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5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Theory and Method for Modeling of Structures with Stochastic Parameters
1
作者 ZHANG Bei YIN Xue-gang WANG Fu-ming ZHONG Yan-hui CAI Ying-chun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2期194-198,共5页
In order to reflect the stochastic characteristics of structures more comprehensively and accurately, a theory and method for modeling of structures with stochastic parameters is presented by using probability finite ... In order to reflect the stochastic characteristics of structures more comprehensively and accurately, a theory and method for modeling of structures with stochastic parameters is presented by using probability finite element method and stochastic experiment data of structures based on the modeling of structures with deterministic parameters. Double-decker space frame is taken as an example to validate this theory and method, good results are gai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BABILITY finite element METHOD STOCHASTIC PARAMETER structure model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闸墩与锚块底面连接方式对闸墩的影响分析
2
作者 龚亚琦 李志 +2 位作者 倪磊 黄永春 周世华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6-161,共6页
针对预应力闸墩与锚块底面通常采用弹性垫层隔开设计的情况,采用三维有限元法研究了闸墩与锚块底面分别采用整体连接和接触两种模拟方式下,不同工况组合条件下闸墩颈部的变形、应力和结合状态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闸墩和锚块底面模拟方... 针对预应力闸墩与锚块底面通常采用弹性垫层隔开设计的情况,采用三维有限元法研究了闸墩与锚块底面分别采用整体连接和接触两种模拟方式下,不同工况组合条件下闸墩颈部的变形、应力和结合状态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闸墩和锚块底面模拟方式对闸墩整体的变形和应力变化影响不大;采用接触模拟方式,可以更好地描述锚块底部和闸墩的非线性结合特性,采用弹性垫层隔开设计时,当闸墩和锚块受力致使底面脱开后,可以提高闸墩颈部中央区域的压应力水平,但是对于闸墩颈部边缘的压应力改善不大;闸墩和锚块底面脱开后,两侧挡水工况下可以降低闸墩颈部的拉应力,但是单侧泄水工况下,由于闸墩处于偏心受拉的不利工作状态,闸墩与锚块底面脱开设计会增加闸墩颈部边缘拉应力。因此,在对闸墩和锚块底面连接进行模拟时,应考虑单侧泄水工况下闸墩应力水平,同时注意闸墩颈部边缘的混凝土防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闸墩 锚块 有限元方法 接触模型 泄水建筑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形环件轴向/径向顺序轧制成形方法与智能仿真建模研究
3
作者 郭良刚 白文平 +2 位作者 戚大涛 陈洪波 罗雪宝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共9页
