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法院合宪性解释的限度
1
作者 李海平 冯柏林 《浙江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9-60,156,共13页
法院运用合宪性解释需要划定必要的限度,否则会造成合宪性解释的滥用。合宪性解释具有法律解释方法和宪法间接适用方式的双重属性,由此决定了法院运用合宪性解释的限度应当根据司法权受立法权约束和宪法适用权限定的权力逻辑进行划定。... 法院运用合宪性解释需要划定必要的限度,否则会造成合宪性解释的滥用。合宪性解释具有法律解释方法和宪法间接适用方式的双重属性,由此决定了法院运用合宪性解释的限度应当根据司法权受立法权约束和宪法适用权限定的权力逻辑进行划定。在立法权约束维度,法院运用合宪性解释应当遵循法律文义和法律目的双重限度,不得进行超越制定法目的的合宪性续造。在宪法适用权限定维度,法院运用合宪性解释应当限定于宪法文义范围之内,不得进行宪法续造,不得违反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宪法解释。法院运用合宪性解释的保全规则还应当恪守一定的审查限度,在形式违宪、规则违宪和目的违宪等“明显违宪”的情形下,法院不得运用保全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宪性解释 合宪性续造 宪法适用 合宪性审查 目的限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单幅透视线图建立平面立体的模型 被引量:9
2
作者 储珺 高满屯 陈国定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4-87,共4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直线解释平面立体透视投影线图的新方法。采用一种新的方法表示空间直线坐标 ,根据画出隐藏线的透视线图中隐含的约束条件 ,建立线性方程组 ,求解该线性方程组得到平面立体的三维信息。证明了解释平面立体透视投影线图至... 提出了一种基于直线解释平面立体透视投影线图的新方法。采用一种新的方法表示空间直线坐标 ,根据画出隐藏线的透视线图中隐含的约束条件 ,建立线性方程组 ,求解该线性方程组得到平面立体的三维信息。证明了解释平面立体透视投影线图至少有 4个自由度。计算和实验结果证明 ,该方法能很好地恢复平面立体的三维结构 ,研究成果可用于 CAD和计算机视觉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视觉 CAD 直线 平面立体透视投影线图 坐标 自由度 约束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航磁解译构造法的哀牢山地区金多金属远景预测 被引量:6
3
作者 李世超 路来君 +1 位作者 刘光胜 吴军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28-735,共8页
哀牢山地区是中国重要的金、多金属成矿带,构造成为该区最重要的控矿因素之一。在利用1:20万航磁数据解译该区深部构造时,考虑到该区地壳厚度,对航磁分别进行上延40km、20km、10km、5km位场处理。同时结合现有地质资料及该区重要矿种金... 哀牢山地区是中国重要的金、多金属成矿带,构造成为该区最重要的控矿因素之一。在利用1:20万航磁数据解译该区深部构造时,考虑到该区地壳厚度,对航磁分别进行上延40km、20km、10km、5km位场处理。同时结合现有地质资料及该区重要矿种金、铜、铅锌、锡的矿床分布特点,探讨了矿床与深部解译构造的关系,得出哀牢山地区航磁解译构造中的几种有利成矿部位,总结归纳了一套利用航磁解译构造圈定找矿远景区的方法,圈定了哀牢山地区10个潜在的找矿远景区,进一步探讨了新的找矿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哀牢山 航磁解译 解译构造 远景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政策执行理论前沿评述 被引量:97
4
作者 丁煌 定明捷 《公共行政评论》 2010年第1期119-148,共30页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政策执行问题日益凸显,逐渐受到西方公共政策研究者的重视,涌现出了各种理论与观点,其中不乏激烈的碰撞与对话。相比之下,我国虽然面临较为严峻的政策执行问题,然而,学术界的研究却仍然过于泛化,缺乏系统的理论与实...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政策执行问题日益凸显,逐渐受到西方公共政策研究者的重视,涌现出了各种理论与观点,其中不乏激烈的碰撞与对话。相比之下,我国虽然面临较为严峻的政策执行问题,然而,学术界的研究却仍然过于泛化,缺乏系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因此,通过总结与梳理国外政策执行研究的脉络及其最新进展,可以拓宽国内研究者的视野,提高我国的政策执行研究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执行 组织视角 网络视角 制度分析视角 阐释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台湾地区“司法院”大法官解释两岸关系的方法 被引量:12
5
作者 周叶中 祝捷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36-146,共11页
