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8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20年中医药调控JAK/STAT通路的研究进展可视化分析
1
作者 胡乐乐 李浩林 +5 位作者 陶鹏飞 贺佩鑫 杨会军 金芳梅 年芳红 王海东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5年第3期81-85,I0013-I0016,共9页
目的了解中医药调控JAK/STAT信号通路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方法该研究检索SinoMed、CNKI、万方、维普数据库收录的自建库至2023年10月31日中医药调控JAK/STAT信号通路研究的相关文献,利用NoteExpress 3.6.0对文献去重并进行人工筛选,... 目的了解中医药调控JAK/STAT信号通路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方法该研究检索SinoMed、CNKI、万方、维普数据库收录的自建库至2023年10月31日中医药调控JAK/STAT信号通路研究的相关文献,利用NoteExpress 3.6.0对文献去重并进行人工筛选,利用Excel 2019绘制发文趋势折线图。采用VOSviewer 1.6.18软件绘制核心作者网络合作图、机构合作密度视图和关键词共现分析图谱,使用CiteSpace 6.1.R2软件绘制关键词聚类分析图、时间线图及关键词突现图谱,并对以上内容进行深入分析。结果共纳入1375篇文献,该领域发文量总体呈增长态势,涉及到4495位作者,形成了以伍超、刘小虹、许能贵等为代表的稳定的合作网络和以北京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为代表的核心合作机构。文献关键词形成了12个有意义的聚类,显示该领域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类风湿关节炎、糖尿病肾病、癌症等疾病的治疗以及细胞增殖、凋亡、迁移、炎症反应等病理生理过程,备受关注的中医药干预手段有电针、姜黄素、苦参碱、黄芩苷、普通针刺等。结论中医药调控JAK/STAT信号通路研究发展前景良好,通过对此深入研究可能为风湿免疫性疾病、癌症、炎症性疾病及心脑血管等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与导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jak/STAT 信号通路 VOSviewer CITESPACE 研究热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虎杖苷调节JAK2/STAT3信号通路治疗大鼠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实验研究
2
作者 杨祥军 王丛悦 +3 位作者 徐西林 胡海 申意伟 张晓峰 《中国骨伤》 2025年第2期195-203,共9页
目的:探讨虎杖苷对大鼠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teroid-induced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SONFH)的治疗效果及其通过调节Janus激酶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信号通路(janus kinase 2/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 目的:探讨虎杖苷对大鼠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teroid-induced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SONFH)的治疗效果及其通过调节Janus激酶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信号通路(janus kinase 2/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 signaling pathway,JAK2/STAT3)影响骨组织保护的潜在机制。方法:5周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虎杖苷低剂量组(虎杖苷-L)、虎杖苷高剂量组(虎杖苷-H)及虎杖苷-H+Colivelin(JAK2/STAT3通路激活剂)组,每组10只。通过脂多糖和醋酸泼尼松龙诱导SONFH模型。治疗组在模型组基础上每日分别灌胃给予虎杖苷-L 10 mg·kg^(-1),虎杖苷-H 20 mg·kg^(-1),虎杖苷-H+Colivelin组腹腔注射Colivelin 1 mg·kg^(-1),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持续6周。观察指标包括血清钙(calcium,Ca)、血清磷(phosphorus,P)、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水平,micro-CT扫描,苏木精-伊红染色及Western blot检测JAK2/STAT3信号通路和成骨分化标志基因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2,Runx2)、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2,BMP2)、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虎杖苷-L和虎杖苷-H组大鼠骨小梁面积百分比显著提升,空骨陷窝率显著下降(P<0.05)。Micro-CT分析表明,虎杖苷处理组骨体积分数、骨小梁数量和厚度增加,骨小梁分离度降低(P<0.05)。血清生化指标检测发现,虎杖苷-L和虎杖苷-H组大鼠血清Ca、P浓度恢复,碱性磷酸酶水平降低,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升高(P<0.05)。Western blot分析显示,虎杖苷显著抑制了模型组中JAK2/STAT3信号通路的激活,同时促进了Runx2、BMP2、OPN等成骨分化标志基因的表达(P<0.05)。与虎杖苷-H组相比,虎杖苷-H+Colivelin组的这些改善效果有所减弱,显示JAK2/STAT3信号通路在虎杖苷作用中的重要性。结论:虎杖苷通过调节JAK2/STAT3信号通路,促进成骨分化,改善骨微观结构,对大鼠SONFH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杖苷 jak2/STAT3信号通路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 成骨分化 骨组织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JAK/STAT信号通路探讨针刺治疗脑出血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黄琳 粟胜勇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86-190,共5页