目的提出一种异形环件轴向/径向顺序轧制成形新方法,建立该成形过程的智能仿真有限元模型,阐明该过程的热力耦合塑性变形行为。方法以大型风电轴承套圈轧制为研究对象,阐明异形环件轴向/径向顺序轧制成形原理;基于Abaqus/Explicit平台,... 目的提出一种异形环件轴向/径向顺序轧制成形新方法,建立该成形过程的智能仿真有限元模型,阐明该过程的热力耦合塑性变形行为。方法以大型风电轴承套圈轧制为研究对象,阐明异形环件轴向/径向顺序轧制成形原理;基于Abaqus/Explicit平台,建立该成形过程的智能仿真有限元模型。结果异形环件轴向/径向顺序轧制成形新方法先通过轴向锥辊端面轧制使环坯两端聚料,完成初始矩形坯的体积预分配,然后无缝转换到径向异形环件轧制阶段,最终成形复杂截面异形环件,仅需一套轧辊模具和一个火次实现了异形环件的精确成形;提出了异形环件轴向/径向顺序轧制过程轧辊运动控制模型与方法,建立了该过程的智能仿真模型,并进行了工艺试验,验证了模型的预测精度,进而模拟阐明了该过程温度、应变、轧制力等塑性变形行为。结论异形环件轴向/径向顺序轧制新工艺技术可实现大型风电轴承套圈环件的优质、短流程、高效、低成本绿色制造;所建立的智能仿真模型为该成形工艺的优化设计提供了先进的仿真技术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风电轴承套圈环件 异形环件 轴向/径向顺序轧制 轧辊运动控制 智能有限元建模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铝酸盐膨胀剂对水泥砂浆早期徐变与内部湿度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宋国锋 张师伟 +2 位作者 刘俊 刘建坤 梁思明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0-86,共7页
掺用硫铝酸盐膨胀剂(SEA)可以减小水泥基材料的收缩,但SEA对水泥基材料徐变和内部湿度的影响仍不明确,不利于结构早期开裂的准确评估。本工作研究了SEA掺量为0%、4%和8%的水泥砂浆的早期徐变、内部湿度和孔隙特征,并基于随机分布孔隙有... 掺用硫铝酸盐膨胀剂(SEA)可以减小水泥基材料的收缩,但SEA对水泥基材料徐变和内部湿度的影响仍不明确,不利于结构早期开裂的准确评估。本工作研究了SEA掺量为0%、4%和8%的水泥砂浆的早期徐变、内部湿度和孔隙特征,并基于随机分布孔隙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孔隙率和孔径对徐变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泥砂浆的徐变随着SEA掺量的增大而减小,且加载龄期越晚,SEA对徐变的抑制效应越显著。密闭状态下水泥砂浆的内部湿度随着SEA掺量的增大而降低。SEA会减小水泥砂浆的孔隙率并细化孔径。水泥砂浆的孔隙率每增加1%,其徐变约增大4%;孔径的细化对水泥砂浆徐变的抑制效应不明显。SEA对水泥砂浆徐变的降低机理与水化硅酸钙含量的减少、内部湿度的下降、孔隙率的降低以及孔径的细化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变 内部湿度 硫铝酸盐膨胀剂 水泥砂浆 孔隙结构 随机分布孔隙有限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J-A模型的压电双晶片执行器非线性建模及验证
5
作者 彭洪涛 凌杰 +1 位作者 李成刚 朱玉川 《压电与声光》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147,共6页
针对压电双晶片执行器的非线性建模问题,根据Hammerstein结构原理,将执行器系统线性动态模块与非线性静态模块串联,提出了基于Jiles-Atherton模型的压电双晶片建模及参数辨识方法,并结合有限元数值仿真和试验测试对比分析模型的准确性。... 针对压电双晶片执行器的非线性建模问题,根据Hammerstein结构原理,将执行器系统线性动态模块与非线性静态模块串联,提出了基于Jiles-Atherton模型的压电双晶片建模及参数辨识方法,并结合有限元数值仿真和试验测试对比分析模型的准确性。静/动态对比结果显示,理论模型、有限元仿真及试验测试迟滞非线性分别为18.1%,17.9%,19.3%,理论模型、有限元仿真与试验测试的阶跃响应相对误差平均值分别为5.2%和4.1%,表明建模方法准确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双晶片 迟滞非线性 Hammerstein结构 物理模型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的铆压型轮毂轴承单元内圈结构优化试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车文侃 李立新 汪峰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91-500,共10页
