞(DC)分化中的作用与机制。方法将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THP-1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以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联合白细胞介素4(IL... 目的探讨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信号通路在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向树突状细胞(DC)分化中的作用与机制。方法将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THP-1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以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联合白细胞介素4(IL-4)诱导其向DC分化,用脂多糖(LPS)诱导THP-1来源DC成熟;对照组不做处理。培养第7天,收集两组细胞;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术检测DC表面标志性分子CD11c及DC表面功能分子(共刺激分子CD80、组织相容性抗原HLA-DR、趋化因子CCR7),q-PCR法检测STAT3及E2-2 mRNA,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STAT3总蛋白及磷酸化(p-STAT3)。结果对照组细胞呈圆形,形态均匀;细胞因子诱导后观察组细胞可见明显的树突状突起,呈现DC形态学变化。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DC表面标志性分子CD11c及DC表面功能分子均表达增加(P均<0.05),细胞STAT3、E2-2 mRNA及STAT3蛋白、pSTAT3蛋白相对表达量均增加(P均<0.05)。结论 GM-CSF联合IL-4诱导THP-1细胞向DC分化过程中,STAT3信号通路活化DC分化特异性核转录因子E2-2,进而诱导THP-1向DC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THP-1细胞 树突状细胞 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 信号通路 E2-2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JAK2/STAT3通路探讨颐脑解郁复方对体外氧糖剥夺/再复氧损伤型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9
作者 王敏 曲淼 +5 位作者 丁海月 刁华琼 陈雨菲 李晓路 朱胜杰 李小黎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769-777,共9页
目的基于Janus激酶(Janus kinase 2,JAK)/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STAT)信号通路探讨颐脑解郁复方对氧糖剥夺/再复氧(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reoxygenation,OGD/R)大鼠海马神经... 目的基于Janus激酶(Janus kinase 2,JAK)/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STAT)信号通路探讨颐脑解郁复方对氧糖剥夺/再复氧(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reoxygenation,OGD/R)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取新生大鼠海马制成细胞悬液,原代培养海马NSCs,建立OGD/R损伤模型,实验分为正常组、OGD/R模型组、颐脑解郁复方组、抑制剂组、颐脑解郁复方+抑制剂组。增殖的细胞正常组和OGD/R模型组海马NSCs无血清培养基培养,颐脑解郁复方组用NSCs含药血清培养基培养,抑制剂组用JAK2/STAT3通路抑制剂S31-201培养,颐脑解郁复方+抑制剂组用NSCs含药血清培养基和S31-201培养。分化的细胞正常组和OGD/R模型组用NSCs诱导分化培养基培养,颐脑解郁复方组用NSCs诱导分化培养基和含药血清培养,抑制剂组用NSCs诱导分化培养基和S31-201培养,颐脑解郁复方+抑制剂组用诱导分化培养基及含药血清和S31-201培养。各组细胞培养48小时后采用CCK-8法筛选颐脑解郁复方最佳浓度及检测各组海马NSCs的增殖情况,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海马NSCs的分化情况,RT-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JAK2、STAT3基因和p-JAK2、p-STAT3蛋白的表达。结果(1)各组细胞培养48小时后细胞增殖情况:与正常组相比,OGD/R模型组细胞增殖数量明显降低(P<0.01);与OGD/R模型组相比,颐脑解郁复方组、抑制剂组、颐脑解郁复方+抑制剂组海马NSCs增殖的数量明显增多(P<0.01)。(2)各海马NSCs经诱导分化培养48小时后,与正常组相比,OGD/R模型组分化后的细胞明显减少,海马NSCs向神经元分化减少,细胞排列稀疏。与OGD/R模型组相比,颐脑解郁复方组、抑制剂组、颐脑解郁复方+抑制剂组分化后的细胞明显增多,海马NSCs向神经元分化增多,细胞密度增大,突起增多。(3)各组细胞JAK2/STAT3通路相关基因与蛋白的表达情况:与正常组相比,OGD/R模型组海马NSCs的JAK2、STAT3基因及p-JAK2、p-STAT3蛋白表达显著增多(P<0.05,P<0.01);与OGD/R模型组相比,颐脑解郁复方组、抑制剂组、颐脑解郁复方+抑制剂组海马NSCs的JAK2、STAT3基因及p-JAK2、p-STAT3蛋白表达均显著减少(P<0.01)。结论颐脑解郁复方可以促进OGD/R损伤的海马NSCs的增殖与分化,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JAK2/STAT3信号通路,降低JAK2、STAT3的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颐脑解郁复方 海马神经干细胞 janus激酶2/信号传导转录激活因子3信号通路 细胞增殖 细胞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异性信号转导阻滞剂AG490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机制
10
作者 赵冀安 赵洪正 +3 位作者 周小慧 孙会凤 朱俊青 胡毅平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1期38-40,共3页
