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南省带量采购和分级管理政策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吴泽华 陈君宇 +7 位作者 许林勇 明煜鑫 周宇松 黄勋 付陈超 王朝晖 刘世坤 李佐军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5-112,共8页
目的探索抗菌药物带量采购和分级管理政策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利用的影响。方法采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分析各级医疗机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用药频度(DDDs)、采购金额(Cost)、药品日均费用(DDDc)、每天每1000居民用药频度(DID)的变化趋势... 目的探索抗菌药物带量采购和分级管理政策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利用的影响。方法采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分析各级医疗机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用药频度(DDDs)、采购金额(Cost)、药品日均费用(DDDc)、每天每1000居民用药频度(DID)的变化趋势,以2020年5月1日为带量采购政策的干预分界点,以2021年9月作为分级管理目录的干预分界点,采用间断时间序列分析法研究带量采购和分级管理政策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临床用药的影响。结果在带量采购政策执行后,碳青霉烯类抗生素DDDs、DID明显上升,但长期趋势变化不显著;与政策执行前相比,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Cost和DDDc瞬时下降,DDDc长期趋势变化显著,但Cost长期趋势变化不显著。分级管理目录更新后,碳青霉烯类抗生素DDDs、Cost瞬时下降,但长期下降趋势不显著,并且DDDc呈长期上升趋势。结论带量采购政策降低了碳青霉烯类抗生素DDDc,短期内降低了Cost;但对DDDs、Cost、DID的长期影响有限;分级管理对医疗机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利用影响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抗菌药物带量采购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 药物利用评价 Mann-Kendall趋势检验 间断时间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断时间序列分析的综合防控措施对医院感染发生率变化趋势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徐榕徽 杨晓文 陈利民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36-940,共5页
目的:基于中断时间序列分析探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综合防控措施对医院感染发生率变化趋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2年1月在山西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住院的2301例医院感染病人为研究对象,将2018年2月—2020年1月定义为疫情防控前... 目的:基于中断时间序列分析探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综合防控措施对医院感染发生率变化趋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2年1月在山西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住院的2301例医院感染病人为研究对象,将2018年2月—2020年1月定义为疫情防控前,2020年2月—2022年1月定义为疫情防控期,疫情防控前采用常规医院感染控制方法,疫情防控期采取综合防控措施。采用中断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分析综合防控措施实施前后医院感染率的变化趋势。结果:分段线性回归模型显示,β_(1)=0.000,P=0.939;β_(2)=-0.032,P=0.773;β_(3)=-0.025,P=0.015。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的β_(1)、β_(2)和β_(3)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液科β_(1)、β_(2)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β_(3)有统计学意义(P=0.008);胃肠外科的β_(1)、β_(3)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β_(2)无统计学意义(P=0.141);神经内科β_(1)、β_(2)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β_(3)无统计学意义(P=0.271)。结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综合防控措施对医院感染主要产生了长期效应,医院感染发生率逐步降低,但不同科室的医院感染受影响情况存在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疫情防控 中断时间序列分析 防控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RG改革对中医医院中医药服务的影响——基于间断时间序列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吴琼 张自严 +1 位作者 冯丹 胡正东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4-78,共5页
