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8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等职业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的逻辑理路与协同路径 被引量:17
1
作者 祁占勇 吴仕韬 《高校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9-61,共13页
新质生产力是集高科技、高效能和高质量特质于一体的生产力,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力量源泉。高等职业教育作为赋能新质生产力的“软要素”,要在育人逻辑上勇担新质人才的培育使命,在技术逻辑上打造新质技术的创新高地,在产业逻辑上适配... 新质生产力是集高科技、高效能和高质量特质于一体的生产力,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力量源泉。高等职业教育作为赋能新质生产力的“软要素”,要在育人逻辑上勇担新质人才的培育使命,在技术逻辑上打造新质技术的创新高地,在产业逻辑上适配新质产业的发展需求,在生产逻辑上聚焦新质生产的变革成效,在治理逻辑上助推新质治理的向善发展。为此,高等职业教育要强化顶层设计,创建赋能新质生产力的长效机制;重塑育人方案,确立基于创新能力生成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创新协同,深化产学研一体化创新体系打造;聚焦跨界属性,提升在新质社会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新质生产力 创新人才 技术创新 产教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布局下高校有组织科研的治理创新 被引量:1
2
作者 常亮 赵显嵩 杨春薇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43,共9页
高校是构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布局的关键一环。通过对一体化布局的体系构成、结构逻辑与网络特征进行考察和分析,指出高校科技创新是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建设的重要结合点。回顾和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领导高校科技创新取... 高校是构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布局的关键一环。通过对一体化布局的体系构成、结构逻辑与网络特征进行考察和分析,指出高校科技创新是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建设的重要结合点。回顾和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领导高校科技创新取得的历史性进展与宝贵经验,指出有组织科研将引发高校科技创新的深刻变革。作为大学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高校科技创新治理结构的网络化育成,是推动和实现高校有组织科研治理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应从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全面提升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构建以“人”为中心的科技创新治理体系等方面着手,探索以治理创新推进高校有组织科研的实践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布局 科技创新 高校有组织科研 新型举国体制 治理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推进产教深度融合的作用机理与创新路径 被引量:7
3
作者 景安磊 朱元嘉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8-44,共7页
数字技术是开辟产教融合新赛道和塑造产教融合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数字技术可以通过拓宽应用场景、链接政校企多方主体、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创新融合发展模式等,有效推进产教融合的广度、协同度、精度和深度。我国在数字技术推进产教... 数字技术是开辟产教融合新赛道和塑造产教融合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数字技术可以通过拓宽应用场景、链接政校企多方主体、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创新融合发展模式等,有效推进产教融合的广度、协同度、精度和深度。我国在数字技术推进产教深度融合的进程中,仍面临数字应用场景不足、数字主体联动不够、数字资源配置匮乏、数字融合模式待突破的现实挑战。深入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充分发挥数字技术推进产教深度融合的作用,需要拓宽数字场景,实现建设应用智能化更迭;统筹数字主体,推动要素力量协同化发展;加大优化数字资源供给,促进成果创造性转化;创新产教融合数字模式,打造多元化发展引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产教深度融合 作用机理 创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本科基础护理学课程“专创融合”教学实践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乔娟 尚方 +2 位作者 陈寒囊 闫秀娟 王云璐 《军事护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4-107,共4页
目的探讨护理本科基础护理学课程“专创融合”教学实践的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某高校护理本科二年级学生(以下简称护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历史对照研究设计,将2021级护生设为对照组(n=117),2022级护生设为干预组(n=100)。对照组采用... 目的探讨护理本科基础护理学课程“专创融合”教学实践的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某高校护理本科二年级学生(以下简称护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历史对照研究设计,将2021级护生设为对照组(n=117),2022级护生设为干预组(n=100)。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法,干预组采用“专创融合”教学法,比较两组护生在课程学习效果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方面的差异。结果教学后,干预组在基础护理学课程考核成绩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自评量表》得分上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专创融合”教学实践可提升护生的基础护理学课程学习效果和创新创业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本科生 基础护理学 专创融合 教学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供应链溢出与企业融通创新 被引量:1
