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贸摩擦背景下中国与拉美农产品贸易分析 被引量:15
1
作者 宋海英 胡冰川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6-103,共8页
结合农产品生产与贸易数据,以受摩擦影响最显著的农产品为切入点,研究显示:拉美在大豆、高粱等少数产品上替代美国的潜力有限,而在食品、水产等产品上潜力较大,在水果、蔬菜、猪肉等产品上潜力巨大。但是,拉美农产品要真正进驻中国市场... 结合农产品生产与贸易数据,以受摩擦影响最显著的农产品为切入点,研究显示:拉美在大豆、高粱等少数产品上替代美国的潜力有限,而在食品、水产等产品上潜力较大,在水果、蔬菜、猪肉等产品上潜力巨大。但是,拉美农产品要真正进驻中国市场,在产品质量、供应链体系、国际营商环境等方面仍需改进,因此有必要加强进口农产品质量监管、推进中拉区域经济一体化、改善农产品贸易营商环境,为中国更好地应对经贸摩擦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经贸摩擦 农产品贸易 拉美 区域经济一体化 国际营商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基于RCEP的模拟分析 被引量:16
2
作者 陆菁 高宇峰 王韬璇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24-135,共12页
《区域全面伙伴关系协定》的签署和即将生效将对中国及相关国家、东亚地区经贸合作和区域产业链重构产生深远的影响。基于GTAP10.0模型对RCEP实施的经济效应和细分行业制造业影响的程度进行了模拟分析,研究发现由于区域贸易壁垒的降低... 《区域全面伙伴关系协定》的签署和即将生效将对中国及相关国家、东亚地区经贸合作和区域产业链重构产生深远的影响。基于GTAP10.0模型对RCEP实施的经济效应和细分行业制造业影响的程度进行了模拟分析,研究发现由于区域贸易壁垒的降低我国绝大部分制造业产业出口将显著增加,由于区域内竞争加剧,我国部分制造业企业国内增加值产生轻微负面冲击。为此我国应实施优势产业“东亚链主”战略,引领区域内产业链重构,各自贸试验区应率先实施“双自联动”战略,助推中日韩产业链小循环,加速“抢滩”RCEP成员国跨境电商市场,有效发挥RCEP的实施对建设高水平开放型经济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EP 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 区域产业链重构 GTA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次区域国际经济一体化中的产业地域性聚集机理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梁双陆 陈瑛 《南方经济》 CSSCI 2012年第9期143-155,共13页
针对世界各地十分活跃的次区域国际经济合作,本文通过构建一个空间经济学的两国四地区"中心-外围"模型,分析次区域国际经济一体化中产业向合作区聚集的过程和影响因素,试图回答为什么有些合作区发展快而另一些合作区进展缓慢... 针对世界各地十分活跃的次区域国际经济合作,本文通过构建一个空间经济学的两国四地区"中心-外围"模型,分析次区域国际经济一体化中产业向合作区聚集的过程和影响因素,试图回答为什么有些合作区发展快而另一些合作区进展缓慢的问题。研究发现,次区域国际经济一体化中的产业地域性聚集,取决于参与次区域合作国家的工业化水平、内部空间结构和境外参与合作国家的产业结构特征等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区域国际经济一体化聚集力 四地区“中心-外围”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南合作?南北合作?——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选择 被引量:6
4
作者 苏雪串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5-37,共3页
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潮流,也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国际发展环境。参与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发展中国家应选择哪些国家作为经济联盟伙伴,西方发展经济学界的激进主义反对南... 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潮流,也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国际发展环境。参与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发展中国家应选择哪些国家作为经济联盟伙伴,西方发展经济学界的激进主义反对南北合作而主张南南合作,近年来世界银行的经济学家的研究结果却表明,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南北合作优于南南合作。多元化地选择联盟国家是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基本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 南南合作 南北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北地区城市经济的空间分布与演化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天籽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7-93,共7页
本文利用2000~2010年中国吉林、黑龙江、内蒙古、辽宁4个沿边地区的省会和副省级城市、地级市、县级市共270个城市样本数据,结合空间分析技术和方法,从人口、对外经济、人均GDP、工业、工资等方面,研究我国东北沿边地区经济发展的... 本文利用2000~2010年中国吉林、黑龙江、内蒙古、辽宁4个沿边地区的省会和副省级城市、地级市、县级市共270个城市样本数据,结合空间分析技术和方法,从人口、对外经济、人均GDP、工业、工资等方面,研究我国东北沿边地区经济发展的空间分布和演化特征。结果显示:我国东北.和内蒙古地区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呈空间非均衡发展态势,不仅在各省区之间差别较大,各省区内部城市之间的非均衡态势也比较明显。其中省会及副省级城市、资源型和工业型城市凭借完善的基础设施、较好的经济和工业基础、丰裕的自然资源、良好的区位条件等方面优势,不断吸引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集聚,使得这些城市经济增长速度加快。沿海城市和某些内陆边境城市在对外开放中表现出区位优势,但受很多因素制约,内陆边境城市总体规模都不大,在对外开放中仅仅发挥了过货口岸和中转站的功能。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进一步促进东北地区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区域一体化 中国沿边地区 经济空间分布 城市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亚区域合作的“10+3”机制 被引量:1
6
作者 赵嵘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367-371,共5页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地区主义已成为国际关系发展的新趋势。在东亚地区,区域合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很难建立超越国家的政治共同体,因而其地区主义成就更多地表现在经济范畴。通过区域国际经济机制的建立来推...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地区主义已成为国际关系发展的新趋势。在东亚地区,区域合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很难建立超越国家的政治共同体,因而其地区主义成就更多地表现在经济范畴。通过区域国际经济机制的建立来推动区域合作乃至区域一体化的发展是现实的选择。目前,东亚地区国际经济机制的建立主要表现在“10+3”自由贸易区的推进上,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当然,“10+3”机制的建立尚有诸多阻碍因素,如缺乏互信、同道殊途、亟待整合以及美国的干涉等等。虽然路途坎坷,任重道远,但建立“10+3”机制依然是东亚的未来和发展希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区主义 国际经济机制 区域经济一体化 “10+1” “10+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中国对外贸易策略
