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与企业投资效率--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研究 被引量:90
1
作者 张超 刘星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36-150,共15页
上市公司披露的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是评价内部控制质量的关键信息之一,其对企业投资效率具有重要影响。本文研究了我国A股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与企业投资效率在时序上的关系。基于我国当前内控缺陷信息披露现状的实证结果显示,... 上市公司披露的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是评价内部控制质量的关键信息之一,其对企业投资效率具有重要影响。本文研究了我国A股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与企业投资效率在时序上的关系。基于我国当前内控缺陷信息披露现状的实证结果显示,上市公司在披露内部控制缺陷信息前一期存在过度投资行为,而披露后一期的过度投资倾向有所减弱;对于审计监督较弱、披露充分性较低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对过度投资与投资不足均产生了显著影响。以上结果在控制自选择偏差等影响后仍然成立。研究结果表明,尽管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信息的可靠性还较弱,但缺陷信息披露行为对特定企业提高投资效率具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控制缺陷 信息披露 可靠性 投资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部审计效率、内部审计独立性与内部控制缺陷修复 被引量:26
2
作者 吴粒 王蕾 林楠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4-41,共8页
为了改善内部控制质量、降低企业运营风险,选取2014—2017年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对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效率是否以及如何影响内部控制缺陷修复进行了检验,并进一步检验内部审计独立性在其中的... 为了改善内部控制质量、降低企业运营风险,选取2014—2017年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对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效率是否以及如何影响内部控制缺陷修复进行了检验,并进一步检验内部审计独立性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内部审计效率能够促进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的修复;内部审计独立性是内部审计发挥其作用必不可少的前提,与低水平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内部控制环境相比,较高的内部审计独立性会促进内部审计效率对内部控制缺陷修复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审计效率 内部审计独立性 内部控制缺陷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缺陷修复的相关性研究——来自于国有上市公司2010~2014年的经验数据 被引量:39
3
作者 朱彩婕 刘长翠 《审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7-105,共9页
内部控制缺陷暴露后,公司治理主体会采取相关措施进行缺陷的修复。本文样本选取了2010~2014年披露了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国有上市公司,检验了内部控制缺陷暴露后公司治理如何影响内部控制缺陷修复,验证国有企业治理主体在内部控制缺陷修... 内部控制缺陷暴露后,公司治理主体会采取相关措施进行缺陷的修复。本文样本选取了2010~2014年披露了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国有上市公司,检验了内部控制缺陷暴露后公司治理如何影响内部控制缺陷修复,验证国有企业治理主体在内部控制缺陷修复过程中的作用,引导国有上市公司关注内部控制缺陷的修复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提高国有公司的竞争力。研究结果显示:内部控制缺陷暴露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内部控制缺陷修复显著正相关;审计委员会独董比例与内部控制缺陷修复显著负相关,显著水平为5%;高管薪酬与内部控制缺陷修复显著正相关。另外,还发现内部控制缺陷的修复需要更多具有治理专长的专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控制缺陷 公司治理 缺陷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终极控制股东对企业内部控制缺陷影响的研究——基于2009—2013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 被引量:14
4
作者 邵春燕 王配配 周愈博 《审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0-87,共8页
设计良好并且有效运行的内部控制是确保企业完成生产经营目标的重要基础,本文以2009—2013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为基础,实证检验了终极控制股东对内部控制缺陷的影响。研究表明:终极控制股东的控制权、现金流权与内部控制缺陷显著... 设计良好并且有效运行的内部控制是确保企业完成生产经营目标的重要基础,本文以2009—2013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为基础,实证检验了终极控制股东对内部控制缺陷的影响。研究表明:终极控制股东的控制权、现金流权与内部控制缺陷显著负相关;控制权和现金流权的两权分离度与内部控制缺陷正相关;金字塔层级与内部控制缺陷显著正相关。终极控制股东为非国有时两权分离度与内部控制缺陷正相关但不显著,终极控制股东为国有时,两权分离度与内部控制缺陷显著正相关。但终极控制股东的性质并不会导致控制权、现金流权和金字塔层级对内部控制缺陷的影响发生大的变化。这表明提高内部控制质量需要考虑终极控制股东带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极控制股东 金字塔层级 内部控制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理层自利与企业内部控制缺陷模仿披露关系研究——基于制度理论分析 被引量:24
5
作者 李晓慧 张明祥 李哲 《审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4-72,共9页
内部控制缺陷披露是管理层向外部释放企业内部控制水平和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信号,受到利益相关者的高度关注。以往文献大多基于信息不对称和代理理论研究内部控制缺陷披露。本文从制度理论视角,研究管理层自利与企业内部控制缺陷模仿披... 内部控制缺陷披露是管理层向外部释放企业内部控制水平和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信号,受到利益相关者的高度关注。以往文献大多基于信息不对称和代理理论研究内部控制缺陷披露。本文从制度理论视角,研究管理层自利与企业内部控制缺陷模仿披露的关系。研究发现:在内部控制披露合法性压力和不确定性条件下,管理层基于自利偏好于模仿披露内部控制缺陷;进一步发现,资本市场和监管机构能够识别存在缺陷却不披露的行为,但对于模仿披露行为并不能够准确识别,揭示了面对合法性压力和不确定性,管理层基于自利而模仿披露内部控制缺陷可能是一种不规范披露行为。研究结果对于优化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有重要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层自利 内部控制缺陷 模仿披露 制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部控制、信息环境与资本成本——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8
