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肠道菌群瓦尔堡效应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虚血瘀”证的科学内涵
1
作者 刘亚 徐伟超 +5 位作者 郭敏 贾轲宇 李润田 吕莹 杨坤 杨国红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945-1953,共9页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以胃黏膜腺体减少为主要病理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部分患者常伴有肠化、异型增生等,少数可进展为胃癌。目前CAG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肠道菌群失调及瓦尔堡效应在CAG炎-癌转化中的影响。CA...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以胃黏膜腺体减少为主要病理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部分患者常伴有肠化、异型增生等,少数可进展为胃癌。目前CAG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肠道菌群失调及瓦尔堡效应在CAG炎-癌转化中的影响。CAG炎症微环境导致肠道菌群结构及功能紊乱,同时在肠道菌群代谢产物的影响下,进一步通过氧化应激、线粒体损伤、微环境形成、免疫抑制等直接或间接干预宿主能量代谢,故肠道菌群与瓦尔堡效应之间复杂的对话机制与CAG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中医认为脾气亏虚是该病的发病基础,胃络血瘀是CAG炎-癌转化的驱动因素。现代医学及分子生物学研究认为肠道菌群失调是脾虚的微观体现,瓦尔堡效应是血瘀的生物学基础,在CAG炎-癌转化过程中,肠道菌群-Warburg效应与中医的脾虚血瘀病机相契合。从肠道菌群-瓦尔堡效应角度探讨CAG脾虚血瘀病机的生物学内涵,为CAG脾虚血瘀证的发病机制及诊疗防治提供新的临床思路及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瓦尔堡效应 慢性萎缩性胃炎 “炎-癌”转化 脾虚 血瘀 健脾活瘀法 科学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解毒化瘀方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T细胞亚群的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章小平 查安生 +1 位作者 丁小丽 邹晓华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96-398,共3页
目的:探讨健脾解毒化瘀方灌肠治疗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及该法对溃疡性结肠炎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将62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美沙拉嗪治疗。治疗组32例在美沙拉嗪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健脾解毒化瘀中药方灌... 目的:探讨健脾解毒化瘀方灌肠治疗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及该法对溃疡性结肠炎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将62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美沙拉嗪治疗。治疗组32例在美沙拉嗪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健脾解毒化瘀中药方灌肠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综合疗效以及T细胞亚群水平的变化。结果:1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降低,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经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3治疗前两组患者外周血中CD+3和CD+8水平呈上升趋势,CD+4水平和CD+4/CD+8比值呈下降趋势,但两组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外周血中CD+3和CD+8水平呈下降趋势,CD+4水平和CD+4/CD+8比值呈上升趋势,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解毒化瘀方具有益气健脾,化瘀止血,凉血解毒之功效,可以抗菌消炎,清除肠道毒素,调节免疫功能,促进肠道黏膜的再生和修复以及溃疡的愈合。临床疗效突出,安全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健脾解毒化瘀方 T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健脾益肾活血法治疗男性不育症探析 被引量:23
3
作者 马栋 袁卓珺 +1 位作者 刘冰 毛鹏飞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81-583,共3页
近年来男性不育症发病率逐渐增多,脾肾两虚夹血瘀是男性不育症发病的重要病机,其中脾肾不足为本,血瘀为标。健脾益肾活血法兼补先后二天,通补合用,可达标本兼治之效。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健脾益肾活血法通过影响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抗氧化... 近年来男性不育症发病率逐渐增多,脾肾两虚夹血瘀是男性不育症发病的重要病机,其中脾肾不足为本,血瘀为标。健脾益肾活血法兼补先后二天,通补合用,可达标本兼治之效。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健脾益肾活血法通过影响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抗氧化作用等方面来改善生精环境,提高精子质量,应用健脾益肾活血法在男性不育症的临床治疗中可以达到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不育症 健脾益肾活血法 脾肾不足夹血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补肾祛瘀解毒法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柳宁 刘丽荣 +5 位作者 潘宗奇 刘译红 邓华 白建平 罗海英 徐凯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72-774,共3页
目的:观察中医健脾补肾祛瘀解毒法对含5-FU/CF的FOLFOX4化疗方案的减毒增效作用。方法:本组病例仅为小样本叙述性研究(Ddscriptive Study),26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均采用FOLFOX4方案化疗,化疗期间和化疗后2周内配合健脾补肾祛瘀解毒中药,... 目的:观察中医健脾补肾祛瘀解毒法对含5-FU/CF的FOLFOX4化疗方案的减毒增效作用。方法:本组病例仅为小样本叙述性研究(Ddscriptive Study),26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均采用FOLFOX4方案化疗,化疗期间和化疗后2周内配合健脾补肾祛瘀解毒中药,观察近期疗效、毒副反应、生存质量变化。结果:近期疗效中CR2例,PR7例,SD13例,PD5例,总有效率(CR+PR)8例,占34.6%,受益率(CR+PR+SD)21例,占80.7%;毒副反应以恶心、呕吐、腹泻为主,多为I^II度,骨髓抑制为I^II度,患者耐受性良好;生存质量上治疗前卡氏评分为(79.625±7.200),治疗后卡氏评分为(73.461±9.356),治疗前后比较卡氏评分有所下降,但卡氏评分降低<10分,因此生存质量稳定。结论:采用健脾补肾化瘀解毒法配合5-FU/CF类方案化疗治疗中晚期结直肠癌,可能能扩大该类化疗方案的适应范围,让部分因年老体弱,脏器储备功能差而难以耐受化疗的患者重新获得治疗机会,并可减毒增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补肾祛瘀解毒法 晚期结直肠癌 化学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新思路 被引量:9
