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03篇文章
< 1 2 1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重要素流动与经济地理新均衡:新经济地理学自由企业家模型的新拓展 被引量:1
1
作者 邓菊秋 叶连广 何雄浪 《西部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6-113,共18页
大多数新经济地理模型主要关注单要素流动的情形,忽略了对地区间多重要素流动情形的考察,使得对多重要素流动的一般均衡关系研究停滞不前。本文在何雄浪(2014,2019)假定企业家与普通劳动力保持等比例跨区域流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假定企业... 大多数新经济地理模型主要关注单要素流动的情形,忽略了对地区间多重要素流动情形的考察,使得对多重要素流动的一般均衡关系研究停滞不前。本文在何雄浪(2014,2019)假定企业家与普通劳动力保持等比例跨区域流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假定企业家和普通劳动力可以非等比例流动,进而在对产业空间均衡进行分析的同时,探讨普通劳动力的空间分布及其福利效应,并得出以下新的结论:普通劳动力的空间均衡由企业家流动引致效应和贸易成本效应共同决定;贸易自由度处于中等水平时普通劳动力追随企业家流动,随着贸易自由度的进一步提升,普通劳动力流动份额会逐渐降低,贸易完全开放后普通劳动力停止流动;多重要素流动并不能完全消除地区间的福利水平差距,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大量集聚使核心区的社会福利水平远高于边缘区,这种福利水平差距即使在贸易完全开放后也不会消失;随着贸易自由度的提升,普通劳动力福利水平的地区差距呈现先扩大后缩小的趋势。应实施适度差别化的区域一体化政策,着力打造地方品质,积极探索地区间要素双向流动新机制,从而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要素流动 均衡结构 新经济地理 自由企业家模型 企业家 普通劳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与随机森林算法的湖北田歌孕育地理分布区域模型研究
2
作者 范元玲 曾艳 +5 位作者 朱有晨 潘明辰 王京 田洁 杨子锐 冀琴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8-428,共11页
对湖北田歌的分布与田歌孕育的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究,以期为区域音乐的实证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以湖北田歌为研究对象,选取1 248个田歌样本数据集,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对初步选定的田歌分... 对湖北田歌的分布与田歌孕育的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究,以期为区域音乐的实证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以湖北田歌为研究对象,选取1 248个田歌样本数据集,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对初步选定的田歌分布及音乐要素影响因子进行建库,基于随机森林及可解释性算法(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s,SHAP)构建田歌影响因子体系分析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分析田歌的分布、音乐要素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基于随机森林构建的田歌影响因子体系模型预测效果较好,其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的值为0.82;2)对田歌产生及音乐要素影响因子重要性排序得出,多年平均降雨量和多年平均气温是孕育湖北田歌的主要因子.其随机森林及SHAP算法,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湖北田歌分布格局,对区域音乐文化与地理关联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歌 地理信息系统 机器学习 SHAP 随机森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xEnt模型预测瓜类细菌性果斑病在中国的潜在地理分布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文瑶 陈雪荣 +2 位作者 谢洪芳 田艳丽 胡白石 《植物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2-110,122,共10页
瓜类细菌性果斑病(bacterial fruit blotch)是瓜类作物上重要的种传细菌性病害,病原菌为西瓜噬酸菌Acidovorax citrulli。我国是全球西甜瓜的主要生产区。近年来,瓜类细菌性果斑病的频繁发生已严重影响我国西甜瓜产业的健康发展。为明... 瓜类细菌性果斑病(bacterial fruit blotch)是瓜类作物上重要的种传细菌性病害,病原菌为西瓜噬酸菌Acidovorax citrulli。我国是全球西甜瓜的主要生产区。近年来,瓜类细菌性果斑病的频繁发生已严重影响我国西甜瓜产业的健康发展。为明确瓜类细菌性果斑病在我国的适生性,根据其在全球的最新分布数据,本研究利用MaxEnt模型结合ArcGIS软件预测了瓜类细菌性果斑病在我国的潜在地理分布。结果表明,MaxEnt模型的平均AUC(area under curve,AUC)值均大于0.9,预测结果的准确性较高。在历史气候条件下,瓜类细菌性果斑病适生区分布广泛,主要包括华中、华南和华东地区,以及部分华北、东北地区,占我国面积的47.36%。影响瓜类细菌性果斑病在我国潜在分布区域的主要气候因子包括最热月份最高温度、月平均昼夜温差、最干月份降水量和最干季平均温度。未来气候情景无论是低环境强迫还是高环境强迫,适生区面积均呈现增长的趋势,预示着随着气候的变化,瓜类细菌性果斑病在我国发生的风险不断增加,因此建议应加强检疫监测和防控,严防其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类细菌性果斑病 MaxEnt模型 气候变化 潜在地理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地理模拟与优化系统(GeoSOS)模型进行的升金湖湿地景观模拟与演变预测
