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响应性Janus颗粒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进展
1
作者 杨帆 顾大章 史春薇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0-253,260,共5页
Janus是一种两面具有不同结构,具有可调控性和两亲性的颗粒。根据其可调控性的特点开发了多种响应性Janus颗粒并应用于不同领域。磁响应性、光响应性和pH响应性Janus颗粒是技术较成熟且应用较广泛的材料。介绍了磁响应性、光响应性和pH... Janus是一种两面具有不同结构,具有可调控性和两亲性的颗粒。根据其可调控性的特点开发了多种响应性Janus颗粒并应用于不同领域。磁响应性、光响应性和pH响应性Janus颗粒是技术较成熟且应用较广泛的材料。介绍了磁响应性、光响应性和pH响应性Janus颗粒的制备方法、催化性能及应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anus颗粒 响应性 高分子材料制备 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层Janus Ga_(2)SSe光催化水解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2
作者 胡新华 廖杨芳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5-51,共7页
光催化水解制氢为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行的策略.本文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提出了单层Janus Ga_(2)SSe是一种有效的水解光催化剂.结构稳定性分析表明,单层Janus Ga_(2)SSe具有能量和动力学稳定性.电子性质表明,单层Jan... 光催化水解制氢为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行的策略.本文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提出了单层Janus Ga_(2)SSe是一种有效的水解光催化剂.结构稳定性分析表明,单层Janus Ga_(2)SSe具有能量和动力学稳定性.电子性质表明,单层Janus Ga_(2)SSe属于间接带隙半导体,有利于降低载流子的复合几率.光催化性能分析表明,单层Janus Ga_(2)SSe的能带边缘位置适合PH=0~14宽范围的光催化水解.此外,单层Janus Ga_(2)SSe具有较高的紫外光和可见光吸收、较大的内建电场、较小的载流子有效质量保证了光生载流子有效分离并快速迁移到反应活性位点参与水的氧化还原反应.研究结果为单层Janus Ga_(2)SSe的合成及其作为水解光催化剂的潜在应用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anus材料 光催化水解 第一性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维JanusGeS双层铁电隧道结的电子输运
3
作者 孙康 别洁 +2 位作者 吕洋洋 陈爽 法伟 《物理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7-207,共11页
二维范德华Janus材料两侧为不同原子,使得其具有内禀的结构不对称性和面外极化。一类新型的二维Janus材料GeS被发现可用于制备低能耗、高响应速度的铁电隧道结。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我们发现JanusGeS双层有三种堆叠模式,它们的横向滑动... 二维范德华Janus材料两侧为不同原子,使得其具有内禀的结构不对称性和面外极化。一类新型的二维Janus材料GeS被发现可用于制备低能耗、高响应速度的铁电隧道结。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我们发现JanusGeS双层有三种堆叠模式,它们的横向滑动和垂直位移都可以调节隧道结中的电子输运。此外,基于GeGe接触的GeS双层的铁电隧道结表现出最高的开/关比。我们的研究将滑移铁电的概念扩展到一类新型的二维范德华Janus材料,并揭示了这些材料在实际器件中可能的电阻开关机制。我们的工作为基于二维范德华Janus材料的低能耗、快速开关纳米器件的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范德华janus材料 滑移铁电性 铁电隧道结 阻态开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胺/聚苯乙烯复合Janus颗粒的制备 被引量:1
4
作者 陈钦慧 陈宝玲 +1 位作者 郑龙辉 林金火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788-1793,共6页
