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riticism on the Critical Approaches in J. Hillis Miller's Fiction and Repetition:Seven English Novels
1
作者 汤梦颖 《海外英语》 2014年第23期206-209,共4页
Fiction and Repetition is and will remain a distinguished deconstructionist guide of literary criticism. However, after detailed and systematic research, I also find some shortcomings in this important academic work: ... Fiction and Repetition is and will remain a distinguished deconstructionist guide of literary criticism. However, after detailed and systematic research, I also find some shortcomings in this important academic work: Firstly, written in the metaphysical language, Fiction and Repetition can never succeed in escaping the logocentrism and binary opposition inherent in this language.Secondly, based on Saussure's argument on langue, the monograph's view of indeterminacy of literary work's meaning is theoretically correct but practically inadequate. Last but not the least, Miller's proposal on repetition also has some limitations. By taking into account both the work's merits and demerits, we can gain a more comprehensive outlook on Miller's idea of repetition as well as the deconstruction theory of literary criticism in gener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CTION and REPETITION j.hillis miller CRITICISM 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向“少数文学”——“卡夫卡热”的当代意义及其缘由探析
2
作者 曾艳兵 《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 2024年第1期18-38,共21页
与生前几乎默默无闻相比,今天卡夫卡似乎太有名气了。虽然不能说世界已经都变成卡夫卡式的,但卡夫卡式已是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或者说重要特征之一了。卡夫卡思想的深刻性、哲理性和预言性,艺术表现的独创性、开拓性、悖谬性以及所涉及... 与生前几乎默默无闻相比,今天卡夫卡似乎太有名气了。虽然不能说世界已经都变成卡夫卡式的,但卡夫卡式已是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或者说重要特征之一了。卡夫卡思想的深刻性、哲理性和预言性,艺术表现的独创性、开拓性、悖谬性以及所涉及领域的广阔性,让卡夫卡成为学术关注和研究的热点。卡夫卡是众多著名作家敬仰且能够公开表示喜欢的作家。阎连科被认为是在创作理念与创作方法上非常接近于卡夫卡的中国当代作家,他对卡夫卡推崇备至。阎连科指出卡夫卡发明了“零因果”的创作方法,引领着20世纪文学创作的方向。卡夫卡的作品预言了我们共处的这个“卡夫卡式”时代。希利斯·米勒认为,当今时代研究卡夫卡作品和大屠杀小说责无旁贷,卡夫卡笔下那些看似与主线毫无关系的细节描写,实际上是在推迟即将到来的“大屠杀”。卡夫卡的作品是“现代性的反面乌托邦”,在抵制阐释中不断被阐释。卡夫卡的作品也是众多思想家、哲学家关注的对象,尤其是本雅明的卡夫卡阐释和研究,影响了诸多后来的思想家、哲学家和作家。阿伦特将卡夫卡视为针对全部现实的幽默作家和批评家,阿甘本则从语言学出发,结合法哲学探讨分析卡夫卡的著作。卡夫卡的作品就是一道“门”,向全世界所有的读者敞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夫卡 “卡夫卡热” 阎连科 希利斯·米勒 瓦尔特·本雅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素数生成方法综述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峰 龚宗跃 +2 位作者 雷翻翻 顾申 高鹏 《密码学报》 CSCD 2019年第4期463-476,共14页
很多非对称密码算法都使用素数,有些算法的安全性完全基于素数的质量和保密性.而生成大素数是非常耗时的,因此研究素数的快速生成是必要的.本文总结对比近年来提出的快速素数生成算法,将素数生成划分为生成与小素数乘积互素的数、素数... 很多非对称密码算法都使用素数,有些算法的安全性完全基于素数的质量和保密性.而生成大素数是非常耗时的,因此研究素数的快速生成是必要的.本文总结对比近年来提出的快速素数生成算法,将素数生成划分为生成与小素数乘积互素的数、素数生成主体和素数检测三个阶段,分别研究各阶段的算法.生成与小素数乘积互素的数中介绍了查表法、模搜索法和改进的模搜索法;素数生成主体部分包括原生算法、增量生成算法及其改进和M-J生成算法及其改进;然后研究了概率素数检测算法并给出提高其性能的一些技巧.并给出软件实现上述算法的性能对比结果,给算法的选取提供依据.最后给出了一个素数生成的应用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素数生成 模搜索法 M-J算法 miller Rabin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异之塔:重读希利斯•米勒的文学阅读观
4
作者 迈克•希尔 《外国语文研究》 2023年第2期32-54,共23页
在2005年的武汉之行中,我与希利斯•米勒讨论了文学研究在当今全球化时代下的未来路径。本文通过分析米勒当下的文学阅读观,重新思考了文学研究在数字化媒体发展时代“延异”的问题。米勒关于文学阅读与生活的思考,区分了文学研究与文化... 在2005年的武汉之行中,我与希利斯•米勒讨论了文学研究在当今全球化时代下的未来路径。本文通过分析米勒当下的文学阅读观,重新思考了文学研究在数字化媒体发展时代“延异”的问题。米勒关于文学阅读与生活的思考,区分了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之间的关系,进而提出了文学研究在新时代语境下如何发展的问题;随后,通过对现实和现实主义的思考,米勒指出文学中对意识形态问题的思考应更多地与现实相结合;同时,文学研究未来的发展与研究者定期旅行相关联,旅行使意义得到规模性的发展,文学的更新往往通过疏离来实现。米勒的中国之行,作为一种疏离,同样帮助他扩展了文学研究的路径。在当下的语境下以“延异”的视角重新解读米勒对文学的阅读,为未来的文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希利斯•米勒 文学 阅读 文化 现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T高压换流变压器
5
《电子产品世界》 2004年第02B期95-95,共1页
关键词 SMT封装 高压换流变压器 J.W.miller公司 输入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