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随机生成粗糙度的岩石-混凝土界面破坏特性研究
1
作者 曹勇 余飞 +3 位作者 黄康 戴张俊 陈善雄 张志才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5-326,共12页
岩石-混凝土界面是工程结构的薄弱环节,对结构整体的强度和稳定性有重要影响。为反映岩-混界面天然粗糙状态,基于内聚力模型(cohesive zone model,简称CZM),建立了具有随机生成粗糙界面的岩石-混凝土复合巴西圆盘试件数值模型,通过不同... 岩石-混凝土界面是工程结构的薄弱环节,对结构整体的强度和稳定性有重要影响。为反映岩-混界面天然粗糙状态,基于内聚力模型(cohesive zone model,简称CZM),建立了具有随机生成粗糙界面的岩石-混凝土复合巴西圆盘试件数值模型,通过不同加载角度下的巴西劈裂物理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并探究了界面粗糙度、加载角度对试件峰值荷载和破坏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加载角度下,试件存在3种典型破坏模式:界面黏结破坏、复合破坏、双材料拉伸开裂破坏;加载角度对试件力学行为的影响以70°为界,加载角度小于70°时影响显著,大于70°后影响不显著;界面粗糙度的影响随加载角度的不同有较大差异,当加载角度在15°~65°范围内,提高界面粗糙度可显著提高试件峰值荷载,增强岩-混结构的承载能力;界面处应力状态的差异决定了试件破坏模式的不同,但粗糙的界面可以增强混凝土与岩石之间的黏结和互锁效应,对试件破坏模式产生影响。研究结果将加深对岩石-混凝土界面破坏机制的认识,对工程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粗糙度 节理粗糙系数 巴西劈裂 数字图像相关 内聚力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裂隙粗糙度的岩体单轴压缩动态损伤模型
2
作者 刘红岩 薛雷 +4 位作者 张光雄 王光兵 王基禹 和铁柱 邹宗山 《爆炸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2-52,共11页
为了在裂隙岩体动态损伤模型中考虑裂隙粗糙度的影响:首先,基于前人提出的能够同时考虑裂隙几何参数、强度参数及变形参数的岩体宏观损伤变量计算模型,通过引入Barton建立的粗糙裂隙JRC-JCS抗剪强度模型,提出了能够考虑裂隙粗糙度的岩... 为了在裂隙岩体动态损伤模型中考虑裂隙粗糙度的影响:首先,基于前人提出的能够同时考虑裂隙几何参数、强度参数及变形参数的岩体宏观损伤变量计算模型,通过引入Barton建立的粗糙裂隙JRC-JCS抗剪强度模型,提出了能够考虑裂隙粗糙度的岩体宏观损伤变量计算模型;其次,将该计算模型引入到前人提出的考虑宏细观缺陷耦合的非贯通裂隙岩体单轴压缩动态损伤模型中,建立了能够考虑裂隙粗糙度的非贯通裂隙岩体单轴压缩动态损伤模型;最后,通过参数敏感性分析研究了裂隙粗糙度(JRC)、裂隙面基本摩擦角φb、裂隙长度2a对岩体动态力学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当JRC由0分别增加到10和20时,岩体动态峰值强度由26.42 MPa分别增加到27.28和28.37 MPa;当φb由0°分别增加到15°和30°时,岩体动态峰值强度由26.24 MPa分别增加到27.28和28.80 MPa;当2a由1 cm分别增加到2和3 cm时,岩体动态峰值强度由31.37 MPa分别降低至27.28和23.90 MPa。同时为了更精确地刻画裂隙面粗糙度的影响,将裂隙面分形维数引入到岩体动态损伤模型中,不但提高了模型计算精度,而且拓宽了其应用范围,更便于实际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贯通裂隙岩体 裂隙粗糙度系数 应力强度因子 jrc-JCS抗剪强度模型 单轴压缩动态损伤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填岩石节理剪切力学特性及强度经验公式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高福洲 张俊云 +4 位作者 罗晓龙 翟恪祥 张乐 黄锐 武小菲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08-617,共10页
研究充填岩石节理的剪切力学特性对工程岩体的稳定性评价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开展考虑法向应力σ_(n)、充填厚度t、节理粗糙度系数JRC影响下的充填岩石节理大型直剪试验,分析了剪切破坏特征、剪切特征曲线和峰值剪切强度τ_(p)的演化规... 研究充填岩石节理的剪切力学特性对工程岩体的稳定性评价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开展考虑法向应力σ_(n)、充填厚度t、节理粗糙度系数JRC影响下的充填岩石节理大型直剪试验,分析了剪切破坏特征、剪切特征曲线和峰值剪切强度τ_(p)的演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充填岩石节理峰值剪切强度经验公式。