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iPP/POE共混物注塑件中POE表面析出机理
- 1
-
-
作者
彭莉
刘正英
杨伟
-
机构
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
出处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1-137,154,共8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125301)。
-
文摘
等规聚丙烯(iPP)与乙烯-辛烯共聚物(POE)共混物注塑件中,POE相向表面析出的驱动力及影响因素尚未有定论。为此,以4种相对分子质量的iPP和POE8137的共混物注塑样品为研究对象,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等形貌表征技术、广角X射线衍射、小角X射线散射等晶体结构表征技术及动态力学分析研究了150℃温度下退火过程中POE的析出行为与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短时间高温退火时,POE的析出程度与基体树脂iPP的分子量有明显关系:即iPP的分子量越高,iPP/POE样品退火后POE的析出程度越高,推测POE的析出机制类似于非晶共混薄膜体系中的表面偏析效应。退火0~4 h时,iPP在该温度下退火发生结构重构,结晶度提高,非晶区平均厚度增加,非晶区的分子链活动性增强,这些因素均有利于促进POE相的析出。退火4 h后,iPP晶体结构重构完成,POE仍继续发生向析出,进一步说明POE的析出机制是表面偏析效应。
-
关键词
等规聚丙烯/乙烯-辛烯共聚物共混物
表面析出
结构重构
-
Keywords
isotactic polypropylene/ethylene-octene copolymer blend
Surface Migration
Structure Arrangement
-
分类号
TQ325.14
[化学工程—合成树脂塑料工业]
-
-
题名iPP/EPR共混物的非等温结晶行为及力学性能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刘晶如
李涛
俞强
-
机构
常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出处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15,共4页
-
基金
江苏省太阳能电池材料技术重点实验室(211105)
-
文摘
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了等规聚丙烯(iPP)/乙烯-丙烯无规共聚物(EPR)共混物,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及拉伸试验研究了EPR对iPP非等温结晶行为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iPP.EPR及iPP/EPR共混物的非等温结晶过程均可用莫志深动力学方程来描述;EPR的质量分数小于10%时。EPR对iPP起到了降黏剂的作用,使得共混体系中iPP的结晶温度、结晶度及结晶速率均有所提高,而共混物断裂伸长率有所下降;当EPR的质量分数在10%~30%时,iPP结晶速率和结晶度降低,屈服韧性提高。
-
关键词
等规聚丙烯
乙烯-丙烯无规共聚物
共混物
非等温结晶
力学性能
-
Keywords
isotactic polypropylene
ethylene-propylene random copolymer
blend
non-isothermal crystallizati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
分类号
O631
[理学—高分子化学]
-
-
题名抗冲击聚丙烯基接枝共聚物的组成和相形态
被引量:2
- 3
-
-
作者
邵禹通
谢晖
程思怡
严海彪
-
机构
湖北工业大学轻工学部材料学院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
-
出处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7-59,共3页
-
文摘
用γ射线辐照等规聚丙烯(i PP)/乙烯-1-辛烯共聚物(POE)/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共混体系后,可原位产生多序列接枝共聚物,以增强橡胶相POE与树脂相(i PP,LLDPE)界面相容性,得到新型抗冲击聚丙烯基接枝共聚物(IPGC)。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IPGC的组成及相形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IPGC中,PP和LLDPE嵌段长度存在多个分布,在高能辐照过程中,形成了分子链长度不同的乙烯-丙烯接枝共聚物,同时,POE与树脂相也发生交联,形成了接枝共聚物;IPGC以核-壳结构粒子形式均匀分布在i PP基体中,其中LLDPE为核,弹性体POE为壳。
-
关键词
等规聚丙烯
乙烯-1-辛烯共聚物
接枝共聚物
Γ射线辐照
共混
核-壳结构
-
Keywords
isotactic polypropylene
ethylene-1-octene copolymer
graft copolymer
γ-ray irradiation
blend
core-shell structure
-
分类号
TQ325.14
[化学工程—合成树脂塑料工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