6
作者 林斌 孙烨 刘瑾 《证券市场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6-31,共6页
建立高水平的内控体系是否能从融资的角度为企业带来实质性好处仍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以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在2007年10~12月公布的《关于加强公司治理专项活动的整改报告》作为主要数据来源,构建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指数。实... 建立高水平的内控体系是否能从融资的角度为企业带来实质性好处仍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以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在2007年10~12月公布的《关于加强公司治理专项活动的整改报告》作为主要数据来源,构建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指数。实证分析表明,严重内部控制缺陷与资本成本显著正相关,并且考虑公司所处的信息环境,在机构投资者比例较小、中小投资者与公司信息不对称较为严重的时候,投资者会更加重视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对内部控制存在严重缺陷的企业要求更高的资本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控制缺陷 信息环境 机构投资者持股 资本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部控制与业绩快报质量 被引量:25
7
作者 李常青 陈泽艺 黄玉清 《审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1-33,共13页
以2009—2015年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年度业绩快报为样本,研究内部控制对业绩快报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高质量的内部控制降低了业绩快报重大错报的可能性,同时降低了业绩快报误差,且这种效应在非国有上市公司表现更显著。进一步地... 以2009—2015年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年度业绩快报为样本,研究内部控制对业绩快报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高质量的内部控制降低了业绩快报重大错报的可能性,同时降低了业绩快报误差,且这种效应在非国有上市公司表现更显著。进一步地,对于不存在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公司来说,发生业绩快报重大错报的概率较低,业绩快报误差也较小。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高的公司,业绩快报质量也相应较高。研究结果表明,高质量的内部控制有助于提升业绩快报质量,且基于业绩快报的角度为内部控制改善会计信息质量提供了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控制 业绩快报重大错报 业绩快报误差 内部控制缺陷 业绩快报质量 会计信息质量 盈余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管权力、审计委员会专业性与内部控制缺陷 被引量:124
8
作者 刘焱 姚海鑫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12,共9页
本文以2009-2012年沪市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高管权力是否会干预审计委员会专业性对内部控制的监控效力。研究发现,专业的审计委员会有助于提高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进一步研究发现,高管权力会干预审计委员会专业... 本文以2009-2012年沪市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高管权力是否会干预审计委员会专业性对内部控制的监控效力。研究发现,专业的审计委员会有助于提高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进一步研究发现,高管权力会干预审计委员会专业性作用的发挥,随着高管权力的增加,审计委员会专业性对内部控制的监控作用将被削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管权力 审计委员会专业性 内部控制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驱后期厚油层层内弱凝胶调剖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刘合 王中国 王修利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7-19,共3页
针对大庆油田厚油层地质特点 ,设计了不同的物理模型 ,并利用该模型研究了厚油层层内调剖的潜力以及不同渗透率下 ,水驱、聚合物驱与弱凝胶调剖的效果对比 ,并对不同油藏条件下的深部调剖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厚油层 层内调剖 弱凝胶 水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务报告内控缺陷定量认定标准能否抑制代理成本? 被引量:20
10
作者 谢凡 施赘 舒伟 《审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21-128,共8页
本文以2011~2015年强制披露内控缺陷定量认定标准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财务报告内控缺陷定量认定标准的制订对第一类代理问题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内控缺陷定量认定标准制订越严格,越能降低股东和管理层之间的第一类代理... 本文以2011~2015年强制披露内控缺陷定量认定标准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财务报告内控缺陷定量认定标准的制订对第一类代理问题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内控缺陷定量认定标准制订越严格,越能降低股东和管理层之间的第一类代理成本。本文进一步检验外部治理机制对上述关系的影响,结果发现在降低代理成本的过程中,高质量外部审计、更高的市场化进程与严格的定量认定标准之间存在互补效应。上述研究结论为内控缺陷定量认定标准在理论和实务中的实施效果评价提供了实证证据和政策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控缺陷 代理成本 审计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判别分析的内部控制重大缺陷预测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茜 戴文涛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8-54,共7页
