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不对称星形聚合物制备Janus杂化金纳米粒子 被引量:2
1
作者 刘子强 张国颖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42-349,共8页
利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和叠氮-炔基点击化学反应,对β-环糊精(β-CD)进行不对称改性,在其宽截面一侧聚合得到14条亲水性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链,在其窄截面一侧偶联7个硫辛酸(LA)基元,得到不对称星形聚合物(LA)7-CD-(PNI... 利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和叠氮-炔基点击化学反应,对β-环糊精(β-CD)进行不对称改性,在其宽截面一侧聚合得到14条亲水性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链,在其窄截面一侧偶联7个硫辛酸(LA)基元,得到不对称星形聚合物(LA)7-CD-(PNIPAM46)14,采用配体交换法以此聚合物对金纳米粒子进行表面修饰,得到表面具有不对称化学组成和亲疏水性的Janus杂化金纳米粒子(Au3.1-CD-(PNIPAM46)14),该两亲性Janus杂化金纳米粒子可以在选择性溶剂水中组装形成类似于胶束结构的球状组装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环糊精 不对称星形聚合物 janus杂化金纳米粒子 自组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硼氢化钠原位还原的纳米金杂化酶的制备及催化阿魏酸甘油酯合成 被引量:1
2
作者 尹一 孙立瑞 +1 位作者 刘青云 辛嘉英 《分子催化(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34,I0001,I0002,共11页
建立了一种基于硼氢化钠原位还原法制备纳米金杂化酶用以合成阿魏酸甘油酯的方法,使杂化酶的催化活性、稳定性及结构的刚性皆有所提高.利用硼氢化钠原位还原法制备了NaBH_(4)@AuNPs-CRL杂化酶,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到了最优的杂化条件,并利... 建立了一种基于硼氢化钠原位还原法制备纳米金杂化酶用以合成阿魏酸甘油酯的方法,使杂化酶的催化活性、稳定性及结构的刚性皆有所提高.利用硼氢化钠原位还原法制备了NaBH_(4)@AuNPs-CRL杂化酶,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到了最优的杂化条件,并利用荧光光谱、红外光谱、X-射线电子能谱、透射电镜等方法探究了杂化前后酶结构的变化.研究表明制备的NaBH_(4)@AuNPs-CRL杂化酶蛋白二级结构中α-螺旋含量减少、β-折叠含量增加,杂化酶比活性为4.91±0.12 U∙mg^(-1),与游离酶相比提高了66.44%,最佳条件下催化合成阿魏酸甘油酯的转化率为98.39%±3.65%,批式操作稳定性实验表明杂化酶的稳定性有较大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酶 纳米 硼氢 阿魏酸甘油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钛杂化介孔球负载金纳米粒子及其催化性能调控 被引量:2
3
作者 马慧 陶疆辉 +3 位作者 王艳妮 韩玉 王亚斌 丁秀萍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04-412,共9页
以能源开发(如光解水制氢)及环境保护(如有机物降解)应用为目标,负载型贵金属催化剂在设计、制备及理论研究方面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本工作以具有特异形貌及结构的树枝状二氧化硅纳米球载体为基础,通过溶胶-凝胶法在其孔道引入二氧化... 以能源开发(如光解水制氢)及环境保护(如有机物降解)应用为目标,负载型贵金属催化剂在设计、制备及理论研究方面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本工作以具有特异形貌及结构的树枝状二氧化硅纳米球载体为基础,通过溶胶-凝胶法在其孔道引入二氧化钛纳米颗粒形成硅钛杂化结构。通过有机改性技术,在树枝状硅钛杂化纳米球表面接枝氨基官能团。然后,通过浸渍法和硼氢化钠还原手段,在杂化纳米球孔道负载超细金纳米粒子。不同手段表征结果显示实验成功制备了树枝状硅钛杂化纳米球负载金纳米颗粒复合材料。在模拟太阳光下,所得催化剂光解水产氢量及速率为69.08μmol·g^(-1)和13.82μmol·g^(-1)·h^(-1),约为对比样催化剂(树枝状二氧化硅纳米球负载金纳米粒子)的7倍。在无光条件下,其降解对硝基苯酚的表观动力学常数为6.54×10^(-3)s^(-1),约为对比样的17倍(0.372×10^(-3)s^(-1))。由此可见,设计合成的新型催化剂展现出优越的多功能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枝状纳米 硅钛结构 纳米粒子 光解水制氢 对硝基苯酚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anus纳米杂化材料制备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滕长青 李运波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2-24,29,共4页