目的探讨特异性信号转导阻滞剂AG490对人肝癌Hep G2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培养好的人肝癌细胞株Hep G2用4、6、8 mg/kg的AG490(AG490 4 mg/kg组、AG490 6 mg/kg组、AG490 8 mg/kg组)进行处理,另设对照组(仅加PBS)。A... 目的探讨特异性信号转导阻滞剂AG490对人肝癌Hep G2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培养好的人肝癌细胞株Hep G2用4、6、8 mg/kg的AG490(AG490 4 mg/kg组、AG490 6 mg/kg组、AG490 8 mg/kg组)进行处理,另设对照组(仅加PBS)。AG490干预24 h,MTT法测算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测算细胞周期及凋亡率;采用Hoechst 33342染色法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Hep G2细胞中P-JAK2、P-STAT3、Bcl-2、Bax、Survivin、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 AG490干预24 h,与对照组比较,AG490 4 mg/kg组、AG490 6 mg/kg组、AG490 8 mg/kg组细胞增殖抑制率、G0/G1期细胞比例、细胞凋亡率逐渐升高(P均<0.05),且呈浓度依赖性(P均<0.05);Hep G2细胞核染色质固缩浓集、碎裂,凋亡小体形成,蓝色荧光增强,且AG490浓度越高以上变化越明显;P-JAK2、P-STAT3、Bcl-2、Survivin蛋白表达降低,而Bax、Caspase-3蛋白表达升高(P均<0.05)。结论 AG490可能通过抑制JAK2/STAT3信号通路表达抑制人肝癌Hep G2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HEPG2 细胞 janus 激酶 2/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 3 信号通路 信号转导阻滞剂 AG49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腺肌病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Ki-67、bcl-2和STAT3表达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宁 王肖力 +3 位作者 张洁 刘瑶 张兰英 张雅琦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48期40-41,共2页
目的观察子宫腺肌病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细胞核相关抗原(ki-67)、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bcl-2)及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异位、在位内膜组织及41例正... 目的观察子宫腺肌病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细胞核相关抗原(ki-67)、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bcl-2)及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异位、在位内膜组织及41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ki-67、bcl-2及STAT3,并分析三者的关系。结果子宫腺肌病在位内膜和正常子宫内膜增殖期的ki-67、bcl-2阳性表达率均高于分泌期,P均<0.05。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分泌期的ki-67阳性表达率均高于同期子宫腺肌病在位内膜和正常子宫内膜,子宫腺肌病异位、在位内膜bcl-2、STAT3阳性表达率均高于同期正常子宫内膜,P均<0.05。子宫腺肌病异位、在位内膜组织中ki-67、bcl-2和STAT3的表达,两两均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组织中ki-67、bcl-2及STAT3表达均升高,三者可能共同促进该病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病 细胞核相关抗原 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 信号传导转录激活因子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Y294002调控JAK/STAT3通路对肝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蔡灵乐 谢毅 +1 位作者 张新明 王娜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2年第5期337-342,共6页
目的:探究LY294002调控Janus激酶(JAK)/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STAT3)通路对肝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培养人肝癌SMMC-7721细胞至对数生长期后,分为对照组、LY294002处理组(加入10、20、30μmol/L)、白介素6处理组(IL-6组)、IL... 目的:探究LY294002调控Janus激酶(JAK)/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STAT3)通路对肝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培养人肝癌SMMC-7721细胞至对数生长期后,分为对照组、LY294002处理组(加入10、20、30μmol/L)、白介素6处理组(IL-6组)、IL-6+LY294002处理组(IL-6+30μmol/L LY294002),干预培养48 h后,通过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检测各组细胞活性,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克隆形成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情况,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Janus激酶2/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JAK2/STAT3)通路相关蛋白JAK2、磷酸化JAK2(p-JAK2)、STAT3、磷酸化STAT3(p-STAT3)及凋亡相关基因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IL-6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凋亡率、Bax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细胞克隆形成率、Bcl-2、p-JAK2/JAK2、p-STAT3/STAT3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IL-6组相比,10、20、30μmol/L