4
作者 程倩 王杰 +2 位作者 马靖博 王梦茹 周旭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9-85,共7页
以升金湖国际重要湿地为研究区,根据2010—2020年Landsat系列遥感影像,分析该湿地景观变化特征及驱动因素,利用地理模拟与优化系统(GeoSOS)模型对2025年该湿地在不同发展情景(自然情景、耕地保护情景和生态保护情景)进行景观模拟与预测... 以升金湖国际重要湿地为研究区,根据2010—2020年Landsat系列遥感影像,分析该湿地景观变化特征及驱动因素,利用地理模拟与优化系统(GeoSOS)模型对2025年该湿地在不同发展情景(自然情景、耕地保护情景和生态保护情景)进行景观模拟与预测,探究该湿地景观的未来演变趋势,并提出相关规划建议。研究表明:(1)2010—2020年间,草地面积略微减少,滩涂和水体面积有部分增加,景观结构趋于复杂化,主要受到年降水(自然因素)及GDP(人文因素)的影响;(2)GeoSOS模型中,人工神经网络-元胞自动机(ANN-CA)算法的模拟精度最高,总体精度达到63.28%,Kappa系数达到0.503,品质因数(FoM)达到0.122,适用于湖泊湿地景观模拟与预测;(3)根据2025年不同发展情景湿地景观预测结果,采取生态保护策略最能有效保障自然湿地面积,维持湿地景观的多样性与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景观 景观模拟 地理模拟与优化系统模型 地理探测器 发展情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增强现实技术的地理探究实践活动——以AR地理沙盘辅助地理模型制作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龚正权 刘梅英 +4 位作者 饶青莹 薛晶晶 杨丹竹 陈文卿 李权国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7-59,共3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技术赋能教育已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本文以AR地理沙盘辅助都江堰地理模型制作为例,搭建“问题导向—资料收集—实验设计—模型制作—反馈评价”的教学设计框架。学生借助AR地理沙盘增强现实技术,采取小...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技术赋能教育已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本文以AR地理沙盘辅助都江堰地理模型制作为例,搭建“问题导向—资料收集—实验设计—模型制作—反馈评价”的教学设计框架。学生借助AR地理沙盘增强现实技术,采取小组合作探究形式,融入跨学科教学理念,提升地理模型制作精度。地理教学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可以构建丰富多样的教学环境,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地理实践力,促进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现实技术 AR地理沙盘 地理实践力 地理模型制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模型的地理教育多智能体的构建、运用与评估
6
作者 游霖玮 宋韬 +2 位作者 李箭 江丰 梁昱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12,共5页
基于扣子平台搭建的多智能体系统具有教育适配度高、技术门槛低等优势,易于在普通高中地理教育领域推广运用。本研究利用扣子平台的开发功能,融合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构建出地理教育多智能体,并设计了“人机协同—智能体协作”的运用框... 基于扣子平台搭建的多智能体系统具有教育适配度高、技术门槛低等优势,易于在普通高中地理教育领域推广运用。本研究利用扣子平台的开发功能,融合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构建出地理教育多智能体,并设计了“人机协同—智能体协作”的运用框架,覆盖地理教学、学习和评价等多个场景。同时,本研究采用实验对照法,对比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的量表测值、交互数据及访谈编码数据,证明地理教育多智能体的功能效度良好,且在情感模拟和交流互动维度表现得尤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智能体 大语言模型 地理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优化的MaxEnt模型预测朱顶红花叶病毒的潜在地理分布
7
作者 刘静远 杨宇超 +7 位作者 于子祥 田沂民 何坤林 汪莹 秦誉嘉 滕凯 余慧 于翠 《植物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5-101,共7页
