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焦关键实践:信息科技课程重组与教学转化
1
作者 张莉 沈书生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0-98,共9页
当前,信息科技课程核心素养培养存在三重结构性矛盾:关键概念认知浅层化、原理与素养关联不足、活动认知负荷失衡,致使素养生成零散化、浅表化、偶然性。为破解上述矛盾,研究首先基于加涅学习结果理论,提出构建信息科技课程关键实践,旨... 当前,信息科技课程核心素养培养存在三重结构性矛盾:关键概念认知浅层化、原理与素养关联不足、活动认知负荷失衡,致使素养生成零散化、浅表化、偶然性。为破解上述矛盾,研究首先基于加涅学习结果理论,提出构建信息科技课程关键实践,旨在通过结构化实践活动驱动知识、技能、态度、认知策略互动发展。接着,通过以下路径系统建构课程关键实践:基于素养内涵映射关键实践主题;依托“工具—原理—社会规范—跨学科”四维框架实现素养与内容耦合;构建“工具应用→场景决策→科技创生”三阶认知层次支撑素养进阶。进一步,研究提出基于关键实践的课程内容重组与教学转化策略:贯通螺旋内容体系奠定结构性基础;三维情境框架提供系统化场域支持;四向度认知活动驱动“知能—心智”双结构生成。研究为破解三重矛盾、系统推进素养落实提供结构化实践路径,助力数智时代课程范式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实践 信息科技课程 核心素养 课程内容组织 课程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产教融合和项目引领的卓越工程师实践课程体系构建 被引量:4
2
作者 刘树青 卞荣 +1 位作者 朱松青 史翔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6-169,173,共5页
针对实践课程体系同质化,工程人才培养质量与产业需求不匹配等问题,立足应用型本科院校,分析了产教融合开展卓越现场工程师培养的内涵和理论基础,厘清应用型本科卓越现场工程师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结合实践案例构建了“产教融合、项... 针对实践课程体系同质化,工程人才培养质量与产业需求不匹配等问题,立足应用型本科院校,分析了产教融合开展卓越现场工程师培养的内涵和理论基础,厘清应用型本科卓越现场工程师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结合实践案例构建了“产教融合、项目引领、全程贯穿、能力进阶”4级系列化项目课程体系,并从产教融合共建实践育人平台、目标导向改革实践教学模式、机制创新培育良好生态等方面,对卓越现场工程师实践教学体系进行研究和探索,形成了可参考、可借鉴的经验和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 产教融合 项目化课程 实践课程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五金”建设路径研究与实践探索
3
作者 蒋锦标 韩静 +3 位作者 王振龙 丁芬 张梅春 周用民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5年第4期46-50,共5页
阐释了产教融合与“五金”建设的关联逻辑,分析了高职院校“五金”建设困境,以泉州纺织服装职业学院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群为例,系统介绍了产教融合视域下“五金”建设思路和实践举措,形成了依托行业、对接产业、融入企业建专业,针对岗... 阐释了产教融合与“五金”建设的关联逻辑,分析了高职院校“五金”建设困境,以泉州纺织服装职业学院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群为例,系统介绍了产教融合视域下“五金”建设思路和实践举措,形成了依托行业、对接产业、融入企业建专业,针对岗位、对接能力、融入“四新”建课程,立足校内、对接双师、融入平台建师资,对标产业、对接生产、融入新兴产业建基地,注重实践、对接证书、融入职业大赛建教材的“五金”建设经验,凝练出“五金”建设的核心是产教融合,需要用开放的理念、跨界的思维、共建的途径,才能打造出金质地、高质量的职业教育新基建项目的新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产教融合 “五金”建设 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政引领下《动物胚胎工程》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4
作者 孙婧陶 王坤 +1 位作者 胡德宝 金君学 《畜牧兽医杂志》 2025年第4期129-131,136,共4页
在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中,课程思政至关重要。《动物胚胎工程》作为动物科学、动物医学、生物技术等专业的重要课程,具有专业性与前沿性,其融合了多学科知识,旨在培养高素质生命科学类专业人才。本文探讨了《动物胚胎工程》课程思政教育... 在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中,课程思政至关重要。《动物胚胎工程》作为动物科学、动物医学、生物技术等专业的重要课程,具有专业性与前沿性,其融合了多学科知识,旨在培养高素质生命科学类专业人才。本文探讨了《动物胚胎工程》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的价值,深入挖掘了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包括科学精神与职业道德、科学创新与社会责任、动物福利与生态意识、家国情怀与文化自信等方面,期待《动物胚胎工程》课程中润物细无声地引入思政理念,进一步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为培养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复合型高素质专业人才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思政元素 融入策略 动物胚胎工程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岗课赛证融合背景下“药物分析技术”项目型课程设计探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擎昊 张桂娟 吕文博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35-140,共6页
