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4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疗领域的大型语言模型综述
1
作者 肖建力 许东舟 +4 位作者 王浩 刘敏 周雷 朱林 顾松 《智能系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30-547,共18页
深度学习是人工智能领域的热门研究方向之一,它通过构建多层人工神经网络模仿人脑对数据的处理机制。大型语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LLM)基于深度学习的架构,在无需编程指令的情况下,能通过分析大量数据以获得理解和生成人类语言... 深度学习是人工智能领域的热门研究方向之一,它通过构建多层人工神经网络模仿人脑对数据的处理机制。大型语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LLM)基于深度学习的架构,在无需编程指令的情况下,能通过分析大量数据以获得理解和生成人类语言的能力,被广泛应用于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智慧医疗、智慧交通等诸多领域。文章总结了LLM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涵盖了LLM针对医疗任务的基本训练流程、特殊策略以及在具体医疗场景中的应用。同时,进一步讨论了LLM在应用中面临的挑战,包括决策过程缺乏透明度、输出准确性以及隐私、伦理问题等,随后列举了相应的改进策略。最后,文章展望了LLM在医疗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及其对人类健康事业发展的潜在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深度学习 TRANSFORMER 大型语言模型 智慧医疗 数据分析 图像处理 计算机视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长短期记忆网络模型的水库库区水温模拟
2
作者 郑铁刚 吴茂喜 +3 位作者 张迪 金瑾 林俊强 孙双科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4-153,共10页
水温是影响水库水生态系统的“主因子”,了解库区水温分布及预测未来的水温变化对保护水库生态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水库水温结构复杂、实时预测困难的技术问题,该研究通过在传统的长短期记忆网络模型(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中... 水温是影响水库水生态系统的“主因子”,了解库区水温分布及预测未来的水温变化对保护水库生态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水库水温结构复杂、实时预测困难的技术问题,该研究通过在传统的长短期记忆网络模型(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中嵌入相关分析模块自动筛选模型的特征输入,并优化输出维度,提出了一种改进的LSTM模型,并在溪洛渡水库工程开展了模型应用研究,结果表明:1)改进LSTM模型的均方根误差最大值为0.63,纳什效率系数最小值为0.96,表明模型整体性能较好,能够精准地捕捉数据中的长期依赖关系;2)基于改进LSTM模型的库区水温分布预测值和环境流体动力学模型(environmental fluid dynamics code,EFDC)模拟值随时间的量值分布及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两者的库区表层年际误差值为-1.19~1.04℃,中层年际误差值为-1.06~1.68℃,底层年际误差值为-1.28~1.07℃,年际水温最大相对误差为8.3%;3)相较于EFDC模型多天的模拟时长,改进模型的计算时间缩短至几百秒,计算效率大幅提升,实现了水温分布的快速、实时精准预测。该研究通过改进LSTM模型,实现了深水水库垂向水温的高效预测,研究结果可为分层取水设施的优化调控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温 模拟 改进的长短期网络记忆模型 水温分布 相关性分析 水温预测 人工智能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零样本图像分类的交互式类属性构建方法
3
作者 刘真 徐景胜 +2 位作者 颜菁 徐润森 吴向阳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3-253,共11页
零样本图像分类解决了训练和测试数据类别不相交的问题,人类标注属性是一种常用的实现零样本图像分类的辅助知识.为协助专家设计类属性矩阵,提出了一种交互式构建方法,简化了烦琐且缺乏指导的流程.首先,通过一种基于概念的深度学习可解... 零样本图像分类解决了训练和测试数据类别不相交的问题,人类标注属性是一种常用的实现零样本图像分类的辅助知识.为协助专家设计类属性矩阵,提出了一种交互式构建方法,简化了烦琐且缺乏指导的流程.首先,通过一种基于概念的深度学习可解释性方法,在训练集图像数据中提取出可理解的属性信息;然后,采用多视图协作的交互方式,探索和分析已提取属性的重要性.系统提供了全局和局部2种方式,辅助用户设计测试集数据类别的属性值;最后,通过在数据集Animals with Attributes2上进行的案例分析,以及采用李克特量表的用户评估实验,验证了设计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可以帮助专家用户高效且便捷地完成类属性构建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样本学习 零样本图像分类 可视分析 可解释人工智能 人机协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重信息融合分析的图书动态自组织分类算法
4