目的:探讨DRG改革对中医医院医疗服务的影响,为推广DRG支付改革在中医医疗机构的广泛应用,推进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提供政策支持。方法:收集2022年8月~2023年12月湖南省长沙市某省级三甲中医医院病案信息系统的相关数据指标,采用间... 目的:探讨DRG改革对中医医院医疗服务的影响,为推广DRG支付改革在中医医疗机构的广泛应用,推进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提供政策支持。方法:收集2022年8月~2023年12月湖南省长沙市某省级三甲中医医院病案信息系统的相关数据指标,采用间断时间序列分析评估DRG实施前后次均费用、中药费占比、中医诊疗费占比、中医疗法使用率、中草药使用率、非手术治疗率等指标的变化趋势,并评估年龄亚组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DRG实施后次均住院费用呈下降趋势(P<0.05),中药费占比、中医诊疗费占比回升(P<0.05),中医疗法使用率、中草药使用率等指标趋势向好。按年龄亚组分析与整体保持一致,且“一老一小”人群中医药服务提升效果更好。结论:DRG支付有利于控制中医医院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各地应因地制宜有序推进中医DRG支付改革。在中医医疗机构系数设置时,予以适度倾斜。推行中医优势病种疗效价值付费,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并针对不同人群采取差异化的健康管理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G 中医医院 中医药服务 间断时间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RG政策对公立医院分级诊疗效果的影响及评价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汤琳琳 梁磬清 +2 位作者 刘梦青 谢福生 郭振友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0-55,共6页
目的:从急慢分治和双向转诊的角度量化评估DRG政策对各级公立医院分级诊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2023年桂林市卫生信息季度数据,采用单组和多组间断时间序列(ITS)模型分析政策实施前后各级医院分级诊疗效果。结果:单组ITS结果显示,... 目的:从急慢分治和双向转诊的角度量化评估DRG政策对各级公立医院分级诊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2023年桂林市卫生信息季度数据,采用单组和多组间断时间序列(ITS)模型分析政策实施前后各级医院分级诊疗效果。结果:单组ITS结果显示,DRG政策实施后公立医院住院天数呈下降趋势,住院费用及手术比例均由升反降,CMI值由降反升。二级医院三四级手术比例在DRG政策实施前逐季上升0.55%(P<0.01),实施后逐季下降0.8%(P<0.01);而三级医院则相反,实施前逐季下降0.68%(P<0.01),实施后逐季上升0.85%(P<0.01)。多组ITS结果显示三级医院CMI值、三四级手术比例在DRG政策实施后上升趋势均高于二级医院。门诊人数/住院人数、门诊占比在实施前后以及二三级医院之间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DRG政策提升了公立医院服务质量与效率,促进了急慢分治和双向转诊。但DRG政策对二级医院及各级医院门诊分级诊疗效果有限。二级医院应加强精细化管理并积极参与医联体建设;同时将DRG政策引入门诊医疗服务,积极推行门诊按人头付费,从而不断完善分级诊疗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G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 间断时间序列分析 分级诊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保支付改革视域下公立医院服务质控效果研究
5
作者 龚超 代林 +3 位作者 曹铭骏 杨思秋 杨国跃 李祥飞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34-38,共5页
目的:选取天津市S医院作为典型案例,通过构建综合评价体系,结合DRG实施前后医疗服务质量指标的变化情况,全面探讨该支付方式的实际效果,并进一步提出优化路径,为政策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项目分析方法,组织专家对医疗服务质量的... 目的:选取天津市S医院作为典型案例,通过构建综合评价体系,结合DRG实施前后医疗服务质量指标的变化情况,全面探讨该支付方式的实际效果,并进一步提出优化路径,为政策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项目分析方法,组织专家对医疗服务质量的关键指标进行筛选,构建涵盖产能、效率和安全3大维度的综合评价体系,结合间断时间序列分析(ITS),评估DRG实施前后医疗服务质量指标变化。结果:DRG支付方式改革对S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的不同维度产生了差异化影响。在医疗服务产能方面,病例数和总权重显著提升,表明DRG政策在引导资源优化配置和提高服务规模方面取得一定成效。在医疗服务效率方面,时间消耗、费用消耗和药品消耗等指标均有所改善,显示医院在资源利用率和管理效率均有提升。然而,在医疗安全维度,政策实施并未表现出显著改善,提示在提升医疗安全方面仍有较大优化空间。结论:加强对高度复杂病例和高风险操作的政策支持;针对不同科室实施差异化发展策略;提升医保支付灵活性和强化对医院绩效精细化考核管理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G支付 医保支付 医疗质量 间断时间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工医保门诊共济制度对高血压患者医保费用影响的实证研究