我国台湾地区"司法院"大法官凭借所谓"释宪"机制,在两岸关系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针对两岸关系,已作成"法统"型、权利型、制度型三类共16个解释。大法官在解释两岸关系时,综合运用了文义、论理、历... 我国台湾地区"司法院"大法官凭借所谓"释宪"机制,在两岸关系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针对两岸关系,已作成"法统"型、权利型、制度型三类共16个解释。大法官在解释两岸关系时,综合运用了文义、论理、历史、体系等传统解释方法,以及"政治问题不审查"、"结果取向解释"以及"宪法解释宪法"等新兴解释方法。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大法官在选择解释两岸关系的方法时,表现出所谓"去政治化"倾向。而"台独"分裂势力也正是利用大法官解释两岸关系时的"去政治化"倾向,力图通过维持形式上"中立"的法学方法,为其"台独"目的提供"正当化"外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政改革” 两岸关系 “司法院”大法官 解释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解释性宪法适用论 被引量:20
6
作者 范进学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4-82,191,共9页
在当下宪法学界明显出现了一股宪法保守主义的学术思潮,似乎只要一提"宪法的司法适用"或"宪法司法化",就突破了我国现行宪法确立的基本制度,从而从根本上否定了宪法司法适用的可能性。自2008年以来一些宪法学者另... 在当下宪法学界明显出现了一股宪法保守主义的学术思潮,似乎只要一提"宪法的司法适用"或"宪法司法化",就突破了我国现行宪法确立的基本制度,从而从根本上否定了宪法司法适用的可能性。自2008年以来一些宪法学者另辟蹊径,开始重视并运用作为法律解释方法的"合宪解释",达致宪法司法适用之目的。由于合宪解释包含着解释宪法与不解释宪法的两种情形,而解释宪法情形下的合宪解释仍然与我国宪制相冲突。在我国宪制下只有采取一种不作任何宪法解释的司法适用,才能与我国宪制相契合。这种不解释宪法的方法是"非解释性宪法适用"。其正当性在于:遵循明确含义规则合乎法治要求、宪法自身对国家机关的拘束力、合乎我国宪制、宪法是最高法律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适用 合宪解释 合宪性推定 宪法解释 非解释性适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律合宪性解释的中国语境与制度逻辑——兼论我国法院适用宪法的形式 被引量:16
7
作者 朱福惠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16,共14页
法律的合宪性解释是近年来我国法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德国法上的合宪性解释是指由联邦德国宪法法院主导的法律解释原则与方法,是法院行使违宪审查权和宪法解释权的产物。但是,将法律合宪性解释引入我国时,必须适应当下中国的法律解释... 法律的合宪性解释是近年来我国法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德国法上的合宪性解释是指由联邦德国宪法法院主导的法律解释原则与方法,是法院行使违宪审查权和宪法解释权的产物。但是,将法律合宪性解释引入我国时,必须适应当下中国的法律解释的体制与实践,并且与我国的宪法解释制度和宪法审查制度相衔接。全国人大常委会和最高人民法院都有法律合宪性解释的必要与可能,如果割裂全国人大常委会与最高人民法院在法律合宪性解释方面的分工与合作,法律合宪性解释就不可能在法院的司法实践中发挥实效。我国法院的法律合宪性解释是适用宪法的具体体现,包括援引宪法条文说理,基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解释法律,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法律合宪性进行阐释并在必要时解释宪法三种基本形式。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请求原则对法律的合宪性质疑或者疑问予以回应,阐释法律合宪性的理由和依据,并且解释宪法,从而实现国家权力机关与审判机关在法律合宪性解释上的程序联结,推动我国宪法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宪性解释 宪法解释 援引宪法 中国语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时空中学习共同体的教学论阐释 被引量:7
8
作者 张青 黄秀兰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5-128,共4页
有效的学习需要在社会结构和心理结构相互渗透中进行,网络群体在社会交往中呈现出个体无法具有的整合性认知特征。网络学习共同体内的多极互动对于广大远程学习者具有激发思维与心灵、表达与创新的功能,并逐步形成跨越网络共同体内外时... 有效的学习需要在社会结构和心理结构相互渗透中进行,网络群体在社会交往中呈现出个体无法具有的整合性认知特征。网络学习共同体内的多极互动对于广大远程学习者具有激发思维与心灵、表达与创新的功能,并逐步形成跨越网络共同体内外时空与学习成员心灵之间的虚拟教育场域。从教学论的视角来看,教学的几个主要构成要素在网络时空学习共同体中主要体现为网络学习环境、信息资源、远程学习者、远程助学者、学习方式与学习过程、学习成果等,与现实的面对面的学校教育相比,由于学习者和伙伴时空分离,这些构成要素的内涵与主要特征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时空 学习共同体 教学论视角 阐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82年宪法以前的宪法解释与违宪审查案例之启示 被引量:8