作者 窦淑庆 刘思豆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69-173,共5页
为提高图书资源管理的智能化水平以及个性化服务的精准度,文中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和多重信息融合分析的图书馆动态自组织分类算法。在构建数据感知与处理基本架构的基础上,引入深度学习算法对各类数据中的海量信息进行快速分析与感知... 为提高图书资源管理的智能化水平以及个性化服务的精准度,文中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和多重信息融合分析的图书馆动态自组织分类算法。在构建数据感知与处理基本架构的基础上,引入深度学习算法对各类数据中的海量信息进行快速分析与感知,同时对感知后的数据进行动态分类,从而实现大规模数据的智能化处理。基于深度学习算法,引入多重信息融合技术,对各类数据的多种信息进行有效识别与融合,实现对读者行为和偏好的精准捕捉,为图书资源的优化管理提供了技术解决方案。为了验证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设计了数值实验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数据分类准确率可达99.10%,能够满足大型图书馆的智能化数据管理与分类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资源管理 智能化水平 个性化服务 深度学习 多重信息融合分析 动态自组织分类算法 数据分类准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在腐蚀图像检测与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闫则明 陈旭超 +5 位作者 王永才 唐聿明 龚季云 余刘杰 杨晨 杨遂林 《涂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12,共6页
金属结构和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腐蚀不仅会导致巨大经济损失,还可能引发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因此,采取快速的腐蚀检测与分析技术显得尤为重要。随着人工智能算法的不断进步,其在腐蚀图像检测与分析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文章综述了人工智... 金属结构和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腐蚀不仅会导致巨大经济损失,还可能引发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因此,采取快速的腐蚀检测与分析技术显得尤为重要。随着人工智能算法的不断进步,其在腐蚀图像检测与分析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文章综述了人工智能,特别是计算机视觉技术和深度学习的发展,探讨了其如何改变传统检测技术的格局,并通过自动化、数据分析和特征提取等方法,有效解决腐蚀图像检测与分析的效率和准确性。最后,总结了人工智能在该领域中需要解决的一些关键问题,旨在探讨人工智能在腐蚀研究领域的应用潜力,为未来检测与评估技术的研究提供新视角,促进人工智能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计算机视觉 深度学习 腐蚀图像检测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如何影响学生发展——基于31项实验与准实验研究的元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胡钦太 梁心贤 +1 位作者 刘颜帆 王姝莉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3-91,共9页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但其对学生发展的影响效果仍存在争议。通过对31项实验和准实验研究的元分析发现,生成式人工智能对学生认知、行为能力和情感态度方面的发展具有中等程度的正向影响。具体而言,生成式人工智能...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但其对学生发展的影响效果仍存在争议。通过对31项实验和准实验研究的元分析发现,生成式人工智能对学生认知、行为能力和情感态度方面的发展具有中等程度的正向影响。具体而言,生成式人工智能在认知层面能够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在行为能力层面能够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能力,有效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力等高阶思维能力;在情感态度层面能增强学生的价值认可,激发学习兴趣和态度动机,提升自我调节和监控,增强获得感和效能感。这些作用也受到实验周期、样本规模和教育阶段的调节影响,表现为:在实验周期上,中期实验对学生发展的促进效果最强,短期实验次之,长期实验最弱;在样本规模上,中等规模及大规模样本对学生认知发展方面的调节作用相对有限,而在行为能力和情感态度发展方面则展现出较强的调节效果;在教育阶段上,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基础教育阶段对学生的认知和情感态度发展具有更为显著的调节作用。未来为推动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教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应不断创新融合教学模式,研发教育专属大模型;加强工具使用培训,预防对技术的过度依赖;注重组织群体研讨,构建“师—生—机”多元反馈机制;全面融合数据分析,不断深化情境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学生发展 认知 行为能力 情感态度 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睡眠质量的潜在类别及其与学习投入的关系
