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6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方政府预算行为与经济高质量发展
1
作者 李鑫 张明媛 邓淑莲 《公共行政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3-65,197,共24页
在任何现代经济体中政府都是最大的参与者,它的行为和激励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作为国家财税管理的重要手段,政府预算行为势必会影响政府和市场主体的运行,进而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论文利用地方政府预决算数据,分析地方政府预算... 在任何现代经济体中政府都是最大的参与者,它的行为和激励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作为国家财税管理的重要手段,政府预算行为势必会影响政府和市场主体的运行,进而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论文利用地方政府预决算数据,分析地方政府预算偏差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地方政府预算偏差程度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偏差程度越小,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越高。《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2014年修正,以下简称“新《预算法》”)的实施能够有效增强政府预算偏差程度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影响效应,而“突击花钱”现象的存在则会削弱这一影响效应。地方政府预算偏差程度对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影响效应在8.5%前后存在显著差异,在低于8.5%的区间内,降低预算偏差程度所带来的影响效应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算偏差程度 经济高质量发展 门槛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探究
2
作者 王烨冰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8-95,共8页
为进一步分析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科技创新对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本文以2011~2024年期间我国31个省(区、市)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技术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其中,选取经济高质量发展为被解释变量,科技创新综合水平... 为进一步分析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科技创新对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本文以2011~2024年期间我国31个省(区、市)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技术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其中,选取经济高质量发展为被解释变量,科技创新综合水平为核心解释变量,政府干预、金融干预、城镇化水平、产业结构和环境规制为控制变量,通过回归分析验证科技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科技创新正向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并随科技水平提升影响强度,表现出先降后升的非线性变化趋势;科技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作用在不同区域,表现出显著的异质性,对中部地区的直接推动效应要明显强于东部与西部;科技创新在经济发展相对发达的东部地区,对周围地区表现出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在经济相对欠发达的西部地区,对周围地区表现出负向空间溢出效应。基于实证结果,本文认为要进一步提高中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可从加强对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利用科技创新实现区域均衡化发展、健全完善创新合作与技术共享机制方面着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经济高质量发展 科技创新 回归分析 空间溢出效应 政府干预 金融干预 城镇化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资源利用视角下绿色发展门槛效应及其空间异质性——以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为例
3
作者 陈义忠 贺鹏明 +2 位作者 张思思 刘梓腾 彭贺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5-117,128,共14页
明晰绿色发展的空间分异特征与响应机制是实现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协同发展的关键环节。通过构建绿色发展云模型和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探究2000—2025年三大城市群绿色发展与水资源利用格局的时空特征,在此基础上从水资源利用视角实证... 明晰绿色发展的空间分异特征与响应机制是实现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协同发展的关键环节。通过构建绿色发展云模型和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探究2000—2025年三大城市群绿色发展与水资源利用格局的时空特征,在此基础上从水资源利用视角实证产业集聚对绿色发展的门槛效应及空间异质性,并提出差异化发展策略。结果表明:三大城市群体(除遂宁市、孝感市外)绿色发展均达到中等及以上水平,水资源生态足迹有所增长,污水足迹占比呈现出“东西高中间低”的空间分布特征;三大城市群绿色发展水平门槛效应存在较大的空间异质性,协同集聚对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影响持续提升;成渝城市群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在水资源生态足迹超过0.379 hm2/人时,对绿色发展转变为抑制效应,重庆市协同集聚具有显著的提升效应;在各集聚水平下,对长江中游城市群绿色发展均呈现“倒V型”的关系,鄂州市等工业城市协同集聚对绿色发展具有抑制作用;长三角城市群均具有双门槛效应,制造业集聚在水资源生态足迹到达第二门槛值后,对绿色发展正效应最高(0.2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发展 水资源生态足迹 产业集聚 门槛效应 长江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对黄河流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4
作者 刘建厅 王昱杭 苏丽敏 《水利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18,共8页