公司破产风险、财务舞弊事件通常与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存在密切关系,研究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判别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本文以深交所2007—2008年138家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公司与138家非重大缺陷公司为样本,采用逐步判别分析法构建内部控制... 公司破产风险、财务舞弊事件通常与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存在密切关系,研究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判别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本文以深交所2007—2008年138家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公司与138家非重大缺陷公司为样本,采用逐步判别分析法构建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判别模型,帮助监管方、外部投资者等更好地预测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研究表明,相比非重大缺陷公司,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公司上市年限较长、规模较小、外部审计师变更更加频繁,盈利能力和成长性较差,但流动性、营运能力指标的检验结果是混合性的。交互验证结果表明,模型预测准确率达到7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控制 重大缺陷 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治理效应研究——基于董事会领导结构的经验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周兰 何安亿 李志军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41-146,共6页
中国强制性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实施时间较短,且上市公司内控缺陷披露比例较低,其公司治理效应有待检验。以中国2011~2012年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检验中国企业内部控制缺陷披露所产生的治理效应。研究发现,两职合一的董事会领导... 中国强制性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实施时间较短,且上市公司内控缺陷披露比例较低,其公司治理效应有待检验。以中国2011~2012年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检验中国企业内部控制缺陷披露所产生的治理效应。研究发现,两职合一的董事会领导结构不利于企业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对于两职合一的企业而言,内控缺陷披露为上市公司改进内部治理结构提供了激励,提高了公司次年的两职人员变更率,但并没有真正起到促进两职人员分离的治理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控制缺陷 信息披露 董事会领导结构 公司治理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董事会治理对内部控制重大缺陷修复影响的验证——基于媒体监督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谢永珍 朱彩婕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1-69,共9页
从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披露后的视角,以媒体监督为调节变量,对董事会治理与内部控制缺陷修复关系的验证发现:董事会治理对内部控制缺陷修复具有显著的影响,审计委员会设置、审计意见与内部控制重大缺陷修复显著正相关;未领取薪酬董事比例... 从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披露后的视角,以媒体监督为调节变量,对董事会治理与内部控制缺陷修复关系的验证发现:董事会治理对内部控制缺陷修复具有显著的影响,审计委员会设置、审计意见与内部控制重大缺陷修复显著正相关;未领取薪酬董事比例、审计委员会会议次数、审计委员会专业性、媒体监督与内部控制重大缺陷修复负相关;媒体监督在审计委员会设置、会议次数、高管激励对公司内部控制重大缺陷修复中调节作用显著。对其研究的启发意义在于:为了有效修复内部控制的重大缺陷,在适度发挥媒体监督的作用下,上市公司应健全审计委员会、提高会议效率、发挥非财务专长专家的治理作用、改善董事薪酬制度等途径强化对内部控制缺陷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监督 董事会治理 内部控制 重大缺陷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困境破解及框架构建 被引量:68
14
作者 王惠芳 《审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1-76,共6页
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是内部控制评价和鉴定中最基础的问题,然而不仅目前的内部控制规范关于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存在制度空白,而且国内外均缺乏关于内部控制缺陷方面的系统研究。有鉴于此,本文首先从制度、理论以及操作三个层面对内控缺... 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是内部控制评价和鉴定中最基础的问题,然而不仅目前的内部控制规范关于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存在制度空白,而且国内外均缺乏关于内部控制缺陷方面的系统研究。有鉴于此,本文首先从制度、理论以及操作三个层面对内控缺陷认定困境进行了解析,指出内控缺陷认定困境主要表现在:内控缺陷的概念和分类缺乏明确界定,一般、重要及重大缺陷缺乏具体认定标准,有关制度规范缺乏细化指导规则等;其次从规范制定思路、概念界定、分类、认定标准等方面提出了破解思路;最后构建了内控缺陷认定的基本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控制缺陷 认定 重大缺陷 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理层能力与内部控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52
15
作者 许宁宁 《审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80-88,共9页
作为保证内部控制有效运行的根本因素,管理层能力的差异会对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及其缺陷识别产生影响。本文以2011-2014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分行业建立DEA-Tobit模型衡量管理层能力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上市公司管理层能力... 作为保证内部控制有效运行的根本因素,管理层能力的差异会对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及其缺陷识别产生影响。本文以2011-2014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分行业建立DEA-Tobit模型衡量管理层能力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上市公司管理层能力与内部控制质量正相关。同时,以2011-2014年沪深两市发生财务重述公司为基础,确定内部控制存在缺陷的上市公司样本,建立局部可观察双变量probit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上市公司管理层能力越高,越能够识别已存在的内部控制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层能力 内部控制质量 内部控制缺陷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控重大缺陷修复信息披露与企业创新投入——来自A股上市公司企业内控评价报告的证据 被引量:13
16
作者 倪静洁 吴秋生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90-99,共10页