在岗课赛证融合背景下对“药物分析技术”课程设计进行研究。以项目为教学模块,探索“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以实际工作任务为项目、以工作岗位和X证书为模块设计任务来驱动课程,有助于学生在课堂上掌握药品检验的全过程,解决... 在岗课赛证融合背景下对“药物分析技术”课程设计进行研究。以项目为教学模块,探索“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以实际工作任务为项目、以工作岗位和X证书为模块设计任务来驱动课程,有助于学生在课堂上掌握药品检验的全过程,解决以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教学方法单一、脱离实际、知识点陈旧等问题,达到课程、岗位“无缝对接”的目的。同时“以赛促学”将大赛标准映射于课程标准中,进一步增加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职业能力。最终达到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更加符合社会和岗位需求的技能型人才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岗课赛证 药物分析技术 项目型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现数据贯通思维的信息科技单元学习设计
6
作者 王小雨 赵晓伟 沈书生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9-75,共7页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炼了六条逻辑主线,强调课程内容的逻辑关联。当前,以大概念为“锚点”开展单元整体教学已成为学界共识,然而信息科技课程教学中,仍一定程度上存在单元间“断层”、内容间“断链”及素养培养“...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炼了六条逻辑主线,强调课程内容的逻辑关联。当前,以大概念为“锚点”开展单元整体教学已成为学界共识,然而信息科技课程教学中,仍一定程度上存在单元间“断层”、内容间“断链”及素养培养“断裂”现象。为解决上述问题,文章探讨了数据作为逻辑主线,在信息科技课程中具有多重价值,包括基础支撑性、关联依附性及连贯融通性等。提倡建立“数据贯通思维”,以数据作为课程内容组织的逻辑线,贯穿六大逻辑主线,构建螺旋递进的课程内容结构。在此基础上,从“结构-关系-价值”三个层面,深入剖析逻辑主线的内部结构、外部关联及其价值体现,并以“互联网应用与创新”模块为例,从单元的“脉”“境”“事”三个维度,设计体现数据贯通思维的单元学习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科技课程 逻辑主线 数据贯通思维 单元学习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TPACK)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被引量:58
7
作者 吴焕庆 丁杰 余胜泉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2012年第6期94-99,共6页
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TPACK)是教师将技术有效整合到课堂中所必备的一种知识框架。通过对2005—2011年出版的55篇英文文献(包括一本书中的一个章节)和23篇中文文献的系统化梳理,发现目前对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TPACK)和技术知... 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TPACK)是教师将技术有效整合到课堂中所必备的一种知识框架。通过对2005—2011年出版的55篇英文文献(包括一本书中的一个章节)和23篇中文文献的系统化梳理,发现目前对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TPACK)和技术知识(TK)的理解存在不同观点;不同观点的应用带来了不同的TPACK测量和评估方式;学科领域中的TPACK研究较少;教师TPACK和教师教学信念、技术信念相互作用且共同影响教师是否用技术来教学;积极参与设计、实施技术整合的课程是教师TPACK发展中非常有发展前景的策略,最后展望了TPACK的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TPACK) 教师教育 TPACK发展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教师教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技术与高职英语课程教学整合的探索 被引量:10
8
作者 孙川 杨洪玉 王素雅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45-47,共3页
信息技术与高职英语课程教学整合,可以有效解决英语教学资源不足及照顾学生学习基础差异的问题。整合过程中应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其整合设计可以任务为线索,按照课前整合、课内整合、课后整合三个流程,将各种信... 信息技术与高职英语课程教学整合,可以有效解决英语教学资源不足及照顾学生学习基础差异的问题。整合过程中应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其整合设计可以任务为线索,按照课前整合、课内整合、课后整合三个流程,将各种信息化资源和教师的任务性提问、教材知识联结起来,实现课堂任务引领与课外能力拓展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 课程整合 英语教学 高职院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lackboard平台的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教学模式研究 被引量:20
9
作者 白丽媛 沈洪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B03期94-98,共5页