5
作者 汪晓文 李莹 陈南旭 《华东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3-55,共13页
数字化转型是促进企业开放式创新的关键途径,如何借助供应链网络发挥数字化转型的融通创新效应是突破创新困境的关键。文章从供应链溢出视角出发,利用2010—2023年上市公司三级供应链网络数据,考察数字化转型是否通过供应链网络溢出对... 数字化转型是促进企业开放式创新的关键途径,如何借助供应链网络发挥数字化转型的融通创新效应是突破创新困境的关键。文章从供应链溢出视角出发,利用2010—2023年上市公司三级供应链网络数据,考察数字化转型是否通过供应链网络溢出对上下游企业融通创新产生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促进目标企业融通创新,上游供应商企业和下游客户企业数字化转型会沿着供应链网络产生溢出效应,牵引目标企业融通创新;机制分析表明,数字化转型通过供应链整合促进企业融通创新,上游供应商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前向技术溢出、信息溢出促进目标企业融通创新,下游客户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后向信息溢出倒逼目标企业融通创新;进一步分析发现,供应链集中度越高,企业数字化转型融通创新效应越明显,供应商集中度和客户集中度越高,供应商企业和客户企业对目标企业融通创新的供应链溢出效应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融通创新 供应链溢出 信息溢出 技术溢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赋能平台创新生态系统韧性提升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吴群 韩天然 +1 位作者 杜媛媛 李梦晓 《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2-127,共16页
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增加了外部环境的动态性和复杂性,平台创新生态系统如何借力数字技术来应对外部环境风险值得关注。本文以制度理论、资源整合理论和价值共创理论为切入点,构建有调节的链式中介模型,基于全国平台型电商企业的问卷调... 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增加了外部环境的动态性和复杂性,平台创新生态系统如何借力数字技术来应对外部环境风险值得关注。本文以制度理论、资源整合理论和价值共创理论为切入点,构建有调节的链式中介模型,基于全国平台型电商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对数字技术赋能平台创新生态系统韧性的具体作用路径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技术正向影响平台创新生态系统韧性;资源整合能力与价值共创在数字技术对平台创新生态系统韧性的影响关系中起链式中介作用,其中,资源整合能力在数字技术对平台创新生态系统韧性的影响关系中起中介作用,价值共创在数字技术对平台创新生态系统韧性的影响关系中起中介作用;制度环境正向调节价值共创对平台创新生态系统韧性的作用,并正向调节数字技术与平台创新生态系统韧性之间的链式中介关系。本文的研究结论明晰了考虑制度环境的数字技术赋能平台创新生态系统韧性提升的具体作用机制,对于促进平台创新生态系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资源整合能力 价值共创 创新生态系统韧性 制度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文化创新的知识生产与生态构建 被引量:1
7
作者 季铁 闵晓蕾 文航轩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5,共15页
目的解析数字文化创新的时代特征、政策导向、概念范畴和演化脉络,探索数智时代知识生产模式的结构性转变,构建数字文化创新生态的底层逻辑和实践范式并进行现实反思和未来展望。方法面向新时代下数字文化创新所面临的挑战及机遇,基于... 目的解析数字文化创新的时代特征、政策导向、概念范畴和演化脉络,探索数智时代知识生产模式的结构性转变,构建数字文化创新生态的底层逻辑和实践范式并进行现实反思和未来展望。方法面向新时代下数字文化创新所面临的挑战及机遇,基于多学科交叉视角,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案例实证法与比较研究法,构建“技术演进-内容衍生-服务体验”的系统性分析框架,揭示数字文化创新中知识生产的内在机制与生态发展规律。结论在文化科技深度融合的时代背景下,数字文化创新实现了从技术工具到生态融合的范式跃迁,构成了“数据驱动-互联互通-众智协同”的生态系统,其中开放共享的知识生产机制发挥着核心枢纽作用。未来应在文化理性与技术哲学之间建立辩证平衡,为全球数字文明建设提供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的创新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科技融合 数字文化创新 知识生产 生态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基于TRIZ的专创融合实践教学改革及探索
8
作者 王鑫 史艳国 +3 位作者 姚建涛 唐艳华 张庆玲 叶妮佳 《机械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0-205,共6页
实践教学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将创新方法融入实践教学成为深化新工科建设的有效途径。文中以TRIZ(theory of inventive problem solving)作为创新方法的主要内容,融入了机器人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全流程,在教... 实践教学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将创新方法融入实践教学成为深化新工科建设的有效途径。文中以TRIZ(theory of inventive problem solving)作为创新方法的主要内容,融入了机器人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全流程,在教学初始阶段通过开设创新方法基础课“创新思维与TRIZ”讲授其基本理论及工具。在专业知识学习阶段以“专业综合实训”课程作为专创融合案例,详细介绍了将TRIZ融入实训的步骤,引导学生使用相关工具对问题进行分析及求解,并对方案进行评估。同时针对课程评价标准中的创新指标进行细化分析,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形成了有效判断,肯定了将创新方法融入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创融合 创新方法 TRIZ 实践教学 机器人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与城乡融合发展:理论机制与实证检验 被引量:1
9
作者 徐杰 杨梓 赵春江 《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1-68,共8页
