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J亚型禽白血病病毒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朱明月 《农村科学实验》 2025年第2期148-150,共3页
J亚型禽白血病病毒是一种对全球禽类产业构成严重威胁的肿瘤病毒,自其首次在禽类中被发现以来,流行范围和影响不断扩大。该文综述了J亚型禽白血病病毒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讨论了其病原学与流行病学特征、致病机制、临床表现与诊断技术,... J亚型禽白血病病毒是一种对全球禽类产业构成严重威胁的肿瘤病毒,自其首次在禽类中被发现以来,流行范围和影响不断扩大。该文综述了J亚型禽白血病病毒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讨论了其病原学与流行病学特征、致病机制、临床表现与诊断技术,以及防控与治疗策略。J亚型禽白血病病毒因其病毒基因组的变异性和进化特征,以及不同地区流行株的差异性,给该病毒的防控带来了巨大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亚型禽白血病病毒 流行病学 防控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17肉杂鸡肉瘤组织分离出A、J亚型禽白血病病毒 被引量:30
2
作者 刘绍琼 王波 +3 位作者 张振杰 王健 孙淑红 崔治中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96-401,共6页
山东某地饲养的36日龄817肉杂鸡生长迟缓并发生颈部肉瘤。取肉瘤组织上清液接种CEF,培养12d,用IFA试验进行病毒鉴定。检测结果表明,从该肉瘤组织分离到A亚型与J亚型禽白血病病毒(ALV-A、ALV-J),命名为SD1005株。取肉瘤组织上清液人工感... 山东某地饲养的36日龄817肉杂鸡生长迟缓并发生颈部肉瘤。取肉瘤组织上清液接种CEF,培养12d,用IFA试验进行病毒鉴定。检测结果表明,从该肉瘤组织分离到A亚型与J亚型禽白血病病毒(ALV-A、ALV-J),命名为SD1005株。取肉瘤组织上清液人工感染817肉杂鸡与SPF鸡进行动物回归试验,结果复制出同样肉瘤。用复制出的新鲜肉瘤分别制备肉瘤细胞与肉瘤组织触片,IFA试验再次验证出ALV-A与ALV-J均为阳性,而且发现ALV-A与ALV-J分别共感染同一个组织细胞。同时,通过PCR方法用针对ALV-A、ALV-J的2对引物扩增并鉴定出肉瘤组织中含有ALV-A、ALV-J。对扩增的ALV-J囊膜糖蛋白(env)基因1 710bp片段进行的遗传变异分析结果显示,SD1005株与14株国内外参考株之间的同源性为88.5%~94.0%,其中与来自白羽肉鸡的美国参考株0661(AF247566)、ADOL-Hc1(AF097731)的同源性最高,分别为94.0%、93.8%。本研究显示,来自817肉杂鸡的肉瘤组织上清液接种鸡可诱发急性肉瘤,其中既检出ALV-A,又检出ALV-J,但急性肉瘤由单个病毒诱发还是与共感染相关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j亚型禽白血病病毒 共感染 分离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亚型禽白血病病毒病原学及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杨守锋 邢红方 彭远义 《畜禽业》 2009年第4期12-13,共2页
禽白血病是由反转录病毒科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osis Virus,ALV)引起的一种禽类多种肿瘤性疾病的统称。本群病毒有多个分型,J亚型(ALV~J)是其中一种,主要引起骨髓细胞性白血病(Myeloid Leucosis ML)。主要阐述了J亚型禽白血病病毒... 禽白血病是由反转录病毒科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osis Virus,ALV)引起的一种禽类多种肿瘤性疾病的统称。本群病毒有多个分型,J亚型(ALV~J)是其中一种,主要引起骨髓细胞性白血病(Myeloid Leucosis ML)。主要阐述了J亚型禽白血病病毒的病原学以及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亚型禽白血病病毒 病原学 诊断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亚型禽白血病病毒水平传播的试验 被引量:8
4
作者 张桂枝 龙瑞艳 +1 位作者 徐明国 靳双星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8,共5页