研究表明:充填岩石节理的剪切破坏位置以充填介质与节理岩壁接触面破坏为主;其剪切应力-剪切位移曲线通常在σ_(n)≥600k Pa,t≤5mm且JRC≥6.36条件下出现剪切应力峰值点;在充填度Δ=1.12时充填岩石节理峰值剪切强度τ_(p)与充填介质剪切强度τ_(i)相近,随着Δ进一步增大,τ_(p)降低至τ_(i)以下;充填岩石节理峰值剪切强度经验公式中引入描述充填介质与节理岩壁接触面相互作用对τ_(p)影响的参数W,公式计算值与试验值相对误差平均值δ≤9.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填岩石节理 大型直剪试验 充填厚度 节理粗糙度系数 峰值剪切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RC修正直边法的数学表达 被引量:46
4
作者 杜时贵 陈禹 樊良本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1996年第2期36-43,共8页
JRC是反映爬坡角力学效应的岩体结构面表面形态等效描述指标。本文在爬坡角力学效应机理研究基础上,阐述了JRC直边法的物理意义;通过岩体结构面表面起伏幅度与金属表面粗糙度幅度对比分析,肯定了直边法的合理性;考虑JRC的... JRC是反映爬坡角力学效应的岩体结构面表面形态等效描述指标。本文在爬坡角力学效应机理研究基础上,阐述了JRC直边法的物理意义;通过岩体结构面表面起伏幅度与金属表面粗糙度幅度对比分析,肯定了直边法的合理性;考虑JRC的尺寸效应,推导JRC修正直边法的数学表达式,编译计算机常用程序。最后,实例检验了JRC修正直边法数学表达式的合理性和可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糙度系数jrc 修正直边法 数学表达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RC快速测量技术 被引量:12
5
作者 杜时贵 杨树峰 +2 位作者 姜舟 朱益军 万颖君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2年第1期98-102,共5页
在回顾粗糙度测量方法的基础上 ,从岩石节理的具体特点出发 ,研制了轮廓曲线仪和粗糙度尺 ,为节理粗糙度系数的统计测量提拱了一种快速测量手段。
关键词 节理粗糙度系数 轮廓曲线仪 粗糙度尺 jrc 岩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隙岩体单元注浆扩散规律及强度演化模拟
6
作者 张二蒙 刘浪 +3 位作者 许延春 费宇 耿济世 蔺亚兵 《煤炭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07-222,共16页
为研究含粗糙裂隙岩体充填程度对改造后岩体强度的影响机制,采用数值试验方法,分析了具有节理粗糙度系数(Joint Roughness Coefficient, JRC)表征的粗糙裂隙内浆液扩散规律,并基于裂隙浆液典型时刻充填特征,开展了考虑不同粗糙度和充填... 为研究含粗糙裂隙岩体充填程度对改造后岩体强度的影响机制,采用数值试验方法,分析了具有节理粗糙度系数(Joint Roughness Coefficient, JRC)表征的粗糙裂隙内浆液扩散规律,并基于裂隙浆液典型时刻充填特征,开展了考虑不同粗糙度和充填度的改造岩体单轴压缩试验(UCS)与常法相刚度(CNS)条件下直剪试验,形成了浆液充填规律与改造岩体强度关系串联分析方法。结果表明:粗糙裂隙内浆液流动具有层流/紊流特征,平滑裂隙内浆液受裂隙壁面剪切力较小,易维持层流状态;粗糙裂隙对浆液的流动起到控制作用,靠近壁面处出现涡流。改造岩体的抗压强度与裂隙充填度成正比关系;完全充填裂隙塑性区由双“X”型逐渐变为单“X”型;裂隙未充填部分边界无有效约束,最大最小主应力差值较大。浆液凝固后,由于黏聚力与空间侵占共同作用,限制了裂隙凸台相对滑动,增加了裂隙初始摩擦力与接触面积,改造岩体抗剪强度提高。CNS边界条件下,剪切应变的增加导致应力集中程度增加;注浆体内新生微裂纹发育速度随剪切应变增加逐步提高,注浆体应力分布特征与内部微裂纹发育规律一致。研究成果为分析裂隙岩体内部浆液扩散规律与改造后岩体强度演化提供了试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糙裂隙岩体 节理粗糙度系数(jrc) 浆液扩散规律 充填度 改造岩体 单轴压缩试验(UCS) 直剪试验 岩体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体结构面粗糙度系数JRC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1
7
作者 杜时贵 郭霄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S1期30-33,共4页
岩体结构面粗糙度系数JRC是描述岩体结构面粗糙起伏状态的力学参数,对于无填充或少填充的硬性结构面而言是关键性指标。本文介绍了岩体结构面粗糙度系数JRC估算方法的理论及应用研究现状,并探讨了JRC研究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粗糙度系数 岩体 结构面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JRC测量仪的研制 被引量:3