7
作者 刘梦婷 刘慧瀛 +9 位作者 张配嘉 王连珂 张蔷 朱铮麒 王孜骐 段婧仪 王艺文 韩笑荷 周靖怡 孙长青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8-51,共4页
目的:探索某校大学生睡眠质量的潜在类别,并探讨不同类别对学习投入的影响。方法:于2022年1至2月整群抽取某高校4 256名大学生,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和学习投入等量表进行调查,并采用潜在剖面分析对睡眠质量进行分类,采用多重线性回... 目的:探索某校大学生睡眠质量的潜在类别,并探讨不同类别对学习投入的影响。方法:于2022年1至2月整群抽取某高校4 256名大学生,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和学习投入等量表进行调查,并采用潜在剖面分析对睡眠质量进行分类,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睡眠质量类别与学习投入得分的关系。结果:大学生睡眠质量可分为4个类别:高睡眠质量组(60.8%)、入睡困难组(25.4%)、低睡眠质量组(8.6%)、严重睡眠障碍组(5.2%)。在调整年龄、性别、民族、BMI、是否单身、是否为独生子女、家庭所在地、政治面貌、就读专业和年级后,与高睡眠质量相比,严重睡眠障碍、低睡眠质量、入睡困难与学习投入均呈负关联[β(95%CI)分别为-9.372(-12.529~-6.215)、-19.260(-21.762~-16.758)、-13.750(-15.409~-12.091),P<0.001]。结论:大学生的睡眠质量可被分为4种类别,其中低睡眠质量、入睡困难对学习投入的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质量 学习投入 潜在剖面分析 大学生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校场域中的社会情感学习能否促进学生亲社会行为发展?——基于33篇国际实证研究的元分析
8
作者 周琴 邓庭艳 《外国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32,共17页
在既有研究中,学校场域中的社会情感学习对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存在分歧。为明确前者对后者的整体影响力度及调节因素,可以运用元分析方法对相关研究进行整合分析,共计纳入33篇国内外文献,41个效应量,总样本量为36069人。异质性检验和... 在既有研究中,学校场域中的社会情感学习对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存在分歧。为明确前者对后者的整体影响力度及调节因素,可以运用元分析方法对相关研究进行整合分析,共计纳入33篇国内外文献,41个效应量,总样本量为36069人。异质性检验和发表偏倚检验表明,随机效应模型较为合适且不存在发表偏倚。主效应和调节效应检验结果发现,学校场域中社会情感学习对学生的亲社会行为具有小幅度的显著性正向影响,其影响程度受到国家(地区)、学段、干预周期和不同观测者的调节,但不受学生性别、干预方式和测量工具的调节。研究结果进一步验证了情绪智力理论的观点,即社会情感能力能够引发个体对他人行为的判断和情绪体验,进而助力亲社会行为的产生。故此,为促进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应拓宽社会情感学习的场域,立足学科课程融合渗透,推动“大中小幼”一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场域 亲社会行为 社会情感学习 学生 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支持的学情分析:困境与路径
9
作者 曾永红 彭程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2-88,共7页
传统学情分析多以教师的主观经验为主,存在经验化、片面化和概括化等问题。人工智能突破了传统学情分析的局限,实现了分析的客观化、快捷化和可视化,使课堂学情分析更加精准、全面、真实。但是,人工智能技术支持下的学情分析也面临认知... 传统学情分析多以教师的主观经验为主,存在经验化、片面化和概括化等问题。人工智能突破了传统学情分析的局限,实现了分析的客观化、快捷化和可视化,使课堂学情分析更加精准、全面、真实。但是,人工智能技术支持下的学情分析也面临认知偏重、算法歧视和隐私威胁的发展困境。促进人机协同分析、有效治理算法歧视和健全隐私安全保护机制等将成为未来基于人工智能的学情分析发展的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情分析 人工智能 人机协同 算法治理 隐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脑影像基因组学分析方法综述
10
作者 汪美玲 刘青山 张道强 《数据采集与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69-886,共18页
脑影像基因组学是一个新兴的数据科学领域。在该领域中通过对脑影像数据与基因组数据(通常还结合其他生物标志物、临床数据及环境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可以深入探究大脑的表型、遗传及分子特征,以及这些特征对正常和异常脑功能及行为的影... 脑影像基因组学是一个新兴的数据科学领域。在该领域中通过对脑影像数据与基因组数据(通常还结合其他生物标志物、临床数据及环境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可以深入探究大脑的表型、遗传及分子特征,以及这些特征对正常和异常脑功能及行为的影响。鉴于机器学习在生物医学领域的作用日益重要,且脑影像基因组学相关文献迅速增长,本文对脑影像基因组学中机器学习方法进行了最新且全面的综述。本文首先回顾了脑影像基因组学的相关背景和基础工作;然后展示了基于多变量机器学习的脑影像基因组学关联研究的主要思想和建模,并提出了联合关联分析和结果预测的方法;最后对今后的工作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脑影像基因组学 关联分析 智能诊断 脑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CN GRU DAB模型的工作面矿压智能预测研究
