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F_(3)SO_(2)F/N_(2)混合气体中柱式环氧树脂绝缘子沿面闪络特性
1
作者 苑伟光 高克利 +2 位作者 任书波 郑宇 章程 《高电压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388-5396,共9页
CF_(3)SO_(2)F/N_(2)混合气体是一种潜在的SF6替代气体,但其沿面闪络特性目前仍有待研究。该文结合三氟甲基磺酰氟(CF_(3)SO_(2)F)已有研究成果,综合考虑液化温度、运行工况、应用成本等多方面因素,主要研究CF_(3)SO_(2)F/N_(2)混合气... CF_(3)SO_(2)F/N_(2)混合气体是一种潜在的SF6替代气体,但其沿面闪络特性目前仍有待研究。该文结合三氟甲基磺酰氟(CF_(3)SO_(2)F)已有研究成果,综合考虑液化温度、运行工况、应用成本等多方面因素,主要研究CF_(3)SO_(2)F/N_(2)混合气体。通过搭建直流、工频、雷电冲击等不同电压形式下的沿面闪络实验平台,开展了均匀电场下混合气体中的沿面闪络特性研究,并与SF6进行了对比。通过研究发现:不同电压形式下的沿面闪络电压随气压升高而呈增长趋势。在直流电压下,0.8MPa下混合体积比为12%CF_(3)SO_(2)F/88%N_(2)的混合气体相对沿面绝缘强度为0.5MPa下SF6的90%以上;在工频交流电压和雷电冲击电压下,前者的相对沿面绝缘强度分别接近后者的70%和90%。此外,还对实验后样品表面形貌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不同电压形式下,混合气体中实验后样品表面闪络痕迹的形状与颜色均存在差异,其中工频交流电压沿面闪络对样品表面的损伤最严重。该文结论可为CF_(3)SO_(2)F绝缘设备的绝缘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_(3)SO_(2)F/N_(2)混合气体 环氧树脂绝缘子 沿面闪络 SF6替代气体 均匀电场 雷电冲击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酚A二氰酸酯/环氧树脂固化共混物结构的红外光谱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郭宝春 贾德民 +2 位作者 汪磊 傅伟文 邱清华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2001年第5期31-34,共4页
通过熔融共混制备了双酚A二氰酸酯/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环氧树脂、双酚A二氰酸酯/酚醛环氧树脂两种共混物。用红外光谱研究了组分比对两类共混物各种基团相对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共混物中环氧量的增加,芳醚的吸收会由于共聚产物的... 通过熔融共混制备了双酚A二氰酸酯/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环氧树脂、双酚A二氰酸酯/酚醛环氧树脂两种共混物。用红外光谱研究了组分比对两类共混物各种基团相对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共混物中环氧量的增加,芳醚的吸收会由于共聚产物的增加而出现蓝移。酚醛环氧树脂中的酚羟基能影响共聚产物的生成;环氧量较大的氰酸酯/酚醛环氧树脂共混物生成了相当含量的酚-氰酸酯加成物,这使得共聚产物相对含量的计算变得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酚A二氰酸酯 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环氧树脂 酚醛环氧树脂 共混 共反应 红外光谱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电晕老化对脂环族环氧树脂及HTV硅橡胶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黄新波 杨文博 +1 位作者 田毅 袁正康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4454-4463,共10页
传统HTV硅橡胶复合绝缘子以其优异的憎水性和憎水迁移性,广泛应用于国内外输电线路上,但由于其自身力学性能欠佳,极易受强风及鸟啄损伤,严重影响着材料本身的绝缘性能。针对这一情况,采用实验室自制的改性脂环族环氧树脂高聚物复合绝缘... 传统HTV硅橡胶复合绝缘子以其优异的憎水性和憎水迁移性,广泛应用于国内外输电线路上,但由于其自身力学性能欠佳,极易受强风及鸟啄损伤,严重影响着材料本身的绝缘性能。针对这一情况,采用实验室自制的改性脂环族环氧树脂高聚物复合绝缘子与传统HTV硅橡胶绝缘子在直流电晕老化性能方面进行对比,研究了环氧树脂复合绝缘子在高电压状态的老化特性。试验结果表明:直流电晕老化后环氧树脂的憎水恢复速度较慢于硅橡胶,但完全满足憎水性运行要求;而通过直流击穿场强测试发现,环氧树脂与HTV硅橡胶相比具有更好的直流击穿特性;邵氏硬度测试和拉伸性能测试表明环氧树脂材料的拉伸强度和硬度均远高于硅橡胶,具有更好的力学性能,已达到防鸟啄和耐踩踏的目的。因此,文中设计的改性环氧树脂材料可为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地区绝缘子的使用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电晕老化 脂环族环氧树脂 HTV硅橡胶 红外光谱分析 憎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与化学法联用表征环氧树脂环氧值 被引量:13