在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背景下,基于2013—2022年黄河流域9省区面板数据,构建衡量新型数字基础设施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并综合运用空间计量模型与门槛模型,系统探究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结果表... 在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背景下,基于2013—2022年黄河流域9省区面板数据,构建衡量新型数字基础设施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并综合运用空间计量模型与门槛模型,系统探究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对本地及邻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当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跨越单一门槛值0.2896时,正向边际效应减弱;新型数字基础设施的经济促进作用具有区域与资源禀赋异质性,中下游省区及资源型省区的边际效应更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新型数字基础设施 经济发展 空间溢出效应 面板门槛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发展对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空间影响及门槛效应——以长江经济带为例
5
作者 鲁帆 汪应宏 +1 位作者 彭山桂 陈振 《中国土地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5-116,共12页
研究目的:探究旅游发展对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ULGUE)的促进作用、空间溢出效应及非线性效应,以期为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和城市土地绿色高效利用提供决策参考。研究方法:超效率EBM模型、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和门槛模型。研究结果:(1)长... 研究目的:探究旅游发展对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ULGUE)的促进作用、空间溢出效应及非线性效应,以期为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和城市土地绿色高效利用提供决策参考。研究方法:超效率EBM模型、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和门槛模型。研究结果:(1)长江经济带旅游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呈现收敛态势,并向“多点开花群聚状”均衡演变;ULGUE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且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2)旅游发展对本地ULGUE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但对邻近地区产生负向空间溢出效应;同时,ULGUE的演化表现出明显的路径依赖性。(3)旅游发展对ULGUE具有非线性影响效应。旅游发展具有单门槛效应,旅游依赖度和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具有双门槛效应。(4)异质性分析表明,小型旅游城市的旅游发展对本地ULGUE的正向促进作用更为强烈;高专业化旅游城市在短期内表现出独特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其作用方向与全样本及其他类型城市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结论:地方政府应基于自身旅游资源禀赋,推动旅游业差异化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旅游业在经济增长、生态环境保护和产业结构优化中的积极作用,同时加强区域旅游协同发展,以实现长江经济带ULGUE的全面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 旅游发展 动态空间杜宾模型 门槛效应 长江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基建对包容性绿色增长的空间溢出非对称与非线性影响——基于半参数门限空间滞后模型
6
作者 叶阿忠 田小梅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8-68,共11页
为应对经济效率不高、社会福利分配不均、生态环境退化三大发展问题,国家提出重点基础设施包括信息化建设等应适度超前发展。本文基于2012~2024年中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半参数门限空间滞后模型,实证分析数字基建对包容性绿... 为应对经济效率不高、社会福利分配不均、生态环境退化三大发展问题,国家提出重点基础设施包括信息化建设等应适度超前发展。本文基于2012~2024年中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半参数门限空间滞后模型,实证分析数字基建对包容性绿色增长的空间溢出非对称影响和非线性关系。研究发现:数字基建能够显著促进包容性绿色增长;数字基建对包容性绿色增长的促进作用呈现“边际效应”递增-“边际效应”阻滞-“边际效应”递减的“U形”非线性特征,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然成立;数字基建对包容性绿色增长存在空间溢出非对称影响,数字基建发达地区获取的空间溢出效应显著大于欠发达地区;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基建对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包容性绿色增长的偏导图呈“U形”非线性特征,对中部地区包容性绿色增长的偏导图呈“W形”非线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基建 包容性绿色增长 半参数门限空间滞后模型 空间溢出非对称 非线性 边际效应 经济增长 绿色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交通可达性对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及其空间异质性
7
作者 曹小曙 朱迪 +1 位作者 吴楚晴 杨如玉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62-675,共14页
在国家区域协调发展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实施背景下,交通可达性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是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环节。为探究黄河流域交通可达性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其空间异质性,运用加权平均旅行时间模型测度2000... 在国家区域协调发展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实施背景下,交通可达性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是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环节。为探究黄河流域交通可达性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其空间异质性,运用加权平均旅行时间模型测度2000~2020年黄河流域县域交通可达性,揭示其演化特征,并通过普通最小二乘(OLS)法和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刻画交通可达性对经济发展影响的全局和局部特征。