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双TV4正则化的能谱CT投影域材料分解方法研究
1
作者 于鑫丽 孔慧华 张然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935-2941,共7页
能谱CT可以利用不同X射线能量下材料衰减特性的差异,区分不同的材料成分。基于投影的材料分解是一种常用的材料分解方法,分为投影域分解和基材料图像重建两个步骤。针对该方法在分解过程中容易受到噪声污染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正则化... 能谱CT可以利用不同X射线能量下材料衰减特性的差异,区分不同的材料成分。基于投影的材料分解是一种常用的材料分解方法,分为投影域分解和基材料图像重建两个步骤。针对该方法在分解过程中容易受到噪声污染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正则化的两步分解方法,将四方向总变分(TV4)正则化先验同时引入到材料分解和基图像重建中。TV4在传统总变分(TV)基础上扩展至四个方向梯度,能够更全面地捕捉材料图像中的多方向边缘,联合优化抑制噪声,在低剂量或高噪声数据中更具鲁棒性。实验采用仿真模体与临床前真实小鼠的多个能量通道投影数据进行实验,验证提出算法的有效性。在投影分解步骤,对比分析提出的TV4算法与LS算法、SR-TF算法在分解上的去噪结果。为进一步验证所提方法在材料分解精度上的性能,对比分析不同步骤上的正则化方法与本文提出的双正则化策略获得的基材料图像,并采用均方根误差(RMSE)和峰值信噪比(PSNR)指标对分解结果定量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能够清晰地分解出不同基材料的图像,对应PSNR值是所有方法中最高的且具有最小的RMSE值,说明本算法有效抑制了分解中噪声和伪影的干扰,提高了基材料图像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谱CT 双TV4正则化 材料分解 投影分解 基图像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域迭代残差网络的双能CT图像材料分解研究
2
作者 智东晓 陈平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8-81,共4页
针对在图像域将深度学习与迭代重建算法结合的深度迭代残差网络分解得到的材料图像受到噪声和伪影的影响,提出将迭代残差网络扩展到双域,即基于双域迭代残差网络的双能CT图像材料分解方法。该方法集成了两个并行交互的子网络CNN,同时在... 针对在图像域将深度学习与迭代重建算法结合的深度迭代残差网络分解得到的材料图像受到噪声和伪影的影响,提出将迭代残差网络扩展到双域,即基于双域迭代残差网络的双能CT图像材料分解方法。该方法集成了两个并行交互的子网络CNN,同时在图像域和投影域进行材料分解操作,通过CNN直接向该网络提供投影数据,在不同域之间进行信息传递和融合,使用CNN丰富双域模型的数据保真度。实验结果表明,双域迭代残差网络相比于只在图像域进行材料分解能够更好地抑制噪声和伪影,提高图像质量和分解精度,做到细节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能CT 图像域 投影域 双域迭代残差网络 材料分解 噪声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宝石CT能谱成像血基图与Hb、总蛋白的相关性 被引量:12
3
作者 吴兴旺 刘斌 +7 位作者 王乐 王洁 王万勤 周勇 李小虎 张帅 陈恳 沈云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1年第6期518-520,共3页
目的初步探讨能谱CT物质分离技术中血(碘)基图成像与血液中血红蛋白、总蛋白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65例患者的胸部宝石CT能谱成像(GSI)的平扫图像,将原始数据经0.63mm重建后传至AW 4.4工作站。在CT检查前24h以内进行实验室检查,测定患... 目的初步探讨能谱CT物质分离技术中血(碘)基图成像与血液中血红蛋白、总蛋白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65例患者的胸部宝石CT能谱成像(GSI)的平扫图像,将原始数据经0.63mm重建后传至AW 4.4工作站。在CT检查前24h以内进行实验室检查,测定患者血红蛋白和总蛋白的含量。在GSI view模式下,选择血-碘、血-水组成基物质对代表血液的X值衰减,分别测定两种血基图中ROI内血液的含量,运用SPSS 16.0统计软件分析其测定的结果与实验室测得的血红蛋白及总蛋白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血基图中测定的血-碘、血-水两种基物质对的血液含量均值分别为1042.56mg/ml和1574.24mg/ml,前者与实验室测得的血红蛋白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r=0.57,P<0.001),与实验室测得的总蛋白之间无相关性(r=0.03,P=0.81);后者与实验室测得的血红蛋白、总蛋白含量均无明显相关(r=0.08、0.51,P=0.03、0.81)。结论可以选择血-碘组成基物质对来代表血液的X线衰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能谱成像 物质分离 血红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谱CT碘基物质分离技术定量评价肺灌注 被引量:14
4
