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RTD高精度测试和校准技术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王学新 杨鸿儒 +3 位作者 吴李鹏 闫晓宇 郭羽 李四维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26-1031,共6页
围绕红外热像仪成像参数MRTD(最小可分辨温差)测试问题开展研究,介绍了MRTD的测试方法以及MRTD测试装置—红外热像仪评估系统的工作原理,详细分析了MRTD测试过程中,红外热像仪测试位置、差分黑体温差、差分黑体发射率和光学系统几何像... 围绕红外热像仪成像参数MRTD(最小可分辨温差)测试问题开展研究,介绍了MRTD的测试方法以及MRTD测试装置—红外热像仪评估系统的工作原理,详细分析了MRTD测试过程中,红外热像仪测试位置、差分黑体温差、差分黑体发射率和光学系统几何像差等因素对测试结果的影响。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采用红外扫描辐射计对红外热像仪评估系统温差进行校准的方法,利用该方法对某空间频率下热像仪MRTD进行测试,并给出了测试结果,为热像仪MRTD参数准确测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可分辨温差 热像仪评估系统 mrtd测试 校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黑体温控的热成像仪MRTD野外在线自动检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陈志斌 宋岩 +2 位作者 张超 刘羽翔 侯章亚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9-145,共7页
为满足红外热像仪MRTD野外在线全自动检测要求,设计了一种新型MRTD检测方法。硬件采用单黑体温差控制技术,在减小检测设备体积质量的同时保证了黑体目标与环境背景的温差控制精度,采用串口通信控制与CCD图像采集处理等技术有机结合实现... 为满足红外热像仪MRTD野外在线全自动检测要求,设计了一种新型MRTD检测方法。硬件采用单黑体温差控制技术,在减小检测设备体积质量的同时保证了黑体目标与环境背景的温差控制精度,采用串口通信控制与CCD图像采集处理等技术有机结合实现温差控制及图像采集处理的协调统一;在软件上采用优化的处理算法精确地提取目标及背景区域,并利用不同温差下目标与背景区域的灰度差计算出被测热像仪MRTD参数值。经实验检验,该结果与人眼观测所得结果误差在0.02℃以内,研制出的检测设备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及质量小、操作简便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黑体温控 红外热像仪 全自动检测 野外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见光和红外热像仪融合下运动目标跟踪方法
3
作者 任津锋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11-114,共4页
在复杂的图像场景(如噪声干扰、目标部分遮挡或者背景纹理干扰)下,通过计算得到的矩可能会受到影响,从而导致确定的特征点中心不准确,影响运动目标跟踪效果,故提出一种可见光和红外热像仪融合下的运动目标跟踪方法。通过红外热像仪获取... 在复杂的图像场景(如噪声干扰、目标部分遮挡或者背景纹理干扰)下,通过计算得到的矩可能会受到影响,从而导致确定的特征点中心不准确,影响运动目标跟踪效果,故提出一种可见光和红外热像仪融合下的运动目标跟踪方法。通过红外热像仪获取初始运动目标,并考虑到红外热像仪运动过程中,由于相机的移动、旋转或目标物体的运动,所捕获的图像可能会产生畸变,所以引入光学运动模型。针对校正后的图像,通过计算图像块的矩来确定特征点中心;采用最近邻比率匹配策略,通过比较特征点与其最近邻和次近邻的距离比来确定匹配对的有效性。通过改进SURF和HOG结合的方法配准检测出目标的红外图像与可见光图像,完成红外与可见光图像对的配准融合。在红外图像与可见光图像配准融合后,通过多特征融合相关滤波方法实现运动目标跟踪。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运动目标跟踪准确度更高、实际应用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目标跟踪 可见光 红外热像仪 SURF HOG 图像配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野外机器人的红外小目标检测算法
4
作者 童金鑫 蒋刚 +2 位作者 黄凯睿 陈清平 徐文刚 《红外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39-747,共9页
