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9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nstruction thoughts and practi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inheritance work 被引量:2
1
作者 TANG Ling MA Xueling +4 位作者 ZHANG Xuejian DENG Jianhua ZHANG Jing LIU Yiyuan ZHU Jing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9年第12期1-5,共5页
Master-apprentice system is a main mode of talent cultivation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 To vigorously push forward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of TCM nursing, Beijing Administr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 Master-apprentice system is a main mode of talent cultivation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 To vigorously push forward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of TCM nursing, Beijing Administr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arried out TCM nursing inheritance work in 2016, establishing 3 studios and 1 workstation. In this paper, we summarized constructional methods and achievements in TCM nursing inheritance studios and workstation, raised issues during working, and thought about how to work in the next stage, in hoping to lay a good foundation for carrying out in-depth work about TCM nursing inherit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Nursing inheritan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缓慢性心律失常专利复方用药规律研究
2
作者 石鑫琦 肖璐嘉 +6 位作者 林文一 李元朗 吴琳 王楠 张柏舟 侯平 李令康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5年第1期49-53,I0017,共6页
目的通过专利分析,挖掘缓慢性心律失常中药复方用药规律。方法检索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库中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中药专利复方数据,使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采用频数统计、关联原则、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对药物频次、核心药物组... 目的通过专利分析,挖掘缓慢性心律失常中药复方用药规律。方法检索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库中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中药专利复方数据,使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采用频数统计、关联原则、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对药物频次、核心药物组合、组方规律、新处方进行挖掘分析。结果共纳入复方专利72项,涉及药物240味,使用频次较高的中药包括黄芪、桂枝、丹参。常见药对包括桂枝-附子,黄芪-桂枝,丹参-桂枝等。药味以甘、辛、苦为主,药性以温药居多,归经多属肺、心、脾经,高置信度关联规则有“白芍-陈皮-柴胡”等,共有8对核心组合;新处方4首。结论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得到了复方中药专利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用药规律,为选方用药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慢性心律失常 中药专利复方 数据挖掘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将经典传承融入高职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路径探讨
3
作者 马冉 温茂兴 李丽娟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67-70,共4页
高职中医学专业作为培养中医人才的重要阵地,其培养质量直接关系到基层中医药事业的传承与发展。襄阳职业技术学院中医学专业自2023年开始探索与尝试经典育人的人才培养路径,构建以“读、诵、学、悟、用”为核心的阶梯式经典传承体系,... 高职中医学专业作为培养中医人才的重要阵地,其培养质量直接关系到基层中医药事业的传承与发展。襄阳职业技术学院中医学专业自2023年开始探索与尝试经典育人的人才培养路径,构建以“读、诵、学、悟、用”为核心的阶梯式经典传承体系,在中医学专业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学生的经典学习热情。文章旨在探讨如何将经典传承有效融入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树立民族文化自信与传承意识,提升中医经典思维与临床诊疗能力,推动中医教育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经典 传承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吕勇治疗慢性肾衰竭用药规律
4
