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峡水库消落带出露期土壤分离能力年内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1
作者 肖海 朱鸿宇 +5 位作者 张伦 刘德玉 向瑞 洪焕 杨悦舒 夏振尧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22,共7页
为探索三峡水库消落带出露期土壤分离能力的年内时空变化特征,本文在三峡水库消落带2019年出露期内的不同时间采集不同出露高程土壤样品,测定土壤理化性质、植物生物量信息及土壤分离能力(Dc),利用Pearson相关分析、主成分回归分析(PCR)... 为探索三峡水库消落带出露期土壤分离能力的年内时空变化特征,本文在三峡水库消落带2019年出露期内的不同时间采集不同出露高程土壤样品,测定土壤理化性质、植物生物量信息及土壤分离能力(Dc),利用Pearson相关分析、主成分回归分析(PCR)、SEM结构方程模型以及PLS-PM偏最小二乘路径分析,明确土壤理化性质和植物生物量对土壤分离能力的影响及其影响路径.结果表明:Dc随时间的增加总体呈现下降趋势,随高程的增大呈现出先降后升的趋势,在高程为165~170m时达到最小;Dc与水稳性团聚体平均质量直径(MWD)、有机质含量、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黏粒含量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PCR分析表明对Dc负向贡献度依次为MWD>有机质含量>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作为外生变量,通过调节次级因子(黏粒含量和有机质含量),对关键因子MWD施加间接影响,进一步作用于Dc,MWD在路径中起到核心的中介作用,是Dc的核心影响因子.本文可为三峡水库消落带的水土保持和生态修复提供理论依据,对三峡水库的防灾减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分离能力 三峡水库消落带 时空变化 结构方程模型 偏最小二乘路径分析 主成分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泵设备成组筏架振动传递路径分析及优化设计
2
作者 贾泽坤 孙孟 +2 位作者 张冠军 李舒成 向阳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7-94,共8页
针对泵设备模块化成组筏架系统隔振效果不佳问题,本文通过建立泵设备模块化成组浮筏隔振系统有限元模型,计算成组设备浮筏系统的振动响应,基于结构声强法分析成组筏架筋板的振动能量传递及贡献度,确定了主要传递路径,并选取主要路径上... 针对泵设备模块化成组筏架系统隔振效果不佳问题,本文通过建立泵设备模块化成组浮筏隔振系统有限元模型,计算成组设备浮筏系统的振动响应,基于结构声强法分析成组筏架筋板的振动能量传递及贡献度,确定了主要传递路径,并选取主要路径上的结构参数,基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建立代理模型,并利用粒子群算法进行优化设计。分析了泵组产生的振动激励的主要传递路径,并选取上、下面板、中间筋板及基座厚度为设计变量进行优化,优化后筏架隔振器下支撑点的振动加速度级合成值相比于优化前降低了14 dB。结果表明:计算结果在算法优化的误差范围内,满足优化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组筏架 浮筏系统 有限元 传递路径分析 结构声强 贡献度分析 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 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部门隐含电力转移——基于IOA和SPA方法的实证分析
3
作者 赵伟博 周颖 +4 位作者 王阳 韦于思 罗志尉 邱敏 嵇灵 《资源与产业》 2025年第2期106-117,共12页
为了探究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部门隐含电力的转移问题,本文基于长三角地区电力消费数据,通过构建2017年该地区的多区域投入产出表,并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与结构路径分析方法,进而深入研究了长三角地区各省份、各产业部门之间隐含电... 为了探究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部门隐含电力的转移问题,本文基于长三角地区电力消费数据,通过构建2017年该地区的多区域投入产出表,并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与结构路径分析方法,进而深入研究了长三角地区各省份、各产业部门之间隐含电力的转移情况,以及隐含电力转移的产业链层级路径分解。研究结果显示:1)在2017年,江苏省既是长三角地区的隐含电力输入大省也是输出大省,从而促使该省在长三角地区的隐含电力网络中居于核心地位,起着隐含电力调配与传输的关键作用;安徽省是长三角地区隐含电力的主要输出省;浙江省是长三角地区的隐含电力输入省;上海市是长三角地区隐含电力的中转站,其隐含电力的输出与输入量基本相等。2017年长三角地区省份间最主要的隐含电力转移路径为江苏省到浙江省,隐含电力转移量为37.2417亿kW·h;其次为安徽省到江苏省,隐含电力转移量为22.8551亿kW·h。2)在2017年,建筑业是长三角地区隐含电力消耗量最大的产业部门,隐含电力消耗量达到了1119.54亿kW·h;制造业是长三角地区隐含电力消耗量排名第二的产业部门,隐含电力消耗量达到了885.76亿kW·h。3)长三角地区4个省份之间跨省域的隐含电力输入与输出,在客观上形成了一种互补关系,这种关系既为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隐含电力支撑,同时也促进了4个省份的产业分工与产业合作,不但有利于推进长三角地区4个省份的产业协同发展及缩小省份间的经济发展差距,而且还能够进一步推动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进程。4)在2017年,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是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最主要的隐含电力直接消耗最终需求,而城镇居民消费则是上海市最主要的隐含电力直接消耗最终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地区 隐含电力转移 投入产出分析 结构路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杀伤链分析构建与韧性优化方法