为探究朱顶红花叶病毒(Hippeastrum mosaic virus,HiMV)在全球的潜在地理分布,基于HiMV在全球的分布数据,运用MaxEnt模型与ArcGIS 10.2空间分析软件预测HiMV在历史和未来的2个不同气候场景条件下(低强迫场景SSP126、高强迫场景SSP585)... 为探究朱顶红花叶病毒(Hippeastrum mosaic virus,HiMV)在全球的潜在地理分布,基于HiMV在全球的分布数据,运用MaxEnt模型与ArcGIS 10.2空间分析软件预测HiMV在历史和未来的2个不同气候场景条件下(低强迫场景SSP126、高强迫场景SSP585)的潜在地理分布。MaxEnt模型的测试者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940,预测结果可靠性高。对HiMV分布有重要影响的环境因子是:最干季均温(bio 9)、最湿月降水量(bio 13)、最干月降水量(bio 14)、最湿季均温(bio 8)和月平均昼夜温差(bio 2)。在历史气候条件下,HiMV在欧洲、中美洲及南美洲中南部、亚洲南部、大洋洲及非洲中部广泛适生;在我国除新疆、青海、甘肃西部、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西藏及四川西部以外的地区适生;在未来气候情景下,HiMV分布在欧洲呈现向东扩的趋势,在我国的适生区可向北延伸至吉林、黑龙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顶红花叶病毒 MaxEnt模型 气候变化 潜在地理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数平均的混合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估计及其系数类型辨识
8
作者 梅长林 成佳媛 续秋霞 《工程数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9-219,共21页
混合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假定部分回归系数是常数,其余回归系数随空间位置变化,是综合探索自变量对因变量影响的空间变化特征的有力工具。以回归系数的局部线性地理加权估计为基础,提出了基于系数平均的混合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估计方法及... 混合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假定部分回归系数是常数,其余回归系数随空间位置变化,是综合探索自变量对因变量影响的空间变化特征的有力工具。以回归系数的局部线性地理加权估计为基础,提出了基于系数平均的混合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估计方法及其常值系数的Bootstrap检验方法。进一步将估计和检验方法推广到多类型系数混合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估计及其系数类型的辨识。模拟实验表明所提出的估计方法与现有的二步估计相比对空间变系数具有更高的估计精度,有关检验方法对辨识特殊类型系数具有满意的检验功效。最后,通过实例分析说明了所提估计和检验方法的具体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加权回归 混合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假设检验 BOOTSTRAP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考地理综合题试题难度模型的适用性分析与构建
9
作者 李晓宇 郭中领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55-59,共5页
地理试题难度预测值的准确性对试卷命制和评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现有的试题预测模型,对2013~2020年高考地理全国Ⅰ卷地理的主观题难度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使用专家打分法、相关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和肯德尔相关系数检验等... 地理试题难度预测值的准确性对试卷命制和评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现有的试题预测模型,对2013~2020年高考地理全国Ⅰ卷地理的主观题难度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使用专家打分法、相关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和肯德尔相关系数检验等方法构建适用于高考地理主观题难度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对高考地理全国I卷主观题各部分的预测效果均提升显著。本文旨在为高考地理试题研制、试题难度预测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考地理 试题难度模型 适用性分析 主观题难度模型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学地理教师跨学科教学能力测评模型研究
10
作者 兰慧佳 常珊珊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37-42,共6页
在素养导向时代下,测评中学地理教师跨学科教学能力是提升该项能力的必要前提。本研究从“概念系统的可续性”“国家政策的指向性”和“权威研究的验证性”三方面解构跨学科教学能力,运用专家咨询法制定了由4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和2... 在素养导向时代下,测评中学地理教师跨学科教学能力是提升该项能力的必要前提。本研究从“概念系统的可续性”“国家政策的指向性”和“权威研究的验证性”三方面解构跨学科教学能力,运用专家咨询法制定了由4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和27个三级观测点构成的指标体系,借助层次分析法确定中学地理教师跨学科教学能力(Y)测评模型的表达式:Y=0.245Y_(1)+0.207Y_(2)+0.356Y_(3)+0.192Y_(4),价值认同能力、知识理解能力、教学实践能力和专业发展能力分别为Y_(1)、Y_(2)、Y_(3)、Y_(4)。通过对问卷量表的信度检验、效度检验和变量相关性检验发现,本研究所构建的中学地理教师跨学科教学能力测评模型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测性,并进一步提出了应用模型的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地理教师 跨学科教学能力 测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辅助地理分层教学的多智能体交互模型的构建
