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RG政策对公立医院分级诊疗效果的影响及评价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汤琳琳 梁磬清 +2 位作者 刘梦青 谢福生 郭振友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0-55,共6页
目的:从急慢分治和双向转诊的角度量化评估DRG政策对各级公立医院分级诊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2023年桂林市卫生信息季度数据,采用单组和多组间断时间序列(ITS)模型分析政策实施前后各级医院分级诊疗效果。结果:单组ITS结果显示,... 目的:从急慢分治和双向转诊的角度量化评估DRG政策对各级公立医院分级诊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2023年桂林市卫生信息季度数据,采用单组和多组间断时间序列(ITS)模型分析政策实施前后各级医院分级诊疗效果。结果:单组ITS结果显示,DRG政策实施后公立医院住院天数呈下降趋势,住院费用及手术比例均由升反降,CMI值由降反升。二级医院三四级手术比例在DRG政策实施前逐季上升0.55%(P<0.01),实施后逐季下降0.8%(P<0.01);而三级医院则相反,实施前逐季下降0.68%(P<0.01),实施后逐季上升0.85%(P<0.01)。多组ITS结果显示三级医院CMI值、三四级手术比例在DRG政策实施后上升趋势均高于二级医院。门诊人数/住院人数、门诊占比在实施前后以及二三级医院之间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DRG政策提升了公立医院服务质量与效率,促进了急慢分治和双向转诊。但DRG政策对二级医院及各级医院门诊分级诊疗效果有限。二级医院应加强精细化管理并积极参与医联体建设;同时将DRG政策引入门诊医疗服务,积极推行门诊按人头付费,从而不断完善分级诊疗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G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 间断时间序列分析 分级诊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RG改革对欠发达地区不同级别中医医院医疗费用及结构的影响——基于双组间断时间序列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陈蒙恩 侯浩佳 +1 位作者 杨敬宇 王志伟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46-1251,共6页
目的:探究DRG改革对不同级别中医医院医疗费用及其医药费用结构变动的影响。方法:使用甘肃省A市二级及以上中医医院2017年1月~2022年6月住院患者费用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和双组间断时间序列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DRG支付政策改革后,... 目的:探究DRG改革对不同级别中医医院医疗费用及其医药费用结构变动的影响。方法:使用甘肃省A市二级及以上中医医院2017年1月~2022年6月住院患者费用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和双组间断时间序列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DRG支付政策改革后,三级中医医院次均住院费用、次均西药费用、次均中成药费用均明显下降(P<0.001),同时次均西药费用占比、次均中成药费用占比持续改革前的下降趋势(P<0.001);二级中医医院次均住院费用、次均中成药费用DRG改革后明显上升(P<0.001),次均西药费用改革后变化不明显(β_(8)=-0.05,P>0.05),而次均西药费用占比改革后仍持续改革前的下降趋势(β_(8)=-0.27,P<0.001),但次均中成药费用占比改革前持续下降的趋势在改革后得到遏制(β_(8)=-0.01,P>0.05)。结论:DRG改革有利于控制中医医院医疗费用,提高中医药使用,对医药费用结构调整有一定促进作用。欠发达地区中医DRG改革应关切医院自身信息化建设和中医特色优势发挥,优化和完善中医药特色诊疗服务的支付内容,加强医疗服务过程中的费用监管与调控,让人民群众从中医药服务中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G 中医医院 双组间断时间序列模型 医疗费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断时间序列设计在证据转化研究中的应用现状
3
作者 李加敏 郝玉芳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777-1780,共4页
目前证据转化研究效果评价中常用的研究设计存在一定局限性。间断时间序列设计能够通过多个时间点测量干预前后的变化,从而提供更为精准的效果评估,因而逐渐受到关注。文章旨在介绍间断时间序列设计的原理及其在国内外的应用现状,以期... 目前证据转化研究效果评价中常用的研究设计存在一定局限性。间断时间序列设计能够通过多个时间点测量干预前后的变化,从而提供更为精准的效果评估,因而逐渐受到关注。文章旨在介绍间断时间序列设计的原理及其在国内外的应用现状,以期为我国开展更加科学有效的证据转化研究提供支持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断时间序列设计 证据转化 效果评价 循证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间断时间序列分析的DRG-PPS改革效果研究 被引量:46
4
作者 胡广宇 刘立煌 +1 位作者 吴世超 刘远立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3-28,共6页
