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Radon时频分析的海面舰船目标SAR-ISAR混合成像方法
1
作者 陈洪猛 李军 +4 位作者 刘京 黄伟 张英杰 陈燕 鲁耀兵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9-116,共8页
高海情下,由于海面舰船目标在偏航、俯仰和横滚3个维度的非规则运动引入的高阶相位,导致机载雷达对海面舰船目标直接进行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成像时会出现散焦现象。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Radon时频分析的机... 高海情下,由于海面舰船目标在偏航、俯仰和横滚3个维度的非规则运动引入的高阶相位,导致机载雷达对海面舰船目标直接进行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成像时会出现散焦现象。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Radon时频分析的机载海面舰船目标SAR-逆SAR(inverse SAR,ISAR)混合成像方法。首先,建立了机载海面舰船目标SAR-ISAR混合成像模型,将海面舰船目标的三轴转动引起的舰船成像模糊问题转化为高阶相位误差的估计问题。然后,基于Radon时频分析的方法精确估计运动舰船目标的高阶相位信息,并构造相应的高阶相位因子进行补偿。最后,基于估计的高阶相位信息对舰船目标进行SAR-ISAR精聚焦成像,实测数据的处理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雷达 海面舰船目标 合成孔径雷达-逆合成孔径雷达混合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调频步进信号的高分辨ISAR成像方法 被引量:9
2
作者 吕明久 李少东 +1 位作者 杨军 马晓岩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129-3136,共8页
为充分利用随机调频步进逆合成孔径雷达回波所具有的联合稀疏特征,提高成像性能,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分布式压缩感知理论的随机调频步进逆合成孔径雷达高分辨成像方法。首先构建随机调频步进信号回波的联合稀疏表示模型,并完成子脉冲的脉... 为充分利用随机调频步进逆合成孔径雷达回波所具有的联合稀疏特征,提高成像性能,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分布式压缩感知理论的随机调频步进逆合成孔径雷达高分辨成像方法。首先构建随机调频步进信号回波的联合稀疏表示模型,并完成子脉冲的脉冲压缩处理;其次,基于每组子脉冲的随机方式(组与组之间的随机方式不同),构建相应的随机量测矩阵,获取回波的压缩感知信号模型,并利用分布式压缩感知理论实现距离向联合高分辨重构;最后结合回波在方位向的稀疏性,采用快速稀疏重构算法实现方位向高分辨成像。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由于充分利用了随机调频步进信号回波的随机性与联合稀疏特征,所提出方法具有重构精度高、距离向采样率低、抗噪性能强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 联合稀疏模型 分布式压缩感知 随机调频步进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小二乘估计的InISAR空间目标三维成像方法 被引量:8
3
作者 毕严先 魏少明 +1 位作者 王俊 毛士艺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79-1084,共6页
In ISAR系统能够在短观测时间内实现对目标的3维成像,在目标识别和分类中有广泛应用。但是ISAR成像平面不仅取决于目标相对雷达的空间位置,还和目标的运动情况有关。针对空间平稳运动目标,该文利用互相垂直的L型基线构成双通道In ISAR系... In ISAR系统能够在短观测时间内实现对目标的3维成像,在目标识别和分类中有广泛应用。但是ISAR成像平面不仅取决于目标相对雷达的空间位置,还和目标的运动情况有关。针对空间平稳运动目标,该文利用互相垂直的L型基线构成双通道In ISAR系统,对各天线接收到的回波分别采用各自的参考距离进行聚焦处理,采用传统的距离-多普勒算法得到目标散射点2维像,通过提取各散射点的干涉相位和多普勒信息,采用最小二乘方法对目标的有效转动角速度大小和方向进行估计,进而估计出散射点的3维位置,实现目标3维成像。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涉逆合成孔径雷达 平稳运动目标 3维成像 最小二乘估计 角速度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绕环天线的干涉ISAR测高算法 被引量:2
4
作者 徐国栋 曹星慧 宿富林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73-277,共5页
