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漆酚醛缩聚物/丙烯酸树脂IPN涂料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2
1
作者 林金火 徐艳莲 +2 位作者 陈钦慧 陈玉 肖鹏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55-258,共4页
用多羟基丙烯酸树脂(MPA)对漆酚缩甲醛 (UFP)涂料进行改性,制备了兼具耐热和抗紫外性能的UFP/MPA互穿聚合物网络涂料,用IR、TG -DSC、DMTA等进行了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当m(UFP)∶m(MPA) =5∶2时,UFP与MPA相互交联、缠结;其涂... 用多羟基丙烯酸树脂(MPA)对漆酚缩甲醛 (UFP)涂料进行改性,制备了兼具耐热和抗紫外性能的UFP/MPA互穿聚合物网络涂料,用IR、TG -DSC、DMTA等进行了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当m(UFP)∶m(MPA) =5∶2时,UFP与MPA相互交联、缠结;其涂膜既耐热又抗有机溶剂,光照 7d后仍兼具有UFP和聚丙烯酸酯的优良性能:硬度为 6H、柔韧性为 1mm、附着力为 1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漆酚甲醛缩聚物 丙烯酸树脂 互穿聚合物网络 涂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树脂/聚丙烯酸酯胶乳型互穿网络的合成 被引量:13
2
作者 严伟才 陈莉 +1 位作者 陈苏 徐南平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2期39-42,共4页
采用原位聚合和互穿网络的方法,以氟树脂乳液作种子乳液,氟碳乳化剂和碳氢乳化剂为复配乳化剂,合成了聚丙烯酸酯和氟树脂胶乳型互穿网络聚合物(LIPN),所合成的乳液稳定性良好。通过对聚合物的微观形态、动态机械力学性能和接触角的分析... 采用原位聚合和互穿网络的方法,以氟树脂乳液作种子乳液,氟碳乳化剂和碳氢乳化剂为复配乳化剂,合成了聚丙烯酸酯和氟树脂胶乳型互穿网络聚合物(LIPN),所合成的乳液稳定性良好。通过对聚合物的微观形态、动态机械力学性能和接触角的分析,表明用此方法乳液聚合,可以较好地改善两种树脂的相容性,聚合物的表面能有了较大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树脂乳液 聚丙烯酸酯 胶乳型互穿网络 合成 原位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乳型互穿聚合物网络研究 Ⅲ.环氧树脂/聚丙烯酸酯Semi-LIPN的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4
3
作者 黄鹤 李建宗 程时远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10-113,共4页
通过IR、DSC、TG、TEM、溶胀比测定等方法,对丙烯酸丁酯-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BA-St-MMA)交联共聚物的结构和EP/P(BA-St-MMA)Semi-LIPN(EP为环氧树脂)的结构、热稳定性、溶胀性... 通过IR、DSC、TG、TEM、溶胀比测定等方法,对丙烯酸丁酯-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BA-St-MMA)交联共聚物的结构和EP/P(BA-St-MMA)Semi-LIPN(EP为环氧树脂)的结构、热稳定性、溶胀性及乳胶膜的吸水性、乳胶粒形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BA-St-MMA共聚物中主要是无规共聚物,也含有嵌段或接枝共聚的链段,但并不太长;当该Semi-LIPN受热时,其中的EP因未交联而先行分解;EP的加入使乳胶膜的吸水性降低;在乳胶粒的测试过程中,由于分散程度不同还观察到了网络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PN 环氧树脂 胶乳型 聚丙烯酸酯 结构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镶嵌型乳胶粒子的合成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效玉 石淑先 +2 位作者 寇奕 董汉鹏 夏宇正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46-150,共5页
以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腈等单体或它们的混合物为硬单体 ,天然胶乳为弹性组分 ,经多步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得了在天然胶乳的粒子上镶嵌硬聚合物相的互穿网络型乳胶粒子 .考察了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壬基酚聚氧乙烯... 以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腈等单体或它们的混合物为硬单体 ,天然胶乳为弹性组分 ,经多步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得了在天然胶乳的粒子上镶嵌硬聚合物相的互穿网络型乳胶粒子 .考察了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壬基酚聚氧乙烯醚、油酸等乳化体系 ,过硫酸钾、过氧化苯甲酰热引发体系及异丙苯过氧化氢 -四乙烯五胺、叔丁基过氧化氢 -四乙烯五胺等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研究了交联剂用量对互穿结合率、溶胶含量的影响及溶胀时间、硬单体组成、乳化剂种类对乳胶粒子形态的影响 ,确定了适宜的聚合配方和工艺条件 .透射电镜观察乳粒形态结果表明 ,单一使用极性或非极性单体 ,仅得到核 -壳结构乳液 ,而采用不同极性单体复合、溶胀、互穿 ,得到的是镶嵌硬聚合物型乳粒结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镶嵌型乳胶粒 天然胶乳 种子乳液聚合 苯乙烯 甲基丙烯酸甲酯 合成 丙烯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组分乳胶IPN′s体系的相容性和阻尼性能 被引量:8