结果表明:2000~2020年黄河流域交通可达性显著提升,时空压缩效应增强,呈现以省会城市为核心向四周扩展的多核心空间结构特征;交通可达性对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效应随着时间的推移由负向逐渐转为正向,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不断增强,并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格局;从低、中、高可达性分类来看,交通可达性经济效益的空间异质性呈现低可达性区域均衡化与核心区域极化并存的现状。为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需根据上游、中游、下游实际情况,实行差异化的发展策略,缩小区域差异,实现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可达性 经济发展 加权平均旅行时间模型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空间异质性 内生性检验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规制对长江经济带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的传导机制 被引量:7
8
作者 成金华 彭昕杰 +2 位作者 李静远 张浩希 詹成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6-136,共11页
工业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增长,但在资源和环境的双重压力下,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新时代的必然要求。在“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长江经济带新发展格局下,探讨环境规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的传导机制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200... 工业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增长,但在资源和环境的双重压力下,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新时代的必然要求。在“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长江经济带新发展格局下,探讨环境规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的传导机制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2005—2019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构建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将技术投入和产业结构作为中介变量,使用中介效应模型验证了环境规制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中介效应,并采用动态门槛模型探讨了不同门槛变量水平下环境规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的差异。研究发现:①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技术投入和产业结构均在环境规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中具有部分中介效应。环境规制有助于提升技术投入水平、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进而对经济发展质量产生正向影响。②门槛模型的结果表明,技术投入和产业结构作为环境规制的门槛变量时,环境规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门槛效应。在高技术投入、产业结构落后的区域,环境规制可以更好地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③门槛效应异质性结果表明,技术投入和产业结构变量的门槛效应存在时间异质性,技术投入政策导向和产业结构刚性等因素会影响环境规制政策的实施效果。基于以上结论,提出以下政策建议:①制定差异化的环境规制政策,推动环境规制政策的有效实施。②提高技术投入水平,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③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绿色化转型升级。④明确环境补偿和专项治理机制,促进区域经济和环境规制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规制 经济高质量发展 门槛模型 长江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动态新型城镇化门限效应 被引量:3
9
作者 赵磊 李诗琪 康敏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1-48,共18页
将新型城镇化纳入旅游业导向型经济增长研究框架,能够有效拓展对经济增长决定因素的认识视域。文章在量化测度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综合指数基础上,基于中国2004—2019年省际面板数据,通过构建能够捕捉非线性不对称动态因素的面板门限回... 将新型城镇化纳入旅游业导向型经济增长研究框架,能够有效拓展对经济增长决定因素的认识视域。文章在量化测度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综合指数基础上,基于中国2004—2019年省际面板数据,通过构建能够捕捉非线性不对称动态因素的面板门限回归模型,并使用允许门限变量和解释变量同时内生的一阶差分矩估计法,实证检验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新型城镇化门限效应。结果表明,中国旅游业与经济增长之间因新型城镇化水平不同而呈现具有显著双重门限特征的非线性关系,并且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随新型城镇化跨越门限值而具备边际效用递增特性。因此,文章认为,增进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同,充分发挥新型城镇化在旅游业影响经济增长过程中的渠道作用,能够显著提升旅游业的经济增长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发展 新型城镇化 经济增长 动态面板门限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居民共同富裕与旅游发展水平耦合关系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兆峰 刘路锋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9-71,共13页
