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32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GEE平台多源遥感数据的海南岛红树林碳储量估算
1
作者 李尉尉 薛志泳 +1 位作者 朱建华 田震 《自然资源遥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0-227,共8页
碳储量变化是碳库功能的一个重要指标,有效准确评估碳储量对区域碳循环和碳源/汇研究、减缓气候变化和维持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基于多时序遥感影像数据(Sentinel-1、Sentinel-2)和谷歌地球引擎(Google Earth Engine, GEE)... 碳储量变化是碳库功能的一个重要指标,有效准确评估碳储量对区域碳循环和碳源/汇研究、减缓气候变化和维持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基于多时序遥感影像数据(Sentinel-1、Sentinel-2)和谷歌地球引擎(Google Earth Engine, GEE)云计算平台,匹配ICESat-2植被冠层的光子点数据反演红树林树高,通过大范围尺度的红树林“树高-生物量”模型反演生物量,最终得到海南岛红树林树高、地上生物量和碳储量估算结果,从而分析其分布及变化情况。结果显示:海南岛红树林2016年、2019年和2022年平均高度分别为6.99 m, 7.26 m和7.71 m,其中各区域红树林树高整体均呈上升趋势;2016年、2019年和2022年海南岛红树林地上生物量总量分别为400 939.48 t, 411 928.64 t和458 759.02 t,平均地上生物量分别为110.23 t/hm^(2),114.61 t/hm^(2)和120.02 t/hm^(2),海南岛东北部的东寨港和八门湾区域地上生物量占总量的80%;红树林植被碳储量的增长率在1%~4.45%之间,其中东寨港、八门湾的红树林植被碳储量增长率最大,分别为4.45%和3.17%。研究成果可为大范围尺度红树林碳储量核算提供基础数据和方法参考,作为海南岛红树林管理和保护的重要参数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碳储量 生物量 Google Earth Engine 海南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86—2021年江苏省沿海养殖池塘年际时空特征分析与优化管理
2
作者 蔡丹丰 王慧南 +1 位作者 田鹏 胡求光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10-423,共14页
沿海养殖池塘对保障食物供给、提供优质蛋白和促进沿海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养殖池塘快速扩张对区域生态系统稳定带来巨大挑战,急需加强沿海养殖池塘时空监测和可持续管理,而目前缺乏长时序养殖池塘年际空间分布数据集。本文基于... 沿海养殖池塘对保障食物供给、提供优质蛋白和促进沿海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养殖池塘快速扩张对区域生态系统稳定带来巨大挑战,急需加强沿海养殖池塘时空监测和可持续管理,而目前缺乏长时序养殖池塘年际空间分布数据集。本文基于1986—2021年长时序Landsat遥感影像,借助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与ArcGIS软件生成了江苏省沿海36年的养殖池溏空间分布数据,并探究其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江苏省沿海养殖池塘识别总体精度和Kappa系数均大于91%和81%,分类结果准确。江苏省沿海养殖池塘快速增长,1986—2021年增长761.75 km2,且突出表现为缓慢增长阶段(1986—1996年)、快速增长阶段(1997—2001年)、波动增长阶段(2002—2005年)、快速增长阶段(2006—2013年)、波动下降阶段(2014—2021年)。空间分布集中于盐城市的大丰区、射阳县、响水县和东台市。江苏省沿海养殖池塘空间聚集于河口、港口和沿海平原,如临洪河河口、灌河河口、新淮河河口、新洋港、晚庄港和川东港,且空间聚集性加强。江苏省沿海养殖池塘扩张集中发生于1995—2015年,转入来源主要为其它建设用地、高覆被草地和滩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海养殖池塘 MNDWI指数 Google Earth Engine 空间格局 江苏省 时空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化工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慧 李少梅 王海宾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8-21,共4页
新工科背景下,社会产业对创新工程人才的需求急速攀升。随着“绿色化工”“智能化工”的兴起,地方本科高校化工类专业人才培养普遍存在人才培养目标科学性不够、课程体系设置不够全面、教师工程实践经验不足、实践教学环节薄弱、人才质... 新工科背景下,社会产业对创新工程人才的需求急速攀升。随着“绿色化工”“智能化工”的兴起,地方本科高校化工类专业人才培养普遍存在人才培养目标科学性不够、课程体系设置不够全面、教师工程实践经验不足、实践教学环节薄弱、人才质量保障体系不够健全的现实困境。推动地方高校化工类专业人才培养建设和发展,需要明确与产业需求相统一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大化工课程体系,建设具备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搭建能够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完善化工人才培养保障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地方本科高校 化工类专业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的西南干热河谷植被时空演变特征及其驱动要素研究