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育目标分类法、JiTT教学模式的相关理论为指导,以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为支撑,探索构建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包括学习导航、课前任务、学生反馈、教学调整、课堂教学、学习评价六个部分,体现... 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育目标分类法、JiTT教学模式的相关理论为指导,以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为支撑,探索构建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包括学习导航、课前任务、学生反馈、教学调整、课堂教学、学习评价六个部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课外学习、注重交流反馈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ACKBOARD平台 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教学平台支持下的知能课程教改实践研究——《信息技术教学论》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报告 被引量:32
10
作者 颜士刚 李赛男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2015年第1期100-112,共13页
当下,学科课程的价值追求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信息时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需要。知能课程对"知识"与"能力"关系的深刻理解以及其所倡导的"知行并举、能力本位"的课程理念,为高校课程变革提供了理论基础,而... 当下,学科课程的价值追求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信息时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需要。知能课程对"知识"与"能力"关系的深刻理解以及其所倡导的"知行并举、能力本位"的课程理念,为高校课程变革提供了理论基础,而且,信息化教学环境为教学实施创造了条件。这里以《信息技术教学论》为例开展知能课程教改实践研究,重新架构了《信息技术教学论》的课程目标体系,设计了"三位一体"的宏观教学方案,又结合教学实践给出了可操作的教学活动流程,制定了课程教学评价的详细方案。经过三轮教学实践,研究结果表明,知能课程的教学理念符合信息时代本科课程改革的现实需求;信息化教学环境能够为知能课程的教学实践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技术支持。同时,学生自身主体身份的确认、当前高校的教师评价制度以及课程管理理念,均制约着教学改革的顺利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能课程 网络教学平台 信息技术 研究性学习 教学论 微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资源课程”建设:案例与反思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本陆 潘新民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12,共6页
“全资源课程”是信息技术环境下出现的新课程形态。近年来,通过开发由纸质教材、辅教光盘、学科网站三部分组成的《课程与教学论》(第2版)课程系统,我们初步进行了“全资源课程”建设的实践探索。反思这次行动,我们认为基于信息... “全资源课程”是信息技术环境下出现的新课程形态。近年来,通过开发由纸质教材、辅教光盘、学科网站三部分组成的《课程与教学论》(第2版)课程系统,我们初步进行了“全资源课程”建设的实践探索。反思这次行动,我们认为基于信息技术的“全资源课程”,有利于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增强教材开发与教学研究之间的联系,有效丰富课程资源,同时,课程开发也将面临人力投入、教学服务、资源支持等新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资源课程” 课程开发 信息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整合信息技术的分析(下) 被引量:9
12
作者 钟柏昌 李艺 《学科教育》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0-14,共5页
在倡导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今天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对此也有了相应的观照 ,但由于种种原因的限制 ,在课程标准整合信息技术的文本层面 ,产生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集中体现在 :整合空间结构和时间结构上的割裂 ,对信息技术教育价值认... 在倡导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今天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对此也有了相应的观照 ,但由于种种原因的限制 ,在课程标准整合信息技术的文本层面 ,产生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集中体现在 :整合空间结构和时间结构上的割裂 ,对信息技术教育价值认识上的偏差 ,对信息技术整合于学科课程的形式、角色和功能把握不准定位不清 ,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 课程标准 信息技术 课程整合 教育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培训设计 被引量:6
13
作者 陈卫东 李芒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46-48,共3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当前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应用的一个重要形式,整合实践的推广离不开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参与,对广大教师实施有效的培训是当前首要的问题.本文从培训的形式、原则、内容、方法和评价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设计.