利用有机溶剂溶胀磺化聚苯乙烯@二氧化钛(SPS@TiO2)核壳粒子制得二氧化钛/聚苯乙烯(TiO2/PS)双面神(Janus)颗粒,并在TiO2端进行改性,得到墨绿色的聚苯胺/聚苯乙烯(PANi/PS)Janus颗粒.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子能谱(EDS)、元素分析、... 利用有机溶剂溶胀磺化聚苯乙烯@二氧化钛(SPS@TiO2)核壳粒子制得二氧化钛/聚苯乙烯(TiO2/PS)双面神(Janus)颗粒,并在TiO2端进行改性,得到墨绿色的聚苯胺/聚苯乙烯(PANi/PS)Janus颗粒.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子能谱(EDS)、元素分析、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红外光谱(IR)、热重分析(TGA)、固体紫外-可见分析(UV-Vis)和四探针法考察Janus颗粒组成、微结构和Janus性质.结果表明,Ja-nus颗粒为雪人状结构,PS端的平均粒径为228 nm,PANi端的平均粒径从TiO2的258 nm增大为295 nm;并且在EDS谱上可以观察到N元素,而未观察到Ti元素;包覆的PANi的质量分数为23.7%.掺杂后PANi/PS Janus颗粒的导电性能较好,电导率为0.247 S/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 聚苯胺 双面神颗粒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钴酞菁修饰两亲性Janus颗粒用于乳液界面光催化染料降解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晨 冯军 +4 位作者 张馨予 张琳林 付琬璐 孙大吟 王娜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403-2412,2534,共11页
制备了两亲性雪人状SiO_(2)@聚二乙烯基苯(PDVB)Janus颗粒和钴酞菁(CoPc)催化剂,将CoPc选择性地负载于SiO_(2)@PDVBJanus颗粒的亲水一侧,得到了CoPc-SiO_(2)@PDVBJanus催化剂。通过SEM、TEM、XPS、EDS、FTIR、TG对其进行了表征。将CoPc-... 制备了两亲性雪人状SiO_(2)@聚二乙烯基苯(PDVB)Janus颗粒和钴酞菁(CoPc)催化剂,将CoPc选择性地负载于SiO_(2)@PDVBJanus颗粒的亲水一侧,得到了CoPc-SiO_(2)@PDVBJanus催化剂。通过SEM、TEM、XPS、EDS、FTIR、TG对其进行了表征。将CoPc-SiO_(2)@PDVBJanus催化剂作为乳化剂和界面催化剂用于水/正己烷体系(水包油乳液)中罗丹明B(RhB)的光催化降解反应中,对CoPc-SiO_(2)@PDVBJanus催化剂在水包油乳液中的使用条件和催化性能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CoPc-SiO_(2)@PDVBJanus催化剂已成功制备,表面存在明显分区,聚合物一侧相对光滑,800℃时质量保留率为32%。该催化剂对RhB降解率最高可达94.6%,相对于负载前催化剂展现出明显的催化优势,并且易于回收并重复利用,循环5次后仍保持良好的催化活性,RhB降解率为8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亲性janus 界面催化 钴酞菁 光催化 降解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可调电学和光学性质的双层和三层Janus Ga_(2)SSe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慧莹 王敏 +2 位作者 侯廷平 吴开明 林恒福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0-140,共11页
将二维(2D)层状材料的单层堆叠成双层或者少数层,可以很好的调节其光电性质,为该领域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本文采用第一性原理方法系统地研究了堆叠层数和堆叠次序对双层和三层Janus Ga_(2)SSe的电学和光学性质的影响.我们发现这些结构... 将二维(2D)层状材料的单层堆叠成双层或者少数层,可以很好的调节其光电性质,为该领域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本文采用第一性原理方法系统地研究了堆叠层数和堆叠次序对双层和三层Janus Ga_(2)SSe的电学和光学性质的影响.我们发现这些结构的层间距差别很大,而结合能差异却很小.尽管所有的双层和三层Janus Ga_(2)SSe具有间接带隙,然而其带隙值和载流子有效质量与堆叠层数和堆叠次序密切相关.此外,在Janus Ga_(2)SSe中,通过增加层数,可以增强其在可见光和紫外区域的吸收系数.同时,通过控制层间堆叠模式,进一步调制其吸收系数,导致在可见光和近紫外区域产生多个吸收峰.我们的结果为双层和三层Janus III族单硫化合物的可调节电学和光学性质提供了有价值的见解,这表明其可能在纳米电子和光电子器件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janus材料 堆叠层数 堆叠次序 第一性原理 电学性质 光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anus纳米杂化材料制备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滕长青 李运波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2-24,29,共4页