9
作者 周伟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8-35,共8页
宪法理论界通常认为我国没有宪法解释案例,也无违宪审查的实践。1982年宪法以前宪法解释与违宪审查的案例表明,宪法的实施,不可避免地需要宪法解释与违宪审查制度。而已有的案例以经验事实表明,宪法解释与违宪审查制度具有被动性、非授... 宪法理论界通常认为我国没有宪法解释案例,也无违宪审查的实践。1982年宪法以前宪法解释与违宪审查的案例表明,宪法的实施,不可避免地需要宪法解释与违宪审查制度。而已有的案例以经验事实表明,宪法解释与违宪审查制度具有被动性、非授权性、先例性、非制度性、随机性与客观性。研究和分析这些案例包含的宪法解释与违宪审查原理,对于建立与完善我国的宪法解释与违宪审查制度,具有积极的理论与现实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解释 违宪审查 案例 法律解释制度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院实施宪法路径的探索与反思 被引量:13
10
作者 范进学 《政法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13,共11页
基于20多年来中国关于法院实施宪法路径的探索,初步梳理了三条实施宪法的路径即宪法司法化、合宪性解释与法院援引宪法;通过总结经验得失、反思其中蕴涵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为进一步完善法院实施宪法积累智识与实际经验。理论性反思对两... 基于20多年来中国关于法院实施宪法路径的探索,初步梳理了三条实施宪法的路径即宪法司法化、合宪性解释与法院援引宪法;通过总结经验得失、反思其中蕴涵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为进一步完善法院实施宪法积累智识与实际经验。理论性反思对两个命题作进一步阐明:宪法上确立的宪法解释制度是否意味着立法机关垄断全部宪法解释权?人民法院在审判过程中是否具有解释宪法权?实践性反思则主要针对合宪性解释与法院援引宪法的利弊得失作出评判。只要尊重并承认司法适用性宪法解释的现实与规律,就能够客观公正地对此作出中立评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院实施宪法 宪法司法化 合宪性解释 宪法援用 宪法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闻语篇中流行语“XX门”的模因论阐释 被引量:6
11
作者 赵俊海 李世强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53-156,共4页
语言模因"XX门"的衍生及广泛传播既符合语用经济原则,又体现了强势语言模因的高保真度、长寿性和多产性特征,还体现出显著的变异性。从以"水门事件"为蓝本的语言模因"XX门"在国内新闻媒介的复制与传播及... 语言模因"XX门"的衍生及广泛传播既符合语用经济原则,又体现了强势语言模因的高保真度、长寿性和多产性特征,还体现出显著的变异性。从以"水门事件"为蓝本的语言模因"XX门"在国内新闻媒介的复制与传播及其传播过程可以看出这一点。模因论给人类的语言生活增添了新的内容,其变异性更是值得研究的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语篇 语言模因 “XX门” 模因论阐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略思维:解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视角 被引量:4
12
作者 汪业周 王国莲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8,共5页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彰显着中国社会发展实现转型的标志和契机,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从思维方式层面对发展进行总体性反思,从而规范和导引发展。战略思维契合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整体特质和发展要求,成为规划当代中国发展的主导思维范...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彰显着中国社会发展实现转型的标志和契机,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从思维方式层面对发展进行总体性反思,从而规范和导引发展。战略思维契合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整体特质和发展要求,成为规划当代中国发展的主导思维范式和解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视角。战略思维规约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表征战略思维,战略思维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战略思维 解读 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司法解释合宪性的隐忧与消解 被引量:5
