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78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上下文通道注意力机制的人脸属性估计与表情识别 被引量:2
1
作者 徐杰 钟勇 +2 位作者 王阳 张昌福 杨观赐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3-260,共8页
人脸特征蕴含诸多信息,在面部属性和情感分析任务中具有重要价值,而面部特征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使人脸分析任务变得困难。针对上述难题,从面部细粒度特征角度出发,提出基于上下文通道注意力机制的人脸属性估计和表情识别(FAER)模型。首先... 人脸特征蕴含诸多信息,在面部属性和情感分析任务中具有重要价值,而面部特征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使人脸分析任务变得困难。针对上述难题,从面部细粒度特征角度出发,提出基于上下文通道注意力机制的人脸属性估计和表情识别(FAER)模型。首先,构建基于ConvNext的局部特征编码骨干网络,并运用骨干网络编码局部特征的有效性来充分表征人脸局部特征之间的差异性;其次,提出上下文通道注意力(CC Attention)机制,通过动态自适应调整特征通道上的权重信息,表征深度特征的全局和局部特征,从而弥补骨干网络编码全局特征能力的不足;最后,设计不同分类策略,针对人脸属性估计(FAE)和面部表情识别(FER)任务,分别采用不同损失函数组合,以促使模型学习更多的面部细粒度特征。实验结果表明,所提FAER模型在人脸属性数据集CelebA(CelebFaces Attributes)上取得了91.87%的平均准确率,相较于次优模型SwinFace(Swin transformer for Face)高出0.55个百分点;在面部表情数据集RAF-DB和AffectNet上分别取得了91.75%和66.66%的准确率,相较于次优模型TransFER(Transformers for Facial Expression Recognition)分别高出0.84和0.43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属性估计 面部表情识别 注意力机制 细粒度特征 特征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反射面辅助的环境反向散射通信系统信道估计算法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徐勇军 邱友静 张海波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5-83,共9页
环境反向散射通信(AmBC)是一种新型的低功耗通信技术,它能利用周围环境中的射频(RF)信号源实现无源信息传输,但由于其存在双重衰落、障碍物阻挡等问题,导致反射链路信号强度弱。为此,该文将智能反射面(IRS)引入到AmBC系统中用以增强反... 环境反向散射通信(AmBC)是一种新型的低功耗通信技术,它能利用周围环境中的射频(RF)信号源实现无源信息传输,但由于其存在双重衰落、障碍物阻挡等问题,导致反射链路信号强度弱。为此,该文将智能反射面(IRS)引入到AmBC系统中用以增强反射链路增益。然而,IRS与标签均为无源器件使得信道估计极具挑战性。为此,该文提出了一种IRS辅助的AmBC系统信道估计方案。首先,将信道分解为多个子信道,其中,反射链路的每个子信道对应一个IRS反射单元。然后,将最小二乘(LS)法作为估计准则,以最小化均方误差(MSE)为目标,探索了IRS反射模式与信道估计的联合设计。仿真结果表明,该信道估计方案具有良好的估计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反向散射通信 智能反射面 信道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非线性状态估计:扩展精确高斯变分推理学习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刘久富 Elishahidi S.B.Mvungi +3 位作者 汪恒宇 解晖 刘向武 王志胜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1-150,共10页
针对在对时变非线性系统进行状态估计以及参数学习时估计误差大、抗干扰能力差等问题,提出一种面向非线性系统的精确稀疏高斯变分推理的批量状态估计与参数学习方法。基于高斯变分推理提出损失函数,状态估计问题转化为对真实后验近似问... 针对在对时变非线性系统进行状态估计以及参数学习时估计误差大、抗干扰能力差等问题,提出一种面向非线性系统的精确稀疏高斯变分推理的批量状态估计与参数学习方法。基于高斯变分推理提出损失函数,状态估计问题转化为对真实后验近似问题,并引入需要学习的参数。对状态概率分布的参数使用高斯-牛顿式优化器的方法进行迭代更新,利用Stein引理、协方差矩阵的稀疏性及高斯容积方法得到完整的状态估计迭代方案。使用期望最大化学习测量模型的噪声参数,同时引入逆Wishart先验减少测量噪声和离群值对参数学习以及状态估计结果的影响。通过对无人机仿真模型进行模拟实验,在不加入无人机运动以及测量噪声真实值的情况下,对无人机轨迹能够进行精确的估计,且有效抑制测量噪声和测量离群值对轨迹估计精度带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确稀疏高斯变分推理 非线性系统批量状态估计 参数学习 期望最大化方法 轨迹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注意力机制和多尺度代价聚合的双目深度估计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恒宇 许晓俊 +2 位作者 杨小康 刘军 刘靖逸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2-130,共9页
