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露醇和高渗盐水缓解家兔颅内高压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0
1
作者 刘书琴 章科娜 +3 位作者 郑慧霞 梅汝焕 张雄 丁悦敏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6-170,共5页
目的:比较等渗透摩尔浓度的20%甘露醇和7.5%NaCl溶液降低颅内高压的效果,以及比较等体积量的高渗盐水7.5%NaCl溶液和23.4%NaCl溶液降低颅内高压的效果。方法:通过侧脑室插管灌注恒定压力的人工脑脊液建立家兔颅内高压模型,观察一定剂量... 目的:比较等渗透摩尔浓度的20%甘露醇和7.5%NaCl溶液降低颅内高压的效果,以及比较等体积量的高渗盐水7.5%NaCl溶液和23.4%NaCl溶液降低颅内高压的效果。方法:通过侧脑室插管灌注恒定压力的人工脑脊液建立家兔颅内高压模型,观察一定剂量的上述三种高渗溶液,分别对颅内高压家兔的平均动脉压、呼吸频率、潮气量、人工脑脊液灌流速度和脑含水率的影响。结果:当颅内压力从15 cmH2O升高到75 cmH2O时,家兔的平均动脉压升高,潮气量降低;经上述三种高渗溶液分别治疗后,家兔的平均动脉压,呼吸频率和潮气量在颅内高压前后的变化率与对照模型组比均无显著差异;经20%甘露醇5 ml/kg体重治疗或23.4%NaCl溶液2.2 ml/kg体重治疗后,颅内高压家兔的人工脑脊液灌流速度显著增加,脑含水率显著地降低,但两高渗溶液之间没有效应的差异;与对照组相比,7.5%NaCl溶液不能明显改变脑脊液的灌流速度和脑含水率。结论:在等渗透摩尔浓度下,20%甘露醇降颅内高压的效果要优于7.5%NaCl溶液;使用更高渗透摩尔浓度的高渗盐水23.4%NaCl溶液,能有效地降低颅内高压,可以替代甘露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高压/药物疗法 甘露醇/治疗应用 脑水肿/治疗 盐水 高渗/治疗应用 盐水 高渗/投药和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ARα激动剂菲诺贝特改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左室肥厚及PPARα表达 被引量:5
2
作者 陈红娟 陈君柱 +1 位作者 王兴祥 余敏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7年第5期470-476,共7页
目的:探讨PPAR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α)激动剂菲诺贝特(fenofibrate)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SHR)左室肥厚及心肌PPARα表达的影响。方法: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分两组(每组8只),非... 目的:探讨PPAR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α)激动剂菲诺贝特(fenofibrate)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SHR)左室肥厚及心肌PPARα表达的影响。方法: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分两组(每组8只),非诺贝特治疗组(SHR-F)以非诺贝特100mg.kg-1.d-1灌胃;对照组(SHR)以生理盐水灌胃。同周龄Wistor-Kyoto鼠为阴性对照组(WKY,n=8),以生理盐水灌胃,共治疗8周。治疗前及治疗后2、4、8周测量大鼠尾动脉血压,治疗后测血浆脑型钠尿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及血脂水平,以心脏组织病理分析判断心肌肥厚,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PPARα及核因子-κB p65亚单位(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p65)的表达水平。结果:经过8周治疗,SHR-F组尾动脉血压与SHR组相比略有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SHR-F组与SHR组血脂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SHR-F组血浆BNP低于SHR组(P<0.01),与WKY组无明显差异。SHR-F组左室重量指数、心肌纤维化指标低于SHR组(P<0.05,P<0.01)。SHR-F组PPARα表达高于SHR组(P<0.01),NF-κB p65表达则低于SHR组(P<0.01)。结论:PPARα激动剂非诺贝特能改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左室肥厚及PPARα表达,其可能通过降脂以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鲁脂芬/治疗应用 NF—κB/药理学 肥大 左心室/药物疗法 大鼠 近交SHR 高血压/药物疗法 PPARα/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渗盐水和甘露醇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降低颅内压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3
作者 黄学才 杨玲玲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89-395,共7页