4
作者 雷洪涛 孙立健 +2 位作者 朱先强 陈涛 朱承 《指挥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20-731,共12页
针对联合战场受损环境下作战过程所面临的作战单元损伤及杀伤能力不持续等问题,提出一种杀伤链分析构建与韧性优化方法。提出杀伤链韧性概念内涵、分析了其特点,并给出一个新的杀伤链韧性度量指标。在相关概念基础上,结合杀伤链元路径... 针对联合战场受损环境下作战过程所面临的作战单元损伤及杀伤能力不持续等问题,提出一种杀伤链分析构建与韧性优化方法。提出杀伤链韧性概念内涵、分析了其特点,并给出一个新的杀伤链韧性度量指标。在相关概念基础上,结合杀伤链元路径表示方法和指挥控制(command and control,C2)组织结构实现考虑,设计一种杀伤链分析构建方法,为后续韧性优化研究开展奠定了优选杀伤链基础。为高效解决受损环境下杀伤链的重组或重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链间近似度的杀伤链韧性优化方法。在构建的海空联合作战场景上验证了所提方法和算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伤链 分析构建 韧性优化 元路径 C2组织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PAX的驾驶舱内结构噪声传递路径研究
5
作者 白镇熇 孙硕 +1 位作者 王楷焱 陈克 《沈阳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90-96,共7页
对车内结构噪声进行合理降噪的有效方法是阻断振动能量传递最大的路径,为此建立传递路径模型并进行噪声贡献量分析。首先,基于发动机舱内机械构造规划出由振源到驾驶舱的多级传递路径,并在振动能量传递的连接点处设置路径拐点;然后,采... 对车内结构噪声进行合理降噪的有效方法是阻断振动能量传递最大的路径,为此建立传递路径模型并进行噪声贡献量分析。首先,基于发动机舱内机械构造规划出由振源到驾驶舱的多级传递路径,并在振动能量传递的连接点处设置路径拐点;然后,采用扩展工况传递路径分析(operational path analysis with exogeneous inputs,OPAX)方法确定路径中各拐点对车内噪声的贡献量,并将噪声拟合值与实测值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表明,不同路径拐点对车内结构噪声影响明显不同,其中橡胶悬置拐点对车内噪声影响最大,该处噪声拟合值与实测值也最为接近,噪声峰值达到63.5 dB,副车架拐点对车内噪声影响次之,噪声峰值为53.2 dB,排气吊耳拐点对车内噪声影响较小,噪声峰值仅为38.7 dB。采用本文方法可有效确定对车内结构噪声影响最大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内结构噪声 传递路径规划 路径拐点 扩展工况传递路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传递路径分析的车身钣金振动对车内噪声影响分析及控制方法
6
作者 李永超 赵禹 +2 位作者 陈欢欢 王虎 张荣荣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15-1722,共8页
为解决某车型在粗糙沥青路面30 km/h时速下产生的35-40 Hz频段路噪问题,通过仿真与测试的方法进行分析。基于结构噪声传递路径分析(TPA)理论与节点贡献量分析,确定问题频率噪声主要由车身钣金件的低频振动导致。为此,根据局部共振原理,... 为解决某车型在粗糙沥青路面30 km/h时速下产生的35-40 Hz频段路噪问题,通过仿真与测试的方法进行分析。基于结构噪声传递路径分析(TPA)理论与节点贡献量分析,确定问题频率噪声主要由车身钣金件的低频振动导致。为此,根据局部共振原理,设计了一种可根据钣金形状及钣金局部空间进行工业化设计的局部共振结构,该结构由金属支架与金属块组成。将该结构添加至贡献较大的钣金处,通过仿真得到,该结构降低了钣金的振动,从而优化了车内噪声,前排与后排噪声峰值分别降低了8.6和6.4 dB。同时,实车试验结果表明车内噪声前排与后排噪声峰值分别改善了7.0和5.8 dB。为控制钣金部件振动和辐射的低频噪声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和优化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递路径分析 钣金 有限元分析 噪声控制 共振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境地区护士传染病突发事件应对能力的影响路径分析
7
作者 马秋 张态 +3 位作者 杨红丽 武昆利 陈丽荣 贺启莲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65-69,共5页