作者 张茹 吕勇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5年第3期494-500,共7页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分析吕勇主任治疗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21年7月—2023年7月就诊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吕主任的CRF患者门诊病历,筛选出符合该研究的110份病案,...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分析吕勇主任治疗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21年7月—2023年7月就诊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吕主任的CRF患者门诊病历,筛选出符合该研究的110份病案,有效处方169首,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统计所用药物的频数、性味、归经和功效,并对高频数药物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分析吕主任治疗CRF的用药规律。结果:169首处方中,涉及中药150个,频数≥55次的药物共18个,前10位的中药依次为黄芪、大黄、肉苁蓉、土茯苓、甘草、白术、车前草、薏苡仁、骨碎补、茯苓。四气以温、平、寒为主,凉、热次之;五味以甘、苦、辛为主,咸、酸、涩次之;归经以肝、脾、肾、肺、胃经为主,心、大肠、胆等经次之。得到12个核心药物组合及6个新方组合。结论:吕主任治疗CRF从“脾肾亏虚为本,瘀毒浊为标”的病机出发,确立培本清源的基本治疗原则和攻补兼施,寓攻于补的诊疗思路以及补益脾肾、化瘀泄浊解毒的组方法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衰竭 用药规律 数据挖掘 中医药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地方医派传承发展张仲景学说刍议 被引量:1
5
作者 马俊杰 《现代中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26-30,共5页
仲景学说自明清开始出现北学南移,此与江苏地方医派关系密切。除刊刻《仲景全书》,精研仲景学术思想外,江苏医家结合当地气候、饮食及患者体质等因素,灵活变通《伤寒杂病论》的证治思路,促进了温病学派的诞生。此外,江苏地方医派秉承寒... 仲景学说自明清开始出现北学南移,此与江苏地方医派关系密切。除刊刻《仲景全书》,精研仲景学术思想外,江苏医家结合当地气候、饮食及患者体质等因素,灵活变通《伤寒杂病论》的证治思路,促进了温病学派的诞生。此外,江苏地方医派秉承寒温一体理论,临证融伤寒、温病之长,同时将此思想融入中医教育中;并且借鉴西方院校教育模式,发展中医学校教育,开辟当代中医教育之先河。文章对江苏中医流派的学术及教育学思想进行了简单阐述,并对后续的中医药数字化科普工作进行了思考及展望,为中医流派的守正创新研究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地方医派 张仲景 北学南移 寒温一体 传承发展 中医教育 中医数字化科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全仁夫教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用药规律
6
作者 辛大伟 罗淦 裘世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9期32-35,40,共5页
目的 探讨全仁夫教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用药规律。方法 筛选整理2020年8月至2022年1月在杭州市萧山区中医院全仁夫教授门诊治疗AS患者的临床处方,运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分析药物频次、性味、归经及功效,并采用关联规则、聚类... 目的 探讨全仁夫教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用药规律。方法 筛选整理2020年8月至2022年1月在杭州市萧山区中医院全仁夫教授门诊治疗AS患者的临床处方,运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分析药物频次、性味、归经及功效,并采用关联规则、聚类分析对组方规律进行挖掘。结果 本研究共收录处方85首,涉及药物116种,其中高频中药26味,药性以温性为主,药味以甘、辛、苦味居多,药物主入肝、肾、脾经,药物功效主要为祛风湿类和补虚类。得出常用药物模式14个及关联性用药组合20个,分析获得聚类处方组合4个。结论 全仁夫教授治疗AS的用药规律为祛风湿与补肝肾并用,标本兼治;主张温督散寒、行气活血;同时重视补养脾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中医传承计算平台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 全仁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联合中医情志护理探讨其在机器人辅助下妇科恶性肿瘤根治术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7
作者 李艳玲 廖爱红 +2 位作者 李秋莲 袁菁 谢晓英 《临床医药实践》 2024年第5期395-398,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快速康复外科(ERSA)理念联合中医情志护理在机器人辅助下行妇科恶性肿瘤根治术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4月—2022年5月在机器人辅助下行妇科恶性肿瘤根治术的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目的:探讨基于快速康复外科(ERSA)理念联合中医情志护理在机器人辅助下行妇科恶性肿瘤根治术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4月—2022年5月在机器人辅助下行妇科恶性肿瘤根治术的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基于ERSA理念联合中医情志护理,对比两组术后康复指标、心理状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3 d Karnofsky评分(KP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院当天焦虑自评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SA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ERSA理念联合中医情志护理用于机器人辅助下妇科恶性肿瘤根治术围术期可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改善心理状况,提高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恶性肿瘤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中医情志护理 机器人辅助 肿瘤根治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探究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用药规律 被引量:2
