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叶绿体基因trnL-trnF、trnH-psbA和trnT-trnL序列的甘薯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王崇 焦春海 +5 位作者 杨新笋 张文英 雷剑 柴沙沙 王连军 田小海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536-1544,共9页
【目的】利用叶绿体基因组(cpDNA)的间隔区序列(trnL-trnF、trnH-psbA和trnT-trnL)对甘薯种质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为其种质保护及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从我国12个省份收集的52份甘薯种质为材料,从10个cpDNA间隔区序列的引... 【目的】利用叶绿体基因组(cpDNA)的间隔区序列(trnL-trnF、trnH-psbA和trnT-trnL)对甘薯种质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为其种质保护及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从我国12个省份收集的52份甘薯种质为材料,从10个cpDNA间隔区序列的引物中筛选出能扩增单一、清晰明亮且稳定的序列引物,利用其PCR扩增筛选出间隔区序列,并进行测序及序列拼接。利用DnaSP 5.0进行序列特征分析,采用MEGA X计算52份甘薯种质材料的遗传距离,并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结果】筛选获得7对扩增结果较理想的引物,其PCR扩增产物经测序分析,共获得3个有效标记(trnL-trnF、trnH-psbA和trnT-trnL)。三者的拼接序列长度为2239 bp,共有7个变异位点,2个单一突变位点,5个简约信息位点,11个插入/缺失位点。在52份甘薯种质材料中,trnL-trnF、trnH-psbA和trnT-trnL序列的变异位点数量(Vs)分别为1、1和5个,单倍型数目(H)分别为2、4和5个,拼接序列的单倍型数目为10个;核苷酸多样性(π)和单倍型多样性(Hd)最高的序列分别为trnT-trnL(π=0.00052)和trnH-psbA(Hd=0.535)。trnL-trnF、trnH-psbA和trnT-trnL序列的Tajima’s D、Fu and Li’s D*和Fu and Li’s F*均无显著差异(P>0.05),符合中性进化模式。基于拼接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进化树显示,52份甘薯种质材料的遗传距离为0~1.1848,平均遗传距离0.1018,其分为五大类,其中第Ⅰ类~Ⅳ类仅含有少量种质,其余41份种质归为第Ⅴ类。【结论】52份甘薯种质材料的遗传变异较为丰富,但种质材料间的遗传多样性低,与cpDNA特性和甘薯遗传背景狭窄有关。基于trnL-trnF、trnH-psbA和trnT-trnL的拼接序列更能准确分析甘薯种质的遗传多样性,且有效划分不同类群,为甘薯集团育种提供候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叶绿体基因组(cpDNA) TRNl-TRNF TRNH-PSBA trnT-trnl 遗传多样性 系统发育进化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薯抗病相关基因TAO1-like的TRAP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崇 王连军 +4 位作者 雷剑 苏文瑾 柴沙沙 杨新笋 张文英 《湖北农业科学》 2019年第18期152-155,共4页
NBS-LRR是植物中已分离抗病基因最大的一类,TargetofAvrBOperation(TAO1)属于NBS-LRR类基因。以甘薯[Ipomoea batatas(L.)Lam.]抗病相关的TAO1基因作为靶标基因,设计出1条固定引物,与11条随机引物组合成11对引物。利用这11对引物对甘薯... NBS-LRR是植物中已分离抗病基因最大的一类,TargetofAvrBOperation(TAO1)属于NBS-LRR类基因。以甘薯[Ipomoea batatas(L.)Lam.]抗病相关的TAO1基因作为靶标基因,设计出1条固定引物,与11条随机引物组合成11对引物。利用这11对引物对甘薯品种鄂薯11、鄂紫薯13进行TRAP-PCR扩增,发现11个引物组合扩增出清晰条带,且表现出良好的多态性。该研究获得与TAO1-like基因相关联的TRAP标记,该标记可进行甘薯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为甘薯的抗病育种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ipomoea batatas(l.)lam.] 抗病 NBS-lRR类基因 TAO1 TRAP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素不同控释期对甘薯光合特性及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3
作者 马存金 孔宪奎 +4 位作者 李广华 谷彦冰 王娟 张哲 王庆美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1期7-10,17,共5页
