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冠气温差的温室黄瓜蒸散量模拟 被引量:1
1
作者 蒋建辉 闫浩芳 +4 位作者 张川 王国庆 张建云 梁少威 邓帅帅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32-540,共9页
通过建立基于不同时刻冠气温差(T c-T a)的温室黄瓜日蒸散量(ET c)估算模型,分析了基于不同时刻T c-T a对估算ET c的准确性;同时,基于T c-T a构建了估算黄瓜不同生育期ET c的Jackson模型,并将模型估算结果与基于冠层阻力参数(r c)的Penm... 通过建立基于不同时刻冠气温差(T c-T a)的温室黄瓜日蒸散量(ET c)估算模型,分析了基于不同时刻T c-T a对估算ET c的准确性;同时,基于T c-T a构建了估算黄瓜不同生育期ET c的Jackson模型,并将模型估算结果与基于冠层阻力参数(r c)的Penman-Monteith模型及蒸渗仪实测数据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基于14:00的T c-T a构建的Jackson模型,估算温室黄瓜ET c的精确度最高(R 2为0.937),误差最小(RMSE为0.722 mm/d);相比Penman-Monteith模型(R 2为0.964),基于T c-T a的Jackson经验模型对黄瓜ET c估算结果与实测值相关性更高(R 2为0.967),误差更小(RMSE为0.735 mm/d).研究结果可为温室ET c模拟以及节水灌溉智能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气温差 冠层温度 温室黄瓜 蒸散量 jackson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声纳探测效能评估的HMG法 被引量:3
2
作者 李胜全 李宏武 +2 位作者 高飞 潘长明 孙磊 《海洋测绘》 CSCD 2015年第3期67-70,共4页
海洋水声环境时空变化显著,评估其对主动声纳探测效能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提出HMG方法用以评估水声环境效应对主动声纳探测的影响。采用UMPE(The university of miami parabolic equation)、CANARY、JACKSON模型模拟... 海洋水声环境时空变化显著,评估其对主动声纳探测效能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提出HMG方法用以评估水声环境效应对主动声纳探测的影响。采用UMPE(The university of miami parabolic equation)、CANARY、JACKSON模型模拟特定海洋环境下的传播损失、环境噪声、混响分布,将模拟结果融入主动声纳检测概率模型,计算检测概率。评估结果发现近场检测概率较高,远场可检测的区域与声能汇聚区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声环境效应 HMG评估方法 主动声纳 UMPE模型 CANARY模型 jackson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海混响背景下吊放声呐主动方式探潜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周利辉 孙明太 赵志允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55-59,共5页
浅海混响估算是研究吊放声呐主动方式搜潜作战使用的关键环节。首先分析声能声呐方程各项的定义,研究最大允许传播损失的计算方法;然后采用Bellhop模型计算吊放声呐与海底散射元之间的传播问题,依据Jackson模型推导海底反向散射强度的... 浅海混响估算是研究吊放声呐主动方式搜潜作战使用的关键环节。首先分析声能声呐方程各项的定义,研究最大允许传播损失的计算方法;然后采用Bellhop模型计算吊放声呐与海底散射元之间的传播问题,依据Jackson模型推导海底反向散射强度的计算方法。结合海底散射面积的估算与吊放声呐主动工作满足小掠射角的特点,对负梯度和负跃层声速梯度下的浅海混响进行仿真和分析;结合信号余量的估算,研究2种典型声场条件下工作深度对浅海混响和吊放声呐探潜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吊放声呐工作深度的选择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吊放声呐 声能声呐方程 浅海混响 海底散射 Bellhop模型 jackson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测深侧扫数据和明暗恢复形状方法实现地形修正 被引量:4
4
作者 程亚楠 刘晓东 +2 位作者 张东升 曹金亮 王晏宾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59-168,共10页
一般的测深侧扫声纳应用中,单独利用回波数据的幅度信息或相位信息获取侧扫图或测深图以展示海底细节特征。为提取侧扫数据中的微地貌信息,实现更高精度的海底地形探测,提出了两步循环迭代算法:首先利用原始测深侧扫结果数据对散射模型... 一般的测深侧扫声纳应用中,单独利用回波数据的幅度信息或相位信息获取侧扫图或测深图以展示海底细节特征。为提取侧扫数据中的微地貌信息,实现更高精度的海底地形探测,提出了两步循环迭代算法:首先利用原始测深侧扫结果数据对散射模型进行最优拟合,其次,引入亮度误差修正因子,改进从明暗恢复形状算法并迭代地形,保证其快速稳定的收敛,最终通过循环迭代获取了海底底质参数和精度更高、与真实地形起伏相关性更强的地形深度值。同时,利用Jackson海底散射模型,模拟测深侧扫声纳信号的发射接收过程,并利用其回波数据,验证本迭代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修正地形,且接收信噪比越高,地形修正效果越好;在信噪比为20 d B时,相比于原始测深结果,修正后地形起伏相关系数提升52. 4%,地形误差绝对值降低37%。最后,将该算法应用于测深侧扫声纳数据,通过修正前后地形图的对比分析,验证了本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深侧扫声纳 从明暗恢复形状 jackson海底散射模型 地形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