8
作者 左欣蕾 左莹 +1 位作者 刘光辉 王洋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第5期10-14,I0001,共6页
目的为了探索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新思路,研究分析总结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2022年6月1日前发表在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维普、万方、中国知网数据库的文献,筛选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 目的为了探索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新思路,研究分析总结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2022年6月1日前发表在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维普、万方、中国知网数据库的文献,筛选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中医药临床治疗文献且经过随机数对照实验验证明确有效者,使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 3.0)对纳入的处方进行药物频次分析、关联分析、聚类分析等。结果研究纳入处方85首,中药148味;高频药物有丹参、山楂、茯苓等,常用药对有丹参-山楂、丹参-陈皮等,药物关联规则中茯苓,陈皮→丹参、山楂→丹参等的置信度较高,最终得到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核心药对11个、新候选处方5首。结论通过对高频药物、功效归类、新候选处方的分析,发现对于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治疗,常使用活血化瘀药、补虚药、理气药及利水渗湿药相配伍,标本兼治,增强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治疗效果,研究可为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中医临床用药和新药研发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冠心病 高脂血症 用药规律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法探讨专利中药复方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组方规律
9
作者 吉富涛 张凯 +5 位作者 罗俊普 王留辉 霍帅 王彪彪 顾海潮 尹本敬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24期16-20,44,共6页
目的基于国家专利中药复方,探究中医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用药及组方规律。方法收集建库至2024年5月中国专利公布公告网站上公开发布的关于中药复方治疗AS的专利,采用Excel 2010软件及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 2.5)对中药频次、性味归经... 目的基于国家专利中药复方,探究中医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用药及组方规律。方法收集建库至2024年5月中国专利公布公告网站上公开发布的关于中药复方治疗AS的专利,采用Excel 2010软件及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 2.5)对中药频次、性味归经进行统计,采用关联规则、复杂系统熵聚类进行分析及可视化处理,并对结果进行新方组合。结果共纳入符合专利复方194项,包含内外共用专利复方5项,排除中药复方中含有相同药物的处方后,获得有效中药复方149首,涉及中药531味。其中排名前20位的主要是当归、狗脊、甘草、杜仲、鸡血藤、怀牛膝、独活、白芍、威灵仙、桑寄生、熟地黄、续断、川芎、桂枝、黄芪、红花、羌活、土鳖虫、防风、丹参。药性多为温、寒、平性药,药味多为甘、苦、辛味药,归经多为肝、肾、脾经;应用关联规则分析,将支持度设置为20,置信度为0.6,共得到12组高频药物组合,包含中药10味(频次≥20),采用降序排列依次为“杜仲-狗脊、白芍-狗脊、杜仲-当归”等;并得到6个关系密切药物组合,降序依次排列为“白芍-狗脊”“续断-狗脊”“熟地黄-当归”等;采用无监督熵层次聚类算法分析,得到14组新方核心组合,在此基础上,共获得新方7个。结论专利中药复方治疗AS以补益肝肾、健脾祛湿、活血化瘀止痛为主,本研究分析了中药复方专利治疗AS的组方规律,对临床中治疗AS的遣方用药和新药开发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数据挖掘 中医传承辅助系统 中药复方 专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探析余小萍教授膏方治疗慢性咳嗽用药规律
10
作者 王东洋 许悦 +3 位作者 朱敏琪 石炜弘 余小萍 沈若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26期168-173,共6页