13
作者 徐和平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9-87,308,共9页
司法解释虽具有弥补立法漏洞、统一法律适用等积极功能,但为了保证司法解释的合宪性,司法解释应当受到宪法的规制,其内容包括解释主体法定化、解释范围和方法特定化、解释程序正当化等。从宪法的视角审视,我国司法解释在解释权力主体、... 司法解释虽具有弥补立法漏洞、统一法律适用等积极功能,但为了保证司法解释的合宪性,司法解释应当受到宪法的规制,其内容包括解释主体法定化、解释范围和方法特定化、解释程序正当化等。从宪法的视角审视,我国司法解释在解释权力主体、解释限度、解释程序和解释效力等方面均存在合宪性的瑕疵。对此,可以通过法定司法解释的主体、严格司法解释的对象和方法、健全司法解释的程序、完善司法解释的效力规则、建立健全案例指导制度等路径,消解公众对司法解释合宪性的隐忧,以彰显宪法权威,保障司法解释的合宪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解释 合宪性 隐忧 消解径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视角对释意派口译理论的积极作用 被引量:7
14
作者 夏丽娜 李梅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103-107,共5页
时代趋势对口译这种即时、高效的语言服务提出了巨大需求,释意派理论曾一度成为口译界的主导性理论,迄今仍受到口译教学的重视与遵循。本文以释意派理论为基础,从文化视角出发,通过文化因素对该理论每一环节的积极作用,阐明口译是翻译... 时代趋势对口译这种即时、高效的语言服务提出了巨大需求,释意派理论曾一度成为口译界的主导性理论,迄今仍受到口译教学的重视与遵循。本文以释意派理论为基础,从文化视角出发,通过文化因素对该理论每一环节的积极作用,阐明口译是翻译文化而不单是语言的观点,对文化差异的理解和重视能更好的将该理论应用到口译实践中去并使其在具体实践中发挥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译理论 文化视角 释意派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宪法司法适用否定说之反思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海平 沙洲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1-73,共13页
宪法司法适用否定说在概念界定、文本解释和功能判断方面存在缺憾,与坚持依宪治国、全面实施宪法的时代要求不相适应。宪法适用包括直接宪法适用和间接宪法适用,合宪性审查意义上的宪法适用和非合宪性审查意义上的宪法适用;宪法司法适... 宪法司法适用否定说在概念界定、文本解释和功能判断方面存在缺憾,与坚持依宪治国、全面实施宪法的时代要求不相适应。宪法适用包括直接宪法适用和间接宪法适用,合宪性审查意义上的宪法适用和非合宪性审查意义上的宪法适用;宪法司法适用否定说将宪法适用限定于直接宪法适用并等同于合宪性审查,不当限缩了宪法适用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综合宪法序言第13自然段、第62条、第67条、第131条的规定,法院享有从属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限度的宪法解释和适用权,宪法司法适用否定说忽视了序言第13自然段的规范内涵,误将第131条法院独立审判条款解释为司法裁判依据条款,第62条和第67条赋予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终局宪法解释权理解为专属宪法解释权。宪法司法适用否定说忽略了裁判文书说理部分援用的宪法作为实质裁判依据的可能性,以及合宪性解释蕴含的间接宪法适用。遵循效力、形式和条件限定的宪法司法适用说是更为妥当的解释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司法适用 宪法解释 合宪性解释 宪法第131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解释为什么有力量?——一种食品、一场战争、一部文献和一幅地图 被引量:5
16
作者 葛兆光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13,共9页
通过一种食品(蔗糖)、一场战争(白村江之战)、一部文献(《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和一幅地图(塞尔登地图),可以探讨好的历史解释如何阐发并且提升历史研究的意义。其中,把中国史放入世界史大背景中重新观看,则是一种有力量的历史解释,通过... 通过一种食品(蔗糖)、一场战争(白村江之战)、一部文献(《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和一幅地图(塞尔登地图),可以探讨好的历史解释如何阐发并且提升历史研究的意义。其中,把中国史放入世界史大背景中重新观看,则是一种有力量的历史解释,通过这种历史解释,还可以沟通中国史与世界史两大研究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解释 历史视野 中国史 世界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尼采的哲学解释学思想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知恕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52-57,共6页