作者 周汝明 何磊 +2 位作者 张淑倩 孙吉林 王曼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89-292,共4页
目的探讨能谱CT碘基物质成像定量分析肺血流灌注分布的价值。方法对10例可疑肺栓塞患者行能谱CT模式(GSI)肺动脉CTA,由腹侧向背侧重建5个冠状位碘基物质图像,分别为P3、P6、P9、P12及P15,测量其左、右肺上、中、下肺野ROI碘含量值,统计... 目的探讨能谱CT碘基物质成像定量分析肺血流灌注分布的价值。方法对10例可疑肺栓塞患者行能谱CT模式(GSI)肺动脉CTA,由腹侧向背侧重建5个冠状位碘基物质图像,分别为P3、P6、P9、P12及P15,测量其左、右肺上、中、下肺野ROI碘含量值,统计分析左、右肺及腹背、头足方向上碘含量的差异。结果 P3~P15图像上,ROI碘含量由腹侧向背侧递增,分别为(1.24±0.43)mg/ml、(1.52±0.42)mg/ml、(1.68±0.46)mg/ml、(1.81±0.44)mg/ml和(1.94±0.52)m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回归系数(r)为0.0436,平均变化率为(3.47±1.77)%/cm。头足方向上,肺上、中、下野碘含量分别为(1.66±0.43)mg/ml、(1.71±0.50)mg/ml及(1.55±0.60)mg/ml,下肺野碘含量低于上、中肺野(P均<0.001)。左肺[(1.65±0.53)mg/ml]与右肺[(1.62±0.50)mg/ml]碘含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能谱CT碘基图像能够显示肺灌注沿重力方向的梯度变化,可作为评价肺血流灌注状态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循环 灌注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物质分离 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谱CT碘图与^(18)F-FDG PET评价肝泡球蚴病生物活性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王静 蒋奕 +3 位作者 刘文亚 肖虎 温浩 李婷婷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75-378,共4页
目的:基于能谱CT碘图测量碘值以评价肝脏泡球蚴内部碘值分布情况,结果与PET-CT检查的^(18)F-FDG suv值对照,评价能谱CT在评价肝脏泡球蚴活性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8例肝泡球蚴病患者,同期均行能谱CT双能量三期增强扫描及FDG-PET扫... 目的:基于能谱CT碘图测量碘值以评价肝脏泡球蚴内部碘值分布情况,结果与PET-CT检查的^(18)F-FDG suv值对照,评价能谱CT在评价肝脏泡球蚴活性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8例肝泡球蚴病患者,同期均行能谱CT双能量三期增强扫描及FDG-PET扫描,获得动脉期(arterial phase,AP),门脉期(portal venous phase,PVP)以及静脉期(venous phase,VP)的能谱CT双能量及PET-CT数据。利用AW4.6后处理工作站获得碘基图及最佳单能图像,分别测定病灶中心、病灶边缘区域、邻近肝实质及正常肝实质的碘值。采用秩和检验比较能谱CT双能增强扫描不同期相、不同组织间碘值差异,采用Sperarman法分析HAE病灶肝实质碘值、CT值,并与PET SUV值的相关性。结果:18例患者共发现18个病灶,18个病灶中经PET-CT证实有13个病灶为有活性的泡状棘球蚴病灶,占病灶总数的72.2%。门脉期及静脉期病灶边缘的碘浓聚程度明显高于病灶的实性成分及正常肝组织,PET-CT所显示的"热结节"在能谱CT上同样可显示为5~10mm厚的连续或不连续的环形强化。动脉期病灶实性成分、病灶边缘、邻近肝实质及正常肝实质的碘值分别为:7.97±1.95mg/ml,5.37±4.28mg/ml,8.26±4.48mg/ml,6.28±2.77mg/ml,门脉期病灶实性成分、病灶边缘、邻近肝实质及正常肝实质的碘值分别为:11.39±1.39mg/ml,13.40±4.70mg/ml,30.82±1.32mg/ml,26.16±1.43mg/ml,静脉期各组织碘值分别为:11.8±1.52mg/ml,12.29±3.76mg/ml,27.74±1.45mg/ml,24.16±1.44mg/ml,病灶实性成分各期碘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灶边缘区域、病灶邻近肝实质及正常肝实质的碘值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三期病灶邻近肝实质CT值与SUV值无相关性;三期病灶邻近肝实质病灶边缘区碘值与suv值均存在相关性,其中门脉期碘值相关性最高(r=0.873,P<0.001)。结论:能谱CT碘图成像能通过评价泡球蚴内部碘值分布来评价病灶活性,其结果与PET-CT^(18)F-FDGSUV值高度相关,有望作为一种较为实用的常规技术推荐给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摄影 碘图成像 FDG-PET 肝泡状棘球蚴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扫描视野对双能CT成像CT值及物质分离的影响——模体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赵永为 郭小超 +1 位作者 王霄英 刘建新 《放射学实践》 2012年第3期271-273,共3页