针对轮毂轴承铆压成型后产品铆压强度和稳定性不足的问题,对铆压成型过程进行了原理分析、模拟仿真、优化设计和试验验证等方面的研究。首先,分析了铆压成型设备和原理,获得了铆头运动轨迹方程;采用ABAQUS软件构建了轮毂轴承铆压成型有... 针对轮毂轴承铆压成型后产品铆压强度和稳定性不足的问题,对铆压成型过程进行了原理分析、模拟仿真、优化设计和试验验证等方面的研究。首先,分析了铆压成型设备和原理,获得了铆头运动轨迹方程;采用ABAQUS软件构建了轮毂轴承铆压成型有限元模型,并对该模型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分析了法兰轴端变形区域的应变,获得了铆压过程中容易开裂影响铆压强度的区域;然后,应用响应面方法,以铆压预紧力与内圈外径变化量的比值(RPC)为优化目标,对该区域的斜线角度θ、斜线距离L、圆角半径R三个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获得了RPC的优化最大值和以上三个结构参数优化结果,并通过数值计算和试验,对优化结果的可靠性进行了验证;最后,针对优化结构后的内圈铆压装配成的轴承,进行了铆压松脱力试验和铆压强度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斜线距离L是最显著影响RPC的因素,斜线角度θ与圆角半径R的交互作用对RPC的影响也很显著,而斜线距离L和圆角半径R没有明显的交互影响;使用优化结构后的内圈铆压装配成的轴承具有较强的轴向预紧能力和较高的铆压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强度 铆压成型有限元模型 轮毂轴承 响应面方法 结构优化 铆压预紧力与内圈外径变化量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复合材料夹层结构屈曲建模及力学行为分析
7
作者 曹鹏宇 李娜 +3 位作者 崔亓官 李丽英 张涛 王凯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326-333,共8页
目的构建一种新型屈曲理论模型,以更精确地预测复合材料夹层板的屈曲行为,提高结构设计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方法基于弹性力学理论与Timoshenko梁模型,建立复合材料夹层板的新屈曲理论模型,推导适用于整体与局部屈曲的计算公式。该公式形... 目的构建一种新型屈曲理论模型,以更精确地预测复合材料夹层板的屈曲行为,提高结构设计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方法基于弹性力学理论与Timoshenko梁模型,建立复合材料夹层板的新屈曲理论模型,推导适用于整体与局部屈曲的计算公式。该公式形式简洁,适用于工程中的快速设计与优化。同时,开展参数化研究,并结合有限元模拟验证模型的准确性。结果新模型能更准确地预测屈曲载荷,计算误差较小,较传统方法更具适用性。参数分析表明,复合材料夹层结构的屈曲性能受面板的拉伸、弯曲和剪切刚度共同影响。但由于对于复合材料面板三者间缺乏直接定量关系,其屈曲行为与各向同性结构存在差异,如铺层顺序引起的弯曲刚度变化、剪切刚度较低导致的屈曲载荷差异等。结论提出的新屈曲理论模型为工程中复合材料夹层板的屈曲分析和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撑和高效精准的计算工具,对优化结构、提升力学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夹层结构 屈曲特性 解析解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跨连续跨越式输油气管道流固耦合振动效应及动力特性
8
作者 翁光远 徐琳杰 +3 位作者 程凯凯 李光玲 王乐 朱熹育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13,33,共8页
为揭示多跨连续跨越式输油气管道随油气介质输送状态变化而产生振动的时变机理,以某跨越式输油气管道及斜拉管桥为研究对象,开展油气介质与输油气管道的流固耦合振动效应理论研究和仿真模拟。结合水弹性相似模型的流体试验,提出油气介... 为揭示多跨连续跨越式输油气管道随油气介质输送状态变化而产生振动的时变机理,以某跨越式输油气管道及斜拉管桥为研究对象,开展油气介质与输油气管道的流固耦合振动效应理论研究和仿真模拟。结合水弹性相似模型的流体试验,提出油气介质流体场与管道相互作用的动力学参数和流固耦合边界条件,改进湍流理论k-ε标准模型。结果表明:油气介质流速不同、管径不同的输油气管道同一截面处流固耦合振动效应最大差别达49.5%;在同一管径条件下,流固耦合振动效应随油气介质在管道内的流动速度增大而增大;考虑流固耦合振动效应的油气管道-斜拉管桥结构系统的动力特性变化较大。改进后模型能准确描述多跨连续跨越式输油气管道的流固耦合振动效应和动力特性,可为油气管道-斜拉管桥的抗震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输油气管道 跨越结构 流固耦合 水弹性模型 有限元模型 振动效应 动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水平和加固模式对铁路路基变形特性的影响
9
作者 张期树 董俊利 +3 位作者 徐方 冷伍明 吴爽爽 王文兵 《中国铁道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28,共11页