红外热成像目标检测对机器人在野外环境实现全天候巡检有重要意义。针对机器人机载的嵌入式计算机运算能力不足、目标检测实时性低以及红外热成像图形的小目标分辨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YOLOv7改进的轻量级检测算法。首先,对网络... 红外热成像目标检测对机器人在野外环境实现全天候巡检有重要意义。针对机器人机载的嵌入式计算机运算能力不足、目标检测实时性低以及红外热成像图形的小目标分辨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YOLOv7改进的轻量级检测算法。首先,对网络进行结构化剪枝以提高在嵌入式计算机上运行的实时性,再构建自适应卷积层和无批次归一化处理模块改进骨干网络。然后,使用多速率空洞卷积与3D卷积提取高分辨率的尺度序列特征,再使用FPN将尺度序列特征做特征融合,增强小目标检测精度。最后,在预测阶段引入SIoU位置回归方法,提升回归速度和准确度。通过NVIDIA Jetson Xavier NX平台在夜间红外热成像数据集上验证表明,与YOLOv7相比,以mAP降低1.95%为代价换取了FPS 162%的提升,达到实时性检测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OLOv7算法 小目标检测 红外热成像 多速率空洞卷积 3D卷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学习与图像融合的行人检测算法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姜柏军 钟明霞 林昊昀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2-306,共5页
为解决智能辅助驾驶技术中可见光摄像机受光照和气候影响而导致行人目标识别困难的问题。通过研究图像融合技术,结合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实现并改进了一种道路行人目标检测算法。方法是利用多源传感器图像融合技术,采用可见光相机与红外... 为解决智能辅助驾驶技术中可见光摄像机受光照和气候影响而导致行人目标识别困难的问题。通过研究图像融合技术,结合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实现并改进了一种道路行人目标检测算法。方法是利用多源传感器图像融合技术,采用可见光相机与红外热成像相机融合的策略,以Faster RCNN算法为基础,从改进网络结构、特征融合、优化模型训练等方面展开研究,对复杂环境下的行人检测与定位跟踪展开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图像融合技术和改进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道路行人目标检测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对复杂气候环境下行人目标检测提高了检测效率和准确率,增加了智能辅助驾驶汽车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热成像 可见光图像 Faster RCNN 深度卷积神经网络 行人目标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U^(2)⁃Net的红外热成像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谢迅 程为彬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0-104,共5页
为解决红外热成像分辨率低且成本高昂的问题,结合可见光图像分辨率高、成本低的特点,提出一种采用U^(2)‐Net结构模型对红外热成像与可见光图像中显著目标检测的方法。针对图像中显著目标,通过图像裁剪、轮廓提取、仿射变换、形心计算... 为解决红外热成像分辨率低且成本高昂的问题,结合可见光图像分辨率高、成本低的特点,提出一种采用U^(2)‐Net结构模型对红外热成像与可见光图像中显著目标检测的方法。针对图像中显著目标,通过图像裁剪、轮廓提取、仿射变换、形心计算、尺寸变换、匹配定位与融合等操作,实现目标物体在红外图像与可见光图像中的融合。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所提方法将低分辨率红外热成像中目标物体与高分辨率可见光图像融合,能够有效提升目标物体在整体图像中的可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热成像 可见光图像 图像融合 U^(2)‐Net 显著目标检测 图像匹配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红外图像目标检测与偏斜矫正的变压器套管发热缺陷检测方法
7
作者 张润 邱志斌 +2 位作者 童志鹏 吴睿雯 唐智健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9-68,共10页