Janus纳米杂化材料是材料科学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如何实现Janus纳米杂化材料批量制备及精确表征是目前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利用RefViz软件对Janus纳米材料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可知:Janus纳米材料研究中,有关表界面、纳米金及Janus纳米... Janus纳米杂化材料是材料科学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如何实现Janus纳米杂化材料批量制备及精确表征是目前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利用RefViz软件对Janus纳米材料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可知:Janus纳米材料研究中,有关表界面、纳米金及Janus纳米材料性能的研究是目前公认的研究热点。重点介绍了Janus纳米金杂化材料,并对其今后的发展也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金纳米微粒 janus颗粒 janus薄膜 等离激元 界面自组装法 杂化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anus型二维磁电材料CrXX’(X/X’=S,Se, Te)第一性原理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薛雅文 彭凌霄 +1 位作者 舒阳 李峰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884-1894,共11页
自石墨烯被发现以来,各种具有新奇特性的二维材料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Janus型二维材料具有不对称的表面特性,这种特殊的结构往往具有独特的电学、磁学与光学性质,使其成为近年来材料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搭建了Janus型结构CrXX’... 自石墨烯被发现以来,各种具有新奇特性的二维材料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Janus型二维材料具有不对称的表面特性,这种特殊的结构往往具有独特的电学、磁学与光学性质,使其成为近年来材料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搭建了Janus型结构CrXX’(X/X’=S,Se, Te)(CrSSe, CrSTe, CrSeTe),研究了体系的电学、磁学、光学性质,并探究了双轴应变对其电学、磁学、光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CrSSe、CrSTe与CrSeTe均呈现金属性,都是电子的优良导体,三种体系的电子结构对外加应变具有很好的鲁棒性。CrXX’(X/X’=S,Se, Te)具有本征铁磁性,并且通过施加双轴应变可对其磁矩进行调控。此外,三种体系均具有较高的居里温度,特别是CrSTe的居里温度可达310 K。CrXX’(X/X’=S,Se, Te)还具有优异的可见光与紫外光吸收性能,应变可对其光吸收系数进行调控,并且压应变与拉应变可分别使其吸收谱线向短波与长波方向移动。本文的工作为进一步研究二维Janus单层CrXX’(X/X’=S,Se, Te)在新型室温自旋电子器件领域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anus型二维材料 第一性原理 密度泛函理论 磁电材料 电子结构 磁学性质 光吸收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SiAsP二维Janus材料电子结构和光吸收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岳子豪 张会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141-9146,共6页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通过对最新报道出的二维材料单层SiP_(2)进行原子替换,预测出单层SiAs_(2),α-SiAsP,β-SiAsP 3种新型二维材料,并对3种材料的晶体结构、稳定性、电子能带结构和光学性质进行分析验证。通过静电势计...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通过对最新报道出的二维材料单层SiP_(2)进行原子替换,预测出单层SiAs_(2),α-SiAsP,β-SiAsP 3种新型二维材料,并对3种材料的晶体结构、稳定性、电子能带结构和光学性质进行分析验证。