6
作者 陈蒙恩 夏士霁 +5 位作者 王昱涵 郁菁 丛天珍 侯浩佳 杨敬宇 王志伟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6-50,共5页
目的:分析职工医保门诊共济制度对高血压患者门诊医保费用支出的影响,为优化门诊保障制度提供实证依据。方法:从兰州市医保局获取2022—2023年城镇职工门诊医保费用相关数据,运用单因素分析与中断时间序列模型进行门诊共济制度改革前后... 目的:分析职工医保门诊共济制度对高血压患者门诊医保费用支出的影响,为优化门诊保障制度提供实证依据。方法:从兰州市医保局获取2022—2023年城镇职工门诊医保费用相关数据,运用单因素分析与中断时间序列模型进行门诊共济制度改革前后对比研究。结果:职工医保门诊共济制度改革后,高血压患者次均统筹基金支出、个人支付金额、个人账户支出、符合范围金额、基金支付总额、基本医疗统筹支付比例均明显下降(P<0.05),但次均现金支付金额明显上升(P<0.05),次均全自费金额改革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职工医保门诊共济制度改革扩大了高血压人群的受益范围,但医保支付能力减弱;建议优化医保基金资源配置,完善门诊医保制度,逐步提高职工医保门诊待遇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工医保门诊共济 高血压 医保费用 中断时间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工医保门诊共济制度改革对高血压慢病患者医疗费用的影响
7
作者 陈蒙恩 郁菁 +5 位作者 夏士霁 王昱涵 侯浩佳 丛天珍 杨敬宇 王志伟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56-760,共5页
目的:探究职工医保门诊共济制度改革对高血压慢病患者医疗费用的影响,为深化门诊医保支付改革和提升慢病医疗服务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从兰州市医疗保障局获取兰州市2022年1月~2023年12月城镇职工门诊医疗费用结算表,提取患者基本信息和... 目的:探究职工医保门诊共济制度改革对高血压慢病患者医疗费用的影响,为深化门诊医保支付改革和提升慢病医疗服务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从兰州市医疗保障局获取兰州市2022年1月~2023年12月城镇职工门诊医疗费用结算表,提取患者基本信息和诊疗费用数据,分别采用单因素分析和间断时间序列分析来对比职工医保门诊共济改革前后患者就诊信息和医疗相关费用的变化。结果:共纳入688 510例高血压患者就诊信息,职工医保门诊共济改革前297 723例(43.24%),改革后390 787例(56.76%)。职工医保门诊共济制度改革前后高血压患者性别、民族分布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而患者年龄、支付地点类别、医疗机构等级分布改革前后存在明显差异(P<0.05),另次均医疗费总额、次均西药费、次均中成药费、次均医疗服务项目费改革后分别呈现平均每半月3.25元、1.87元、0.96元以及0.51元的明显下降趋势(P<0.05),而次均中草药费、次均医用耗材费改革后变化相对平缓(P>0.05),但其费用整体水平较改革前上升(P<0.05)。结论:职工医保门诊共济改革对于降低高血压患者医疗费用效果明显,能使共济者获得医保支持,并促进门诊医疗服务利用和调整医药费用结构,但仍需进一步深化门诊慢特病管理措施,完善定点零售药店的管理和服务规范,提高医保统筹资金使用效率,以提升高血压等慢病的门诊医保待遇和促进医保基金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工医保门诊共济 高血压 医保支付制度 医疗费用 间断时间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院人次中医药激励政策对“国考”指标协同改善研究——基于间断时间序列分析
8
作者 赵玉洋 吴春华 +4 位作者 陈岩 郝晋 徐丹 韩芳 孔令芳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3-66,共4页
目的评价出院人次中医药激励政策对住院中医“国考”指标协同改善的初步效果。方法选取某三级甲等中医综合医院2018年10月—2021年10月的分月病案首页明细数据,采用中断时间序列分析方法,以新冠疫情开始时间(2019年12月)、出院绩效方案... 目的评价出院人次中医药激励政策对住院中医“国考”指标协同改善的初步效果。方法选取某三级甲等中医综合医院2018年10月—2021年10月的分月病案首页明细数据,采用中断时间序列分析方法,以新冠疫情开始时间(2019年12月)、出院绩效方案正式施行时间(2020年9月)作为2个中断点,分析中断点前后出院患者中药饮片使用率、出院患者中医非药物疗法使用率、以中医为主治疗的出院患者占比、住院医疗服务收入占比变化趋势。结果尽管受新冠疫情影响,方案施行后,以中医为主治疗的出院患者占比、出院患者中药饮片使用率、出院患者中医非药物疗法使用率及医疗服务收入占比4项指标均呈正向增长趋势。结论样本医院在出院绩效奖金修订方案增设中医药奖励模块,有效激励了医务人员应用中医药的积极性,使得中药饮片使用率、中医非药物疗法使用率、以中医为主治疗的出院患者占比和医疗服务收入占比均呈上升趋势,表明中医药激励政策对中医医院国考指标具有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三级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 出院人次 中医药激励政策 间断时间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RG纳入医院绩效考核对住院服务水平的影响——基于中断时间序列分析