目的:比较3%高渗盐水和20%甘露醇治疗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所致颅内压增高的疗效。方法:25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出现颅内压增高事件时,随机交替接受等渗透剂量的160mL 3%高渗盐水与150mL 20%甘露醇进行降低颅内压... 目的:比较3%高渗盐水和20%甘露醇治疗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所致颅内压增高的疗效。方法:25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出现颅内压增高事件时,随机交替接受等渗透剂量的160mL 3%高渗盐水与150mL 20%甘露醇进行降低颅内压治疗,连续监测患者颅内压、平均动脉压、脑灌注压及中心静脉压。记录有效降低颅内压持续时间、颅内压最大降幅及其时间,用药前及用药后1h、3h血钠水平及血浆渗透压。结果:3%高渗盐水和20%甘露醇均可降低颅内压(均P〈0.01),两者的降低颅内压作用持续时间及颅内压降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者脑灌注压较用药前均上升(均P〈0.01),平均动脉压先上升后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中心静脉压稍有波动,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0%甘露醇治疗后患者血钠下降,3%高渗盐水治疗后患者血钠值上升,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0%甘露醇及3%高渗盐水治疗后患者血浆渗透压均先上升后下降,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3%高渗盐水可作为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所致颅内压增高患者的一线治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露醇/投药和剂量 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 颅内高压/药物疗法 颅内高压/并发症 盐水 高渗/投药和剂量 药物疗法 联合 治疗结果 随机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激酶丹参联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赵学群 祝向东 陶祥洛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5期219-221,共3页
目的 :研究尿激酶丹参联合应用对体外血凝块的溶解和临床应用尿激酶丹参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可行性。方法 :1联合应用尿激酶丹参对体外血凝块溶解 ,测定溶解度和残留液中血红蛋白量。 2对 6 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开颅手术清除血肿后 ,随... 目的 :研究尿激酶丹参联合应用对体外血凝块的溶解和临床应用尿激酶丹参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可行性。方法 :1联合应用尿激酶丹参对体外血凝块溶解 ,测定溶解度和残留液中血红蛋白量。 2对 6 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开颅手术清除血肿后 ,随机分成 3组 :对照引流组 ,尿激酶冲洗引流组 ,尿激酶丹参冲洗引流组。术后 3d复查 CT测残留血肿量 ,6个月后测定日常生活指数。结果 :体外实验显示尿激酶丹参组残留血块最轻 (P<0 .0 1 ) ,残留液中血红蛋白量最高 (P<0 .0 1 )。 3组患者术后 3d CT复查 ,尿激酶丹参组残留血肿最小 (P<0 .0 1 ) ,其日常生活指数好于尿激酶组和对照组。结论 :尿激酶丹参联合应用可以增强对血肿的溶解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药物治疗 并发症 尿激酶 丹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替洛尔和地尔硫对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5
作者 姚雪艳 范维琥 +3 位作者 陈君柱 朱建华 陈宝仙 刘晓健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31-234,共4页
目的 :比较阿替洛尔片和地尔硫缓释胶囊治疗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心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73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 (舒张压 90~ 10 9mm Hg)患者被随机分 2组 ,分别服用阿替洛尔片 2 5 mg/ d(A组 ,n= 37)和地尔硫缓释胶囊 ... 目的 :比较阿替洛尔片和地尔硫缓释胶囊治疗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心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73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 (舒张压 90~ 10 9mm Hg)患者被随机分 2组 ,分别服用阿替洛尔片 2 5 mg/ d(A组 ,n= 37)和地尔硫缓释胶囊 90 mg/ d(B组 ,n=36 )。比较治疗前及治疗 8周后对心率、诊所血压 (OBP)、动态血压(ABP)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服药 8周后 A组和 B组心率分别下降 (11.2± 12 .4 )次 / min和 (8.8± 6 .3)次 /min,OBP分别下降 (2 1.1± 10 .0 / 19.1± 7.6 ) mm Hg和 (2 8.1± 10 .4 / 2 0 .7± 6 .7) mm Hg,A组和 B组降压有效率分别为 88.2 %和 93.8%。