提出了两副雷达天线在平面内绕环时的干涉逆合成孔径雷达(Invers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SAR)成像算法。现有的干涉ISAR成像研究通常忽略了天线几何位置对成像影响,将天线设置为仅在高度上有差别的两副垂直天线。针对这一情况,本... 提出了两副雷达天线在平面内绕环时的干涉逆合成孔径雷达(Invers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SAR)成像算法。现有的干涉ISAR成像研究通常忽略了天线几何位置对成像影响,将天线设置为仅在高度上有差别的两副垂直天线。针对这一情况,本文推导了当两副雷达天线不垂直时、特别是在平面内圆周绕环时的干涉ISAR测高算法。研究结果表明,干涉ISAR高程测量不仅与基线长度有关,还与散射点横距坐标有关,于是需要对散射点横距进行估计。仿真结果验证了在此情况下干涉ISAR测高公式的正确性,并进一步分析了天线基线与有效基线之间夹角的变化对测高精度的影响。经统计,目标高度平均测量误差低于3%,几乎达到原两副天线垂直时的测高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合成孔径雷达 干涉成像 横距估计 高程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方差成分扩张压缩的稀疏贝叶斯ISAR成像方法 被引量:3
5
作者 苏伍各 王宏强 +2 位作者 邓彬 秦玉亮 凌永顺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525-1531,共7页
基于贝叶斯框架下的稀疏重构方法,由于考虑了稀疏信号的先验信息以及测量过程中的加性噪声,因而能够更好地重建目标系数,然而传统的稀疏贝叶斯学习(SBL)算法参数多,时效性差。该文考虑一种新的稀疏贝叶斯学习方法方差成分扩张压缩(ExCo... 基于贝叶斯框架下的稀疏重构方法,由于考虑了稀疏信号的先验信息以及测量过程中的加性噪声,因而能够更好地重建目标系数,然而传统的稀疏贝叶斯学习(SBL)算法参数多,时效性差。该文考虑一种新的稀疏贝叶斯学习方法方差成分扩张压缩(ExCoV),其不同于SBL中赋予所有的信号元素各自的方差分量参数,ExCoV方法仅仅赋予有重要意义的信号元素不同的方差分量,并拥有比SBL方法更少的参数。基于计算机层析成像技术框架下的ISAR成像模型,该文将ExCoV方法结合压缩感知(CS)理论将其进行ISAR成像,并从适用性和成像效果等方面与常用的极坐标格式算法(PFA),卷积逆投影算法(CBPA)和传统的稀疏重构算法进行比较,点目标仿真结果表明基于ExCoV的方法得到的ISAR像具有低旁瓣,高分辨率的特点,真实数据的成像结果表明该方法是一种比SBL更有效的ISAR成像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合成孔径雷达 计算机层析成像 稀疏贝叶斯学习 方差成分扩张压缩 稀疏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波段雷达电离层高速运动目标ISAR成像补偿方法 被引量:3
6
作者 黄小红 文贡坚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971-2976,共6页
目标高速运动和电离层效应都会对低频段宽带线性调频雷达信号的相位产生调制现象,进而降低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成像分辨率。为得到清晰的目标ISAR图像,需有效消除这两者对目标回波的影响。该文首先建立电离层高速运动目标回波的信号模... 目标高速运动和电离层效应都会对低频段宽带线性调频雷达信号的相位产生调制现象,进而降低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成像分辨率。为得到清晰的目标ISAR图像,需有效消除这两者对目标回波的影响。该文首先建立电离层高速运动目标回波的信号模型,再根据目标回波为高阶多项式相位信号的特点,提出基于离散多项式变换的高阶相位估计算法,利用高阶相位估计值进行回波信号相位调制分量补偿,实现ISAR成像的自聚焦。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可以准确估计回波信号高阶相位参数,提高ISAR成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合成孔径雷达 电离层 多项式相位信号 运动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型快速双线性参数估计的复杂运动目标ISAR成像 被引量:5
7
作者 吕倩 苏涛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301-2308,共8页