通过静电势计算验证出3种材料在与平面垂直的方向具有非对称性,是Janus材料;声子谱计算结构表明3种材料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电子结构计算结果表明上述材料为间接带隙半导体,带隙大小分别为2.21,2.43,1.76 eV;吸收光谱计算结果表明3种材料可以有效地吸收可见光和紫外光,其中β-SiAsP甚至可以吸收近红外光。因此,预测出单层SiAs2,α-SiAsP和β-SiAsP二维Janus材料在光学和电子领域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性原理计算 二维janus材料 声子色散曲线 电子结构 光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组装溶胶凝胶法无机Janus纳米片的制备及其乳化性能研究
10
作者 董绍棠 肖国清 陈春林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47-152,共6页
论文首先采用水解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为乳化剂,正硅酸乙酯、亲油性硅烷偶联剂和亲水性硅烷偶联剂三种前驱体溶于石蜡做为油相(分散相),水为连续相,乳化分散后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得到了表面亲水/内部亲油的核壳实心微球;然后超声清... 论文首先采用水解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为乳化剂,正硅酸乙酯、亲油性硅烷偶联剂和亲水性硅烷偶联剂三种前驱体溶于石蜡做为油相(分散相),水为连续相,乳化分散后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得到了表面亲水/内部亲油的核壳实心微球;然后超声清洗除去石蜡后得到了表面亲水/内部亲油的二氧化硅空心球,将其破碎后即得到了无机Janus纳米片。实验过程中分别考察了前驱体浓度、烷偶联剂种类、破碎方式对纳米片形成的影响以及油相种类、乳化时间、纳米片加量和油水比对纳米片乳化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制备过程中建议三种前驱体在油相中总浓度为30 wt%,亲油性硅烷偶联剂和亲水性硅烷偶联剂分别为十八烷基三甲氧基硅烷和N-(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破碎工具为粉碎机;乳化性能评价时Janus纳米片对柴油形成O/W乳液的乳化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anus材料 纳米片 乳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Janus型铬硫化物电子和压电性质研究
11
作者 格畅 周国香 +3 位作者 秦旭晨 王广 阎童童 李佳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13-620,共8页
本文主要研究了二维Janus型铬硫化物[Janus CrXY (X/Y=S, Se, Te)]的电子、压电性质。结果表明Janus CrXY是优良的半导体材料,其带隙宽度为0.27~0.83 eV,x轴方向的应变调控对带隙影响较大,而z轴方向的应变调控对带隙影响很小,说明该体... 本文主要研究了二维Janus型铬硫化物[Janus CrXY (X/Y=S, Se, Te)]的电子、压电性质。结果表明Janus CrXY是优良的半导体材料,其带隙宽度为0.27~0.83 eV,x轴方向的应变调控对带隙影响较大,而z轴方向的应变调控对带隙影响很小,说明该体系电子特性在z轴方向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通过密度泛函微扰法对体系的压电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三种材料均具有较大的面外压电系数d33,特别是CrSeTe的d33可达56.89 pm/V,约是常用压电材料AlN(d33=5.60 pm/V)的10倍。本研究可为二维Janus CrXY在柔性智能纳米领域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材料 janus CrXY材料 密度泛函理论 第一性原理 电子特性 压电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溶性Janus型POSS的制备及对PAA/PAM水凝胶性能的影响
12
作者 张晓静 冯文博 +2 位作者 刘博 卫王冲 樊凯奇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360-1368,共9页