脑出血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病,发病率、病死率较高,发病机制十分复杂。Janus酪氨酸蛋白激酶(JAK)/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STAT)信号通路在脑出血发展过程中起关键作用。针刺治疗脑出血疗效肯定,本文以JAK/STAT信号通路作为切入点,梳理近... 脑出血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病,发病率、病死率较高,发病机制十分复杂。Janus酪氨酸蛋白激酶(JAK)/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STAT)信号通路在脑出血发展过程中起关键作用。针刺治疗脑出血疗效肯定,本文以JAK/STAT信号通路作为切入点,梳理近年来针刺治疗脑出血机制研究,归纳其在抑制炎性反应,减轻脑水肿,抑制细胞凋亡,促进神经、血管再生、促进神经功能重塑等方面作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脑出血 jak/STAT信号通路 机制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癜风ICC轴发病机制及JAK抑制剂研究进展
4
作者 闵宗富 瞿瑛 +4 位作者 张轩 刘延平 郭金涛 张涌威 王远红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26期65-69,74,共6页
白癜风是一种常见的获得性色素脱失性疾病,其特征在于黑素细胞的破坏而产生白色斑块。目前白癜风无一致、长期和持久的治疗方法。JAK抑制剂被认为是治疗白癜风有潜力的方法之一,其通过抑制JAK-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信号通路,调节免疫... 白癜风是一种常见的获得性色素脱失性疾病,其特征在于黑素细胞的破坏而产生白色斑块。目前白癜风无一致、长期和持久的治疗方法。JAK抑制剂被认为是治疗白癜风有潜力的方法之一,其通过抑制JAK-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信号通路,调节免疫反应,促进黑素细胞再生与迁移,从而改善白癜风患者的皮损状况。临床试验证实,JAK抑制剂治疗白癜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然而,其长期疗效及潜在不良反应仍需进一步研究和探讨。JAK抑制剂为白癜风的治疗提供新的方法和方向。本文综述JAK抑制剂在白癜风治疗中的研究进展,包括其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疗效评价等多方面,供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癜风 jak抑制剂 jak-STAT通路 Γ干扰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JAK/STAT3通路探讨补肾活血方改善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炎症和肾纤维化
5
作者 廖琳 徐启明 +5 位作者 陶鹏宇 胡静 陈杰 张传富 刘文瑞 路建饶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4年第3期195-199,I0001,共6页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BSHXF)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UUO)肾纤维化和炎症的治疗效果,揭示其抗炎及延缓肾纤维化的机制。方法:32只8周龄雌性SD大鼠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单侧输尿管梗阻组(...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BSHXF)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UUO)肾纤维化和炎症的治疗效果,揭示其抗炎及延缓肾纤维化的机制。方法:32只8周龄雌性SD大鼠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单侧输尿管梗阻组(UUO组)、补肾活血方低剂量组(BSHXF-L组)和补肾活血方高剂量组(BSHXF-H组)。造模后第2天开始,连续灌胃干预21 d,BSHXF-L组和BSHXF-H组给予相应剂量补肾活血方汤剂,Sham组和UUO组给予与BSHXF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干预结束后,记录24 h尿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肌酐、尿素氮、尿蛋白、尿肌酐和肾功能指数;采用HE和Masson染色检测肾脏病理损伤和纤维化程度;通过免疫组化染色分析各组TGF-β和TNF-α;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TGF-β_(1)、α-SMA、JAK、STAT3、p-STAT3、TNF-α、Caspase-3和Bax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UUO模型组相比,BSHXF-L组和BSHXF-H组能明显明显改善UUO大鼠的肾功能,降低大鼠肾组织中TGF-β_(1)和α-SMA蛋白表达水平,抑制JAK、STAT3和p-STAT3表达,减少炎症细胞浸润和纤维组织以及胶原的增生,显著降低大鼠的肾脏指数和TNF-α等炎症指标。结论:补肾活血方可通过抑制JAK/STAT3通路激活,改善UUO大鼠肾功能,减轻其肾脏炎症水平、肾脏指数,延缓肾纤维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活血方 肾纤维化 jak/STAT3 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粘连蛋白靶向JAK/STAT3信号通路调控粘连性肠梗阻的机制
6
作者 杨杰 吴天山 +1 位作者 杨新文 郭飞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4年第5期343-347,共5页