11
作者 郭梓唯 蒋连飞 +2 位作者 杨叶思静 陈浩雨 李红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58-62,共5页
地理分层教学面临个性化需求与实施效率的双重挑战。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基于DeepSeek等人工智能构建的地理教学多智能体交互模型(Geography Teaching Multi-Agent Model)由共享数据集、角色专业化、工作流程和分层教学架构四大模块组成... 地理分层教学面临个性化需求与实施效率的双重挑战。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基于DeepSeek等人工智能构建的地理教学多智能体交互模型(Geography Teaching Multi-Agent Model)由共享数据集、角色专业化、工作流程和分层教学架构四大模块组成,通过“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自动化循环流程,创设多层次的学习目标、教学任务、试题集与测评标准,旨在保持地理课程的一致性、提升地理教学效率与质量、推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分层教学 人工智能 DeepSeek 多智能体交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耦合地理探测器和机器学习模型的滑坡致灾因子敏感性分析
12
作者 胡少伟 郭要辉 +3 位作者 许耀群 李亮 隆坤 王晨峰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34,共8页
为给滑坡灾害防治和滑坡致灾因子敏感性研究提供参考,选取黄河上游龙羊峡至积石峡段流域为研究区,以高程、坡度、地形粗糙度、岩性等16个因子为滑坡典型致灾因子,通过斯皮尔曼相关系数法进行共线性检验以筛选出相关性较强的滑坡致灾因子... 为给滑坡灾害防治和滑坡致灾因子敏感性研究提供参考,选取黄河上游龙羊峡至积石峡段流域为研究区,以高程、坡度、地形粗糙度、岩性等16个因子为滑坡典型致灾因子,通过斯皮尔曼相关系数法进行共线性检验以筛选出相关性较强的滑坡致灾因子,利用GIS将滑坡致灾因子重分类后使用地理探测器分析得到各因子权重,将地理探测结果耦合随机森林模型,得到不同致灾因子作用下的滑坡预测概率,并通过ROC曲线验证预测结果的准确度。结果表明:1)致灾因子交互作用的解释力均大于单个致灾因子的解释力,高程因子与其他地形参数的协同作用尤为突出;2)河网密度、地形粗糙度和剖面曲率的解释力几乎为0,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这些特征变量可能与滑坡发生没有直接或显著的相关性;3)各致灾因子对预测结果的解释力存在显著差异,其中高程-坡度组合是研究区滑坡发育的核心驱动力;4)随机森林模型的AUC值达到0.93,表明随机森林模型具有较高的分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敏感性 GIS 地理探测器模型 随机森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PS的初中地理论证式教学:理论基础、模型建构和实施策略——以“地球板块的缓慢运动”为例
13
作者 占晨达 姚旺达 孟湘莲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8-32,共5页
在分析HPS教学模式研究范畴和论证式教学的教学要素的基础上,本文尝试搭建基于HPS的论证式教学模型,提出“挖掘史学内容、丰富教学内涵”“注重证据预设、启迪学生思维”“重视证据呈现、提升证据意识”“搭建话语范式、优化科学表达”... 在分析HPS教学模式研究范畴和论证式教学的教学要素的基础上,本文尝试搭建基于HPS的论证式教学模型,提出“挖掘史学内容、丰富教学内涵”“注重证据预设、启迪学生思维”“重视证据呈现、提升证据意识”“搭建话语范式、优化科学表达”“注重论证评价、提升论证能力”“绘制路径图谱、彰显科学本质”的实施策略,并以“地球板块的缓慢运动”为例设计论证式教学,旨在帮助学生加深对科学本质的认知,培养学生的论证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S教学 论证式教学 科学本质 教学模型 初中地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理想模型到现实情境的中学地理大概念单元教学课时设计架构——以“产业区位选择”为例
14
作者 胡英山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6-39,共4页
探索以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为目标的学科大概念单元教学课时模式,对于深化教学改革和提升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构建了由理想模型到现实情境的中学地理大概念单元教学课时设计架构,主要包含构建理想模型、动态情境探究和学科大概... 探索以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为目标的学科大概念单元教学课时模式,对于深化教学改革和提升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构建了由理想模型到现实情境的中学地理大概念单元教学课时设计架构,主要包含构建理想模型、动态情境探究和学科大概念生成三个环节。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了由理想模型到现实情境的课时设计架构的关键点,并进行理论循证,最后以“产业区位选择”为例呈现了课时设计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想模型 大概念 单元教学 产业区位选择 中学地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xEnt模型的土耳其扁谷盗在中国的潜在地理分布预测