LY294002组、IL-6+30μmol/L LY294002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凋亡率、Bax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细胞克隆形成率、Bcl-2、p-JAK2/JAK2、p-STAT3/STAT3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10μmol/L、20μmol/L LY294002组相比,30μmol/L LY294002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凋亡率、Bax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细胞克隆形成率、Bcl-2、p-JAK2/JAK2、p-STAT3/STAT3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IL-6+30μmol/L LY294002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凋亡率、Bax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细胞克隆形成率、Bcl-2、p-JAK2/JAK2、p-STAT3/STAT3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结论:LY294002可能通过调控JAK/STAT3通路抑制STAT3激活,从而抑制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Y294002 janus激酶/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通路 肝癌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调控相关炎症及凋亡通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邵昌明 林柏桐 +2 位作者 宋佳 樊郑阳 曾斌芳 《环球中医药》 2025年第1期154-160,共7页
细胞凋亡是一种基本的生物学现象,主要由炎症浸润转化而来,符合“炎—癌转化”模式。细胞凋亡不仅是一种特殊的细胞死亡类型,而且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及复杂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细胞凋亡对于细胞的生存与发展及维持细胞稳态具有重要的... 细胞凋亡是一种基本的生物学现象,主要由炎症浸润转化而来,符合“炎—癌转化”模式。细胞凋亡不仅是一种特殊的细胞死亡类型,而且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及复杂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细胞凋亡对于细胞的生存与发展及维持细胞稳态具有重要的意义。细胞凋亡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的意义主要在于调控其凋亡蛋白、减少炎症反应达到抵抗CAG的作用。研究发现中药复方及中药单体药物治疗CAG效果确切,中药可以调控相关信号通路治疗CAG,主要包括:细胞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Toll样受体4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Janus激酶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信号通路、刺猬信号通路等,有效发挥调控炎症反应、细胞增殖与凋亡机制,促进胃黏膜恢复,阻断癌变。目前对这些研究进展缺乏系统性的整理与思考,因此本文将围绕这些信号通路和中药治疗CAG的作用机制的研究结果进行阐述,为中药治疗CAG提供相关的治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细胞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Toll样受体4信号通路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 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 janus激酶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信号通路 刺猬信号通路 中药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anus激酶抑制剂及其在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4
作者 邹雪 张丽卿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31期107-110,共4页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常见的以滑膜炎及骨破坏为特征的全身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Janus激酶(JAK)/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STAT)信号在RA的发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JAK抑制剂作为新型改善病情抗风湿药物(DMARD),通过抑制JAK/STAT信号...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常见的以滑膜炎及骨破坏为特征的全身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Janus激酶(JAK)/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STAT)信号在RA的发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JAK抑制剂作为新型改善病情抗风湿药物(DMARD),通过抑制JAK/STAT信号通路,可减少炎性细胞因子的分泌,从而迅速、有效地控制RA疾病活动。JAK抑制剂可同时减少多种细胞因子的释放,具有迅速控制RA缓解、治疗达标的特点,与生物DMARD疗效相当,安全性良好;目前推荐口服的JAK抑制剂主要有托法替布、巴瑞替尼及乌帕替尼,在研究中的JAK抑制剂还有filgotinib、peficitinib、decernotinib、itacitini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janus激酶抑制剂 janus激酶/信号传导转录激活因子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anus激酶抑制剂治疗特应性皮炎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立婷 吴黎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6期59-62,共4页