目的:探究纤维粘连蛋白(FN)靶向JAK/STAT3信号通路调控粘连性肠梗阻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就诊行肠切除手术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65例(观察组),同期行腹股沟疝手术患者65例(对照组),取患者肠组织及术前血液样本,采用... 目的:探究纤维粘连蛋白(FN)靶向JAK/STAT3信号通路调控粘连性肠梗阻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就诊行肠切除手术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65例(观察组),同期行腹股沟疝手术患者65例(对照组),取患者肠组织及术前血液样本,采用qRT-PCR、Western blot及免疫组织化学实验检测肠组织样本中FN、STAT3、p-STAT3基因及蛋白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血清样本中FN表达。体外培养人肠上皮细胞系HIEC-6,采用慢病毒转染抑制细胞FN表达,采用CCK8、Transwell迁移实验观察FN对细胞增殖及分化的影响,同时采用qRT-PCR、Western Blot实验检测FN对细胞STAT3、p-STAT3表达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肠组织中FN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较高(P<0.05),STAT3、p-STAT3 mRNA及蛋白表达则明显较低(P<0.05),且观察组血清中分泌型FN含量也明显较高(P<0.05)。体外实验显示,与NC siRNA组HIEC-6细胞比较,LV-FN siRNA组HIEC-6细胞在48、72、96、120 h的增殖率均明显较低(P<0.05),细胞迁移能力也明显较低(P<0.05),其FN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较低(P<0.05),STAT3、p-STAT3 mRNA及蛋白则明显较高(P<0.05)。结论:纤维粘连蛋白在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肠组织及血清中呈明显高表达,可通过JAK/STAT3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影响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引起病变肠段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粘连蛋白 jak/STAT3信号通路 粘连性肠梗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CR-ABL阴性MPN患者JAK2 V617F基因突变及其与疾病类型、血管性疾病的关系
7
作者 张晓南 孟君霞 武永强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1期1939-1943,共5页
目的 研究断裂点簇集区/Abelson白血病病毒(BCR-ABL)阴性骨髓增殖性肿瘤(MPN)患者Janus激酶2(JAK2)V617F基因突变情况及其与疾病类型、血管性疾病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收治的79例BCR-ABL阴性MPN患... 目的 研究断裂点簇集区/Abelson白血病病毒(BCR-ABL)阴性骨髓增殖性肿瘤(MPN)患者Janus激酶2(JAK2)V617F基因突变情况及其与疾病类型、血管性疾病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收治的79例BCR-ABL阴性MPN患者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群80例为对照组,于入院第1天采集外周血检测血常规和凝血功能,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技术检测JAK2 V617F基因突变率和突变负荷,根据疾病类型和是否合并血管性疾病将患者分组并比较各组检测结果,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血管性疾病影响因素。结果 MPN组JAK2 V617F基因突变率高于对照组(P<0.05);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组、原发血小板增多症(ET)组和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组JAK2 V617F突变率分别为92.31%、57.78%和62.50%,ET组和PMF组突变率均低于PV组(P<0.05),3组突变负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性疾病组JAK2 V617F基因突变率和突变负荷均高于非血管性疾病组(P<0.05);血管性疾病组年龄、骨髓增殖性肿瘤总症状评估问卷(MPN-10)评分、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D-D)水平高于非血管性疾病组(P<0.05),两组性别、疾病分类、血红蛋白(Hb)、白细胞(WBC)、血小板(PLT)、活化部分凝血激酶时间(APTT)和斑块厚度(P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JAK2 V617F基因突变阳性组Fib和D-D水平均高于JAK2 V617F基因突变阴性组(P<0.05);MPN并发血管性疾病危险因素包括年龄、D-D、JAK2 V617F突变阳性和JAK2 V617F突变负荷(P<0.05)。结论 BCR-ABL阴性MPN患者JAK2 V617F基因突变率较高,且JAK2 V617F基因突变可能引起凝血异常,与疾病类型和血管性疾病均存在密切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殖性肿瘤 jak2 V617F基因 突变负荷 血管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诱导因子-1α通过miR-126/JAK2-STAT3轴调控慢性肾病小鼠肾纤维化
8
作者 卢鹏 樊晶晶 +2 位作者 张晓炎 罗旭 张雷 《解剖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20-125,131,共7页