Janus纳米杂化材料是材料科学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如何实现Janus纳米杂化材料批量制备及精确表征是目前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利用RefViz软件对Janus纳米材料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可知:Janus纳米材料研究中,有关表界面、纳米金及Janus纳米... Janus纳米杂化材料是材料科学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如何实现Janus纳米杂化材料批量制备及精确表征是目前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利用RefViz软件对Janus纳米材料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可知:Janus纳米材料研究中,有关表界面、纳米金及Janus纳米材料性能的研究是目前公认的研究热点。重点介绍了Janus纳米金杂化材料,并对其今后的发展也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纳米微粒 janus颗粒 janus薄膜 等离激元 界面自组装法 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金纳米粒子增强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放大自发辐射
5
作者 吴小龑 刘国栋 +7 位作者 李阳龙 李巍 吴凌远 付博 王伟平 张大勇 赵剑衡 陈平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43-48,共6页
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作为激光的增益介质时,存在室温时纳秒脉冲或连续激光作用下的光泵浦器件不稳定、难以实现电泵浦激光等问题.通过将金纳米粒子水溶液和PEDOT∶PSS溶液共混的方法,将20nm尺寸的金纳米粒子掺杂至光泵浦平面波导器件的... 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作为激光的增益介质时,存在室温时纳秒脉冲或连续激光作用下的光泵浦器件不稳定、难以实现电泵浦激光等问题.通过将金纳米粒子水溶液和PEDOT∶PSS溶液共混的方法,将20nm尺寸的金纳米粒子掺杂至光泵浦平面波导器件的界面层PEDOT∶PSS中,掺杂了金纳米粒子的平面波导器件(以CH_3NH_3PbBr_3为增益介质)的放大自发辐射绝对强度相对于没掺杂金纳米粒子的器件提升了5.5倍.实验结果表明,金纳米粒子的引入,一方面提升了CH3NH3PbBr3薄膜的吸收,增加了粒子反转数目,另一方面加快了激发态激子的辐射跃迁速率.仿真分析表明,金纳米粒子的近场和远场复合表面等离激元可有效耦合增益介质光吸收/发射主区域,从而提高了平面波导器件的放大自发辐射性能.研究结果可为高效泵浦激光的实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钙钛矿 放大自发辐射 纳米粒子 近场表面等离激元 远场表面等离激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金属氧酸盐纳米粒子修饰电极的制备及电催化研究 被引量:22
6
作者 王秀丽 康振辉 +1 位作者 兰阳 王恩波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17-120,共4页
通过溶胶 -凝胶技术首次将有机 -无机杂化的多金属氧酸盐纳米粒子 [(CH3) 4 N] 6 P2 Mo18O6 2 ·9H2 O修饰在蜡浸石墨电极的表面 ,并研究了该纳米粒子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行为和电催化行为 .不仅探索了一种更好的多金属氧酸盐修饰剂 ,... 通过溶胶 -凝胶技术首次将有机 -无机杂化的多金属氧酸盐纳米粒子 [(CH3) 4 N] 6 P2 Mo18O6 2 ·9H2 O修饰在蜡浸石墨电极的表面 ,并研究了该纳米粒子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行为和电催化行为 .不仅探索了一种更好的多金属氧酸盐修饰剂 ,而且为研究其他纳米粒子的电化学行为提供了一种简单而实用的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 属氧酸盐纳米粒子 修饰电极 溶胶-凝胶技术 电催性质 学行为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anus纳米金稳定的Pickering乳液界面催化氧化性能
