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无线物联网技术的铁路隧道智能照明系统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贾志博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16-221,共6页
为解决现有铁路隧道照明系统设计工作量大、配电系统复杂、施工周期长、建设投资大、运维效率低、管理难度高等问题,实现铁路隧道智能运维及绿色低碳目标,基于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结合隧道照明设计规范要求,提出一种基于无线物联网技术... 为解决现有铁路隧道照明系统设计工作量大、配电系统复杂、施工周期长、建设投资大、运维效率低、管理难度高等问题,实现铁路隧道智能运维及绿色低碳目标,基于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结合隧道照明设计规范要求,提出一种基于无线物联网技术的铁路隧道智能照明系统方案。通过分析现有隧道照明配电系统结构及控制策略缺陷、有线通信的局限性及无线通信的技术要求、隧道运维检修及设备故障下灯具控制要求,优化设计出一种无照明支线的隧道照明配电系统结构,研究系统的通信网络及智能控制方案,配套研制了智能单灯控制装置及无源自发电应急启动开关等设备。该系统有效降低了隧道照明工程施工难度与建设成本,实现了故障预测与智能运维功能。研制的智能灯具保障了检修便捷与运维安全,无源开关具备应用普适性与行业推广价值。通过济青高铁、西康高铁等项目中应用表现,该系统满足建设施工和运维管理要求,经济效益和节能减排效果显著,在公路隧道、既有铁路隧道等场景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隧道 智能照明系统 无线物联网技术 配电系统 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持新型电力系统的5G/6G高可靠低时延电力物联网通信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曾琦 刘友波 +3 位作者 李梓玮 马超 钟俊 刘星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8435-8443,I0009,共10页
新型电力系统中“源-网-荷-储”协同控制具有大规模节点接入、双向可靠和广域低时延的信息传输需求,是5G通信重要垂直应用场景。然而,现有民用5G通信无法完全满足电力业务互动控制对高可靠和低时延的信息传输需求。该文在5G标准基础上,... 新型电力系统中“源-网-荷-储”协同控制具有大规模节点接入、双向可靠和广域低时延的信息传输需求,是5G通信重要垂直应用场景。然而,现有民用5G通信无法完全满足电力业务互动控制对高可靠和低时延的信息传输需求。该文在5G标准基础上,将子载波跳频技术(frequency hopping,FH)应用于可配置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OFDM)系统中,形成OFDM/FH传输新体制,为新型电力系统提供多业务接入和高可靠的信号传输方案;同时,考虑控制业务短包和突发特性,将OFDM/FH信号传输与5G/6G微时隙(mini-slot)调度策略融合,以mini-slot为基本单位的资源调度和重传机制能有效降低时延。随后,通过理论分析,揭示该电力物联网(Internet-of-things,IoT)通信系统传输可靠性与重传时延的内在折中关系。通过对无线通信物理层信号处理和媒介接入层时隙调度联合设计,该文提出的基于mini-slot调度架构OFDM/FH的电力物联网5G/6G通信方案,可支持“源-网-荷-储”多业务泛在接入、高达99.999%传输可靠性和毫秒级低时延要求,实现了5G/6G高可靠低时延通信(ultrareliability and low-latency communications,uRLLC)与泛在电力控制业务的深度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物联网通信 电力业务 可靠性 时延性 系统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电力系统专用传感与边缘智能关键技术及其展望 被引量:11
3
作者 余涛 梁敏航 +3 位作者 罗庆全 蓝超凡 王艺澎 潘振宁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324-3338,共15页
电力物联网在电力系统的实时传感、透明感知与全局调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新型电力系统的不断演化,传统的设备传感与静态独立的智能系统难以应对多样化业务需求激增、多元化数据爆发式增长、传感器通信可靠性差与能效低下和算法模... 电力物联网在电力系统的实时传感、透明感知与全局调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新型电力系统的不断演化,传统的设备传感与静态独立的智能系统难以应对多样化业务需求激增、多元化数据爆发式增长、传感器通信可靠性差与能效低下和算法模型迭代成本高等难题。因此,高度多元集成、绿色持续可靠、云边端深度协同的新型电力系统专用传感与边缘智能有望成为新范式。该文首先以新型电力系统专用传感与边缘智能的基本内涵为基础,构建了专用传感与边缘智能融合贯通的体系架构。然后重点阐述了国产化高频新型传感技术、绿色供能的高性能嵌入式芯片技术、高可靠性灵活组网技术、轻量化模型推理技术、云边协同资源共享技术和在线学习持续迭代技术。并进一步展望了专用传感与边缘智能在数据治理、隐私保护、软件定义硬件、业务-算力微服务、多层分布式泛在智能和电力大模型等发展方向,以期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电力物联网 专用传感 边缘智能 云边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电物联网云边协同系统计算资源双目标优化配置方法 被引量:4