针对无人系统在室外场景中细长、弱纹理等物体的深度估计困难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注意力机制和多尺度代价聚合的双目深度估计方法。首先,利用可变形卷积和空洞金字塔卷积,改善特征提取模块的特征提取能力;其次,采用多尺度的匹配代价计算... 针对无人系统在室外场景中细长、弱纹理等物体的深度估计困难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注意力机制和多尺度代价聚合的双目深度估计方法。首先,利用可变形卷积和空洞金字塔卷积,改善特征提取模块的特征提取能力;其次,采用多尺度的匹配代价计算,兼顾视差估计的全局连续性和细节信息;然后,匹配代价聚合模块引入自注意力机制,以解决代价体值分布不均的问题;之后,通过视差回归获得最终估计视差。最终,通过消融实验和对比实验对深度估计方法的性能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在满足无人系统基本实时性的条件下,该方法使D1指标降低至1.28%,EPE指标降低至0.614像素,有效提升视差估计的精度。此外,定性评估显示,该方法在细长和低纹理物体的深度估计上取得不错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估计 卷积网络 代价计算 自注意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叠加导频OTFS系统低峰均比信道估计 被引量:3
5
作者 何继爱 刘涛 +1 位作者 王乐 王婵飞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88,共8页
针对现有信道估计方案导致正交时频空间(Orthogonal Time Frequency Space,OTFS)调制系统峰均功率比(Peak-to-Average Power Ratio,PAPR)高或频谱效率(Spectral Efficiency,SE)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多叠加导频的低PAPR、高SE信道估计方法... 针对现有信道估计方案导致正交时频空间(Orthogonal Time Frequency Space,OTFS)调制系统峰均功率比(Peak-to-Average Power Ratio,PAPR)高或频谱效率(Spectral Efficiency,SE)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多叠加导频的低PAPR、高SE信道估计方法。发送端利用时域正交性和离散傅里叶域相位的随机性,在时延多普勒域中嵌入与数据相叠加的5导频符号的导频图案实现低PAPR,提高SE。接收端以数据符号与噪声之和的能量均值为基准,实现导频信号检测,同时根据每个导频的不同位置信息恢复出存在相位旋转的数据信号。基于能量准则,利用多个独立的接收信号进行联合信道估计,以降低数据符号的干扰,并采用消息传递算法进行数据恢复。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比单叠加导频信道估计的PAPR低,同时较嵌入式导频信道估计的SE提高约1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时频空间(OTFS)调制 信道估计 时延多普勒域 多叠加导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互近邻与核密度估计的DPC算法 被引量:2
6
作者 周玉 夏浩 +1 位作者 刘虹瑜 白磊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978-1990,共13页
快速搜索和发现密度峰值聚类(DPC)算法是一种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该算法不需要迭代和过多的设定参数,但由于计算局部密度时没有考虑数据的局部结构,导致无法识别簇密度小的聚类中心。针对此问题,提出基于K互近邻(KN)和核密度估计(KDE)... 快速搜索和发现密度峰值聚类(DPC)算法是一种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该算法不需要迭代和过多的设定参数,但由于计算局部密度时没有考虑数据的局部结构,导致无法识别簇密度小的聚类中心。针对此问题,提出基于K互近邻(KN)和核密度估计(KDE)的DPC(KKDPC)算法。