7
作者 王红 SAN Khin Nyein Ei +2 位作者 方云 张鑫宇 樊晔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77-185,共9页
Janus纳米粒子的结构设计和简易合成是Pickering乳液界面催化的关键.本文通过在Pickering乳液保护法中操纵共轭亚油酸的自组装、自交联性和弱还原性,合成了Janus型自交联吸附胶束修饰的纳米Fe_(3)O_(4)(SCA-Fe_(3)O_(4)),并在其表面原... Janus纳米粒子的结构设计和简易合成是Pickering乳液界面催化的关键.本文通过在Pickering乳液保护法中操纵共轭亚油酸的自组装、自交联性和弱还原性,合成了Janus型自交联吸附胶束修饰的纳米Fe_(3)O_(4)(SCA-Fe_(3)O_(4)),并在其表面原位还原金后,合成了Janus型催化剂Au-SCA-Fe_(3)O_(4),考察其同时作为乳化剂和催化剂在乳液界面催化苯甲醇氧化生成苯甲醛的性能.结果表明,该Janus纳米粒子的金修饰量(质量分数)仅为0.66%,兼具乳化性、催化性和磁响应性.Au-SCA-Fe_(3)O_(4)可制备外观稳定(100μm)和热稳定(90℃)的苯甲醇/水型Pickering乳液,可显著提高互不相溶反应物与催化剂间的接触面积,使其催化活性达到均匀纳米催化剂的2倍和非乳液催化时的3倍,其在界面的不可转动性使苯甲醛的选择性高于99.9%,避免了苯甲醛被过度氧化成苯甲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anus纳米粒子 界面催 Pickering乳液 共轭亚油酸 纳米四氧三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粒子原位杂化酚醛/炭纤维烧蚀防热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刘乃亮 齐暑华 +2 位作者 李春华 理莎莎 付东升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01-505,共5页
采用原位杂化方法分别制备了SiC、SiO2和Al2O3 3种纳米粒子杂化酚醛树脂,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纳米粒子均匀分散在酚醛树脂中,与酚醛树脂形成"海-岛"结构;热重分析结果显示,纳米粒子杂化酚醛树脂的降解过程分为3个阶段,通过Kissi... 采用原位杂化方法分别制备了SiC、SiO2和Al2O3 3种纳米粒子杂化酚醛树脂,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纳米粒子均匀分散在酚醛树脂中,与酚醛树脂形成"海-岛"结构;热重分析结果显示,纳米粒子杂化酚醛树脂的降解过程分为3个阶段,通过Kissinger法对杂化酚醛树脂热分解活化能进行计算,发现纳米粒子能够降低树脂第1阶段的热分解活化能,而提高了树脂在第2阶段的热分解活化能;磨耗性能测试显示纳米粒子可提高酚醛树脂/炭纤维耐磨性能;氧-乙炔烧蚀法测试表明,纳米粒子能提高酚醛树脂/炭纤维复合材料的耐烧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粒子 原位 酚醛树脂 炭纤维 耐烧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s-DNA在纳米金上固载和杂化的电化学传感研究 被引量:22
9
作者 缪谦 金葆康 林祥钦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7-30,共4页
将 2 -氨乙基硫醇 (AET)固载到玻碳电极 (GCE)表面 ,进而化学吸附纳米金 (NG) ,并在纳米金上固载ss-DNA得到 ss-DNA/NG/AET/GCE,以 Co(bpy) 3+ 3为电化学指示剂可以识别研究 ss-DNA的杂化反应 .结果表明 ,纳米金能使固载其上的 ss-DNA... 将 2 -氨乙基硫醇 (AET)固载到玻碳电极 (GCE)表面 ,进而化学吸附纳米金 (NG) ,并在纳米金上固载ss-DNA得到 ss-DNA/NG/AET/GCE,以 Co(bpy) 3+ 3为电化学指示剂可以识别研究 ss-DNA的杂化反应 .结果表明 ,纳米金能使固载其上的 ss-DNA发生部分变性而结合 Co(bpy) 3+ 3,但用 p H7.0的磷酸缓冲液浸泡可基本上避免这种变性 ,并明显提高杂化反应的识别能力 .