变压器套管在红外巡检图像中占比较小,发热缺陷特征不明显,人工检测套管发热缺陷易受主观判断影响,且难以应对巡检产生的海量红外图像。为提高套管发热缺陷检测效率,提出了一种结合目标检测算法与图像偏斜矫正的变压器套管发热缺陷检测... 变压器套管在红外巡检图像中占比较小,发热缺陷特征不明显,人工检测套管发热缺陷易受主观判断影响,且难以应对巡检产生的海量红外图像。为提高套管发热缺陷检测效率,提出了一种结合目标检测算法与图像偏斜矫正的变压器套管发热缺陷检测方法。首先,采用YOLOv7目标检测模型对套管目标进行识别与定位,引入SimAM注意力机制与高效解耦头对模型进行改进,提高套管目标的识别准确率与召回率。然后,对定位裁剪的套管目标进行图像偏斜矫正,提取中心区域温度特征信息进行发热缺陷诊断。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模型对套管目标识别准确率为95.50%,召回率为97.14%,平均精度为98.30%,检测FPS为42帧/s,所提方法能精准定位套管目标并提取对应温度曲线,有效提高了套管发热缺陷检测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管 红外图像 目标检测 温度曲线 发热缺陷 偏斜矫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热像仪最小可辨温差客观评测技术 被引量:13
8
作者 王东伟 张旭升 +1 位作者 何川 林家明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11-613,654,共4页
最小可辨温差(MRTD)是评价红外热像仪的重要技术指标,传统的测量方法都是基于测量人员的主观判读得到的,结果重复性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客观评测方法,提出两种特征量——杆均值与背景极值对比度和相邻极值差与... 最小可辨温差(MRTD)是评价红外热像仪的重要技术指标,传统的测量方法都是基于测量人员的主观判读得到的,结果重复性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客观评测方法,提出两种特征量——杆均值与背景极值对比度和相邻极值差与均值对比度,使用数字CCD摄像机代替人眼,采集大量图像数据输入人工神经网络,使用BP网络的LM算法进行训练。训练好的神经网络具有类似人的视觉系统的判读能力,可以由计算机代替人工对不同频率、不同温差下的4杆靶图像进行判读。通过Matlab模型和软件验证了系统的可用性,大量测试结果表明:测量结果准确,具有很好的重复性,与相同测量环境条件下由人眼主观测量的MRTD结果相吻合。采用该技术研制的测试设备已成功地应用于某试验单位的检测中,大大提高了测量效率和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td客观评测 红外测量 人工神经网络 红外热像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热像系统性能测试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李云红 孙晓刚 廉继红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2期458-462,共5页
分析了热像仪参数测试仪的基本结构,介绍了热像仪参数测试仪的发展现况,并对热像仪最小可分辨温差、系统调制传递函数和噪声等效温差等参数的测量方法进行了调研,给出了具体的测试方法。
关键词 红外热像系统 性能参数测试 等效噪声温差 最小可分辨温差 调制传递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热成像系统评价的重要参数及测试方法 被引量:10
10
作者 姜贵彬 蓝天 倪国强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2期470-473,共4页
红外热成像增强了人类获得图像信息的能力,相对于可见光成像,红外热成像系统有很多的优点。综述了红外热成像系统性能评价中的几个重要的性能参数:最小可分辨温差(MRTD)、调制传递函数(MTF)、最小可探测温差(MDTD)、噪声等效温差(NETD)... 红外热成像增强了人类获得图像信息的能力,相对于可见光成像,红外热成像系统有很多的优点。综述了红外热成像系统性能评价中的几个重要的性能参数:最小可分辨温差(MRTD)、调制传递函数(MTF)、最小可探测温差(MDTD)、噪声等效温差(NETD),并叙述了MRTD和MTF的测试方法。在替代传统的MRTD/MRC测试方法中,TOD法是目前最优秀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热成像 性能评价 mrtd TOD 调制传递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红外热成像与改进YOLOV3的夜间野兔监测方法 被引量:20
11
作者 易诗 李欣荣 +2 位作者 吴志娟 朱竞铭 袁学松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223-229,共7页