4
作者 张成 韦疏桐 +3 位作者 刘希宇 张尚弘 唐彩红 周扬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5398-5412,共15页
西南干热河谷地处横断山脉腹地,受到气候、地形及人类活动等要素的影响,垂向上植被分布格局迥异,低海拔区域为稀树灌草植被生态系统,高海拔区域为森林植被生态系统,是西南山区特殊的地理区系,也是我国典型的生态脆弱带之一。基于Landsa... 西南干热河谷地处横断山脉腹地,受到气候、地形及人类活动等要素的影响,垂向上植被分布格局迥异,低海拔区域为稀树灌草植被生态系统,高海拔区域为森林植被生态系统,是西南山区特殊的地理区系,也是我国典型的生态脆弱带之一。基于Landsat卫星遥感影像,通过Google earth engine (GEE)平台获取了1990—2020年四个季节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地表温度(LST)和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数据,揭示了近30年西南干热河谷植被盖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基于地形、气象、地表温度等要素分析了影响植被盖度变化的主要因素。结果发现干热河谷低海拔和高海拔区域的气温和地表温度均呈现显著增加,高海拔温度增加幅度大于低海拔地区。四个季节的NDVI在时间序列上亦呈现增加趋势,高山森林生态系统的植被增长速率(0.0077/a)显著高于稀树灌草生态系统(0.0027/a),且区域植被盖度均有向高植被盖度的趋势发展。在驱动要素方面,海拔、坡向、坡度等地形要素导致水热条件不同,从而使得高低海拔的植被类型存在明显差异,气温和地表温度的增加是导致植被盖度增加的主要诱因,在低海拔区域年均地表温度在20℃时植被盖度增加最快,而高海拔地区15℃时植被盖度增加最快,而超过该温度阈值后植被增加的速度有所下降。研究为指导西南干热河谷地区植被恢复提供了科学的管理建议及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 地表温度 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 Google earth engine(GEE) 干热河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工程技术的发展与创新 被引量:6
5
作者 王卫东 高文生 +3 位作者 龚维明 林毅峰 刘永超 吴江斌 《土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7-117,共21页
随着经济和社会不断发展,我国工程建设领域出现了新的发展方向和机遇。基础工程面临复杂工程与水文地质条件、超高超深与大跨结构、环境低影响、绿色低碳与高效工业化等愈加复杂的需求和挑战,这也将持续推动基础工程技术的发展与创新。... 随着经济和社会不断发展,我国工程建设领域出现了新的发展方向和机遇。基础工程面临复杂工程与水文地质条件、超高超深与大跨结构、环境低影响、绿色低碳与高效工业化等愈加复杂的需求和挑战,这也将持续推动基础工程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文章结合近年来我国工程建设的成就与发展,从建筑市政、桥梁及海上风电基础工程面临的基本问题和特点出发,介绍各自领域的研究与技术进展。在建筑市政基础工程方面,重点介绍多塔楼高层建筑整体筏形基础、超高层建筑桩筏基础沉降分析与控制技术,以植入预制桩、高频免共振钢管桩、压入式沉井等为代表的绿色低碳、环境低影响技术,以及既有建筑基础加固与地下空间拓展等城市更新关键技术。在桥梁基础工程方面,重点介绍了冲刷和波浪等作用的相关理论研究,及桩基础、锚锭基础和沉井基础等基础形式的创新发展。在海上风电基础工程方面,重点介绍往复载荷作用下疲劳破坏,波浪辐射及绕射作用,动冰冲击和冰激振动等相关理论研究,及桩式、重力式、吸力筒式、漂浮式等基础形式的创新实践。另外,也简述基础工程在抗震与性能化设计、智能化和环境低影响的施工装备与技术、城市更新面临的既有基础检测、全寿命数字化监测等方面的研究与技术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工程 建筑市政 桥梁 海上风电 基础工程抗震 施工技术与装备 检测与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金属材料工程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被引量:1
6
作者 孙瑞雪 王兆波 刘欣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0-173,共4页
为了满足新工科建设对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构建了以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特色实践教学新模式。提出了深化产教融合,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打造行走的“思政大课堂”,构建多元化的实践教学综合考评和反馈机制的新思路... 为了满足新工科建设对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构建了以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特色实践教学新模式。提出了深化产教融合,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打造行走的“思政大课堂”,构建多元化的实践教学综合考评和反馈机制的新思路。实践表明,依托教科产融合基地,大大丰富了实践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赛教融合助力了实践教学改革和学生综合创新能力的提升。通过挖掘实践教学所在企业或所在地的思政资源,让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思政教育落在实处。建立了基于能力和素质目标的多元化实践教学考评体系,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工程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金属材料工程 实践教学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制黄精醇提物不同极性组分的降血糖及抗氧化性