实现居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旅游业作为幸福产业,如何促进居民共同富裕与旅游发展水平协调共进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问题.该文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区域,构建了居民共同富裕与旅游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并基于耦合协调模型和时... 实现居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旅游业作为幸福产业,如何促进居民共同富裕与旅游发展水平协调共进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问题.该文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区域,构建了居民共同富裕与旅游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并基于耦合协调模型和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TWR),考察分析2011—2020年居民共同富裕与旅游发展水平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1)长江经济带旅游发展水平研究期内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2020年因受疫情影响而出现跌落,居民共同富裕水平则呈整体逐年上升趋势;两者均呈现出显著空间异质性,但中上游地区旅游发展水平相近.2)居民共同富裕与旅游发展水平耦合协调水平呈波动上升趋势,重庆和贵州两地上升较快,2020年各省市受到疫情影响有所下降;下游地区高于其他地区.3) GTWR模型表明,人口密度、环境治理投入、旅游收入占比、人均GDP因素存在明显的时空差异,不同时期各因素对地区影响强度和波动方向不同,其中人均GDP影响为正向且影响作用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共同富裕 旅游发展 耦合协调 时空地理加权回归 长江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经济推动共同富裕的机制与效应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徐维祥 石柔刚 +1 位作者 周建平 刘程军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5-144,共10页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数字化、智能化是引领共同富裕的重要驱动力。本文从数字化和智能化两个维度出发构建了数智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并利用2012~2022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数智经济推动共同富裕的作用路径与影响...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数字化、智能化是引领共同富裕的重要驱动力。本文从数字化和智能化两个维度出发构建了数智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并利用2012~2022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数智经济推动共同富裕的作用路径与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数智经济通过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推动共同富裕。在区域经济发达程度较低时,数智经济的发展可能会妨碍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但这种抑制效果将进一步削弱,直到区域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数智经济发展才有助于促进共同富裕。同时,数智经济发展还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可以提高邻近地区的共同富裕程度。因此,各地区应加快数智经济发展进度,使数智经济的建设更有效地服务于共同富裕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经济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共同富裕 门槛效应 空间杜宾模型 区域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环境规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10
12
作者 黄进 王伟 +1 位作者 田野 郭晓燚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8-156,共9页
为研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环境规制通过水资源利用对区域发展质效的影响,基于2005—2022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12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基准回归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环境规制、水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高... 为研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环境规制通过水资源利用对区域发展质效的影响,基于2005—2022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12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基准回归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环境规制、水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正向促进效应,该促进效应在不同区域间存在异质性,环境规制的促进作用在用水量小的地区更加显著,而在用水量大的地区,丰富的水资源限制了环境规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在环境规制影响区域,水资源利用效率在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发挥出显著的中介作用,水资源利用效率中介效应占环境规制总促进效应的比例为13.5%;水资源利用效率在环境规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中具有门槛效应,当水资源利用效率超过4.3后,环境规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效应显著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规制 经济高质量发展 水资源利用效率 中介效应 门槛效应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水污染、环境规制与高质量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陆玲 聂志萍 《水利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8-33,共6页
基于2009—2021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面板数据,通过构建高质量经济发展评级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对高质量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进行基准回归,以水污染为门槛变量分析了环境规制对高质量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探... 基于2009—2021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面板数据,通过构建高质量经济发展评级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对高质量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进行基准回归,以水污染为门槛变量分析了环境规制对高质量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探讨了长江经济带上游、中游、下游3个区域水污染和环境规制的空间异质性。结果表明:随着水污染程度的加剧,环境规制对高质量经济发展表现出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先增大后减小;水污染与高质量经济发展之间呈倒“U”形关系,且存在“环境库兹涅曲线”;长江经济带水污染与环境规制对高质量经济发展具有空间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污染 环境规制 高质量经济发展 门槛模型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 长江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减”背景下家校合作对中小学生发展质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佳哲 姚继军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0-61,共12页