目的:探讨改变扫描视野是否会对双能CT能谱成像(GSI)时CT值的测定及物质分离的计算产生影响。方法:取清洗干净后消毒灭菌的试管17支,分别注入蒸馏水及不同浓度碘对比剂。17个试管的碘浓度分别为0、0.1、0.2、0.3、0.4、0.5、0.6、0.8、... 目的:探讨改变扫描视野是否会对双能CT能谱成像(GSI)时CT值的测定及物质分离的计算产生影响。方法:取清洗干净后消毒灭菌的试管17支,分别注入蒸馏水及不同浓度碘对比剂。17个试管的碘浓度分别为0、0.1、0.2、0.3、0.4、0.5、0.6、0.8、1.0、2.0、3.0、4.0、5.0、6.0、8.0、10.0和20.0mgI/ml。采用GE Discovery 750HD CT扫描机,宝石能谱成像(GSI)方式,扫描视野分别选取大(A组)和中等(B组)各扫描一次,共余扫描参数2组相同(转速0.8s/r,螺距0.984,探测器宽度40mm)。在混合能量、水基和碘基图像上分别测量每组试管的CT值、水及碘含量。ROI选取在试管长轴位的最大截面,大小约392mm2。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视野的图像,物质分离计算所得碘含量与真实值之间均具有明显相关性(A组r=0.9995,B组r=0.9996,P<0.001)。17个试管A组扫描测量平均CT值为(86.86±131.78)HU,平均水含量为(977.14±10.54)mg/ml,平均碘含量为(3.91±5.37)mg/ml;B组扫描测量平均CT值为(106.89±141.51)HU,平均水含量为(994.39±12.35)mg/ml,平均碘含量为(3.82±5.59)mg/ml。两组CT值及水含量的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碘含量测量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结论:双能CT能谱扫描能够反映不同浓度碘溶液中的碘含量并能进行定量分析,改变扫描视野可以影响混合能量图像中CT值的测定,但对物质分离计算中碘含量的测定没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能谱成像 视野 物质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P-EM算法的双能CT直接迭代基材料分解方法 被引量:3
7
作者 周正东 章栩苓 +3 位作者 辛润超 贾峻山 魏士松 毛玲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35-941,共7页
为了提高双能CT基材料分解的精度,降低基材料图像的噪声,提出了基于MAP-EM算法的直接迭代基材料分解方法.结合MAP-EM算法,推导出基材料分解直接迭代求解公式,基于双能投影数据集直接重建基材料分解图像,并对该方法的性能进行了评价和分... 为了提高双能CT基材料分解的精度,降低基材料图像的噪声,提出了基于MAP-EM算法的直接迭代基材料分解方法.结合MAP-EM算法,推导出基材料分解直接迭代求解公式,基于双能投影数据集直接重建基材料分解图像,并对该方法的性能进行了评价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显著降低分解误差和基材料图像噪声,提高对比噪声比.与基于FBP算法的图像域基材料分解方法相比,该方法可使基材料图像中各材料区域的噪声水平下降57.42%~63.64%,分解误差水平降低31.72%~62.14%,对比噪声比提高1.37%~223.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能CT 基材料分解 MAP-EM 直接迭代 图像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波域同态滤波的刀具磨损检测 被引量:5
8
作者 管声启 屈云仙 高照元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703-1707,共5页
为了消除光照不均对刀具磨损检测的影响,在研究刀具磨损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刀具磨损检测的方法。首先,对刀具图像灰度值取对数并进行小波的单层变换;其次,对小波单层分解的近似子图进行同态滤波以消除光照不均的影响;然后,对滤波... 为了消除光照不均对刀具磨损检测的影响,在研究刀具磨损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刀具磨损检测的方法。首先,对刀具图像灰度值取对数并进行小波的单层变换;其次,对小波单层分解的近似子图进行同态滤波以消除光照不均的影响;然后,对滤波后的近似子图、水平细节及垂直细节子图进行标准化处理;在此基础上,对分解的各子图进行选择性的图像融合处理;最后,通过最大类间方差法进行图像分割。实验表明:所采用的方法能够有效抑制光照不均的干扰,能够有效的实现刀具磨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刀具磨损 小波变换 同态滤波 图像分割 磨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谱CT成像碘(水)图纹理分析预测结直肠癌微卫星不稳定状态 被引量:16
9