利用丙烯酰氧丙基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Acrylo-POSS)和3-巯基-1-丙烷磺酸盐(MPS)之间的巯基点击反应,一步合成水溶性Janus型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AS-POSS)。通过改变投料比可以调控AS-POSS的水溶性和双键与磺酸钠基团的物质的量比。将... 利用丙烯酰氧丙基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Acrylo-POSS)和3-巯基-1-丙烷磺酸盐(MPS)之间的巯基点击反应,一步合成水溶性Janus型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AS-POSS)。通过改变投料比可以调控AS-POSS的水溶性和双键与磺酸钠基团的物质的量比。将AS-POSS与丙烯酸(AA)和丙烯酰胺(AM)共聚制备了一系列不同AS-POSS含量的AS-POSS/PAA/PAM水凝胶,其中AS-POSS质量占单体总质量1%的AS-POSS/PAA/PAM水凝胶的平衡溶胀比为512.0,断裂伸长率为1074%,压缩强度为583 kPa,屈服应变为330%,均大于对照组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的PAA/PAM水凝胶。结果表明,AS-POSS的引入显著提高了水凝胶的溶胀度,明显增强了水凝胶的韧性、抗压缩性能和动态力学性能。AS-POSS/PAA/PAM水凝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离子电导率最高可达0.401 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 巯基点击化学 水溶性单体 janus 丙烯酸 丙烯酰胺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单层双面材料X TeSe(X=Zr/Hf)的热电输运特性
13
作者 刘远超 关斌 +2 位作者 李梓硕 李耑 钟建斌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2-32,共11页
结合密度泛函理论(DFT)和玻尔兹曼输运方程(BTE),利用第一性原理研究了新型单层双面材料ZrTeSe和HfTeSe的热电输运特性.结果表明:单层ZrTeSe和HfTeSe在300 K时的晶格热导率分别为0.004、1.71 W/(m·K),且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从各声... 结合密度泛函理论(DFT)和玻尔兹曼输运方程(BTE),利用第一性原理研究了新型单层双面材料ZrTeSe和HfTeSe的热电输运特性.结果表明:单层ZrTeSe和HfTeSe在300 K时的晶格热导率分别为0.004、1.71 W/(m·K),且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从各声子支对总热导率的贡献来看,纵向声学支LA对热导率起主要作用;声-光学支之间强的散射作用导致其具有较低的晶格热导率.单层ZrTeSe和HfTeSe在2种载流子(p-type和n-type)掺杂下的ZT值都出现了峰值(300 K时最大),在p型掺杂下二者的最高ZT值分别为1.82及1.22,在n型掺杂下二者的最高ZT值分别为0.82和0.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层双面材料 第一性原理 热输运特性 热电优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ckering乳液在功能高分子材料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磊 张巧玲 +2 位作者 刘有智 李小月 魏冰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11-622,共12页
功能高分子材料制备的瓶颈问题是如何解决多重材料的相容性问题,传统的物理共混技术和聚合添加技术无法保证材料的稳定性及均一性。Pickering乳液具有成本低、毒性小、环境友好、稳定性好、制备的多重材料结构稳定等优点,在制备功能高... 功能高分子材料制备的瓶颈问题是如何解决多重材料的相容性问题,传统的物理共混技术和聚合添加技术无法保证材料的稳定性及均一性。Pickering乳液具有成本低、毒性小、环境友好、稳定性好、制备的多重材料结构稳定等优点,在制备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应用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详细介绍了Pickering乳液在功能性高分子材料制备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提出了Pickering乳液聚合制备功能高分子材料面临的一些问题,并结合本课题组的研究方向,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kering乳液 功能 高分子材料 janus粒子 分子印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基双面神超浸润膜的制备及浸润性能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亚西 王思雍 丁国民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4-80,共7页