目的:探究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通过miR-126/JAK2-STAT3轴促进慢性肾病小鼠肾纤维化的分子机制。方法:选取8周龄雄性C57/BL6小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HIF-1αmimic组、miR-126 mimic组、HIF-1α+miR mimic组、WP1066组、miR-126... 目的:探究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通过miR-126/JAK2-STAT3轴促进慢性肾病小鼠肾纤维化的分子机制。方法:选取8周龄雄性C57/BL6小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HIF-1αmimic组、miR-126 mimic组、HIF-1α+miR mimic组、WP1066组、miR-126 mimic+WP1066组;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小鼠肾24 h尿蛋白、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水平,qRT-PCR检测肾组织内miR-126相对表达量,免疫印迹检测肾组织内HIF-α,肾纤维化关键蛋白fibronectin、collagen-Ⅰ、α-SMA,JAK2/STAT3信号通路关键蛋白表达;Masson染色分析小鼠肾病理形态及间质纤维化程度。结果:模型组模型建立后miR-126表达受到抑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小鼠24 h尿蛋白、BUN、SCr水平均上调,肾组织肾小管、间质结构紊乱,肾纤维化明显,fibronectin、collagen-Ⅰ、α-SMA、p-JAK2、p-STAT3表达上调;HIF-1α过表达进一步上调24 h尿蛋白、BUN、SCr、fibronectin、collagen-Ⅰ、α-SMA、p-JAK2、p-STAT3表达;miR-126过表达下调24 h尿蛋白、BUN、SCr、fibronectin、collagen-Ⅰ、α-SMA、p-JAK2、p-STAT3表达;HIF-1α过表达可以逆转miR-126过表达抑制肾纤维化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相比,JAK2/STAT3信号通路被阻断后,p-JAK2、p-STAT3、fibronectin、collagen-Ⅰ、α-SMA表达明显下调,miR-126的过表达可以进一步下调小鼠肾组织内p-JAK2、p-STAT3、fibronectin、collagen-Ⅰ、α-SMA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鼠肾纤维化促进肾组织内HIF-1α高表达,HIF-1α通过抑制miR-126提升JAK2-STAT3信号通路活性,最终促进肾纤维化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纤维化 缺氧诱导因子-1Α MIR-126 jak2/STAT3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靶向JAK/STAT信号通路防治IgA肾病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王娟 王乐 +1 位作者 毛加荣 于小勇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4年第2期171-173,182,共4页
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是IgA为主的免疫球蛋白在肾小球系膜区以颗粒状或团块状弥漫沉积为特征的疾病[1],以反复发作性的血尿、蛋白尿、肾功能损伤和水肿为主要的临床表现[2],是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形成的... 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是IgA为主的免疫球蛋白在肾小球系膜区以颗粒状或团块状弥漫沉积为特征的疾病[1],以反复发作性的血尿、蛋白尿、肾功能损伤和水肿为主要的临床表现[2],是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1]。有数据表明我国IgA肾病患者占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34.0%~52.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ak/STAT信号通路 终末期肾病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 肾功能损伤 IGA肾病 免疫球蛋白 团块状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调控JAK/STAT信号通路干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晓彬 王新强 +4 位作者 蒋虎刚 韩金晏 张晓刚 李应东 赵信科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1期191-196,共6页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急危重症,早期再灌注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常规有效方法,但血液供应的恢复可能造成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从而加重心肌损伤。近年来研究发现,中药在干预MI/RI方面具有多成分、多途径、多靶点的独特...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急危重症,早期再灌注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常规有效方法,但血液供应的恢复可能造成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从而加重心肌损伤。近年来研究发现,中药在干预MI/RI方面具有多成分、多途径、多靶点的独特优势。Janus酪氨酸蛋白激酶/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JAK/STAT)信号通路与MI/RI密切相关,通过调控炎症、氧化应激、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等作用减轻MI/RI进程。本文就JAK/STAT信号通路在MI/RI中的作用机制及靶向调控该通路的中药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MI/RI的防治及药物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jak/STAT信号通路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JAK2/STAT3通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及其对神经保护作用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赫妍 毕珂瑶 +2 位作者 兰崴 李斯亮 唐巍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65-69,共5页