为探讨J亚型禽白血病病毒(ALV-J)的水平传播情况,选取0日龄60只抗原阴性鸡和20只抗原阳性鸡混合饲养,接触7 d、15 d、25 d、35 d、45 d、55 d、65 d、75 d、90 d后检测阴性鸡的泄殖腔ALV-p27和血清ALV-J抗体,并于65 d采集阴性鸡血浆接种... 为探讨J亚型禽白血病病毒(ALV-J)的水平传播情况,选取0日龄60只抗原阴性鸡和20只抗原阳性鸡混合饲养,接触7 d、15 d、25 d、35 d、45 d、55 d、65 d、75 d、90 d后检测阴性鸡的泄殖腔ALV-p27和血清ALV-J抗体,并于65 d采集阴性鸡血浆接种DF-1细胞进行外源性ALV和J亚群分离鉴定。结果显示,阴性鸡与阳性鸡混合饲养15 d,泄殖腔中开始检测到ALV-p27抗原,65 d阳性率最高达50.00%;ELISA和RT-PCR方法检测到细胞培养液中外源性ALV阳性率分别为60.00%和56.67%;RT-PCR和IFA方法检测到细胞培养液中ALV-J抗原阳性率分别为56.67%和63.33%;65 d阴性鸡血清中ALV-J抗体阳性率达63.33%。表明阴性鸡与阳性鸡直接接触混合饲养,通过水平传播被感染外源性ALV-J的几率相当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j亚型禽白血病病毒 水平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年~2016年江苏盐城地区市场活禽与野生鸟类中J亚型禽白血病分子病原学调查 被引量:5
5
作者 杨树青 贠鲁祥 +3 位作者 王丽媛 王海明 鞠孜敬 孙淑红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748-750,共3页
为调查江苏省盐城地区市场活禽与野生鸟类中J亚型禽白血病病毒(ALV-J)的感染情况,本研究于2015年~2016年采集市场活禽粪便样品636份、野生鸟类粪便样品826份,提取RNA后利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ALV-J;利用普通PCR扩增阳性样品gp85... 为调查江苏省盐城地区市场活禽与野生鸟类中J亚型禽白血病病毒(ALV-J)的感染情况,本研究于2015年~2016年采集市场活禽粪便样品636份、野生鸟类粪便样品826份,提取RNA后利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ALV-J;利用普通PCR扩增阳性样品gp85基因,并进行克隆测序。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636份活禽粪便样品中有7份为阳性、826份野生鸟类粪便样品为阴性。PCR扩增、克隆测序得到2个当地土鸡ALV-J分离株的gp85基因,与国内外ALV-J参考病毒株同源性为87.6 %~95.3 %,并且2个样品在进化树的不同分支。本研究结果显示,市场活禽存在ALV-J感染,野生鸟类并未发现ALV-J,表明加强活禽流通过程中禽白血病的防控工作势在必行,同时需继续加强对野生鸟类中ALV-J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城地区 市场 野生鸟类 j亚型禽白血病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品种HR土鸡不同亚型禽白血病病毒的共感染 被引量:7
6
作者 赵成棣 王波 +5 位作者 王健 刘绍琼 张培培 孟凡娜 张永光 孙淑红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72-175,共4页
为研究HR土鸡中存在的不同亚型禽白血病病毒(ALV)共感染的情况,本实验分别采集46只HR土公鸡的泄殖腔棉拭子和455枚鸡蛋卵白样品,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p27抗原;并采用相应的ELISA试剂盒分别检测卵黄中J亚型ALV(ALV-J)和AB亚型ALV(ALV-AB)... 为研究HR土鸡中存在的不同亚型禽白血病病毒(ALV)共感染的情况,本实验分别采集46只HR土公鸡的泄殖腔棉拭子和455枚鸡蛋卵白样品,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p27抗原;并采用相应的ELISA试剂盒分别检测卵黄中J亚型ALV(ALV-J)和AB亚型ALV(ALV-AB)抗体。结果表明:HR土公鸡泄殖腔棉拭子样品中p27检出阳性率为87%(40/46),卵白检出率为74.7%(340/455);而卵黄中ALV-J和ALV-AB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0/30)和80%(24/30)。