结合在 ds-DNA/NG/AET/GCE上的 Co(bpy) 3+ 3的峰电流与扫速的线性关系可保持到 80 m V/s.与电沉积法固载纳米金相比较 ,本电极更稳定和可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 纳米 反应 电极 学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无机杂化纳米粒子共混改性聚偏氟乙烯多孔膜及其表面两性离子化的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朱丽静 朱利平 +3 位作者 徐又一 朱宝库 陈亦力 刘德祥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5-69,共5页
通过表面引发的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甲基丙烯酸二甲氨乙酯嵌段共聚物(PMMA-b-PDMAEMA)接枝改性的有机/无机杂化二氧化硅纳米粒子(BCP-gSiO2NPs),并将其与聚偏氟乙烯(PVDF)溶液共混,通过传统的非溶... 通过表面引发的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甲基丙烯酸二甲氨乙酯嵌段共聚物(PMMA-b-PDMAEMA)接枝改性的有机/无机杂化二氧化硅纳米粒子(BCP-gSiO2NPs),并将其与聚偏氟乙烯(PVDF)溶液共混,通过传统的非溶剂诱导相分离(NIPS)法制备PVDF/BCP-g-SiO2有机-无机杂化分离膜,进一步通过膜表面PDMAEMA链段与1,3-丙磺酸内酯之间的季胺化反应,实现了PVDF/BCP-g-SiO2有机-无机杂化膜的表面两性离子化。研究结果表明,BCP-g-SiO2NPs的引入以及膜表面的进一步两性离子化显著提高了PVDF膜的亲水性和抗污染性能,是PVDF超滤膜等相转化膜材料改性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纳米粒子 聚偏氟乙烯 表面两性离子 抗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铂纳米粒子杂化膜测定肾上腺素 被引量:5
11
作者 郭宪厚 王学亮 郁章玉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465-1471,共7页
利用循环伏安法制备了石墨烯/铂纳米粒子杂化膜修饰电极,并利用该修饰电极研究了肾上腺素(EP)的电化学行为,建立了测定肾上腺素的电化学方法。分别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循环伏安法对电极的表面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优化了修饰... 利用循环伏安法制备了石墨烯/铂纳米粒子杂化膜修饰电极,并利用该修饰电极研究了肾上腺素(EP)的电化学行为,建立了测定肾上腺素的电化学方法。分别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循环伏安法对电极的表面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优化了修饰电极制备过程中影响电极性能的条件和EP的测定条件。结果表明,石墨烯/铂纳米粒子修饰电极对肾上腺素有明显的电催化作用。在p H=5.0的柠檬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溶液中,EP的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4.4×10^-8~2.2×10^-6mol/L的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ipa(10 A)=0.0753c(mol/L)+3.7653×10^-5,r=0.9989,检出限为2.2×10^-9mol/L(S/N=3)。修饰电极表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可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纳米粒子 材料 肾上腺素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127反相微乳液中纳米AgCl粒子的可控合成和AgCl/F127-PMMA有机/无机杂化膜的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吴礼光 项雯 杜春慧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1-65,共5页