5
作者 卢秀萍 李树材 张明珠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3期315-319,共5页
用动态粘弹谱仪研究多组分乳胶IPN’s 体系网络的组成、配比、交联剂品种及用量等因素对体系相容性及阻尼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上述诸因素对多组分乳胶IPN′s 体系的相容性及阻尼性能均有较明显影响; 适当选择各网络的组成... 用动态粘弹谱仪研究多组分乳胶IPN’s 体系网络的组成、配比、交联剂品种及用量等因素对体系相容性及阻尼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上述诸因素对多组分乳胶IPN′s 体系的相容性及阻尼性能均有较明显影响; 适当选择各网络的组成及配比、交联剂品种及用量,可得到综合性能优良的多组分乳胶IP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胶 阻尼 相容性 互穿聚合物网络 IPN's 涂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组分丙烯酸酯LIPN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张明珠 李树材 +1 位作者 卢秀萍 文志红 《涂料工业》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3,共3页
讨论了多组分丙烯酸酯LIPN的乳液性能和动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网络的配比和组成影响LIPN的乳液性能和阻尼性能。
关键词 动力学 性能 LIPN 共混 丙烯酸酯 高聚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乳液互穿聚合物网络的制备与结构 被引量:11
7
作者 游晓亮 夏修旸 汤嘉陵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65-68,共4页
以甲苯二异氰酸酯(TDI)、聚己二酸丁二醇酯(PBA2000)和环氧树脂(E-20)为主要原料,制备了高环氧树脂含量的聚氨酯(PU)/环氧树脂(EP)乳液互穿聚合物网络(LIPN)。通过红外光谱,动态力学分析,透射电镜等研究了产物的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L... 以甲苯二异氰酸酯(TDI)、聚己二酸丁二醇酯(PBA2000)和环氧树脂(E-20)为主要原料,制备了高环氧树脂含量的聚氨酯(PU)/环氧树脂(EP)乳液互穿聚合物网络(LIPN)。通过红外光谱,动态力学分析,透射电镜等研究了产物的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LIPN已形成,乳液乳胶粒子为非核壳结构,EP和PU两种组分完全互容且在分子尺度互穿。改性PU的耐溶剂性大幅提高,表现出明显的互穿协同效应。可作为一种新型的环保PU涂层应用于各个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乳液互穿聚合物网络 核壳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阻尼材料进展 被引量:7
8
作者 万勇军 谢美丽 顾宜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43-47,33,共6页
对高分子阻尼材料,尤其对聚氨酯互穿聚合物网络(IPN)阻尼材料和聚丙烯酸酯IPN阻尼材料进行了全面的综述,并对高分子阻尼材料的研究、应用以及发展趋势作了较详细的介绍。
关键词 阻尼材料 互穿聚合物网络 聚氨酯 高分子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联密度对聚氨酯/聚苯乙烯互穿聚合物网络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韩庆国 王静媛 +2 位作者 刘瑞瑛 李玉玮 汤心颐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653-656,共4页
采用同步法合成了聚氨酯/聚苯乙烯(PU/PS)互穿聚合物网络(IPN).通过改变NCO/OH比、三元醇/二元醇(3OH/2OH)比、异氰酸酯类型、多元醇分子量、二乙烯基苯含量及丙烯酸β-羟乙酯的含量,研究了单网及网间... 采用同步法合成了聚氨酯/聚苯乙烯(PU/PS)互穿聚合物网络(IPN).通过改变NCO/OH比、三元醇/二元醇(3OH/2OH)比、异氰酸酯类型、多元醇分子量、二乙烯基苯含量及丙烯酸β-羟乙酯的含量,研究了单网及网间交联密度对PU/PSIPN动态力学性能影响的规律.结果表明:对相容性差的PU/PSIPN体系,采用增加交联密度、加快网络固化速度导致“强迫互容”,能提高两网的互穿与缠结,增进组份的互容.但单网固化速度过快相容性反而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聚苯乙烯 力学性能 IPN 交联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乳型互穿聚合物网络 被引量:10
10
作者 黄鹤 李建宗 程时远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6,共6页
概述了胶乳型互穿聚合物网络(LIPN)的概念及制法;形态结构的基本特点、研究方法及影响因素;玻璃化转变行为;物理及力学性能。并对其应用进行了简要介绍。