4
作者 马楠楠 赵娟 陈福花 《玻璃钢/复合材料》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I0003-I0006,共4页
研究了双酚A型环氧树脂环氧值的两种表征方法。通过化学分析法测定环氧值,采用红外光谱法分析环氧指数,得到环氧指数-环氧值的标准曲线。此标准曲线可以用于测定未知牌号环氧树脂的环氧值,继而为环氧树脂性能检测和固化机理研究提供数... 研究了双酚A型环氧树脂环氧值的两种表征方法。通过化学分析法测定环氧值,采用红外光谱法分析环氧指数,得到环氧指数-环氧值的标准曲线。此标准曲线可以用于测定未知牌号环氧树脂的环氧值,继而为环氧树脂性能检测和固化机理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环氧当量 化学分析法 红外光谱法 标准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弃电路板环氧树脂真空热解及产物分析 被引量:19
5
作者 丘克强 吴倩 湛志华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209-1215,共7页
在真空条件下,应用程序升温的管式炉反应器对废弃电路板中环氧树脂热解规律进行研究,考察不同的热解终温、升温速率、真空度(压力)及保温时间等各种因素对产物产率的影响。此外,利用傅里叶红外(FT-IR)和气质联用(GC/MS)技术对热解油产... 在真空条件下,应用程序升温的管式炉反应器对废弃电路板中环氧树脂热解规律进行研究,考察不同的热解终温、升温速率、真空度(压力)及保温时间等各种因素对产物产率的影响。此外,利用傅里叶红外(FT-IR)和气质联用(GC/MS)技术对热解油产物进行表征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温度对产物产率的影响最大,升温速率、真空度及保温时间对热解产物产率也有重要影响。选择适当的热解温度(400~550℃)、升温速率(15~20℃/min)、真空度(压力15kPa)及保温时间(30min)有利于提高热解液体产品的产率;热解油的主要成分是酚类物质,其总含量为84.08%,其中,含溴化合物含量为15.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热解 废弃电路板 环氧树脂 气相色谱-质谱 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D/MFP体系的固化工艺及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党婧 王汝敏 +1 位作者 韩小勇 程雷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8-61,共4页
以含磷环氧树脂(ED)为基体,含氮酚醛固化剂(MFP),2-甲基咪唑为固化促进剂组成ED/MFP固化体系。结合非等温(动态)DSC法和红外跟踪,借助T-β图外推法,确定ED/MFP固化体系最佳固化工艺为:125℃/1 h+145℃/2 h+160℃/3 h+180℃/2.5 h,240℃... 以含磷环氧树脂(ED)为基体,含氮酚醛固化剂(MFP),2-甲基咪唑为固化促进剂组成ED/MFP固化体系。结合非等温(动态)DSC法和红外跟踪,借助T-β图外推法,确定ED/MFP固化体系最佳固化工艺为:125℃/1 h+145℃/2 h+160℃/3 h+180℃/2.5 h,240℃下后处理3 h。采用Kissinger法计算出体系的表观活化能为59.14 kJ/mol,结合Crane公式理论计算出该体系的反应级数为0.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磷环氧树脂 含氮酚醛固化剂 非等温DSC 红外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同步器齿环摩擦材料用改性酚醛树脂表征 被引量:3
7
作者 俞忠新 胡萍 +2 位作者 张涛 成浩 巩志海 《润滑与密封》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6-88,共3页
采用X-射线衍射(WAXD)、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1H-NMR,13C-NMR)等现代仪器对汽车同步器齿环摩擦材料所选用的腰果壳油、三聚氰胺改性酚醛树脂基体的组成进行了分析表征,采用热分析(DSC-TG)技术考察了其固化和氧化分解过程.X-射线衍射... 