9
作者 任晋文 朱佳英 朱艺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5-68,74,共5页
目的:分析DRG纳入医院绩效考核对住院服务水平的动态影响,为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提供实证参考。方法:以浙江省某三甲医院348 508份病例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中断时间序列分析法,结合三级协同治理框架下的技术赋能和差异化激励机制,系统... 目的:分析DRG纳入医院绩效考核对住院服务水平的动态影响,为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提供实证参考。方法:以浙江省某三甲医院348 508份病例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中断时间序列分析法,结合三级协同治理框架下的技术赋能和差异化激励机制,系统评估住院服务水平变化。结果:DRG纳入医院绩效考核后,医院基础病组占比下降,CMI值与四级手术占比提升,病组结构优化;次均住院费用、时间消耗指数、费用消耗指数降低,费用控制与诊疗效率提升;药品与材料费用占比持续下降,但体现技术价值的治疗费用改善有限。结论:DRG与医院绩效考核协同机制有效破解了改革政策“上热下冷”的执行困境,但需配套医疗服务价格调整与动态监管政策,才能真正实现医院成本控制与技术价值提升的双重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G 绩效考核 中断时间序列分析 住院服务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断时间序列分析的县域医共体建设对高血压防治效果影响研究
10
作者 蔡秋茂 尹雯娟 +1 位作者 朱怡 许军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31-835,共5页
目的:基于中断时间序列分析,探讨县域医共体建设对高血压防治效果的影响。方法:以广东省阳西县和阳春市的高血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中断时间序列分析法,比较医共体建设前后住院量、再入院量、平均住院天数和平均住院费用的变化。... 目的:基于中断时间序列分析,探讨县域医共体建设对高血压防治效果的影响。方法:以广东省阳西县和阳春市的高血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中断时间序列分析法,比较医共体建设前后住院量、再入院量、平均住院天数和平均住院费用的变化。阳西县作为实验组,自2017年11月起实施紧密型医共体建设,而阳春市作为对照组,于2020年4月开始实施。研究时间窗口为2016年1月至2020年6月,共纳入14294例高血压住院病例。结果:医共体建设对高血压住院量产生了显著影响,阳西县在政策实施后住院量短期内有所下降(β=-36.05,P=0.186),长期有回升趋势(β=11.40,P<0.001)。再入院量和平均住院天数在医共体建设后未显著改善,表明医共体在慢性病复发预防和住院流程优化方面仍需加强。平均住院费用在阳西县短期内有下降趋势(β=-0.168,P=0.026),降幅约为15.5%,但长期趋势显示费用控制效果有限(β=0.010,P=0.070)。结论:医共体建设在控制高血压住院量方面具有一定效果,但在再入院量、平均住院天数和长期费用控制方面的效果不明显。未来医共体建设需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加强上下联动和患者教育随访,以提升慢性病管理的整体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医共体 高血压 中断时间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院患者跌倒专项管理信息化平台的构建与应用
11
作者 闫亚敏 虞正红 +1 位作者 张玉侠 秦薇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9-103,107,共6页
目的研发基于临床照护分类系统的住院患者跌倒专项管理信息化平台,并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构建跌倒专项知识库,通过系统信息集成,形成跌倒专项管理平台。基于不良事件管理平台监控数据,以系统中跌倒专项管理平台上线时间为分界点,分实施... 目的研发基于临床照护分类系统的住院患者跌倒专项管理信息化平台,并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构建跌倒专项知识库,通过系统信息集成,形成跌倒专项管理平台。基于不良事件管理平台监控数据,以系统中跌倒专项管理平台上线时间为分界点,分实施前(2022年1-9月)和实施后(2022年10月至2023年9月)两个阶段,实施前为责任护士主导的跌倒管理,实施后为信息化平台辅助责任护士进行跌倒管理,应用中断时间序列分析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的变化趋势。结果基于临床照护分类系统的住院患者跌倒专项管理平台实施后住院患者跌倒率发生为0.018‰,显著低于实施前的0.036‰(P<0.05)。