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蔺叶片解剖结构特征与其抗旱性关系研究 被引量:42
1
作者 史晓霞 张国芳 +2 位作者 孟林 毛培春 刘自学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84-588,共5页
通过温室模拟干旱胁迫试验,从中国北方不同生境生长的15份野生马蔺种质材料鉴定出3个不同抗旱性群体(强抗旱、中度抗旱和弱抗旱),从中选择具代表性的不同抗旱级别的4份马蔺种质,进行其叶片组织解剖结构特征的观察和比较,以进一步证实马... 通过温室模拟干旱胁迫试验,从中国北方不同生境生长的15份野生马蔺种质材料鉴定出3个不同抗旱性群体(强抗旱、中度抗旱和弱抗旱),从中选择具代表性的不同抗旱级别的4份马蔺种质,进行其叶片组织解剖结构特征的观察和比较,以进一步证实马蔺叶片解剖结构特征及其与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各种质材料间叶片厚度、上下表皮细胞厚度、角质层厚度、气孔密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厚度、CTR值和SR值等结构参数指标均与马蔺种质材料抗旱性存在密切的关系。其中,强抗旱种质材料的叶片厚度、上下表皮细胞厚度和角质层厚度大,气孔密度大,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较发达,叶片组织紧密度大、疏松度小,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厚度比较高;弱抗旱种质材料的叶片厚度、上下表皮细胞厚度和角质层厚度小,气孔密度小,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较薄,叶片组织紧密度小、疏松度大,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厚度比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蔺 叶片组织结构 抗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碱地马蔺光合生理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26
2
作者 孙广玉 蔡淑燕 +1 位作者 胡彦波 樊传辉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4-78,共5页
研究了盐碱地生长的马蔺叶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和水分利用效率(WUE)以及环境因素的日变化。结果表明,马蔺叶片Pn和Tr均呈现双峰曲线,具有光合午休现象。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由于较高的太阳辐射引起叶片温度... 研究了盐碱地生长的马蔺叶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和水分利用效率(WUE)以及环境因素的日变化。结果表明,马蔺叶片Pn和Tr均呈现双峰曲线,具有光合午休现象。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由于较高的太阳辐射引起叶片温度的升高,叶片的羧化效率(CE)和表观量子产额(AQY)的下降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蔺 净光合速率 水分利用效率 羧化效率 表观量子产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蔺组织培养快繁技术体系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孟林 肖阔 +1 位作者 赵茂林 张国芳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93-197,共5页
以成熟且具活力的马蔺种子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与不同浓度比例的2,4-D、BA、NAA、KT等植物生长调节剂构成愈伤组织诱导、分化、生根等培养基的组合方案,对马蔺组织培养快繁技术开展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的... 以成熟且具活力的马蔺种子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与不同浓度比例的2,4-D、BA、NAA、KT等植物生长调节剂构成愈伤组织诱导、分化、生根等培养基的组合方案,对马蔺组织培养快繁技术开展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的培养基对愈伤组织的诱导率有显著影响,MS+2,4-D 4mg·L-1+BA2mg·L-1、MS+2,4-D 4mg·L-1+BA5 mg·L-1和MS+2,4-D 2mg·L-1+KT1.5mg·L-1为最佳诱导培养基,诱导出愈率均在58%以上,显著高于其它培养基组合方案(p<0.05);最佳分化培养基为MS+BA4mg·L-1和MS+BA1 mg·L-1+NAA0.15mg·L-1,绿苗分化率高达100%,生长势好,状态叶和分化芽丛质量好;适宜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BA2mg·L-1+NAA0.1mg·L-1、MS+BA1mg·L-1+NAA0.2mg·L-1;1/2MS为最适宜的生根培养基,1/2MS+IBA0.5mg·L-1、1/2MS+IBA0.5mg·L-1+NAA0.5mg·L-1两种组合也相对较好;试管苗不需炼苗可直接出瓶移栽于V田土∶V河沙=2∶1的土壤基质,成活率在95%以上。从而为马蔺提供了一套从"成熟种胚—诱导愈伤组织—绿苗分化—继代增殖—生根—试管苗移栽"等整个过程中各环节的最佳培养基和操作规程的组培快繁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蔺 组织培养 快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份马蔺材料苗期抗旱性比较 被引量:23