作者 武敬君 刘爱连 +6 位作者 赵莹 张钦和 刘义军 李昕 吴艇帆 郭妍 李剑颖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683-1688,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能谱CT成像碘(水)图像的纹理分析在术前预测结直肠癌微卫星不稳定(MSI)状态方面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MSI结直肠癌(MSI组)及46例微卫星稳定(MSS)结直肠癌(MSS组)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均经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且术前均接... 目的探讨基于能谱CT成像碘(水)图像的纹理分析在术前预测结直肠癌微卫星不稳定(MSI)状态方面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MSI结直肠癌(MSI组)及46例微卫星稳定(MSS)结直肠癌(MSS组)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均经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且术前均接受腹部能谱CT成像。采用Viewer分析软件获取动脉期及静脉期碘(水)图像,并将其导入Omni-Kinetics软件进行ROI勾画及特征提取。提取的纹理参数包括最小值、最大值、平均值、中位值、标准差、偏度、峰度、均匀性、能量值、熵。比较2组间各纹理参数的差异。并采用Logistic回归将纹理参数进行联合,通过ROC曲线分析不同纹理参数预测及多种参数联合预测的效能。结果 MSI组动脉期及静脉期最小值、最大值、平均值、中位值、均匀性均明显低于MSS组(P均<0.05),2组间标准差、偏度、峰度、能量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MSI组静脉期熵明显高于MSS组(t=1.81,P=0.04),2组间动脉期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2,P=0.80)。ROC曲线分析显示,以动脉期及静脉期最小值、最大值、平均值、中位值、均匀性和静脉期熵单一参数在术前预测结直肠癌MSI状态的AUC为0.64~0.82。多参数联合的Logistic回归模型为-2.598-0.124×动脉期最小值-0.039×动脉期最小值-0.774×动脉期中位值+1×动脉期平均值-1.892×动脉期均匀性+0.14×静脉期最小值+0.2×静脉期最大值+0.343×静脉期中位值-0.61×静脉期平均值+13.711×静脉期均匀性-2.598×静脉期熵,联合预测的AUC为0.83。结论基于能谱CT成像碘(水)图像纹理分析,可在术前无创预测结直肠癌MSI状态,且将多种纹理参数联合后预测效能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微卫星不稳定 碘(水)图像 纹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谱CT对肺组织含血量测定的研究及初步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何沂峰 王新文 +5 位作者 李天平 王晴柔 张琰琰 迟婧 蒋梅花 陈克敏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27-230,共4页
目的:探讨宝石CT能谱成像(gemstone spectral imaging,GSI)物质分离技术(material decomposition,MD)对肺血液循环定量分析的价值。方法:运用GSI对37例患者进行CT扫描,所得图像通过能谱分析软件(GSI viewer)对肺组织含血量进行定量分析... 目的:探讨宝石CT能谱成像(gemstone spectral imaging,GSI)物质分离技术(material decomposition,MD)对肺血液循环定量分析的价值。方法:运用GSI对37例患者进行CT扫描,所得图像通过能谱分析软件(GSI viewer)对肺组织含血量进行定量分析。采用t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平扫血基图上双肺前部血基值低于后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碘基图上前、后部碘基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85);增强前后血基值无统计学差异(P=0.627);右肺下叶血基值分别高于同侧上叶和中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肺下叶比同侧上叶血基值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与肺门区血基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01)。结论:GSI物质分离技术可对肺组织含血量进行定量分析,并可初步运用该技术,探究人体肺组织血液分布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宝石CT能谱成像 物质分离 定量 肺血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谱CT基物质成像评估卵巢切除术后患者腰椎钙(水)密度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利飞 董越 +5 位作者 陈靖 刘爱连 程凡容 蔡宁 王茹欣 刘义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54-457,共4页