目的观察电针“百会”“大椎”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酪氨酸蛋白激酶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Janus kinase 2/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JAK2/STAT3)通路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 目的观察电针“百会”“大椎”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酪氨酸蛋白激酶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Janus kinase 2/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JAK2/STAT3)通路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影响,探讨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神经保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9只,采用Longa线栓法进行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复制,电针组模型复制4 h后予以电针治疗,共治疗7 d。比较各组大鼠模型复制后4 h和7 d的神经功能评分;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JAK2、磷酸化酪氨酸蛋白激酶2(phosphorylated Janus kinase 2,p-JAK2)、STAT3、磷酸化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phosphorylated 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p-STAT3)、VEGF蛋白表达水平;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JAK2、STAT3、VEGF mRNA表达水平。结果模型复制后4 h,电针组、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和正常组(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JAK2、p-JAK2、STAT3、p-STAT3、VEGF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JAK2、STAT3、VEGF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7 d后神经功能评分显著降低(P<0.05);STAT3、VEGF、p-STAT3、JAK2、p-JAK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JAK2、STAT3、VEGF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电针可能通过激活JAK2/STAT3通路、促进下游VEGF的表达发挥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局灶性脑缺血 jak2 STAT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AK抑制剂在骨髓纤维化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12
作者 张小东 韩孟汝 +3 位作者 董春霞 杨林花 马艳萍 王梅芳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2期111-114,F0003,共5页
骨髓纤维化(MF)是一种源于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增殖的血液系统疾病,主要临床特征为血细胞减少、异常炎症细胞因子表达、进行性脾肿大等,Janus激酶—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通路是其主要发病机制及治疗靶点。芦可替尼是第一个被FDA批准用... 骨髓纤维化(MF)是一种源于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增殖的血液系统疾病,主要临床特征为血细胞减少、异常炎症细胞因子表达、进行性脾肿大等,Janus激酶—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通路是其主要发病机制及治疗靶点。芦可替尼是第一个被FDA批准用于国际预后评分为中危-2及高危MF的JAK抑制剂,极大的改善了MF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生存期,但安全性及耐药性问题也成为目前的主要困扰。为克服芦可替尼的不足,菲达替尼、莫洛替尼及帕克替尼新型JAK抑制剂被研发。菲达替尼对JAK2有较高的选择性,还可抑制溴结构域和末端外结构域通路减少核因子-kB介导的炎症反应,被批准用于初治中危-2及高危MF患者及芦可替尼治疗失败的二线选择;莫洛替尼是JAK1/2/抑制激活素A受体1型(ACVR1)抑制剂,通过抑制ACVR1介导的铁调素的产生,改善贫血症状,对合并贫血的MF患者是一种新的选择;帕克替尼由于缺乏对JAK1的抑制,骨髓抑制效应较轻,贫血及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少见,对合并贫血及血小板减少的MF患者有良好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同时在MF的治疗进程中,为了弥补JAK抑制剂的不足,以JAK抑制剂为基础,越来越多的联合治疗被研发,大多数联合方案应用于芦可替尼单药治疗进展或反应欠佳的患者且显示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如临床常规用药(达那唑、干扰素、免疫调节剂等)、去甲基化药物、转化生长因子β抑制剂、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酶1抑制剂等,其中联合达那唑、免疫调节剂及泼尼松+沙利度胺+达那唑的治疗方案在临床应用较多,改善了患者的贫血、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及芦可替尼的剂量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纤维化 jak抑制剂 芦可替尼 达那唑 泼尼松 沙利度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JAK3/STAT3信号通路探讨热敏灸对银屑病模型大鼠皮损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13