通过K近邻和核密度估计方法得到数据点的K互近邻数量和局部核密度;将K互近邻数量与局部核密度进行加和获得新的局部密度;根据数据点的局部密度得到相对距离,并通过构建决策图选取聚类中心及分配非中心点。利用人工数据集和真实数据集进行实验,并与DPC、基于密度的噪声空间聚类应用(DBSCAN)、K-means、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FCM)、基于K近邻的DPC(DPCKNN)、近邻优化DPC(DPC-NNO)、基于模糊加权共享邻居的DPC(DPC-FWSN)算法进行对比。通过计算调整互信息(AMI)、调整兰德指数(ARI)、归一化互信息(NMI)来验证KKDPC算法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KKDPC算法能更加准确地识别聚类中心,有效地提高聚类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类算法 密度峰值 K近邻 K互近邻 核密度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异常数据的金属回流双极直流配电线路状态估计保护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曾琦 曾维刚 +4 位作者 廖建权 王少雄 郑宗生 王渝红 周念成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24,共9页
实际工程中的量测可能存在异常数据干扰,增加保护误动的风险。为此,基于模型匹配的思想,提出一种免疫异常数据的直流配电线路状态估计保护方法。考虑金属回流双极直流线路的极间耦合,建立线路的精细化等值模型。据此得到系统的量测方程... 实际工程中的量测可能存在异常数据干扰,增加保护误动的风险。为此,基于模型匹配的思想,提出一种免疫异常数据的直流配电线路状态估计保护方法。考虑金属回流双极直流线路的极间耦合,建立线路的精细化等值模型。据此得到系统的量测方程,并根据二次积分法将其离散化以便于求解。对于可能存在的异常数据问题,提出基于窗口图傅里叶变换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将数据视为图信号并赋予“频率”的概念,通过提取低频信号达到剔除随机脉冲等高频异常数据的目的。基于递推最小二乘算法对预处理后的状态估计模型进行求解,根据估计模型和实测模型的匹配度构建保护判据,实现区内和区外故障的识别。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快速、准确识别区内故障,并有效避免异常数据干扰,同时具有较强的耐高阻、抗通信延时等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配电 线路保护 异常数据 图傅里叶变换 状态估计 递推最小二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城市道路噪声实时估计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响 张瑷霖 +2 位作者 李国正 赖本涛 陈梦君 《仪器仪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6-208,共13页
为了实现城市道路视频监控场景下交通流噪声的快速准确估计,提出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城市道路噪声实时估计方法。首先,从道路交通噪声产生机理分析入手,提出了一系列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相关交通流信息提取方法,改善传统... 为了实现城市道路视频监控场景下交通流噪声的快速准确估计,提出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城市道路噪声实时估计方法。首先,从道路交通噪声产生机理分析入手,提出了一系列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相关交通流信息提取方法,改善传统方法提取交通流信息不够便捷的情况。其次,针对传统算法噪声估计准确度不高的问题,进行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影响因素分析,将交通流特征与环境特征相结合,构建了基于机器学习的道路交通噪声估计模型,提高了城市道路噪声估计的准确性。最后,分析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短时变化规律,确定其尺度可变的特征提取时间窗口,提出了一整套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实时估计方案,提升了城市道路噪声估计的实时性。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基于计算机视觉的交通流信息提取方法较常用的目标检测和目标追踪算法能够更准确的提取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相关信息;所建立的城市道路交通噪声估计模型相比传统噪声估计模型有更高的实时性和准确性,相较于现有基于机器学习的噪声估计方法在不同场景下均有着更为准确的估计结果,提高了城市道路噪声估计的准确性和实时性,确定了时间尺度为3和10 min的噪声估计方法,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视觉 交通噪声 特征提取 噪声估计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量测的电力系统自适应抗差动态状态估计方法