采用X-射线衍射(WAXD)、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1H-NMR,13C-NMR)等现代仪器对汽车同步器齿环摩擦材料所选用的腰果壳油、三聚氰胺改性酚醛树脂基体的组成进行了分析表征,采用热分析(DSC-TG)技术考察了其固化和氧化分解过程.X-射线衍射显示,改性酚醛树脂主要为非晶结构;红外光谱显示其结构中存在腰果壳油、三聚氰胺的成分;核磁共振1H、13C显示,酚醛与腰果壳油、三聚氰胺形成了共聚物;DSC-TG分析结果表明,在70.5 ℃和98.3 ℃附近出现两个挥发吸热峰,失重2.87%;在113.1 ℃和156.1 ℃附近出现两个固化放热峰;有一个平缓的氧化分解放热峰:156.1 ℃以后开始放热失重;约170~180 ℃开始缓慢氧化, 286.6 ℃为氧化最高点温度,500 ℃热分解失重35.82%,残余量为8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同步器齿环 摩擦材料 改性酚醛树脂 固化 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纳米SiO_2杂化浆料的制备及其对碳纤维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张志谦 张春红 +1 位作者 曹海琳 白永平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5年第2期44-48,共5页
采用溶胶 凝胶技术制备了环氧 /纳米SiO2 杂化浆料,对杂化浆料膜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分析,同时研究了该浆料对碳纤维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首先制备了(γ 异氰酸酯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接枝的环氧树脂,利用该树脂对纳米SiO2 先驱体进... 采用溶胶 凝胶技术制备了环氧 /纳米SiO2 杂化浆料,对杂化浆料膜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分析,同时研究了该浆料对碳纤维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首先制备了(γ 异氰酸酯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接枝的环氧树脂,利用该树脂对纳米SiO2 先驱体进行原位改性,制备碳纤维表面环氧 /纳米SiO2 杂化浆料。采用FT IR,AFM和综合热分析仪对纳米SiO2 先驱体的原位改性结构、浆料膜的显微形态和相态及其热性能进行分析,成功制备了环氧 /纳米SiO2 杂化浆料,SiO2 以纳米尺度均匀地分布于杂化浆料膜中,纳米SiO2 的引入使杂化浆料膜的热性能得到了提高。采用该杂化浆料对碳纤维表面进行改性,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表明,杂化浆料可同时提高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和冲击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化 纳米SiO2 环氧 浆料 制备 原位改性 异氰酸酯基 复合材料力学 先驱体 碳纤维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树脂/聚氨酯复合改性沥青及其混合料性能研究 被引量:22
9
作者 张增平 孙佳 +3 位作者 王封 彭江 常鹏涛 刘义琛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2198-12203,12214,共7页
针对环氧沥青柔韧性差、低温下沥青路面易产生裂缝的缺陷,本研究选用环氧树脂(EP)、聚氨酯(PU)和90号基质沥青制备EP/PU复合改性沥青,并以此为结合料制备了AC-13沥青混合料。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对EP/PU复合... 针对环氧沥青柔韧性差、低温下沥青路面易产生裂缝的缺陷,本研究选用环氧树脂(EP)、聚氨酯(PU)和90号基质沥青制备EP/PU复合改性沥青,并以此为结合料制备了AC-13沥青混合料。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对EP/PU复合改性沥青反应机理和微观结构等进行了分析;通过车辙试验、小梁弯曲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分别研究了EP/PU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以及水稳定性,并与环氧沥青混合料和PU改性沥青混合料进行性能对比。结果表明,复合改性过程中环氧基、酸酐羰基C=O、-NCO以及-OH可以进行化学反应,生成醚键C-O-C和酯基C=O;与基质沥青相比,复合改性沥青中“蜂形”结构不明显,连续相与分散相边界模糊,表面粗糙度增加,与集料接触面积增加。EP/PU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拥有良好的综合路用性能。EP/PU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和水稳定性相较于环氧沥青混合料有所降低,但低温抗裂性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聚氨酯 复合改性沥青 改性机理 路用性能 红外光谱 原子力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P/PVB半-互穿聚合物网络的动态力学谱 被引量:3
10
作者 晏欣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6期24-26,共3页
制备了EP/PVB半 互穿聚合物网络 .动态力学谱结果表明 ,适量的PVB对环氧树脂有较好的增韧作用 ,而环氧树脂对PVB的增硬作用不明显 .