作者 陈楚 欧阳厚淦 +2 位作者 朱绪映 齐艳喆 王姿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6期102-107,共6页
目的探讨热敏灸对银屑病模型大鼠皮损的影响,基于JAK3/STAT3信号通路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5%咪喹莫特乳膏于大鼠背部和手少阳三焦经循行路线处皮肤进行银屑病造模,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治疗组于“外关”进行灸疗... 目的探讨热敏灸对银屑病模型大鼠皮损的影响,基于JAK3/STAT3信号通路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5%咪喹莫特乳膏于大鼠背部和手少阳三焦经循行路线处皮肤进行银屑病造模,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治疗组于“外关”进行灸疗,每次40min,连续7d,根据敏化状态分为热敏灸组和艾灸组。HE染色观察皮损组织病理变化,ELISA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23含量,免疫组化检测皮损组织p-JAK3、p-STAT3阳性表达,RT-qPCR检测皮损组织JAK3、STAT3、IL-17A、IL-17F mRNA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皮损组织突出、肥厚,伴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血清TNF-α、IL-1β、IL-23含量显著增加(P<0.01),皮损组织p-JAK3、p-STAT3阳性表达显著升高(P<0.01),JAK3、STAT3、IL-17A、IL-17F mRNA表达显著上升(P<0.01);与模型组比较,热敏灸组大鼠皮损组织棘层肥厚程度减轻,无明显炎性细胞浸润,血清TNF-α、IL-1β、IL-23含量显著减少(P<0.01),皮损组织p-JAK3、p-STAT3阳性表达显著降低(P<0.05,P<0.01),JAK3、STAT3、IL-17A、IL-17F mRNA表达显著下降(P<0.05,P<0.01);与艾灸组比较,热敏灸组血清TNF-α、IL-1β含量显著减少(P<0.05,P<0.01),皮损组织p-JAK3阳性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热敏灸能改善银屑病模型大鼠病理症状,其机制可能与抑制JAK3/STAT3信号通路,减少调节性T细胞17分化及促炎细胞因子分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敏灸 银屑病 jak3/STAT3信号通路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TK/JAK3双靶点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和生物活性评价
14
作者 岑丽芳 程铭 +5 位作者 任玮杰 叶柳 王禄华 郭维博 张强 徐云根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3-86,共14页
以课题组前期发现的XL-12为先导化合物,通过末端苯环的结构修饰,进一步提高化合物的抗炎活性。设计并合成了12个目标化合物。所有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HRMS确证。体外活性测试结果显示大部分化合物对布鲁顿型酪氨... 以课题组前期发现的XL-12为先导化合物,通过末端苯环的结构修饰,进一步提高化合物的抗炎活性。设计并合成了12个目标化合物。所有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HRMS确证。体外活性测试结果显示大部分化合物对布鲁顿型酪氨酸激酶(Bruton’s tyrosine,BTK)和Janus激酶3(JAK3)具有较好的酶抑制活性,化合物I-3对Daudi细胞和BaF3-JAK3细胞显示中等的细胞增殖抑制活性。在体外抗炎活性评价中,化合物I-3能有效抑制炎症因子IL-6的产生。此外,在小鼠二甲苯致耳廓肿胀模型中,化合物I-3显示出优于阳性药依鲁替尼(ibrutinib)的抗炎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BTK抑制剂 jak3抑制剂 双靶点抑制剂 抗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L-6/JAK2/STAT3信号通路探讨电针对脑卒中肢体痉挛大鼠的影响
15
作者 易丽贞 黄麟荇 +3 位作者 陈瑞雪 黄慧源 绽晟 岳增辉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4期112-117,共6页
目的观察电针对脑卒中肢体痉挛(PSS)大鼠中枢炎症反应及神经递质释放的影响,基于IL-6/JAK2/STAT3信号通路探讨其治疗PSS的作用机制。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10只。采用线栓+内囊注射N-甲基-D-天冬氨... 目的观察电针对脑卒中肢体痉挛(PSS)大鼠中枢炎症反应及神经递质释放的影响,基于IL-6/JAK2/STAT3信号通路探讨其治疗PSS的作用机制。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10只。采用线栓+内囊注射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法制备PSS大鼠模型,电针组电针患侧“曲池”“阳陵泉”,30 min/d,连续7 d。假手术组、模型组仅固定不干预。