以甘薯[Ipomoea batatas(L.)Lam.]品种济薯25为试材,在大田条件下,设置控释期为30 d(T30)、50 d(T50)、70 d(T70)、90 d(T90)4个氮素控释肥处理,以施用等量养分含量的普通复合肥作为对照(CK),研究不同氮素控释期对甘薯光合特性及干物质... 以甘薯[Ipomoea batatas(L.)Lam.]品种济薯25为试材,在大田条件下,设置控释期为30 d(T30)、50 d(T50)、70 d(T70)、90 d(T90)4个氮素控释肥处理,以施用等量养分含量的普通复合肥作为对照(CK),研究不同氮素控释期对甘薯光合特性及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素适当控释(控释期30~70 d)提高了甘薯中后期(80~160 d)叶片光合性能,促进了干物质向地下部的快速积累和转运分配,甘薯中后期叶片光合指标、地下部干物质积累(积累量和积累速率)和分配(分配比例和根冠比)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其中以T50、T70较好,收获期(160 d)2个处理净光合速率、叶绿素SPAD、地下部干物质积累量、根冠比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4.01%、11.32%、21.75%、18.48%和15.62%、11.84%、20.65%、18.84%;当控释期达90 d时,后期(120~160 d)地下部干物质积累与分配指标均低于对照,说明氮素控释期过长不利于甘薯后期干物质向地下部的快速积累和转运分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ipomoea batatas(l.)lam.] 氮素 控释期 光合特性 干物质积累与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甘薯品种湛薯16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4
作者 何霭如 李亚福 +2 位作者 陈胜勇 张昌文 陈宇辉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1期68-69,92,共3页
湛薯16是湛江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采用五圃制法,从徐紫薯3号自然杂交后代中选育出来的优质甘薯[Ipomoea batatas(L.)Lam.]品种。在2019—2020年南方薯区甘薯新品系多点鉴定试验中,湛薯16鲜薯平均产量33280.05 kg/hm^(2),薯干平均产量9748.9... 湛薯16是湛江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采用五圃制法,从徐紫薯3号自然杂交后代中选育出来的优质甘薯[Ipomoea batatas(L.)Lam.]品种。在2019—2020年南方薯区甘薯新品系多点鉴定试验中,湛薯16鲜薯平均产量33280.05 kg/hm^(2),薯干平均产量9748.95 kg/hm^(2),淀粉平均产量6364.35 kg/hm^(2),平均干物率29.14%。该品种鲜薯产量高、熟食口感佳,中抗蔓割病,适宜按照栽培技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ipomoea batatas(l.)lam.] 湛薯16 选育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A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α亚基基因在甘薯中的超量表达 被引量:6
5
作者 郑雪莲 张聪 +3 位作者 吴洁 蒲志刚 王大一 阎文昭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9-33,共5页
A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ase)催化ADP-葡萄糖合成反应,是淀粉生物合成的限速酶之一。为研究甘薯AGPase与块根淀粉合成的关系,从高淀粉甘薯品种川薯34中克隆了AGPase基因的两个α亚基编码序列AGPa1和AGPa2;构建植物表达载体pC-AGPa1和pC... A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ase)催化ADP-葡萄糖合成反应,是淀粉生物合成的限速酶之一。为研究甘薯AGPase与块根淀粉合成的关系,从高淀粉甘薯品种川薯34中克隆了AGPase基因的两个α亚基编码序列AGPa1和AGPa2;构建植物表达载体pC-AGPa1和pC-AGPa2后经根癌农杆菌EHA105介导分别导入甘薯品种西成薯007;获得表达了GUS的7株AGPa1和5株AGPa2转基因甘薯植株。RT-PCR和AGPase活性检测表明,AGPa1和AGPa2基因在转基因植株中表达水平高于对照,并引起甘薯叶片中AGPase活性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ipomoea batatas (l.) lam.) A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 淀粉合成 遗传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甘薯产业发展现状与建议 被引量:10
6
作者 杨新笋 焦春海 +4 位作者 夏贤格 雷剑 苏文瑾 王连军 柴沙沙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61-264,共4页