4
作者 屈径 刘文泽 +3 位作者 蔡泽祥 岑伯维 胡凯强 刘媛媛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2-119,共8页
云边协同系统能够支持计算资源弹性扩展,适应配电物联网技术的需求。针对云边协同系统的计算资源配置问题,刻画了云边协同系统的计算资源,建立了计算业务模型,提出了批量计算业务的业务超时系数以对系统效果进行定量评价。基于上述模型... 云边协同系统能够支持计算资源弹性扩展,适应配电物联网技术的需求。针对云边协同系统的计算资源配置问题,刻画了云边协同系统的计算资源,建立了计算业务模型,提出了批量计算业务的业务超时系数以对系统效果进行定量评价。基于上述模型,以最小化云边协同系统开销和最小化业务超时系数为目标,建立了考虑云边互动的计算资源优化配置双目标规划模型,并采用改进差分进化算法得到帕累托前沿。基于仿真算例讨论了不同双目标处理方法、通信质量、并发业务规模等对所提计算资源配置方法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物联网 计算资源配置 云边协同系统 双目标规划 差分进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PWAN和AQI指数预测的空气质量监测系统 被引量:6
5
作者 张天娇 海涛 +2 位作者 王钧 黄孝平 招兴业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6558-6566,共9页
针对传统空气质量监测系统耗电量大、抗干扰能力差、稳定性不高以及空气质量指数(air quality index,AQI)预测精度不足等问题,设计了一种集低功耗广域物联网LPWAN、One-NET云平台和循环神经网络(gated recurrent unit,GRU)于一体的空气... 针对传统空气质量监测系统耗电量大、抗干扰能力差、稳定性不高以及空气质量指数(air quality index,AQI)预测精度不足等问题,设计了一种集低功耗广域物联网LPWAN、One-NET云平台和循环神经网络(gated recurrent unit,GRU)于一体的空气质量监测系统。系统采用光伏为主、市电为辅的混合模式供电;利用远距离无线电LoRa技术采集环境参数,集合云平台技术、麻雀搜索算法-变分模态分解-循环神经网络(sparrow search algorithm-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GRU,SSA-VMD-GRU)耦合模型实现远程监控和预测AQI指数。通过通信测试,结果表明通信距离1000 m内,通信率在96%以上,丢包率不超过4%。将采集到的特征参数用传统的GRU模型、VMD-GRU模型和本文提出的SSA-VMD-GRU模型进行训练、测试仿真和对比,结果表明SSA-VMD-GRU模型相较于传统的GRU模型和VMD-GRU模型对AQI指数有更好的预测效果,均方根误差分别减小了22.434、0.833,平均绝对误差分别减小了16.849、0.623,预测误差率在3%以内。该系统能够实现对空气质量的实时监控和AQI指数的精准预测,为准确发布空气质量预警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功耗广域物联网 AQI指数预测 SSA-VMD-GRU模型 监测系统 光伏供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云模型综合相似度的电力物联网关键技术综合评价 被引量:3
6
作者 陈连福 钟海旺 +1 位作者 谭振飞 阮广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29,I0001,共12页
目前电力物联网关键技术应用的综合评价具有单评价对象的特点,传统评价方法无法适用.为全面评价电力物联网项目建设水平和运营成效,在综合考量电力物联网不同建设和运营阶段及其关键要素基础上,建立电力物联网关键技术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目前电力物联网关键技术应用的综合评价具有单评价对象的特点,传统评价方法无法适用.为全面评价电力物联网项目建设水平和运营成效,在综合考量电力物联网不同建设和运营阶段及其关键要素基础上,建立电力物联网关键技术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其单评价对象场景的特点,提出基于云模型综合相似度的评价模型.通过对逼近理想解排序方法的改造构建单评价对象的决策矩阵,提出以兼顾云模型的形状-距离综合相似度为度量,表征逼近理想解排序方法的相对贴近度,进而实现对单评价对象的精准评价.应用所提方法综合评价某电力物联网示范工程,验证了所提综合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的客观性与全面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物联网 指标体系 云模型 云模型相似度 逼近理想解排序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配电系统层级式数字化架构体系发展范式 被引量:4
7
作者 杨志淳 闵怀东 +3 位作者 杨帆 尚磊 雷杨 董旭柱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2-51,共10页