9
作者 林俊杰 洪宏彬 +2 位作者 宋文超 江昌旭 陆超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4694-4707,4721,共15页
快速准确地获取整个系统的实时状态,对于随机性和波动性大大增强的新型电力系统变得更为重要。为减小未知测量噪声的影响,准确获取系统状态,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抗差扩展卡尔曼滤波(IAREKF)算法的混合测量状态估计方法。首先,通过... 快速准确地获取整个系统的实时状态,对于随机性和波动性大大增强的新型电力系统变得更为重要。为减小未知测量噪声的影响,准确获取系统状态,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抗差扩展卡尔曼滤波(IAREKF)算法的混合测量状态估计方法。首先,通过量测变换技术实现混合量测的融合,并基于系统的时空特性构造伪量测;其次,引入自适应遗忘因子,改进噪声估计算法,能够更快速准确地估计时变系统噪声,提高算法的动态跟踪能力;然后,分析量测装置特性来估计量测噪声,并基于标准新息构造抗差因子以抑制不良数据;最后,基于IEEE 39节点系统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模型参数未知、系统状态变化和不良数据的影响下,均有良好的估计性能及较强的抗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状态估计 混合量测 卡尔曼滤波 抗差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分模态分解的宽频信号估计算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符玲 郭颖 +2 位作者 李红艳 熊思宇 李小鹏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48-758,共11页
随着新能源并网的发展,电网宽频振荡频发,且具有频率范围宽、模态分量多等特点。而现有的宽频信号估计方法由于存在忽略各基波动态变化、未能很好降低分量间的相互干扰等情况而无法提供准确的宽频振荡相关参数信息。因此,该文提出一种... 随着新能源并网的发展,电网宽频振荡频发,且具有频率范围宽、模态分量多等特点。而现有的宽频信号估计方法由于存在忽略各基波动态变化、未能很好降低分量间的相互干扰等情况而无法提供准确的宽频振荡相关参数信息。因此,该文提出一种考虑基波动态、降低相互干扰的宽频信号估计方法,以实现信号参数的高精度辨识,为宽频振荡分析、扰动溯源定位等应用提供数据支撑。首先,利用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提取宽频信号中多种模态分量的波形信息以及对应的中心频率;其次,考虑到实际电力系统中基波频率的动态变化,利用离散傅里叶变换(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DFT)跟踪基波分量的实际频率,并以此修正基波中心频率;最后,将中心频率、模态分量波形等信息代入动态相量模型,实现宽频信号参数估计。在频率线性变化、频率动态调制、噪声等工况下验证算法性能,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更准确地获取宽频信号的参数信息,保持总相量误差(total vector error,TVE)低于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频振荡 参数估计 变分模态分解(VMD) 基波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和分数Ornstein-Uhlenbeck金融模型的参数估计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继霞 王琳 李浩然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5-81,共7页
为了描述金融资产价格过程的长相依性和自相似性,首先构建由调和分数布朗运动驱动的分数Ornstein-Uhlenbeck(O-U)模型.由于调和分数布朗运动是分数布朗运动的推广,故所构建的模型具有更广泛的应用.然后基于离散观测样本,利用最小二乘方... 为了描述金融资产价格过程的长相依性和自相似性,首先构建由调和分数布朗运动驱动的分数Ornstein-Uhlenbeck(O-U)模型.由于调和分数布朗运动是分数布朗运动的推广,故所构建的模型具有更广泛的应用.然后基于离散观测样本,利用最小二乘方法,得到模型漂移参数的估计量,并证明了估计量的相合性和渐近分布.最后,通过模拟展示了所得估计量的有限样本性质,模拟结果显示估计量的值拟合参数真值的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二乘估计 调和分数布朗运动 ORNSTEIN-UHLENBECK过程 相合性 渐近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顾及钟差短时相关性的导航卫星实时钟差估计
