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罂粟科3种植物叶片生物碱抗氧化活性比较 被引量:6
1
作者 薛丹 闫桂琴 郭彩珍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60-163,共4页
为比较罂粟科3种植物叶片中生物碱的抗氧化活性,采用体积分数为80%乙醇浸提博落回、角茴香和秃疮花3种植物叶片中的总生物碱,用常见生物碱显色反应检测,利用硅胶柱层析纯化,并且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其超氧阴离子的清除效果,番红花红O... 为比较罂粟科3种植物叶片中生物碱的抗氧化活性,采用体积分数为80%乙醇浸提博落回、角茴香和秃疮花3种植物叶片中的总生物碱,用常见生物碱显色反应检测,利用硅胶柱层析纯化,并且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其超氧阴离子的清除效果,番红花红O-Mn2+-H2O2光度法测定其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效果,总生物碱的还原性。结果表明,3种总生物碱对这两种自由基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角茴香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作用较强,IC50为0.170 g/L。当质量浓度为1 g/L时,秃疮花对超氧阴离子的清除率92.09%,3种植物的总生物碱都有还原性,但效果都不如硫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落回 角茴香 秃疮花 总生物碱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茂草总生物碱酸水提取工艺试验 被引量:1
2
作者 马志宏 党岩 +2 位作者 苟想珍 张莉敏 刘瑞生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7-110,共4页
利用生物碱盐酸盐易溶于水这一特性,用稀盐酸溶液进行红茂草总生物碱的提取试验。先分别进行提取时间、料液比、pH值和温度对红茂草总生物碱提取率影响的单因素试验,在此基础上再从每个单因素中选出3个较好水平进行正交试验,从而得出酸... 利用生物碱盐酸盐易溶于水这一特性,用稀盐酸溶液进行红茂草总生物碱的提取试验。先分别进行提取时间、料液比、pH值和温度对红茂草总生物碱提取率影响的单因素试验,在此基础上再从每个单因素中选出3个较好水平进行正交试验,从而得出酸水提取红茂草总生物碱的最佳条件。按照正交试验所确定的最佳提取条件进行总生物碱的提取。以红茂草中主要生物碱异紫堇碱为指标,对提取物进行HPLC检测。结果表明,在温度90℃,提取时间5h,料液比1∶40,pH值1.5为提取红茂草总生物碱的最佳条件。HPLC检测结果显示,提取物中异紫堇碱含量为9.28%。分别占分离菌株的25.6%、27.9%。本试验为该区猪源肺炎克雷伯杆菌的防治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茂草 总生物碱 正交试验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茂草总生物碱酸水提取法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马志宏 张莉敏 +2 位作者 党岩 苟想珍 刘瑞生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13年第4期32-35,共4页
用酸水提取法提取红茂草总生物碱。先分别进行提取时间、料液比、pH值和温度对红茂草总生物碱提取率影响的单因素实验,在此基础上从每个单因素中选出3个较好水平进行正交试验,从而得出酸水提取红茂草总生物碱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温度8... 用酸水提取法提取红茂草总生物碱。先分别进行提取时间、料液比、pH值和温度对红茂草总生物碱提取率影响的单因素实验,在此基础上从每个单因素中选出3个较好水平进行正交试验,从而得出酸水提取红茂草总生物碱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温度80℃、提取时间4 h、料液比1∶50、pH值1.5为提取红茂草总生物碱的最佳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茂草 总生物碱 正交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茂草总生物碱醇提取法与酸水提取法比较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贾凌 马志宏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13年第5期32-34,共3页
试验利用乙醇溶液和稀盐酸溶液分别进行红茂草总生物碱的提取。重量法计算总生物碱的提取率(得率),并对试验结果进行t检验。结果表明,乙醇提取法提取红茂草总生物碱得率极显著高于酸水提取法(P<0.01)。
关键词 红茂草 总生物碱 提取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茂草异紫堇碱对小鼠实验性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
5
作者 高义霞 王廷璞 +3 位作者 王霞 王静 赵强 赵仁生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20年第3期37-42,共6页
研究红茂草异紫堇碱对小鼠实验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给予小鼠不同剂量的红茂草异紫堇碱灌胃10 h,后腹腔注射四氯化碳(CCl4)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病理模型,16 h后测定小鼠肝指数、小鼠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肝脏中丙二... 研究红茂草异紫堇碱对小鼠实验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给予小鼠不同剂量的红茂草异紫堇碱灌胃10 h,后腹腔注射四氯化碳(CCl4)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病理模型,16 h后测定小鼠肝指数、小鼠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肝脏中丙二醛(MDA)的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的变化。采用环磷酰胺诱导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病理模型,用不同浓度的异紫堇碱灌服10 h,测定小鼠肝指数、血清中IL-1β、IL-2、INF-γ和TNF-α含量变化,同时进行肝脏组织结构和病理变化观察。结果发现,与模型组相比,不同剂量的异紫堇碱给药组血清中AST、ALT活性显著降低(P<0.01),肝组织匀浆MDA含量显著减少(P<0.01);抗氧化酶T-SOD活性显著升高(P<0.01);血清中IL-2和INF-γ含量显著升高(P<0.01),病理切片显示红茂草异紫堇碱作用后肝组织损伤有不同程度地减轻,高剂量的异紫堇碱(330.96 mg/kg)对肝组织的保护程度最为明显。说明红茂草异紫堇碱对实验性肝损伤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其机制与DLF调节细胞因子水平,抑制抗氧化酶活性,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茂草异紫堇碱 实验性肝损伤 保肝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