针对复杂运动目标的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成像中多普勒扩散导致的成像质量下降,该文在建立方位回波信号为立方相位信号(CPS)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型快速双线性参数估计的复杂运动目标ISAR成像方法。该方法通过利用双线性立方相位函... 针对复杂运动目标的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成像中多普勒扩散导致的成像质量下降,该文在建立方位回波信号为立方相位信号(CPS)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型快速双线性参数估计的复杂运动目标ISAR成像方法。该方法通过利用双线性立方相位函数,非均匀快速傅里叶变换(NUFFT),基于Chirp-z的尺度变换以及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等操作,能够快速实现CPS参数估计和复杂运动目标的ISAR成像。由于实现过程均采用NUFFT和FFT快速实现,该方法计算量小,并且双线性操作可以保证其具有较好的抗噪声性能和交叉项抑制性能。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验证了该ISAR成像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合成孔径雷达 立方相位信号 参数估计 非均匀快速傅里叶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维频率估计的MIMO-ISAR空时二维回波重排方法 被引量:2
8
作者 杨建超 苏卫民 顾红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180-2186,共7页
为联合利用MIMO-ISAR空时采样信号进行成像,该文提出一种基于2维频率估计的MIMO-ISAR空时2维回波重排方法。该方法通过对空域和时域信号频率的比值进行估计,实现空时信号的有效重排,插值为均匀数据后,利用FFT完成方位向压缩。与现有方... 为联合利用MIMO-ISAR空时采样信号进行成像,该文提出一种基于2维频率估计的MIMO-ISAR空时2维回波重排方法。该方法通过对空域和时域信号频率的比值进行估计,实现空时信号的有效重排,插值为均匀数据后,利用FFT完成方位向压缩。与现有方法相比,该方法利用现代谱估计算法的超分辨性能,提高了参数估计精度,并且采用随机霍夫变换(Randomized Hough Transform,RHT)估计2维频率比值,使得该方法在空域采样信号频率发生模糊时仍适用。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联合空时信号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入多出雷达 逆合成孔径雷达 回波重排 2维频率估计 随机霍夫变换(RH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通用的SAR/ISAR自聚焦方法
9
作者 吴仁彪 韩萍 《雷达科学与技术》 2003年第4期232-236,共5页
首先介绍了我们最近提出的一种ISAR自聚焦新方法AUTOCLEAN(AUTOfocus viaCLEAN),然后对其中的特征提取算法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用CLEAN作为特征提取算法是合适的。AUTOCLEAN不仅是一种稳健的ISAR自聚焦方法,而且还可以推广应... 首先介绍了我们最近提出的一种ISAR自聚焦新方法AUTOCLEAN(AUTOfocus viaCLEAN),然后对其中的特征提取算法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用CLEAN作为特征提取算法是合适的。AUTOCLEAN不仅是一种稳健的ISAR自聚焦方法,而且还可以推广应用到聚束SAR、曲线SAR和机载双天线干涉SAR中的自聚焦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 isar 自聚焦方法 合成孔径雷达 多散射点算法 AUTOCLEA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站ISAR空间目标姿态估计方法 被引量:8
10
作者 周叶剑 张磊 +2 位作者 王虹现 邢孟道 牛威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182-3188,共7页
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多站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序列成像的空间目标姿态估计方法。方法提取各帧ISAR图像中目标的典型线性结构,结合目标轨道信息实现关键部件姿态估计。该文建立了较为稳健的空间目标ISAR几何结构分析流程,采用Radon变换对... 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多站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序列成像的空间目标姿态估计方法。方法提取各帧ISAR图像中目标的典型线性结构,结合目标轨道信息实现关键部件姿态估计。该文建立了较为稳健的空间目标ISAR几何结构分析流程,采用Radon变换对太阳能翼、平板天线等线性结构进行提取和关联,继而估计典型线性结构在距离-多普勒成像平面的姿态角变化,同时利用卫星轨道信息获得ISAR距离-多普勒投影矩阵进行线性结构的3维姿态解算,最终实现典型部件姿态的优化求解估计。