7
作者 聂小华 陈梦清 +3 位作者 汪凌云 余宁翔 陆元超 孟祥河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64-368,共5页
应用AB-8大孔树脂吸附蒸制黄精醇提物,通过乙醇溶液梯度洗脱得到Fr1~Fr4不同极性组分;比较淀粉消化酶抑制、自由基清除、胰岛素抵抗(IR)HepG2细胞葡萄糖消耗和ROS形成等指标,分析该提取物的降血糖和抗氧化等活性。研究结果表明:Fr1~Fr4... 应用AB-8大孔树脂吸附蒸制黄精醇提物,通过乙醇溶液梯度洗脱得到Fr1~Fr4不同极性组分;比较淀粉消化酶抑制、自由基清除、胰岛素抵抗(IR)HepG2细胞葡萄糖消耗和ROS形成等指标,分析该提取物的降血糖和抗氧化等活性。研究结果表明:Fr1~Fr4均能明显抑制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活性,有效淬灭DPPH和ABTS自由基,然而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较弱;其中Fr2和Fr3的上述活性较为显著。Fr2和Fr3明显提高了IR-HepG2细胞葡萄糖消耗量,显著降低了细胞内ROS形成,尤其是在120μg/mL的Fr3作用下葡萄糖消耗量与正常组、Metformin阳性对照组较为接近,ROS水平恢复至正常组。研究结果表明蒸制黄精醇提物主要以中等极性组分Fr3发挥着降血糖和抗氧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制黄精 不同极性组分 淀粉消化酶抑制 葡萄糖消耗量 RO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农业院校工程图学课程教学改革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斌 李丽丽 张淑娟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5年第4期89-91,94,共4页
以山西农业大学机器人工程专业工程图学课程为例,以工程应用为主线,能力培养为核心,通过对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和评价体系的深入分析,提出一系列教学改革策略,在提高学生工程图学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工程... 以山西农业大学机器人工程专业工程图学课程为例,以工程应用为主线,能力培养为核心,通过对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和评价体系的深入分析,提出一系列教学改革策略,在提高学生工程图学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促进工程图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工程图学课程 工程能力 课程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工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 被引量:1
9
作者 梁秋艳 葛宜元 +3 位作者 马晓君 杨传华 牛国玲 朱世伟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5年第4期132-135,共4页
为加速推进新工科、新农科背景下农业工程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新工科、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农业工程类人才的培养定位,通过追踪产业动态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打造联动教学模式、积极推动实习教学模式创新、赛训结合完善实践创新体系等举... 为加速推进新工科、新农科背景下农业工程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新工科、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农业工程类人才的培养定位,通过追踪产业动态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打造联动教学模式、积极推动实习教学模式创新、赛训结合完善实践创新体系等举措,对农业工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进行改革与创新,并取得良好成效,为培养适应新工科、新农科背景下多样化农业工程双创型专业人才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新农科 农业工程 实践教学 改革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产业学院高质量建设与发展的理路分析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克朝 王君 黄永辉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7-101,共5页