为探究预应力加固铁路路基的工作性能,以路基变形作为评价指标,基于模型试验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预应力水平和加固模式对路基变形的影响效应,并提出路基病害的防治对策。结果表明:当路基采用预应力结构加固防护时,可将预应力转换成... 为探究预应力加固铁路路基的工作性能,以路基变形作为评价指标,基于模型试验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预应力水平和加固模式对路基变形的影响效应,并提出路基病害的防治对策。结果表明:当路基采用预应力结构加固防护时,可将预应力转换成附加围压约束路基变形,从而改善路基服役性能;预应力加固路基沉降小于未加固路基,预应力50 kPa下线路中心处沉降衰减率为8.64%,当预应力增大至100 kPa时沉降衰减率可达17.44%;预应力结构对路基的减沉作用可从路基加固区扩散至非加固区,预应力50 kPa下非加固区端部沉降衰减率为6.76%,而当预应力增大至100 kPa时沉降衰减率升至13.92%;单排加固模式下,第3排和第4排的加固效果优于其他排,且加固区受预应力结构位置影响显著。可在病害区就近坡面处布置预应力结构并施以合适预应力,实现路基病害整治与加固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路基 预应力结构 沉降衰减率 加固模式 三维有限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压器局部放电监测用压电传感器的压电材料特性及器件尺寸对灵敏度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妍 陈川 +2 位作者 朱佳怡 刘泳斌 高景晖 《高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3-72,共10页
针对核心传感元件为压电陶瓷圆柱的接触式压电超声传感器,研究了其压电材料特性及器件尺寸对声电转换灵敏度的影响。基于多物理场有限元仿真建立了压电超声传感器模型,计算分析了压电材料特性参数和传感器结构参数变化对传感器在变压器... 针对核心传感元件为压电陶瓷圆柱的接触式压电超声传感器,研究了其压电材料特性及器件尺寸对声电转换灵敏度的影响。基于多物理场有限元仿真建立了压电超声传感器模型,计算分析了压电材料特性参数和传感器结构参数变化对传感器在变压器局部放电超声频率范围内声电转换灵敏度和谐振频率的影响,提出了提升声电转换灵敏度的压电传感器结构的设计方法。仿真结果表明,在20~250 kHz频率范围内,压电材料选取PZT-2、直径取6 mm、厚度取12 mm时灵敏度性能最高。在选择传感器的压电材料时,应先选择压电常数d33大的压电材料,再通过对材料进行改性,改变材料的短路弹性顺度常数sE 13和sE 33,实现对传感器谐振频率的调节。最后,对该结构优化的仿真结果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放电 超声波 压电传感器 结构设计 灵敏度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运营荷载的大跨径拱桥层次贝叶斯模型修正方法
11
作者 罗岚炘 宋明明 +2 位作者 钟华强 何天涛 孙利民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8-297,共10页
现有大跨径桥梁有限元模型修正(finite element model updating,FEMU)方法一般未考虑运营荷载对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导致修正后模型的参数变异性大。鉴于此,提出了一种考虑运营荷载的层次贝叶斯有限元模型修正方法,该方法包含考虑温度... 现有大跨径桥梁有限元模型修正(finite element model updating,FEMU)方法一般未考虑运营荷载对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导致修正后模型的参数变异性大。鉴于此,提出了一种考虑运营荷载的层次贝叶斯有限元模型修正方法,该方法包含考虑温度和交通荷载的概率参数修正、概率响应预测和结构状态评估。首先,根据监测数据的相关性分析结果确定了计算理论频率时需要考虑的荷载。随后,建立了温度-弹性模量线性关系,并基于动态称重(weigh-in-motion,WIM)数据,提出一种车辆荷载估计方法,以在有限元模型中定量考虑运营荷载对结构频率的影响。同时,引入两阶段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Markov chain Monte Carlo,MCMC)采样方法和响应面代理模型,以提高概率模型修正的计算速率。该方法在一座采集了两年监测数据的大跨径拱桥上得到了验证。结果表明,在考虑运营荷载、参数不确定性和建模误差后,实测频率基本处于预测频率的95%置信区间内。最后,基于实测响应和预测响应置信区间提出了一个结构状态指标,并利用该指标检测出该桥的路面铺装更换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模型修正(FEMU) 层次贝叶斯 运营荷载 大跨径拱桥 结构状态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清官式木构建筑遗产多元语义模型生成方法