15
作者 李涛 江海艳 +5 位作者 张远鹏 赵芹 吴芳 朱延光 李丹丹 何洋 《浙江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07-1120,共14页
为预测和分析土耳其扁谷盗[Cryptolestes turcicus(Grouville)]的潜在地理分布,研究不同时期气候环境对其分布的影响,基于土耳其扁谷盗的分布点和环境因子变量,采用MaxEnt生态位模型,预测当前时期(1950—2000年)、未来时期(2021—2040年... 为预测和分析土耳其扁谷盗[Cryptolestes turcicus(Grouville)]的潜在地理分布,研究不同时期气候环境对其分布的影响,基于土耳其扁谷盗的分布点和环境因子变量,采用MaxEnt生态位模型,预测当前时期(1950—2000年)、未来时期(2021—2040年和2041—2060年)、4种气候模式(BCC_CSM2_MR、IPSL_CM6A_LR、MIROC6、MRI_ESM2_0)、2种变化情景(ssp245和ssp585)下土耳其扁谷盗在中国的潜在地理分布和环境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当前土耳其扁谷盗的最佳适生区面积为66.35×10^(4)km^(2),主要分布于河北省、山东省、河南省、安徽省、江苏省和湖北省的大部分地区,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等沿海区域的部分地区;高适生区面积为116.53×10^(4)km^(2),主要分布于黑龙江省西部的少部分区域、吉林省、辽宁省和内蒙古自治区接壤区域、北京市南部、河北省北部、山西省南部、陕西省中部南部、河南省西南部和四川省东北部。刀切法分析(Jackknife)结果表明,8月平均最低温(Tmin8)、海拔、8月平均降水量(Prec8)和11月平均降水量(Prec11)是影响土耳其扁谷盗分布的主要因素,海拔0~300 m、Tmin8 20~29℃、Prec8 100~550 mm、Prec11 15~108 mm条件下土耳其扁谷盗的发生概率高(>0.5)。在未来不同气候情景下,高适生区和最佳适生区面积总体上均呈上升趋势。与当前时期相比,在ssp245和ssp585 2种不同共享社会经济路径下适生区总面积的平均增幅分别为8.5%和4.1%;湖南省、江西省、广西壮族自治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广东省、福建省的大部分地区,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四川省东部和重庆市西部的少部分地区各等级适生区面积增加,适生区等级上升。随着未来气候变化,土耳其扁谷盗最佳适生区有从河南省、安徽省和江苏省向南扩散至湖南省、江西省和上海市等地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耳其扁谷盗 MaxEnt模型 地理分布 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量-地理逻辑回归耦合模型的滑坡灾害易发性评价——以四川省德昌县为例
16
作者 穆成林 周海鹏 +3 位作者 阳博 黄刚 黄雯 洪金鹏 《地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75-1589,共15页
受特殊的地质环境条件和人类工程活动的强烈影响,中国川西地区地质灾害频发,对当地居民生命财产和区域生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以四川省德昌县区域内滑坡灾害为研究对象,甄选了坡度、坡向、地势起伏度、距断层距离、斜坡结构、工程岩组... 受特殊的地质环境条件和人类工程活动的强烈影响,中国川西地区地质灾害频发,对当地居民生命财产和区域生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以四川省德昌县区域内滑坡灾害为研究对象,甄选了坡度、坡向、地势起伏度、距断层距离、斜坡结构、工程岩组、与道路距离、与水系距离、植被覆盖率9个因子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地质灾害基础数据,结合ArcGIS平台和遥感数据,分析指标与滑坡灾害空间分布规律;并基于信息量−地理逻辑回归耦合模型评价滑坡灾害的易发性及叠加降雨因子的综合易发性。结果表明:德昌县滑坡灾害综合易发性分级面积比分别为高易发区(13.61%)、中易发区(52.83%)、低易发区(32.61%)、极低易发区(0.95%)。该评价模型精度检验中ROC曲线的AUC(Area Under Curve)值为0.912,其准确性和合理性较高,可作为德昌县区域滑坡灾害评价的有效方法,为区域滑坡灾害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灾害 易发性 信息量 地理逻辑回归耦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信息模型与地理信息数据融合技术在轨道交通项目中的应用分析
17
作者 殷成钰 黄际政 +1 位作者 黄胜 吴和志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1-225,共5页