目的总结余小萍教授膏方治疗慢性咳嗽的用药规律。方法搜集整理2018年11月至2024年2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余小萍教授门诊慢性咳嗽膏方,录入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 3.5进行证候、中药频次、功效、性味、归经的统计分析、药物关联规... 目的总结余小萍教授膏方治疗慢性咳嗽的用药规律。方法搜集整理2018年11月至2024年2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余小萍教授门诊慢性咳嗽膏方,录入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 3.5进行证候、中药频次、功效、性味、归经的统计分析、药物关联规则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365张膏方,证候虚实夹杂,以肺肾两虚证、肺脾气虚证、痰热阻肺证为主。用药259种,多为补虚药,清热药、化痰止咳平喘药次之,寒温并用,辛开苦降,甘缓补虚,归经以肺、肝、脾胃、肾、心经为主。关联规则分析得到1组由黄芪、熟地黄、麦冬、山茱萸、山药、黄连、吴茱萸、天冬、瓦楞子、丹参、淫羊藿、陈皮、黄芩、半夏、柴胡、郁金构成的核心药物组合和1组21味药的构成的特色药物组合。聚类分析得到4组膏方辅料组合。结论余小萍教授膏方治疗慢性咳嗽虚实并治,熔补虚、清热、化痰、止咳、祛风、化瘀、通络、化湿、理气等法于一炉,注重疏利气机、祛瘀通络、顾护脾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慢性咳嗽 用药规律 中医传承计算平台 膏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中医药在辅助生殖技术中的分期应用
11
作者 宫政 王聪 +1 位作者 宋佳怡 夏天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361-367,共7页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整合分析名医名家临证应用中医药配合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的各期方药分布规律。方法:计算机系统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名...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整合分析名医名家临证应用中医药配合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的各期方药分布规律。方法:计算机系统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名医名家临证应用中医药配合ART的相关文献,建立文献分析数据库进行整合归纳,获得其中药物分布规律。结果:本研究纳入合格文献共112篇,涉及名家36人。降调期药物共获得总类别13种,相关药物77味,累计出现频次224次,频率较高者为“补虚药”(55.94%)、“活血化瘀药”(10.89%)、“清热药”(6.44%)、“收涩药”(5.45%)、“利水渗湿药”(5.45%)等;促排期药物共获得总类别13种,相关药物92味,累计出现频次398次,频率较高者为“补虚药”(61.34%)、“活血化瘀药”(8.68%)、“收涩药”(8.40%)、“清热药”(5.88%)、“利水渗湿药”(5.32%)等;移植期药物共获得总类别14种,相关药物70味,累计出现频次372次,频率较高者为“补虚药”(68.78%)、“祛风湿药”(5.80%)、“活血化瘀药”(5.52%)等;确认妊娠后用药物共获得总类别11种,相关药物47味,累计出现频次182次,频率较高者为“补虚药”(59.88%)、“祛风湿药”(9.30%)、“清热药”(7.56%)、“收涩药”(5.23%)等。四期用药关联分析显示降调期分析得18组药物组合,促排期分析得14组药物组合,移植期分析得41组药物组合,确认妊娠后分析得22组药物组合。四期用药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降调期得到核心药物组:党参-甘草-白术-黄芪-酸枣仁、菟丝子-枸杞子-熟地黄-当归-香附、熟地黄-白芍-阿胶-菟丝子-生地黄;促排期得到核心药物组:菟丝子-熟地黄-山药-枸杞子-桑椹、菟丝子-熟地黄-当归-枸杞子-丹参、熟地黄-山茱萸-山药-菟丝子-生地黄;移植期得到核心药物组:白术-续断-桑寄生-党参-菟丝子、桑寄生-菟丝子-续断-黄芩-阿胶、当归-菟丝子-甘草-山药-巴戟天;确认妊娠后得到核心药物组:白术-黄芪-甘草-党参-续断、菟丝子-续断-白术-桑寄生-阿胶、白术-续断-甘草-苎麻根-杜仲。结论:“补虚药”是四期主要应用的药物种类,药物主要归肝肾脾经,“以补为主,攻补兼施,性以温平,味以甘苦”是四期用药的共同特点,临床应根据四期不同特点进行相应的遣方用药以提高疗效,降调期以防气血躁动为主;促排期应以补肾精为主,同时应加用少量温阳药物,在补肾的同时应涩促结合,防止肾精过耗;移植期与胚胎着床后中药的功效主要在于“稳固胎元”,应注重补养母体气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技术 辅助 中药 名家经验 中医药学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探析李东垣治疗头痛用药规律
12
作者 丁芳芳 张惜燕 +2 位作者 李绍林 廖成荣 田丙坤 《现代中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93-99,共7页
目的 探析李东垣治疗头痛的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李东垣医学全书》中治疗头痛的方剂作为数据来源,将收集到的处方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3.0。结果 录入处方23首,药物共计52味,用药频次总计221次。使用频次大于5次的药物有20味;从药性... 目的 探析李东垣治疗头痛的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李东垣医学全书》中治疗头痛的方剂作为数据来源,将收集到的处方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3.0。结果 录入处方23首,药物共计52味,用药频次总计221次。使用频次大于5次的药物有20味;从药性分析来看,温性和寒性居多;药味方面以辛、苦、甘居多;药物归属脏腑主要以肺脾胃肝心居多;药物功效以解表药、补虚药和清热药为主;所有方剂聚为3类,得到核心药物组合3个。结论 李东垣治疗头痛主要以甘温之剂来补益脾胃、善用辛味风药以及重视升发脾胃阳气。李东垣治疗头痛的理论以及所提取的核心药物组合为中医药干预头痛以及未来开发新药能够更好的治疗头痛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痛 李东垣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眼科古籍中内障眼病方剂遣方用药规律研究
13
作者 王诗敏 李点 王超群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8期55-59,共5页