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算法可有效实现空间目标典型部件的姿态估计,同时利用多站ISAR观测数据可有效提升算法的估计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ar成像 几何投影矩阵 姿态估计 RADON变换 多站is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稀疏孔径的联合稀疏约束干涉ISAR机动目标三维成像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榆红 邢孟道 徐刚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151-2157,共7页
In ISAR系统能够实现对目标的3维几何估计,更加有利于目标的分类和识别。同时多功能ISAR/In ISAR系统针对的多是机动性很强的目标,在某些情况下对单个目标仅能获取稀疏孔径观测,尤其是在目标存在机动特性的情况下,更是增加了ISAR成像的... In ISAR系统能够实现对目标的3维几何估计,更加有利于目标的分类和识别。同时多功能ISAR/In ISAR系统针对的多是机动性很强的目标,在某些情况下对单个目标仅能获取稀疏孔径观测,尤其是在目标存在机动特性的情况下,更是增加了ISAR成像的难度,这些对传统的ISAR成像算法提出了挑战。为了解决上述这些问题,该文针对机动目标提出一种基于稀疏孔径的联合稀疏约束In ISAR 3维成像方法。对匀加速转动的目标,回波的多普勒调制可以建模成线性调频的形式,并用chirp-傅里叶字典来表征其机动性。接着将联合的多通道In ISAR 2维成像转化为联合稀疏约束的最优化求解问题,并用改进的OMP算法进行求解。然后利用各个通道估计的ISAR图像和调频参数实现对目标的3维几何重构。相比于单通道独立成像,联合多通道稀疏约束成像能获得更好的2维和3维成像结果。最后,进行实测数据实验以验证该文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涉逆合成孔径雷达 机动目标 稀疏孔径 联合多通道成像 3D几何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块稀疏贝叶斯模型的ISAR成像方法 被引量:6
12
作者 吴称光 邓彬 +2 位作者 苏伍各 王宏强 秦玉亮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941-2947,共7页
传统ISAR稀疏成像主要针对独立散射点散射系数的重构问题,然而实际情况下目标散射点之间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以区域或块的形式存在,在该情形下利用常用的稀疏重构算法并不能完全地刻画块状目标的真实结构,因此该文考虑采用块稀疏重构... 传统ISAR稀疏成像主要针对独立散射点散射系数的重构问题,然而实际情况下目标散射点之间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以区域或块的形式存在,在该情形下利用常用的稀疏重构算法并不能完全地刻画块状目标的真实结构,因此该文考虑采用块稀疏重构算法进行目标散射系数重建。基于块稀疏贝叶斯模型和变分推理的重构方法(VBGS),包含了稀疏贝叶斯学习(SBL)方法中参数学习的优点,其利用分层的先验分布来表征未知信号的稀疏块状信息,因而相对于现有的恢复算法能够更好地重建块稀疏信号。该方法基于变分贝叶斯推理原理,根据观测量能自动地估计信号未知参数,而无需人工参数设置。针对稀疏块状目标,该文结合压缩感知(CS)理论将VBGS方法用于ISAR成像,仿真实验成像结果表明该方法优于传统的成像结果,适合于具有块状结构的ISAR目标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合成孔径雷达 块稀疏模型 压缩感知 块稀疏贝叶斯模型和变分推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配准的ISAR图像方位定标方法 被引量:6
13
作者 许志伟 张磊 邢孟道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173-2179,共7页
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成像利用目标相对雷达视线的姿态变化形成的合成孔径获得方位高分辨,成像方位为多普勒轴,通常需要估计目标的有效转动速度以实现ISAR图像的方位定标从而体现目标真实尺寸。现有算法通常利用信号的运动参数估计和图... 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成像利用目标相对雷达视线的姿态变化形成的合成孔径获得方位高分辨,成像方位为多普勒轴,通常需要估计目标的有效转动速度以实现ISAR图像的方位定标从而体现目标真实尺寸。现有算法通常利用信号的运动参数估计和图像整体配准。该文提出利用子孔径ISAR图像的特征提取和配对,根据特征点坐标估计目标的有效转角速度。首先利用尺度不变特征变换(SIFT)和快速鲁棒特征(SURF)对两幅ISAR图像进行特征点提取;然后分别采用最短欧氏距离和随机采样一致性(RANSAC)进行特征点的匹配和失配点的剔除;最后根据配对特征点的坐标和能量估算有效转角速度,实现ISAR图像方位定标。仿真数据和实测数据验证了该算法的精确性和稳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合成孔径雷达 尺度不变特征变换 快速鲁棒特征 转角估计 方位定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联合InISAR成像和微多普勒特征提取的空间目标转动矢量估计方法 被引量:3