8
作者 杜时贵 王小翠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2期1202-1204,共3页
研制了一种智能 JRC 测量仪,该仪器可直接测量岩体结构面的粗糙度系数 JRC 值,适用于野外任意产状的岩体结构面,可以沿任意方向测量岩体结构面粗糙度系数,具有重量轻、体积小、携带方便、操作简单、测量速度快等特点。
关键词 jrc测量仪 结构面 粗糙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体结构面粗糙度系数JRC的定向统计研究 被引量:25
9
作者 杜时贵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1994年第3期62-71,共10页
本文回顾了岩体结构面粗糙度系数JRC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各种JRC研究方法的应用范围。在野外实际结构面形态的详细调查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发展了Barton直边法,并提出按岩性定向统计研究结构面粗糙度系数JRC的科学思想。
关键词 岩体结构面 粗糙度系数 定向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cro and meso characteristics evolution on shear behavior of rock joints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凯辉 曹平 +1 位作者 张科 钟涌芳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8期3087-3096,共10页
Direct shear tests were conducted on the rock joints under constant normal load(CNL), while the acoustic emission(AE) signals generated during shear tests were monitored with PAC Micro-II system. Before and after shea... Direct shear tests were conducted on the rock joints under constant normal load(CNL), while the acoustic emission(AE) signals generated during shear tests were monitored with PAC Micro-II system. Before and after shearing, the surfaces of rock joints were measured by the Talysurf CLI 2000. By correlating the AE events with the shear stress-shear displacement curve, one can observe four periods of the whole course of shearing of rock joints. By the contrast of AE location and actual damage zone, it is elucidated that the AE event is related to the morphology of the joint. With the increase of shearing times, the shear behavior of rock joints gradually presents from the response of brittle behavior to that of ductile behavior. By combining the results of topography measurement, four morphological parameters of joint surface, S p(the maximum height of joint surface), N(number of islands), A(projection area) and V(volume of joint) were introduced, which decrease with shearing. Both the joint roughness coefficient(JRC) and joint matching coefficient(JMC) drop with shearing, and the shear strength of rock joints can be predicted by the JRC-JMC model. It establish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icro-topography and macroscopic strength, which have the same change rule with shear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ck joint shear behavior surface morphology acoustic emission joint roughness coefficient jrc joint matchingcoefficient (JM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rphology characteristics of joint surface in rock mass
