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1篇文章
< 1 2 5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Internet与Internet of Things 被引量:2
1
作者 曾华燊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93-899,共7页
从Internet发展历史及应用环境变化的角度讨论IoT(Internet of Things)提出背景、内涵、组成结构和体系结构等关键问题。在分析对IoT的典型定义的基础上,笔者认为"ITU把IoT作为Internet平台在应用领域实现人、机、和智能化物理对象... 从Internet发展历史及应用环境变化的角度讨论IoT(Internet of Things)提出背景、内涵、组成结构和体系结构等关键问题。在分析对IoT的典型定义的基础上,笔者认为"ITU把IoT作为Internet平台在应用领域实现人、机、和智能化物理对象(SPO)信息全方位互通和实践普适计算理念的下一代Internet及其应用系统的概括"是对IoT更为合理的广义定义。以该定义为基础,全面地分析了"由多个用户域网(CPN)通过骨干通信子网互联"的基本组成结构,讨论了两类SPO-CPN的基本组成结构及其支撑技术;指出SPO的引入主要影响CPN资源网络中的接入部分,属于应用系统的范畴,对Internet基本技术影响甚微。笔者不赞同以欧盟为代表的把IoT定义为联物专用网的狭义定义,指出其IoT模型和体系结构研究混淆了网络平台与应用系统,实质上是网络应用系统模型和体系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化物理对象 iot 物联网 全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智能体深度强化学习的SD-IoT控制器部署
2
作者 吕超峰 徐鹏飞 +1 位作者 罗迪 刘金平 《计算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3-92,共10页
物联网(IoT)中激增的流量,影响了传感器等设备的数据传输。利用软件定义网络(SDN)技术可以优化网络性能,提高数据传输质量。然而,物联网中流量等网络状态的不断变化会影响软件定义网络控制平面的性能。研究软件定义物联网(SD-IoT)中的... 物联网(IoT)中激增的流量,影响了传感器等设备的数据传输。利用软件定义网络(SDN)技术可以优化网络性能,提高数据传输质量。然而,物联网中流量等网络状态的不断变化会影响软件定义网络控制平面的性能。研究软件定义物联网(SD-IoT)中的动态控制器部署问题,以在流量变化时保证控制平面性能。考虑到物联网节点的能耗以及数据传输的特点,在部署控制器时,综合考虑延迟、控制可靠性以及能耗的影响,并将该问题构建为马尔可夫博弈过程。为了同时兼顾单一控制器性能以及控制平面整体性能,采用多智能体深度强化学习求解该问题。在部署阶段利用动作掩码屏蔽部分节点,避免将控制器部署在性能不足或者供能不方便的节点。仿真实验表明,与基于Louvain社区划分和基于单智能体深度Q网络(DQN)的部署算法相比,所提算法可以更好地找到高性能的部署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定义物联网 控制器部署 多智能体深度强化学习 动作掩码 马尔可夫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B-IoT下行基带OFDM解调算法设计 被引量:2
3
作者 王超 阴亚东 曹乐平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423-2427,共5页
基于3GPP协议,提出一种窄带物联网(NB-IoT)下行基带正交频分复用(OFDM)解调算法的实现方法。从NB-IoT下行链路帧结构和基带OFDM信号产生原理入手,开展解调算法结构设计,减少解调的复杂度。整个解调算法采用MATLAB软件进行代码编写,利用... 基于3GPP协议,提出一种窄带物联网(NB-IoT)下行基带正交频分复用(OFDM)解调算法的实现方法。从NB-IoT下行链路帧结构和基带OFDM信号产生原理入手,开展解调算法结构设计,减少解调的复杂度。整个解调算法采用MATLAB软件进行代码编写,利用是德科技(Keysight)的通用仪器搭建实验平台,获取NB-IoT下行基带信号并进行解调算法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算法能够实现对NB-IoT下行基带信号的OFDM解调,其结果与是德科技89601B矢量信号分析(VSA)软件处理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窄带物联网 正交频分复用 下行链路 解调算法 矢量分析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IOT的智能电子围栏设计 被引量:1
4
作者 朱志猛 《兵工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7-71,共5页
针对电子围栏系统安全、经济和检测精度需求,提出一种智能电子围栏监控方案。设计电子围栏系统功能结构、系统架构,并在此基础上设计软硬件组成方案;提出电子围栏回波信号的预处理、特征提取和侵入行为检测模型;以某公司提供的电子围栏... 针对电子围栏系统安全、经济和检测精度需求,提出一种智能电子围栏监控方案。设计电子围栏系统功能结构、系统架构,并在此基础上设计软硬件组成方案;提出电子围栏回波信号的预处理、特征提取和侵入行为检测模型;以某公司提供的电子围栏数据为基础,验证所提方案有效性。结果表明:该特征提取模型能够有效提取信号特征,提升分类性能,回波检测模型分类准确率为89.3%;该方案为电子围栏系统安全管理及稳定运行提供了一定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围栏 物联网 回波信号 预处理 特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B-IoT的农业物联网智能灌溉控制系统设计与开发 被引量:3