5
作者 丛培玮 易杰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3期574-575,共2页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多种原因导致骨髓造血功能衰竭,中医认为,血虚是"再障"的主要表现,治"再障",必须把住先天命火,后天脾胃,先天肾精。补脾益肾改善循环,祛瘀才可生新。
关键词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补脾益肾 活血化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健脾、活血化瘀用于肾阴虚型再障的治疗体会 被引量:3
6
作者 任莉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6期1429-1431,共3页
目的:观察在西药基础上联合补肾健脾、活血化瘀法对于肾阴虚型再障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的34例肾阴虚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和对照两组,每组各17例。入组后,对照组常规予以西药安特尔120~160 mg/d,... 目的:观察在西药基础上联合补肾健脾、活血化瘀法对于肾阴虚型再障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的34例肾阴虚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和对照两组,每组各17例。入组后,对照组常规予以西药安特尔120~160 mg/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补肾健脾、活血化瘀方,并随证加减。两组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定期复查血象、骨髓象,观察疗效并监测肝肾功能。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100%)显著高于对照组(6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患者血象中各指标及骨髓增生情况均无明显差异,治疗后各指标较前都有明显升高,且Hb、WBC、PLT、网织红细胞(Ret)百分比及骨髓增生活跃者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0.05。结论: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补肾健脾、活血化瘀方辨证施治,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肾阴虚 补肾健脾 活血化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里健脾外敷药袋对家兔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许淑菊 董维 +3 位作者 张伟 刘茂甫 程小丽 贺毓惠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1期49-51,共3页
将30只健康家兔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以高脂饲料喂养;用药组,以相似高脂饲料喂养,同时神阙穴敷以温里健脾药袋;正常组,以常规饲料喂养。30d后,用旋转筒式粘度计,体外血栓形成仪及酶法测定以上实验动物血液的高切变率(2... 将30只健康家兔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以高脂饲料喂养;用药组,以相似高脂饲料喂养,同时神阙穴敷以温里健脾药袋;正常组,以常规饲料喂养。30d后,用旋转筒式粘度计,体外血栓形成仪及酶法测定以上实验动物血液的高切变率(200s-1)粘度,低切变率(40s-1)粘度,体外血栓及血清血脂等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表明,温里健脾药袋能降低血液粘度(P<0.05);减低体外血栓指数(P<0.01);降低血清总胆固醇量(P<0.01).提示温里健脾药袋具有活血化瘀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化瘀 血液流变学 温里健脾 药袋 外敷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补肾活血法联合西医治疗糖尿病肾病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白万姣 路波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7期540-546,共8页
目的:系统评价健脾补肾活血法联合西医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一定的循证医学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2009年1月~2020年6月)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公开发表的以单纯西医常规治疗(对照... 目的:系统评价健脾补肾活血法联合西医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一定的循证医学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2009年1月~2020年6月)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公开发表的以单纯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与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健脾补肾活血法治疗(试验组)糖尿病肾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并手工检索符合纳入标准的相关文献。由2位研究人员独立进行文献筛取,并使用改良的Jadad评定量表进行质量评价,最后以RevMan5.3统计软件进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5项随机对照试验,合计1218例患者,试验组621例,对照组597例。Meta分析显示:试验组在改善临床疗效[OR=4.35,95%CI(3.12,6.08),P<0.00001]、FPG[MD=−0.49,95%CI(−0.89,−0.09),P=0.02]、24 h尿蛋白定量[MD=−0.54,95%CI(−0.90,−0.18),P=0.003]、mALB[OR=4.43,95%CI(2.14,9.20),P<0.0001]、BUN[MD=−2.37,95%CI(−3.91,−0.83),P=0.003]、SCr[MD=−47.63,95%CI(−83.43,−11.83),P=0.009]、TC[MD=−1.02,95%CI(−1.42,−0.62),P<0.00001]等方面可能优于对照组;试验组在改善TG[MD=−0.34,95%CI(−0.91,0.24),P=0.25]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健脾补肾活血法联合西医常规治疗糖尿病肾病在改善临床疗效、FPG、24 h尿蛋白定量、mALB、BUN、SCr、TC等方面可能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但由于本研究纳入文献的样本偏少、质量偏低,更深入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扩大样本量、纳入更高质量的R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健脾补肾活血 META分析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