针对未来配电系统网架结构形态特征的演化及数字化体系的重构进行了分析。由于现有配电自动化技术无法满足构建透明、高效的新型配电系统的需求,需要对数字化控制架构、物联体系架构和数字化通信体系架构进行适应性改变。控制架构在构... 针对未来配电系统网架结构形态特征的演化及数字化体系的重构进行了分析。由于现有配电自动化技术无法满足构建透明、高效的新型配电系统的需求,需要对数字化控制架构、物联体系架构和数字化通信体系架构进行适应性改变。控制架构在构建上需要考虑分层分级的配电网拓扑架构,并基于实际拓扑架构进行层级式的管理。物联体系架构则需要在前序更新的控制架构的支撑设备基础上进行物与网的融合连接。讨论了如何在保持传统配电系统基本功能的前提下整合分布式能源,以及如何通过数字化转型提升能源管理能力。提出了基于云管边端协同的新型物联网架构,旨在统一管理设备、数据和业务。在考虑支撑控制架构的电气设备和支撑物联体系架构的通信设备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设备的新型层级式通信体系架构以快速、灵活、高效地满足新增业务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系统 数字化架构 分布式能源 物联网 通信架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功耗广域网LoRa技术进展与研究挑战 被引量:6
8
作者 童率 王继良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623-3642,共20页
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催生了大量新型的应用模式和互联生态,推动了产业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物联网通过连接传感器、可穿戴设备、智能表计等低数据率、低功耗终端,赋予大量普通设备计算和联网的能力.随着应用场景和系统规模的扩展,传统无线... 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催生了大量新型的应用模式和互联生态,推动了产业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物联网通过连接传感器、可穿戴设备、智能表计等低数据率、低功耗终端,赋予大量普通设备计算和联网的能力.随着应用场景和系统规模的扩展,传统无线技术难以适应物联网大规模、低功耗、远距离的设备组网要求.如何降低设备接入门槛、实现设备低功耗远距离连接,是当前物联网面临的重要挑战.LoRa(Long Range)作为一种代表性的低功耗广域网技术,有效解决了低功耗设备远距离连接问题,已成为物联网的核心支撑技术.然而LoRa在规模化应用中仍面临以下三方面重要挑战:(1)大规模连接场景高并发传输导致信号冲突,设备并发接入困难;(2)远距离无线链路信号衰减剧烈,弱信号可靠传输困难;(3)物联网共享信道异构协议干扰问题突出,广域异构共存困难.本文概述了现阶段低功耗广域物联网技术研究进展,重点阐述现有技术在实际应用场景中面临的三方面研究挑战及对应的技术方案.针对高并发冲突问题,现有研究提出冲突避免和并发解码方法;针对弱信号问题,现有研究在弱信号增强传输和接收端解码优化两个方面展开探索;针对异构协议竞争问题,现有研究设计了多种设计跨协议通信机制.本文综述了LoRa低功耗广域网最新相关研究,分析现有工作的创新点和局限性,并指出了低功耗广域网未来研究和发展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低功耗广域网 冲突解码 弱信号 跨协议通信 网络系统 网络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能设备在电力物联网领域中的作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寇正 王真龙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785-2787,共3页
储能设备作为一种能够支持能量高效转换与存储的装置,其在电力物联网领域的作用日益凸显。为扩大储能设备的应用领域,针对储能设备在电力物联网领域中的作用效果进行研究综述。分析储能设备的主要类型以及技术原理,指出电化学储能设备... 储能设备作为一种能够支持能量高效转换与存储的装置,其在电力物联网领域的作用日益凸显。为扩大储能设备的应用领域,针对储能设备在电力物联网领域中的作用效果进行研究综述。分析储能设备的主要类型以及技术原理,指出电化学储能设备以及机械储能储备在储能效率以及安全性方面均占据较大优势。在此基础上,分别从提高供电稳定性、优化能源利用效率以及提高电能质量三个方面,对储能设备的作用效果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设备 电力物联网 电力系统 电化学储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机的输电线路振动能量收集装置
10
作者 高思航 冯少轩 +3 位作者 刘咏熙 王锐 韦昊 罗小婷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8-215,共8页