关键词 半-互穿聚合物网络 动态力学谱 环氧树脂 聚乙烯醇缩丁醛 共混增韧 EP/PVB 共混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FT-IR研究环氧树脂的固化过程—E51/2,4EMI体系的固化反应特性及动力学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衍绪 邓光琪 +1 位作者 庞瑶华 田兴和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65-70,共6页
本文应用FT-IR"原位"技术,研究了环氧E-51和固化剂2-乙基,4-甲基咪唑体系的固化反应特性。通过实验证明,该体系的固化反应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的反应速率大于第二阶段的反应速率;文中给出了两个阶段的表观反应活化能。另... 本文应用FT-IR"原位"技术,研究了环氧E-51和固化剂2-乙基,4-甲基咪唑体系的固化反应特性。通过实验证明,该体系的固化反应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的反应速率大于第二阶段的反应速率;文中给出了两个阶段的表观反应活化能。另外,根据DSC曲线,求出总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和反应级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光谱 环氧树脂 咪唑 固化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配废弃油脂对环氧树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娄宁 黄烨旻 +1 位作者 胡靖 钱振东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48-755,784,共9页
环氧树脂具有优异的强度与粘结性,但较高的经济成本及其延展韧性不佳限制了其在道路建设中的应用。为开展废弃油脂对环氧树脂组分与性能影响的量化研究,首先通过粘度试验明确不同废弃油脂掺配比例下环氧树脂粘度的变化规律。其次,以拉... 环氧树脂具有优异的强度与粘结性,但较高的经济成本及其延展韧性不佳限制了其在道路建设中的应用。为开展废弃油脂对环氧树脂组分与性能影响的量化研究,首先通过粘度试验明确不同废弃油脂掺配比例下环氧树脂粘度的变化规律。其次,以拉伸强度试验确定废弃油脂对环氧树脂拉伸强度及延展性的影响;通过剪切、拉拔试验研究废弃油脂/环氧树脂作为复合结构层间粘结层黏结强度的变化规律。最后,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和扫描电镜(SEM)对固化前后的环氧树脂固化体系以及拉伸试件断裂面进行表征,分析废弃油脂处理工艺对环氧树脂固化体系的化学特征影响及拉伸断裂面的微观结构,建立微观组分与宏观性能的联系。研究结果表明:废弃油脂降低了环氧树脂在不同温度固化过程中的粘度增长率,拉伸强度、黏结强度减小但断裂延伸率增大,起到了一定的增韧作用;废弃油脂的加入降低了固化体系中环氧基的转化率从而改变交联网状支链结构密度,从微观组分角度解释了其粘度特性及拉伸强度、黏结强度衰减的机理。该研究成果对可再生资源在道路材料中的再利用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油脂 环氧树脂 红外光谱 扫描电镜 宏观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近红外光谱研究苯基环氧丙烷基醚和芳香胺之间的反应 被引量:1
13
作者 付建杭 J.R.Schlup 《洛阳工学院学报》 1991年第4期78-82,共5页
在中红外光谱中,氢氧基伸展振动吸收峰和胺基伸展振动吸收峰重叠,一级胺基平面内弯曲振动吸收峰和芳香环伸展振动吸收峰重叠,这极大地限制了中红外光谱对定量研究环氧树脂硬化反应的应用。本研究通过大量的实验证明:应用近红外光谱以上... 在中红外光谱中,氢氧基伸展振动吸收峰和胺基伸展振动吸收峰重叠,一级胺基平面内弯曲振动吸收峰和芳香环伸展振动吸收峰重叠,这极大地限制了中红外光谱对定量研究环氧树脂硬化反应的应用。本研究通过大量的实验证明:应用近红外光谱以上问题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香胺 红外光谱 吸收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近红外光谱研究环氧树脂固化反应动力学
14
作者 付建杭 《洛阳工学院学报》 1992年第3期62-66,共5页
用近红外光谱同步连续地研究苯基环氧丙烷基醚分别和三种芳香胺之间的完整反应,并用计算机对结果进行定量分析,确定了固化按自催化反应机理进行,体系中产生的羟基可加速反应。计算出固化反应的活化能E_(a1)=45.96kJ。mol^(-1),E_(a2)=64... 用近红外光谱同步连续地研究苯基环氧丙烷基醚分别和三种芳香胺之间的完整反应,并用计算机对结果进行定量分析,确定了固化按自催化反应机理进行,体系中产生的羟基可加速反应。计算出固化反应的活化能E_(a1)=45.96kJ。mol^(-1),E_(a2)=64.50kJ·mo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光谱 环氧树脂 动力学 固化反应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