中断时间序列分析结果表明,系统上线前,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有上升趋势(β_(1)=0.004,P<0.05);系统上线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斜率为-0.002(<0),呈下降趋势,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实施后患者跌倒伤害率降低,跌倒伤害程度较轻,但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住院患者跌倒专项管理平台的实施可有效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有助于临床跌倒不良事件管理的标准化与规范化,同时可为制订住院患者跌倒预防实践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患者 跌倒 跌倒伤害 临床照护分类系统 信息化平台 中断时间序列分析 护理管理 数智化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心—多学科诊疗团队”架构的综合医院罕见病管理探索 被引量:2
12
作者 庄昱 钟源 +5 位作者 吴昕霞 胥雪冬 穆荣 朱小辉 李蓉 付卫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7-40,共4页
目的对基于“中心—多学科诊疗团队”架构的综合医院罕见病管理模式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采用间断时间序列等分析方法,对样本医院2021—2023年出院的罕见病患者基本情况、相关医疗服务量进行了测量。结果2021—2023年,样本医院共为19825... 目的对基于“中心—多学科诊疗团队”架构的综合医院罕见病管理模式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采用间断时间序列等分析方法,对样本医院2021—2023年出院的罕见病患者基本情况、相关医疗服务量进行了测量。结果2021—2023年,样本医院共为19825人次的罕见病患者提供住院服务,患者主诊断为罕见病的占比约为27%。经间断时间序列分析,2022年罕见病诊治中心成立当月,罕见病患者占比的预期值瞬时提高1.89个千分点,提示医院罕见病诊断能力显著提高。面向罕见病患者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服务量呈现出增长趋势。结论基于“中心—多学科诊疗团队”架构的罕见病管理模式,可在不明显增加医院投入负担的条件下,提高医务人员对罕见病的关注程度,强化罕见病诊断能力,患者管理更加连续,学科合作更加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医院 罕见病中心 多学科诊疗团队 间断时间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断时间序列分析的江苏省某三甲综合医院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实施效果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唐艳艳 王雪梅 +3 位作者 胡蓉蓉 范思宇 徐娟 周迎宏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84-389,共6页
目的:通过分析江苏省某三甲综合医院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实施前后的冠脉支架使用情况,评估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实施效果,为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协议期满后接续采购的持续优化及完善提供建议。方法:提取2018年10月~2022... 目的:通过分析江苏省某三甲综合医院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实施前后的冠脉支架使用情况,评估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实施效果,为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协议期满后接续采购的持续优化及完善提供建议。方法:提取2018年10月~2022年10月江苏省某三甲综合医院冠脉支架使用量数据,采用中断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分析江苏省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和国家组织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对江苏省某三甲综合医院冠脉支架使用数量的影响,同时分析该院实施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前后的进口和国产冠脉支架使用情况。结果:江苏省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政策执行后,冠脉支架使用量呈显著上升趋势(β_(3)=4.62,P=0.017);国家组织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政策执行后,冠脉支架使用量的水平变化和趋势变化均不显著。江苏省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实施后,国产冠脉支架和进口冠脉支架使用量都呈不显著上升趋势(β_(3)=2.46,P=0.232;β_(3)=2.16,P=0.173);国家组织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实施后,国产冠脉支架使用量无显著变化(β_(5)=-1.09,P=0.589),进口冠脉支架使用量瞬间下降(β_(4)=-46.6,P=0.018),随后呈上升趋势,但变化不显著(β_(5)=0.16,P=0.919)。