以中国A股披露内控重大缺陷信息的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PSM-DID)考察内控重大缺陷修复信息披露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及其相应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与未披露内控重大缺陷修复信息的企业相比,披露内控重大缺... 以中国A股披露内控重大缺陷信息的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PSM-DID)考察内控重大缺陷修复信息披露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及其相应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与未披露内控重大缺陷修复信息的企业相比,披露内控重大缺陷修复信息的企业在披露该信息之后创新投入水平更高,且这种促进作用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实现;区分不同披露特征研究发现,内控重大缺陷修复信息披露对企业创新投入的促进作用在主动披露内控重大缺陷修复信息、披露的内控重大缺陷修复比重较高以及内控重大缺陷得以有效修复的企业中更为突出。研究结论对企业如何提高自身内控信息披露水平以促进创新投入、投资者如何利用内控信息作出理性决策,以及政府如何完善内控信息披露法规促进企业提升创新投入水平,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控重大缺陷 修复信息披露 创新投入 融资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4
17
作者 顾艳 《审计与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63-64,F003,共3页
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渗透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各个方面。目前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较为薄弱 ,主要原因是内控制度不完善、外部监督乏力等。因此必须加强企业内部控制 ,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
关键词 企业管理 内部控制 会计监督 会计信息质量 会计人员 产权制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理层认知偏差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行为选择——基于存在内部控制重大缺陷上市公司的两阶段分析 被引量:38
18
作者 许宁宁 《审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3-53,共11页
以2012—2015年沪深两市存在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在重大缺陷存在的前提下,采用局部可观察双变量Probit模型,从已存在缺陷的识别和披露两个方面,考察管理层过度自信和短视等认知偏差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行为选择的影响... 以2012—2015年沪深两市存在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在重大缺陷存在的前提下,采用局部可观察双变量Probit模型,从已存在缺陷的识别和披露两个方面,考察管理层过度自信和短视等认知偏差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行为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管理层过度自信程度越高,公司越可能降低对缺陷严重程度的认定,从而导致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中的行为选择问题;管理层短视程度越高,公司越可能隐瞒所识别的重大缺陷,从而导致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中的行为选择问题。进一步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行为选择的方式正在发生变化,即从隐瞒重大缺陷逐渐转变为降低重大缺陷的严重程度进行披露。在该情形下,管理层过度自信和短视等认知偏差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行为选择的影响仍然显著。研究结论对于有效治理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行为选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层认知偏差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行为选择 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识别 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披露 公司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部控制缺陷对债务期限结构的影响——基于上市公司2007~2011年的经验数据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焱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76-179,共4页
以2007—2011年沪深两市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数据为依据,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的规定界定内部控制缺陷,研究内部控制缺陷对债务期限结构的影响。本文研究发现,当公司存在内部控制实质性缺陷时,债务期限较短;将全部样本按照终... 以2007—2011年沪深两市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数据为依据,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的规定界定内部控制缺陷,研究内部控制缺陷对债务期限结构的影响。本文研究发现,当公司存在内部控制实质性缺陷时,债务期限较短;将全部样本按照终极控制人是否为国有单位这两组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仍然支持假设。研究结论对于推动我国企业建立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提供了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缺陷 债务期限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部控制缺陷定量认定标准与内部控制审计定价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俊民 芦雅婷 傅绍正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96-103,共8页
基于信号揭示理论,本文以2012-2016年沪深A股单独披露内控审计费用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内控缺陷定量认定标准对内控审计定价的影响及其作用路径。实证结果发现上市公司自由裁量的认定标准宽严程度与内控审计定价显著正相关,但与... 基于信号揭示理论,本文以2012-2016年沪深A股单独披露内控审计费用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内控缺陷定量认定标准对内控审计定价的影响及其作用路径。实证结果发现上市公司自由裁量的认定标准宽严程度与内控审计定价显著正相关,但与反映内控审计投入的审计延迟无显著关系,这表明认定标准越严格,审计师通过收取风险溢价这一路径来降低风险,而非增加努力程度;审计师对严格的权益类认定标准更为敏感,良好的控制环境对认定标准宽严程度与内控审计定价之间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上述结论不仅为认定标准的经济后果研究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而且有助于理解认定标准对内控审计定价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陷定量认定标准 内部控制审计定价 信号揭示 内部控制审计延迟 风险溢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