4
作者 史晓霞 毛培春 +1 位作者 张国芳 孟林 《草地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4期352-358,共7页
采用温室模拟旱境胁迫-复水方法,对采自我国北方不同生境条件下的15份野生马蔺(Iris lactea Pall.var.chinensis(Fisch.))种质材料苗期的形态学和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测定与分析,综合比较其抗旱性能。结果显示:随干旱胁迫时间延长,其叶片... 采用温室模拟旱境胁迫-复水方法,对采自我国北方不同生境条件下的15份野生马蔺(Iris lactea Pall.var.chinensis(Fisch.))种质材料苗期的形态学和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测定与分析,综合比较其抗旱性能。结果显示:随干旱胁迫时间延长,其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植株相对生长率均呈下降趋势,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与游离脯氨酸的含量则有增加趋势,复水后均有不同程度恢复。采用欧氏距离法进行数学聚类分析,可将15份马蔺种质材料的抗旱性划分为3个抗旱级别,即相对抗旱包括ML008、ML007、ML015、ML009和ML006;中度抗旱包括ML014、ML012、ML011、ML013、ML010、ML005、ML004和ML003;相对旱敏感包括ML002和ML001。各种质材料抗旱生理指标间显著相关(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蔺 抗旱性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胁迫对黄菖蒲和马蔺Cu富集及其他营养元素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15
5
作者 张开明 佟海英 +1 位作者 黄苏珍 原海燕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1期18-22,共5页
研究了不同浓度Cu胁迫下,黄菖蒲(Iris pseudacaorus L.)和马蔺〔I.lacteaPall. var. chinensis(F isch.)Roide〕对Cu的富集作用及对其他营养元素的吸收作用。结果表明,黄菖蒲和马蔺均能超量富集吸收Cu,在55和80 mg.L-1Cu胁迫下,黄菖蒲... 研究了不同浓度Cu胁迫下,黄菖蒲(Iris pseudacaorus L.)和马蔺〔I.lacteaPall. var. chinensis(F isch.)Roide〕对Cu的富集作用及对其他营养元素的吸收作用。结果表明,黄菖蒲和马蔺均能超量富集吸收Cu,在55和80 mg.L-1Cu胁迫下,黄菖蒲和马蔺地上部分对Cu的富集量分别达2 933.93和5 614.56μg.g-1、2 586.83和8 846.44μg.g-1,地下部分对Cu的富集量明显高于地上部分,表明这2种植物为潜在的Cu富集植物。低浓度(1、3和5 mg.L-1)Cu胁迫下,2种植物对Mn、Ca、K和Mg的吸收与对照差异不显著,但高浓度Cu胁迫可导致各营养元素吸收代谢失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菖蒲 马蔺 CU胁迫 营养元素 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进马蔺种子萌发的前处理方法探讨(简报)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永春 孙群 +2 位作者 丁自勉 王建华 孙宝启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64-266,共3页
关键词 马蔺 休眠 层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HCO_3胁迫对喜盐鸢尾和马蔺生长及解剖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马晶晶 黄苏珍 +1 位作者 原海燕 黄钢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5-61,共7页
采用营养液培养法,研究了不同浓度(1、3、5和7 g.L-1)NaHCO3对喜盐鸢尾(Iris halophila Pall.)和马蔺〔I.lactea var.chinensis(Fisch.)Koidz.〕株高、叶数、叶宽、根长和根数的影响,并采用石蜡切片法观察了NaHCO3胁迫后二者叶及根解剖... 采用营养液培养法,研究了不同浓度(1、3、5和7 g.L-1)NaHCO3对喜盐鸢尾(Iris halophila Pall.)和马蔺〔I.lactea var.chinensis(Fisch.)Koidz.〕株高、叶数、叶宽、根长和根数的影响,并采用石蜡切片法观察了NaHCO3胁迫后二者叶及根解剖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用1~7 g.L-1NaHCO3处理4周,喜盐鸢尾和马蔺的生长指标均持续增加,但各指标的周增长量差异较大且总体上随NaHCO3浓度提高而降低。