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大陆IGS基准站基线时间序列噪声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吉长东 沈祎凡 王强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2019年第3期108-114,共7页
针对基线时间序列中信号与噪声难分离的问题,提出一种确定最优噪声模型的方法:利用幂律模型(PLM)与极大似然估计(MLE)相结合的方法,求出3维坐标向量的功率谱指数和最大似然估计值,确定出最优噪声模型;然后利用中国大陆6个IGS站6 a的观... 针对基线时间序列中信号与噪声难分离的问题,提出一种确定最优噪声模型的方法:利用幂律模型(PLM)与极大似然估计(MLE)相结合的方法,求出3维坐标向量的功率谱指数和最大似然估计值,确定出最优噪声模型;然后利用中国大陆6个IGS站6 a的观测数据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基线时间序列存在白噪声(WN)、闪烁噪声(FN)和随机漫步噪声(RWN);N方向的情况为,当基线长度在1 015~2 500 km之间时,主要为WN+FN,当基线长度大于2 500 km且小于3 225 km时,则为WN+FN+RWN,且RWN占43.09%;E和U方向最优噪声模型分别为WN+RWN与WN+FN,并且RWN与FN分别占62.11%和89.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 国际gnss服务组织(igs)基准站 基线时间序列 谱指数 极大似然估计 噪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IGS分析中心产品精密单点定位结果分析 被引量:13
2
作者 何一辛 李浩军 周晋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2020年第1期38-42,共5页
为了进一步研究对国际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服务组织(IGS)产品的应用,在精密单点定位(PPP)时高效选取不同IGS分析中心的轨道和钟差产品,对各产品以及PPP解算结果的参考框架进行比较与分析:利用IGS不同分析中心提供的精密轨道和钟差产品,对... 为了进一步研究对国际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服务组织(IGS)产品的应用,在精密单点定位(PPP)时高效选取不同IGS分析中心的轨道和钟差产品,对各产品以及PPP解算结果的参考框架进行比较与分析:利用IGS不同分析中心提供的精密轨道和钟差产品,对全球分布的15个跟踪站进行精密单点定位解算;并求取解算结果间以及轨道间的7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各分析中心产品均具备较高精度,其中德国地学研究中心(GFZ)、欧洲航天局(ESA)及欧洲定轨中心(CODE)的产品较为优秀;另外,轨道间的微小差异影响PPP参考框架的确定,2者空间平移参数相差1×10^3数量级,且轨道产品对定位的影响比钟差产品更大,故在实际PPP解算时应注意提高轨道产品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国际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服务组织分析中心 轨道和钟差产品 精密单点定位 点位误差 7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负荷效应对中国IGS站定位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健珲 杨国林 +2 位作者 刘涛 高志钰 邵明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2019年第2期44-49,87,共7页
针对中国境内IGS站运行过程中易受大气负荷效应的影响导致定位精度降低的问题,提出利用GAMIT/GLOBK软件进行观测值层面改正和根据格林函数积分原理计算日均值改正2种大气负荷效应的改正方法,对中国及周边13个IGS站的观测数据按照设计的... 针对中国境内IGS站运行过程中易受大气负荷效应的影响导致定位精度降低的问题,提出利用GAMIT/GLOBK软件进行观测值层面改正和根据格林函数积分原理计算日均值改正2种大气负荷效应的改正方法,对中国及周边13个IGS站的观测数据按照设计的4种方案分别进行处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大气负荷效应对IGS站基线及定位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基线所受影响随基线长度的增大而增大,对定位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垂向,改正大气负荷效应后可以提高IGS站的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 国际gnss服务组织 非构造负荷形变 大气负荷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GS数据的电离层VR模型构建研究
4
作者 杨晓云 刘代志 +2 位作者 何恒 侯维君 李义红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11,52,共6页
全球电离层模型的构建是描述地球近地空间环境的重要环节。IGS提供了全球电离层图GIMs,其时间和空间的分辨率较低。研究了BERN程序代码的GIMs插值方法和格网插值算法,对比了最邻近插值、三次样条插值和双线性插值不同插值算法间的差异... 全球电离层模型的构建是描述地球近地空间环境的重要环节。IGS提供了全球电离层图GIMs,其时间和空间的分辨率较低。研究了BERN程序代码的GIMs插值方法和格网插值算法,对比了最邻近插值、三次样条插值和双线性插值不同插值算法间的差异。程序实现了全天任意时刻全球电离层模型的三维动态演示功能。为全球电离层分布变化研究提供了动态交互的三维电离层模型,为全球电离层模型的构建和电离层形态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更为逼真、可交互的电离层三维演示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s GIM VTEC VRML 电离层模型 虚拟现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GNSS服务组织全球电离层TEC格网精度评估与分析 被引量:53
5