产业学院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新工科建设强调新兴专业的设立与现有专业的革新。提升产业学院至探索新工科形态的高度,是促进其发展的关键。为此,剖析了新工科背景下高质量产业学院的建设理路,提出新工科背景下产业学院的本质... 产业学院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新工科建设强调新兴专业的设立与现有专业的革新。提升产业学院至探索新工科形态的高度,是促进其发展的关键。为此,剖析了新工科背景下高质量产业学院的建设理路,提出新工科背景下产业学院的本质认知和文化引领是其建设发展的本体存在,管理架构和人才培养是其建设发展的本源认识,协同创新和利益共同体是其建设发展的价值旨归的本体论、认识论、实践论“三论理路”。在此基础上,构建现代产业学院高质量建设与发展的“三级路径”,包括搭建“权责清晰”的产业学院共生发展管理架构、建立以“工程文化引领、五链闭环融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打造以产业服务为主导的“协同创新利益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产业学院 理路分析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YOLO-IST的红外船舶目标检测算法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里里 杨维川 +1 位作者 张程旺 赵鑫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9-87,共9页
针对红外船舶图像目标特征模糊、背景复杂以及小目标漏检等问题,基于YOLOv8提出一种面向海上交通中船舶目标的检测算法YOLO-IST(YOLO for infrared ship target)。在基线模型的骨干网络中引入C2f_DBB模块和CPCA注意力机制,通过增加特征... 针对红外船舶图像目标特征模糊、背景复杂以及小目标漏检等问题,基于YOLOv8提出一种面向海上交通中船舶目标的检测算法YOLO-IST(YOLO for infrared ship target)。在基线模型的骨干网络中引入C2f_DBB模块和CPCA注意力机制,通过增加特征提取层来提升模型对目标的识别能力;利用C2f_Faster_EMA模块替换颈部网络中的C2f模块,以提升模型检测精度和速度;采用多重注意力的动态检测头Dynamic Head优化模型框架,增强模型对小船舶目标的检测效果。研究结果表明:YOLO-IST的召回率R_(ecall)、精确率P_(recision)、平均精度M_(ap@50)、平均精度M_(ap@50-95)和F_(1score)分别达到89.7%、90.5%、94.7%、66.6%、90.1%,较基线模型YOLOv8分别提升了4.5%、3.8%、4.4%、4.7%、4.2%。该模型的提出在海上智能交通中具有较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工程 船舶工程 红外目标检测 YOLOv8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源转型下石油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新实践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永旺 管志川 +3 位作者 齐宁 侯健 陈德春 姚传进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2-185,256,共5页
在能源行业快速升级转型背景下,石油行业高标准的作业及安全要求限制了石油工程专业学生现场实践,自动化的装备及复杂的施工工艺使得校内不易开展实践教学,擅长于基础研究但无现场工作经历的指导教师不利于引领学生实践,最终导致学生弱... 在能源行业快速升级转型背景下,石油行业高标准的作业及安全要求限制了石油工程专业学生现场实践,自动化的装备及复杂的施工工艺使得校内不易开展实践教学,擅长于基础研究但无现场工作经历的指导教师不利于引领学生实践,最终导致学生弱于实践能力,且存在越来越弱的趋势,难以支撑行业的快速转型升级。针对此问题,创新性的构建了“6+1”实践教学模式,打造了校内校外“实+虚”结合实践教学平台,建立了“三驱联动,四位一体”实践模式运行保障机制,形成了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石油工程现场复杂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校石油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行业 转型升级 石油工程专业 实践教学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入式人工智能系统实验课程改革与探索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磊 高学 +1 位作者 秦慧平 余翔宇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7-152,共6页
为适应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嵌入式系统课程进行全面、深入的改革、优化并整合课程知识体系。在保障核心知识点教学的前提下,合理调整学时分配,为人工智能实验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引入嵌入式人工智能实验项目,构建符合... 为适应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嵌入式系统课程进行全面、深入的改革、优化并整合课程知识体系。在保障核心知识点教学的前提下,合理调整学时分配,为人工智能实验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引入嵌入式人工智能实验项目,构建符合行业技术和人才培养需求的嵌入式人工智能课程体系。采用“基础+综合项目”的教学模式,既实现了嵌入式系统教学的循序渐进与系统性,又以学生兴趣为导向,有效培养学生的嵌入式工程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动力。课程改革经验也可为其他院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嵌入式系统 教学改革 工程能力 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项目社会支持系统的建构思考 被引量:2