治疗前后进行Zea Longa神经功能评分和改良Ashworth肌张力评分,HE染色观察缺血侧大脑皮质病理变化,ELISA检测缺血侧皮质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氨基丁酸(GABA)含量,生化试剂盒检测缺血侧皮质谷氨酸(Glu)含量,Western blot检测缺血侧皮质酪氨酸激酶2(JAK2)、p-JAK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p-STAT3蛋白表达,RT-PCR检测缺血侧皮质JAK2、STAT3 mRNA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肌张力评分明显升高(P<0.01),大脑皮质神经元紊乱、细胞核固缩,IL-6、TNF-α、Glu含量明显增加,GABA含量明显减少(P<0.01),p-JAK2、p-STAT3蛋白及JAK2、STAT3 mRNA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肌张力评分明显降低(P<0.05),大脑皮质神经元损伤程度减轻,细胞轮廓清晰,IL-6、TNF-α、Glu含量明显减少,GABA含量明显增加(P<0.05,P<0.01),p-JAK2、p-STAT3蛋白及JAK2、STAT3 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电针可能通过抑制IL-6/JAK2/STAT3信号通路减轻PSS模型大鼠中枢炎症反应,改善肢体痉挛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脑卒中肢体痉挛 IL-6/jak2/STAT3信号通路 炎症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JAK/STAT通路中医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顾浩平 杨洋 严年文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第10期121-124,共4页
脑梗死是我国高发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多个信号通路。JAK/STAT通路在脑梗死发病过程中的作用逐渐受到关注。中医药在脑梗死治疗中展现出独特优势,但其作用于该通路的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文章以JAK/STAT信号通路作为切入点,对该通路... 脑梗死是我国高发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多个信号通路。JAK/STAT通路在脑梗死发病过程中的作用逐渐受到关注。中医药在脑梗死治疗中展现出独特优势,但其作用于该通路的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文章以JAK/STAT信号通路作为切入点,对该通路进行系统概述,总结在中医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成分和相关靶点,以期为中医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中风 jak/STAT信号转导通路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皮石斛多糖调控JAK2/STAT5通路抑制非酒精性脂肪肝小鼠肝脏内质网应激作用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朱银花 吴青燕 +1 位作者 张娜娜 王冬冬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第3期80-83,I0011,共5页
目的 探讨分析铁皮石斛多糖调控JAK2/STAT5通路抑制非酒精性脂肪肝小鼠肝脏内质网应激作用。方法 将5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组(20μg/mL)、中剂量组(40μg/mL)及高剂量组(80μg/mL),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小鼠使用... 目的 探讨分析铁皮石斛多糖调控JAK2/STAT5通路抑制非酒精性脂肪肝小鼠肝脏内质网应激作用。方法 将5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组(20μg/mL)、中剂量组(40μg/mL)及高剂量组(80μg/mL),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小鼠使用高脂饲料诱发脂肪肝模型,低、中、高剂量组小鼠分别使用不同剂量铁皮石斛灌胃。连续给药8周后,取各组小鼠肝组织样本进行HE染色,检测各组小鼠血清肝功能及血脂指标,并采用RT-qPCR法检测小鼠肝组织中JAK2、STAT5、GRP78、CHOP、Caspase 12、Bcl-2、Bax基因表达情况。结果 模型组及给药组小鼠体质量、肝脏重量以及肝脏指数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而给药组小鼠体质量、肝脏重量以及肝脏指数均较模型组降低(P<0.05),且呈剂量依赖关系。模型组及给药组AST、ALT、TC、TG、LDL-C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HDL-C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而给药组小鼠AST、ALT、TC、TG、LDL-C均较模型组降低(P<0.05),HDL-C较模型组升高(P<0.05),且呈剂量依赖关系。肝组织HE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肝小叶结构出现严重破坏,可见大量脂肪空泡聚集,铁皮石斛多糖各组小鼠肝细胞可见明显地排列不整齐,脂肪空泡汇聚,较模型组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模型组及给药组小鼠肝组织JAK2、STAT5以及Bcl-2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GRP78、CHOP、Caspase 12以及Bax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各铁皮石斛多糖药物干预组JAK2、STAT5以及Bcl-2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GRP78、CHOP、Caspase 12以及Bax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且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结论 铁皮石斛多糖可有效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小鼠肝损伤,且疗效呈显著的剂量依赖,其机制可能与激活JAK2/STAT5通路抑制内质网应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皮石斛多糖 jak2/STST3通路 非酒精性脂肪肝 肝脏内质网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JAK2/STAT3信号通路的乌鸡肽营养素配方治疗贫血功效研究
18
作者 张卓然 廖群 +8 位作者 冯志远 刘丹 李明亮 李诒光 任杰 许锦珍 刘文颖 谷瑞增 刘文君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0-85,共6页