甘薯[Ipomoea batatas(L.)lam.]是湖北省主要的杂粮作物,在部分地区已成为主要的粮食和经济作物。湖北省甘薯近年来生产加工都发展较快,但目前仍存在对其地位认识不清、科研投入不足、技术推广乏力等诸多限制因素;为了促进湖北省甘薯产... 甘薯[Ipomoea batatas(L.)lam.]是湖北省主要的杂粮作物,在部分地区已成为主要的粮食和经济作物。湖北省甘薯近年来生产加工都发展较快,但目前仍存在对其地位认识不清、科研投入不足、技术推广乏力等诸多限制因素;为了促进湖北省甘薯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应进一步改变观念,强化科技支撑,建立产业服务体系,建设区域产业园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ipomoea batatas(l.)lam.] 甘薯产业 产业发展 湖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薯A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两个α亚基基因的克隆分析和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4
7
作者 张聪 郑雪莲 +3 位作者 蒲志刚 吴洁 王大一 阎文昭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19-624,共6页
A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ase)催化ADP-葡萄糖合成反应,是淀粉生物合成的限速酶之一。从高淀粉甘薯品种川薯34总RNA逆转录的cDNA中克隆了AGPa1和AGPa2两个α亚基编码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后,插入植物高效表达载体pCamb ia1301构建了p... A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ase)催化ADP-葡萄糖合成反应,是淀粉生物合成的限速酶之一。从高淀粉甘薯品种川薯34总RNA逆转录的cDNA中克隆了AGPa1和AGPa2两个α亚基编码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后,插入植物高效表达载体pCamb ia1301构建了pC-AGPa1和pC-AGPa2两个双元表达载体,并导入根癌农杆菌EHA105中。获得的工程菌菌株可用于遗传转化甘薯、马铃薯和木薯等重要的薯类作物,为薯类作物高淀粉育种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ipomoea batatas(l.) lam.] A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 淀粉合成 载体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贮藏温度对甘薯品质及失重率的影响 被引量:16
8
作者 闫海锋 李韦柳 +2 位作者 熊军 韦民政 唐秀桦 《湖北农业科学》 2020年第2期137-140,共4页
为研究不同贮藏温度对甘薯[Ipomoea batatas(L.)Lam]品质及失重率的影响,为其合理贮藏提供指导,以桂经薯8号为材料,采用常温仓库内贮藏和(9±0.5)℃且相对湿度为(85±5)%的冷库中贮藏,分别在0、15、30、45、60和75 d测定其失重... 为研究不同贮藏温度对甘薯[Ipomoea batatas(L.)Lam]品质及失重率的影响,为其合理贮藏提供指导,以桂经薯8号为材料,采用常温仓库内贮藏和(9±0.5)℃且相对湿度为(85±5)%的冷库中贮藏,分别在0、15、30、45、60和75 d测定其失重率、干物率、可溶性总糖、淀粉、蛋白质和维生素C的含量。结果表明,75 d后9℃恒温贮藏的失重率比常温贮藏减少7.1个百分点,干物率减少3.06个百分点,可溶性总糖含量增加51.06%,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变化两者没有出现显著差异;贮藏到30 d时,常温条件下维生素C含量下降56.21%,而9℃贮藏时维生素C含量下降41.62%,并且含量的变化呈现显著差异(P<0.05),但贮藏到75 d时两者维生素C含量变化的差异并不显著。总体来看,9℃恒温有利于桂经薯8号的贮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ipomoea batatas(l.)lam] 贮藏温度 品质 失重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薯品质特性与乙醇产量相关性 被引量:3
9
作者 孙健 张翠英 +2 位作者 岳瑞雪 李洪民 张爱君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13-617,共5页
分别选用11个品种鲜甘薯和14个品种甘薯粉,对甘薯干率、淀粉、蛋白质、可溶性糖和还原糖含量等品质特性与乙醇产量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甘薯乙醇产量差异极显著(P<0.01);乙醇产量与鲜甘薯的干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淀粉... 分别选用11个品种鲜甘薯和14个品种甘薯粉,对甘薯干率、淀粉、蛋白质、可溶性糖和还原糖含量等品质特性与乙醇产量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甘薯乙醇产量差异极显著(P<0.01);乙醇产量与鲜甘薯的干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淀粉和蛋白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乙醇产量与甘薯粉各品质性状之间相关性未达到显著水平;乙醇产量与鲜甘薯品质性状之间线性回归分析呈显著水平,建立的回归方程为:Y=2.086+0.162X1+1.064X2+0.248X3(P<0.05)(Y为乙醇产量,X1为淀粉、X2为蛋白质、X3为还原糖);乙醇产量与甘薯粉品质性状之间线性回归分析未达到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ipomoea batatas(l.)lam.) 乙醇 品质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薯优良种质徐薯18的育种价值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连军 雷剑 +2 位作者 苏文瑾 柴沙沙 杨新笋 《湖北农业科学》 2018年第4期11-14,共4页