在尼采看来,人的认识是由人的强力意志中心发射的对世界的透视,这种透视所 得的结果是“外观”;透视在本质上是评价和解释,是意义的置入,只是表达的不同价值主 体的“视界”;解释是通过语言完成的,语言作为隐喻预先就构成了人们... 在尼采看来,人的认识是由人的强力意志中心发射的对世界的透视,这种透视所 得的结果是“外观”;透视在本质上是评价和解释,是意义的置入,只是表达的不同价值主 体的“视界”;解释是通过语言完成的,语言作为隐喻预先就构成了人们解释的基本“视界 ”即“先见”,人们只能是在一定的语言“先见”的“视界”内实现对世界的解释;因此, 任何解释都只具有相对的意义。尼采的这些思想对哲学解释学的产生与发展具有极大的启发 意义,并由此使他自己在现代哲学解释学的发展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采 解释学 透视 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哲学诠释学视域中的实践概念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旭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8-62,共5页
从哲学诠释学角度看,亚里士多德、康德和黑格尔对实践的诠释是理解这一概念的合法“前见”;马克思的视域更加深广,在“前见”的基础上,把对实践的理解推进到存在本体论的高度;伽达默尔立足“理解就是应用”,同样赋予实践以存在本体论的... 从哲学诠释学角度看,亚里士多德、康德和黑格尔对实践的诠释是理解这一概念的合法“前见”;马克思的视域更加深广,在“前见”的基础上,把对实践的理解推进到存在本体论的高度;伽达默尔立足“理解就是应用”,同样赋予实践以存在本体论的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 诠释 “前见” 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戏”背后的多重隐喻——对胡适《西游记》“游戏”说的新解释 被引量:5
19
作者 竺洪波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96-203,共8页
20世纪20年代,胡适首倡《西游记》"游戏"说,历经浮沉,几度反复,至今余绪未绝。本文结合当下文艺学认知水平和《西游记》学术背景,对"游戏"说作新的解释,从"第二次天真"、克服对自由的羁绊、人类学游戏结... 20世纪20年代,胡适首倡《西游记》"游戏"说,历经浮沉,几度反复,至今余绪未绝。本文结合当下文艺学认知水平和《西游记》学术背景,对"游戏"说作新的解释,从"第二次天真"、克服对自由的羁绊、人类学游戏结构等不同方面探究《西游记》"游戏"背后的多重性文化蕴涵,从而丰富、革新"游戏"说的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适 《西游记》 “游戏”说 “第二次天真” 人类学游戏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旅游解说规划中的空间、信息与媒体关系模型构建——以天际岭国家森林公园为例 被引量:12
20
作者 罗芬 罗翊祯 +2 位作者 李雪丽 何嘉文 曲佩宇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8-134,共7页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要促进生态、文化和旅游的相互融合。森林旅游解说作为森林旅游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传播手段,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往的文献中,多从游客角度来研究旅游解说规划,空间视角的...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要促进生态、文化和旅游的相互融合。森林旅游解说作为森林旅游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传播手段,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往的文献中,多从游客角度来研究旅游解说规划,空间视角的相关文献甚少,且研究单一。旅游移动性作为旅游的本质属性,从空间视角认识旅游解说规划中的信息与媒体关系将有助于编制科学的旅游解说规划。以湖南天际岭国家森林公园为例,基于实地访谈法与内容分析法,通过对点-线-功能区-公园-区域等5个空间尺度下的80名游客解说需求与媒体偏好进行研究,构建了森林公园解说规划空间尺度、信息需求与媒体偏好概念模型,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研究发现,处于不同空间尺度下的游客对解说信息与媒体偏好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并指出游客解说信息需求呈现一定的尺度上升趋势,反之则表现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旅游 森林旅游解说 空间视角 信息需求 媒体偏好 天际岭国家森林公园 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