12
作者 王中元 周圣淇 +3 位作者 胡超 王瑞光 姚雪燕 来闯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35,共9页
为提高导航卫星钟差估计精度,提出了一种顾及钟差短时相关性的实时钟差估计方法。通过结合钟差状态参数(钟速、频漂),建立实时钟差估计模型,并采用并行策略和高性能矩阵库对程序进行优化,以提高钟差估计的效率。将白噪声模型估计的钟差... 为提高导航卫星钟差估计精度,提出了一种顾及钟差短时相关性的实时钟差估计方法。通过结合钟差状态参数(钟速、频漂),建立实时钟差估计模型,并采用并行策略和高性能矩阵库对程序进行优化,以提高钟差估计的效率。将白噪声模型估计的钟差作为对比,分析钟差二次差的标准差精度,GPS精度提升5.80%,GLONASS精度提升25.77%,Galileo精度提升23.66%,BDS-3精度提升5.66%;在精密单点定位精度分析中,对于GPS+BDS-3组合,钟差状态模型估计的钟差产品相比白噪声估计的钟差产品,东、北、天方向的精度分别提高了11.46%、22.12%和3.52%;对于GPS+BDS-3+GLONASS+Galileo组合,东、北、天方向的精度分别提高了1.79%、2.75%和11.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钟差估计 钟差短时相关性 非差模型 高效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噪声标签回归的泛化误差估计及过滤算法
13
作者 姜高霞 李政莹 王文剑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2-80,共9页
当回归数据中存在数值型标签噪声时,传统泛化误差估计方法不再适用,回归模型的泛化性能缺乏保障.本文提出一种面向标签噪声的回归模型泛化误差估计方法,并设计了自适应高斯核噪声估计与样本召回过滤(adaptive Gaussian kernel noise est... 当回归数据中存在数值型标签噪声时,传统泛化误差估计方法不再适用,回归模型的泛化性能缺乏保障.本文提出一种面向标签噪声的回归模型泛化误差估计方法,并设计了自适应高斯核噪声估计与样本召回过滤(adaptive Gaussian kernel noise estimator and sample recall filtering, AGKSRF)算法.在所提Craven-Wahba(CW)泛化误差估计的基础上,提出一种CW样本选择框架.基于最大后验估计思想和自适应近邻方法,提出标签噪声的自适应高斯核(adaptive Gaussian kernel, AGK)估计方法.结合所提框架,AGKSRF首先过滤大噪声样本,同时考虑到初次过滤时可能有部分干净样本被误删,AGKSRF根据模型在过滤样本上的误差对样本进行召回再过滤.标准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AGKSRF降低模型误差的能力提升了6~51个百分点.AGKSRF还可以识别年龄估计数据上的错误标签.因此,AGKSRF算法可以有效提升数据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声标签回归 泛化误差估计 自适应高斯核估计 样本召回过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干涉条纹的目标方位估计校正方法
14
作者 陈新华 张龙恩 +2 位作者 郑恩明 申昇 韩莹 《应用声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42-1355,共14页
针对深海海底反射工作方式下,目标方位估计出现的估计偏差和方位分裂现象,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干涉条纹的目标方位估计校正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海底反射声线与海底-海面反射声线时延差在波束域信号干涉条纹的映射,建立了干涉条纹间隔与... 针对深海海底反射工作方式下,目标方位估计出现的估计偏差和方位分裂现象,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干涉条纹的目标方位估计校正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海底反射声线与海底-海面反射声线时延差在波束域信号干涉条纹的映射,建立了干涉条纹间隔与到达俯仰角关系;然后依据俯仰角估计结果和水平线阵测量结果,对近水面目标方位角估计结果实现了校正;最后采用数值仿真对不同情况下的目标方位校正情况进行了验证分析。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在仿真条件下,目标位水平线阵20 km、0°~15°时,方位角估计误差由19.62°减小为2.59°,目标位水平线阵15°~90°时,方位角估计误差由6.14°减小为0.42°。该方法有效提升了水平线阵在不同探测模式下目标方位角估计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方位估计 深海 海底反射 干涉条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传感网络高维时序数据状态估计算法研究