结论:该院总体上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实施效果良好,江苏省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实施后增加了该院冠脉支架使用量;国家组织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政策促使该院冠脉支架使用量稳中有涨,其中国产冠脉支架整体呈上升趋势,进口冠脉支架使用量整体下降。后续国家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建议探索多元化的分配方式,合理分配国产冠脉支架和进口冠脉支架中选品种,规范冠脉支架合理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支架 集中带量采购 中断时间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立医院科室绩效方案改革对DIP患者住院费用影响——基于中断时间序列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陈丽丽 王超群 +2 位作者 杨莹 曾智贤 郑勇生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6-39,共4页
目的 探讨医保按病种分值付费(Diagnosis-Intervention Packet,DIP)背景下公立医院科室绩效方案改革对DIP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为优化公立医院科室绩效管理制度、降低DIP患者住院费用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广东省某县级人民医院2020年7月—... 目的 探讨医保按病种分值付费(Diagnosis-Intervention Packet,DIP)背景下公立医院科室绩效方案改革对DIP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为优化公立医院科室绩效管理制度、降低DIP患者住院费用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广东省某县级人民医院2020年7月—2023年7月DIP患者的住院费用数据,采用中断时间序列分析法描述例均住院费用变化趋势,分析该院科室绩效方案改革对DIP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结果 医院科室绩效方案改革后,DIP患者总费用下降1 071.93元,并且每月继续下降116.39元。同时,科室绩效方案改革主要对居民医保DIP患者发挥作用,对职工医保DIP患者没有明显影响。结论 公立医院科室绩效方案改革明显降低了DIP患者的总费用及其分项费用,但是对不同险种DIP患者的影响不同。应进一步完善公立医院科室绩效管理机制,建立与医疗效能、医疗质量等相关的多维度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因地制宜推动公立医院科室绩效方案改革,促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立医院 科室绩效方案改革 按病种分值付费 住院费用 中断时间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RG支付方式改革对县级公立医院次均住院费用结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孙嘉芊 黄葭燕 +2 位作者 刘洪章 梁笛 罗永松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8-41,共4页
目的 分析DRG支付方式改革对县级公立医院次均住院费用的影响,为该政策在县域的进一步推广实施提供循证证据和政策建议。方法 收集2017—2022年浙江省玉环市所有综合公立医院住院患者的首页病案数据,通过描述性分析、结构变动度分析和... 目的 分析DRG支付方式改革对县级公立医院次均住院费用的影响,为该政策在县域的进一步推广实施提供循证证据和政策建议。方法 收集2017—2022年浙江省玉环市所有综合公立医院住院患者的首页病案数据,通过描述性分析、结构变动度分析和间断时间序列分析对比改革前后次均住院费用结构的变化。结果 医疗服务费用年均结构变动值(Valueof Sructure Vriationt a,VSV)从1.21%增长到1.49%,占比正向变动幅度增加;药品费用降速放缓(P<0.05),年均VSV从-2.96%增长到-2.46%,占比负向变动的幅度减小;耗材费用增长趋势停止(P<0.05),年均VSV从1.98%减少到1.30%,占比正向变动的幅度减小。结论 DRG支付方式改革可以改善县级公立医院次均住院费用结构,使医疗服务费用占比上升。建议重视技术劳务价值,控制耗材费用增长,加强DRG绩效考评机制和医疗服务质量监督机制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 县级公立医院 次均住院费用 结构变动度 间断时间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VID-19疫情前后28个国家生育率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线性模型和中断时间序列分析
16
作者 陈益 陈卿 +2 位作者 刘涵 王大朋 曹佳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2021-2028,F0003,共9页