作者 李子申 王宁波 +3 位作者 李敏 周凯 袁运斌 袁洪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718-3729,共12页
国际GNSS服务组织(International GNSS Services,IGS)发布的全球电离层TEC格网(Global lonospheric Map,GIM)是利用GNSS进行电离层研究的主要数据源之一.IGS电离层工作组于2016年2月正式授予中国科学院为全球第五个电离层数据分析中心,... 国际GNSS服务组织(International GNSS Services,IGS)发布的全球电离层TEC格网(Global lonospheric Map,GIM)是利用GNSS进行电离层研究的主要数据源之一.IGS电离层工作组于2016年2月正式授予中国科学院为全球第五个电离层数据分析中心,由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和光电研究院联合实施.本文系统地总结和展示了IGS电离层工作组对各分析中心GIM评估的结果;此次评估以基准站实测电离层TEC、测高卫星电离层TEC为参考,给出了各分析中心1998-2015年GIM的总体性能.结果显示:随着IGS基准站日益增多,各分析中心GIM内符合精度由4.5~7.0TECu提升至2.5-3.5TECu;不同分析中心GIM一致性从3.0~4.5TECu提升至2.0~3.5TECu;相对于测高卫星电离层数据,CODE、CAS、JPL和UPC分析中心的GIM精度相对较高(约4.0~4.5TECu),但是在不同测高卫星评估结果之间存在不同的系统性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电离层 igs电离层分析中心 全球电离层TEC格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NSS卫星导航地基增强系统与位置云服务关键技术 被引量:11
6
作者 黄丁发 周乐韬 +4 位作者 卢建康 梅熙 冯威 张熙 严丽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88-395,共8页
针对地基增强系统自主研发了高精度增强参考站网络位置服务平台,通过与国际上代表性的平台系统比测,结果表明:网络RTK服务的初始化时间基本一致,相同测试点两个系统的精度相当,均实现了厘米级的RTK定位.北斗与GPS联合数据处理结果表明:... 针对地基增强系统自主研发了高精度增强参考站网络位置服务平台,通过与国际上代表性的平台系统比测,结果表明:网络RTK服务的初始化时间基本一致,相同测试点两个系统的精度相当,均实现了厘米级的RTK定位.北斗与GPS联合数据处理结果表明:联合解的57条基线在X、Z方向均优于1 mm,Y方向优于2 mm.与北斗和GPS单独解算相比,联合解算分别有55条和53条基线精度得到了改善,占总体的96.5%和93.0%.针对大规模CORS网络的多模GNSS数据融合、处理与位置服务问题,提出了建立位置无关服务和资源池的位置云服务的思想,实现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共享、多样性服务、广域无缝定位连接,为广域分布式CORS网络的信息获取、共享、处理和分析等提供了全新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 卫星导航 地基增强 多模gnss数据融合 位置云 位置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高频GNSS数据共享时空分布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高淑照 陈强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55-159,共5页
根据国际6个科研机构提供的高频GNSS数据,分析了观测数据的时频特征,并通过实例说明了高频GNSS共享数据在地震研究中的应用。
关键词 高频gnss 数据共享 国际全球导航卫星服务 地震监测 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DS-3 PPP-B2b实时精密时间同步方法探讨 被引量:3
8
作者 周志行 郭庆功 +4 位作者 楚鹰军 曹骏 宋剑鹏 廖本钊 夏文龙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6-93,共8页
针对传统实时精密单点定位(PPP)时间同步方法需要连接互联网,以及对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BDS-3)精密单点定位服务信号(PPP-B2b)用于长基线实时时间同步的研究较少的问题,提出一种将PPP-B2b信号用于PPP时间同步的实时时间同步方法:... 针对传统实时精密单点定位(PPP)时间同步方法需要连接互联网,以及对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BDS-3)精密单点定位服务信号(PPP-B2b)用于长基线实时时间同步的研究较少的问题,提出一种将PPP-B2b信号用于PPP时间同步的实时时间同步方法:将高精度铷原子钟作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接收机外频标输入,通过GNSS接收机实时接收PPP-B2b改正数,解算接收机钟差并实时调整铷原子钟,输出与时间基准同步的秒脉冲(1PPS)信号,较之传统GNSS接收机输出1PPS有更佳的频率稳定性;设计PPP-B2b时间同步硬件测试平台对提出的PPP-B2b时间同步方法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通过PPP-B2b时间同步方法进行时间传递的精度优于0.2 ns;短基线实测实时时间同步精度优于0.95 ns;卫星模拟器仿短基线精度优于0.87 ns,仿长基线精度优于0.9 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BDS-3) 精密单点定位(PPP) 精密单点定位服务信号 实时时间同步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分析中心产品精密单点定位性能评估 被引量:2
9
作者 徐鑫哲 何秀凤 +1 位作者 周峰 袁海军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18,共10页