家校协同提升中小学生发展质量是落实“双减”政策的重要举措。基于大规模的调查数据,构建“双减”之下中小学生发展质量指标体系,综合分析不同家校合作行为对中小学生发展质量的影响,并检验此种影响针对不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学生群... 家校协同提升中小学生发展质量是落实“双减”政策的重要举措。基于大规模的调查数据,构建“双减”之下中小学生发展质量指标体系,综合分析不同家校合作行为对中小学生发展质量的影响,并检验此种影响针对不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学生群体是否存在异质性。主要获得如下发现:(1)“双减”之下家校合作整体上能够提升中小学生发展质量,但参与决策、志愿服务和社区合作三类协同行为效果不佳。(2)家校合作能够提高不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中小学生的发展质量,且对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中小学生的回报率普遍更高,但对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较高中小学生的适负发展和高效发展未产生预期的积极效果。由此,建议进一步落实当好家长、相互交流和在家学习三类家校合作行动,优化参与决策、志愿服务和社区合作三类家校合作活动设计。同时密切关注不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中小学生及其家长的教育需求,个性化地加强家庭教育指导,从而提升中小学生发展质量,保障教育公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减” 家校合作 中小学生发展质量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门槛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猪产业规模化发展与碳排放:促进还是抑制? 被引量:1
15
作者 梁耀文 王明利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1-80,共10页
在使用生命周期法测算2007−2020年省际生猪碳排放的基础上,系统考察了生猪产业规模化发展对生猪碳排放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第一,生猪碳排放呈现出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和聚集效应,即一个地区的生猪碳排放与周边地区密切相关;第二... 在使用生命周期法测算2007−2020年省际生猪碳排放的基础上,系统考察了生猪产业规模化发展对生猪碳排放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第一,生猪碳排放呈现出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和聚集效应,即一个地区的生猪碳排放与周边地区密切相关;第二,生猪产业规模化发展对生猪碳排放呈现显著的“倒U型”关系,规模化发展对生猪碳排放的影响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当生猪产业规模化率保持在45.1%以上时,规模化发展可有效促进生猪产业碳减排;第三,小规模生猪养殖占比与生猪碳排放是显著的单调递增关系,而中规模和大规模生猪养殖占比与生猪碳排放之间表现显著的“倒U”型关系;第四,聚集效应和技术进步效应是生猪产业规模化发展影响生猪碳排放的主要作用途径。建议合理规划生猪产业的空间布局,发展适度规模养殖,发挥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稳妥实现生猪产业碳减排与规模化发展的“双赢”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猪碳排放 生猪产业规模化 空间SUR模型 门槛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消费扩容与经济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晓炫 吴奇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5-9,共5页
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催生了新的消费需求和消费供给模式,在数字经济得到发展的同时实现了消费扩容,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文章基于2010—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测度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和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并借助固定效应门槛模型研... 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催生了新的消费需求和消费供给模式,在数字经济得到发展的同时实现了消费扩容,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文章基于2010—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测度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和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并借助固定效应门槛模型研究消费扩容在数字经济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显著促进了经济高质量发展;受到消费供给的影响,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边际效应递增的特征,消费需求增长则导致数字经济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呈“倒U”型关系,且在不同区域间存在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消费扩容 经济高质量 门槛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金融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机制与成效 被引量:11
17
作者 荣璟 曾凡银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2-75,共14页