近年来,一侧亲水、一侧疏水的双面神膜由于具有特殊的性质而倍受关注。双面膜大多由亲水和疏水两种材料复合而成,但存在界面结合强度低且亲疏水转化不可逆等缺点。本文基于石墨烯膜制备出一侧亲水、一侧疏水且亲疏水状态可逆转换的双面... 近年来,一侧亲水、一侧疏水的双面神膜由于具有特殊的性质而倍受关注。双面膜大多由亲水和疏水两种材料复合而成,但存在界面结合强度低且亲疏水转化不可逆等缺点。本文基于石墨烯膜制备出一侧亲水、一侧疏水且亲疏水状态可逆转换的双面神膜。首先,对氧化石墨烯(GO)/二苯醚体系进行高速剪切处理,得到GO/二苯醚“水包油”皮克林乳液,对该乳液进行冷冻干燥,采用碘化氢(HI)化学还原,获得微米尺度碗状薄壁球壳的石墨烯基疏水膜。然后,利用等离子体处理,在石墨烯膜一侧引入COOH、C=O和C—O等含氧官能团,将两侧疏水的石墨烯膜转换成一侧疏水、一侧超亲水的浸润膜,采用电焦耳热处理将超亲水表面恢复为疏水表面。最后,通过测量静态接触角检验亲疏水转化的稳定性;借助高速摄像机记录水滴在石墨烯双面膜的动态铺展过程。结果表明:等离子体处理疏水石墨烯膜10 s,可将其变成超亲水状态,在20 V直流电压下石墨烯膜在8 s内可由亲水恢复至疏水;经历10次可重复亲疏水转化后,仍保持亲水状态接触角为0°而疏水状态接触角为152°;水滴在亲水表面仅需20 ms即可完全铺展。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XPS)表征材料表面化学官能团;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微观结构形貌。材料在等离子体和焦耳热处理过程中保持壳壁连通的碗状微球结构恒定是亲疏水可逆循环转化的关键,纯石墨烯成分是这两种处理手段得以实现的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疏水 超亲水 双面神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油水分离的超润湿性纺织品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余钰骢 史晓龙 +1 位作者 刘琳 姚菊明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89-196,共8页
随着工业含油废水对全球水环境的持续破坏,应用于油水分离领域的超润湿纺织品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为促进超润湿纺织品的开发和应用,综述了近期国内外超润湿纺织品分离净化含油废水的研究进展,并对超疏水性/超亲油性、超亲水性/水下... 随着工业含油废水对全球水环境的持续破坏,应用于油水分离领域的超润湿纺织品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为促进超润湿纺织品的开发和应用,综述了近期国内外超润湿纺织品分离净化含油废水的研究进展,并对超疏水性/超亲油性、超亲水性/水下超疏油性表面的构建方法进行分类介绍,并分析了单一润湿性材料在实际应用中的局限性。为应对含有乳液、表面活性剂、染料和金属离子等杂质的含油污水,阐述了新型的Janus材料、智能响应材料以及多功能集成的油水分离材料的废水处理机制,分析了目前新型油水分离材料的研究进展和挑战。指出,随着含油污水的成分日益复杂,收集和净化难度增大,开发绿色、可持续和多功能的复合型超润湿纺织品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水分离 纺织品 janus材料 智能响应材料 超润湿性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形貌PSt/PGMA双面粒子的制备和表征
17
作者 见亮 张秋禹 +3 位作者 张宝亮 张和鹏 马明亮 吕昌彦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8-23,49,共7页
溶剂挥发法制备出单分散PSt/PGMA双面粒子,用扫描电镜(SEM)、光学显微镜、红外光谱仪(FTIR)、EDS能谱仪等对其进行了表征。通过控制PSt和PGMA两种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简称分子量,以下同),得到具有双面形态的雪人状、橡子状、汉堡状PSt... 溶剂挥发法制备出单分散PSt/PGMA双面粒子,用扫描电镜(SEM)、光学显微镜、红外光谱仪(FTIR)、EDS能谱仪等对其进行了表征。通过控制PSt和PGMA两种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简称分子量,以下同),得到具有双面形态的雪人状、橡子状、汉堡状PSt/PGMA复合微球。选取w(十二烷基磺酸钠)=0.25%水溶液作为乳化剂制备PSt/PGMA双面粒子,依靠荧光染色分析和EDS能谱分析,得出两种聚合物相分离过程不完全,确定出了PSt/PGMA双面粒子的组成,较大半球主要为PGMA,较小半球主要为P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剂挥发法 PSt/PGMA 双面粒子 乳化剂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rSSe、HfSSe及其二维异质结界面特征和介电特性研究