为了进一步帮助用户及时了解各分析中心发布的精密轨道和钟差产品质量,改善精密单点定位(PPP)结果的精度和收敛时间,评估分析国际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监测评估系统(IGMAS)和国际GNSS服务组织(IGS)不同分析中心的精密产品:针对北斗三... 为了进一步帮助用户及时了解各分析中心发布的精密轨道和钟差产品质量,改善精密单点定位(PPP)结果的精度和收敛时间,评估分析国际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监测评估系统(IGMAS)和国际GNSS服务组织(IGS)不同分析中心的精密产品:针对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BDS-3)提供的新频点B1C和B2a,建立BDS卫星端差分码偏差(DCB)改正模型;然后采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B1I/B3I和B1C/B2a组合以及GPS L1/L2组合,针对不同分析中心精密产品选取15个多模GNSS实验跟踪网(MGEX)测站5 d采集数据进行静态和仿动态PPP性能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新频点B1C/B2a组合相较于传统B1I/B3I组合具有更高的定位精度,在静态PPP中,E和N方向上的定位精度可分别提高4.4%和4.3%;此外,不同分析中心精密产品下的BDS/GNSS PPP定位性能存在差异,具体而言,COD、GFZ和WUM产品下的定位性能较好,IAC产品下的定位精度存在波动情况而不太稳定,IGMAS产品定位精度略差于其他分析中心,可能与其轨道产品采样间隔较大有关,SHAO产品在动态PPP中的定位误差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 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BDS-3) 国际gnss监测评估系统(igMAS) 精密单点定位(PPP) 差分码偏差(DCB) 精密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多应用系统的位置公共服务(LBCS)模式研究与平台设计 被引量:5
10
作者 许玉斌 陈秀万 +2 位作者 黄岚岚 马磊 沈阳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0-43,48,共5页
当前的LBS应用系统多采用独立构建方式,将LBS通用服务功能与应用系统相关功能集成,使系统内部耦合程度较高,虽然能够保证应用系统的完整性,但导致LBS通用服务功能难以共享,造成系统的扩展性差以及数据、计算资源的浪费。该文探索了面向... 当前的LBS应用系统多采用独立构建方式,将LBS通用服务功能与应用系统相关功能集成,使系统内部耦合程度较高,虽然能够保证应用系统的完整性,但导致LBS通用服务功能难以共享,造成系统的扩展性差以及数据、计算资源的浪费。该文探索了面向多应用系统的位置公共服务(LBCS)的服务模式与系统体系结构。基于这种服务模式,位置服务系统将由两大部件构成:LBS公共服务平台和专业应用系统,且LBS公共服务平台能被多个应用系统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 位置公共服务(LBCS) LBS公共服务平台 卫星导航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导航与位置服务的进展及思考 被引量:18
11
作者 姜卫平 郭迟 左文炜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4,25,共5页
导航与位置服务是继移动通信、移动互联网之后又一发展非常迅速的新兴信息产业。本文首先详细分析了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其特点,探讨了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链及其产业布局的构成。然后,根据该产业的特点,进一步阐述了导航与... 导航与位置服务是继移动通信、移动互联网之后又一发展非常迅速的新兴信息产业。本文首先详细分析了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其特点,探讨了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链及其产业布局的构成。然后,根据该产业的特点,进一步阐述了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的前沿技术及趋势;这些前沿技术涉及协同精密定位、社会感知与计算、与5G相融合的通导一体化、与无人机器人相融合的智能导航等。最后,以服务于国家现代化发展重大需求为导向,给出了我国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的一些思考,主要包括关键技术推广、人才培养、重大战略规划、核心芯片与软件平台、标准制定等5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航与位置服务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协同精密定位 5G 信息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度卫星定位中ITRF框架的可用性 被引量:4
12
作者 高淑照 黄丁发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41-246,共6页
针对国际全球导航卫星服务组织(IGS)跟踪站坐标和速率的多源选择问题,收集了4个国际组织提供的中国境内4个IGS跟踪站的坐标和速率,将其转换到相同的参考框架和归算历元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ITRF2005框架下,不同国际组织提供的站... 针对国际全球导航卫星服务组织(IGS)跟踪站坐标和速率的多源选择问题,收集了4个国际组织提供的中国境内4个IGS跟踪站的坐标和速率,将其转换到相同的参考框架和归算历元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ITRF2005框架下,不同国际组织提供的站点坐标和速率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而在ITRF2000框架下,不同国际组织提供的部分站点坐标和速率存在显著差异.因此,为减小这种差异对高精度卫星定位结果的影响,平差计算前应对比不同国际组织提供的坐标和速率,并用最新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地球参考框架 国际全球导航卫星服务组织 约束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服务组织精密钟差数据预处理软件 被引量:1
13