目的:分析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预付制(DRG-PPS)改革对浙江金华7家试点医疗机构运行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7月—2017年6月期间改革试点医疗机构7类运行指标的月度数据,将数据分为改革前(2015年7月—2016年6月)和改革后(2016年7月—2017... 目的:分析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预付制(DRG-PPS)改革对浙江金华7家试点医疗机构运行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7月—2017年6月期间改革试点医疗机构7类运行指标的月度数据,将数据分为改革前(2015年7月—2016年6月)和改革后(2016年7月—2017年6月)两阶段,采用间断时间序列数据的分段回归模型分析改革前后各类指标趋势的变化。结果:三级医院各类指标时间趋势无显著差异,出院人数保持增长趋势,住院费用药占比和医务性费用占比分别保持下降和上升趋势。二级医院出院人数增速放缓,人均住院费用改革后呈下降趋势,次均门诊费用由降转升。乡镇卫生院人均住院费用和次均门诊费用持续下降,但改革后降幅趋缓。结论:DRG-PPS改革前后试点医疗机构平均住院日变化趋势无显著差异,三级医院运行平稳,二级医院存在住院费用向门诊费用转移的可能,乡镇卫生院患者费用负担有回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 预付制 间断时间序列分析 分段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L市同级“同病同价”DRG支付方式改革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9
5
作者 魏田 冯文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54-57,共4页
目的通过贵州省L市实施新农合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改革前后试点医院住院费用的水平和趋势变化,分析同级"同病同价"改革策略对医院费用控制的影响。方法收集该市4家试点医院DRG支付制度改革前后连续31个月的住院费用数... 目的通过贵州省L市实施新农合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改革前后试点医院住院费用的水平和趋势变化,分析同级"同病同价"改革策略对医院费用控制的影响。方法收集该市4家试点医院DRG支付制度改革前后连续31个月的住院费用数据,包括A、B2家三级医院和C、D2家二级医院。使用描述性分析和分段时间序列回归方法分析费用的水平和趋势变化。结果改革前2家三级医院的例均费用均高于三级医院的平均水平,且A医院费用水平更高,例均费用增幅也最高;改革后A医院例均费用增幅下降比B医院更明显,总费用增幅亦低于B医院。改革前,C医院例均费用水平略高于二级医院平均水平,D医院低于平均水平;改革后,C医院的例均费用增幅高于D医院,但总费用增幅低于D医院。结论同级"同病同价"改革策略树立了同级医院的费用标杆,促使医院主动关注成本,也有利于首先遏制高费用的医院,但改革对整体费用的控制仍需要持续追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病同价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 分段时间序列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州市第二批国家药品集中采购政策实施效果研究——基于双组间断时间序列分析 被引量:27
6
作者 谢金平 王斌 +2 位作者 陈缪丰 王文睿 邵蓉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9-66,共8页
目的:我国于2019年12月开展了第二批国家药品集中采购工作,本研究旨在探讨第二批国家集采政策实施效果。方法:使用江苏常州医疗机构2019年1月—2021年3月间36万条药品采购数据,以25种国家集采品种和20种在临床使用中与国家集采品种有替... 目的:我国于2019年12月开展了第二批国家药品集中采购工作,本研究旨在探讨第二批国家集采政策实施效果。方法:使用江苏常州医疗机构2019年1月—2021年3月间36万条药品采购数据,以25种国家集采品种和20种在临床使用中与国家集采品种有替代关系的品种为研究样本,采用描述性统计和双组间断时间序列,分析药品使用频度、采购金额、日均费用、价格指数、仿制药数量替代率及金额替代率6个指标的变化。结果:国家集采政策下集采品种使用频度上涨、日均费用下降、价格指数下降、采购金额下降、仿制药数量和金额替代率均明显提高,替代品种使用频度略有增长、日均费用、价格指数、采购金额略为下降、同时仿制药数量和金额替代率有所增长。但模型运行结果显示,国家集采政策对集采品种影响显著,对替代品种影响不显著。结论:建议推行国家集采政策过程中,应当加强用药监测和合理用药管理,并在考虑临床用药实际情况下将更多品种纳入集采范围,真正实现惠及民生的政策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集采政策 双组间断时间序列模型 实施效果 集采品种和替代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市宝安区社康中心运行机制改革对抗生素处方比例的影响:基于间断时间序列比较组分析
7
作者 李珍 王旖旎 金承刚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0期3745-3748,共4页
目的评估深圳市宝安区社康中心运行机制改革对门诊抗生素处方比例的影响。方法深圳市宝安区观澜街道的社区健康中心从2009-06-01开始进行社康中心服务改革,为试点组;松岗街道社区健康中心作为比较组。利用从罡正社康信息系统导出比较组2... 目的评估深圳市宝安区社康中心运行机制改革对门诊抗生素处方比例的影响。方法深圳市宝安区观澜街道的社区健康中心从2009-06-01开始进行社康中心服务改革,为试点组;松岗街道社区健康中心作为比较组。利用从罡正社康信息系统导出比较组2008-06-01至2010-05-31的门诊电子数据,试点组2008-10-01至2010-05-31的门诊电子数据。采取间断时间序列比较组的评估设计进行分段回归分析。结果试点组抗生素处方比例在波动中呈下降趋势,改革前平均水平为77.00%,改革后平均水平为72.78%。比较组抗生素处方比例呈季节波动。控制时间趋势,分段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改革使得试点组抗生素处方比例每两周减少0.77(P=0.047)。结论深圳市宝安区社康中心运行机制改革有效控制了抗生素处方比例,有利于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 处方 间断时间序列比较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