18
作者 杜恭贺 胡旭东 +3 位作者 杨倩文 徐永刚 任兆玉 赵奇一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14-227,共14页
利用第一性原理结合HSE06杂化泛函理论研究了ZrSSe、HfSSe及相关异质结的电子和介电特性。单层ZrSSe和HfSSe的电子结构计算结果表明,其为间接带隙半导体,带隙分别为1.196 0 eV和1.040 2 eV。观察发现,能带结构出现了明显的带嵌套(Band n... 利用第一性原理结合HSE06杂化泛函理论研究了ZrSSe、HfSSe及相关异质结的电子和介电特性。单层ZrSSe和HfSSe的电子结构计算结果表明,其为间接带隙半导体,带隙分别为1.196 0 eV和1.040 2 eV。观察发现,能带结构出现了明显的带嵌套(Band nesting)现象,说明ZrSSe和HfSSe在光照条件下能够产生强烈的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并且,材料由S原子与Se原子p轨道电子跃迁产生的介电特性在红外和可见光范围表现出优异的吸收性能。此外,对结构的局部平面平均态密度进行分析表明,基于ZrSSe和HfSSe可以形成三种不同界面特征的异质结,且与带边界相关的电荷密度分布在两种材料上。对ZrSSe/HfSSe异质结的光吸收谱计算发现,其吸收峰主要出现在红外和可见光范围内,其峰值吸收系数最高可达1.26×10~6 cm^(-1)。对异质结的能量损失谱计算可知,ZrSSe/HfSSe异质结在可见光范围内具有较高的吸收率。研究揭示了两面神结构材料及其异质结的光物理性质,推动了这些材料在新型光电器件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面神结构材料 异质结 第一性原理 HSE06杂化泛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若干典型中空结构材料的模板合成与应用进展
19
作者 杨霁野 孙大吟 +4 位作者 王妍 谷安祺 叶一兰 丁书江 杨振忠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2-91,共20页
中空结构材料作为一类新兴功能材料,具有可调空腔、高比例活性表面及强化的物质传递等特性;当多组分及功能被整合与分区时,可实现中空结构材料的非对称结构(Janus)的拓扑演化.本文重点介绍若干典型中空结构材料,包括Janus中空材料的模... 中空结构材料作为一类新兴功能材料,具有可调空腔、高比例活性表面及强化的物质传递等特性;当多组分及功能被整合与分区时,可实现中空结构材料的非对称结构(Janus)的拓扑演化.本文重点介绍若干典型中空结构材料,包括Janus中空材料的模板合成方法进展及中空结构材料在催化、储能、油/水分离与药物递送等领域的潜在应用,并展望了中空结构材料的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空材料 非对称结构 模板合成 催化 油/水分离 药物递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PU海绵三维多孔界面蒸发器的制备及性能
20
作者 王兴 郭小静 +2 位作者 王慧迪 张朵 薛朝华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84-591,共8页
采用聚乙烯醇(PVA)对商用疏水聚氨酯海绵(简称PU海绵)进行亲水改性,并在其上面喷涂多壁碳纳米管/聚二甲基硅氧烷(MWCNTs/PDMS)复合分散液,获得一侧超疏水另一侧亲水的三维多孔界面蒸发器。采用SEM、红外热像仪及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 采用聚乙烯醇(PVA)对商用疏水聚氨酯海绵(简称PU海绵)进行亲水改性,并在其上面喷涂多壁碳纳米管/聚二甲基硅氧烷(MWCNTs/PDMS)复合分散液,获得一侧超疏水另一侧亲水的三维多孔界面蒸发器。采用SEM、红外热像仪及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对涂层表面形貌、光热响应能力及反射率和透过率进行了测试,并对构建的三维多孔界面蒸发器的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由MWCNTs含量(以PDMS预聚物质量分数为0.55%的四氢呋喃溶液的质量计,下同)为0.5%的MWCNTs/PDMS复合分散液喷涂亲水改性的PU海绵制得的三维多孔界面蒸发器表面温度为81℃,吸收率为98.57%,具有良好的透水汽性、光热性能、蒸发性能、拒盐性能、脱盐性能、自清洁性能。该三维多孔界面蒸发器在盐水中进行蒸发作用时,其在1个太阳光强(1.0 kW/m^(2))下的表面温度为61.3℃,光热转换效率达96.75%,在模拟海水(质量分数为3.5%的NaCl溶液)蒸发过程中,蒸发速率可达1.80 kg/(m^(2)·h),而PU海绵的蒸发速率较低,仅为0.44 kg/(m^(2)·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壁碳纳米管 界面蒸发 janus结构 光热转换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