A、B两组 ABP日间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下降 (10 .3± 14 .2 / 6 .2± 8.5 ) mm Hg和 (8.1± 12 .4 / 6 .9± 7.9) mm Hg,夜间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下降 (9.4± 14 .3/ 5 .9± 10 .5 ) mm Hg和 (6 .8± 11.0 / 5 .4±8.1) mm Hg,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0 .0 1)。服药 8周后两组在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功能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组内比较示 B组躯体健康改善有统计学意义 (P<0 .0 5 )。A组和 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 2 1.6 %和 11.1%。结论 :阿替洛尔和地尔硫均有较好的降压作用 ;阿替洛尔减慢心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阿替洛尔 地尔硫ZHUO 血压 心率 生活质量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托普利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间质纤维化的影响
6
作者 胡晓晟 吕俊升 黄蓉蓉 《浙江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5期207-209,213,共4页
目的:通过测定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左、右心室胶原含量和浓度.观察高血压时心肌间质的改变及卡托普利对其的影响。方法:尾动脉测压法测定大鼠收缩压;改良的Stagemann法间接测定胶原含量;放免法测定血醛固酮水平。结果:14周龄... 目的:通过测定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左、右心室胶原含量和浓度.观察高血压时心肌间质的改变及卡托普利对其的影响。方法:尾动脉测压法测定大鼠收缩压;改良的Stagemann法间接测定胶原含量;放免法测定血醛固酮水平。结果:14周龄SHR出现血压升高、左室肥厚(LVH)的同时,心室胶原含量亦增加;12周后,治疗组SHR血压显著降低.LVH消退。并且,左、右室胶原浓度分别较未治疗组下降26%及13%,接近正常对照组水平。结论:SHR大鼠伴随心肌重量增加,其间质有胶原纤维异常堆积;卡托普利能预防和消退间质中胶原的过度堆积,具有抗纤维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托普利 高血压 药物疗法 心肌间质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院46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颅内感染脑脊液的病原菌培养结果及其耐药特点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杨样新 《抗感染药学》 2021年第4期509-513,共5页
目的:探究高血压性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患者术后颅内感染脑脊液的病原菌培养与药敏结果,分析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特点。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10月—2020年2月间收治的HICH患者462例,统计其手术治疗中采集... 目的:探究高血压性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患者术后颅内感染脑脊液的病原菌培养与药敏结果,分析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特点。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10月—2020年2月间收治的HICH患者462例,统计其手术治疗中采集脑脊液的病原菌培养与药敏试验结果,分析其脑脊液中主要病原菌的感染与耐药情况,以及比较感染者与未感染患者血清中丙二醛(MD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与颅内感染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462例HICH术后患者,发生颅内感染74例,其中分离出致病菌95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42.10%、革兰阳性菌占54.74%和真菌占3.16%;药敏结果发现,革兰阴性菌中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较低,而革兰阳性菌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较低;感染患者血清MDA、Ang-Ⅱ、PCT、CRP测得值明显高于未感染者(P<0.05),且术后颅内感染程度逐渐加重,血清MDA、Ang-Ⅱ、PCT、CRP水平呈上升趋势(P<0.05);血清MDA、Ang-Ⅱ、PCT、CRP水平与术后颅内感染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通过对感染患者脑脊液的病原菌培养及其药敏分析,并通过血清MDA、Ang-Ⅱ、PCT、CRP水平的检测,以指导HICH术后颅内感染患者抗菌药物的合理选用,有助于颅内感染的早期诊断与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 颅内感染 病原微生物 药敏试验 抗菌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