目的分析COVID-19疫情暴发前后不同国家经季节和日历调整后的生育率(seasonally and calendar adjusted fertility rate,SAFR)趋势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使用国际人类生育力数据库(Human Fertility Database,HFD)中28个国家自2012年... 目的分析COVID-19疫情暴发前后不同国家经季节和日历调整后的生育率(seasonally and calendar adjusted fertility rate,SAFR)趋势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使用国际人类生育力数据库(Human Fertility Database,HFD)中28个国家自2012年1月至2022年12月的月度SAFR数据,以2020年12月(2020年3月疫情暴发起点加9个月妊娠过程)为节点划分为疫情前(2012.1-2020.11)和疫情后(2020.12-2022.12)进行比较,使用中断时间序列方法分析各国疫情前后的SAFR趋势(短期波动和长期趋势)是否发生变化,使用秩和检验分析疫情前SAFR、人均GDP、公共卫生和社会措施(public health and social measures,PHSM)和失业率是否与SAFR趋势变化有关。结果疫情后28个国家中19个国家的SAFR出现短期下降,随后反弹。对于长期趋势,2个国家由下降趋势转为上升趋势,8个国家由上升趋势转为下降趋势,6个国家的SAFR保持不变。SAFR变化率下降主要集中在部分中欧国家以及地中海西岸的国家,而SAFR变化率增加的国家主要分布在北欧以及西欧地区。SAFR无短期波动的国家疫情前的SAFR低于有短期波动的国家(P=0.041),SAFR变化率下降国家的疫情前SAFR(P=0.005)与人均GDP(P=0.027)均低于SAFR变化率上升国家。未发现SAFR短期波动或长期趋势与PHSM严重程度指数或失业率存在关联。结论COVID-19疫情对28个国家的SAFR造成了不同的短期和长期影响,特别是经济水平和疫情前SAFR相对较低的国家可能更易遭到进一步打击。COVID-19疫情对各国人口的更长期影响值得进一步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VID-19 生育率 中断时间序列分析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断时间序列设计的分段回归模型评价抗菌药物管理防控院感的效果
17
作者 赵执扬 刘静 +4 位作者 史楠 康建邦 段金菊 乔宇超 仇丽霞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30-833,839,共5页
目的应用中断时间序列设计的分段回归模型分析抗菌药物管理防控院感的长短期效果,为公共卫生干预措施的效果评价提供方法学上的参考。方法收集山西省某三甲医院2017年7月至2020年6月抗菌药物管理实施前后住院患者院内感染肺炎克雷伯菌(k... 目的应用中断时间序列设计的分段回归模型分析抗菌药物管理防控院感的长短期效果,为公共卫生干预措施的效果评价提供方法学上的参考。方法收集山西省某三甲医院2017年7月至2020年6月抗菌药物管理实施前后住院患者院内感染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KPN)数据,采用调整异常值的中断时间序列的泊松分段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实施抗菌药物管理后短期干预效果较好,干预之后感染KPN的风险是干预前的81.25%(P<0.05),即感染KPN的风险下降了18.75%;但长期干预效果较差,时间每增加一个月,感染风险会增加1.55%;因新冠疫情期间重病患者占比大,院内KPN感染率升高,感染风险增加了68.81%。结论实施抗菌药物管理,仅在短期内降低了KPN感染的风险,需要长期严格执行才能持久地发挥作用。考虑了异常值的中断时间序列设计的分段回归模型既可以定量的评价短期、长期的干预效果,又可以对异常值导致的风险进行分析,为公共卫生干预措施的效果评价提供方法学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断时间序列设计 分段回归模型 抗菌药物管理 院内感染 克雷伯菌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断时间序列分析在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效果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肖桂真 杨蕾 +6 位作者 吴优优 王仕文 童卓雅 胡国清 龙飞 史静琤 狄晓康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0-364,共5页
目的评估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在控费、规范医疗行为和缓解患者负担方面的效果,为完善支付方式改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中断时间序列分析支付方式改革前后当天再入院率、次均住院费用和自付比例的变化,采用利益相关者定性访谈深入了... 目的评估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在控费、规范医疗行为和缓解患者负担方面的效果,为完善支付方式改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中断时间序列分析支付方式改革前后当天再入院率、次均住院费用和自付比例的变化,采用利益相关者定性访谈深入了解变化可能的原因和改革建议。结果参保患者次均住院费用、自付比例改革初期有显著下降,后呈上升趋势,住院人次增幅减缓、当天再入院率降幅减缓。中断时间序列分析结果显示,支付方式改革后参保患者住院总人次增长速度由原来的600人次/月下降为20人次/月;当天再入院率在改革后短期内上升0.237%,但长期呈下降趋势,下降速度由改革前的0.014%/月变为0.003%/月。