关键词 信息技术 课程整合 教师培训 培训形式 培训内容 中小学 教育信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训练学》网络学习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2
14
作者 胡卫红 叶国雄 +2 位作者 潘力平 钟亚平 李宁宁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2-76,共5页
随着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如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创设环境,使学生快速、系统地掌握课程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体育院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改革亟待解决的课题之一。本研究在探究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有... 随着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如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创设环境,使学生快速、系统地掌握课程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体育院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改革亟待解决的课题之一。本研究在探究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有效整合基本原则基础上,提出"任务驱动—主题探究"学习模式,自行研发基于Web的《运动训练学》课程网络学习系统,并在此基础上,积极进行运动训练学课程整合实践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训练学 信息技术 课程整合 网络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技术解决中小学教育衔接的行动研究--基于设计的教育信息化研究理念 被引量:9
15
作者 梁威 刘姣 +1 位作者 卢立涛 郭洁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45-50,共6页
针对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研究中,出现的有效性低、"只见技术不见人"或者"技术只是工具"的问题,该文提出了"基于设计的教育信息化研究理念"及其流程,旨在提供一种有效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研... 针对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研究中,出现的有效性低、"只见技术不见人"或者"技术只是工具"的问题,该文提出了"基于设计的教育信息化研究理念"及其流程,旨在提供一种有效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研究思路。同时,以信息技术解决中小学数学教育衔接问题的行动研究过程为例,对这一理念进行具体阐述。在此基础上,提炼了"基于设计的教育信息化研究理念"的3大关键特征:(1)系统的研究分析和设计,是信息技术有效解决教育问题的根本前提;(2)调动教师参与研究的设计和实施过程,是信息技术有效融合教学的保障;(3)"大循环内嵌小循环"的循环迭代模式,是研究有效开展的重要措施。该文是对已有的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研究的不断探索,在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方面做出了有益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 教学融合 中小学衔接 基于设计的研究 知识衔接 数学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能力为本位构建高职机械制造专业技术基础课程群 被引量:15
16
作者 何秋梅 何良胜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17-19,共3页
在机械制造基础技术课程群重构过程中,以培养图纸识读、造型与测绘能力为主线,形成《机械零部件造型与测绘》课程;以培养机械综合分析应用能力为主线,形成《机械分析与应用》课程;以培养机械零部件的设计与生产加工能力为主线,形成《机... 在机械制造基础技术课程群重构过程中,以培养图纸识读、造型与测绘能力为主线,形成《机械零部件造型与测绘》课程;以培养机械综合分析应用能力为主线,形成《机械分析与应用》课程;以培养机械零部件的设计与生产加工能力为主线,形成《机械零部件设计与制造基础》课程。在每门课程开发过程中,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课程教学内容,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项目,并以大型综合项目将所学知识和技能统整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力本位 机械制造专业 技术基础课程 课程群 学习性工作项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课程整合及在计算机开放实验室实现的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李恬 陈阿林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5年第3期69-71,共3页
该文根据高等院校教学情况,阐述了信息技术与高校学科课程整合的3种基本模式,分析了高校利用计算机开放实验室实现学科课程整合的教学结构,以及高校课程整合在计算机开放实验室中实现的关键问题和解决方案。
关键词 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 教学模式 计算机开放实验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主体性”教学模式探讨 被引量:6
18
作者 朱元招 傅友福 王松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7期13385-13386,13403,共3页
针对现有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的弊端,提出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主体性"教学模式,即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模式开发与使用中,强调教师与学生的主体性的发挥,重点关注人与人的整合,即教师与学生的整合,教师与学... 针对现有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的弊端,提出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主体性"教学模式,即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模式开发与使用中,强调教师与学生的主体性的发挥,重点关注人与人的整合,即教师与学生的整合,教师与学生的"主体性"通过信息技术的促进,从而最终实现教学中的主体(教师与学生)、技术与课程的有机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 课程 整合 “主体性”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日、英三国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知识观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隋清江 张进宝 黄荣怀 《学科教育》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3-18,共6页
本文从知识观在教育科学中的应用角度 ,对中、日、英三国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进行比较研究 ,并得出以下结论 :由于对信息技术课程地位、作用及未来人才观的共识 ,不同国家的信息技术教育知识观已经趋同和融合 ;国家... 本文从知识观在教育科学中的应用角度 ,对中、日、英三国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进行比较研究 ,并得出以下结论 :由于对信息技术课程地位、作用及未来人才观的共识 ,不同国家的信息技术教育知识观已经趋同和融合 ;国家体制、文化传统的差异致使在“情感和态度”方面的知识价值观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发展为本的课程已经成为世界课程改革的基本趋势 ;我国的课程已经转向更加关注人的全面发展 ,探索能够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 ,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培养策略。对于深入理解我国信息技术课程新标准 ,进一步做好课程标准的实施等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 课程标准 知识观 价值取向 课程目标 中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技术视野下大学课程建设的迷失与反思 被引量:4
20
作者 高江勇 祁隽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9-73,共5页
信息技术正在深刻影响着大学课程建设,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所遭遇的瓶颈,主要是由大学课程建设陷入技术陷阱、忽视课程教学质量提升、忽视课程文化建设、课程整合理念偏差等造成的。因此,我国高校可以从大学课程建设理念的转向提升教... 信息技术正在深刻影响着大学课程建设,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所遭遇的瓶颈,主要是由大学课程建设陷入技术陷阱、忽视课程教学质量提升、忽视课程文化建设、课程整合理念偏差等造成的。因此,我国高校可以从大学课程建设理念的转向提升教师信息素养、促进信息教育与大学课程的双向整合、完善课程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 技术陷阱 课程整合 教师信息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