目的:分析中医眼科古籍中治疗内障眼病方剂的遣方用药规律。方法:从7部历代主要中医眼科古籍中筛选出治疗内障眼病的方剂并建立数据库,导入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运用频次统计分析、四气五味分布统计、基于关联规则的组方规律分析及... 目的:分析中医眼科古籍中治疗内障眼病方剂的遣方用药规律。方法:从7部历代主要中医眼科古籍中筛选出治疗内障眼病的方剂并建立数据库,导入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运用频次统计分析、四气五味分布统计、基于关联规则的组方规律分析及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探索古籍中治疗内障眼病的组方用药规律和辨治经验。结果:共收集322首方剂,涉及用药187味,总使用频次2867次,频率≥40次的单味药有22味,药类以补虚药、清热药、解表药为主,药味多甘味,其次为苦味、辛味,归经主要为肝经,四气统计以寒性药最多,温性药次之,统计出核心药物组合48组,聚类分析得到核心处方7个。结论:本研究充分挖掘了主要中医眼科古籍中治疗内障眼病的遣方用药规律,对今后的临床用药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障眼病 中医古籍 中医传承计算平台 用药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探索具有传承发展中医药国粹文化内涵的“一支部一特色”先锋支部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洪金妮 付婷婷 +1 位作者 余榕键 黄旭晖 《现代医院》 2024年第3期351-352,383,共3页
文章旨在探讨中国共产党对中医药学发展的重要影响。文中回顾了中医药学在近代历史的发展历程以及中国共产党对其的影响,结合综合医院中医科所在支部的事迹,探索了建设具有中医药国粹文化特色的“一支部一特色”先锋支部的途径,并对如... 文章旨在探讨中国共产党对中医药学发展的重要影响。文中回顾了中医药学在近代历史的发展历程以及中国共产党对其的影响,结合综合医院中医科所在支部的事迹,探索了建设具有中医药国粹文化特色的“一支部一特色”先锋支部的途径,并对如何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文化国粹进行了思考。文章强调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医药现代化发展和人类健康事业的重大贡献。通过本文的研究,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中国共产党在中医药文化保护传承方面的重要作用,探索具有中医特色的党支部的培育方案,更好地传承、创新和发展中医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党建 传承 创新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疗糖尿病中成药的用药规律研究
15
作者 王泽 林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3期93-97,共5页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治疗糖尿病中成药的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新编国家中成药》《国家中成药标准汇编》《新药转正标准》中治疗糖尿病的中成药,筛...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治疗糖尿病中成药的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新编国家中成药》《国家中成药标准汇编》《新药转正标准》中治疗糖尿病的中成药,筛选并建立数据库,使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 3.0)进行用药频次统计、中药属性统计、中药功效统计、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探讨组方用药规律。结果 共纳入68个治疗糖尿病的中成药处方,涉及113味中药,使用频次最高的中药包括黄芪、天花粉、生地黄、人参、五味子、麦冬、葛根、山药、茯苓、黄连等。中药药性以寒性最多,药味以甘、苦为主,主要归肺、肾、脾经,药物功效以补虚和清热为主,利水渗湿药和活血化瘀药也占有一定的比例。关联规则分析得到23个最常用药物组合和9味核心药物,聚类分析得到3个潜在新方。结论 治疗糖尿病的中成药处方以益气养阴清热为基本治法,配以利水渗湿、活血化瘀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中成药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 中医传承计算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国家专利的中药复方调治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用药规律研究
16
作者 王路遥 宋明珠 +2 位作者 何文烨 张钰涵 王彬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22期149-154,共6页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国家专利中药复方,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用药规律,为临床选方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官方网站的中国专利公布公告界面,检索中药复方治疗DVT的专利,检索时间为数据库建立至2024年3月。采用Exce...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国家专利中药复方,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用药规律,为临床选方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官方网站的中国专利公布公告界面,检索中药复方治疗DVT的专利,检索时间为数据库建立至2024年3月。采用Excel进行频数统计,采用SPSS Modeler 18.0软件和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 2.5)分别进行关联规则、系统聚类分析,总结高频中药,分析复方四气、五味和归经分布,挖掘核心中药组合。结果共纳入25项专利,涉及128种中药,出现频次较高的前3位单味药分别是当归、红花和三七;四气以温为主,五味以苦、辛、甘为主,归经以肝、心、脾经居多。关联规则中常用药对有红花-当归、当归-三七,常用角药有红花-桃仁-当归、红花-当归-三七;将相关度设为9,惩罚度设为4,得到15组3药的核心组合;采用熵层次聚类算法,获得新方聚类组合共10组;再次聚类后,得到5个治疗下肢DVT的新处方。结论中药复方治疗DVT多以活血、通络、除湿为治疗原则,治病求本,标本兼顾。通过探索隐性规律,得到治疗DVT新处方,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概念网络的姜良铎治疗肺小结节经验的挖掘与传承