在1和3 g.L-1NaHCO3胁迫条件下,二者所有指标的周增长量均随胁迫时间延长而增加;而在5和7 g.L-1NaHCO3胁迫条件下,随胁迫时间延长,二者的株高和叶数及马蔺叶宽的周增长量均逐渐降低,二者根数及喜盐鸢尾叶宽的周增长量则逐渐增加,但二者根长的周增长量在第1至第3周逐渐增加、第4周则有所降低。多数情况下二者大部分指标的周增长量均低于对照,仅在1和3 g.L-1NaHCO3胁迫条件下部分时间段喜盐鸢尾株高、叶数、叶宽、根长和根数的周增长量高于对照;且总体上看,喜盐鸢尾各指标的周增长量均大于马蔺,二者地下部各生长指标的周增长量大于地上部。观察结果表明:二者的解剖结构有一定差异,马蔺叶肉细胞层数多于喜盐鸢尾;用7 g.L-1NaHCO3处理28 d,二者根和叶片的解剖结构均未有明显的损伤性变化,仅表现为根系和叶片表皮细胞壁加厚、根皮层内大部分薄壁细胞破裂形成通气组织。研究结果显示:较低浓度NaHCO3对喜盐鸢尾和马蔺的生长无明显抑制作用,但较高浓度NaHCO3则能延缓二者的生长,且对地上部的影响大于地下部;喜盐鸢尾和马蔺对NaHCO3胁迫均有较强的耐性,且前者的耐性大于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盐鸢尾 马蔺 NAHCO3 胁迫 生长指标 周增长量 解剖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居群马蔺种质材料同工酶酶谱特征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李强栋 孟林 +1 位作者 毛培春 张德罡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6-124,共9页
采用非连续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我国北方5省区不同居群的23份马蔺(Iris lactea var.chinensis(Fisch.)Koidz.)种质材料进行过氧化物酶(POD)和酯酶(EST)同工酶酶谱特征分析,旨在揭示其遗传多样性,以及不同居群马蔺种质之间的亲... 采用非连续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我国北方5省区不同居群的23份马蔺(Iris lactea var.chinensis(Fisch.)Koidz.)种质材料进行过氧化物酶(POD)和酯酶(EST)同工酶酶谱特征分析,旨在揭示其遗传多样性,以及不同居群马蔺种质之间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在相对迁移率(Rf)为0.041~0.875的位点处,共有40个位点检测出谱带,其中共有谱带8条,特征谱带15条,说明不同居群间马蔺种质间存在一定同源性,部分居群的马蔺种质会发生遗传变异。来自内蒙临河8号(BJCY-ML013)和吉林长岭19号(BJCY-ML028)之间遗传相似系数最小(0.3726),亲缘关系较远;而新疆伊犁的14,17号和13,18号(BJCY-ML022,BJCY-ML026和BJCY-ML021,BJCY-ML027)之间遗传相似系数均最大(0.9839),亲缘关系较近,其他材料间的相似性系数为0.4049~0.9678。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当相似性系数为0.79时,可将23份野生马蔺种质材料划分为5大类群,分布于相似生态地理环境的马蔺种质材料基本可聚为同一大类,表明23份马蔺种质材料与其分布的生态地理环境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不完全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蔺 POD EST 亲缘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蔺种子特性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叶力勤 王彩艳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30-31,共2页
本文对马蔺种子的颜色、形状、饱满度和含水量等一般特性进行了研究 ,旨在为鉴别马蔺种子质量 ,探讨出苗规律提供依据。
关键词 马蔺 种子特性 颜色 形状 饱满度 含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胁迫对马蔺种子萌发和幼苗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 被引量:12
10
作者 王鸿燕 黄苏珍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9年第2期53-56,共4页
采用水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Pb胁迫对马蔺[Irislactea Pall.var.chinensis(Fisch.)Koidz.]种子萌发及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结果显示,在500~1500mg·L^-1浓度范围内,随Pb浓度的提高,马蔺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 采用水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Pb胁迫对马蔺[Irislactea Pall.var.chinensis(Fisch.)Koidz.]