在我国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协同推进的背景下,城乡融合发展面临要素流动阻滞、资源配置失衡等现实瓶颈。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技术,数字技术凭借其渗透性和通用性等特征,为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提供了全新路径。选取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 在我国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协同推进的背景下,城乡融合发展面临要素流动阻滞、资源配置失衡等现实瓶颈。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技术,数字技术凭借其渗透性和通用性等特征,为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提供了全新路径。选取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技术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技术发展能够显著促进城乡融合。机制分析表明,区域创新能力和人力资本流动在数字技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中介效应。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技术在不同的地理区位、政策环境背景下对城乡融合存在异质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城乡融合 区域创新能力 人力资本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影响城乡经济融合的传导机制与空间效应研究
10
作者 杨永生 雷洪博 李明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3-105,共13页
充分释放数字经济的赋能效应,对推进我国城乡经济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2011~2022年30个省域面板数据,考察数字经济影响城乡经济融合的传导机制与空间效应,对实现城乡经济融合的路径进行探索。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城乡经... 充分释放数字经济的赋能效应,对推进我国城乡经济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2011~2022年30个省域面板数据,考察数字经济影响城乡经济融合的传导机制与空间效应,对实现城乡经济融合的路径进行探索。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城乡经济融合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农村人力资本与农业科技创新在数字经济对城乡经济融合的影响过程中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我国东北部地区数字经济对城乡经济融合的作用不显著,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作用明显;数字经济对城乡经济融合存在显著“边际效应递增”的促进作用,政府治理能力调节了这一作用;数字经济对邻近地区城乡经济融合具有显著的溢出效应,并且其作用高于对本地城乡经济融合发展的影响程度。基于此,政府应不断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拓宽农村人力资本提升渠道、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投入、扎实提升政府治理能力,释放数字经济发展潜力,助推城乡经济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经济融合 科技创新 空间效应 传导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创新与内外贸一体化:基于全国统一大市场视角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宏兵 唐莲 翟瑞瑞 《经济经纬》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3-66,共14页
基于2009—2022年中国28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样本数据,构建并测算城市层面数字技术创新与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水平指标,从全国统一大市场视角系统探讨了数字技术创新对内外贸一体化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技术创新能够显著促进城市内外贸... 基于2009—2022年中国28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样本数据,构建并测算城市层面数字技术创新与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水平指标,从全国统一大市场视角系统探讨了数字技术创新对内外贸一体化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技术创新能够显著促进城市内外贸一体化发展,且上述影响可通过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传导机制进一步强化。不仅如此,数字技术创新对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影响在数字基础设施水平高、人力资本水平高和位于南方地区、长江经济带的城市更为显著;拓展分析探讨了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政策对城市内外贸一体化的推动效应,并进一步发现这一效应在数字技术创新水平较高的城市中更明显。研究结论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视角下,以数字技术创新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和实证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创新 内外贸一体化 全国统一大市场 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 数字基础设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力资本整合、双元创新演化与跨国并购追赶——潍柴集团的纵向案例研究
12
作者 洪勇 王岩 孙悦 《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5-123,共19页