在电力物联网蓬勃发展的当下,如何持续且长时间地供能成为了数以万计的传感器所要面临的技术难题。摩擦纳米发电机(triboelectric nanogenerator,TENG)作为新崛起的高效供能技术,在传感器的自供电领域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文中基于... 在电力物联网蓬勃发展的当下,如何持续且长时间地供能成为了数以万计的传感器所要面临的技术难题。摩擦纳米发电机(triboelectric nanogenerator,TENG)作为新崛起的高效供能技术,在传感器的自供电领域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文中基于摩擦电工作原理,利用多层弹性体结构的垂直接触分离TENG,设计出一种面向输电线路微风振动的多层弹性体TENG能量采集装置。通过振动能量采集器输出性能测试平台模拟输电线路微风振动状态,对不同频率和振幅下能量采集器的基本电气特性进行测试,结合电能管理策略,构建面向输电线路微风振动的振动能量采集自供电系统,实现宽频带振动能量的高效采集与转换,完成对商用传感器的供能。最后,通过输电线路振动缩比模型验证文中所设计振动能量采集装置的有效性与可行性。文中设计的振动能量采集自供电系统能够有效地将输电线路宽频振动能量转换为电能,具有结构简易、经济性好的特点,解决了电力物联网传感器不能持久绿色供电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纳米发电机(TENG) 电力物联网 输电线路 微风振动 自供电系统 宽频带能量收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变电设备物联网的设备编码标识 被引量:22
11
作者 张军永 黄小庆 +2 位作者 曹一家 朱玉生 何杰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2-96,共5页
根据物联网在电网中的应用趋势,定义了输变电设备物联网并设计其体系架构。面向信息索引需求,借鉴产品电子代码(EPC)的编码结构、思想,结合现有的设备编码规范,提出了设备标识码的编制原则和设计方案。进一步分析了编码方案量化、标识... 根据物联网在电网中的应用趋势,定义了输变电设备物联网并设计其体系架构。面向信息索引需求,借鉴产品电子代码(EPC)的编码结构、思想,结合现有的设备编码规范,提出了设备标识码的编制原则和设计方案。进一步分析了编码方案量化、标识码识别应用等问题,并采用功能模块化思想,设计了编码标识系统和编码系统,详细阐述了2个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最后研究了设备标识码与现有电力设备编码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产品电子代码 输变电设备 设备标识码 编码标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RS辅助的SWIPT物联网系统安全波束成形设计 被引量:27
12
作者 朱政宇 徐金雷 +2 位作者 孙钢灿 王宁 郝万明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85-193,共9页
为满足绿色万物互联的智能信号处理部署和物理层安全的新要求,针对基于智能反射面辅助的无线携能通信物联网系统中可持续能量供应紧缺问题,提出了一种安全波束成形设计方法。考虑保密速率、发射功率和IRS反射相移约束,以最大化能量采集... 为满足绿色万物互联的智能信号处理部署和物理层安全的新要求,针对基于智能反射面辅助的无线携能通信物联网系统中可持续能量供应紧缺问题,提出了一种安全波束成形设计方法。考虑保密速率、发射功率和IRS反射相移约束,以最大化能量采集器采集功率为目标,联合优化基站发射波束成形矩阵和干扰机协方差矩阵以及IRS相移,将优化问题建模为具有二次型约束的非凸二次型规划问题。利用松弛变量、半定松弛法、辅助变量和序列参数凸逼近法将非凸的二次型问题转化为等价的凸问题,并提出一种交替迭代优化算法获取原问题的可行解。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够快速收敛,且与基准方案相比能有效地提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反射面 物联网 无线携能通信系统 安全波束成形 能量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低功耗安全监测采集系统设计与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黄跃文 周芳芳 韩笑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53-156,170,共5页
为了解决安全监测工程中存在的现场测点位置分散、工况区域危险、设备有线通信和供电难以保证、振弦仪器数据不稳定等问题,采用LoRa通信、协处理器和谱分析技术,研发了无线低功耗安全监测采集系统。该系统由低功耗采集单元、数据集中器... 为了解决安全监测工程中存在的现场测点位置分散、工况区域危险、设备有线通信和供电难以保证、振弦仪器数据不稳定等问题,采用LoRa通信、协处理器和谱分析技术,研发了无线低功耗安全监测采集系统。该系统由低功耗采集单元、数据集中器和设备连接平台组成,实现了自动化采集单元低功耗运行和数据实时无线传输的功能。通过丹江口大坝自动化监测与人工观测的数据对比可知,无线低功耗安全监测采集系统准确性、完整性都与人工采集方式无明显差异,且数据频次和及时性都高于人工采集方式。该采集系统解决了工程建设施工期边坡土石坝等工程安全监测自动化实施难题,并且已经在一大批大型水利水电工程中获得了成功应用,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和推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功耗 LoRa通信 物联网 安全监测采集系统 频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PS的风电瓦斯闭锁系统建模仿真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志斌 孙彦景 +1 位作者 刘卫东 于满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0-84,共5页