在大分子F127为表面活性剂的反相微乳液体系中,合成AgCl纳米粒子。然后通过聚合制备AgCl/F127-PMMA有机/无机杂化膜,用于苯/环己烷混合物的渗透汽化分离。利用电导率仪、紫外可见光谱及透射电镜研究微乳液的增溶水量(ω)对微乳液结构、... 在大分子F127为表面活性剂的反相微乳液体系中,合成AgCl纳米粒子。然后通过聚合制备AgCl/F127-PMMA有机/无机杂化膜,用于苯/环己烷混合物的渗透汽化分离。利用电导率仪、紫外可见光谱及透射电镜研究微乳液的增溶水量(ω)对微乳液结构、胶束中AgCl粒子的生成和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的AgCl粒子粒径小于10 nm;增加微乳液的ω,生成的AgCl粒子变大。聚合后制备的AgCl/F127-PMMA有机/无机杂化膜中,AgCl粒子能保持较好的分散性。50wt%苯/环己烷混合物的渗透汽化结果表明,在合适的ω下,所制备的AgCl/F127-PMMA有机/无机杂化膜能克服常规高分子膜的trade-off现象,表现出较好的分离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127 反相微乳液 AgCl纳米粒子 有机-无机 渗透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b2S3纳米粒子敏化TiO2分枝纳米棒阵列杂化太阳电池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郝彦忠 钱近 +2 位作者 栗靖琦 裴娟 李英品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060-5064,共5页
采用两步水热法在导电玻璃(FTO)上制备TiO2分枝纳米棒(B-NR)阵列。利用低温化学浴沉积法(CBD)在TiO2分枝纳米棒阵列(B-NRA)基底上沉积Sb2S3纳米粒子(NPs)。接着分别旋涂P3HT和Spiro-OMeTAD组装成TiO2(B-NRA)/Sb2S3/P3HT/Spiro-OMeTAD为... 采用两步水热法在导电玻璃(FTO)上制备TiO2分枝纳米棒(B-NR)阵列。利用低温化学浴沉积法(CBD)在TiO2分枝纳米棒阵列(B-NRA)基底上沉积Sb2S3纳米粒子(NPs)。接着分别旋涂P3HT和Spiro-OMeTAD组装成TiO2(B-NRA)/Sb2S3/P3HT/Spiro-OMeTAD为光活性层的杂化太阳电池。通过对杂化太阳电池的光电性能测试,结果表明,TiO2分枝纳米棒阵列具有高的吸光强度,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多级电荷传输通道,由TiO2(B-NRA)/Sb2S3/P3HT/Spiro-OMeTAD复合膜结构组装的杂化太阳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PCE)是4.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分枝纳米 Sb2S3纳米粒子 水热法 学浴沉积 太阳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CaCO_3/SiO_2复合粒子的原位有机杂化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刘国军 曾汉民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2年第12期71-73,共3页
釆用含有纳米碳酸钙的硅酸钠水性悬浮液在酸性物质作用下,硅酸盐发生水解-缩合反应生成溶胶从而沉积在纳米碳酸钙粒子表面的溶胶沉积法,制备出具有核壳结构的纳米碳酸钙/二氧化硅复合粒子;在体系中引入适当的亲油性诱导剂和有机改性剂,... 釆用含有纳米碳酸钙的硅酸钠水性悬浮液在酸性物质作用下,硅酸盐发生水解-缩合反应生成溶胶从而沉积在纳米碳酸钙粒子表面的溶胶沉积法,制备出具有核壳结构的纳米碳酸钙/二氧化硅复合粒子;在体系中引入适当的亲油性诱导剂和有机改性剂,对复合粒子进行原位有机杂化并探索了其应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CaCO3/SiO2复合粒子 原位有机 应用 碳酸钙 二氧 有机改性 硅橡胶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纳米带杂化粒子和石墨烯纳米带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郑玉婴 曹宁宁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8-128,共11页
氧化石墨烯纳米带杂化粒子是将氧化石墨烯纳米带(GONRs)与其他纳米粒子经π-π键、氢键等结合方式复合在一起,通过这种特殊的结合形态一方面可以有效地防止GONRs的聚积,另一方面新的纳米粒子的引入能够赋予该杂化材料某些特殊的性能,从... 氧化石墨烯纳米带杂化粒子是将氧化石墨烯纳米带(GONRs)与其他纳米粒子经π-π键、氢键等结合方式复合在一起,通过这种特殊的结合形态一方面可以有效地防止GONRs的聚积,另一方面新的纳米粒子的引入能够赋予该杂化材料某些特殊的性能,从而有利于充分发挥GONRs杂化材料在聚合物改性等领域的综合性能。本文综述了氧化石墨烯纳米带杂化粒子的制备方法、性能和应用现状。此外,针对GONRs的还原产物石墨烯纳米带(GNRs)的结构、性能、制备方法及其应用领域也进行了系统性地论述。相关研究表明,氧化石墨烯纳米带杂化粒子的设计与制备是氧化石墨烯纳米带迈向实用领域的一个有效途径,而石墨烯纳米作为石墨烯的一种特殊结构的二维变体,继承了石墨烯优良的导电和导热等性能,同时特殊的边缘效应,因而呈现出了更广阔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纳米粒子 石墨烯纳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ATO/聚合物杂化粒子的乳液聚合法制备及表征(英文)