随生态改善,野兔数量增多,对农田与林地的危害日益加重。野兔活动多为夜间,目标小,运动速度快,且出现环境较复杂,监控兔害,需要一种高效智能化的方法。针对野兔活动习性,该文提出了使用红外热成像实时监控,结合改进的YOLOV3目标检测方... 随生态改善,野兔数量增多,对农田与林地的危害日益加重。野兔活动多为夜间,目标小,运动速度快,且出现环境较复杂,监控兔害,需要一种高效智能化的方法。针对野兔活动习性,该文提出了使用红外热成像实时监控,结合改进的YOLOV3目标检测方法对夜间野兔进行检测。根据YOLOV3目标检测网络基本结构提出了一种针对红外图像中野兔的实时检测的网络(infrared rabbit detection YOLO,IR-YOLO),该网络特征提取部分压缩YOLOV3特征提取网络深度,利用浅层卷积层特征以提高低分辨率红外小目标检测精度,降低运算量,网络检测部分使用基于CenterNet结构的检测方式以提高检测速度。使用热成像野外实时采集的夜间野兔图像作为数据集,包括不同距离,尺度,出现环境不同的野兔共计6000幅红外图像制作训练集与测试集,比例为5:1。试验结果表明,IR-YOLO在红外热成像视频中复杂环境下出现的野兔检测率达75%,平均检测速度51帧/s,相对改进前YOLOV3检测率提高15个百分点,相对改进前YOLOV3检测速度提高5帧/s。相比其他目标检测算法各项检测指标更为优良,检测率方面相对Faster-RCNN与RFCN-RESNET101分别提高45个百分点与20个百分点,检测速度方面相对Faster-RCNN与RFCN-RESNET101分别提高30和与45帧/s。该方法可高效快速地对夜间复杂环境下出现的野兔进行检测,也可广泛应用于夜间对其他类型农业害兽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热成像 图像处理 野兔 检测 IR-YOLO CENTER Net检测结构 小目标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运动特征的远距离红外目标检测方法 被引量:6
12
作者 杨烜 裴继红 谢维信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829-1832,共4页
在红外热图像序列中检测远距离运动目标具有重要的军事和民用价值。由于远距离目标成像后所占的像素较少,同时受成像环境和成像条件的影响可能会存在较强的背景噪声,目标与背景的差异不明显,检测比较困难。本文针对热红外图像序列,提出... 在红外热图像序列中检测远距离运动目标具有重要的军事和民用价值。由于远距离目标成像后所占的像素较少,同时受成像环境和成像条件的影响可能会存在较强的背景噪声,目标与背景的差异不明显,检测比较困难。本文针对热红外图像序列,提出了一种远距离目标的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top-hat算子选择备选目标,然后利用备选目标在不同帧中的相关程度分析目标的运动特征,选择有确定运动特征的目标作为检测结果。该方法不需要进行背景估计,可以有效地避免强背景噪声的影响;通过调整运动模型,可以应用于不同运动特征的目标检测问题。实验结果证明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检测 红外热图像序列 运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红外热成像技术评价定坤丹靶向药效 被引量:17
13
作者 李启佳 陆华 刘影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560-2565,共6页
目的应用红外热成像技术进行定坤丹的动态靶向药效的评价。方法 2011年和2012年夏季,从募集的痛经人群中筛选出8例阳虚体质、寒凝血瘀型的原发性痛经受试者进行自身对照实验。在其服用温水及定坤丹时运用HIR-2000型红外热像诊断系统进... 目的应用红外热成像技术进行定坤丹的动态靶向药效的评价。方法 2011年和2012年夏季,从募集的痛经人群中筛选出8例阳虚体质、寒凝血瘀型的原发性痛经受试者进行自身对照实验。在其服用温水及定坤丹时运用HIR-2000型红外热像诊断系统进行进行104例次全身扫描,并测定全身15个区位的绝对热值和背景热值,计算相对热值及趋势图。所有数据均在SPSS 13.0下进行分析。结果温水在头后位上部、头后位中部、督脉、神阙、下腹、子宫、附件等7个区位有提高基础热值的作用,作用趋势为单峰型;定坤丹在除心前区、下腹、足正位、足后位等区位外的其它11个区位均能提高基础热值,除头后位上部、头后位中部、督脉、附件等4个有效区位外,定坤丹对有效区位的药物作用均呈双峰型;定坤丹治疗一个月经周期后,受试者痛经症状评分、阳虚体质评分、中医证候评分较治疗前下降,有效区位中,头后位上部区位热值明显提高。结论定坤丹的靶向性集中在与双眼底供血,脑供血,末梢循环和生殖相关的区位。定坤丹通过提高子宫区位的基础热值来直接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热成像技术 定坤丹 靶向药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热像隐身的评价原则 被引量:5