目的了解边境地区护士传染病突发事件应对能力现状及其影响路径,为提升护士传染病突发事件应对能力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法,选取云南边境区域3个市(州)的1215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心理资本问卷、体面劳动感知问卷... 目的了解边境地区护士传染病突发事件应对能力现状及其影响路径,为提升护士传染病突发事件应对能力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法,选取云南边境区域3个市(州)的1215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心理资本问卷、体面劳动感知问卷和医护人员传染病突发事件应对能力问卷进行调查。结果护士心理资本、体面劳动感知和传染病突发事件应对能力评分分别为(4.11±1.10)分、(3.48±0.81)分、(3.55±0.96)分;心理资本、体面劳动感知与传染病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呈正相关(均P<0.05);心理资本对传染病突发事件应对能力起直接作用,体面劳动感知在心理资本和传染病突发事件应对能力间起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9.34%。结论云南边境地区护士心理资本、体面劳动感知与传染病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均处于中等水平,心理资本和体面劳动感知对传染病突发事件应对能力有正向预测作用,提升护士心理资本和体面劳动感知是提高传染病突发事件应对能力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境地区 护士 传染病突发事件 应对能力 心理资本 体面劳动感知 路径分析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溶地下水多层次径流模型应用——以丽江河间地块地下水径流分析为例
8
作者 杨帆 刘海峰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10期106-109,共4页
丽江河间地块上岩溶水系统十分发育,查明其径流规律有利于“玉龙-古城”城区科学高效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对地区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十分重要。作者采用岩溶地下水多层次径流模型对研究区岩溶水径流规律进行分析,查明丽江河间地块岩... 丽江河间地块上岩溶水系统十分发育,查明其径流规律有利于“玉龙-古城”城区科学高效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对地区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十分重要。作者采用岩溶地下水多层次径流模型对研究区岩溶水径流规律进行分析,查明丽江河间地块岩溶水径流在表层径流、浅径流、深径流不同层次的规律。综合地下水流量分析、水化学反演、同位素测试、示踪试验的结果,对结论进行验证,表明作者提出的径流模型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次径流模型 水径流结构 水径流路径 示踪试样 验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结构经济学视角下中国工业绿色转型路径分析
9
作者 路诣晓 《上海节能》 2024年第8期1224-1228,共5页
通过分析中国省域工业发展情况,发现工业绿色转型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取得了较大进步,但区域差异较大,工业绿色转型仍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因此,以新结构经济学为视角出发,从禀赋结构、有效市场、有为政府三个角度分析不同区域提高工... 通过分析中国省域工业发展情况,发现工业绿色转型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取得了较大进步,但区域差异较大,工业绿色转型仍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因此,以新结构经济学为视角出发,从禀赋结构、有效市场、有为政府三个角度分析不同区域提高工业绿色转型水平的现实路径,并提出差异化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结构经济学 工业绿色转型 禀赋结构 路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能源结构对低碳经济的作用关系及作用机理探讨 被引量:14
10
作者 王韶华 于维洋 张伟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9-124,共6页
为探讨能源结构对低碳经济的作用机理,根据对低碳经济和能源结构内涵的理解,将碳强度作为低碳经济的核心要素,系统剖析能源结构对低碳经济的作用关系,进而运用通径分析测算能源结构对其的总影响、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明确了作用机... 为探讨能源结构对低碳经济的作用机理,根据对低碳经济和能源结构内涵的理解,将碳强度作为低碳经济的核心要素,系统剖析能源结构对低碳经济的作用关系,进而运用通径分析测算能源结构对其的总影响、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明确了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能源供给结构对碳强度的作用较小;能源消费结构是碳强度增长的主要推动因素,总作用效应为0.919,其中直接效应为-0.189,间接效应为1.108。在此基础上,通过岭回归方法构建能源消费结构预测模型,并据此得出,为实现减排承诺,应将煤炭消费(去除发电用煤)占能源总量的比重调整为26.89%~27.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碳强度 能源结构 通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方程模型的应用及分析策略 被引量:91