11
作者 问永忠 贾澎涛 +1 位作者 杨鸿宇 张龙刚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2-112,共11页
为了实现工作面大规模矿压数据的智能分析与准确预测,基于深度学习理论,提出了一种结合时序卷积网络、门控循环单元网络与注意力机制的工作面矿压预测模型(TCN GRU DAB)。对工作面矿压历史数据中的异常值、缺失值进行处理并归一化;采用... 为了实现工作面大规模矿压数据的智能分析与准确预测,基于深度学习理论,提出了一种结合时序卷积网络、门控循环单元网络与注意力机制的工作面矿压预测模型(TCN GRU DAB)。对工作面矿压历史数据中的异常值、缺失值进行处理并归一化;采用时序卷积网络(TCN)提取处理后数据的时序特征,利用TCN的扩张卷积快速并行地捕获数据局部和长时间的依赖关系;在模型中引入门控循环单元网络(GRU),利用GRU能够捕捉更复杂和深层次信息的能力,对TCN提取的时序特征进行进一步的建模,增强模型对矿压数据动态变化的理解和预测能力;引入可变形注意力机制(DAB)提取空间特征,并使模型在计算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聚焦于最重要的特征,进一步提升模型的预测能力;选择Nlinear、DLinear、RNN、LSTM、GRU、BiGRU、BiLSTM、Informer等预测模型作为对比模型,在实际数据集上验证TCN GRU DAB模型。工程应用结果表明,相较于对比模型,TCN GRU DAB模型在矿压数据上的预测精度具有明显优势,能够显著提高工作面矿压预测的泛化能力和预测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压力预测 预测模型 深度学习 智能分析 预测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路面破损智能检测与分析算法研究进展
12
作者 董是 芮晓芳 +1 位作者 左琛 汪海年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31-1153,共23页
分析了路面破损智能检测研究的最新进展及发展趋势,对路面破损检测技术、搭载设备及智能分析算法进行了总结归纳。基于不同的能量形式,现行路面破损智能检测技术主要分为力学、光学、声学、热学和电磁学五大类别;依托激光扫描和超声波... 分析了路面破损智能检测研究的最新进展及发展趋势,对路面破损检测技术、搭载设备及智能分析算法进行了总结归纳。基于不同的能量形式,现行路面破损智能检测技术主要分为力学、光学、声学、热学和电磁学五大类别;依托激光扫描和超声波等先进技术的检测方法已取得重要进展,不同技术手段的优化组合与协同应用成为该领域的核心研究方向。从设备搭载方式来看,目前路面检测主要依托专业检测车、商用车、无人机以及卫星遥感等平台,并搭载多种类型的数据采集设备;检测设备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轻量化和高度集成化的特点,这一趋势已成为推动该领域技术创新与进步的重要驱动力。在破损智能分析算法方面,随着深度学习架构的持续演进,从经典CNN架构、Multi‐modal架构、Backbone‐neck‐head架构、Encoder‐decoder架构到Vision transformer架构,相关算法在路面破损检测中的创新研究取得了系统性突破,为智能检测算法的未来发展方向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路面破损检测 搭载设备 智能分析算法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见贤思齐”还是“自惭形秽”?学业比较与中学生学习内生动机的纵向追踪研究
13
作者 万娇娇 李玲 +1 位作者 纪莉莉 赵俊峰 《心理与行为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8-345,共8页
考察学业比较与中学生学习内生动机的关系及学段、性别差异。研究采用社会比较倾向量表和学习动机量表对2330名中学生进行间隔6个月的两阶段纵向追踪问卷调查,并采用二元交叉滞后回归分析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1)学业比较与中学... 考察学业比较与中学生学习内生动机的关系及学段、性别差异。研究采用社会比较倾向量表和学习动机量表对2330名中学生进行间隔6个月的两阶段纵向追踪问卷调查,并采用二元交叉滞后回归分析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1)学业比较与中学生学习内生动机的即时性相关和继时性相关显著;(2)学习内生动机可以显著正向预测上行比较;下行比较与学习内生动机呈显著负向相互预测关系;(3)相较于高中生,学业比较与学习内生动机间的关系在初中生中更为显著;相较于男生,两者的关系在女生中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业比较 学习内生动机 中学生 交叉滞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智能化铸造生产线的重载机器人迭代学习轨迹跟踪控制
14
作者 胡文洪 王宪 +1 位作者 彭兆鑫 舒赞辉 《机械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81-591,共11页