特应性皮炎是一种与表皮屏障功能受损以及免疫功能失衡有关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发病与Janus激酶(JAK)-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STAT)信号通路密切相关。通过阻断白细胞介素(IL)-4、IL-13、IL-31等相关细胞因子介导的JAK-STAT信号通路... 特应性皮炎是一种与表皮屏障功能受损以及免疫功能失衡有关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发病与Janus激酶(JAK)-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STAT)信号通路密切相关。通过阻断白细胞介素(IL)-4、IL-13、IL-31等相关细胞因子介导的JAK-STAT信号通路,影响下游基因的表达,从而对特应性皮炎起治疗作用。本文对近年来JAK-STAT信号通路参与特应性皮炎发病机制的研究以及JAK抑制剂在特应性皮炎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janus激酶 janus激酶-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信号通路 janus激酶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胚胎植入的相关信号通路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霞 李慧珍 +1 位作者 刘丹 马天仲(审校)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22年第5期409-413,共5页
胚胎植入及胎儿发育是母胎相互识别、相互适应的过程,该过程蕴含复杂的分子机制,至今尚未阐明。胚胎植入失败是不明原因性不孕、早期流产和反复种植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胚胎植入与子宫内膜容受性密切相关,胚胎植入过程中机体分泌的各... 胚胎植入及胎儿发育是母胎相互识别、相互适应的过程,该过程蕴含复杂的分子机制,至今尚未阐明。胚胎植入失败是不明原因性不孕、早期流产和反复种植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胚胎植入与子宫内膜容受性密切相关,胚胎植入过程中机体分泌的各种细胞因子可以调控子宫内膜容受性,有效改善妊娠结局。目前研究已发现Notch、Janus激酶-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Wnt/β-连环蛋白、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和核因子κB等信号通路与胚胎植入息息相关。综述这些胚胎植入相关的信号通路及其研究进展,探讨胚胎着床机制,并为改善妊娠结局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植入 信号传导 janus激酶 WNT信号通路 MAP激酶信号系统 NF-κB 子宫内膜容受性 NOTCH 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组织JAK2、STAT3表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7
作者 庄妍 谢小缺 章超 《山东医药》 CAS 2020年第10期32-36,共5页
目的观察鼻咽癌组织Janus蛋白酪氨酸激酶2(JAK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表达变化,并分析二者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鼻咽癌患者85例,取鼻咽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采用RT-qPCR法检测JAK2、STAT3 mRNA表... 目的观察鼻咽癌组织Janus蛋白酪氨酸激酶2(JAK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表达变化,并分析二者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鼻咽癌患者85例,取鼻咽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采用RT-qPCR法检测JAK2、STAT3 mRNA表达。比较鼻咽癌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JAK2、STAT3 mRNA相对表达量,分析二者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鼻咽癌组织JAK2、STAT3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均<0.05)。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显示,鼻咽癌组织JAK2 mRNA相对表达量与STAT3 mRNA相对表达量呈正相关关系(r=0.622,P<0.01)。鼻咽癌组织JAK2、STAT3 mRNA相对表达量均与TNM分期有关(P均<0.05),而与性别、年龄、吸烟史、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无关(P均>0.05)。分别以JAK2、STAT3 mRNA相对表达量的均数为临界值,将鼻咽癌患者分为JAK2 mRNA高表达者43例与低表达者42例,STAT3 mRNA高表达者41例与低表达者44例。JAK2 mRNA高表达者与低表达者3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51.2%(21/43)、83.3%(35/42),STAT3 mRNA高表达者与低表达者3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48.7%(20/41)、79.5%(35/44)。JAK2、STAT3 mRNA高表达者3年总体生存率均明显低于其低表达者(χ^2分别为3.874、4.916,P均<0.05)。结论鼻咽癌组织JAK2、STAT3高表达,其表达变化与肿瘤TNM分期和患者预后有关。JAK2、STAT3有可能成为诊断鼻咽癌的肿瘤标志物和治疗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janus蛋白酪氨酸激酶2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小胶质细胞极化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香香 陶倩云 +3 位作者 刘浩飞 袁阳 王明山 张高峰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7-211,共5页