14
作者 宫蕊 汪玲 +1 位作者 徐楚 朱岱寅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40-649,共10页
监测空间非合作目标的运动状态是空间监视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进一步执行在轨操作的前提。失效卫星和空间碎片等有自身旋转运动,实施维修和抓捕的关键是准确获知目标转动矢量,包括转速和转轴方向。该文提出了一种空间非合作目标转动矢... 监测空间非合作目标的运动状态是空间监视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进一步执行在轨操作的前提。失效卫星和空间碎片等有自身旋转运动,实施维修和抓捕的关键是准确获知目标转动矢量,包括转速和转轴方向。该文提出了一种空间非合作目标转动矢量估计方法,同时完成目标3维成像。首先利用干涉逆合成孔径雷达(InISAR)成像技术获得目标散射点的3维位置坐标以及有效转动矢量估计,然后利用微多普勒特征提取估计目标的总转速,继而通过联合有效转动矢量和总转速估计沿雷达视线方向上速度矢量未知的分量,求得目标的总转动矢量。多组仿真实验充分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性能分析表明该方法可提供较准确的转动矢量估计,并可同时提供较好的3维成像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 干涉isar(Inisar) 转动矢量 微多普勒 3维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精度的ISAR转动补偿和方位定标方法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鑫阁 邢孟道 孙光才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250-2257,共8页
传统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成像算法忽略了目标回波的高阶转动相位的影响,导致方位向聚焦效果较差,且无法直接从目标图像中获取目标尺寸信息。该文提出一种转动补偿和方位定标方法。该方法采用回波的全部方位信息,通过构造局部平均多普... 传统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成像算法忽略了目标回波的高阶转动相位的影响,导致方位向聚焦效果较差,且无法直接从目标图像中获取目标尺寸信息。该文提出一种转动补偿和方位定标方法。该方法采用回波的全部方位信息,通过构造局部平均多普勒趋势(LADT)信号获取目标回波的多普勒变化趋势。进一步利用随机采样一致(RANSAC)算法估计多普勒调频率及目标有效转动速度,实现高精度转动补偿与方位定标。仿真与实测数据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合成孔径雷达 转动补偿 方位定标 多普勒调频率 随机采样一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波程差补偿的InISAR图像配准方法 被引量:2
16
作者 周子铂 蒋李兵 王壮 《雷达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58-769,共12页
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图像配准是干涉逆合成孔径雷达(InISAR)成像领域一个关键的课题,可以实现同一散射点在不同ISAR图像中的对齐,以便于后续的ISAR图像干涉处理。该文分析了ISAR图像失配准的原因,即散射点到不同天线之间的波程差,并据... 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图像配准是干涉逆合成孔径雷达(InISAR)成像领域一个关键的课题,可以实现同一散射点在不同ISAR图像中的对齐,以便于后续的ISAR图像干涉处理。该文分析了ISAR图像失配准的原因,即散射点到不同天线之间的波程差,并据此提出一种基于波程差补偿的方法来实现不同天线ISAR图像之间的精确配准。首先通过调频傅里叶变换估计目标相对于雷达的转速;进一步根据波程差与目标转动角速度的关系构建补偿相位消除散射点到不同天线间的波程差,并通过2维傅里叶变换获得配准之后的ISAR图像。最后利用干涉处理获得目标真实的3维结构。该文方法可以在回波域通过波程差补偿实现ISAR图像配准,配准之后的各散射点在图像中的位置相同;而经过相关法配准之后的ISAR图像中的各散射点之间有一个像素单元的错位,即该方法的配准效果更精确。此外,基于相关法的图像配准方法耗时达到万秒级,而基于该方法的ISAR图像配准时间仅为秒级,即该方法计算效率更高。最终的InISAR 3维成像结果中,该方法的散射点坐标重构误差为0.3034,而基于相关法的成像结果的误差(45.8529)远大于此。因此,基于所提出方法的InISAR 3维成像结果精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涉逆合成孔径雷达 逆合成孔径雷达图像配准 波程差 调频傅里叶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SI-ISAR的非合作目标成像技术