11
作者 胡建华 阮德修 +1 位作者 罗先伟 周科平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10期2918-2925,共8页
In order to quantif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urface of jointed rock mass,new equipment,the three-dimensional laser surface topography instrument,was used to accurately measure surface morphology of joints.Scan pic... In order to quantif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urface of jointed rock mass,new equipment,the three-dimensional laser surface topography instrument,was used to accurately measure surface morphology of joints.Scan pictures and parameters were obtained to describe the rock joint surface characteristics,for example,the height frequency of surface,and mean square roughness.Using the method of fractal dimension,the values of joint roughness coefficient(JRC) were calculated based on the above parameters.It could access to the joint surface rock sample morphology of the main parameters of characteristic.The maximum peak height is 2.692 mm in the test joint plane.The maximum profile height is 4.408 mm.JRC value is 6.38 by fractal dimension computing.It belongs to the smooth joint surface.The results show that it is a kind of the effective method to quantitatively evaluate the surface topography by the three-dimensional laser surface topography instrument and the fractal dimension method.According to the results,during the process of underground large-scale mining,safe measures to prevent slip failure of the joint plane by controlling surface tension and shear mechanical response were propo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oint surface morphology characteristic fi'actal dimension joint roughness coeffici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eierstrass-Mandelbrot函数的岩体裂隙映射重构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宏伟 陈世江 +2 位作者 许有俊 张旭 鲍先凯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058-3070,共13页