在改革后短期内,参保患者次均住院费用下降786.360元,自付比例下降2.089%。结论长沙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初期,控费、缓解患者就医负担的效果明显,但需要加强远期的监管,尤其是对于分解住院和患者负担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政策评估 中断时间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中断时间序列分析评价医院等级评审对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鹏 叶蕾 +1 位作者 蒋瑶 赖仁展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02-507,共6页
目的应用中断时间序列分析模型,评价综合干预措施对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某三级医院全部临床和医技科室的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在三级医院等级评审迎检筹备期间,实施培训、调查、竞赛等多种形式的手卫生综合干预措施。... 目的应用中断时间序列分析模型,评价综合干预措施对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某三级医院全部临床和医技科室的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在三级医院等级评审迎检筹备期间,实施培训、调查、竞赛等多种形式的手卫生综合干预措施。收集干预前后手卫生依从性监测数据,应用中断时间序列方法进行模型构建,评价干预的即刻效果和远期效果。结果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由干预前的67.58%提升至干预后的81.43%。中断时间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干预实施后总体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率即刻提升19.717%(t=5.473,P<0.001);但其斜率改变量为-1.995(t=-2.249,P=0.048),提示干预实施后手卫生依从率的下降趋势扩大;干预对不同岗位工作人员均有即刻提升效果,以医生群体提升幅度最大;对不同岗位工作人员的斜率改变量均为负值,以护士群体的改变量绝对值最小。结论综合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提升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但其远期效果不甚理想。中断时间序列模型可有效用于手卫生依从性监测数据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断时间序列分析 手卫生 依从性 医院等级评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2021年新疆和田地区新冠疫情前后肺结核发病趋势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依里帕·依力哈木 努尔比耶·约麦尔 +3 位作者 武迪 时雨 郑彦玲 张利萍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78-683,共6页
目的分析新疆和田地区肺结核发病特征及疫情前后发病趋势,为和田地区肺结核防控措施制定和效果评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5-2021年和田地区肺结核报告发病数据,建立连接点回归模型(JPR)和中断时间序列模型(ITS),分别探索肺结核的发... 目的分析新疆和田地区肺结核发病特征及疫情前后发病趋势,为和田地区肺结核防控措施制定和效果评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5-2021年和田地区肺结核报告发病数据,建立连接点回归模型(JPR)和中断时间序列模型(ITS),分别探索肺结核的发病特征及新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对和田地区肺结核发病趋势的影响,并分析不同性别和年龄亚组发病差异。结果JPR模型结果显示,2015-2021年和田地区肺结核报告发病率总体呈先升后降趋势,转折点出现在2018年12月;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转折点和发病趋势与总体一致;各年龄亚组≥60岁组发病率最高,发病趋势也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18岁年龄组发病率在2021年6月出现转折点,但趋势无统计学意义(P>0.05),19~59岁组与≥60岁组转折点与总体一致;ITS模型结果显示,自2020年1月起和田地区肺结核发病率明显下降,从2019年的319.28/10万下降到2021年的155.88/10万,同比下降51.16%,月均下降0.049/10万。结论2018年新疆将结核病筛查工作纳入全民健康体检,大量结核病例被发现,和田地区肺结核的报告发病数在2018年12月达到峰值,随后开始下降,而2020年1月起在新疆新冠疫情隔离措施的影响下,报告发病率呈现明显下降。随着疫情结束应关注可能涌现的潜伏结核患者,做好防疫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趋势分析 连接点回归模型 中断时间序列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疫情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