目的探讨电针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IR)后小胶质细胞极化的影响以及与酪氨酸激酶2(JAK2)/信号传导及转录活化因子3(STAT3)通路的关系。方法选择健康清洁级雄性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IR组和电针组,每组15只。IR组采用线栓法... 目的探讨电针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IR)后小胶质细胞极化的影响以及与酪氨酸激酶2(JAK2)/信号传导及转录活化因子3(STAT3)通路的关系。方法选择健康清洁级雄性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IR组和电针组,每组15只。IR组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IR损伤模型,电针组造模前连续5 d行电针刺激百会穴,假手术组仅暴露颈部血管。再灌注后24 h,采用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观察各组大鼠神经功能损伤程度,氯化三苯四氮唑染色观察脑梗死体积,Western blot检测经典激活型(M1)标志物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替代激活型(M2)标志物精氨酸酶1(Arg-1)、磷酸化JAK2、JAK2、磷酸化STAT3及STAT3蛋白表达,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M1标志物iNOS mRNA和M2标志物Arg-1 mRNA表达,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IR组和电针组mNSS、脑梗死体积、磷酸化JAK2/JAK2、磷酸化STAT3/STAT3、iNOS蛋白、iNOS mRNA、Arg-1蛋白、Arg-1 mRNA、TNF-α和IL-10表达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IR组比较,电针组mNSS、脑梗死体积、磷酸化JAK2/JAK2、磷酸化STAT3/STAT3、iNOS蛋白、iNOS mRNA、TNF-α表达明显降低(P<0.01),Arg-1蛋白、Arg-1 mRNA、IL-10表达明显升高[2.0±0.2 vs 1.5±0.1,4.2±0.8 vs 3.1±0.3,(49.1±7.1)pg/mg vs(27.9±5.9)pg/mg,P<0.01]。结论电针预处理可促进脑IR后小胶质细胞向M2极化,抑制向M1极化,其机制可能与抑制JAK2/STAT3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灌注损伤 电针 小神经胶质细胞 百会 酪氨酸激酶2/信号传导及转录活化因子3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肌玉红膏治疗糖尿病足溃疡活性成分、核心作用靶点基因的筛选及靶向结合关系预测验证 被引量:3
19
作者 周宇 郭小英 吴标良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30期29-33,共5页
目的基于数据库数据筛选生肌玉红膏治疗糖尿病足溃疡(DFU)的活性成分及其核心作用靶点基因,并进一步验证生肌玉红膏治疗DFU的活性成分及其核心作用靶点基因的靶向结合关系。方法(1)收集生肌玉红膏的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基因:从TCMSP、B... 目的基于数据库数据筛选生肌玉红膏治疗糖尿病足溃疡(DFU)的活性成分及其核心作用靶点基因,并进一步验证生肌玉红膏治疗DFU的活性成分及其核心作用靶点基因的靶向结合关系。方法(1)收集生肌玉红膏的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基因:从TCMSP、BATMAN-TCM和SuperPred数据库中检索数据,收集生肌玉红膏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基因。(2)收集DFU发病的靶点基因:在GeneCards、OMIM、PharmGkb、TTD数据库中检索并收集DFU发病的靶点基因。(3)生肌玉红膏治疗DFU的作用靶点基因筛选及其生物学功能分析:将生肌玉红膏的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基因、DFU发病的靶点基因取交集,使用Cytoscape3.8.0软件筛选生肌玉红膏治疗DFU的作用靶点基因。生肌玉红膏治疗DFU作用靶点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分析:运用基因本体论(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生肌玉红膏治疗DFU作用靶点基因的生物学功能。(4)生肌玉红膏治疗DFU核心作用靶点基因筛选及其与生肌玉红膏活性成分靶向结合关系预测及验证:通过GOSemSim包筛选生肌玉红膏治疗DFU核心作用靶点基因,预测与其有靶向结合关系的生肌玉红膏活性成分,使用AutoDock和PyMOL软件对生肌玉红膏活性成分和DFU核心作用靶点基因进行分子对接验证,分析生肌玉红膏活性成分和DFU核心作用靶点基因的靶向结合能力。结果(1)槲皮素、熊果酸、甘草查尔酮A、1-甲基-2-十二烷基-4-喹诺酮等371个成分为生肌玉红膏的活性成分,与生肌玉红膏活性成分有靶向结合关系的作用靶点基因有1762个,主要包括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SRC原癌基因(SRC)、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AKT1)。(2)DFU发病的靶点基因有EGFR、STAT3、TGF-β_(1)、SRC、AKT1等2690个。(3)生肌玉红膏治疗DFU的作用靶点基因有EGFR、STAT3、AKT1等39个。生肌玉红膏治疗DFU的作用靶点基因主要涉及调控上皮细胞增殖、肌细胞增殖、微小核糖核酸(miRNA)转录等生物学过程,靶点基因主要参与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糖尿病并发症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AGE-RAGE)、低氧诱导因子-1(HIF-1)信号通路等。(4)EGFR、STAT3、TGF-β_(1)、SRC、AKT1是生肌玉红膏治疗DFU的核心作用靶点基因,有靶向结合关系的生肌玉红膏活性成分主要来源于甘草、当归及白芷。槲皮素与EGFR的对接得分为-7.9 kcal/moL,1-甲基-2-十二烷基-4-喹诺酮与EGFR对接得分为-5.9 kcal/moL,熊果酸、甘草查尔酮A与STAT3对接得分分别为-8.0、-6.3 kcal/moL。结论生肌玉红膏治疗DFU的活性成分主要有槲皮素、熊果酸及甘草查尔酮A等。生肌玉红膏治疗DFU的核心作用靶点基因主要有EGFR、STAT3及AKT1等。生肌玉红膏的主要活性成分与关键作用靶点基因的靶向结合能力较好。生肌玉红膏治疗DFU的关键作用靶点基因可通过影响PI3K/AKT、AGE-RAGE及HIF-1等信号通路,参与促进上皮细胞增殖、抑制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生成等过程,发挥DFU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肌玉红膏 糖尿病足溃疡 槲皮素 熊果酸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