围绕混线生产的智能化铸造生产线对重载机器人末端执行器高精度控制的需求,提出了一种自适应迭代学习轨迹跟踪控制的方法。首先,建立了考虑末端负载质量影响的重载机器人动力学模型,分析了重载机器人砂芯搬运时的力学变化特性;然后,在... 围绕混线生产的智能化铸造生产线对重载机器人末端执行器高精度控制的需求,提出了一种自适应迭代学习轨迹跟踪控制的方法。首先,建立了考虑末端负载质量影响的重载机器人动力学模型,分析了重载机器人砂芯搬运时的力学变化特性;然后,在传统迭代学习控制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随负载质量改变自适应调整增益的迭代学习控制律,给出了控制参数的调整策略。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控制方法具有更快的迭代学习速度,机器人的最大距离误差较传统迭代学习控制方法低56.1%以上,负载的改变对控制精度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本文控制方法可以提高重载机器人迭代学习速度和轨迹跟踪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机器人 智能化铸造生产线 轨迹跟踪 自适应迭代学习 动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开源视频的深度学习情报分析系统设计与实现
15
作者 鄢靖昀 姜君 曹秀云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67-178,共12页
针对传统视频情报分析中信息提取效率低下的问题,设计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人机交互式视频情报分析系统,以满足快速提取大量视频关键情报的需求。系统框架围绕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及应用进行分层设计,采用组件化设计实现功能模块的独立运... 针对传统视频情报分析中信息提取效率低下的问题,设计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人机交互式视频情报分析系统,以满足快速提取大量视频关键情报的需求。系统框架围绕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及应用进行分层设计,采用组件化设计实现功能模块的独立运行,并集成基于深度学习的自动语音识别、神经机器翻译、光学字符识别以及大模型文本摘要生成等前沿技术,提供端到端的解决方案,实现全面的视频分析功能。功能测试结果显示,所有模块均能按设计要求正常运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系统在处理大规模视频数据的实时环境中表现稳定、性能优异,高并发情况下响应时间在3 s以内,支持最多2万并发用户。所设计系统不仅能高效提取视频情报,还拥有直观的用户交互界面,可以提供多样化的情报分析应用服务,并满足大规模用户在视频分析场景下的业务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报分析 开源视频 深度学习 自动语音识别 神经机器翻译 光学字符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助力学情分析的理论框架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10
16
作者 蒲清平 王雪婷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38,共8页
学情分析是以学定教、开展教学的前提和依据。但在教学实践中,囿于教师精力、能力与技术发展等限制,学情分析面临数据难以全面获取、分析客观性不足、学情反馈滞后、结果缺乏应用等诸多现实困境。人工智能以大数据、强算法、强算力为基... 学情分析是以学定教、开展教学的前提和依据。但在教学实践中,囿于教师精力、能力与技术发展等限制,学情分析面临数据难以全面获取、分析客观性不足、学情反馈滞后、结果缺乏应用等诸多现实困境。人工智能以大数据、强算法、强算力为基础,有助于全面采集学情数据、科学高效分析学情、及时反馈学情、合理应用学情分析结果,提升学情数据的采集广度、分析效度、反馈速度与应用准度。为了充分发挥人工智能技术优势,应从数据层、分析层、反馈层、应用层建构人工智能助力学情分析的理论框架,并从实践上以人工智能建立全过程学情数据采集系统、多模态学情数据分析系统、及时化学情反馈系统、多场景教学综合服务系统助力学情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学情分析 现实困境 理论框架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眼动追踪的视觉交互式裂缝检测方法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梦成 龚政 +2 位作者 鲁挺松 朱合翌 罗国亮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63-1672,共10页
定期检测混凝土表面的缺陷对延长基础设施的使用寿命能够起到重要的安全保障作用.针对人工检测混凝土效率不高,计算机视觉方法在复杂场景中易出现误判的问题,将基于眼动追踪的视觉交互方法引入损伤检测,提出一种智能裂缝检测方法.首先... 定期检测混凝土表面的缺陷对延长基础设施的使用寿命能够起到重要的安全保障作用.针对人工检测混凝土效率不高,计算机视觉方法在复杂场景中易出现误判的问题,将基于眼动追踪的视觉交互方法引入损伤检测,提出一种智能裂缝检测方法.首先利用眼动跟踪技术提取人眼信息,实现对疑似裂缝特征信息的定位交互;然后结合训练的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对疑似裂缝区域进行精细化识别和分割,实现复杂场景图像下裂缝识别和提取.在桥梁损伤数据集CODEBRIM中的裂缝类集上进行眼动交互定位实验和裂缝识别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定位精度为90.6%,判别精度为83.1%,与其他方法相比精度更高,且定位识别效率和准确率高,可用于结构健康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视化分析 人机交互 眼动追踪 智能识别 混凝土裂缝缺陷 特征提取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度-深度融合时频分析的径流智能预测方法 被引量:2