徐薯18是江苏徐州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高产、稳产、高抗根腐病和适应性广的甘薯[Ipomoea batatas(L.)Lam.]新品种,由徐薯18作为直接亲本先后衍生出优良甘薯新品种52个。该种质遗传基础丰富,抗病性好,配合力高,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 徐薯18是江苏徐州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高产、稳产、高抗根腐病和适应性广的甘薯[Ipomoea batatas(L.)Lam.]新品种,由徐薯18作为直接亲本先后衍生出优良甘薯新品种52个。该种质遗传基础丰富,抗病性好,配合力高,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今后的甘薯遗传改良还应该重视该品种的利用,同时还需利用国外优异种质资源和野生种资源,用以拓宽甘薯种质的遗传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ipomoea batatas(l.) lam.] 徐薯18 种质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地膜覆盖对鲜食型甘薯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张磊 王勃 +6 位作者 商丽丽 韩俊杰 邱鹏飞 贾礼聪 王常芸 呼瑶 辛国胜 《湖北农业科学》 2021年第11期31-34,共4页
为探讨覆膜栽培对鲜食型甘薯[Ipomoea Batatas(L.)Lam]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以鲜食型甘薯品种烟薯25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地膜覆盖对其幼苗移栽成活率、生长发育和薯块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T1、T3处理的甘薯幼苗移栽成... 为探讨覆膜栽培对鲜食型甘薯[Ipomoea Batatas(L.)Lam]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以鲜食型甘薯品种烟薯25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地膜覆盖对其幼苗移栽成活率、生长发育和薯块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T1、T3处理的甘薯幼苗移栽成活率均提高了10个百分点左右;覆膜可降低栽后至55 d甘薯的主蔓长、粗和基部分枝数,栽后55 d甘薯茎基部分枝数以T3最多;T3处理甘薯的中薯数量最多,其次是T2,两者分别比CK高83.33%和66.67%。各覆膜处理均能提高甘薯单株薯重,T1、T2和T3分别比CK增加12.36%、31.46%和22.47%。与T2相比,T3可有效降低小薯数量、大薯产量和小薯产量,但增加了中薯数量和产量及其相应的占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膜 鲜食型甘薯[ipomoea batatas(l.)lam] 农艺性状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菜用甘薯的特征特性与研究现状 被引量:17
12
作者 望宇洪 杨新笋 +3 位作者 姚国新 祝海英 雷剑 苏文瑾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028-2030,共3页
通过对菜用甘薯[Ipomoea batatas(L.)Lam.]的特点进行分析,比较了菜用甘薯的栽培技术与育种工作的研究现状,提出了菜用甘薯的栽培技术措施和发展方向,从而为有效地提高菜用甘薯的种植效益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菜用甘薯 研究现状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钾互作对甘薯生长发育规律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柴沙沙 雷剑 +4 位作者 王连军 苏文瑾 刘巧林 沈兴国 杨新笋 《湖北农业科学》 2018年第22期24-26,共3页