12
作者 张承文 淳庆 +2 位作者 李盼 花全均 林怡婕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8-240,共13页
为提高明清官式木构建筑遗产建模分析效率,通过多元语义模型参数化生成方法研究,实现同时生成建筑与结构模型.首先,对明清官式木构建筑遗产的基本构件进行分类,并梳理建筑模型和结构模型之间的信息流,采用Grasshopper进行二次开发,完成... 为提高明清官式木构建筑遗产建模分析效率,通过多元语义模型参数化生成方法研究,实现同时生成建筑与结构模型.首先,对明清官式木构建筑遗产的基本构件进行分类,并梳理建筑模型和结构模型之间的信息流,采用Grasshopper进行二次开发,完成建筑基本构件库.然后,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京德胜门箭楼进行技术实践,通过建筑基本构件库自动生成结构分析模型,并进行结构安全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可同时生成用于细节展示的建筑模型,以及可直接用于计算分析的结构模型.研究成果为实现建筑遗产数字化预防性保护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科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构建筑 参数化 有限元 建筑信息模型 结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艉轴密封装置Ω弹簧刚度计算及模型可信度分析
13
作者 孙玮 申帅 +3 位作者 孙锋 曾良辉 叶晓明 曹海进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14-119,共6页
艉轴密封装置用于出舱艉轴与舱壁之间的密封,是船舶推进系统的关键设备。Ω弹簧作为艉轴密封装置的重要部件,其应变特性将直接影响艉轴密封装置的密封性能。本文建立某型艉轴密封装置Ω弹簧结构强度数值模型,分别对外圈弹簧和内圈弹簧... 艉轴密封装置用于出舱艉轴与舱壁之间的密封,是船舶推进系统的关键设备。Ω弹簧作为艉轴密封装置的重要部件,其应变特性将直接影响艉轴密封装置的密封性能。本文建立某型艉轴密封装置Ω弹簧结构强度数值模型,分别对外圈弹簧和内圈弹簧进行有限元分析,获得不同压缩量下Ω弹簧的轴向力及最大应力值,并拟合得到Ω弹簧的刚度。在此基础上,开展了艉轴密封装置Ω弹簧应变测试。仿真结果与测试数据误差在5%以内,表明了本文所建数值模型的准确性。本文研究结果为艉轴密封装置设计与校核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法 结构强度 艉轴密封装置 可信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化夹层场地中不同土-结构接触模型对地下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研究
14
作者 会驳疑 闫冠宇 许成顺 《震灾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7-139,共13页
为研究不同土-结构接触模型对地下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本文基于已开展的局部液化夹层场地地下结构离心机振动台模型试验建立计算模型,计算模型采用了3种不同的土-结构接触形式,分别是捆绑接触、无厚度的摩擦接触单元和有厚度的薄层接触... 为研究不同土-结构接触模型对地下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本文基于已开展的局部液化夹层场地地下结构离心机振动台模型试验建立计算模型,计算模型采用了3种不同的土-结构接触形式,分别是捆绑接触、无厚度的摩擦接触单元和有厚度的薄层接触单元。通过对比试验结果,验证了计算模型的合理性,并分析3种不同接触形式对场地、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得出最合理的土-结构接触形式。结果表明,在液化夹层场地中,不同土-结构接触模型对场地地震响应不产生显著影响,而对结构地震响应产生明显的影响,土-结构捆绑接触会明显放大结构的地震响应,无厚度的摩擦接触会减弱地下结构的地震响应,有厚度的薄层接触单元会放大地下结构的地震响应。模型试验结果相比与采用有厚度的薄层单元的结构地震响应更加接近,能够更好地还原地下结构在液化夹层场地中的地震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化场地 土-结构接触模型 离心机振动台试验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螺栓力学特性的两级机匣连接结构有限元建模及振动分析