目的应用能谱CT基物质成像技术评价卵巢切除术后腰椎钙(水)密度变化特征。方法对29例50-60岁卵巢切除术后患者(卵巢切除组,手术≤1年11例、手术〉1年18例)及31例同年龄段绝经后患者(对照组)进行腹部能谱CT检查。由2名放射科医师测... 目的应用能谱CT基物质成像技术评价卵巢切除术后腰椎钙(水)密度变化特征。方法对29例50-60岁卵巢切除术后患者(卵巢切除组,手术≤1年11例、手术〉1年18例)及31例同年龄段绝经后患者(对照组)进行腹部能谱CT检查。由2名放射科医师测量L1-3椎体中心层面的钙(水)密度,分析2名医师测量结果的一致性、腰椎不同位置钙(水)密度的组内差异及两组间钙(水)密度差异。结果 2名医师的测量结果具有一致性(组内相关系数0.97-0.99);卵巢切除术后组、对照组的L1、2、3椎体相邻椎体间的钙(水)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卵巢切除术后≤1年和〉1年患者腰椎的钙(水)密度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切除术后患者腰椎的钙(水)密度较对照组下降约15%。结论 CT能谱成像对卵巢切除术后腰椎钙(水)密度监测具有一定意义,卵巢切除可使绝经后女性腰椎的钙(水)密度进一步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切除术 基物质成像 腰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谱CT碘水图的纹理分析在评估结直肠癌患者胸苷酸合成酶表达状态中的价值 被引量:4
12
作者 代欢欢 黄文 张文娟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20-224,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能谱CT碘(水)密度图像的纹理分析在评估结直肠癌患者的胸苷酸合成酶(TS)表达水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9例TS高表达及41例TS低表达结直肠癌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均经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且术前2周内均接受能谱CT增... 目的:探讨基于能谱CT碘(水)密度图像的纹理分析在评估结直肠癌患者的胸苷酸合成酶(TS)表达水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9例TS高表达及41例TS低表达结直肠癌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均经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且术前2周内均接受能谱CT增强扫描。将能谱CT动脉期及静脉期碘(水)密度图像导人ITK-SNAP软件(版本3.6.0)进行病灶勾画,采用A.K.软件进行特征提取。提取的纹理特征包括一阶参数、直方图参数、矩阵变换、小波变换、滤波变换参数。采用观察者一致性检验、Pearson相关性检验及Mann-Whitney U检验逐步进行纹理特征的筛选,采用logistic回归对纹理特征进行联合。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动脉期及静脉期的纹理特征的诊断效能。结果:动脉期TS高表达组的平均值、Haralick显著高于TS低表达组(P=0.021、0.013),能量值、熵值、逆差距显著低于TS低表达组(P=0.031、0.022、0.042)。静脉期TS高表达组的能量值、熵值显著低于TS低表达组(P=0.017、0.032)。采用logistic回归所建立的动脉期联合模型R0C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41、78.95%和82.93%),静脉期联合模型AUC、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73、64.47%和85.37%,动脉期及静脉期联合模型AUC、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82、86.84%和82.93%。结论:基于能谱CT碘(水)密度图像进行纹理分析,可用于术前无创预测结直肠癌TS表达水平,将动脉期及静脉期纹理特征联合后,其诊断效能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胸苷酸合成酶 碘(水)图像 纹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结果三值图像多重构(英文)
13
作者 Chuanlin Liu Jeanpierre Guédon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14-119,共6页
少量的投影数据不能保证重构的完成,即使所研究的图像内只有3种质地.此前提出的Line Mojette算法能够在少量投影数据状况下完成重构,但仅限于单个且完全精确的重构结构能够得到的状况.为此,文中在Line Mojette算法的基础上,采用树分解... 少量的投影数据不能保证重构的完成,即使所研究的图像内只有3种质地.此前提出的Line Mojette算法能够在少量投影数据状况下完成重构,但仅限于单个且完全精确的重构结构能够得到的状况.为此,文中在Line Mojette算法的基础上,采用树分解来推演出一个名为Tree Line Mojette的算法来对三值图像进行重构,该算法可以在Line Mojette算法不能完成重构的情况下给出所有可能的重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值图像重构 MOJETTE变换 LineMojette变换 树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