选取淀粉型甘薯[Ipomoea batatas(L.)Lam.]品种鄂薯9号为试验材料进行大田试验,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主区为不同氮肥水平,副区为不同钾肥水平,研究氮、钾互作对甘薯生长发育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不施用氮肥时的最佳施钾肥(硫酸钾)量为18... 选取淀粉型甘薯[Ipomoea batatas(L.)Lam.]品种鄂薯9号为试验材料进行大田试验,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主区为不同氮肥水平,副区为不同钾肥水平,研究氮、钾互作对甘薯生长发育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不施用氮肥时的最佳施钾肥(硫酸钾)量为180 kg/hm^2,与不施钾肥相比,增产7.2%;施氮(尿素)量为150 kg/hm^2时,施钾肥量为180 kg/hm^2产量最高,与不施钾肥相比,增产23.02%;施氮量为300 kg/hm^2,施钾量为360 kg/hm^2甘薯产量最高,与不施钾肥相比,增产14.16%。由此可知,不管氮肥的施用量是多少,只有在适当施用钾肥的情况下,甘薯才能获得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ipomoea batatas(l.)lam.] 氮肥 钾肥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色甘薯营养成分和药用价值研究进展 被引量:100
14
作者 温桃勇 刘小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954-1956,2035,共4页
紫色甘薯[Ipomoea batatas(L.)Lam.]是一种富含天然食用色素的独特甘薯。从20世纪90年代初在日本农林水产省九州农业试验场选育出的"川山紫"开始,紫色甘薯由于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具有清除自由基抗氧化、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 紫色甘薯[Ipomoea batatas(L.)Lam.]是一种富含天然食用色素的独特甘薯。从20世纪90年代初在日本农林水产省九州农业试验场选育出的"川山紫"开始,紫色甘薯由于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具有清除自由基抗氧化、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等多种药用功能而在日本等发达国家得到广泛推广。就国内外对紫色甘薯各方面的研究,对其营养成分和药用价值进行论述,为在国内广泛推广种植紫色甘薯新品种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色甘著 营养成分 药用价值 椎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超声波法提取红薯茎叶中绿原酸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丽萍 徐传远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574-2575,2585,共3页
以红薯[Ipomoea batatas(L.)Lam]茎叶为原料,采用酶-超声波提取绿原酸。对料液比、加酶量、超声功率和超声时间进行了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绿原酸提取的最佳工艺为料液比1∶20、加酶量1.5%、超声波功率175W、提取时间20 min,在此条件... 以红薯[Ipomoea batatas(L.)Lam]茎叶为原料,采用酶-超声波提取绿原酸。对料液比、加酶量、超声功率和超声时间进行了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绿原酸提取的最佳工艺为料液比1∶20、加酶量1.5%、超声波功率175W、提取时间20 min,在此条件下,绿原酸的提取率为3.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薯[ipomoea batatas(l.)lam] 茎叶 绿原酸 超声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薯叶多糖制剂的升血小板作用及其机理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11
16
作者 李明义 董苍玉 +3 位作者 肖国芝 马长明 贾弘禔 顾平圻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3年第4期261-263,共3页
采用腹腔注射抗血小板血清方法,建立了较理想的低血小板动物模型,利用该模型观察了番薯叶多糖制剂Ⅲ的升血小板作用,初步探讨了其作用机理。证明该多糖制剂有明显的升血小板作用,其作用机理之一是刺激血小板生成素的产生。
关键词 蕃薯叶 多糖 抗血小板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对甘薯茎叶绿原酸超声提取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春艳 覃逸明 蓝峻峰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9期2201-2205,共5页