14
作者 胡江华 周建勋 张保民 《红外技术》 CSCD 1995年第6期25-27,共3页
从热成像系统的静态性能评估公式出发,对实际使用条件下热成像系统的温度分辨力和空间分辨力进行了修正。以人眼通过热成像系统不能识别目标为条件,得到了红外热像隐身评价原则的关系表达式,并提出了红外热像隐身目标与背景温差阈值... 从热成像系统的静态性能评估公式出发,对实际使用条件下热成像系统的温度分辨力和空间分辨力进行了修正。以人眼通过热成像系统不能识别目标为条件,得到了红外热像隐身评价原则的关系表达式,并提出了红外热像隐身目标与背景温差阈值的确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成像系统 评价原则 红外热像隐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阻阵列红外动目标源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芦汉生 白廷柱 邹正峰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1998年第1期20-22,共3页
利用表面封装电阻阵列研制了红外动目标源,其驱动电路采用8×8局域扫描电路,可同时驱动16x512像元,在计算机控制下产生3-12um范围内的红外热目标图形,所生成的红外热目标图形可进行灰度控制,并可在计算机控制下... 利用表面封装电阻阵列研制了红外动目标源,其驱动电路采用8×8局域扫描电路,可同时驱动16x512像元,在计算机控制下产生3-12um范围内的红外热目标图形,所生成的红外热目标图形可进行灰度控制,并可在计算机控制下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封装电阻 热成像 红外目标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ADAS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6
作者 钟明霞 姜柏军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21-725,共5页
针对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要求的驾驶安全与现有的汽车传感器套件无法充分检测汽车或行人的矛盾,研究红外热成像技术在ADAS系统中的应用。首先讨论了在典型的汽车传感器套件中添加红外热像仪的必要性,然后对图像进行预处理,同时结合... 针对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要求的驾驶安全与现有的汽车传感器套件无法充分检测汽车或行人的矛盾,研究红外热成像技术在ADAS系统中的应用。首先讨论了在典型的汽车传感器套件中添加红外热像仪的必要性,然后对图像进行预处理,同时结合深度学习下的目标检测YOLOv5算法进行模型训练,最后用实验数据证明该算法能在复杂的驾驶环境中可以更好地检测和分类交通目标,从而帮助ADAS系统实现兼顾精度与实时性的目标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 传感器 红外热成像 目标检测 YOLOv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生成对抗网络的运动散焦红外图像复原 被引量:6
17
作者 易诗 吴志娟 +2 位作者 朱竞铭 李欣荣 袁学松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766-1773,共8页
红外热成像系统在夜间实施目标识别与检测优势明显,而移动平台上动态环境所导致的运动散焦模糊影响上述成像系统的应用。该文针对上述问题,基于生成对抗网络开展运动散焦后红外图像复原方法研究,采用生成对抗网络抑制红外图像的运动散... 红外热成像系统在夜间实施目标识别与检测优势明显,而移动平台上动态环境所导致的运动散焦模糊影响上述成像系统的应用。该文针对上述问题,基于生成对抗网络开展运动散焦后红外图像复原方法研究,采用生成对抗网络抑制红外图像的运动散焦模糊,提出一种针对红外图像的多尺度生成对抗网络(IMdeblurGAN)在高效抑制红外图像运动散焦模糊的同时保持红外图像细节对比度,提升移动平台上夜间目标的检测与识别能力。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相对已有最优模糊图像复原方法,图像峰值信噪比(PSNR)提升5%,图像结构相似性(SSIMx)提升4%,目标识别YOLO置信度评分提升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热成像系统 运动散焦模糊 多尺度生成对抗网络 红外图像复原 夜间目标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光谱遥感成像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被引量:31
18