17
作者 聂松 郝明 +1 位作者 庄龙 刘颖 《电子测量技术》 2019年第5期90-94,共5页
合成孔径雷达(SAR)针对静止目标成像,依靠雷达平台的运动形成较长的合成孔径,达到方位高分辨。而在地面静止场景中,必然会存在运动目标,其运动参数的未知使得目标在SAR图像上难以聚焦成像。另一方面,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技术在雷达平... 合成孔径雷达(SAR)针对静止目标成像,依靠雷达平台的运动形成较长的合成孔径,达到方位高分辨。而在地面静止场景中,必然会存在运动目标,其运动参数的未知使得目标在SAR图像上难以聚焦成像。另一方面,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技术在雷达平台静止条件下,依靠目标运动形成长合成孔径后聚焦成像。本文将结合多通道合成孔径雷达-地面动目标指标(SAR-GMTI)技术,提出了基于杂波抑制干涉(CSI)和ISAR相结合的非合作动目标聚焦成像。成像过程中,利用多通道图像信息,动目标在CSI处理后被检测到,针对动目标的能量范围进行ISAR处理,实现该区域内动目标的聚焦成像。最后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地面动目标指示技术 杂波抑制干涉 逆合成孔径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化干涉SAR森林高度反演综述 被引量:25
18
作者 李廷伟 梁甸农 朱炬波 《遥感信息》 CSCD 2009年第3期85-91,共7页
极化干涉SAR森林高度反演是当前雷达遥感领域的研究热点,近年来涌现了多种极化干涉SAR森林高度反演方法。本文先对已有极化干涉SAR森林高度反演方法进行分类,然后系统研究各类森林高度反演算法的基本原理,比较各类森林高度反演方法的优... 极化干涉SAR森林高度反演是当前雷达遥感领域的研究热点,近年来涌现了多种极化干涉SAR森林高度反演方法。本文先对已有极化干涉SAR森林高度反演方法进行分类,然后系统研究各类森林高度反演算法的基本原理,比较各类森林高度反演方法的优缺点,提炼森林高度反演算法的关键,最后指出极化干涉SAR森林高度反演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sar 干涉 sar 森林高度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轨干涉SAR海洋表面流场迭代反演算法 被引量:6
19
作者 于祥祯 种劲松 洪文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660-2665,共6页
该文在分析传统顺轨干涉SAR表面流场速度分离方法不足的基础上,根据海面微波成像仿真模型建立了顺轨干涉SAR海洋表面流场迭代反演算法。利用该迭代反演算法对JPL AIRSAR获得的机载顺轨干涉SAR数据进行流场反演,并将反演流场与普林斯顿... 该文在分析传统顺轨干涉SAR表面流场速度分离方法不足的基础上,根据海面微波成像仿真模型建立了顺轨干涉SAR海洋表面流场迭代反演算法。利用该迭代反演算法对JPL AIRSAR获得的机载顺轨干涉SAR数据进行流场反演,并将反演流场与普林斯顿海洋模型(POM)的输出流场进行对比,两个流场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证实了该迭代反演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轨干涉sar 海洋表面流场 迭代反演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类统计的PolInSAR植被高度最大似然估计 被引量:3
20
作者 韦顺军 张晓玲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60-63,共4页
极化干涉SAR是一种集极化和干涉SAR优势于一体的新型遥感技术。结合两层植被随机体散射模型和极化分解技术,基于极化干涉SAR数据的概率分布统计特征,提出一种利用参数迭代求解预测模型和测量值最小似然距离的植被高度反演方法。该方法... 极化干涉SAR是一种集极化和干涉SAR优势于一体的新型遥感技术。结合两层植被随机体散射模型和极化分解技术,基于极化干涉SAR数据的概率分布统计特征,提出一种利用参数迭代求解预测模型和测量值最小似然距离的植被高度反演方法。该方法克服了传统最大似然估计方法需已知地表散射特征参数的约束,减少了计算复杂性。最后通过极化干涉SAR仿真数据实验分析,文中算法相对于三阶段反演算法提高了植被高度估计的精度,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极化干涉sar 最小似然距离 植被高度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