种子萌发及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结果显示,在500~1500mg·L^-1浓度范围内,随Pb浓度的提高,马蔺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及幼苗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均呈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经500、1000和1500mg·L^-1 Pb胁迫处理后,种子发芽势分别仅为对照的52.8%、51.3%和47.2%,种子发芽率分别仅为对照的55.8%、54.3%和46.5%,种子发芽指数分别比对照降低了55.1%、56.7%和57.8%,种子活力指数分别比对照降低了65.4%、72.0%和79.2%,幼苗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分别降至对照的28.1%、21.9%和13.5%,且各处理组各指标与对照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但各处理组间的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及幼苗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差异均不显著。研究结果表明,Pb胁迫对马蔺种子萌发及幼苗根尖有丝分裂有显著抑制作用,但马蔺种子萌发和幼苗根尖有丝分裂对浓度高于500mg·L^-1的Pb胁迫反应不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蔺 PB胁迫 种子萌发 根尖细胞有丝分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观赏草叶片解剖结构的观察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性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张咏梅 白小明 +1 位作者 田彥锋 龚良建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377-1383,共7页
本研究对马蔺(Iris lactea Pall.‘chinensis’.)、披针叶苔草(Carex lanceolata Boott)、紫穗狼尾草(Pennisetum alopecuroides(L.)‘Spreng’)和花叶虉草(Phalaris arundinacea L.‘picta’)叶片解剖结构进行了观察,为其广泛应用提供... 本研究对马蔺(Iris lactea Pall.‘chinensis’.)、披针叶苔草(Carex lanceolata Boott)、紫穗狼尾草(Pennisetum alopecuroides(L.)‘Spreng’)和花叶虉草(Phalaris arundinacea L.‘picta’)叶片解剖结构进行了观察,为其广泛应用提供解剖学理论基础。观察表明:马蔺叶片较厚,角质层也厚,叶肉细胞多层,排列整齐,叶片富含单宁,有巨大的气腔横亘在中部叶肉层间,平行叶脉上下有厚壁细胞;披针叶苔草上表皮是下表皮的4~5倍大,近轴面叶肉细胞层数多于远轴面,叶肉层间气腔发达,中脉处泡状细胞大而多;紫穗狼尾草是典型的C 4植物,大、中、小叶脉相间排列,中脉有髓细胞;花叶虉草叶肉细胞间有小气腔,叶肉含叶绿体或白色体,与叶面黄绿色或白绿色条纹相对应。4种观赏草叶片结构显示,马蔺、披针叶苔草和花叶虉草可适应干旱环境和湿生环境;马蔺具有一定的耐寒性;紫穗狼尾草对干旱和热带高温生境均有较强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蔺 披针叶苔草 紫穗狼尾草 花叶虉草 解剖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碱土条件下马蔺幼苗渗透调节物质和光合特性对干旱的响应 被引量:7
12
作者 孙广玉 侯晨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02-205,共4页
以马蔺(耐盐碱和抗干旱的植物)为材料,在盐碱化土壤的条件下进行干旱处理,研究了马蔺抗旱的渗透调节和光合特性。结果表明:12 d干旱处理,马蔺叶片的水势(Ψw)、渗透势(Ψs)和相对含水量(RWC)分别从-0.61 MPa,-1.21 MPa和90%降低到-2.52 ... 以马蔺(耐盐碱和抗干旱的植物)为材料,在盐碱化土壤的条件下进行干旱处理,研究了马蔺抗旱的渗透调节和光合特性。结果表明:12 d干旱处理,马蔺叶片的水势(Ψw)、渗透势(Ψs)和相对含水量(RWC)分别从-0.61 MPa,-1.21 MPa和90%降低到-2.52 MPa,-2.53 MPa和76%。在干旱期间,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明显增加,淀粉含量降低,说明渗透调节物质提高了马蔺的抗旱性。干旱6 d,光合速率(Pn)和气孔导度(Gs)下降,细胞间隙CO2浓度(Ci)下降,而气孔限制值(Ls)升高,说明盐碱化土壤上马蔺Pn的降低主要是气孔因素;干旱6 d后,Ci升高,Ls下降,说明Pn的降低主要是非气孔因素。干旱期间,叶片PS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变化不大,说明干旱情况下光合效率没有受到影响。复水后,Ψw和RWC恢复到对照水平,但Ψs仍然保持较低的水平,说明渗透调节物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据此,马蔺在盐碱化土壤上具有较强的渗透调节能力,使叶片的保水能力增强,维持了净光合速率和PS光化学活性,具有较强的抗旱性,是盐碱化土壤地区植被恢复可供选择的抗旱性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胁迫 盐碱土 渗透调节物质 光合特性 马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蔺根系响应Cd胁迫的miRNA高通量测序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凉琴 宋爱萍 +4 位作者 张永侠 原海燕 黄苏珍 刘兆磊 顾春笋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11,共11页