15
作者 李浩 孙伟 +1 位作者 徐昆鹏 刘宏浩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01-513,共13页
航空发动机的各级机匣通过螺栓法兰连在一起形成完整的机匣连接结构,法兰边上的螺栓结合部力学参数对机匣结构的动力学特性产生明显的影响,只有对机匣连接结构进行动力学建模并进行合理的设计才能保证其具有优越的动力学性能。以两级机... 航空发动机的各级机匣通过螺栓法兰连在一起形成完整的机匣连接结构,法兰边上的螺栓结合部力学参数对机匣结构的动力学特性产生明显的影响,只有对机匣连接结构进行动力学建模并进行合理的设计才能保证其具有优越的动力学性能。以两级机匣连接结构模拟件为对象,在考虑螺栓力学特性的基础上,提出采用ANSYS软件对其进行有限元建模的方法。两级机匣连接结构有限元建模主要包括机匣内、外壳的模拟、静子叶片的模拟以及法兰边上螺栓结合部的模拟。分别采用实体单元、刚性耦合的梁单元、弹簧单元、虚拟材料4种方式模拟机匣法兰边上螺栓结合部并给出其引入机匣连接结构的方式。采用实例研究验证模型的合理性。首先,用机匣1有限元模型求解固有频率及模态振型,并结合试验采用反推辨识法获得模拟边界条件的弹簧单元参数;其次,用包含不同螺栓结合部模型的两级机匣连接结构有限元模型求解固有频率及模态振型,并用试验验证其合理性。从计算精度、耗时、建模复杂程度三方面对比两级机匣连接处4种螺栓结合部模拟方法的优缺点。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刚性耦合的梁单元模拟螺栓结合部的计算精度与实体单元的计算精度最相近,计算时间减少了44.5%,可在实际机匣连接结构有限元建模时优先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级机匣 连接结构 螺栓结合部 有限元建模 振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元模型修正中的贝叶斯深度神经网络构架优化设计
16
作者 何宇轩 尹涛 王曦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4-190,共7页
贝叶斯神经网络(Bayesian neural network,BNN)相较于传统人工神经网络具有更强的噪声鲁棒性,在结构系统识别与健康监测领域逐渐受到关注,目前该领域的相关文献主要集中于单隐含层BNN的应用及其构架设计。具有一定深度的多隐含层构架相... 贝叶斯神经网络(Bayesian neural network,BNN)相较于传统人工神经网络具有更强的噪声鲁棒性,在结构系统识别与健康监测领域逐渐受到关注,目前该领域的相关文献主要集中于单隐含层BNN的应用及其构架设计。具有一定深度的多隐含层构架相比于单隐含层在复杂高维数据拟合上通常具有更强的泛化能力,但针对多隐含层BNN构架优化设计问题的研究目前尚未见报道。该研究旨在针对多隐含层BNN并结合有限元模型修正问题开展构架优化设计研究,发展基于证据对数的多隐含层BNN网络性能定量量度,并提出一种实现多隐含层BNN各隐含层神经元数量同步优化的高效算法,获得针对具体模型修正问题的多隐含层BNN构架优化设计方案。通过基于现场实测模态参数的某大跨度钢结构人行桥模型修正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系统识别 结构健康监测 有限元模型修正 贝叶斯深度神经网络 构架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粘结柔性立管轴拉响应特性数值方法研究
17
作者 刘庆升 曲中源 +2 位作者 陈峰 倪俊芳 王刚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12-1419,共8页
非粘结柔性立管因几何复杂、层间具非线性接触机制,其结构响应计算复杂耗时,且材料非线性与大变形致使非线性分析难收敛。本文提出了在轴向张力载荷下使用8层和5层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轴向响应特性研究的解析方法和数值方法。在5层模型中... 非粘结柔性立管因几何复杂、层间具非线性接触机制,其结构响应计算复杂耗时,且材料非线性与大变形致使非线性分析难收敛。本文提出了在轴向张力载荷下使用8层和5层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轴向响应特性研究的解析方法和数值方法。在5层模型中,将4个内层(骨架层、内护套层、抗压铠装层和防摩擦层)由一个等效的复合材料层代替,该等效层具有与内部4层相似的力学性能,并通过简化层间的相互作用来提高非线性分析效率,使用Abaqus显式求解器和隐式求解器对比验证了简化模型与全模型轴向响应特性,与试验结果偏差分别为14.08%和9.08%,显示出良好的一致性;考虑材料的弹塑性计算极限抗拉强度,给出了抗拉铠装层在轴向张力作用下的极限承载力为631.16 kN;简化模型不仅在计算效率上具有优势,而且能够更真实地反映非粘结柔性立管在实际工作条件下的行为,对于工程设计和安全评估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粘结柔性立管 抗拉铠装层 轴向张力 结构响应 简化模型 非线性分析 抗拉强度 有限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海浮筏式网箱高效有限元分析及结构轻量化