16
作者 张贵军 陈中华 +1 位作者 曾幸荣 余飞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0年第13期3130-3133,3157,共5页
通过乳液聚合法成功地将具有红外屏蔽功能的纳米ATO粒子包覆在聚合物内。电子透射电镜观察显示纳米ATO粒子存在于杂化乳胶粒子内。当添加的ATO重量比率为2.7%时,包覆效率达到最大值54.5%。紫外-可见光-近红外光谱结果显示,随着添加的AT... 通过乳液聚合法成功地将具有红外屏蔽功能的纳米ATO粒子包覆在聚合物内。电子透射电镜观察显示纳米ATO粒子存在于杂化乳胶粒子内。当添加的ATO重量比率为2.7%时,包覆效率达到最大值54.5%。紫外-可见光-近红外光谱结果显示,随着添加的ATO重量比率的增加,近红外透过率逐渐减少,而可见光透射率变化很小。含纳米ATO的杂化膜显示出优异的高可见光透过率而近红外被屏蔽的能力,可用于节能的透明隔热涂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覆 锑掺 纳米粒子 乳液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燃杂化纳米粒子改性环氧树脂 被引量:9
17
作者 叶华立 吴悦广 +5 位作者 陈国荣 刘诚 罗伟昂 袁丛辉 许一婷 戴李宗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25,共7页
以甲基丙烯酸DOPO乙酯(HEPO)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共聚合成了PHEPO-b-PGMA(PHDG)嵌段共聚物,将其接枝于氨基改性的SiO_2纳米粒子表面,获得新型阻燃SiO_2-PHDG核壳结构杂化纳米粒子。将SiO_2-PHDG引入到双酚A型环氧树脂E51中,制... 以甲基丙烯酸DOPO乙酯(HEPO)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共聚合成了PHEPO-b-PGMA(PHDG)嵌段共聚物,将其接枝于氨基改性的SiO_2纳米粒子表面,获得新型阻燃SiO_2-PHDG核壳结构杂化纳米粒子。将SiO_2-PHDG引入到双酚A型环氧树脂E51中,制备了一系列P,Si含量可调的阻燃改性环氧树脂。采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SiO_2-PHDG、改性环氧树脂断面及烧蚀后炭层进行形貌分析;动态力学分析、热重分析、差示扫描量热法及极限氧指数(LOI)研究表明,SiO_2-PHDG可使阻燃元素P,Si以"捆绑式"较好地分散在环氧树脂基体中,在较低P,Si含量下表现出优良的协同阻燃效果,当SiO2-PHDG的添加量为8%时,改性环氧树脂的LOI由26.0上升到32.8。此外,添加适量的SiO_2-PHDG可一定程度上提高环氧树脂的热稳定性及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段共聚物 纳米粒子 环氧树脂 阻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SiO_(2)杂化纳米粒子改性酚醛树脂及其性能
18
作者 李辉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2023年第6期32-35,共4页
将氧化石墨烯(GO)与氨基化纳米SiO_(2)粒子,通过静电自组装和化学还原制得杂化纳米粒子(SiO_(2)-RGO),然后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得SiO_(2)-RGO/酚醛树脂(PF)复合材料。结果表明:适量引入SiO_(2)-RGO可明显改善PF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当SiO_... 将氧化石墨烯(GO)与氨基化纳米SiO_(2)粒子,通过静电自组装和化学还原制得杂化纳米粒子(SiO_(2)-RGO),然后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得SiO_(2)-RGO/酚醛树脂(PF)复合材料。