5
作者 张瑞斌 《现代农业研究》 2024年第9期118-120,共3页
本文针对农业灌溉中存在的水资源浪费和传统灌溉方式效率低下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智能灌溉控制系统。该系统利用NB-IoT技术实现远程监控控制,通过感知节点采集土壤湿度、温度、光照等数据,并结合先进的数据分析算法,实现对灌溉系统... 本文针对农业灌溉中存在的水资源浪费和传统灌溉方式效率低下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智能灌溉控制系统。该系统利用NB-IoT技术实现远程监控控制,通过感知节点采集土壤湿度、温度、光照等数据,并结合先进的数据分析算法,实现对灌溉系统的智能调控。实验结果显示,该系统为农业生产提供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在提高灌溉效率和减少水资源浪费方面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B-iot 农业物联网 智能灌溉 远程监控 数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理想条件下协作CR-NOMA的IoT网络性能分析
6
作者 薛鹏 朱芸灿 +1 位作者 刘金昌 李美玲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067-2074,共8页
为了解决移动通信系统中的高延迟和覆盖盲点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认知无线电-非正交多址接入(Cognitive Radio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CR-NOMA)的工业物联网网络。在认知网络中次用户采用解码转发(Decode and Forward,DF)和放... 为了解决移动通信系统中的高延迟和覆盖盲点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认知无线电-非正交多址接入(Cognitive Radio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CR-NOMA)的工业物联网网络。在认知网络中次用户采用解码转发(Decode and Forward,DF)和放大转发(Amplify and Forward,AF)两种辅助解码方式下,推导了主用户和次用户在完全串行干扰或不完全串行干扰两种终端状态下的中断性能。当用户间链路条件相同时,认知中继采用AF方式优于DF方式,且不完全串行干扰技术后系统残留干扰噪声的增大也会导致主用户和次用户的中断概率增大。研究还发现,各用户移动导致用户之间距离增大时,主用户和次用户的中断概率也会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物联网 认知无线电 非正交多址接入 不完全串行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户物联网技术采纳意愿多元驱动路径研究——以江西省蔬菜种植大户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李连英 李文斌 +1 位作者 邓永胜 刘文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2-310,共9页
为探究农户物联网技术采纳意愿驱动的具体路径,基于整合型技术接受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以406份蔬菜种植大户数据为调研样本,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运用组态分析诠释前因条件与农户高物联网技术采纳意愿的多重并发因果关系... 为探究农户物联网技术采纳意愿驱动的具体路径,基于整合型技术接受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以406份蔬菜种植大户数据为调研样本,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运用组态分析诠释前因条件与农户高物联网技术采纳意愿的多重并发因果关系。结果表明:单一要素不构成蔬菜种植大户高物联网技术采纳意愿的必要条件,但高社会影响和政府支持在产生高物联网技术采纳意愿方面起着更普遍的作用;存在4类产生高物联网技术采纳意愿的适配组态路径:便利条件与政府支持驱动型、绩效期望与社会影响驱动型、努力期望与社会影响驱动型、多维协同驱动型;高绩效期望和高努力期望在实现高物联网技术采纳意愿的过程中互为替代关系;存在2类导致非高物联网技术采纳意愿的适配组态路径,即绩效便利缺失型和政府支持缺失型,且与产生高物联网技术采纳意愿的适配组态存在非对称关系。基于此,提出坚持系统观念,发挥多要素协同作用;重视社会影响,发挥推广示范作用;优化政策支持环境,发挥精准化政策引导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种植大户 物联网技术 采纳意愿 多元驱动 智慧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角度搜索和深度Q网络的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算法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宗刚 韩森 +1 位作者 陈引娟 宁小刚 《兵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44,共15页