本土后发企业如何高效整合并购双方资源以推进创新迭代从而实现技术追赶仍需深入研究。通过采用单案例研究方法,以潍柴集团为案例研究对象,从智力资本整合与双元创新演化的“内外兼修”视角,深入剖析了并购追赶情境下潍柴集团智力资本... 本土后发企业如何高效整合并购双方资源以推进创新迭代从而实现技术追赶仍需深入研究。通过采用单案例研究方法,以潍柴集团为案例研究对象,从智力资本整合与双元创新演化的“内外兼修”视角,深入剖析了并购追赶情境下潍柴集团智力资本整合与双元创新演化路径,明晰了跨国并购后智力资本整合对双元创新演化的作用机制,进而揭示了本土后发企业跨国并购基于智力资本整合驱动双元创新演化以实现技术追赶的机理。研究发现:(1)跨国并购追赶情境下,本土后发企业智力资本整合需要随不同追赶阶段情境特征、挑战因素、资源和能力的变化而动态调整。(2)本土后发企业跨国并购追赶情境下的双元创新呈现“利用式创新→探索式创新→双元创新并进”的演化态势,且演化过程中伴随着利用式创新能力与探索式创新能力的动态跃迁。(3)智力资本整合可以发挥“情感多元交融效应”与“能力差异融合效应”促进利用式创新;发挥“组织惯性突破效应”与“创新要素集成效应”促进探索式创新;发挥“控制策略转换效应”与“组织资源协调效应”促进双元创新并进,共同推动企业双元创新行为与能力演化,从而实现技术追赶。研究结论有助于揭开“并购→追赶”的过程“黑箱”,可为后发企业跨国并购和追赶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国并购 智力资本整合 双元创新演化 技术追赶 案例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自动搬运机械手实验教学平台的研制及应用
13
作者 付铁 陈中华 +2 位作者 王一飞 杨雨川 庞璐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1-165,共5页
为提高大学生的机器人技术应用及实践创新能力,研制了一套全自动搬运机械手实验教学平台,并配套设计了由基础认知、工程应用到综合创新的逐阶递进的实践教学内容。该平台能够根据预设路径及位置要求高效完成物料搬运等作业任务,在拓宽... 为提高大学生的机器人技术应用及实践创新能力,研制了一套全自动搬运机械手实验教学平台,并配套设计了由基础认知、工程应用到综合创新的逐阶递进的实践教学内容。该平台能够根据预设路径及位置要求高效完成物料搬运等作业任务,在拓宽学生视野、增强实践能力和提升综合素质等方面效果明显,已在“智能机电系统设计与开发”项目制课程和科创竞赛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撑和助力作用,为机器人技术在工程实践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了借鉴范例和实践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自动搬运机械手 实验教学 机器人技术 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金融促进农业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研究
14
作者 陈劲 吴丰 《农村金融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43,共10页
作为农业大国,我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但与世界农业强国相比仍存在差距,实现农业现代化迫在眉睫。科技金融对农业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意义重大,其不仅能缓解农业科技企业融资难题,还能推动农业技术成果转化与推广。... 作为农业大国,我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但与世界农业强国相比仍存在差距,实现农业现代化迫在眉睫。科技金融对农业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意义重大,其不仅能缓解农业科技企业融资难题,还能推动农业技术成果转化与推广。论文首先阐述科技金融内涵及我国发展现状,明确新时期创新友好的发展目标;然后深入剖析科技金融促进农业“双创新”融合发展的内在逻辑,包括促进农业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支撑农业技术革命性突破、推动农业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最后提出从培育科技领军企业、建设国家级新型研发机构、支持中小微科技企业发展、培养科技企业家四个方面发力,构建科技金融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着力点,助力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金融 农业科技创新 农业产业创新 融合发展 创新友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模型落地的经济学逻辑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1
15
作者 纪玉山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13,共9页
在智能化浪潮的持续推进下,大模型已成为人工智能领域中备受瞩目的核心技术形态。大模型落地不仅是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涵盖了技术适配、场景挖掘、产业协同以及市场推广、私有化部署、政策引领等多个复杂环节,更是生产关系... 在智能化浪潮的持续推进下,大模型已成为人工智能领域中备受瞩目的核心技术形态。大模型落地不仅是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涵盖了技术适配、场景挖掘、产业协同以及市场推广、私有化部署、政策引领等多个复杂环节,更是生产关系调整、经济要素重新配置和经济价值创造过程,堪称复杂系统工程,其背后蕴含着深刻的经济学逻辑。大模型落地的路径选择,必须要创新引领,夯实大模型落地根基;系统推进,占领高端和国际竞争战略制高点;拓展应用场景,挖掘大模型商业价值;构建产业生态,促进大模型落地协同发展;更新发展理念,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同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模型落地 AI智能体 AI技术创新 私有化部署 智能产业 融合经济性 产业生态 高低端产品价格剪刀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案例教学的测控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16
作者 李公法 江都 +3 位作者 云俊童 陶波 黄莉 王浩竹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1-138,共8页
针对当前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工程案例不足、理论与实践脱节等核心问题,以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为导向,依托院校冶金行业背景,系统性构建了面向4个关键课程群的工程案例库。在此基础上,建设了多元化的教学... 针对当前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工程案例不足、理论与实践脱节等核心问题,以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为导向,依托院校冶金行业背景,系统性构建了面向4个关键课程群的工程案例库。在此基础上,建设了多元化的教学实践平台和多样督促激励机制,并结合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实施系统化、创新性的案例教学。结果表明,该案例教学可有效培养学生解决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案例教学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 实践教学改革 工程案例库 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造业创新联合体:结构、行为及创新机制——以高速列车研制为例