为解决现有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对基于CAN总线、RS485等不同总线协议的矿用分站节点的调度问题,提出将信息物理系统(CPS)技术引入煤矿井下,建立能够兼容工业以太网、各种现场总线分站和设备仪器的分布式混合系统模型,构建有效消除安全隐患... 为解决现有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对基于CAN总线、RS485等不同总线协议的矿用分站节点的调度问题,提出将信息物理系统(CPS)技术引入煤矿井下,建立能够兼容工业以太网、各种现场总线分站和设备仪器的分布式混合系统模型,构建有效消除安全隐患的风电瓦斯闭锁系统。阐述了基于CPS的风电瓦斯闭锁系统的总体结构和功能设计,分析了基于时间并发性建模的方法,并使用PtolemyⅡ混合系统并发模型设计工具实现系统建模。最后,针对瓦斯喷出和瓦斯突出2种情况,使用MATLAB工具对系统性能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应对瓦斯涌出突发事件,通过触发通风机控制系统,将矿井瓦斯浓度快速有效地调节在安全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物理系统 风电瓦斯闭锁 PTOLEMY 物联网 通风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益驱动的泛在电力物联网 被引量:8
15
作者 杨秀媛 刘凤鸣 +3 位作者 陈麒宇 周博文 卜思齐 徐智蔷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9,共9页
建设泛在电力物联网是实现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转型目标的关键步骤。从物联网在电力和能源系统中的利益问题出发,论述了利益驱动的泛在电力物联网的意义,提出了实施的关键技术和应用前景,其中,利益是泛在电力物联网发展的动力,经济价值... 建设泛在电力物联网是实现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转型目标的关键步骤。从物联网在电力和能源系统中的利益问题出发,论述了利益驱动的泛在电力物联网的意义,提出了实施的关键技术和应用前景,其中,利益是泛在电力物联网发展的动力,经济价值回收是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首先,分析了电力物联网演化到泛在电力物联网的过程,给出了电力物联网在不同文献中的定义,并提炼出泛在电力物联网的核心思想。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泛在电力物联网在建设中所面临的挑战、需要的关键技术以及期望的目标。然后,结合国家电网公司的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大纲,对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发展前景、开展形式和经济价值回收方式进行了探讨。最后,对泛在电力物联网在可再生能源高效利用和提高企业收益方面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在电力物联网 能源互联网 综合能源系统 能源转型 电力系统 物理信息融合 利益驱动 经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联网的随机性电源即插即用运维技术方案研究 被引量:18
16
作者 李献伟 王伟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112-117,共6页
针对随机性电源接入规模大、地域分布广导致的运维困难问题,提出了基于物联网的即插即用运维技术方案。该方案采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及地理信息技术,实现设备运行维护的即插即用及现实地理场景精确定位。基于四维健康评估模型维修预警专家... 针对随机性电源接入规模大、地域分布广导致的运维困难问题,提出了基于物联网的即插即用运维技术方案。该方案采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及地理信息技术,实现设备运行维护的即插即用及现实地理场景精确定位。基于四维健康评估模型维修预警专家系统能够及时发现隐患并提前维护,很好地满足随机性电源设备的运维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性电源 物联网 地理信息技术 即插即用 健康评估模型 预警专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马尔科夫决策过程的家庭能量管理智能优化策略 被引量:19
17
作者 傅质馨 李潇逸 +1 位作者 朱俊澎 袁越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41-148,共8页