针对深度Q网络(Deep Q Network,DQN)算法在求解路径规划问题时存在学习时间长、收敛速度慢的局限性,提出一种角度搜索(Angle Searching,AS)和DQN相结合的算法(Angle Searching-Deep Q Network,AS-DQN),通过规划搜索域,控制移动机器人的... 针对深度Q网络(Deep Q Network,DQN)算法在求解路径规划问题时存在学习时间长、收敛速度慢的局限性,提出一种角度搜索(Angle Searching,AS)和DQN相结合的算法(Angle Searching-Deep Q Network,AS-DQN),通过规划搜索域,控制移动机器人的搜索方向,减少栅格节点的遍历,提高路径规划的效率。为加强移动机器人之间的协作能力,提出一种物联网信息融合技术(Internet Information Fusion Technology,IIFT)模型,能够将多个分散的局部环境信息整合为全局信息,指导移动机器人规划路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标准DQN算法相比,AS-DQN算法可以缩短移动机器人寻得到达目标点最优路径的时间,将IIFT模型与AS-DQN算法相结合路径规划效率更加显著。实体实验结果表明:AS-DQN算法能够应用于Turtlebot3无人车,并成功找到起点至目标点的最优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机器人 路径规划 深度Q网络 角度搜索策略 物联网信息融合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发展历程与展望
9
作者 孙传恒 朱文颖 +2 位作者 邢斌 罗娜 杨信廷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14,共14页
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作为保障食品安全的关键技术手段,能够有效提升供应链主体与消费者之间的信任关系,为实施精准化质量安全召回机制提供科学依据,因而成为近年来学术研究的重点。该文系统梳理了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的... 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作为保障食品安全的关键技术手段,能够有效提升供应链主体与消费者之间的信任关系,为实施精准化质量安全召回机制提供科学依据,因而成为近年来学术研究的重点。该文系统梳理了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的理论内涵和分类框架,通过历史演进视角将其发展进程划分为初步构建制度框架、全面推广平台建设和体系完善与数字智能化转型3个阶段。重点剖析了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信息技术在追溯技术体系中的创新应用,从追溯信息感知、信息处理、信息系统平台建设3个方面客观评述各类技术的优势与局限性。通过系统梳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地方标准的建设现状,指出当前标准化进程中存在的区域差异性与技术适配性等问题。最后提出未来发展建议,探讨了量子区块链、元宇宙、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在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领域的应用潜力,并强调构建跨链协同、虚实融合的智能化可追溯体系,为推进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向智能化与协同化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追溯体系 质量安全 标识技术 物联网 区块链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面向卫星物联网的ZC‑Gold组合前导序列
10
作者 王文鼐 刘雨露 +1 位作者 陈睿 吴炜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共7页
低轨(Low Earth Orbit,LEO)卫星物联网的覆盖范围广,并发终端数众多,如果沿用非地面网络(Non‑terrestrial Network,NTN)现有规范下的Zadoff‑Chu(ZC)前导序列,共享信道高移动性产生的争用与接入时延问题较为突出。文中给出ZC和Gold两种... 低轨(Low Earth Orbit,LEO)卫星物联网的覆盖范围广,并发终端数众多,如果沿用非地面网络(Non‑terrestrial Network,NTN)现有规范下的Zadoff‑Chu(ZC)前导序列,共享信道高移动性产生的争用与接入时延问题较为突出。文中给出ZC和Gold两种序列逐元相乘的序列组合方案,得到一种新型前导码,称作ZGC。分析发现ZGC的扩容比达到ZC序列长度的平方,对周期139的前导码,扩容比的理论值超过一万倍。进一步就周期相关性、峰均比、立方度量和载波频偏(Carrier Fre‑quency Offset,CFO)相关性等前导序列的检验参数,对比计算了ZGC相较于ZC、Gold和部分改进方案的性能。使用多信道时隙Aloha模型分析了多并发争用的接入时延。结果表明,ZGC在实现更高前导容量的同时,可显著降低接入时延,并具更强的CFO免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物联网 非地面网络 前导容量 ZC组合Gol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畜牧饲料饲喂系统应用研究