绿色金融作为建设金融强国的五篇大文章之一,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工具和重要手段。构建空间溢出效应模型、空间调节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使用2010—2021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检验分析绿色金融集聚对经济... 绿色金融作为建设金融强国的五篇大文章之一,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工具和重要手段。构建空间溢出效应模型、空间调节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使用2010—2021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检验分析绿色金融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的机制与成效。研究发现,绿色金融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起到显著促进作用和正向空间溢出影响,金融人才有助于强化该空间溢出影响,绿色技术创新在绿色金融集聚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通过健全绿色金融政策体系、鼓励绿色金融工具创新和强化绿色金融人才引育力度等措施,可以有效提升区域绿色金融集聚度,进而推动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集聚 经济高质量发展 门槛效应 中介效应 空间调节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赋能公共体育服务发展效应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10
18
作者 张叶涵 陈嘉良 +1 位作者 李海 吴殷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1-93,104,共14页
数字技术是新质生产力赋能公共体育服务发展的关键力量和重要体现。基于2014—2020年中国30个省(区、市)(不含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台湾地区、西藏)的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动态门槛回归模型,实证分析数字技术、政府治理能力... 数字技术是新质生产力赋能公共体育服务发展的关键力量和重要体现。基于2014—2020年中国30个省(区、市)(不含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台湾地区、西藏)的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动态门槛回归模型,实证分析数字技术、政府治理能力和公共体育服务发展三者间的关系。发现:(1)在直接效应上,数字技术对公共体育服务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且考虑内生变量和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2)在门槛效应上,随着数字技术的进步,数字技术对公共体育服务发展呈现边际效应递减的显著正向影响;(3)在区域异质性上,相较于其他地区,研究时间、区间内数字技术对西部地区公共体育服务发展的影响效应更明显;(4)在中介效应上,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是数字技术对公共体育服务发展影响效应的重要作用机制。基于此,对未来中国不同区域如何更好地促进数字技术与公共体育服务深度融合、推动公共体育服务的高质量发展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公共体育服务发展 政府治理能力 双向固定效应模型 动态门槛回归模型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保险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以长江经济带为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雪季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7期220-224,229,共6页
基于2012—2021年长江经济带的面板数据,运用熵权法对该经济带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并运用收敛模型进行收敛性分析,最后运用Tobit模型分析农业保险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全域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处于中... 基于2012—2021年长江经济带的面板数据,运用熵权法对该经济带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并运用收敛模型进行收敛性分析,最后运用Tobit模型分析农业保险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全域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处于中间阶段,且总体表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各区域中,上游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要高于中游和下游,中游最低。各省(市)当中,上海市、重庆市和贵州省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较高,其中上海市的发展水平最高,湖北省、湖南省和浙江省的发展水平则处于较低水平。(2)长江经济带农业高质量发展表现出先“发散后收敛,再发散再收敛”的趋势。各区域中,中游和下游的发展趋势野兔整体趋同,上游则有较大差异。(3)农业保险发展规模对长江经济带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显著为负,保障水平和赔付水平对该经济带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影响均显著为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保险 农业高质量发展 熵权法 长江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贫困视角下经济效率的空间差异及驱动因素研究——基于云南省40个生态脆弱县的数据
20
作者 张焱 毛珮 +1 位作者 冯璐 胡雪枝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4-104,共11页
基于云南省40个生态脆弱县的全样本数据,运用DEA-BCC模型、Moran’s I指数、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探究云南省生态脆弱县经济效率的空间属性和影响因素,为提升区域抵御内外部风险能力,稳定脱贫成效,加快乡村振兴步伐,步入高质量发展之列服务... 基于云南省40个生态脆弱县的全样本数据,运用DEA-BCC模型、Moran’s I指数、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探究云南省生态脆弱县经济效率的空间属性和影响因素,为提升区域抵御内外部风险能力,稳定脱贫成效,加快乡村振兴步伐,步入高质量发展之列服务。研究结果表明:(1)云南省40个生态脆弱县的平均经济效率处于中上水平,其中乌蒙山区和滇西边境山区的经济效率较低。(2)云南省生态脆弱县经济效率的空间集聚性弱,近似随机分布,且生态脆弱县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边缘地带。(3)县域经济效率主要受到务工人口数占比、村集体收入、人均耕地面积等的影响,尽管不同区域的主导因素有所区别,但经济发展总体处于“U”型关系的前端,县域规模效益还未彰显。由此建议通过进一步提高帮扶投入精准度,加强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壮大集体经济,推进县域经济效率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贫困 生态脆弱县 经济效率 数据包络分析 莫兰指数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