18
作者 田中旭 胡学文 +2 位作者 刘智健 杨丹杰 张俊 《南方水产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2-100,共9页
针对深海浮筏式养殖网箱由于结构复杂、载荷多样导致的有限元建模繁琐问题,提出了一种高效有限元分析与结构优化的方法。以某直径40 m的深海浮筏式养殖网箱为例,通过梳理算法与程序开发,实现了节点与单元定义、风浪流等载荷的参数化计... 针对深海浮筏式养殖网箱由于结构复杂、载荷多样导致的有限元建模繁琐问题,提出了一种高效有限元分析与结构优化的方法。以某直径40 m的深海浮筏式养殖网箱为例,通过梳理算法与程序开发,实现了节点与单元定义、风浪流等载荷的参数化计算与施加,以及优化参数实时更新等功能,进行了基于ANSYS软件的二次开发,实现了网箱高效有限元建模与重构。在此基础上,结合遗传算法进行网箱结构优化,并通过引入幂次变异函数来增强优化算法的鲁棒性。结果表明,在结构强度一致的情况下,优化后的网箱质量减少了17.98%。该方法可为深海浮筏式养殖网箱的设计与结构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筏式养殖网箱 深远海养殖 有限元建模 遗传算法 结构轻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建木结构跨尺度地震损伤演化分析方法研究
19
作者 吴铭昊 王永建 姜绍飞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7-186,共10页
为了掌握地震作用下古建木结构由细观材料到宏观结构的损伤机理和破坏状态,并对其损伤程度做出全面而合理的评价,提出了古建木结构跨尺度损伤演化分析方法,包括多尺度数值模型和多尺度一致性损伤模型。多尺度数值模型采用多点约束法来... 为了掌握地震作用下古建木结构由细观材料到宏观结构的损伤机理和破坏状态,并对其损伤程度做出全面而合理的评价,提出了古建木结构跨尺度损伤演化分析方法,包括多尺度数值模型和多尺度一致性损伤模型。多尺度数值模型采用多点约束法来协调跨尺度界面变形,能同时描述局部损伤细节和整体力学行为;损伤模型以广义力-广义位移和抗震性能水准理论为基础,通过试验拟合分析来统一各层次损伤。以榫卯节点拟静力试验和多层古建木框架振动台试验为分析对象,详细阐述了跨尺度损伤演化分析方法的过程和结果。通过所提出的多尺度分析方法,可以为既有古建木结构抗震鉴定给出从局部材料、构件到整体结构的各层级评估结果,并揭示其之间的演化规律,为后期加固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建筑木结构 跨尺度损伤演化分析 地震损伤模型 有限元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内聚力模型的潜航器浮力材料集成结构界面脱黏扩展研究
20
作者 黄文华 李飘 +1 位作者 李旭 黄东 《中国舰船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4-201,共8页
[目的]为了有效评估潜航器浮力材料集成结构在深水状态下的安全性与完整性,综合实验与仿真,研究钢-浮力材料界面脱黏损伤的产生与扩展行为。[方法]首先,基于标准实验与仿真标定获取材料界面的力学参数,并依此构建用于界面破坏仿真的内... [目的]为了有效评估潜航器浮力材料集成结构在深水状态下的安全性与完整性,综合实验与仿真,研究钢-浮力材料界面脱黏损伤的产生与扩展行为。[方法]首先,基于标准实验与仿真标定获取材料界面的力学参数,并依此构建用于界面破坏仿真的内聚力接触模型。然后基于有限元仿真,通过全局应力/变形分析初步估算结构内部的高应力梯度区域与损伤易产生的位置,并采用子模型精细化仿真分析手段,明确界面损伤的扩展路径与扩展模式。[结果]界面脱黏易发生于集成结构内部的环肋板顶端区域,脱黏以I型张开型为主,沿环向与结构外表面方向扩展。[结论]初步掌握了潜航器浮力材料集成结构的界面破坏位置与演化规律,为复杂工况下的界面破坏计算,以及未来界面性能的改性与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航器 浮力材料 浮力 结构完整性 界面脱黏 损伤扩展 内聚力模型 子模型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