15
作者 邓俊华 屠敏 《传感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6-361,共6页
无线传感网络中数据量较大,准确估计存储节点中的数据状态,可以避免传感网络受高维度、冗余数据、网络状态等问题的干扰,进而提高传感网络的安全性。然而在传感网络中,对高维时序数据的状态估计一直是一个难点问题,为此,提出一种无线传... 无线传感网络中数据量较大,准确估计存储节点中的数据状态,可以避免传感网络受高维度、冗余数据、网络状态等问题的干扰,进而提高传感网络的安全性。然而在传感网络中,对高维时序数据的状态估计一直是一个难点问题,为此,提出一种无线传感网络高维时序数据状态估计算法。采用基于信息熵的PCA降维算法对传感节点中的高维时序数据进行降维处理,基于最优集成随机森林算法提取数据的特征,将提取的状态特征数据输入到贝叶斯估计模型中,并采用粒子滤波对模型求解,完成无线传感网络高维时序数据的状态估计。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的估计时间始终在1.99 s以下,节点能耗小于22.1 J,估计结果与实际结果一致,具有良好的估计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网络 数据状态估计 贝叶斯估计模型 粒子滤波 高维时序数据 信息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轻量化网络的特定目标人体姿态估计算法
16
作者 张宝峰 贾炜昂 +4 位作者 刘娜 陆浩宇 杨雷 王莉 刘斌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96-202,219,共8页
针对多人场景下对单一目标姿态估计的需求,将YOLOv5系列网络与提出的目标选择环节、轻量化light-duc模型进行融合,用于特定目标人体姿态估计。该文利用YOLOv5网络进行人体框检测;将DeepSORT多目标跟踪与条件筛选进行融合,构成目标选择... 针对多人场景下对单一目标姿态估计的需求,将YOLOv5系列网络与提出的目标选择环节、轻量化light-duc模型进行融合,用于特定目标人体姿态估计。该文利用YOLOv5网络进行人体框检测;将DeepSORT多目标跟踪与条件筛选进行融合,构成目标选择环节用于选出指定目标,设计light-duc轻量化模型,完成指定目标人体姿态估计。实验结果表明,所提light-duc网络与原网络相比,速度提升了157%,YOLOv5s模型与light-duc模型结合对单人视频的检测速度提升了3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姿态估计 多目标跟踪 轻量化 目标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极化特性和LSTM模型的电池温度估计
17
作者 刘良 许光光 +1 位作者 盘朝奉 王丽梅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0-58,共9页
以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为代表的数据驱动型方法,缺乏对模型训练策略的理论指导,限制了神经网络模型的精度和效率。为了提高神经网络模型的精度和效率,首先搭载电池测试台架,进行电池性能测试实验;接着,在... 以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为代表的数据驱动型方法,缺乏对模型训练策略的理论指导,限制了神经网络模型的精度和效率。为了提高神经网络模型的精度和效率,首先搭载电池测试台架,进行电池性能测试实验;接着,在不同倍率和环境温度下分析电池的温度特性;在不同倍率及温度下分析电池的极化特性和产热特性;对温度估计模型按照低、中、高倍率进行划分,提出宽温域下考虑极化特性的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电池温度估计策略。在不同环境温度及放电倍率下测试模型的精度和泛化能力,发现考虑极化特性的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温度估计模型的最大误差(maximum error,ME)和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MAE)分别为0.98℃和0.11℃;与传统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模型的对比结果发现,最大误差和平均绝对误差分别降低1.85℃和0.76℃,训练时间减少41.81%,表明考虑极化特性的LSTM温度估计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和训练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温度估计 极化特性 LST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异步调控的时间调控超表面DOA估计方法
18