7
作者 赵丙奇 李玉举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21-123,共3页
区域经济一体化经历了两次浪潮、五个阶段。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实践是第五个阶段的亮点。虽然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短期内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应充分发挥区域经济一体化作用,实现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优化组合。
关键词 区域经济一体化 外贸战略 市场多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绸之路经济带市场准入国际法律制度构建研究
8
作者 钱晓萍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3期59-63,共5页
统一区域市场准入国际法律制度对消除贸易与投资壁垒,实现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具有重要作用。丝绸之路经济带市场准入国际法律制度的构建,既要借鉴国际经济经济一体化组织市场准入法律制度的成功经验,又要充分体现自身特点,创新制度... 统一区域市场准入国际法律制度对消除贸易与投资壁垒,实现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具有重要作用。丝绸之路经济带市场准入国际法律制度的构建,既要借鉴国际经济经济一体化组织市场准入法律制度的成功经验,又要充分体现自身特点,创新制度建设,搭建开放友好的区域合作新模式,以制度构建为基础,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成制度竞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市场准入国际法律制度 区域经济一体化 中国立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贸易协定发展及其对WTO改革的影响 被引量:11
9
作者 全毅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52-58,共7页
随着多边贸易体制WTO多哈回合谈判受挫,全球经济区域化出现空前活跃,高标准、广覆盖的广域经济一体化形成潮流。TPP/CPTPP、TTIP、USMCA以及欧日EPA、RCEP和TISA等新型贸易协定谈判,必将重新塑造世界经济新规则,改变世界经济格局。多边... 随着多边贸易体制WTO多哈回合谈判受挫,全球经济区域化出现空前活跃,高标准、广覆盖的广域经济一体化形成潮流。TPP/CPTPP、TTIP、USMCA以及欧日EPA、RCEP和TISA等新型贸易协定谈判,必将重新塑造世界经济新规则,改变世界经济格局。多边贸易体制WTO面临区域国际贸易与投资新规则的挑战,已陷入了边缘化危机。本文对区域贸易协定的发展及其对WTO体制改革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一体化 国际经贸新规则 WTO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区域层面水资源合作开发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璐瑶 胡兴球 康凯 《水利经济》 2019年第5期31-34,78,共5页
为促进区域层面水资源合作开发与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通过梳理文献,明确水资源合作开发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相关概念,分析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下我国国际河流面对的水资源开发合作问题,并从政府、市场和边境贸易等方面,结合企业、公众和非... 为促进区域层面水资源合作开发与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通过梳理文献,明确水资源合作开发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相关概念,分析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下我国国际河流面对的水资源开发合作问题,并从政府、市场和边境贸易等方面,结合企业、公众和非政府组织等相关主体,将主体协商、多主体参与、环境利益保障合作、利益补偿等机制纳入其中,构建区域层面水资源合作开发机制,并提出借助水资源合作开发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河流 区域层面 区域经济一体化 水资源合作开发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部市场一体化、外部市场一体化与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基于系统GMM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殷静蔚 王晨晨 +1 位作者 邓淑红 周小婷 《湖北农业科学》 2021年第21期194-200,205,共8页
为找出影响中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主要原因,加快实现经济平衡发展,首先,通过界定出关键变量市场一体化的研究范围,对细分后的内、外部市场一体化水平进行测度;其次,通过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并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GMM方法,有针对性地论证... 为找出影响中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主要原因,加快实现经济平衡发展,首先,通过界定出关键变量市场一体化的研究范围,对细分后的内、外部市场一体化水平进行测度;其次,通过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并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GMM方法,有针对性地论证中国地区市场一体化对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影响;最后,基于市场一体化的研究视角探索出一些缩小地区发展差距的政策建议。实证结果显示,内部市场一体化对区域经济不均衡增长的作用整体存在着非线性影响;而外部市场一体化进程明显快于内部市场一体化进程,并且不同地区因经济政策的实施力度不同,相继出现了不同阶段的经济发展态势;同时,由于全国市场一体化的演变进程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因而内、外部市场一体化的交互项对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作用存在差异,即东部和中部地区发挥了替代作用,且东部地区效果更明显;而西部地区发挥了互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市场一体化 外部市场一体化 区域经济差距 系统GM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CEPA的法律性质
12
作者 杜玉琼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5-128,共4页
2003年6月中央政府和香港政府签署了“CEPA”。CEPA的签署既有国际法依据又有国内法基础。它是一个主权国家内两个行政区之间的经济合作安排,又是两个WTO成员之间签署的经济合作协议。对CEPA的性质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一国国内的经贸安排,... 2003年6月中央政府和香港政府签署了“CEPA”。CEPA的签署既有国际法依据又有国内法基础。它是一个主权国家内两个行政区之间的经济合作安排,又是两个WTO成员之间签署的经济合作协议。对CEPA的性质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一国国内的经贸安排,而是带有国际经济合作特征的自由贸易协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TT/WTO CEPA 区域经济一体化 国际经济协议 区域贸易安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