18
作者 韩莹 王乐豪 +2 位作者 王淑梅 张翔 罗星星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63-372,共10页
为解决现有基于LSTM的径流预测模型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提出了基于VMD-LSTMBLS(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LSTM-broad learning system)的径流预测模型。将宽度学习系统与LSTM结合,针对径流序列多噪音特点,采用时频分析方法中... 为解决现有基于LSTM的径流预测模型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提出了基于VMD-LSTMBLS(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LSTM-broad learning system)的径流预测模型。将宽度学习系统与LSTM结合,针对径流序列多噪音特点,采用时频分析方法中的变分模态分解,将径流时间序列的一维时域信号变换到二维时频平面,减少噪声对预测结果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与基线模型及现有基于LSTM的径流预测模型相比,该模型的预测精度有较为明显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预测 变分模态分解 长短时记忆网络 宽度学习系统 时频分析 智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堂情境中深度学习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
19
作者 王天平 牌代琼 +2 位作者 周蕾 陈代丽 李杨明菲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1-41,106,共12页
为了探析和厘清学生深度学习行为发生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课堂教学视角,对不同学段、不同类型的82节教学视频进行系统观察和切片分析。研究发现:在课堂情境中,深度学习行为发生的程度整体偏低、教师主体深刻影响着课堂深度学习行为的发... 为了探析和厘清学生深度学习行为发生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课堂教学视角,对不同学段、不同类型的82节教学视频进行系统观察和切片分析。研究发现:在课堂情境中,深度学习行为发生的程度整体偏低、教师主体深刻影响着课堂深度学习行为的发生、高阶认知目标和诊断性评价对深度学习行为发生的影响更为显著、直观性和参与性强的教学方法有更利于高阶学习行为的发生,而传统教学媒体和一般教学环境不利于深度学习行为的发生。由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需结合学生素养发展需求和教学活动情境特点,革新课堂教学理念,营造积极主动的课堂氛围,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优化知识内容呈现方式,发挥及时评价的作用等,有效引导和驱动有层次、有结构、可持续和可拓展的深度学习行为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情境 深度学习行为 教学视频分析 影响因素 学生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人机协同学习更能提升学习成效?——基于20项实验和准实验的元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和文斌 赵帅 +2 位作者 阿不来提·瓦依提 塔卫刚 徐恩伟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1-111,共11页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崛起为人机协同学习注入了动力。然而,学界对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人机协同学习成效仍有争议。本研究采用元分析法对国内外20项研究进行整合分析,并从学科领域、知识类型、干预时长等维度探讨调节变量对基于生成式人工...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崛起为人机协同学习注入了动力。然而,学界对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人机协同学习成效仍有争议。本研究采用元分析法对国内外20项研究进行整合分析,并从学科领域、知识类型、干预时长等维度探讨调节变量对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人机协同学习成效的影响。结果显示,相比于传统学习方式,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人机协同学习能有效提升学习成效。调节分析表明,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人机协同学习在社会科学领域与程序性知识学习中的表现更好;干预周期越长影响越弱;群体学习、角色设定与翻转课堂对人机协同学习成效的影响最突出;学科领域、知识类型、学习方式等的组间差异不显著。研究者需加强实践适切性设计,开展围炉群证式学习,注重角色精细化指引和探索模式深度融合,以助推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人机协同学习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人机协同学习 学习成效 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