11
作者 牛合利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1-164,共4页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快速发展,饲料行业作为畜牧业的重要支撑,其产量、结构及企业格局不断变化。然而,传统饲料饲喂方式存在诸多弊端,如饲喂不精准、环境适应性差等,严重影响了畜牧业的生产效率和动物健康。在此背景下,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为...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快速发展,饲料行业作为畜牧业的重要支撑,其产量、结构及企业格局不断变化。然而,传统饲料饲喂方式存在诸多弊端,如饲喂不精准、环境适应性差等,严重影响了畜牧业的生产效率和动物健康。在此背景下,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为饲料饲喂系统带来了革新。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畜牧饲料行业及饲喂系统的现状,然后详细探讨了物联网技术在饲料饲喂精准控制和环境联动调控中的应用模式,包括个体识别与生长监测、饲料智能配方与定量饲喂、感知畜舍饲养环境以及协同优化饲料饲喂与环境等方面。最后,展望了物联网技术在饲料饲喂系统中的发展趋势,强调技术创新驱动和产业融合拓展将推动畜牧饲料饲喂系统向更智能化、高效化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技术 畜牧饲料饲喂 系统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物联网的通感算智融合:关键技术与未来展望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新奕 费泽松 +1 位作者 周一青 胡杰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88-908,共21页
智慧城市、智能工厂等物联网新兴业务对通信速率、感知精度、计算效率提出更高要求,算力网络的发展与通信网络内生感知与内生智能能力的挖掘为构建通信-感知-计算-智能融合的物联网奠定扎实基础。该文首先结合未来业务概述了物联网对通... 智慧城市、智能工厂等物联网新兴业务对通信速率、感知精度、计算效率提出更高要求,算力网络的发展与通信网络内生感知与内生智能能力的挖掘为构建通信-感知-计算-智能融合的物联网奠定扎实基础。该文首先结合未来业务概述了物联网对通信、感知、计算、智能4个功能的需求;然后基于对物联网典型特征分析,阐述4项关键技术的技术原理、方法,提出通感算智一体物联网新范式,总结了相关技术的研究进展;最后探讨了技术挑战与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感知-计算-智能融合 第6代移动通信系统 物联网 网络架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空图神经网络在物联网中的应用综述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建伟 陈旭 +2 位作者 王叔洋 景永俊 宋吉飞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3-54,共12页
随着物联网在各个领域物理设备的发展,产生的大量数据给当前数据处理方法带来了挑战。深度学习模型具备处理大规模和高维度数据的能力,已逐渐应用于物联网不同领域。时空图神经网络作为一种处理图结构数据的深度学习模型,能够对物联网... 随着物联网在各个领域物理设备的发展,产生的大量数据给当前数据处理方法带来了挑战。深度学习模型具备处理大规模和高维度数据的能力,已逐渐应用于物联网不同领域。时空图神经网络作为一种处理图结构数据的深度学习模型,能够对物联网中的拓扑结构和时间信息进行建模,并在物联网预测任务中展现出优秀性能。介绍了物联网中的时间相关性和空间相关性,以及不同时空网络架构的构建方法,并基于空间相关性的不同,将时空图神经网络分为时空图卷积网络和时空图注意力网络。进一步分析了时空图卷积网络和时空图注意力网络在物联网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交通、环境和能源领域。最后,探讨了时空图神经网络在物联网应用中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深度学习 时空图神经网络 图结构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矿山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郑玉荣 靳军宝 +2 位作者 吴新年 赵亚军 王晓民 《黄金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04-416,共13页