11
作者 侯杰泰 成子娟 《心理学探新》 CSSCI 1999年第1期54-59,共6页
差不多所有心理、教育、社会等概念,均难以直接准确测量,结构方程(SEM,Struc-tulalEquationModelling)提供一个处理测量误差的方法,采用多个指标去反映潜在变量,也令估计整个模型因子间关系,较传统回归方法更为准确合理。本文... 差不多所有心理、教育、社会等概念,均难以直接准确测量,结构方程(SEM,Struc-tulalEquationModelling)提供一个处理测量误差的方法,采用多个指标去反映潜在变量,也令估计整个模型因子间关系,较传统回归方法更为准确合理。本文主要用一系列有关学习动机的虚拟例子,指出每个问题的主要分析策略,以展示SEM在教育及心理学可以应用的研究范畴。文内探讨的方法包括:验证性因素、高阶因子、路径及因果分析、多时段(multiwave)设计、单形模型(SimpleModel)、及多组比较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方程 验证性因素分析 路径及因果分析 高阶因子 多组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终需求影响中国要素收入分配的关键路径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阳立高 陈亭亭 +2 位作者 谢锐 韩峰 李玉双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62-174,共13页
改善收入分配已经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深入研究不同类型的最终需求如何影响中国要素收入分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构建最终需求影响劳动者报酬和资本收入的关键路径模型,并利用2002、2007、2012、2017年中国投入产出... 改善收入分配已经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深入研究不同类型的最终需求如何影响中国要素收入分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构建最终需求影响劳动者报酬和资本收入的关键路径模型,并利用2002、2007、2012、201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数据,测算了不同类型最终需求影响要素收入分配的关键路径。研究发现,消费是影响劳动者报酬和资本收入的主要需求类型,国内各部门劳动者报酬和资本收入的需求类型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最终需求对劳动者报酬和资本收入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直接影响效果,最终需求主要直接影响农林牧渔业的劳动者报酬和房地产业的资本收入,而建筑业作为中间产品的路径类型是间接影响劳动者报酬和资本收入的主要路径。其中,影响劳动者报酬的关键路径是"文教卫生科研事业→消费"和"农林牧渔产品及服务→(中间产品)→消费",影响资本收入的关键路径是"房地产业→(中间产品)→消费"和"建筑业→投资"。为有效促进中国经济发展,中国应把握好最终需求驱动下的劳动者报酬和资本收入分配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入产出分析 结构路径分析 劳动者报酬 资本收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阻抗矩阵法的车内共鸣声的传递路径分析 被引量:12
13
作者 杨洋 褚志刚 熊敏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164-169,176,共7页
为准确识别某轿车行驶过程中在2 900 r/min和3 750 r/min时车内共鸣声的来源,基于阻抗矩阵法对其进行了传递路径分析,并采用设定奇异阈值限制条件数的方法降低病态误差。分析结果表明:动力总成右悬置x、z方向、后悬置z方向对应传递路径... 为准确识别某轿车行驶过程中在2 900 r/min和3 750 r/min时车内共鸣声的来源,基于阻抗矩阵法对其进行了传递路径分析,并采用设定奇异阈值限制条件数的方法降低病态误差。分析结果表明:动力总成右悬置x、z方向、后悬置z方向对应传递路径是2 900 r/min时共鸣声的主要贡献路径,前两者贡献量大的根本原因是其激励力大,后者是其路径灵敏度高;动力总成右悬置x方向、后悬置z方向对应传递路径是3 750 r/min时共鸣声的主要贡献路径,前者贡献量大的根本原因是其激励力大,后者是其路径灵敏度高。上述分析结果对进一步制定有效的噪声控制措施、改善汽车声品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鸣声 动力总成 结构传播声 阻抗矩阵法 传递路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梁慧超 王世昆 +1 位作者 孟祥伟 沈红丽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5-90,共6页