乌鸡是我国特有的鸡种,具有很好的补血功能,利用乌鸡开发新的补血产品具有很大优势。该研究通过对贫血小鼠灌喂添加营养素(EDTAFeNa和维生素)的乌鸡肽配方样品,测试对其造血能力的恢复功效并通过探究信号通路研究造血作用机制。实验通... 乌鸡是我国特有的鸡种,具有很好的补血功能,利用乌鸡开发新的补血产品具有很大优势。该研究通过对贫血小鼠灌喂添加营养素(EDTAFeNa和维生素)的乌鸡肽配方样品,测试对其造血能力的恢复功效并通过探究信号通路研究造血作用机制。实验通过使用环磷酰胺和乙酰苯肼制造小鼠贫血模型,并检测外周血象、骨髓病理学观察、间接胆红素含量、ATP酶活力、造血因子水平以及JAK2/STAT3信号通路。结果表明乌鸡肽营养素配方可以显著恢复外周血细胞和骨髓造血干细胞数量;减少间接胆红素含量,提高ATP酶活力从而保护红细胞免受破裂损伤;通过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重组巨噬细胞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human 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M-CSF)和白细胞介素-3(interleukin-3,IL-3)造血因子促进造血细胞恢复,并通过JAK2/STAT3信号通路调控造血细胞增殖分化。该研究为乌鸡肽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鸡肽 贫血 环磷酰胺 乙酰苯肼 jak2/STAT3信号通路 造血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AK激酶抑制剂AG490阻滞乳腺癌MCF-7的侵袭和迁移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云锋 赵阳 任宏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64-567,582,共5页
目的探讨JAK/STAT3和MAPK/ERK1/2两条信号通路的交联作用及其对乳腺癌MCF-7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机制。方法在乳腺癌MCF-7中,分JAK酶抑制剂AG490未处理组和处理组,Western blot检测磷酸化和非磷酸化STAT3和ERK1/2蛋白的变化,RT-PCR检测ST... 目的探讨JAK/STAT3和MAPK/ERK1/2两条信号通路的交联作用及其对乳腺癌MCF-7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机制。方法在乳腺癌MCF-7中,分JAK酶抑制剂AG490未处理组和处理组,Western blot检测磷酸化和非磷酸化STAT3和ERK1/2蛋白的变化,RT-PCR检测STAT3、ERK1/2mRNA的变化,明胶酶谱法检测MCF-7分泌MMP-2、MMP-9的变化,同时应用Transwell小室对细胞侵袭迁移能力进行研究。结果 AG490处理MCF-7细胞后,磷酸化和非磷酸化STAT3和ERK1/2蛋白均减少,STAT3、ERK1/2mRNA转录水平也下降,同时也观察到了AG490能使MCF-7分泌MMP-2和MMP-9减少,从而显著降低了MCF-7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结论 AG490可阻断JAK/STAT3和MAPK/ERK1/2两条信号通路,抑制MCF-7细胞分泌MMP-2和MMP-9,从而抑制了其侵袭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jak/STAT3 MAPK/ERK1/2 侵袭迁移 jak激酶抑制剂 AG49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二醇在淋球菌感染模型中对JAK/STAT通路及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
20
作者 郑春婵 钟莉 +2 位作者 李思锐 林映萍 陈嵘祎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24年第12期810-817,共8页
目的探讨雌二醇(E2)在小鼠脾脏单个核细胞淋球菌(Ng)感染模型中对JAK/STAT通路及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从8~10周龄SPF级C57BL/6雌性小鼠中获取单个核细胞悬液,设空白组、雌二醇(E2)组、淋病奈瑟菌(Ng)组和淋病奈瑟菌+雌二醇(Ng+E2)... 目的探讨雌二醇(E2)在小鼠脾脏单个核细胞淋球菌(Ng)感染模型中对JAK/STAT通路及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从8~10周龄SPF级C57BL/6雌性小鼠中获取单个核细胞悬液,设空白组、雌二醇(E2)组、淋病奈瑟菌(Ng)组和淋病奈瑟菌+雌二醇(Ng+E2)组。空白组为10%FBS+RPMI1640培养基+单个核细胞,E2组为10%FBS+RPMI1640培养基+单个核细胞+E2溶液,Ng组为10%FBS+RPMI1640培养基+单个核细胞+Ng裂解液,Ng+E2组为10%FBS+RPMI1640培养基+单个核细胞+Ng裂解液+E2溶液。其中每组单个核细胞数为2.0×10^(7)个,E2最终浓度为10^(8)mol/L,Ng裂解液由1 mL浓度为2.0×10^(7)CFU/mL的Ng悬液经超声破碎获得。采用RT-qPCR检测各组细胞炎症因子IL-17A、IL-17F、IL-36α、IL-36β、IL-36γmRNA的表达水平;ELISA检测各组细胞炎症因子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各组JAK、Tyk2及STAT非磷酸化及其磷酸化情况。结果RT-qPCR及ELISA结果显示:Ng组中的促炎因子(IL-17A、IL-17F、IL-36α、IL-36β、IL-36γ)表达较空白组明显上调,抑炎因子(IL-10、TGF-β)表达较空白组明显下调;Ng+E2组中促炎因子表达较Ng组明显下调,抑炎因子表达较Ng组明显上调;E2组与空白组间各炎症因子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Ng组中JAK(1-3)、Tyk2及STAT(1-6)磷酸化程度较空白组明显增加(P<0.01);Ng+E2组中JAK(1-3)、Tyk2及STAT(1-6)磷酸化程度与Ng组相比均受到不同程度抑制;E2组与空白组间的JAK(1-3)、Tyk2及STAT(1-6)磷酸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2可不同程度抑制小鼠脾脏单个核细胞Ng感染模型中JAK(1-3)、Tyk2及STAT(1-6)磷酸化,并下调其促炎因子的表达、上调其抑炎因子的表达。E2可能通过调控JAK/STAT信号通路,从而影响小鼠脾脏单个核细胞Ng感染模型的相关炎症因子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病 淋病奈瑟菌 雌二醇 炎症因子 jak/STAT通路 脾脏单个核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