重构岩体裂隙对精准构建裂隙岩体模型以及准确获取其力学性质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为使重构裂隙与天然状态相吻合,提出了D-n_(max)阈值公式,修正了用于岩体裂隙模拟的Weierstrass-Mandelbrot(W-M)函数。通过二值化灰度图像对Barton10... 重构岩体裂隙对精准构建裂隙岩体模型以及准确获取其力学性质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为使重构裂隙与天然状态相吻合,提出了D-n_(max)阈值公式,修正了用于岩体裂隙模拟的Weierstrass-Mandelbrot(W-M)函数。通过二值化灰度图像对Barton10条剖面线进行数字化,经试错法及综合分析法,以等差方式确定10个粗糙度水平的Hurst值。通过对10条剖面线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了幅值特征新参数Spp,结合起伏角标准差σ_i线性构建新裂隙粗糙度系数(joint roughness coefficient,简称JRC)计算公式。采用二分法获得目标JRC值对应W-M函数的最佳尺度常数G值,建立了JRC与W-M函数的映射关系。W-M函数考虑了随机项,实现了重构裂隙的差异化。对重构裂隙进行粗糙度定量化研究和室内试验,验证了新参数Spp、新JRC计算公式及映射关系的有效性。所作研究为拓展岩体裂隙获取方法提供了新的思路,为裂隙岩体力学性质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体裂隙 自仿射分形 Weierstrass-Mandelbrot函数 裂隙粗糙度系数(jrc) 映射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应力和高渗压下粗糙单裂隙非线性渗透行为试验研究
13
作者 林志南 冯世宏 +1 位作者 王家全 张强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92-103,131,共13页
为研究高地应力和高渗压下深部裂隙岩石的渗透演化特征,文章采用RockTop-50HT全应力多场耦合三轴试验系统,开展一系列高围压和高渗压作用下不同粗糙度系数(JRC)单裂隙砂岩渗透试验。基于试验获得不同水力梯度下单裂隙砂岩的非线性渗透... 为研究高地应力和高渗压下深部裂隙岩石的渗透演化特征,文章采用RockTop-50HT全应力多场耦合三轴试验系统,开展一系列高围压和高渗压作用下不同粗糙度系数(JRC)单裂隙砂岩渗透试验。基于试验获得不同水力梯度下单裂隙砂岩的非线性渗透特性以及其表征方法;建立Forchheimer方程中参数A、B与JRC之间的定量关系;探究不同JRC单裂隙砂岩非线性渗流过程中雷诺数Re、非达西渗流因子E和表观透过率Ta等渗透参数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①随着水力梯度逐渐增大,单裂隙砂岩的渗流量呈现出明显的非线性渗流特性;随着JRC值增大,单裂隙砂岩的非线性渗流特征逐渐增强;②高围压和高渗压作用下裂隙的非线性渗流成因机制为渗透失稳和固液界面效应。采用Forchheimer方程定量分析时其非达西惯性系数为负值,表征单裂隙的渗流成因机制为渗透失稳;采用Izbash方程定量分析时发现单裂隙砂岩的非线性渗流特征是由显著的固液界面效应导致;③随着水力梯度增加,雷诺数Re呈非线性增大;非达西渗流因子E为负值且呈非线性降低变化;表观透过率Ta呈现出先振荡,后平稳发展,再迅速增大的发展趋势。研究成果对高地应力和高渗压下的深部裂隙岩体非线性渗流规律、稳定性分析和防灾减灾工程认识具有较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裂隙 粗糙度系数(jrc) 非线性渗流 Forchheimer方程 Izbash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填粗糙节理直剪数值模拟宏细观分析 被引量:13
14
作者 许万忠 林杭 曹日红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48-557,共10页
利用颗粒流数值计算方法对岩石充填节理直剪作用下力学性质进行研究,从细观角度分析不同法向荷载下粗糙节理面的损伤情况;探讨充填节理粗糙程度、充填物强度参数、充填物与围岩接触面强度以及充填厚度对节理剪切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 利用颗粒流数值计算方法对岩石充填节理直剪作用下力学性质进行研究,从细观角度分析不同法向荷载下粗糙节理面的损伤情况;探讨充填节理粗糙程度、充填物强度参数、充填物与围岩接触面强度以及充填厚度对节理剪切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法向荷载的增大,上下节理面接触状态及粘结力分布规律发生转变,充填节理面粘结破坏明显增加;(2)节理粗糙度系数(JRC)对峰值剪切应力的影响较大;随JRC的增加节理峰值剪切强度增大;节理面粘结力呈类线性增长,而内摩擦角随JRC的增大而呈明显的非线性变化;(3)随节理充填物粘结强度比的增加,峰值剪切应力增大;随充填物强度比的增加,节理面粘结力出现明显的增长,而内摩擦角呈现先下降后增加的趋势;(4)当法向荷载较小时,峰值剪切应力受接触面粘结强度比的影响较大;当法向荷载较大时,其对峰值剪切应力的影响程度明显降低.节理面粘结力和内摩擦角随接触面粘结的增加分别呈现出非线性增长和下降的趋势.(5)节理剪切力学形式随充填后的增加呈现降低的趋势,然而随着厚度的不断增加,所带来的剪切力学参数变化程度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理粗糙度系数 直剪 充填节理 细观 抗剪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理抗剪强度综合评价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杜时贵 胡晓飞 +2 位作者 罗战友 梁晓丹 姜健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8年第1期89-97,共9页
