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对二氧环己酮Janus微纳纤维膜的制备及其性能
1
作者 邢瑞权 田鑫 +2 位作者 郭俊宇 程金雪 郭敏杰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0-118,共9页
为制备具有优异单向导湿性的可降解Janus微纳纤维膜,利用纤维素纳米晶(CNC)对聚对二氧环己酮(PPDO)进行亲水改性,经静电纺丝制备得到CNC/PPDO亲水层,再通过逐层静电纺丝的方法在亲水层表面依次纺制PPDO本征过渡层及聚乳酸(PLA)疏水层,... 为制备具有优异单向导湿性的可降解Janus微纳纤维膜,利用纤维素纳米晶(CNC)对聚对二氧环己酮(PPDO)进行亲水改性,经静电纺丝制备得到CNC/PPDO亲水层,再通过逐层静电纺丝的方法在亲水层表面依次纺制PPDO本征过渡层及聚乳酸(PLA)疏水层,最终制得PPDO Janus微纳纤维膜。结果表明:CNC质量分数为15%的CNC/PPDO微纳纤维膜具有最佳的力学强度(4.39 MPa),且表面水接触角达49.5°,芯吸高度达103 mm,吸水率达190.28%,展现出优异的亲水性能。此外,本征过渡层PPDO微纳纤维膜与亲水层CNC/PPDO微纳纤维膜及疏水层PLA纤维膜间界面结合稳定,保障了水在层间的稳定流动,从而实现了PPDO Janus微纳纤维膜的单向导湿特性。这种以PPDO本征材料为过渡层的Janus微纳纤维膜在新型伤口敷料等医用领域具有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二氧环己酮 逐层静电纺丝 janus微纳纤维膜 纤维米晶 本征过渡层 单向导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聚乳酸和纳米纤维素的微纳复合膜微包装的保鲜机理研究
2
作者 黎海凌 彭国兴 +2 位作者 郭艳平 高艳飞 高志强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5-41,共7页
目的开发和评估一种基于聚乳酸(PLA)和纳米纤维素(NFC)的微纳复合膜包装材料,以提高果蔬保鲜效果,并减小对环境的影响。方法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薄膜替代果蔬进行定量化测试,通过改变NFC(质量分数为0.5%)与不同浓度、粒径PLA... 目的开发和评估一种基于聚乳酸(PLA)和纳米纤维素(NFC)的微纳复合膜包装材料,以提高果蔬保鲜效果,并减小对环境的影响。方法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薄膜替代果蔬进行定量化测试,通过改变NFC(质量分数为0.5%)与不同浓度、粒径PLA微粒的混合液喷涂次数,研究它对PET薄膜氧气透过率、水蒸气透过率和辐射散热效果的影响。结果NFC(质量分数为0.5%)喷涂5次时,复合膜的氧气和水蒸气透过率最低;纤维素中加入适中浓度和粒径(如30μm)的PLA微粒能够增强氧气阻隔性能,降低PET薄膜的水蒸气透过率;5次喷涂为平衡点,过多喷涂,其阻湿性能反而下降;NFC和PLA微粒的添加使得PET薄膜具有一定的辐射散热效果。结论适当的NFC和PLA微粒浓度、粒径,以及喷涂次数可显著提高复合膜的性能,该微纳复合膜通过提升纤维素膜均匀性增强阻氧、阻湿性能,具有潜在的辐射降温作用,为果蔬保鲜微包装材料的开发提供了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纤维 复合 包装 氧气透过率 水蒸气透过率 辐射散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微纳晶体制备复合超滤膜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张力平 陈国伟 唐焕威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6,共6页
为改善普通聚砜超滤膜水通量低、亲水性差、不耐污染的缺点,该文以纤维素浆粕为原料,通过超声波辅助酸催化水解的方式制得纤维素微纳晶体,并对其性能进行表征;将所得产品和聚砜共混,采用浸没沉淀相转化工艺制备超滤膜材料,测定超滤膜的... 为改善普通聚砜超滤膜水通量低、亲水性差、不耐污染的缺点,该文以纤维素浆粕为原料,通过超声波辅助酸催化水解的方式制得纤维素微纳晶体,并对其性能进行表征;将所得产品和聚砜共混,采用浸没沉淀相转化工艺制备超滤膜材料,测定超滤膜的水通量、截留率、平均孔径、孔隙率、抗张强度等性能。结果表明:随着纤维素微纳晶体用量的增加,超滤膜的水通量逐渐增大;当纤维素添加量与聚砜质量分数达30%时,超滤膜水通量可达234.2L/(m2.h),牛血清蛋白溶液截留率为93.4%。纤维素微纳晶体的加入提高了膜的水通量,明显改善了聚砜超滤膜的性能。此外,通过红外及原子力显微镜对复合超滤膜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晶体 超滤 水通量 聚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层微纳米纤维膜的气液固三相体系构建及其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1
4
作者 费建武 吕明泽 +2 位作者 刘利伟 王春红 韩振邦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7-43,共7页
为提升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的光催化降解性能,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亲疏不对称的双层纳微纤维膜,其中疏水层为聚苯乙烯纤维膜,亲水层为以聚丙烯腈/聚乙烯吡咯为载体的g-C_(3)N_(4)/酞菁铁(FePc)异质结催化膜,对其表面形貌、化... 为提升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的光催化降解性能,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亲疏不对称的双层纳微纤维膜,其中疏水层为聚苯乙烯纤维膜,亲水层为以聚丙烯腈/聚乙烯吡咯为载体的g-C_(3)N_(4)/酞菁铁(FePc)异质结催化膜,对其表面形貌、化学结构和光吸收性能进行表征,并考察了对染料废水的光催化降解作用。结果表明:水接触角分别为140°和12°的疏水层和亲水催化层可紧密结合,其中催化层中g-C_(3)N_(4)和FePc在纤维膜上分布均匀,且FePc的引入将纤维膜的光吸收范围拓展至800 nm;在染料的光催化降解中,疏水层可作为气体通道将空气中的O2传输至亲水催化层,从而形成气液固三相接触的反应体系,有效促进O2对g-C_(3)N_(4)导带光生电子的俘获,使其光催化活性较常规二相体系提升3.1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 氮化碳 三相体系 光催化性能 染料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麻植物活性物/单宁酸/AgNPs/PAN复合微纳纤维膜的实验设计及抗菌活性研究