作者 王建宇 李春来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2-33,共12页
地表形态和目标特性是空间对地遥感的两个重要问题.经过近40年的发展,高光谱遥感技术已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从数据获取、处理到应用都积累了大量成果.作为涉及多学科交叉的年轻学科,高光谱遥感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以需求为导向,在发展中... 地表形态和目标特性是空间对地遥感的两个重要问题.经过近40年的发展,高光谱遥感技术已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从数据获取、处理到应用都积累了大量成果.作为涉及多学科交叉的年轻学科,高光谱遥感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以需求为导向,在发展中又不断探索完善需求的历程.高光谱成像仪作为获取目标图谱数据的重要仪器,其发展对于整个高光谱遥感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分析了国内外不同类型高光谱成像仪的成像体制及应用案例,得出了近40年来高光谱成像仪发展历程所展现出的技术特点,结合当前发展现状,对未来高光谱成像仪的发展趋势,尤其是核心指标的提升和技术体制拓展进行了综合展望,以期为该领域的后续研究提供一些思路,同时为相关领域的科技规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特性 高光谱成像 精纲分光 热红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红外热成像与YOLOv3的夜间目标识别方法 被引量:9
19
作者 易诗 聂焱 +2 位作者 张洋溢 赵茜茜 庄依彤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70-975,共6页
红外热成像图像反应物体温度信息,受环境条件影响较少,对于特定条件下的夜间安防监控、行车辅助、航运、军事侦查等方面具有很强应用价值。近年来使用人工智能对图像中目标检测与识别技术发展突飞猛进,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本文提出了... 红外热成像图像反应物体温度信息,受环境条件影响较少,对于特定条件下的夜间安防监控、行车辅助、航运、军事侦查等方面具有很强应用价值。近年来使用人工智能对图像中目标检测与识别技术发展突飞猛进,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红外热成像图像处理技术与人工智能目标识别技术的夜间目标识别方法。实时采集热成像视频进行预处理,增强其对比度与细节,使用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最新目标检测框架YOLOv3对采集处理后的热成像图像中特定目标进行检测,输出检测结果。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夜间目标识别率高、实时性强,结合了红外热成像夜间监测和人工智能目标检测的优势,对于夜间的目标识别、跟踪技术具有重大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热成像 目标识别 人工智能 YOLOv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便携式红外靶标发生器的研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茂华 李润顺 +1 位作者 刘刚 李永前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1999年第5期52-54,47,共4页
介绍了一种适用于工作现场及技术阵地快速检测热成像装置MRTD 的便携式红外装置,它由红外光学系统、靶标、面源黑体、温控装置及显示装置组成。靶标和面源黑体组成的温差源通过红外光学系统成像到无限远,模拟无限远目标,供给热... 介绍了一种适用于工作现场及技术阵地快速检测热成像装置MRTD 的便携式红外装置,它由红外光学系统、靶标、面源黑体、温控装置及显示装置组成。靶标和面源黑体组成的温差源通过红外光学系统成像到无限远,模拟无限远目标,供给热成像装置接收。光学系统采用摄远物镜结构实现便携要求,靶标及面源黑体的温度采用温控仪控制,由Z80 单片机进行对温控仪的数据采集处理和显示,并通过一定方法的温控过程保证靶标与面源黑体之间温差的准确度。装置体积小、质量轻、操作简便、性能可靠,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或超过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成像系统 测试 红外靶标发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