为了解Cd胁迫下马蔺[Iris lactea var. chinensis (Fisch.) Koidz.] 根系miRNA的表达模式, 米用高通量测序法 对 100μmol ·L^-1Cd胁迫0(CK)和24h (Cd )后马蔺根系的sRNA文库( 分别为CK和 Cd文库) 进行分析, 筛选出显... 为了解Cd胁迫下马蔺[Iris lactea var. chinensis (Fisch.) Koidz.] 根系miRNA的表达模式, 米用高通量测序法 对 100μmol ·L^-1Cd胁迫0(CK)和24h (Cd )后马蔺根系的sRNA文库( 分别为CK和 Cd文库) 进行分析, 筛选出显著差异表达的miRNA, 并对这些miRNA的靶基因功能进行预测;在此基础上, 采用qRT-PCR技术对部分miRNA 及其靶基因的表达模式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 CK和 Cd文库中, 未注释的sRNA序列较多, 分别占各自sRNA特异序列总数的86.4%和8 0 .5% ;在已注释的sRNA序列中,miRNA所占比例最低( 分别为0 .3%和0 .5 % ) , 而rRNA 所占比例最高( 分别为9 .4%和 11 .8% ) ;2个文库中的sRNA长度主要为2 1- 2 4nt, 且均以2 1 nt为最多.从 Cd胁迫下马蔺根系sRNA中共筛选出3 2个显著差异表达的miRNA, 其中2 0个 miRNA表达量下调( 分别属于miR165、 miR166、 miR167、 miR168、 miR390和 miR396家族) , 1 2个 miRNA表达量上调.功能预测结果表明: 这些miRNA靶 基因的功能主要集中在生物学过程、 细胞组分和分子功能3 个方面;而从KEGG通路富集分析看, 富集在核糖体、 氨基酸生物合成和碳代谢3 个通路上的差异表达miRNA的靶基因数分别为122、88和82个.qRT-PCR验证结果表明: 在 CK和 Cd文库间, 1 1个差异表达miRNA及 8 个靶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均有显著差异( P 〈 0 .0 5 ) ;其中, 1 1个 miRNA相对表达量的上调和下调趋势与上述筛选结果一致, 并且miRNA相对表达量上调时, 其靶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下调, 反之亦然, 说明Cd胁迫条件下马蔺根系的miRNA负调控其靶基因的表达, 并且这些靶基因主要参与编码转录因子、 HD-ZIP蛋白和信号蛋白等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蔺 CD胁迫 MIRNA 靶基因 高通量测序 差异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打破马蔺种子深度休眠及播种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志武 顾宇书 +3 位作者 丁跃峰 任立学 胡卫东 陈树文 《防护林科技》 2007年第1期18-19,共2页
马蔺种子有深度休眠的特性,当年播种出苗率极低,为探讨打破种子深度休眠措施,我们试用了浓硫酸脱皮、沙藏层积、拌雪埋藏等不同试验措施,试验结果表明:用拌雪埋藏技术措施效果最好,可使种子发芽率达到83%~87%,而对照仅为1%~... 马蔺种子有深度休眠的特性,当年播种出苗率极低,为探讨打破种子深度休眠措施,我们试用了浓硫酸脱皮、沙藏层积、拌雪埋藏等不同试验措施,试验结果表明:用拌雪埋藏技术措施效果最好,可使种子发芽率达到83%~87%,而对照仅为1%~3%,播种结果与发芽率试验结果一致,可以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蔺种子 深度休眠 发芽率 播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蔺子种皮乙醚提取物中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15
作者 吕欢欢 何彦峰 +1 位作者 索有瑞 王洪伦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B12期43-46,共4页
为了明确马蔺子种皮乙醚提取物的化学成分组成,本文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分析,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通过检索NIST05质谱库及参考文献,从马蔺子种皮乙醚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47个化合物,占总色谱峰... 为了明确马蔺子种皮乙醚提取物的化学成分组成,本文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分析,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通过检索NIST05质谱库及参考文献,从马蔺子种皮乙醚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47个化合物,占总色谱峰面积的82.632%。结果表明,马蔺子种皮乙醚提取物中主要的化合物类型为脂肪酸、脂肪酸酯、长链烷烃、苯醌类、酚类、甾体等,其中含量较高的成分为马蔺子甲素、马蔺子甲索异构体和马蔺子乙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蔺子 乙醚提取物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