5
作者 林冬松 谢晓琪 +4 位作者 陈品鸿 李定帆 赵慧 曹庆云 周武艺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7-32,共6页
汉麻植物含有丰富的抗菌类活性物,可缓解由抗生素滥用导致的耐药性问题。该文使用高压静电纺丝技术设计了一种复合抗菌微纳米纤维膜,包含汉麻植物活性物质(HPA)、单宁酸(TA)、银纳米颗粒(Ag NPs)和聚丙烯腈(PAN)。实验发现:在PAN质量浓... 汉麻植物含有丰富的抗菌类活性物,可缓解由抗生素滥用导致的耐药性问题。该文使用高压静电纺丝技术设计了一种复合抗菌微纳米纤维膜,包含汉麻植物活性物质(HPA)、单宁酸(TA)、银纳米颗粒(Ag NPs)和聚丙烯腈(PAN)。实验发现:在PAN质量浓度为0.1kg/L、HPA和TA质量浓度均为0.03kg/L、AgNO3质量浓度为0.01 kg/L、施加电压为17 kV、接收距离为14 cm、供液速率为1 mL/h时,制备条件最佳;在HPA的添加质量浓度为0.03kg/L时微纳纤维的形貌均一,直径均匀,药物负载和热稳定性良好;抗菌测试结果显示,不同HPA质量浓度的微纳纤维膜均能有效抑制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作用明显,抗菌率均达95%以上。因此,该实验设计和制备的HPA/TA/Ag/PAN复合纤维膜在抗菌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静电纺丝法 汉麻植物活性物 抗菌纤维 聚丙烯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anus膜的制备及其在CO_(2)强化吸收中的研究
6
作者 吴文渊 李韵浩 +5 位作者 付晓燕 刘铭辉 康国栋 曹义鸣 车如心 于海军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4-63,73,共11页
分别以亲水性和疏水性聚合物溶液为外层和内层制膜液,通过共挤出法制备双层膜.以正丙醇为芯液,水为凝胶浴,调控成膜过程中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参数,成功制备出外层亲水/内层疏水的Janus中空纤维膜.Janus中空纤维膜的外层水接触角为44°... 分别以亲水性和疏水性聚合物溶液为外层和内层制膜液,通过共挤出法制备双层膜.以正丙醇为芯液,水为凝胶浴,调控成膜过程中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参数,成功制备出外层亲水/内层疏水的Janus中空纤维膜.Janus中空纤维膜的外层水接触角为44°,内层水接触角为131°.将Janus膜应用于模拟烟道气中CO_(2)吸收研究,考察气/液压差、吸收液体积流量和亲/疏水层厚度对CO_(2)吸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气-液压差为0.11 MPa时,模拟烟道气中CO_(2)吸收率达到99.43%,气体处理通量为6050 L/(m^(2)·h);在240 min连续吸收过程中,Janus膜的气体处理通量和CO_(2)吸收率保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anus中空纤维 气泡 CO_(2)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聚砜复合超滤膜表征与凝胶特性
7
作者 林星 张力平 +1 位作者 唐焕威 李宏静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2期200-202,共3页
通过向聚砜铸膜液中加入微纳纤维素,以浸没沉淀相转化工艺制备微纳纤维素/聚砜复合膜材料,并对复合膜的水通量、截留率、孔隙率、平均孔径进行测定。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膜孔结构进行观察,利用浊点滴定实验得到的三元相图对其凝胶特性... 通过向聚砜铸膜液中加入微纳纤维素,以浸没沉淀相转化工艺制备微纳纤维素/聚砜复合膜材料,并对复合膜的水通量、截留率、孔隙率、平均孔径进行测定。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膜孔结构进行观察,利用浊点滴定实验得到的三元相图对其凝胶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微纳纤维素加入量的增大,复合膜水通量逐渐增大、截留率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孔隙率逐渐增大,平均孔径略有增加。微纳纤维素的存在,改变了铸膜液的分相途径和浊点的组成,从而影响了膜孔结构和复合膜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超滤 纤维 聚砜 凝胶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4年《膜科学与技术》总目次
8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8-83,共6页
关键词 科学与技术》 中空纤维 青霉素发酵液 陶瓷 施汉昌 分离法 物理化学处理 蒸馏 陶瓷 生物反应器 质子交换 超滤处理 超滤 生物 传质性能 目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