[目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在勘察、设计、施工、运维等,全生命周期中产生的大量数据累积,并有数据量大及多源异构的特点,需要通过对建筑信息模型与地理信息数据融合技术的研究,解决轨道交通项目中数据融合及管理痛点。[方法]依托深圳地铁... [目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在勘察、设计、施工、运维等,全生命周期中产生的大量数据累积,并有数据量大及多源异构的特点,需要通过对建筑信息模型与地理信息数据融合技术的研究,解决轨道交通项目中数据融合及管理痛点。[方法]依托深圳地铁项目,对该技术路径应用进行应用分析。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信息化过程中产生的数据类型进行整理,分析不同的数据结构特征,使用Super Map GIS(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并基于二次开发技术实现BIM(建筑信息模型)数据自动化处理,并从数据格式、坐标系统、渲染性能3个方面实现BIM与GIS数据融合。[结果及结论]技术应用至深圳全域地铁轨道交通信息化建设中,形成了BIM+GIS可视化数据平台,为深圳地铁轨道交通工程项目中数据的融合及管理提供了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建筑信息模型 地理信息系统 二次开发 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xEnt与ArcGIS模型预测气候变化下3种补血草在中国的潜在地理分布
18
作者 刘婷 史柠瑞 +3 位作者 朱珠 石蓉蓉 李永梅 徐相云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5-275,共11页
【目的】通过对大叶补血草(Limonium gmelinii)、二色补血草(Limonium bicolor)、黄花补血草(Limonium aureum)生境适生性评价,以确定其潜在地理分布,为相关引种和园林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最大熵模型(MaxEnt)和地理信息系统(... 【目的】通过对大叶补血草(Limonium gmelinii)、二色补血草(Limonium bicolor)、黄花补血草(Limonium aureum)生境适生性评价,以确定其潜在地理分布,为相关引种和园林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最大熵模型(MaxEnt)和地理信息系统(ArcGIS)对187个补血草样本进行建模分析,预测3种补血草的潜在适生性分布范围。【结果】3种补血草的当前潜在高适生区为新疆、黑龙江、甘肃、内蒙古、宁夏、青海。影响3种补血草当前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为海拔、坡度、降水、温度。【结论】3种补血草在西北潜在适生区分布范围广,可作为西北园林中抗旱抗盐碱的优良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血草 适生性 MaxEnt生态位模型 地理信息系统(Arc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IMBL模型的高中地理社会性科学议题教学设计——以“定制公交可以在上海市大范围推广吗”为例
19
作者 何恬 康渝文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27-30,45,共5页
作为社会性科学议题的教学模式之一,SIMBL模型以议题为核心,围绕科学建模、系统动态等六要素,为培养学生应对复杂问题的能力和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提供了新路径。本文以“定制公交可以在上海市大范围推广吗”为例,引导学生从区域发展... 作为社会性科学议题的教学模式之一,SIMBL模型以议题为核心,围绕科学建模、系统动态等六要素,为培养学生应对复杂问题的能力和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提供了新路径。本文以“定制公交可以在上海市大范围推广吗”为例,引导学生从区域发展、资源利用、环境影响等维度展开探究,帮助学生建立系统性思维框架。通过课前调研、数据验证、组间辩论等环节,学生综合运用地理知识分析推广定制公交的可行性,阐明自己的立场和理由,深化对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关系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性科学议题 SIMBL模型 定制公交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 高中地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ED模型下民族地区中学地理教师如何服务乡村振兴
20
作者 张亚平 崔娜娜 +1 位作者 唐兰 石余鹏 《村委主任》 2025年第5期278-280,共3页
文章基于地理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常用的PRED模型,即从人口(Population)、资源(Resource)、环境(Environment)和发展(Development)四个维度,以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以下简称“阿坝州”)中学地理教师群体为研究对象,系统探讨民族... 文章基于地理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常用的PRED模型,即从人口(Population)、资源(Resource)、环境(Environment)和发展(Development)四个维度,以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以下简称“阿坝州”)中学地理教师群体为研究对象,系统探讨民族地区中学地理教师在乡村振兴中所能发挥的作用。通过分析地理教师在提升民族地区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优化各种乡村资源配置、推动乡村生态环境保护和促进乡村现有产业升级等方面的实践,结合具体案例,提出相应的可行性解决策略,旨在为地理教师有效服务乡村振兴提供些许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ED模型 乡村振兴 民族地区 中学地理教师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