关键词 形态结构 玻璃化转变行为 物理性能 LIPN IP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壳结构对聚苯乙烯/聚丙烯酸酯LIPN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玉玮 王静媛 +1 位作者 刘瑞瑛 汤心颐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2期1617-1620,共4页
本文系统研究了核壳结构对聚苯乙烯/聚丙烯酸酯(PS/PA)LIPN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改变加料顺序、溶胀时间及双相互穿等多步聚合方法,考察了动态力学和力学性能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核壳结构随加料顺序的变化,导致力学性能相差十分悬殊.增... 本文系统研究了核壳结构对聚苯乙烯/聚丙烯酸酯(PS/PA)LIPN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改变加料顺序、溶胀时间及双相互穿等多步聚合方法,考察了动态力学和力学性能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核壳结构随加料顺序的变化,导致力学性能相差十分悬殊.增加溶胀时间及采用多步聚合的双相互穿,能明显地提高互穿程度,使玻璃化温度发生内移,力学性能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 聚丙烯酸酯 核壳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A/PBA乳胶互穿聚合物网络阻尼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晏欣 姚树人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2-95,共4页
用种子乳液聚合的方法合成了一系列 PVA/ PBA乳胶互穿聚合物网络。提出了用相容程度来定量表征聚合物共混物中两组分的相容性。动态力学谱结果表明 ,乳胶双向互穿以及 BA同 AN共聚可极大地改善 PBA与 PVA的相容性和乳胶
关键词 PVA/PBA 乳胶互穿聚合物网络 阻尼材料 研究 相容性 阻尼性能 聚乙酸乙烯酯 聚丙烯酸丁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聚苯乙烯互穿聚合物网络合成与溶胀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谢祥林 徐满才 +1 位作者 高淑芹 廖素芳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5-68,89,共5页
通过分步悬浮聚合法首先得到聚醋酸乙烯酯(PVAc)/聚苯乙烯(PSt)互穿聚合物网络,然后将该互穿网络醇解,得到亲水性的聚乙烯醇(PVA)与疏水性的聚苯乙烯(PSt)组成的互穿聚合物网络(PVA/PSt IPN).树脂的红外光谱图和羟值测定结果表明:PVA/PS... 通过分步悬浮聚合法首先得到聚醋酸乙烯酯(PVAc)/聚苯乙烯(PSt)互穿聚合物网络,然后将该互穿网络醇解,得到亲水性的聚乙烯醇(PVA)与疏水性的聚苯乙烯(PSt)组成的互穿聚合物网络(PVA/PSt IPN).树脂的红外光谱图和羟值测定结果表明:PVA/PSt IPN在合成过程中PVAc与PSt之间并未发生化学反应,而是相互渗透,机械缠结,其羟值随PVA质量增加而增大.PVA/PSt IPN在环己烷中的溶胀率极小而在弱极性的溶剂中溶胀率较高;和一般溶剂相比,PVA/PSt IPN在苯酚中溶胀率最大;PVA/PSt IPN在水中的溶胀率随着PVA质量分数增加而增大,随着PVA的交联度增大而变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 聚乙烯醇 互穿聚合物网络(IPN) 溶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MMA/PnBA乳胶IPN阻尼及转变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树材 李允明 武继民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44-48,共5页
用乳液聚合方法合成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和聚丙烯酸丁酯的互穿聚合物网络(IPN)。动态力学分析结果表明:这种半相容的PMMA/PnBA乳胶IPN在-50°~+60℃温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阻尼性能,组成和交联剂用量影响该体系的相容性和阻尼性能。
关键词 乳胶 阻尼 聚合物 共混物 IP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PBA/P(BA-AA)胶乳型互穿网络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反应过程表观动力学的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韩怀芬 张诚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50-55,共6页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技术,合成了PS\PBA\P(BA-AA)胶乳型互穿网络聚合物,利用质量分析法研究了反应过程的表观动力学,测得了三步反应的聚合动力学曲线,探讨了初始乳化剂浓度、引发剂浓度对各步反应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技术,合成了PS\PBA\P(BA-AA)胶乳型互穿网络聚合物,利用质量分析法研究了反应过程的表观动力学,测得了三步反应的聚合动力学曲线,探讨了初始乳化剂浓度、引发剂浓度对各步反应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二乙烯基苯为交联剂,苯乙烯乳液聚合反应速率R∝[E][I];在交联PS种子乳液存在下,以EGDM为交联剂,丙烯酸丁酯乳液聚合的反应的动力学曲线与经典乳液聚合有所差异。透射电镜观察表明合成的聚合物具有明显的核-壳结构,且粒径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动力学 乳液聚合 互穿网络聚合物 核壳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A-co-DBM)/PVA乳胶IPN阻尼材料的合成及动态力学性能 被引量:7