作者 燕保荣 华宇 赵弦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1期336-339,共4页
国际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服务组织(IGS)产品中提供的精密钟差数据是按照一天一个文本文件的形式存放的,并且在文本文件中,监测站钟差与卫星钟差数据混合排列,这种存放方式给多卫星长时间采样的钟差数据的处理带来极大的不便。针对钟差数据... 国际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服务组织(IGS)产品中提供的精密钟差数据是按照一天一个文本文件的形式存放的,并且在文本文件中,监测站钟差与卫星钟差数据混合排列,这种存放方式给多卫星长时间采样的钟差数据的处理带来极大的不便。针对钟差数据处理中连续长时间采样原始数据获取困难的问题,基于Matlab语言编写了IGS精密钟差数据预处理软件。该软件在图形用户界面的环境中开发:首先,完成了时间格式间的相互转换;然后,按照卫星编号循环处理采样时间段内钟差数据;最后给出了实时统计分析的结果及图形化显示,实现了多卫星、长时间钟差数据的采集和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gnss服务组织 精密钟差 数据预处理 卫星钟差预报 频率稳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内波对海底精密定位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凯明 薛树强 +3 位作者 韩保民 肖圳 周杰 李保金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054-2061,共8页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声呐组合观测技术通常基于具有固定结构的声速剖面实施;由于海洋密度分层导致的内波会导致海洋声速场时空变化。本文探讨了海洋声速误差对水下定位的影响,仿真不同内波影响条件下的四维时空声速场变化,在此基础上,分...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声呐组合观测技术通常基于具有固定结构的声速剖面实施;由于海洋密度分层导致的内波会导致海洋声速场时空变化。本文探讨了海洋声速误差对水下定位的影响,仿真不同内波影响条件下的四维时空声速场变化,在此基础上,分别研究了具有固定声速结构的静态声速剖面时,海洋内波对水下定位的影响和采用估计海洋声速梯度的水下定位模型时,海洋内波引起的海洋声速时空变化参数估计问题,验证了该模型可以提取海洋内波影响。研究表明:海底定位精度与内波的振幅、频率、波长等紧密有关,且定位误差主要来源于大尺度低频内波,而小尺度、高频内波更多表现为随机误差从而影响观测精度;而水平梯度刻画极为复杂,单船载观测难以实现,需要进行多载体联合观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声呐组合观测技术 内波 声速场 水下定位 定位模型 参数估计 定位误差 水平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附加IRI模型约束的全球电离层建模及定位精度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玲 周春元 +1 位作者 苏小宁 李博峰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606-1613,共8页
采用载波相位平滑伪距的全球电离层建模方法,确定了添加国际参考电离层(IRI)模型约束和不同数据选取策略的有效性和必要性。实验分析表明,采用P_(1)、P_(2)原始双频观测数据并添加IRI模型约束后,部分历元电离层建模的整体效果得到了显... 采用载波相位平滑伪距的全球电离层建模方法,确定了添加国际参考电离层(IRI)模型约束和不同数据选取策略的有效性和必要性。实验分析表明,采用P_(1)、P_(2)原始双频观测数据并添加IRI模型约束后,部分历元电离层建模的整体效果得到了显著提高,在观测数据不足的区域内定位误差在北、东、高方向上分别减小了0.260 m、0.146 m和0.103 m,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将C_(1)观测值作为低精度数据取代缺失P1观测值后,电离层建模的整体效果进一步提升,但损失了模型精度,在观测数据不足的区域内定位误差在北、东、高方向上分别增加0.524 m、0.111 m和1.549 m,说明了利用P_(1)、P_(2)双频观测数据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s System) 全球电离层 IRI(international Reference Ionosphere)模型 球谐函数 定位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斗系统服务质量评估模型与指标体系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晓莉 赵毅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74-680,共7页
针对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BDS-3)多种类型服务综合评估的问题,将网络通信中的服务质量(QoS)概念引入到北斗系统服务评估,提出了一种北斗系统QoS分层模型,给出了初步的分类评估指标设计,涵盖北斗系统全球定位导航授时(RNSS)服务、... 针对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BDS-3)多种类型服务综合评估的问题,将网络通信中的服务质量(QoS)概念引入到北斗系统服务评估,提出了一种北斗系统QoS分层模型,给出了初步的分类评估指标设计,涵盖北斗系统全球定位导航授时(RNSS)服务、星基增强服务(SBAS)、精密单点定位服务(PPP)、区域短报文通信服务(RSMC)、全球短报文通信服务(GSMC)、国际搜救服务(SAR)和地基增强服务(GAS).通过分析服务的保障机制与指标映射关系,提供了在复杂情况下实现多QoS指标优化以及异常情况下快速定位故障源头的途径,确保了北斗系统服务的稳定性与可靠性.研究结果可为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综合性能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三号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服务质量 性能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