从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入手,对河北省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的现状及特点进行阐述,并分别运用灰色关联法和回归分析法对河北省1986~2007年的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判断三次产业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度.根据实证分析结果... 从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入手,对河北省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的现状及特点进行阐述,并分别运用灰色关联法和回归分析法对河北省1986~2007年的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判断三次产业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度.根据实证分析结果,结合河北省经济发展的特点与要求,提出优化产业结构、带动经济增长的路径选择,即发挥三次产业联动的整体优化作用;利用比较优势和错位发展,优化产业布局;培育主导产业群,引导产业合理聚集;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提升现代化水平;依靠科技进步,改造升级传统支柱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 经济增长 灰色关联 多元回归 路径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拱壳杂交钢结构的防连续倒塌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石永久 高阳 +3 位作者 王元清 张昭一 李国星 刘健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17-822,共6页
目的验算新加坡植物园展览温室拱壳杂交钢结构的抗连续倒塌能力.方法采用常用的改变传力路径方法,选取结构的初始破坏状态以及计算工况,运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结构进行静力分析、特征值屈曲分析及荷载位移全过程分析.结果与完善结构相比... 目的验算新加坡植物园展览温室拱壳杂交钢结构的抗连续倒塌能力.方法采用常用的改变传力路径方法,选取结构的初始破坏状态以及计算工况,运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结构进行静力分析、特征值屈曲分析及荷载位移全过程分析.结果与完善结构相比,局部失效结构的内力及变形有较大提高,屈曲模态发生明显变化,结构在2.5倍左右的标准荷载作用下仍能继续承载.结论该结构在设定的初始破坏情况下不会发生连续倒塌,仍具有一定的整体性和延性,可见其具有良好的抗连续倒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拱壳杂交结构 连续倒塌 改变传力路径法 线弹性静力分析 非线性静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简便的刚架结构可靠性分析方法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艺 刘斌 +1 位作者 车维毅 康玉梅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700-702,共3页
首次将结构连续变更定理用于刚架结构的可靠性分析 ,并将该定理与概率计算、分枝定界法相结合对系统加以分析 ,计算结构总体失效概率·避免了总刚反复组装、求逆 ,大大简化了繁琐的运算 ,为结构系统失效提供了新判据·实现了变... 首次将结构连续变更定理用于刚架结构的可靠性分析 ,并将该定理与概率计算、分枝定界法相结合对系统加以分析 ,计算结构总体失效概率·避免了总刚反复组装、求逆 ,大大简化了繁琐的运算 ,为结构系统失效提供了新判据·实现了变化结构的连续结构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靠性分析 刚架结构 结构连续变更定理 分枝定界法 失效链 失效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填管道堵塞的事故树分析 被引量:11
17
作者 张钦礼 吴立宏 卞继伟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5-148,共4页
充填管道的稳定性是充填系统安全运行的关键,而充填管道堵塞是料浆输送过程中发生最为频繁的事故。为合理分析充填管道堵塞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在综合分析充填管道堵塞事故的基础上,运用安全系统工程中的事故树分析法,建立了充填管道... 充填管道的稳定性是充填系统安全运行的关键,而充填管道堵塞是料浆输送过程中发生最为频繁的事故。为合理分析充填管道堵塞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在综合分析充填管道堵塞事故的基础上,运用安全系统工程中的事故树分析法,建立了充填管道堵塞事故树模型。通过分析和计算事故树的最小割集、最小径集和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找出了导致充填管道堵塞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导致充填管道堵塞的路径共有落入异物、格筛破损、管道内径不当等22条,预防充填管道堵塞的途径共有合理控制料浆配比、规范相关设计、消除管理缺陷等4种;水泥用量不合理、料浆配比不合理、弯管较多等16个因素是导致充填管道堵塞的最重要因素。事故树分析法能对导致充填管道堵塞的各种因素及逻辑关系做出全面的阐述,并根据结构重要度提出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为充填管道的安全管理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故树分析 充填管道堵塞 最小割集 最小径集 结构重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递路径分析在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8