为优化甘薯[Ipomoea batatas(L.)Lam.]茎叶中绿原酸超声提取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择乙醇溶液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料液比(g:m L,下同)3个对绿原酸提取率影响较大的因素,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对各因素进行优化组合,运... 为优化甘薯[Ipomoea batatas(L.)Lam.]茎叶中绿原酸超声提取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择乙醇溶液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料液比(g:m L,下同)3个对绿原酸提取率影响较大的因素,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对各因素进行优化组合,运用Design Expert 8.05b软件进行响应面回归分析,建立了绿原酸提取率的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得到的优化组合条件为乙醇溶液体积分数70%、料液比1∶20、超声时间24 min,绿原酸提取率为3.097 2%,与响应面拟合所得方程的预测值3.106 8%相近。试验所用甘薯茎叶价廉易得,提取方法高效可行,分析方法可信,可为甘薯茎叶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ipomoea batatas(l.)lam.]茎叶 绿原酸 超声提取 响应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生根粉对甘薯芽苗生根及扦插存活率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杰 朱杰 +2 位作者 宿秀丽 龚洪波 吴山 《湖北农业科学》 2023年第12期29-32,共4页
以甘薯[Ipomoea batatas(L.)Lam.]品种普薯32号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配比、不同浓度生根剂处理甘薯芽苗,研究不同处理对甘薯芽苗生根时间、生根数量、根长度及扦插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IBA(吲哚丁酸)+NAA(萘乙酸)、ABT(生根粉)和清水... 以甘薯[Ipomoea batatas(L.)Lam.]品种普薯32号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配比、不同浓度生根剂处理甘薯芽苗,研究不同处理对甘薯芽苗生根时间、生根数量、根长度及扦插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IBA(吲哚丁酸)+NAA(萘乙酸)、ABT(生根粉)和清水处理均能使甘薯芽苗快速生根,而ABT浓度超过25 mg/L对甘薯芽苗生根会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从而降低生根数量。当甘薯芽苗生根数量随着ABT剂量增加而减少时,单根长度不会出现明显变长的现象,根总长度与生根数量整体呈正相关。甘薯芽苗生根后扦插可显著提升芽苗的存活率,各生根剂处理芽苗存活率均高于清水对照;甘薯芽苗的存活率与芽苗生根数量和根总长度有一定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根粉 甘薯[ipomoea batatas(l.)lam.] 根长 生根条数 扦插存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薯叶的挥发性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韩英 向仁德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1992年第3期39-41,共3页
本文对甘薯(Ipomoea batatas Lam.)叶中挥发性化学成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从92个色谱峰中鉴定出17个化合物,含量占总组成的95.09%,主要成分为棕榈酸(占47.62%)相亚麻油酸(占16.62%)。
关键词 甘薯 挥发性成分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薯生长期间块根β-胡萝卜素合成基因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陈选阳 张招娟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11年第10期1838-1842,共5页
以β-胡萝卜素含量高的优质红心甘薯金山72和高产优质的黄心甘薯金山57为材料,栽后60~120 d4个生长时期提取块根总RNA和β-胡萝卜素,用RT-PCR分析psy、pds、zds、lyc-b 4个酶基因的表达,用HPLC测定同一时期块根β-胡萝卜素的含量。结... 以β-胡萝卜素含量高的优质红心甘薯金山72和高产优质的黄心甘薯金山57为材料,栽后60~120 d4个生长时期提取块根总RNA和β-胡萝卜素,用RT-PCR分析psy、pds、zds、lyc-b 4个酶基因的表达,用HPLC测定同一时期块根β-胡萝卜素的含量。结果显示,在金山57中,随着块根的生长,4个基因表达逐渐减弱,相应地,块根β-胡萝卜素含量逐渐降低;在金山72中,4个基因的表达随着块根生长总体呈现逐渐增强趋势,块根β-胡萝卜素含量相应地逐渐提高。整体而言,在块根生长过程中,4个基因在金山72中表达比在金山57中强。该合成途径的4个基因中,lyc-b的表达相对稳定,其表达强弱与块根β-胡萝卜素含量关系密切。表明甘薯块根β-胡萝卜素生物合成与积累受基因调控,其含量与不同品种及不同块根膨大时期4个酶基因的表达密切相关,lyc-b是甘薯块根β-胡萝卜素生物合成途径的关键酶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Β-胡萝卜素 基因表达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