智能矿山是矿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引擎,通过梳理国内外最新研发与应用进展,对重点技术赋能矿业智能化发展进行了系统研究。共性关键技术赋能智能矿山行业主要围绕实际生产需求展开,研究主题包括物联网、机器视觉、机器听觉、深度学习、... 智能矿山是矿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引擎,通过梳理国内外最新研发与应用进展,对重点技术赋能矿业智能化发展进行了系统研究。共性关键技术赋能智能矿山行业主要围绕实际生产需求展开,研究主题包括物联网、机器视觉、机器听觉、深度学习、大数据挖掘、智能传感器、协作机器人、数字孪生和绿色矿山等,应用场景涉及智能控制系统、资产智能管理、安全保障及其系统、数据管理及其分析和监控系统等。展望未来,关键技术的创新与融合应用将成为推动智能矿山向高质量、可持续和智能化全面发展的核心引擎,通过结合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来提升矿山在精准勘探、优化开采路径、降低能耗与废弃物和提高资源利用率等方面的综合能力,而数字孪生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将实现矿山的全面数字化运营,区块链、物联网、云计算和5G等技术可保障矿山远程管理和智能决策的高效性和精准性。智能矿山关键技术的应用将为矿业转型升级奠定坚实基础,引领矿业向绿色、安全、数字、智能和高效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矿山 关键技术 物联网 数字化 人工智能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入区块链的SDN-IoT网络安全:架构、方案与挑战 被引量:13
15
作者 唐菀 张艳 +2 位作者 杨喜敏 陈健 刘宇宸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179-2199,共21页
基于软件定义网络架构的物联网(SDN-IoT)顺应了物联网从软件上实现网络功能的发展趋势,但随着网络应用服务需求的类型与数量日益剧增,物联网易受攻击设备数量不断增加,软件定义网络自身特性带来更多更新的安全威胁.具有去中心化、交易... 基于软件定义网络架构的物联网(SDN-IoT)顺应了物联网从软件上实现网络功能的发展趋势,但随着网络应用服务需求的类型与数量日益剧增,物联网易受攻击设备数量不断增加,软件定义网络自身特性带来更多更新的安全威胁.具有去中心化、交易安全性等特性的区块链技术为保证SDN-IoT网络的安全性提供新的思路与策略.首先从物联网、软件定义网络以及两者结合的3个方面来解析SDN-IoT面临的安全风险与网络攻击,讨论引入区块链后所能解决的问题;对现有基于区块链的SDN-IoT安全架构进行梳理,并从部署区块链的网络层面进行分类.此外,分别针对数据安全、通信安全、软件定义网络控制安全、节点安全和特有攻击,对现有解决方案及最新研究进展进行全面介绍.最后结合现有的解决思路,从技术融合、区块链自身安全、架构完善等3方面,分析基于区块链的SDN-IoT网络安全的研究方向与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软件定义网络 区块链 网络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adoop平台下粒子滤波结合改进ABC算法的IoT大数据特征选择方法 被引量:12
16
作者 吴颖 李晓玲 唐晶磊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3297-3301,共5页
针对现有物联网大数据特征选择算法计算效率低下、可扩展性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人工蜂群(ABC)选择特征的系统架构,该架构包含四层体系,可以高效地聚合有效数据,剔除不需要的数据。整个系统是基于Hadoop平台、MapReduce以及改进... 针对现有物联网大数据特征选择算法计算效率低下、可扩展性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人工蜂群(ABC)选择特征的系统架构,该架构包含四层体系,可以高效地聚合有效数据,剔除不需要的数据。整个系统是基于Hadoop平台、MapReduce以及改进ABC算法的。改进ABC算法用于选择特征,而MapReduce则由并行算法支持,该算法可高效处理大数据集。该系统使用MapReduce工具实现,并利用粒子滤波来消除噪声。将提出的算法与同类方法进行比较,并通过使用十个不同的数据集对效率、准确性和吞吐量进行评估。结果表明,相比其他几种较新的算法,提出的算法在选择特征时更具可扩展性和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大数据 人工蜂群算法 特征选择 粒子滤波 小生境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oT-GIS耦合感知的煤层底板突水预测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孟祥瑞 王军号 高召宁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5-91,共7页