作者 柳瑞锋 周璞 王强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2年第4期16-19,共4页
传递路径分析是一种结构振动性能优化、故障诊断、结构振动性能评估的有效方法和手段。在原理台架上进行的传递路径分析研究中,简要阐述了传递路径分析方法的原理及其特点,将试验结果与仿真分析相结合,对比验证了结果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传递路径分析是一种结构振动性能优化、故障诊断、结构振动性能评估的有效方法和手段。在原理台架上进行的传递路径分析研究中,简要阐述了传递路径分析方法的原理及其特点,将试验结果与仿真分析相结合,对比验证了结果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在原理台架上分别对4种改进设计结构进行传递路径分析,最终确定一种合理的结构。分析结果表明,传递路径分析法能有效的找出结构振动传递路径,从而在路径上进行控制结构的改进,为有效的降低结构振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传递路径分析 结构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面张弦结构抗连续倒塌的动力分析 被引量:11
19
作者 朱奕锋 冯健 尚仁杰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33-639,676,共7页
杆件由于爆炸、腐蚀等发生脆性破坏后引起剩余结构的振动和压杆由于失稳过程中的弹性突跳(Snap-through)引起的相邻结构振动是张弦结构倒塌过程中常伴生的两种动力现象。本文对第一种动力响应产生的原因、失效构件的模拟方法进行了分析... 杆件由于爆炸、腐蚀等发生脆性破坏后引起剩余结构的振动和压杆由于失稳过程中的弹性突跳(Snap-through)引起的相邻结构振动是张弦结构倒塌过程中常伴生的两种动力现象。本文对第一种动力响应产生的原因、失效构件的模拟方法进行了分析,说明进行张弦结构抗连续倒塌的动力分析应采用初始条件法模拟构件的失效。根据张弦结构的特点,从构件失效和结构失效两方面提出了张弦结构倒塌失效的评估准则,并采用变换荷载路径法通过静力连续倒塌分析找出张弦结构各部分的关键构件;然后采用初始条件法按考虑几何非线性、阻尼比、材料非线性等分别模拟这些关键构件失效引起的动力响应,得到了平面张弦结构各部分构件失效的动力特性、动力放大系数和失效构件的位置,并对不同失效时间进行动力响应分析得到张弦结构动力效应与构件失效时间的关系曲线。最后给出张弦结构进行抗连续倒塌分析的一些结论和建议,如进行连续倒塌动力时程分析时初始失效杆件选取和失效时间取值以及弹性动力放大系数与塑性动力放大系数的区别等,为张弦结构的抗连续倒塌设计提供技术支持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弦桁架 连续倒塌 初始条件法 动力分析 变换荷载路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晋西北黄土丘陵区小流域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分异特征 被引量:7
20
作者 胡磊 佘冬立 杨震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2-77,共6页
土壤团聚体是土壤结构的基本组成部分,在影响水分入渗和转移、土壤肥力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分析土壤团聚体结构特征及其稳定性影响机制,对揭示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还草生态环境效应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以晋西北朱家川流域内7个坝控小流域不... 土壤团聚体是土壤结构的基本组成部分,在影响水分入渗和转移、土壤肥力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分析土壤团聚体结构特征及其稳定性影响机制,对揭示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还草生态环境效应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以晋西北朱家川流域内7个坝控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林地、草地、农地)下土壤团聚体为研究对象,利用GIS平台空间分析模块提取样点地形因子,用湿筛法分析水稳性团聚体粒径组成,借助通径分析法分析各理化因子对于分形维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晋西北朱家川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存在显著差异,团聚体稳定性从高到低顺序为:林地>草地>农地。分形维数和小粒径团聚体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大粒径团聚体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处于流域下游的后会沟流域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最低,中游柳树咀沟流域土壤团聚体结构稳定性最优。对土壤团聚体分形维数影响最大的因子是有机质含量,其次是海拔高度,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0.427和-0.229,决策系数分别为0.1680,0.0856。研究结果可为黄土高原生态恢复和土地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团聚体 土壤结构 土地利用 流域 通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