选取不同吻合度自然节理试样,进行干燥状态和饱和状态的JRC-JCS模型和JRC-JMS模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节理粗糙度系数的定向统计测量和尺寸效应分析,以及剪切过程衰减折减的基础上,运用JRC-JCS模型综合评价节理抗剪强度可靠性较好,考... 选取不同吻合度自然节理试样,进行干燥状态和饱和状态的JRC-JCS模型和JRC-JMS模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节理粗糙度系数的定向统计测量和尺寸效应分析,以及剪切过程衰减折减的基础上,运用JRC-JCS模型综合评价节理抗剪强度可靠性较好,考虑吻合度系数的JRC-JMC模型比JRC-JCS模型具更好的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理抗剪强度 综合评价 粗糙度系数(jrc)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岩石节理分形描述 被引量:26
16
作者 陈世江 朱万成 +1 位作者 张敏思 于庆磊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087-2092,共6页
岩石节理的粗糙度对结构面的剪切强度起着重要的作用。分形维数对节理的次级细微粗糙结构能够进行很好的描述,而对节理的一级起伏结构体现并不明显。考虑了节理形态的层次性,用分形维数代表节理的次级精细结构,即节理的粗糙度;用起伏度... 岩石节理的粗糙度对结构面的剪切强度起着重要的作用。分形维数对节理的次级细微粗糙结构能够进行很好的描述,而对节理的一级起伏结构体现并不明显。考虑了节理形态的层次性,用分形维数代表节理的次级精细结构,即节理的粗糙度;用起伏度表示节理的一级波状形态,据此提出用分形维数D和起伏度Wd两个指标来描述JRC(节理粗糙度系数),并给出相应的计算公式。另外,针对工程实践中分形维数准确快速量测存在的困难,本文以摄影测量为基础,借助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在VC++平台下开发了节理轮廓线分形维数计算程序,为分维较准确方便地应用于工程实践做了有益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理粗糙度 分形维数 数字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粗糙度和隙宽贯通充填裂隙渗流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6
17
作者 王鹏飞 谭文辉 +3 位作者 马学文 李子建 刘景军 武洋帆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3062-3070,共9页
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出30个含10级粗糙度(JRC=1~20)、3种厚度(1.5、3.0、5.0mm)的裂隙插片,通过模具浇筑成贯通充填裂隙类岩石试件,并对所制备的试件开展渗透性试验,研究在不同围压水平下不同粗糙度、不同隙宽贯通充填裂隙的渗流特性。... 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出30个含10级粗糙度(JRC=1~20)、3种厚度(1.5、3.0、5.0mm)的裂隙插片,通过模具浇筑成贯通充填裂隙类岩石试件,并对所制备的试件开展渗透性试验,研究在不同围压水平下不同粗糙度、不同隙宽贯通充填裂隙的渗流特性。试验结果表明:(1)不同粗糙度和隙宽贯通充填裂隙渗透率均随围压增加而减小,且在围压加载初期,裂隙渗透率的降低速度明显要高于围压加载中后期,最大渗透率降差达到78%。(2)围压加载初期,隙宽较小时,裂隙渗透率有随粗糙度增加而减小的趋势,且离散性较大;随着围压和隙宽的增加,粗糙度对裂隙渗透性的影响迅速减小。(3)对于10级不同粗糙度贯通充填裂隙,围压加载过程中,均有隙宽越大,裂隙渗透率越大的规律;且在围压较小时,粗糙度越大,不同隙宽贯通充填裂隙渗透率的差值越大,但随着围压的升高,这种影响逐渐被消除。(4)围压对贯通充填裂隙渗透率的影响处于主导地位,两者之间的关系可用幂函数进行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贯通充填裂隙 围压加载 粗糙度 隙宽 渗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修正线粗糙度法的岩石节理粗糙度估值 被引量:6
18
作者 陈世江 赵自豪 王超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2-25,共4页
