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颌间牵引力作用于单颗牙和弓丝上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丽雯 胡敏 +2 位作者 刘磊 吴宏 颜炜群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7年第6期674-676,共3页
目的:利用三维光弹应力分析法研究前牙区垂直牵引力作用于尖牙和弓丝的牵引曲上牙弓内各牙齿的受力情况,找出更有利于牙齿移动的牵引力作用点位置。方法:制作上下颌三维光弹模型,对两组模型加载0.016英寸不锈钢圆丝,15°摇椅弓,前... 目的:利用三维光弹应力分析法研究前牙区垂直牵引力作用于尖牙和弓丝的牵引曲上牙弓内各牙齿的受力情况,找出更有利于牙齿移动的牵引力作用点位置。方法:制作上下颌三维光弹模型,对两组模型加载0.016英寸不锈钢圆丝,15°摇椅弓,前牙区垂直牵引力分别作用在尖牙和侧切牙与尖牙之间的牵引圈上,研究单颗牙牙槽骨各点应力值,从而描述两种加载方式下单颗牙牙周组织应力分布规律及运动趋势。结果:两种工况的共同点:■均受整体远中移动,龈向压低,冠颊向倾斜,冠向远中旋转的作用力;■均受整体远中移动,向伸长,冠向远中旋转的作用力;|23均受唇向力及向伸长力。不同点:■在工况2作用下受冠向远中旋转力大于工况1,冠颊向力小于工况1;■在工况1作用下整体颊向移动,在工况2作用下近中颊向远中舌向扭转,且整体受力大于工况1;■在工况2作用下受力稍小于工况1。结论:建议临床上进行垂直牵引以及Ⅱ类、Ⅲ类牵引时将前牙区作用力施加在弓丝上,更有利于牙齿向期望的方向移动,纠正矢状向和垂直向不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间牵引 三维光弹分析 应力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