17
作者 陈明弟 邢方亮 +4 位作者 雷世昌 周佳琳 乔阳至子 徐亚文 梁腾霄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30期155-160,共6页
目的基于概念网络技术挖掘姜良铎教授治疗肺小结节的用药规律和临床思路。方法收集姜教授2008—2023年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门诊部诊治的209例肺小结节医案的处方数据,运用MATLAB软件构建药物概念网络,通过网络拓扑分析、中心性... 目的基于概念网络技术挖掘姜良铎教授治疗肺小结节的用药规律和临床思路。方法收集姜教授2008—2023年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门诊部诊治的209例肺小结节医案的处方数据,运用MATLAB软件构建药物概念网络,通过网络拓扑分析、中心性计算和模块划分等方法,挖掘姜教授处方的核心药物、常用配伍及用药规律。结合传统中医理论,对网络分析结果进行定性阐释。结果姜教授治疗肺小结节的核心药物包括黄芩、白芍、赤芍、穿山甲、枳壳和丹参等,常用药物可分为清化热毒湿浊、润肺化痰、活血化瘀、健脾理气、解毒利湿补虚及通络解毒散结六大类。结论概念网络分析可直观展示姜教授治疗肺小结节的临床思路及其理论内涵,为中医药防治肺小结节提供有益启示。该研究方法对挖掘和传承名老中医学术经验具有重要意义,为中医药理论创新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网络 名老中医理论传承创新 肺小结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岭南何炎燊经典内科流派源流与学术特色
18
作者 黎颖诗 王文辉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13期63-66,81,共5页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医学术流派是中医学术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展现了中医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岭南何炎燊经典内科流派是在中医经典内科学理论与临床经验基础上,不断积累而逐渐形成并发展的具有岭南地域特色的中医学术流派。何炎燊经...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医学术流派是中医学术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展现了中医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岭南何炎燊经典内科流派是在中医经典内科学理论与临床经验基础上,不断积累而逐渐形成并发展的具有岭南地域特色的中医学术流派。何炎燊经典内科流派的发展,对于创新中医药理论,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通过梳理何炎燊经典内科流派的产生背景和传承脉络,探讨该流派学术思想形成的理论源头,总结流派的学术特色,推动何炎燊经典内科流派的发展和创新。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中医药发展需求,提出有关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发展的几点思考,以期为中医学术流派在促进中医药繁荣复兴方面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炎燊经典内科流派 中医学术流派 传承脉络 学术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清时期中医古籍中治疗妊娠恶阻的用药规律分析
19
作者 彭心蕾 程红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第8期1530-1534,共5页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方法,对明清时期中医古籍中治疗妊娠恶阻的方剂进行整理、分析,挖掘其中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明清时期中医古籍中治疗妊娠恶阻的方剂,经筛选处理后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建立中药处方数据库,通过软件集成算法,...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方法,对明清时期中医古籍中治疗妊娠恶阻的方剂进行整理、分析,挖掘其中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明清时期中医古籍中治疗妊娠恶阻的方剂,经筛选处理后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建立中药处方数据库,通过软件集成算法,明晰核心用药,总结辨治规律。结果:共纳入方剂93首,涉及中药81味,其中出现频次较高的中药有茯苓、人参、生姜、陈皮、半夏、白术、甘草等,药性以温性为主,药味以辛、甘、苦居多,多归脾、肺、胃三经,高频中药的关联规则分析共得到药物组合28组,聚类分析得到潜在处方4首。结论:明清时期治疗妊娠恶阻从“脾、肺、胃”入手,用药以温为主,药味以辛、甘、苦居多,治法以补中益气、燥湿化痰为主,用药具有一定的特色,可为现代中医药临床治疗妊娠恶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恶阻 用药规律 明清时期 中医古籍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容受性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20
作者 李英焕 谭雅婷 刘娜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第9期69-71,共3页
目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日趋成熟,随之困扰生殖的问题是胚胎移植后的妊娠率和胚胎存活率,其中子宫内膜容受性就是辅助生殖技术中胚胎种植成功与否的重要原因之一,文章对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的中西医治疗现状进行综述。
关键词 子宫内膜容受性 辅助生殖技术 中西医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