考虑了节理形态的层次性,提出了用修正的线粗糙度法表征节理轮廓线粗糙度(JRC),即用节理轮廓线的起伏度表示节理的一级波状形态,用伸长率代表节理的次级精细结构。通过对Barton给出的10条典型节理轮廓线的特征参数计算,并与相应的JRC值... 考虑了节理形态的层次性,提出了用修正的线粗糙度法表征节理轮廓线粗糙度(JRC),即用节理轮廓线的起伏度表示节理的一级波状形态,用伸长率代表节理的次级精细结构。通过对Barton给出的10条典型节理轮廓线的特征参数计算,并与相应的JRC值进行回归分析,给出了JRC值计算公式。另外,要获得节理轮廓线的伸长率,节理全迹长是一个很重要的参数。在工程实践中,针对全迹长量测存在的困难,研究以摄影测量为基础,借助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在VC++平台下开发了节理轮廓线特征参数计算程序,实现了节理全迹长的快速量测,并对该方法在工程实践中的方便应用做了有益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理粗糙度 起伏度 伸长率 数字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统计参数的二维节理粗糙度系数非线性确定方法 被引量:17
19
作者 王昌硕 王亮清 +4 位作者 葛云峰 梁烨 孙自豪 董曼曼 张楠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65-573,共9页
岩体节理粗糙度系数JRC与其统计参数之间具有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单一统计参数因存在对结构面形貌描述的片面性,从而导致JRC计算结果的可靠性较低。从结构面起伏角、起伏高度及其分布特征的角度选取了平均起伏角avei、平均相对起伏度H/L... 岩体节理粗糙度系数JRC与其统计参数之间具有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单一统计参数因存在对结构面形貌描述的片面性,从而导致JRC计算结果的可靠性较低。从结构面起伏角、起伏高度及其分布特征的角度选取了平均起伏角avei、平均相对起伏度H/L、起伏角标准偏差iSD和起伏高度标准偏差hSD 4个参数共同反映结构面形貌。以已知JRC试验反算值的102条结构面剖面线作为样本数据对支持向量机进行训练,构建JRC与所选取的统计参数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建立了JRC支持向量回归(SVR)预测模型,并通过Barton标准剖面线的JRC预测值与试验反算值的对比证明了模型的可靠性。以三峡库区秭归县马家沟滑坡所处地层岩体结构面为例,基于三维激光扫描试验获取了其表面形貌数据并建立了三维形貌模型,开展室内直剪试验反算得到了其JRC。实例JRC的计算结果表明,SVR模型预测结果与试验反算值的相对误差仅为4.5%,不同统计参数回归关系式对于相同剖面线的估算结果存在较大差异,表明基于所选取的统计参数,采用SVR模型预测得到的JRC更加可靠。该方法为JRC的定量确定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面 统计参数 节理粗糙度系数 支持向量机 三维激光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动过程中砂岩节理摩擦因数演化规律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来贵 赵国超 +2 位作者 刘向峰 赵娜 李喜林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874-2882,共9页
砂岩等岩体内部通常含有节理,当受到外界载荷扰动时砂岩往往沿着节理贯通形成滑移面。砂岩沿着节理面滑动,节理表面凸体不断磨损,导致节理表面粗糙度不断变化,进而影响砂岩滑动的稳定性。利用自制滑动摩擦试验装置对劈裂砂岩节理进行了... 砂岩等岩体内部通常含有节理,当受到外界载荷扰动时砂岩往往沿着节理贯通形成滑移面。砂岩沿着节理面滑动,节理表面凸体不断磨损,导致节理表面粗糙度不断变化,进而影响砂岩滑动的稳定性。利用自制滑动摩擦试验装置对劈裂砂岩节理进行了滑动摩擦试验,采用高分辨率相机、电子分析天平、动态应变仪和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测量滑动过程中磨损面积、摩擦质量、摩擦因数和表面粗糙度的变化。结果表明:滑动过程分为初始滑动、磨合和稳定滑动3个阶段。在初始滑动阶段,砂岩节理表面的初始粗糙度值较大,磨损面积较小,磨损质量和摩擦因数都较大;在磨合阶段,已磨损区域表面的微凸体不断被剪断、磨平,表面粗糙度降低趋势变缓,新增磨损面积不断减小,但在总磨损面积的占比仍大于10%,磨损质量和摩擦因数出现局部跳动的现象;在稳定滑动阶段,磨损区域与金刚石磨片表面已基本匹配,表面粗糙度趋近于定值,新增磨损面积在总磨损面积的占比小于10%,磨损质量和摩擦因数都逐渐趋于稳定,最终在某一稳定值附近波动。利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对砂岩节理表面轮廓进行了测量,选取轮廓的均方根估算了节理粗糙度系数,发现节理粗糙度系数主要受磨损区域面积影响,局部粗糙度对节理粗糙度系数影响较小。建立了以磨损面积为变量的摩擦因数预测模型,模型能够反映滑动过程中砂岩节理摩擦因数的变化,当修正系数a=2.5时,摩擦因数预测值与试验值吻合良好,最小误差为2.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因数 砂岩滑动 表面粗糙度 磨损面积 节理粗糙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