针对煤层底板突水预测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把物联网(IoT)感知技术应用于底板突水的预测监控,分析影响底板突水的主控因素,构建一种开放的分布式IoT-GIS耦合感知信息处理平台。全方位获取影响底板突水的各类参数。建立层次分析(AHP)模型... 针对煤层底板突水预测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把物联网(IoT)感知技术应用于底板突水的预测监控,分析影响底板突水的主控因素,构建一种开放的分布式IoT-GIS耦合感知信息处理平台。全方位获取影响底板突水的各类参数。建立层次分析(AHP)模型。采用基于动态贝叶斯网络的权值推理算法,利用概率双向传递及链式规则推导出AHP权值。再由GIS进行多因素空间融合处理,建立用以计算突水相对概率指数的非线性数学模型。依据底板突水相对概率指数梳状分布曲线的分区阈值,进一步辨识底板突水模式。在孙疃煤矿10号煤层完成的试验表明,IoT-GIS耦合感知平台对底板突水的感知准确率大于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iot) 地理信息系统(GIS) 耦合感知 底板突水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联网中基于信任抗On-off攻击的自适应安全机制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光华 杨耀红 +1 位作者 庞少博 陈振国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82-687,共6页
为了降低静态安全机制中不必要的数据源认证开销和防御信任阈值机制中存在的On-off攻击,在物联网(IoT)环境下提出了一种基于信任的自适应安全机制。首先,根据节点在信息交互中的行为表现建立节点间的信任评估模型,进而给出节点总体信任... 为了降低静态安全机制中不必要的数据源认证开销和防御信任阈值机制中存在的On-off攻击,在物联网(IoT)环境下提出了一种基于信任的自适应安全机制。首先,根据节点在信息交互中的行为表现建立节点间的信任评估模型,进而给出节点总体信任值的度量方法;然后,对于总体信任值高于信任阈值的节点,采用基于信任的自适应检测算法实时地检测这些节点总体信任值的变化情况;最终,中继节点根据自适应检测的结果决定是否验证接收到的消息。仿真实验结果和分析表明,该机制降低了中继节点的能量开销,同时对物联网中的On-off攻击起到较好的防御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On-off攻击 信任评估 自适应安全 能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天线研究综述
19
作者 徐含静 张万平 +1 位作者 李波 吕文俊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1,共11页
大量物联网节点通过富集环境能量,实现能源自给、按需联接而形成智联网络。光伏天线集光能采集和无线通信功能于一体,是实现节点低成本能源自供、以高能效绿色无线通信方式实现万物智联的多功能关键部件。目前,适用于卫星通信的光伏阵... 大量物联网节点通过富集环境能量,实现能源自给、按需联接而形成智联网络。光伏天线集光能采集和无线通信功能于一体,是实现节点低成本能源自供、以高能效绿色无线通信方式实现万物智联的多功能关键部件。目前,适用于卫星通信的光伏阵列天线凭借其优良辐射特性成为主流集成方案,该类设计光电转换效率可达原有商用电池初始效率90%以上。文中系统阐述了传统天线与光伏电池的集成手段及应用场景,进而探讨集成光伏薄膜加载条件下的多模谐振频率选择表面和天线潜在设计方案,并对三维频率选择表面与光伏电池的集成手段展开详细阐述。最后指出亟待解决的挑战性难题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为光伏天线的未来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线 光伏电池 物联网 光伏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命名实体识别的大规模物联网二进制组件识别
20
作者 张立孝 马垚 +2 位作者 杨玉丽 于丹 陈永乐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288-2295,共8页
物联网(IoT)设备厂商在固件开发中通常会大量复用基于开源代码编译而成的开源组件,每个固件通常由上百个这样的组件构成。如果这些组件未能及时更新,未打上安全补丁的开源组件可能会携带着漏洞集成到固件中,进而给IoT设备埋下安全隐患... 物联网(IoT)设备厂商在固件开发中通常会大量复用基于开源代码编译而成的开源组件,每个固件通常由上百个这样的组件构成。如果这些组件未能及时更新,未打上安全补丁的开源组件可能会携带着漏洞集成到固件中,进而给IoT设备埋下安全隐患。因此,识别IoT固件中的二进制组件对于确保IoT设备的安全性至关重要。针对现有方法难以大规模识别二进制组件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命名实体识别(NER)的大规模IoT二进制组件识别方法。首先,通过固件解压提取固件内部的二进制组件;然后,通过可读字符串提取和组件执行这两个方式获取组件的语义信息;最后,利用RoBERTa-BiLSTM-CRF的NER模型识别组件名和版本号。在12个流行的IoT生产商发布的6 575个固件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获得了87.67%的F1值,可成功识别163个二进制组件。可见,该方法有效扩大了IoT固件中二进制组件的识别范围,有助于从软件供应链的角度保障固件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软件供应链 组件识别 固件安全 命名实体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