17
作者 边伟军 付雯雯 解文文 《中国科技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8-139,共12页
创新联合体越来越受到业界和学界的关注,但既有研究对其结构、行为与创新机制仍缺乏深入的理论探讨。本文以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为研究对象,基于SCP分析范式从产业层面探究制造业创新联合体及其创新机制。研究发现:第一,在结构上,制造业... 创新联合体越来越受到业界和学界的关注,但既有研究对其结构、行为与创新机制仍缺乏深入的理论探讨。本文以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为研究对象,基于SCP分析范式从产业层面探究制造业创新联合体及其创新机制。研究发现:第一,在结构上,制造业创新联合体具有产学研用多元主体、产业链嫁接创新链、行业领军企业主导以及数字技术应用等特征;在行为上,制造业创新联合体的融通创新呈现出创新链内部环节融通、产业链与创新链融通以及跨多学科领域融通等特征;在结果上,制造业创新联合体的创新绩效表现为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和产业技术升级。第二,产学研用多元主体、产业链嫁接创新链能够促进创新联合体融通创新行为的产生;创新链内部环节融通、产业链与创新链融通以及跨多学科领域融通等行为又对取得核心技术突破和实现产业技术升级具有促进作用;行业领军企业主导和数字技术应用对创新联合体实现融通创新具有调节作用。制造业创新联合体结构、行为及创新机制研究,既有利于丰富产学研融合创新理论,也能为其他装备制造业通过创新组织变革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国际封锁提供理论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联合体 创新机制 融通创新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通创新与企业新质生产力——基于供应链数字化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双重视角
18
作者 邱唯 彭武建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3-158,共6页
选取我国2010—2023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融通创新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融通创新对企业新质生产力具有促进作用。机制分析表明,融通创新通过驱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促进企业新质生产力培育;供应链数字化对... 选取我国2010—2023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融通创新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融通创新对企业新质生产力具有促进作用。机制分析表明,融通创新通过驱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促进企业新质生产力培育;供应链数字化对融通创新与企业新质生产力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相对于非国有企业、研发密度较低企业,融通创新对国有企业、研发密度较高企业的新质生产力呈现更显著的促进效应。研究为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新质生产力 融通创新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供应链数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蛋白质工艺学”课程的研究性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19
作者 朱婷伟 郭兴凤 +3 位作者 陈复生 张丽芬 辛颖 段晓杰 《农产品加工》 2025年第12期114-116,共3页
研究性教学是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植物蛋白质工艺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对培养创新型人才起重要支撑作用。探讨了“植物蛋白质工艺学”课程的研究性教学改革模式:课程内容融入科技前沿、课堂教学与科研和实... 研究性教学是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植物蛋白质工艺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对培养创新型人才起重要支撑作用。探讨了“植物蛋白质工艺学”课程的研究性教学改革模式:课程内容融入科技前沿、课堂教学与科研和实践相结合、构建紧跟学术前沿的教学体系、形成科学的多元化考核评估体系、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蛋白质工艺学 研究性教学 创新型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创新实践的专业课程教学与改革——以“土壤地理学”为例
20
作者 文宏达 吉艳芝 +1 位作者 李淑文 焦会青 《天津农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7-11,共5页
“土壤地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培养学生的知识驾驭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针对传统“土壤地理学”教学与实践中存在的知识体系“点-线-面”割裂、教学手段更新慢、实践参与度与创新性不足等问题,本文以创新... “土壤地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培养学生的知识驾驭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针对传统“土壤地理学”教学与实践中存在的知识体系“点-线-面”割裂、教学手段更新慢、实践参与度与创新性不足等问题,本文以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抓手,遵循OBE教学理念,进行了以“学”为中心的教学实践改革。结果表明:(1)通过课程内容的模块化构建,“学习通”“雨课堂”等平台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践,启发式、翻转课堂教学方法更新,增强了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点-线-面”贯通效果,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2)通过教学进程中课程思政、耕读劳动教育和创新创业培育的融入,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野外实践能力和“三农”践行能力,实现了“专-创-思-劳”融合的课程培养目标,为创建“价值引领、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为核心的一流本科课程体系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地理学 创新实践 教学改革 “专-创-思-劳”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