结果表明:适量引入SiO_(2)-RGO可明显改善PF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当SiO_(2)-RGO质量分数为1.0%时,SiO_(2)-RGO/PF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弯曲模量、冲击强度均达到最大值(78.77 MPa、3.87 GPa和14.15 kJ/m^(2)),分别比PF提高了73.62%、52.36%和115.05%;当SiO_(2)-RGO质量分数为1.5%时,SiO_(2)-RGO/PF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降至0.92,比PF降低了27.0%;SiO_(2)-RGO/PF复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分解温度以及残炭率均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自组装 纳米粒子 酚醛树脂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强化纳米金杂化CRL脂肪酶催化甾醇油酸酯的合成 被引量:5
19
作者 尹一 孙立瑞 +2 位作者 方祁利 夏春谷 辛嘉英 《分子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22-533,共12页
为进一步提高植物甾醇的脂溶性、降低熔点,提出了一种在微波辐射条件下、利用纳米金杂化CRL脂肪酶为催化剂的植物甾醇油酸酯的合成方法.以植物甾醇的转化率为指标,通过响应面法确定合成植物甾醇酯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对最优条件进行了验证... 为进一步提高植物甾醇的脂溶性、降低熔点,提出了一种在微波辐射条件下、利用纳米金杂化CRL脂肪酶为催化剂的植物甾醇油酸酯的合成方法.以植物甾醇的转化率为指标,通过响应面法确定合成植物甾醇酯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对最优条件进行了验证.微波强化纳米金杂化CRL脂肪酶催化植物甾醇油酸酯的最优条件为:AuNPs粒径为15 nm、AuNPs-CRL杂化酶的添加量为8%、微波功率为320 W、反应时间为64 min,在此优化条件下测得植物甾醇的转化率为91.24%±0.42%,收率为83.73%,与预测值吻合度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甾醇酯 纳米 微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微乳液中AgCl纳米粒子的可控合成与AgCl/GMA-MMA-AMPS共聚物有机-无机杂化膜的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江增 吴礼光 周志军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15,共6页
以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为表面活性剂,在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混合物为油相的反相微乳液体系中合成了AgCl纳米粒子,然后通过微乳液聚合制备了AgCl/GMA-MMA-AMPS共聚物有机-无机杂化膜,并用... 以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为表面活性剂,在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混合物为油相的反相微乳液体系中合成了AgCl纳米粒子,然后通过微乳液聚合制备了AgCl/GMA-MMA-AMPS共聚物有机-无机杂化膜,并用于苯/环己烷混合物的渗透气化分离.利用紫外-可见光谱及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微乳液中表面活性剂浓度(cAMPS)及水相中盐浓度(cNaCl,cAgNO3)对AgCl纳米粒子的形成及形貌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AgCl纳米粒子在杂化膜中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合成的AgCl纳米粒子近似球状,粒径在20-30 nm之间;增大cAMPS和cNaCl,cAgNO3均导致AgCl纳米粒子粒径减小,粒子数增多;制备的AgCl/GMA-MMA-AMPS共聚物有机-无机杂化膜中AgCl纳米粒子保持了较好的分散性.质量分数为50%的苯/环己烷混合物的渗透气化结果表明,在适宜的表面活性剂浓度和水相中一定盐浓度下,所制备的AgCl/GMA-MMA-AMPS共聚物有机-无机杂化膜能克服常规高分子膜的trade-off现象,表现出较好的苯/环己烷混合物渗透气化分离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微乳液 AgCl纳米粒子 有机-无机 渗透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