14
作者 郭高萍 何景师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8-85,共8页
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项目是创新产教融合机制的新载体。从学徒制培养模式、职业能力标准研制、工程师身份认同等方面分析了现场工程师项目实施的困境,引入协同学理论建构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项目的“三环聚合、协同联动”社会支持系统模型... 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项目是创新产教融合机制的新载体。从学徒制培养模式、职业能力标准研制、工程师身份认同等方面分析了现场工程师项目实施的困境,引入协同学理论建构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项目的“三环聚合、协同联动”社会支持系统模型,并从建立目标协同机制、开放联动机制、利益协调机制等方面探索高质量实施项目的运行机制,通过整体性的制度设计促进政企校深度协同,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场工程师 职业教育 协同 社会支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技术的液体火箭发动机可靠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谭永华 邓永锋 +2 位作者 胡海峰 汪广旭 李星 《火箭推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26,共8页
液体火箭发动机工作过程极为复杂,工作环境和工况异常严酷,对可靠性要求极高。围绕发动机技术特点,系统分析了数字技术支撑下的可靠性研究需求。总结了近年来液体火箭发动机可靠性研究的最新进展,阐述了可靠性研究方法标准以及发动机设... 液体火箭发动机工作过程极为复杂,工作环境和工况异常严酷,对可靠性要求极高。围绕发动机技术特点,系统分析了数字技术支撑下的可靠性研究需求。总结了近年来液体火箭发动机可靠性研究的最新进展,阐述了可靠性研究方法标准以及发动机设计、制造等关键环节可靠性研究的成果,分析了液体火箭发动机可靠性研究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后续研究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火箭发动机 可靠性 数字技术 产品保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型工科研究生“三位一体”实践培养体系研究——以林业工程学科家具设计与工程方向为例
16
作者 陈星艳 陶涛 +9 位作者 吴义强 戴向东 李新功 欧阳周洲 朱耀军 曾冬 王丽平 胡孙跃 黄艳丽 邹伟华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9-144,共6页
以应用型工科研究生实践培养满足相关产业高层次人才需求这一重要课题为导向,结合研究生教育特点,提出了理论学习、在校实践和产业实习“三位一体”的实践培养体系构想,阐述了这一体系的三项基本要求,并以湖南省国内一流培育学科、国家... 以应用型工科研究生实践培养满足相关产业高层次人才需求这一重要课题为导向,结合研究生教育特点,提出了理论学习、在校实践和产业实习“三位一体”的实践培养体系构想,阐述了这一体系的三项基本要求,并以湖南省国内一流培育学科、国家林草局重点学科和湖南省重点学科——林业工程学科家具设计与工程方向为例探索了应用型工科研究生实践培养的具体方法。对于产教融合背景下校企协同创新,实现应用型工科类学科研究生教育供给侧与相关产业高端人才需求端的精准对接,促进相关产业实现高质量科学发展,具有较强的理论指导与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工科 研究生教育 实践培养 林业工程学科 家具设计与工程 校内实践 产业实习 学科交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工程人血清白蛋白的研发与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高沿航 牛俊奇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5-419,共5页
人血清白蛋白(HSA)是血浆中最丰富的蛋白质,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及临床用途。易于储存、半衰期长且充足、稳定的功能性HSA分子供应,一直是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因此,亟需开发大规模生产HSA的替代方法。基因工程技术可将HSA基因克隆到微生... 人血清白蛋白(HSA)是血浆中最丰富的蛋白质,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及临床用途。易于储存、半衰期长且充足、稳定的功能性HSA分子供应,一直是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因此,亟需开发大规模生产HSA的替代方法。基因工程技术可将HSA基因克隆到微生物、动物、植物宿主上进行高效表达,为HSA的大规模生产提供了新的可能。本文通过对重组HSA(rHSA)在不同表达系统以及利用异种动物如猪、牛等生产rHSA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引发对基因工程技术在HSA生产中的应用潜力以及rHSA在未来生物医药领域重要性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血清白蛋白 肝疾病 基因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EEMDAN-SSA-ELM-LSTM模型的地铁车站深基坑支护桩水平变形预测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彦伟 彭洁 +4 位作者 任连伟 高保彬 郭佳奇 王泽武 韩红凯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46,共13页