作者 易鸣 陈明 +1 位作者 钟州 金梁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5-74,共10页
针对现有时间维度波达方向(direction of arrival,DOA)估计方案中,时间调控速率受限导致目标信号频谱混叠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异步调控的DOA估计方法,该方法能够有效提升调控速率,进而提升信号处理的信号带宽。在不改变时间调控超表面... 针对现有时间维度波达方向(direction of arrival,DOA)估计方案中,时间调控速率受限导致目标信号频谱混叠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异步调控的DOA估计方法,该方法能够有效提升调控速率,进而提升信号处理的信号带宽。在不改变时间调控超表面(time-varying metasurface,TVM)硬件约束的情况下,该方法利用单元状态会持续一段时间的性质,交错不同列单元的变化起始时间,在一个状态持续时间内获得了多个不同的响应。异步调控方法能够使TVM在受材料限制的情况下,等效增加虚拟多通道个数,提高DOA估计的精度。仿真结果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相较于现有的同步调控方法,新方法在DOA估计性能上有了较大提升,能够逼近理论上的最优DOA估计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A估计 时间调控超表面 异步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手部姿态的物体6D位姿估计算法
19
作者 王健 郭宇 +3 位作者 黄少华 汤鹏洲 郑冠冠 陆云霞 《现代制造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6-83,共8页
在基于增强现实装配引导的复杂零/部件装配场景中,由于手部对零/部件的遮挡,导致零件位姿解算时产生较大的误差,甚至造成求解失败。目前针对手工装配零件的位姿估计算法在解决零件遮挡问题时没有考虑手部信息,使得位姿估计精度难以满足... 在基于增强现实装配引导的复杂零/部件装配场景中,由于手部对零/部件的遮挡,导致零件位姿解算时产生较大的误差,甚至造成求解失败。目前针对手工装配零件的位姿估计算法在解决零件遮挡问题时没有考虑手部信息,使得位姿估计精度难以满足增强装配实际应用的要求。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融合手部姿态的零件6D位姿估计算法,即HandICG算法。该算法将手部的姿态信息与迭代对应几何(Iterative Corresponding Geometry,ICG)算法进行融合,当发生手部遮挡时,将手部的姿态信息应用到零件姿态的求解中,从而显著提高手部遮挡情况下零件位姿估计的精度,实验表明,平均模型点距离(Average Distance of Model points,ADD)相关评价指标达到74.73%,是ICG算法的2.61倍。该算法显著提升了增强装配场景中零件位姿解算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姿估计 手部姿态 遮挡 增强装配 跟踪注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CPD的RIS辅助毫米波OFDM系统信道估计算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任进 李一博 +1 位作者 周培豫 李玉宇 《无线电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35,共7页
在无线通信领域,系统性能的优劣通常与无线信道的特性密切相关。精确掌握信道和信号参数对于提升信息传输的可靠性和效率至关重要,因此信道估计成为该领域的核心技术之一。由于无线信道的不可预测性以及信号在传输过程中涉及多个维度(... 在无线通信领域,系统性能的优劣通常与无线信道的特性密切相关。精确掌握信道和信号参数对于提升信息传输的可靠性和效率至关重要,因此信道估计成为该领域的核心技术之一。由于无线信道的不可预测性以及信号在传输过程中涉及多个维度(如空间、时间、频率等),使得信道估计方法的设计变得异常复杂。近期研究表明,通过将这些多维度信号转换为张量并进行分析,可以显著降低信道估计的技术难度。探讨了信道估计算法的改进方法,特别是引入中心化处理作为数据预处理的一部分。中心化处理通过调整数据的均值来减少低频噪声,从而提高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这不仅提升了信道估计的准确性,还降低了算法实现的复杂度,加快了模型的训练速度并提高了收敛效率。此外,还采用了因子分解的方法对张量进行分解,进一步降低了计算复杂度并提高了估计精度。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不仅具有更高的准确度,而且在低SNR环境下表现出更优越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反射面辅助 正交频分复用技术 信道估计 张量 因子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