16
作者 晏欣 姚树人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3期315-318,共4页
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合成了聚 (醋酸乙烯酯 -co -马来酸二丁酯 ) /聚醋酸乙烯酯乳胶互穿聚合物网络阻尼材料。动态力学谱结果表明
关键词 阻尼性能 乳胶互穿聚合物网络 聚醋酸乙烯酯 马来酸二丁酯 合成 动态力学性能 阻尼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联密度对聚硅氧烷/聚丙烯酸酯同步互穿聚合物网络阻尼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强 黄光速 江璐霞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66-569,共4页
由同步互穿聚合物网络 (SIN )制备得到一系列聚硅氧烷 /聚丙烯酸酯 (PMPS/PEMA)阻尼材料 ,当SIN中m(PMPS)∶m(PEMA)固定为 5 0∶5 0时 ,整个SIN交联点间平均分子量将随PEMA中聚丙二醇二丙烯酸酯 (PPDA)含量的增加而减小。DMA、DSC与AFM... 由同步互穿聚合物网络 (SIN )制备得到一系列聚硅氧烷 /聚丙烯酸酯 (PMPS/PEMA)阻尼材料 ,当SIN中m(PMPS)∶m(PEMA)固定为 5 0∶5 0时 ,整个SIN交联点间平均分子量将随PEMA中聚丙二醇二丙烯酸酯 (PPDA)含量的增加而减小。DMA、DSC与AFM的研究结果表明 ,SIN内耗峰的形状、大小以及tanδ≥ 0 3的温度区间均随着PEMA中交联剂含量不同而变化 ,同时线性损耗模量 (E″) 温度 (T)曲线的形状、曲线下的面积 (LA)和线性损耗因子 (tanδ) 温度 (T)曲线下的面积 (TA)也随着PEMA中交联剂含量变化而变化。在交联剂用量为 5 %时 ,所制得的同步互穿聚合物网络材料的TA和LA有最大值 ,转变峰形成一高阻尼平台区 ,tanδ≥ 0 3的温度区间可达 1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硅氧烷 聚丙烯酸酯 互穿聚合物网络 交联密度 阻尼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互穿聚合物网络对纸张的增强作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刚辉 沈一丁 +1 位作者 费贵强 陈玉群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3-16,共4页
以聚酰胺多胺环氧氯丙烷(PAE)为反应介质,N羟甲基丙烯酰胺为交联剂,丙烯酰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为单体,采用乳液聚合制备出阳离子交联聚酰胺/聚丙烯酸酯(PA)顺序互穿聚合物网络(IPN)。纸张增强应用实验表明,当P... 以聚酰胺多胺环氧氯丙烷(PAE)为反应介质,N羟甲基丙烯酰胺为交联剂,丙烯酰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为单体,采用乳液聚合制备出阳离子交联聚酰胺/聚丙烯酸酯(PA)顺序互穿聚合物网络(IPN)。纸张增强应用实验表明,当PAE/PA从1∶0.5变化到1∶2.5时,纸张干拉力提高38.5%,纸张湿拉力下降10.2%,纸张湿拉力和干拉力之比(W/D)下降35.1%,纸张耐折度提高62.2%。与非IPN相比,IPN能够使纸张干拉力和耐折度分别提高7.2%和14.2%,湿拉力降低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纸张增强剂 顺序互穿聚合物网络 聚酰胺多胺环氧氯丙烷 阳离子聚丙烯酸酯 纸浆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段结构对聚酯型聚氨酯结晶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朱永群 黄亦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80-83,共4页
用3种聚酯二醇PEA、PBA、PHA和MDI,以溶液聚合法合成了3个系列的线型嵌段聚氨酯胶粘剂(PEAU、PBAU、PHAU)。以X-Ray衍射法测定了3种聚酯和3个系列聚氨酯的结晶度,讨论了聚酯类型、聚酯分子量、聚... 用3种聚酯二醇PEA、PBA、PHA和MDI,以溶液聚合法合成了3个系列的线型嵌段聚氨酯胶粘剂(PEAU、PBAU、PHAU)。以X-Ray衍射法测定了3种聚酯和3个系列聚氨酯的结晶度,讨论了聚酯类型、聚酯分子量、聚氨酯中硬段含量等因素对聚氨酯结晶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硬段含量不高(<25%)情况下,聚氨酯中的结晶部分主要是由聚酯软段引起的,而聚酯结晶能力大小的次序为PHA>PBA>>PEA,增加聚酯软段的分子量,降低硬段含量均可以提高聚氨酯的结晶度,从而也明显提高了聚氨酯的粘接性能,尤其是初始粘接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X射线衍射 结晶 粘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t/PBA胶乳型互穿聚合物网络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单海峰 韩怀芬 《涂料工业》 CAS CSCD 1999年第2期4-7,共4页
用乳液聚合技术制备了PSt/PBA胶乳型互穿聚合物网络,着重讨论了乳化剂、引发剂、交联剂及加料方式对其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胶乳型 互穿聚合物网络 乳液聚合 涂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