灾害监测与预测是岩土工程领域至关重要的任务之一,但工程监测数据中的非平稳性和非线性一直是预测的难点。为应对此挑战,引入数据驱动算法极限学习机(ELM)、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模型(LSTM),结合自适应噪声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AN... 灾害监测与预测是岩土工程领域至关重要的任务之一,但工程监测数据中的非平稳性和非线性一直是预测的难点。为应对此挑战,引入数据驱动算法极限学习机(ELM)、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模型(LSTM),结合自适应噪声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AN)和麻雀搜索算法(SSA),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地铁车站深基坑变形组合预测模型。首先,通过CEEMDAN将支护桩水平位移序列分解为趋势项和波动项,降低数据的非平稳性。其次,为充分考虑分解序列差异的非线性特征,分别采用SSA优化后的ELM和LSTM模型对低频趋势项与高频波动项进行预测,并将结果叠加重构为最终预测值。最后,以郑州市某地铁车站深基坑为例,通过设置消融实验、对比实验和泛化性验证实验,系统评估了模型的准确性与实用性。结果表明:该模型在精度和稳定性方面显著优于其他模型,其中R2提升了2.88%~23.62%,RMSE和MAPE分别降低了6.63%~41.13%、8.08%~64.79%。这充分说明模型在应对数据非平稳性和捕捉非线性特征方面表现出色,具备良好的可靠性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为岩土工程中的灾害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工程 支护桩 变形监测 组合预测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弹用动力技术发展综述
19
作者 马聪慧 沈欣 +1 位作者 秦飞 孙振华 《航空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3-80,共8页
动力系统是影响战术导弹性能的核心因素之一,作为常规动力装置,固体火箭发动机、涡喷发动机、亚燃冲压发动机日趋成熟,技术进展缓慢。契合导弹更快、更远目标的超燃冲压发动机(Scramjet Engine)和爆震发动机(Detonation Engine)在动力... 动力系统是影响战术导弹性能的核心因素之一,作为常规动力装置,固体火箭发动机、涡喷发动机、亚燃冲压发动机日趋成熟,技术进展缓慢。契合导弹更快、更远目标的超燃冲压发动机(Scramjet Engine)和爆震发动机(Detonation Engine)在动力技术领域具有颠覆性意义,近些年成为研究热点,并支撑了相关导弹研发。本文对超燃冲压发动机和爆震发动机的基本原理和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从导弹应用角度出发,分析了上述两种动力的技术优势和关键技术问题,为相关动力技术的深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用动力 超燃冲压发动机 爆震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Fenton耦合微纳米气泡降解酸性矿山废水有机物特性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超 李福星 +4 位作者 杨丽静 武栋平 杨亮亮 李丹 卜显忠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06-713,共8页
针对酸性矿山废水(Acid Mine Drainage,AMD)中有机物威胁生态环境的问题,研究基于AMD自身呈酸性和Fe^(2+)含量高的特点,仅在外加H_(2)O_(2)和微纳米气泡(Micro Nano Bubbles,MNBs)的条件下构建原位Fenton耦合MNBs(FT+MNBs)反应体系,以处... 针对酸性矿山废水(Acid Mine Drainage,AMD)中有机物威胁生态环境的问题,研究基于AMD自身呈酸性和Fe^(2+)含量高的特点,仅在外加H_(2)O_(2)和微纳米气泡(Micro Nano Bubbles,MNBs)的条件下构建原位Fenton耦合MNBs(FT+MNBs)反应体系,以处理AMD中的有机物。此外,对反应时间、Fe^(2+)与H2O_(2)物质的量比、pH值、进气流量等操作条件进行优化,并探究体系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及机理。结果显示:当反应时间为15 min,Fe^(2+)与H_(2)O_(2)物质的量比为1∶7,pH值为4,进气流量为60 mL/min时,原位FT+MNBs对AMD中总有机碳(Total Organic Carbon,TOC)的去除率为66.03%。通过机理分析可知,原位Fenton耦合MNBs体系对类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的降解效果明显优于单独原位FT和单独MNBs,原因在于原位Fenton耦合MNBs体系可以产生更多的·OH,并将有机物中的C—C、C—H、C—N以及C—O键断裂,增加C—O、O—CO等含氧官能团含量,进而将其进一步分解后矿化为CO_(2)和H_(2)O后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芬顿 微纳米气泡 酸性矿山废水 有机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