在迅速发展的通信技术和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的背景下,结合多种信息交互方式和人工智能技术可为提高家庭能量管理的智能化程度提供新的思路。提出一种结合实时信息交互的家庭能量管理智能优化策略。首先,给出了以用户用能费用为基础的马... 在迅速发展的通信技术和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的背景下,结合多种信息交互方式和人工智能技术可为提高家庭能量管理的智能化程度提供新的思路。提出一种结合实时信息交互的家庭能量管理智能优化策略。首先,给出了以用户用能费用为基础的马尔科夫决策过程模型,采用动态规划方法求解模型,重点在家庭用电设备调度过程中考虑实时电价信息和用户的随机行为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结合事件触发机制有效提高家庭能量管理系统的运行效率,进而给出从家庭能量管理控制中心到用电设备的智能优化调度方法;最后,通过仿真算例证实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其能在减少用户用电费用的同时给出满足用户用电需求的优化用电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能量管理系统 马尔科夫决策过程 随机动态规划 实时电价 泛在电力物联网 智能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配电系统的组网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43
18
作者 张勇军 刘子文 +3 位作者 宋伟伟 陈光侵 汤清权 陈伯达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39-49,共11页
随着能源清洁化转型以及智慧能源建设的推进,直流配电系统因便于接纳分布式清洁能源、功率易于控制等优点受到密切关注。对直流配电系统的组网技术及其应用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综述,首先对直流配电系统的主要性能特点进行了... 随着能源清洁化转型以及智慧能源建设的推进,直流配电系统因便于接纳分布式清洁能源、功率易于控制等优点受到密切关注。对直流配电系统的组网技术及其应用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综述,首先对直流配电系统的主要性能特点进行了总结,其次对直流配电系统中典型的拓扑结构和供电模式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进而研究了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直流变压器和低压换流器接入直流配电系统时的控制方式,最后结合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直流能量路由器、能源互联网及泛在电力物联网等智慧能源应用场景与发展趋势的分析,总结和展望了柔性直流配电系统关键技术的主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配电系统 组网技术 智慧能源 泛在电力物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联网的风光互补发电监测系统 被引量:4
19
作者 邓国斌 沈萍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700-2702,共3页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是利用可再生能源风能和太阳能进行发电的系统,具有较高的性价比。相较于传统的化石能源具有清洁无污染,可持续利用的特点。针对风光互补发电形式,提出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远程监控系统,重点介绍了系统的硬件设计、软件...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是利用可再生能源风能和太阳能进行发电的系统,具有较高的性价比。相较于传统的化石能源具有清洁无污染,可持续利用的特点。针对风光互补发电形式,提出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远程监控系统,重点介绍了系统的硬件设计、软件设计和客户端软件的实现。该系统应用于风光互补发电系统中,可实现对风光互补发电过程的各种数据的实时监测和远程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光互补 物联网 监测系统 远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EMS的电力系统精细化稳定控制系统 被引量:2
20
作者 常乃超 何光宇 卢强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共6页
作为电力系统安全保障体系的第二道防线,先进的紧急控制技术对电网灾变防治不可或缺。为克服现有紧急控制系统切负荷方式固有的粗放性、无选择性等局限,基于用户侧能量管理系统(UEMS),提出了电力系统精细化稳定控制系统的概念、结构和模... 作为电力系统安全保障体系的第二道防线,先进的紧急控制技术对电网灾变防治不可或缺。为克服现有紧急控制系统切负荷方式固有的粗放性、无选择性等局限,基于用户侧能量管理系统(UEMS),提出了电力系统精细化稳定控制系统的概念、结构和模型,并基于非线性最优控制理论提出了切机/切负荷量的计算方法。所构建的精细化稳定控制系统能够实现有选择性的精细化切负荷功能,即优先短时切除不影响用户用电体验的负荷。数值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化稳定控制系统 物联网 用户侧能量管理系统 非线性最优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