无菌采集初步筛选p27抗原检测为阳性的5只HR土公鸡的抗凝血接种CEF,采用抗ALV-J和ALV-A的单克隆抗体进行IFA检测,结果显示5份样品中ALV-A和ALV-J的阳性率均为100%(5/5)。同时选取HR土鸡分离株HR332进行PCR扩增鉴定,结果表明分离株HR332存在ALV-J(HR332J)和ALV-A(HR332A)。其中,HR332J与11株ALV-J国内外参考株的同源性为92.4%~97.9%;HR332A与ALV-A参考株RSA-A、MQNCSU的同源性分别为90.1%和89.7%,与国内分离株SDAU09E2的同源性为99.0%。本研究显示,地方品种HR土鸡存在不同亚型ALV共感染,同时ALV-A和ALV-J共感染同一个鸡的现象已经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R土鸡 j亚型禽白血病病毒 A亚型白血病病毒 共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鸡急性肉瘤组织细胞提取液的泛嗜性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刘绍琼 唐德宏 +6 位作者 王波 王健 王晓 马藤菲 崔治中 张永光 孙淑红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774-777,共4页
为研究致鸡急性肉瘤组织细胞提取液的泛嗜性,本研究采取发生急性肉瘤的山东某地饲养的36日龄817肉杂鸡肉瘤组织细胞提取液接种CEF进行细胞培养,同时人工感染1日龄817肉杂鸡、海兰褐蛋鸡与白羽肉鸡、白来航系SPF鸡等4个品系鸡,结果均复... 为研究致鸡急性肉瘤组织细胞提取液的泛嗜性,本研究采取发生急性肉瘤的山东某地饲养的36日龄817肉杂鸡肉瘤组织细胞提取液接种CEF进行细胞培养,同时人工感染1日龄817肉杂鸡、海兰褐蛋鸡与白羽肉鸡、白来航系SPF鸡等4个品系鸡,结果均复制出同样肉瘤。将复制出的新鲜肉瘤分别制备肉瘤细胞、组织切片与培养12 d的细胞同时采用IFA试验进行病毒鉴定,结果从肉瘤组织中分离到A亚型禽白血病病毒(ALV-A)、J亚型禽白血病病毒(ALV-J)与禽网状内皮增生病病毒(REV)。对1日龄817肉杂鸡进行的致瘤性与接种部位的嗜性研究结果表明肉瘤形成与接种部分密切相关。对不同日龄817肉杂鸡致瘤性结果显示肉瘤发生率对感染日龄有较强的依赖性。本研究表明来自817肉杂鸡的肉瘤组织细胞提取液中存在ALV-A、ALV-J以及REV共感染,具有急性、高致瘤性、泛嗜性等特点,在不同品系、不同日龄鸡均可诱发急性肉瘤。但急性肉瘤由不同病毒诱发还是与多种病毒共感染相关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肉瘤 A亚型 j亚型禽白血病病毒 网状内皮增生病病毒 共感染 泛嗜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ZAS20200701分离毒株gp85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马燕 温贵兰 +5 位作者 陈广 张喜懿 张小波 巩雪竹 韦秒粘 王兴明 《中国畜禽种业》 2021年第12期45-48,共4页
为了解贵州高脚鸡源的禽白血病病毒的gp85基因变异情况,试验采用ALV p27抗原ELISA试剂盒对贵州省高脚鸡的26份血样进行检测;并采用RT-PCR方法对其中一份血样进行ALV-A/B/J亚型鉴定,然后用gp85基因引物进行RTPCR扩增、克隆及测序分析。... 为了解贵州高脚鸡源的禽白血病病毒的gp85基因变异情况,试验采用ALV p27抗原ELISA试剂盒对贵州省高脚鸡的26份血样进行检测;并采用RT-PCR方法对其中一份血样进行ALV-A/B/J亚型鉴定,然后用gp85基因引物进行RTPCR扩增、克隆及测序分析。结果表明,26份高脚鸡血样ALV p27抗原ELISA检测阳性率为0(0/26);ALV-A/B/J引物RT-PCR扩增的条带为422 bp,与ALV-J目的大小相符;以ALV-J阳性样品为模板,用ALV-J-gp85引物扩增出大小为931 bp左右的产物,命名为GZAS20200701。经克隆测序后与ALV参考株进行比对分析,同源性分析中GZAS20200701与ALV-J亚型中的LYJ195株同源性最高,达99.5%,与ALV-B亚型中的GD08株同源性最低,为48.5%,与A、B、C、D、E、K亚型的同源性为48.5%~50.8%。系统进化树中GZAS20200701与ALV-J中的LYJ15株属于同一个分支,亲缘关系最近,说明GZAS20200701属于ALV-J。试验为贵州高脚鸡ALV-J-gp85基因的遗传变异情况提供数据,丰富了贵州地方品种鸡ALV-J-gp85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高脚鸡 j亚型禽白血病病毒 GP85基因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